泌阳县火车站规划地:《人生百字铭》之第七集 待 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3:30:15

《人生百字铭》之第七集 待 人

默认分类 2008-10-10 06:30:30 阅读103 评论4   字号: 订阅

 

                                                                  61要善待他人    62要尊己爱人

                                                                   63要博爱众人    64应舍己为人

                                                                   65宁损己利人    66平心以容人

                                                                    67宁让而损己    68要学会忍让

                                                                    69应谦恭虚己    70待人要宽平

                                                                  61要善待他人

    人之为人者,善待他人也①。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则引之②。与人当宽,自处当严③。但攻吾过,勿议人非④。不诱于誉,不恐于诽⑤。不畏强,不凌弱⑥。好事须相让,恶事莫相推⑦。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⑧。投我以桃,报之以李⑨。若“人皆有不忍人之心”⑩,则自成理想之社会也⑾。

    注  释

①笔者语。

②引自汉朝韩婴《韩诗外传》。“我则引之”有的本子作“我亦爱之”。“引之”有引导教育、改进改善的意思。

③引自清朝唐甄《.潜书·取善》。与人:对待他人。宽:宽容,不苛求。自处:对待自己。

④引自清朝陈确《辰夏杂言·不乱说》。攻:此指医治,克服。

⑤引自《荀子·非十二子》。誉:赞誉。诽:诽谤。

⑥未查明出处。

⑦引自唐朝王梵志《好事须相让》诗。

⑧引自《论语·颜渊》。意为,成全人家的好事,而不支持别人的丑恶行为。

⑨引自《诗·大雅·抑》。投:投赠。报:报答。

⑩引自《孟子·公孙丑上》。忍:残忍,伤害。不忍人之心,即不伤害别人之心。

⑾笔者据上意撰。

                                                            62要尊己爱人

    夫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恭敬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是故,倘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恭敬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注  释

     本文系用《孟子》中的两段话组成。“人皆有之”段引自《孟子·告子上》,“非人也”段引自《孟子·公孙丑上》。“恻隐之心……智之端也”,两书都有。《告子上》为“仁也”“义也”……。《公孙丑上》为“仁之端也”“义之端也”……。“恭敬”二字,《公孙丑上》为“辞让”。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怜悯同情之心,人人都具有。羞恶:羞耻,憎恶。“人皆有之”,实际上孟子强调的是“人应有之”。人人都应该具有、都必须具有,非常肯定,不容置疑。不然,孟子怎么说无则“非人也”,说得那么肯定,那么斩钉截铁?因此,不管你是否先天就具有,有则更好,无则需要培养补充。总之,人人都必须具有,否则,就不成其为人。

                                                                       63要博爱众人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①。人必自爱,然后人爱诸;人必自敬,然后人敬诸。自爱,仁之至也;自敬,礼之至也。未有不自爱、敬,而人爱、敬之者也②。若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③,则天下太平也④。

注  释

①引自《孟子·离娄下》。

②引自扬雄《法言·君子》。自爱:指自己从人格道义上爱护自己,自尊、自重。人爱诸:诸,第三人称代词,人爱诸即别人都爱护他。至:极至。

③引自《墨子·兼爱中》。“若”字为笔者所加。执:持也,有威慑之意。

④笔者据上意撰。

                                                       64应舍己为人

    临事肯替别人想,是第一等学问①。一个人如果只想到自己,那是可耻的;一个人如果只为自己活着,那就不如死掉②。善的定义,就是有益于人类③。苟无济世心,独善亦何益④?做人“莫大乎与人为善⑤”。能牺牲自己的小我来为大我谋福利的人,才配得上人的称号⑥。

    注  释

①引自清朝《史典·愿体集》。

②彭德怀语。

③英国人培根语。

④引自唐朝李白《赠韦秘书子春》。

⑤引自《孟子·公孙丑上》。

⑥俄国人屠格涅夫语。

                                                                            65宁损己利人

凡作事,第一念为自己思量,第二念便替他人筹算。若彼此两利,或于己有利,于人无损,皆可为之。若利于己者十之九,损于人者十之一,即宜踌躇。若人与己之利害正半,便宜辍手。若利全在己,害全在人,则万不可为。若损己以利人,尤上上人事,愿共同图之。

    注  释

本篇源自清朝《史典·愿体集》,后两句原文是:“况利全在已,害全在人者乎?若损已以利人,尤

上上人事,愿同志共图之。”

                                                          66平心以容人

    人情反复,世路崎岖。行不去处,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处,务加让三分之功①。忍得一时忿,终身无恼闷②。太强必折,太张必缺③。人生何处不相逢,莫因小怨动声色④。觉人诈而不形于言,方有余味⑤。暂时胯下何须耻,自有苍天鉴赤诚⑥。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⑦。

    注  释

①引自明朝洪应明《菜根谭》。

②引自清朝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恼闷:烦闷,不痛快。

      ③引自《六韬·三疑》。折:断。

④引自《增广贤文》。动声色:发怒而恶声恶气的样子。

      ⑤引自《薛文清公读书录·接人》。诈:欺骗。

⑥引自唐朝韩幄《息兵》。胯下何须耻:汉初名将韩信年青时,曾因贫受欺,忍辱从一个无赖的两腿之间钻过去。

⑦引自《增广贤文》。

                                                      67宁让而损己

    天地间,万事万物,惟善可以养性,惟善可以延寿命,避夭折①。为人宁公而贫,不私而富;宁让而损己,不兑而损人②。人邪我正,人恶我良;人生事,我息事;人害人,我为人赤心诚意③。但行好事,莫问前程④。纵有凶灾横祸,亦心安理得⑤。“善”之一字,真生生世世受用不尽也⑥。

     注  释

①引自清朝石成金《传家宝》。夭折:英年早逝。

②引自元朝张养浩《牧民忠告》。兑:争逐之意,此处指搞不正当的人际关系。

③引自清朝石成金《传家宝》。

④引自五代时期冯道《天道》。

⑤源自清朝石成金《传家宝》:“纵有凶灾夭折,亦心安理得”。

⑥引自清朝石成金《传家宝》。

                                                                           68要学会忍让

忍让,为居家美德、做人诀窍①。若必以相争为胜,乃是大愚不灵,自寻烦恼②。忍欲,则不屈于物;忍剧,则不扰于事;忍挠,则不屈于势;忍穷,则不苟于进③。莫大之祸,起于斯须之不忍④。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⑤。雪忿,不若忍耻之为高⑥。士有忍死之辱,必有就事之计⑦。

     注  释

①源自清朝吴汝纶《喻儿书》。“做人诀窍”四字为笔者所加。

②引自清朝吴汝纶《喻儿书》。

      ③引自明朝《薛方山纪述》。

④引自《王文公文集》。斯须:一时,很短的时间。

      ⑤引自明朝《薛文清公读书录》。

      ⑥引自明朝洪应明《菜根谭》。

      ⑦引自《后汉书》。

                                                        69应谦恭虚己

    有一道,大足以守天下,中足以守国家,小足以守自身,谦之谓也①。人道恶盈而好谦②。满招损,谦受益③。虚己者,进德之基④。常存不如人之心,则有进⑤。若自以为至足,乃是自暴、自弃⑥。一切真正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都是纯朴而谦虚的。成大事者,皆从战战兢兢之心来⑦。

注 释

①引自汉朝刘向《说苑·敬慎》。

②引自《周易·谦》。恶:讨厌,憎恨。盈:满,骄傲自满之意。好:喜爱。

③引自《尚书·大禹谟》。

④引自明朝方孝儒《侯域杂赋》。

⑤引自明朝薛宣《续读书录·卷五》。

      ⑥引自明朝黄宗羲《宋元学案》。

      ⑦引自清朝魏裔介《琼琚佩语·敬畏》。战战兢兢:小心谨慎。

                                                        70待人要宽平

恕为德之则①。藏身以恕,终身可行也②。故君子贤而能容罴,智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③。己之所无,不以责人;我之所有,不以讥彼④。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⑤。气血之怒不可有,理义之怒不可无⑥。以直报怨,以德报德⑦。遇方便时行方便,得饶人处且饶人⑧。

注 释

①源自《左传·隐公十一年》:“恕而行之,德之则也。”德之则:德的准则。恕是德的准则。

②引自《朱舜水集·杂著·恕》。藏,收藏,引申为收敛。此句意为,用恕道来收敛自身,是终身可行的。

③引自《荀子·非相》。罴:软弱无能。贤而能容罴:君子有贤能而又能够宽容懦弱无能的人。智而能容愚:明智而又能宽容愚昧无知的人。博而能容浅:胸怀博大而又能宽容浅薄的人。粹而能容杂:纯粹而又能宽容驳杂的人。

④源自汉朝王符:《潜夫论·交际》:“己之所无,不以责下。我之所有,不以讥彼。”意为我做不到的不要求别人必须做到;也不能把我的长处拿去讥刺别人的短处。

⑤引自汉朝韩婴《韩诗外传》。嘉:称赞,夸奖。矜:怜悯,同情。意思是,君子尊重贤能的人而又接纳普通的人,赞许好人而又怜悯同情无能的人。

⑥引自《史典·愿体集》。气血:血气,义气。

⑦引自《论语·宪问》。以直报怨:直,公而无私。这句是说,对待仇怨要从原则出发,该怎样对待就怎样对待,不以别人对自己有仇怨还是有恩德为转移。

⑧引自明朝吴承恩《西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