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卵管造影彩超:中国历朝方国政权 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4:09:33

杞国:

杞国是中国历史上自商王朝到战国初年的一个诸侯国,国祚延绵一千多年,国君为姒姓,禹的后裔。杞国建国于商朝,其间时断时续,具体事迹已不可考。周朝初年,杞国重新建国,自东楼公起,有史料可考的传了二十位国君。直到公元前445年,杞国亡于楚国。

杞国是小国,史书罕有记载,《史记》虽有“陈杞世家”记载陈、杞两国的历史,但对杞国的描述只有二百七十多字,而且还特别说:“杞小微,其事不足称述。”这样的小国,在周围强邻的压迫下,被迫屡有迁徙。杞国最初大致在今河南省杞县一带,后来迁到今山东省新泰,后又迁至昌乐、再至安丘一带。

杞国虽小,但也有其重要意义,那就是杞国人乃是夏朝王室之后,存有夏礼,因此孔子曾为考察夏朝之礼而到访杞国。只是由于杞国文献也多散失,因此孔子感慨道:“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

历史上还流传着一些和杞国有关的故事,《列子·天瑞》中所说的杞人忧天的故事,就发生在杞国。该成语虽说往往用来形容庸人自扰的无谓担忧,但也有人认为,这和杞国多经磨难而造成的国人忧患意识有关。

周朝时期,在周武王灭商之后,寻找大禹的后裔,结果找到了东楼公,便封他到杞地,延续杞国国祚,主管对禹的祭祀。同时把舜的后人封到陈国,主管对舜的祭祀。从东楼公到杞谋娶公,《史记》记载共传四世,其间年份不详,但谋娶公在位时期,正值周厉王当政,和周武王封东楼公差了二百多年,共经历了十个周王,因此,有人推算,其间杞国的世系一定有所缺漏。

杞谋娶公的时候,将杞国从杞县一带迁到了山东。当时,杞国曾先后受到宋国、淮夷、徐国等势力的攻打,无法在河南立足,只得暂到山东滕县附近的邾国避难,而后迁徙到到新泰一带。

后来,由于别国的入侵,杞国被迫继续向东迁徙。公元前646年,杞成公在位时,将杞国迁到缘陵,即今山东昌乐县附近。到了鲁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44年),杞文公又把国迁到淳于,即现在山东安丘县附近。

杞国弱小,又夹在齐、鲁之间,常被侵扰,鲁国就借口杞君“不敬”,多次“伐杞”、“入杞”,侵占“杞田”。杞国为求自保,便和晋国结盟。

杞国末年,内政不稳,连续出现国君的弟弟弑君自立的情况。公元前506年,杞悼公死,杞隐公即位,但只过了几个月,就被其弟弟所杀,这就是杞厘公。好景不长,杞厘公死后把国君之位传给了儿子杞愍公,在位十六年后,于公元前471年又被其弟弟所杀,这就是杞哀公。《史记》中记载杞国事迹不多,基本上只是叙述国君的世系,其所提到的杞国事件,唯有这两件兄弟相残之事。

公元前445年,杞国终于在楚惠王的进攻之下亡国,杞简公成了末代君主。

商王朝时的杞国君主已不可考,周朝时期杞国国君世系较全,现公认能考证出来的有二十位国君,自杞东楼公始,至杞简公终,基本父子相继,偶有兄终弟及。其中杞武公之前四位国君在位具体时间不可考,并且其间很可能还有缺漏。杞武公之后的君主在位时间都有记载,其中最长的是杞桓公,在位共七十年,最短的是杞隐公,在位仅数月,便被弟弟杀死篡位。

至于杞国国君的爵位,虽然《史记》皆记载为公爵,但实际上爵位却有变化。周武王时封杞,拜为列国,待为上公,礼遇极隆。东周平王东迁之后,周王室衰落,杞国封号逐渐被贬,在《春秋》等史书中,杞国国君时而被称“杞候”、时而被称为“杞伯”,甚至被称为“杞子”。新泰等地出土的杞国青铜器铭文上有杞伯每亡的标记,可以证明杞国爵位曾降至伯爵。

 

历史遗物:

商朝时期,杞国就已存在。据《大戴礼记·少间篇》记载,商汤击败夏桀灭亡夏朝之后,将夏王室姒姓的一些遗族迁到了杞(今河南杞县)。但后来曾数次废掉杞国封号。

杞国的存在也得到了殷商甲骨文的证实,武丁娶了一位杞国的女子(“妇杞”)为妻,是其六十多个妻子之一,当时,杞被册封为侯爵,甲骨文卜辞有“杞侯”的字样。而在商纣(帝辛)时,卜辞上也有:“壬辰卜,在杞,贞:今日王步于商,亡灾?”的字样。

目前为止,发现的杞国存在的考古证据不多。共计有六块殷墟甲骨文提到了杞侯或杞地,可作为商王朝杞国存在的证据。而在杞县,目前尚未找到杞国遗存,县城中曾有后人建的东娄公庙,祭祀杞国开国君主东娄公(东楼公),该建筑在1949年后也已被拆毁。

在新泰地区,清朝的道光和光绪年间曾出土过一批杞伯每亡所做的青铜器,2002年在新泰周家庄又发现了杞国的贵族墓葬群,证实新泰曾是杞国所在地。

另外,在1962年,武汉市文物商店曾收购到一件杞伯每亡的簋。在1966年,山东滕县出土了一件每亡的鼎。

 

杞国国君世系:

杞东楼公:姒□□,生卒年待考

杞西楼公:姒□□,生卒年待考

杞题公: 姒□□,生卒年待考

杞谋娶公:姒□□,生卒年待考

杞武公:姒□□,公元前750~前704年,在位四十七年,

杞靖公:姒□□,公元前703~前681年,在位二十三年,

杞共公:姒□□,公元前680~前673年,在位八年,

杞德公:姒□□,公元前672~前655年,在位十八年,

杞成公:姒每亡,公元前654~前637年,在位十八年,

杞桓公:姒姑容,公元前636~前567年,在位七十年,

杞孝公:姒 丐,公元前566~前550年,在位十七年,

杞文公:姒益姑,公元前549~前536年,在位十四年,

杞平公:姒 郁,公元前535~前518年,在位十八年,

杞悼公:姒 成,公元前517~前506年,在位十二年,

杞隐公:姒 乞,公元前506~前506年,在位七个月

杞厘公:姒 遂,公元前505~前487年,在位十九年,

杞愍公:姒 维,公元前486~前471年,在位十六年,

杞哀公:姒阏路,公元前470~前461年,在位十年,

杞出公:姒 敕,公元前460~前449年,在位十二年,

杞简公:姒 春,公元前448~前445年,在位四年

鲁国:

鲁国,姬姓。开国君主为周武王的同母弟姬旦,姬旦因原封地在周(今陕西扶风、歧山县之间),故称周公或周公旦。周武王灭商后受封于鲁(今山东曲阜市,商代称庵)。但周武王没让他去就封,仍让他留在镐京辅佐王政,周公让其子姬禽前去就封。

周武王死后,周成王年幼,周公摄政。周武王的三个弟弟(姬度、姬鲜、姬处)不服,伙同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叛乱,周公花费五年时间东征平叛后,将武庚的封地及其遗民六族(徐氏、条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封给长子姬禽,使这六族商遗民成为鲁国的臣民,还赐给姬禽很多典册文物,宝器和仪仗,使鲁国成为周王朝控制东方的重要据点。

由于鲁国是周公的后代,所以其地位也较一般的诸侯国为高,是西周及春秋早期的强国。

春秋初期,诸侯国分裂割据,鲁国曾多次战胜齐、宋等大国,并不断出兵侵犯杞(今河南杞县)、邾(今山东曲阜)、莒(今山东莒县)等小国,夺得极、防等地。曹、滕、薛、纪等小国经常向鲁国朝贡。

春秋中期,鲁国政权转入贵族大臣,鲁庄公的三个弟弟手中(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因为他们都是鲁恒公的后代,故称“三恒”),国势衰退。

春秋晚期,鲁昭公被“三恒”驱逐,死于乾侯(今河北邯郸成安)。不久,“三恒”属下的家臣阳虎等人又起来劫持大臣,控制国政,一度形成“陪臣执国政”的局面。

春秋晚期,在鲁昭公、鲁定公、鲁哀公这三君执政时期,正是鲁国儒家文化的定型和繁荣时期,其代表人物孔子就生活在这个时代,相对平稳但失却古老礼制的社会局势,造就了孔子发奋研究以“克己复礼”为宗旨的儒学的温床,终成一代大家,为封建社会制度的诞生提前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后继的战国时期蓄就了开篇——正是后来的二百五十四年战国纷乱,才最终拉开封建制度社会的大门,颠覆了奴隶制度。

鲁定公时,阳虎失败出奔,“三恒”重新掌权。鲁哀公时要恢复君权,与大臣们发生激烈冲突,终于无成,被迫流亡于越国。

战国初期,国家权利又逐渐回到国君手中,但国势以大衰,鲁国已经沦为小国,但也曾经联络越、韩、魏等诸侯国攻击过齐国边境。

战国末年,楚国受秦国所逼,势力东移,为扩大领地,楚国加紧对鲁国的攻伐。公元前249年,终于攻破鲁国都城,鲁顷公被废黜,鲁国灭亡。

鲁国盛时疆域有今山东南部,江苏北部一小部分,北以泰山及汶水北岸与齐国交界。

鲁国传三十三世,历七百九十六年。

 

鲁国王陵:

鲁国王陵已经探明,皆在今山东省曲阜市旧城区鲁国故城西部,目前尚未开始发掘,处于保护之中。

 

鲁国世系简表:

西周时期:

姬 禽:姬旦(周公)之子,公元前1045~?年待考,鲁禽公,葬于山东曲阜鲁国故城西

姬 酋:姬禽之子,生卒年待考,鲁考公,葬于山东曲阜鲁国故城西

姬 熙:姬酋之弟,生卒年待考,鲁炀公,葬于山东曲阜鲁国故城西

姬 宰:姬溪之子,生卒年待考,鲁幽公,葬于山东曲阜鲁国故城西

姬 沸:姬宰之弟,生卒年待考,鲁魏公,葬于山东曲阜鲁国故城西

姬 擢:姬沸之子,生卒年待考,鲁厉公,葬于山东曲阜鲁国故城西

姬 具:姬擢之弟,公元前?~前856年,鲁献公,葬于山东曲阜鲁国故城西

姬 濞:姬具之子,公元前855~前826年,鲁真公,葬于山东曲阜鲁国故城西

春秋时期:

姬 敖:姬濞之弟,公元前825~前816年,鲁武公,葬于山东曲阜鲁国故城西

姬 戏:姬敖之子,公元前815~前807年,鲁懿公,葬于山东曲阜鲁国故城西

姬 御:姬戏之侄,公元前806~前796年,鲁伯御,葬于山东曲阜鲁国故城西

姬 称:姬戏之弟,公元前795~前770年,鲁孝公,葬于山东曲阜鲁国故城西

姬弗涅:姬称之子,公元前769~前723年,鲁惠公,葬于山东曲阜鲁国故城西

姬息姑:姬弗涅之子,公元前722~前712年,鲁隐公,被姬允所杀,葬地待考

姬 允:姬弗涅之子,公元前711~前694年,鲁桓公,被齐襄公所杀,葬地待考

姬 同:姬允之子,公元前693~前662年,鲁庄公,葬于山东曲阜鲁国故城西

姬起方:姬同之子,公元前661~前660年,鲁闵公,葬于山东曲阜鲁国故城西

姬 申:姬同之子,公元前659~前627年,鲁僖公,葬于山东曲阜鲁国故城西

姬 兴:姬申之子,公元前626~前609年,鲁文公,葬于山东曲阜鲁国故城西

姬 妥:姬兴之子,公元前608~前591年,鲁宣公,葬于山东曲阜鲁国故城西

姬黑肱:姬妥之子,公元前590~前573年,鲁成公 ,葬于山东曲阜鲁国故城西

姬 午:黑肱之子,公元前572~前542年,鲁襄公,葬于山东曲阜鲁国故城西

姬 稠:姬午之子,公元前541~前510年,鲁昭公,被放逐,死于河北成安,葬地待考

姬 宋:姬稠之子,公元前509~前495年,鲁定公,葬于山东曲阜鲁国故城西

姬 将:姬宋之子,公元前494~前468年,鲁哀公,流亡越国,不知所终,葬地待考

战国时期:

姬 宁:姬将之子,公元前467~前431年,鲁悼公,葬于山东曲阜鲁国故城西

姬 嘉:姬宁之子,公元前430~前410年,鲁元公,葬于山东曲阜鲁国故城西

姬 显:姬嘉之子,公元前409~前377年,鲁穆公,葬于山东曲阜鲁国故城西

姬 奋:姬显之子,公元前376~前355年,鲁共公,葬于山东曲阜鲁国故城西

姬 屯:姬奋之子,公元前354~前346年,鲁康公,葬于山东曲阜鲁国故城西

姬 偃:姬屯之子,公元前345~前317年,鲁景公,葬于山东曲阜鲁国故城西

姬 叔:姬偃之子,公元前316~前297年,鲁平公,葬于山东曲阜鲁国故城西

姬 贾:姬叔之子,公元前296~前274年,鲁文公,葬于山东曲阜鲁国故城西

姬 雏“姬贾之子,公元前273~前249年,鲁顷公,死于山东阳谷县,葬地待考

莒国:

莒地,商为古幕国,春秋时期为莒国,汉代为城阳国,莒故城为莒地区历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名城。

美丽而古老的莒国历史悠久,历代均有杰出文化艺术人才,创造并延续了灿烂的莒文化,与齐鲁文化并称“齐鲁莒”文化,成为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至今为世人所伟诵。

据考,莒为地名始自原始社会的部落,《中国史稿》(郭沫若著)载“伯益是早期融入华夏的又一支夷人分支,传说中伯益的后裔,有徐氏、郯氏、莒氏等十四个民族。”至商代为姑幕侯国,周为莒国,汉为城阳国,后为州为县。古老而年轻的莒地,在数千年的岁月中,积沉了丰厚的文化,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从莒县陵阳河出土的刻有象形文字的大口尊和陶质牛角号,把华夏文明史上推了一千年。

商王朝时期,莒地属青州姑幕国,清雍正《莒县志》记:莒地“唐虞以前无考,商(属)姑幕国。此侯国也,殷爵列三等,而姑幕实侯此土,仅见之汉史中。”

在春秋初从计迁莒后,莒国国势正强。莒不断与齐、鲁、晋等大国会盟,还对周围小国不断发动战争。到春秋中后期,国内混乱,政治腐败,国势日弱,疆域屡遭蚕食。

莒国自周初始封,至春秋鲁隐公元年的莒国历史史文空缺。史记中未立《莒世家》。于是,这段历史成为了一个谜,让后人永远无法猜测。现在,仅知自己兹舆期始封,至鲁僖公年间的莒平公,共历十一世。平公之后,开始出现国君世系的记载。为了承袭了东夷风俗,国君无谥号,只在名字上冠以地名,用作在世时的称号。从这里可以看出,至少自周初至春秋初期近三百年间,周人希望以周鲁为代表的华夏文化去同化东夷孑遗,并没有显着效果。

自鲁隐公二年后,《春秋》经传始见莒之事迹。战国时期楚简王灭莒(时间在公元前431年)的二百九十年间,莒国发生了很多大事。与齐国、鲁国两大邻国关系很不稳定。以说明夷夏之斗争与民族融合过程,在东方仍在继续进行中。

自公元前720~前673年,为莒国历史的早期。起初,莒的疆域似已较初封国时有所扩张,也有可能是逐渐恢复了周公东征前之的旧疆域。它南入向(在今莒县南七十里处),北伐杞国,灭亡邾国。杞为旧国,商朝卜辞中有“杞侯”字样出现。周武王重封夏之后楼公于杞,初都于今河南杞县,春秋前,不知何故东迁。先迁于今新泰县境,继又迁淳于(今安丘东北)。杞之国土,东起今诸城境,西至安丘境,正好横亘于莒之北部。莒欲扩地,向南已灭向,向北不能灭杞国,所以使用蚕食手段,先占领一邑。杞本夏族,但因处东夷故地,用夷礼,所以齐国、鲁国等国很鄙视杞国,不与杞国建交。

莒国的西疆与鲁国接壤,西北与州国、纪国二国接壤。州国是小国,姜姓,不久被齐所灭。纪国曾因调停鲁国与莒国的关系,与莒在“密”地会盟。公元前715年,鲁国和莒国因此在“浮来”结盟。可以看出莒对西方及西北方的邻国,维持了友好关系。但齐桓公即位后,齐国称霸,局面发生改变。

齐桓公为公子时,曾到莒国避难。返回齐国当了君主之后,却不念旧德不久,齐国却向东方扩张。纪国和杞国首遭侵略,亦见“伐莒”之文。莒国似乎明白这个情势,以后不再向北发展,转向西、南两方,开始与鲁国鄫国发生纠葛。

当时,莒是齐国和鲁国之外的东方大国,附近的贵族与国君,在本国住不下去时,都喜欢投奔莒国。这时,在莒国的外国贵族,除了齐公子小白之外,还有谭君、鲁庆父。因为鲁国人赂莒交出鲁庆父,又食言不送贿款,鲁国和莒国之间曾数次发生战争,莒国被打败。结果,鲁国也有了戒心。在鲁庄公二十九年(前665年),在城诸及防(东防,在今费县东北40余里处)布防,就是为了防备莒国。

齐桓公由于标榜尊王攘夷,所领导的几次会盟,莒都不得参加。后宋襄公欲霸诸侯,也领导了几次会盟,莒亦未获准参加。

自鲁僖公二十四年~鲁成公十四年(公元前626~前577年)是莒国历史的中期。这时,是晋文公继齐桓公后当霸主,以及邲之战后楚庄王继为霸主时代。莒国在这一阶段,历经兹平公、纪公庶其、厉公季陀、渠邱公朱四代君主。他们先后参加了中原各国的几次会盟,外交上初步活跃。

晋文公虽然也提出了尊王攘夷,却未在会盟中强烈的表现出来,所以莒国得以参加了有名的践土之盟。此时,齐国继续向东方讨伐。记载明确的是公元前600年伐莱国,占领根牟。莱国为东夷,根牟又在莒国的边境,所以齐国于公元前598~前596年有两次侵略莒的战争。《左传》对于后一次伐莒记载到:“莒恃晋而不事齐故也。”部分说出了齐国、莒国双方的打算:与莒国同时,被晋文公邀请参加会盟的小国邾国,本是鲁国的禁脔。此后,齐国想要吞并莒国,鲁国想要吞并邾国,二大国的首领经常派使者或亲自会晤。

公元前599年,鲁国出兵伐邾国,第二年,两国连兵攻打莒国。第三年,楚国在“邲”打败晋国,齐国见莒国失去了盟友和援助,于是,便无所顾忌的,在第四年再次侵略莒国。此后十年间,齐国自持强大,开始欺负鲁国,又侮辱晋国派来的使臣,形势发生变化。晋国、鲁国、卫国、曹国在公元前589年合兵伐齐国,败齐于“鞍”。于是,莒国得到恢复,公元前584年以后,莒国又参加了以晋国为盟主的马陵之会及蒲之会。

后来,可能由于齐国和鲁国相继侵略,也可能由于莒君渠邱公无能,莒国的三座城池经常为楚国所攻破,但楚国不能据而有之,不久退出。公元前574年渠邱公死,子密州即位,史称黎比公。

自鲁成公十五年~鲁襄公三十一年(公元前576年~前542年)为莒国历史的中后期。在这一时间段前期,晋悼公领导的晋国重新称霸。后期,宋国向戌建议晋国、楚国弭兵,争霸局面稍得缓和。

晋国势力重新强大之后的三十年之内,举行了大会盟二十四次,莒国每次皆全部参加。由于多次参加盟会,莒似乎逐渐以大国自居,莒的君主自以为自己很了不起,开始对外用兵。一开始,就合邾国联合,共同侵略郐国。

郐国在莒国的西南,离鲁国比较近,便向鲁国求援。但是,鲁国被打败,郐国终于为莒所灭。鲁国的君主认为国家到受到了威胁,加强位于东疆的费城的防护。公元前565、公元前563、公元前561年,莒国三次进攻鲁国。看上去,仅仅是争夺边境上的田地,然而鲁国却以为:“莒人间诸侯之有事也,故伐我东鄙。”。当时,晋国、楚国继续争霸,齐国、鲁国也都在中原争霸,莒就钻了空子。

由此看来,莒渐渐强大之后,也回想别的国家一样拚命侵略邻国。史书里评价,春秋无义战,莒也不可能例外。莒国的兵力,这时看上去很强。公元前555年,以晋国为首的十二个国家联合讨伐齐国,莒曾要求以“车千乘”从东南方向袭击齐国。这一次,齐兵吓得不敢出战,晋军焚烧了临淄。十二个诸侯国的属下之兵后来到达了齐国的南方边境。齐军坚守城池,未导致很严重的惨败。然而,齐国对莒极为不满,开始有了报复之心。

莒君黎比公治理国家,《左传》称之为“虐”,又说“国人患之”,指的就是他不顾国力,不想百姓安危,经常与齐国、鲁国争战,民不堪命的情况。黎比公处于齐国、鲁国两国大规模开辟疆土的时候,利用强大的晋国为援,以攻为守,也确实能算是较好的策略。因而,这一阶段是春秋时期,莒最活跃的时期。黎比公死后,莒逐渐走向衰亡。

自鲁昭公元年~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41~前468年)为莒国历史的末期。这一时期,晋国公室逐渐强大,国力内耗不复外顾,莒失去了援助。莒君在历史上有记载者,有展舆、着邱公去疾、庚舆、郊公与狂五人。嗣后入战国,莒事无记载,公元前431年,楚国灭莒国。

在这段时间内,莒国的国土经常被齐过、鲁国占领,国势渐渐变得虚弱,只好采取守势。而且,莒国有内乱,展舆当国君后,夺走了“群公子”秩的权利,群公子怀恨在心,把公子去疾从齐国召回,立为莒国君主。展舆在吴国避难,他的党羽务娄等三人奔赴齐国,带走了“大庞”、“常仪靡”二邑。后来,“牟夷”又去鲁国,把“牟娄”及“防”二邑送给鲁国。

公元前532年,鲁国伐莒,攻占了“郠”。“郠”位于今沂水县边界,也是莒国的门户,因此,莒国西疆撤走了所有防守部队。在这时,莒仍然内乱不止。国君去疾死后,蒲余侯杀公子意恢,从齐国迎回了去疾之弟庚舆成为国君,此后莒国成为齐国的附庸。

公元前523年,莒想摆脱齐国的控制,两次导致齐国的攻击,但此时,莒的国力大大缩退,比不上周围的国家。在战国时代,楚国的势力扩张到淮河上游,灭亡了蔡国,进而灭莒。但是,莒离楚国还是比较远,楚不能长期占有莒地,莒国的全境最终成为了齐国的疆土。

莒国故城:

春秋至战国初期莒国都城,位于今莒县县城的四周,东临沭河,西傍柳青河。《读史方舆纪要》“废莒县”条载:“旧城有三重,皆崇峻,子城方十二里,内城周二十里,外郭周四十里。”元至元中载“东北隅为今城,周五里有奇。”明始砌以砖,即今之城垣。匝郭土阜,皆昔之故城基地。

莒国,子爵,《通志·氏族略》谓其为“嬴姓,少昊之后也,周武王封兹舆其于莒,今密州莒县是也。”据《世本》记载,莒自纪公以下为己姓,故《左传》莒女称戴己、声己。《史记·楚世家》谓:“简王元年,北伐灭莒”,时当周考王十年(公元前431年)。《汉书·地理志》谓莒传“三十世为楚所灭”,后归齐。至周赧王三十一年(公元前284年)乐毅破齐,莒城不下。汉置莒县,又为城阳国。

故城西北角在前城子后村南五十米,西墙伸到刘家菜园、韩家菜园前至南关村的消气岭以东。东南角湮没已久,无从查考。东墙所经至傅家洼以西,地名为“城子”。北墙至县化肥厂前。外城西北角“城子口”东西各有一段长二百米,高三米的残墙。东南至潍徐公路一喧有明显的高地,特别是“消气岭”一带,墙基仍高两米多。

故城的西南角至东南角有断续残墙七百米,高约八米。在故城范围内,时常发现大量商、周时期陶片,以周半瓦当和窑具为多,齐法化、齐明刀刀币也时有发现。

1995年12月、1996年6月莒县博物馆曾两度对宫城南垣外莒明刀遗址进行了考古试掘,出土了一大批陶器、坩埚、刀范、窑炉、铜碴等文化遗址,是证此处为莒明刀铸造作坊区。属于西汉时期的有陶器、金缕玉衣片,以及铸五铢半两钱的遗址和大批钱范等。故城墙基夯土内,有商周灰、黑陶豆盘、豆柄、鬲足等。

莒国君主世系:

己兹舆期:公元前1046年~?年待考,其后十一世不详待考

莒敖穆公:名字待考,生卒年待考

莒兹丕公:己期,生卒年待考

莒纪公:己庶其,公元前?~前610年

莒厉公:己季佗,公元前609年,在位一年

莒渠丘公:己朱,公元前608~前578年,在位二十年

莒犁比公:己密州,公元前577~前543年,在位三十四年

莒废公:己舆,公元前542年,在位一年

莒著丘公:己去疾,公元前541~前529年,在位十二年

莒郊公:己狂,公元前528年,在位一年

莒共公:己庚舆,公元前528~前519年,在位九年

莒郊公:己狂,公元前518~前481年复位,在位二十七年

晋国:

晋国,姬姓,开国君主为周成王的弟弟姬虞,字子开。晋国诞生于周成王的一句玩笑话。

周成王时期,周公摄政,初生的西周王朝发生了“三监”叛乱事件。当时,地处山西翼城的唐国也参加了叛乱,周公东征灭掉唐国。约在周成王十年(公元前1033年),周成王与幼弟姬虞拿梧桐树叶作游戏,周成王把一片梧桐叶剪成玉圭(古代帝王诸侯举行礼仪时拿的一种玉器)形状,对姬虞说:“把这玉圭给你,封你去唐国做诸侯吧”。当时在身边的史官立即请周成王选择吉日立姬虞为唐侯。周成王不以为然的说:“我是同弟弟开玩笑呢。”但史官却认真地对周成王说:“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

周成王无奈,只好把姬虞封到唐国作了诸侯,都翼(今山西翼城),这就是历史上“剪桐封弟”的故事。古代弟弟称叔,故姬虞又称唐叔虞。

姬虞死后,他的儿子姬燮父继位,因建宫室于晋水旁,故更国号为晋,姬燮父是晋国第一任晋侯。

西周初期,今山西省大部分地区为赤狄的活动范围,小国林立。晋建国后,逐渐兼并了周围的诸小国,势力渐强。

春秋初期,晋国内部出现了公室与贵族长期的权利斗争,国力无所发展。当时,晋国第九君晋穆侯生有姬仇和姬成师二子。晋穆侯死,晋穆侯之弟晋殇叔篡位,四年后,太子姬仇杀掉晋殇叔,夺回君位,是为晋文侯。

公元前745年,晋文侯之子晋昭侯继位,封其叔父姬成师于曲沃(今山西闻喜),姬成师号曲沃恒叔。以后,曲沃恒叔的势力比晋昭侯还强。于是,晋昭侯在翼城,晋恒叔在曲沃各自为政,且经常发生战争。到晋昭公第四代孙姬缗时,公元前679年,姬缗被曲沃武公(曲沃恒叔之孙)所杀。曲沃武公将晋侯公室的宝器,尽数贿赂了周厘王,周厘王任命他为晋君,被列为诸侯。曲沃武公由此继晋,更号为晋武公。

新建的晋国充满活力,经晋武公、晋献公二代人的大力经营扩张,晋国先后灭掉了耿、霍、魏、虢、虞、焦、杨、韩、阳、肥、陆、浑、鼓等十二个小国,并战胜了骊戎(今陕西临潼)、赤狄(今山西长治及山西、河北、河南交界地区),成为春秋时期的强国。晋国强盛时疆土有今山西大部、陕西东南部、河南北部及河北西南部。

公元前636年,晋文公即位后即开创霸业。公元前632年,晋国大败楚国于城濮,周襄王承认其为春秋霸主。

早在晋献公时,鉴于父亲晋武公夺取君位的教训,他不相信并且大量杀戮和放逐亲族,而任用异姓大臣辅佐王政,最终导致异姓大臣势力日益坐大,甚至超过公室。到春秋晚期的晋昭公时,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六卿(知氏、中行氏、范氏、韩氏、赵氏、魏氏)专权局面。到战国晋幽公时,公室更加微弱,反而要经常朝贡于韩、赵、魏三家大夫。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承认了韩、赵、魏三家为诸侯。于是,三家将晋国土地一分为三,仅将绛(今山西翼城)和曲沃二地留给了晋公室。公元前369年,三国又废黔晋桓公,韩、赵将晋桓公及公室迁屯留(今山西屯留)。公元前358年,韩取屯留,迁晋桓公于端氏(今山西沁水端氏乡)。公元前349年,赵取端氏,又迁晋桓公于屯留,当年,韩昭侯便派亲信韩琪杀死了晋桓公,灭了晋公室。晋国亡。

晋国自公元前姬虞开国至公元前369年被韩、赵所废,共传三十八王,历六百六十四年。

晋文公是晋献公的儿子,名叫重耳。当时,晋献公娶父亲的妾齐姜为妻,生太子申生,后又娶戎国(今河南一带)二女,大戎生重耳,小戎生夷吾。以后,献公伐骊戎(今陕西临潼),又娶骊戎二女,姐姐生悼子,妹妹生奚齐。献公喜欢骊戎之妹骊姬,听从骊姬的谗言,杀死了原来的太子申生,又要杀掉重耳和夷吾,以立骊姬生的儿子为太子。重耳和夷吾闻讯后逃跑,重耳先后逃亡到卫国、宋国、曹国,但这几个国家都不肯收留他。最后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了他,并把他当作国宾,用招待诸侯的礼节对待他。重耳十分感谢和尊重楚成王,两人成了好朋友。一次,楚成王在酒后开玩笑问重耳:“将来你回到晋国,怎样报答我呀”?重耳回答说:“金银财宝贵国多如山海,不用我来进献,如果托大王的福,我将来能主持晋国的朝政,一定和贵国交好,让两国的百姓过上太平的日子。万一将来两国不幸发生战争,两军相遇,我一定退避三舍(古代三十里为一舍)。

晋献公的另一个儿子夷吾逃到了秦国,在秦国的帮助下,夷吾夺取了王位,是为惠公。但他不但不感激秦国,反而常常和秦国作对,两国还发生了战争。夷吾死后,他的儿子晋怀公仍和秦国不和。公元前636年,秦穆公取消了晋怀公的王位,接回再外流浪了十九年的重耳回国即位,这就是晋文公。

晋文公是一位有头脑,有作为的国君。他即位以后,着手整顿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国力逐渐强盛,成为北方一大强国。他非常羡慕当年齐恒公建立霸业的威风,也想作一个中原霸主。恰巧,这时周王室发生内乱,周襄王的一个异母兄弟,联合了一些大臣,向狄国借来兵马,废了周襄王,夺取了王位。周襄王向晋文公求救,晋文公认为时机已到,亲自率领兵马打败了狄军,平息了叛乱,护送周襄王重登王位。

过了两年,楚国派大将成得臣率领楚、陈、蔡、郑、许五国军队攻打宋国。宋国向晋文公求救,晋文公心中明白,要想当中原霸主,必须打败强大的楚国,他借这个机会,大肆招兵买马,扩冲军队,前去解救宋国。楚成王不想同晋国交战,一听晋国出兵,便派人通知成得臣退兵,成得臣认为宋国指日可取,不听楚成王的命令,以超过晋军一倍多的兵力向救援宋国的晋军杀来。晋文公以报答楚成王的恩情为名,实践退避三舍的诺言,命令全军后撤九十里,来到城濮(今山东鄄城),巧妙地避开了楚军的锋芒,休整人马,布好阵势,诱敌深入。

楚国有些将领也不愿同晋军交战,想停止进攻,可成得臣不答应,紧随晋军来到城濮,还派人向晋文公送去语言尖刻的战书。晋文公派人答复成得臣说:“楚王对我有恩,所以我们才退到这里。将军既然不可谅解,我们只好在战场上分个高低”。大战开始,晋军一支人马佯装后退,骄傲的成得臣不顾一切率军奋力追赶,途中,另一支晋军包抄过来,佯装后退的晋军也掉转马头,把楚军围在中心,楚军背腹受敌,迅速溃败。晋文公对败退的楚军没有穷追猛打。但晋楚两国从此战争不断,一直延续了八十多年。晋文公打败楚军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洛阳,周襄王极为欣喜,亲自赶到践土(今河南省远阳县)慰劳晋军。晋文公趁此机会,在践土给周天子造了一座新的王宫,同时,还邀请了各国诸侯在这里聚会,订立盟约,晋文公自然的当上了中原霸主。

 

晋国王陵:

西周中期至春秋中期的晋国王陵在今山西省曲沃县曲村镇北赵村西南的故绛遗址内。这里埋葬着晋国第三代到十一代八个晋侯及其夫人,他们是武侯、成侯、历侯、靖侯、厘侯、献侯、穆侯、文侯(殇叔篡位,被文侯所杀,无墓)。此遗址内的晋侯墓多为“甲”字形。总长一般为二十五~三十二米,墓道长十七~二十米。墓室均为长方形,长五~七米,宽四~六米,深度随地形而定,一般为八米。随葬品以玉器数量最多,但以青铜器最为重要,还有礼器、车马器、兵器等。晋侯墓中的车马坑现已部分发掘,最大的坑中埋有马上百匹,堪与山东淄搏齐国王陵车马坑相比。

北赵村晋国遗址墓地于1962年发现,当年试掘。1979年后又集中发掘过八次,后又延续发掘十年之久,共发掘晋国墓葬近千座。1984年探明了晋国王陵所在,可惜当时既未及时发掘,也没有采取任何保护措施。

1991年盗墓风盛,由于当地文物管理部门的严重渎职,这座近三千年来无人知哓、从未被盗、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的西周诸侯王陵连续被盗。难以数计,更难以计算价值的西周珍贵文物和晋国公室重器被成批批盗走,通过走私进入海外市场。现在,虽然有少部分流失出境的文物已经收购取回,但还有不少重要文物外流于日本、美国、英国、德国等,造成的损失已经无法估量。

1992年至1994年,国家分五次对北赵王陵进行大规模正规考古发掘,三年间共发掘出大墓十七座,其中晋侯墓八座,夫人墓九座,陪葬坑几十座,祭祀坑三十个,车马坑六座。各大墓中已被盗的八座,没被盗的九座。其中晋献侯墓是在1992年国家开始发掘后,再次被盗的。

迄今为止,中国大陆各级行政职能部门无人监督,文物管理部门更是行同虚设,一而再、再而三地丧失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遗产!

据第五次发掘简报称:北赵王陵现已发掘完毕,但整个晋国遗址的发掘工作还在进行,所以,晋侯墓还有被发现的可能。

春秋后期及战国时期晋国王陵在今山西省侯马市西北郊,汾、浍河交汇处的晋国新田遗址内。晋国自景公至恒公在此建都二百十六年。侯马晋国遗址面积三十三平方公里,自1956年开始探查和发掘。在浍河南岸的上马村和柳泉村一带,发现两处晋国古墓群,尚未发现晋侯墓。在山西省翼城市西北一公里的绛故城遗址内,有晋武公、文公、哀公的宗庙,此城自献公至成公在此建都八十三年,历八公。

 

晋国世系简表:

西周时期:

姬 虞:周武王之子,公元前1033~前?年待考,唐叔,葬地待考

姬 燮:姬虞之子,公元前?~前?年待考,晋侯,葬地待考

姬宁族:姬燮之子,公元前?~前?年待考,晋武侯,葬于山西省曲沃县赵村

姬服人:姬宁族之子,公元前?~前?年待考,晋成侯,葬于山西省曲沃县赵村

姬 福:姬服人之子,公元前?~前859年待考,晋厉侯,葬于山西省曲沃县赵村

春秋时期:

姬宜臼:姬福之子,公元前858~前841年,晋靖侯,葬于山西省曲沃县赵村

姬司徒:姬宜臼之子,公元前840~前823年,晋厘侯,葬于山西省曲沃县赵村

姬 藉:姬司徒之子,公元前822~前812年,晋献侯,葬于山西省曲沃县赵村

姬弗生:姬藉之子,公元前811~前785年,晋穆侯,葬于山西省曲沃县赵村

姬殇叔:姬弗生之弟,公元前784~前781年,晋殇叔,被姬仇所杀,葬地待考

姬 仇:姬弗生之子,公元前780~前746年,晋文侯,葬于山西省曲沃县赵村

姬 伯:姬仇之子,公元前745~前739年,晋昭侯,被大夫潘父所杀,葬地待考

姬 平:姬伯之子,公元前738~前724年,晋孝侯,被于曲沃庄伯所杀,葬地待考

姬 郄:姬平之子,公元前723~前718年,晋鄂侯,葬于地待考

姬 光:姬郄之子,公元前717~前710年,晋哀侯,葬于地待考

姬 侯:姬光之子,公元前709~前706年,晋子侯,被姬称所杀,葬地待考

姬 缗:姬光之弟,公元前705~前679年,晋晋侯,被姬称所杀,葬地待考

姬 称:姬弗生曾孙,公元前678~前677年,晋武公,葬地待考

姬诡诸:姬称之子,公元前676~前651年,晋献公,葬地待考

姬奚齐:姬诡诸之子,公元前651~前651年,晋悼子,葬地待考

姬夷吾:姬诡诸之子,公元前650~前637年,晋惠公,葬地待考

姬 圉:姬夷吾之子,公元前637~前637年,晋怀公,葬地待考

姬重耳:姬诡诸之子,公元前636~前628年,晋文公,葬地待考

姬 欢:姬重耳之子,公元前627~前621年,晋襄公,葬地待考

姬夷皋:姬欢之子,公元前620~前607年,晋灵公,被大夫赵穿所杀,葬地待考

姬黑臀:姬欢之弟,公元前606~前600年,晋成公,葬地待考

姬 据:姬黑臀之子,公元前599~前581年,晋景公,葬于山西省侯马市新田遗址

姬寿曼:姬据之子,公元前580~前573年,晋厉公,葬于山西省翼城县东门外

姬 周:姬欢曾孙,公元前572~前558年,晋悼公,葬于山西省侯马市新田遗址

姬 彪:姬周之子,公元前557~前532年,晋平公,葬于山西省侯马市新田遗址

姬 夷:姬彪之子,公元前531~前526年,晋昭公,葬于山西省侯马市新田遗址

姬去疾:姬夷之子,公元前525~前512年,晋顷公,葬于山西省侯马市新田遗址

姬 午:姬去疾之子,公元前511~前475年,晋定公,葬于山西省侯马市新田遗址

战国时期:

姬 错:姬午之子,公元前474~前452年,晋出公,葬于山西省侯马市新田遗址

姬 骄:姬夷之子,公元前451~前434年,晋哀公,葬于山西省侯马市新田遗址

姬 柳:姬骄之子,公元前433~前416年,晋幽公,葬于山西省侯马市新田遗址

姬 至:姬柳之子,公元前415~前389年,晋烈公,葬于山西省侯马市新田遗址

姬 顷:姬至之子,公元前388~前369年,晋桓公,葬于山西省侯马市新田遗址

江国:

据《世本》、《史记·秦本纪》等记述,江为嬴姓国。传说帝颛顼有个孙女叫女修,有一天,她捡到一只燕子蛋,吃下去以后就怀孕了,生下儿子大业。大业娶少典氏女子女华为妻,生下子伯益。据《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等所载,伯益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帝舜赐他嬴姓,这样伯益就成为古代嬴姓各族的祖先。

江国始祖玄仲为伯益之子,其子启即位后封玄仲于江。何光岳考证:江为东夷族与夷的一支。江,又作、鸿、邛、邛,音鸿。卜辞有'鸿'的国名,系以鸿鸟为图腾,以后发展成为国号。

周超时期江国位于今河南正阳县东南、淮水北岸。这里发现有江国故城,平面长方形面积约17.5万平方米,时代为东周至汉代。徐少华认为,江人在周初以前应在东方,周公东征伐淮夷,践奄后才南迁。

周穆王时期及其以后,溯淮河两岸西侵,渐入中土。西周晚期,召公平淮夷,江、黄等嬴姓诸族归附于周,各自所居即成为周王室承认的封土。

江国为小国,春秋早期先依附于楚,楚成王曾嫁妹(江芈)于江国君主。待齐国称霸时,江国又改依于强齐。

《春秋》僖公二年(公元前658年),“齐侯、宋公、江人、黄人盟于贯”。《左传》曰:“服江、黄也”,杜预注:“江、黄,楚与国也,始来服齐,故为合诸侯”。不久,江国又参加了北方诸侯谋楚的阳谷和召陵之会。和黄国一样,江国因惧怕楚国,未敢贸然参与直接伐楚国的行动。即便如此,也已得罪了决意北上东进的楚国。

公元前624年秋,楚军围困江国,晋国派先仆讨伐楚国以救江国。冬,阳处父与周天子的部队再次讨伐楚国,进攻楚国北大门方城,但在遇见楚军后回国,没有获得实际效果。第二年(公元前623年),秦国又进攻晋国,楚穆王便乘机灭了江国。江国既是晋国的盟国,又是秦国的同姓国,江的亡国,大大刺痛了同姓秦国,秦穆公为之服哀。

江国在建国初期曾一度繁荣,国力强盛,政局稳定,人民渔、猎、耕、织,安居乐业。后期东周式微,大国崛起,战事频仍,江国深受其害,加之淮水侵扰,在春秋时期介于楚、宋、齐大国势力之间,逐渐成为一个非常弱小的国家,只得依附大国,受其控制和操纵,一直再没能强盛起来。

春秋中期的三十五年间,江国采取或联姻、会盟的方式,先依附于楚国,以图复兴。后又与齐国、宋国伐楚。国到鲁文公四年(公元前623年),楚国君主楚穆王一怒之下灭掉江国,江国子孙纷纷逃散,流落外地,以国为姓,始有江氏。

江国所属人口,史书中未见记载,根据其时代人口密度推断,其人口当在一万人左右。

当年的江国故城约有九百平方公里,距淮河一公里,城池约有2.4平方公里,是一片地势险拔的高地,古称“凤凰台”,当地人叫它“烽火台”。西北角有一座两千平方米的圆椎形土堆,曾是江国国君游乐、纳凉的地方,古称“江亭”。

 

江国君主世系列表:

玄 仲:

赢 惠:

赢 芝:

赢 期:

赢 洪:

赢 寰:

赢 食:

赢 通:

赢 宝:

赢 威:

赢 燖:

赢伯昌:

赢 保:

赢 颜:

赢 汉:

赢惠成:

赢 顺:

赢 元:

赢孝宗:

赢 景:

赢 袭:

赢诏明:

赢 怀:

赢文达:

赢 迪:

赢 田:

赢 哲:

赢 补:

赢 普:

赢 扬:

赢 济:

……

赢 贞:(亡国)

纪国:

据史籍《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记载,西周初年,为了追念先圣先王的功德,封炎帝的一个后代于纪地(今山东寿光),他建立了纪国。

纪国是神农氏直系后代的直系封国,后来因为腐败而衰败,纪国始祖曾在一金壶中留下治国妙计,但历任国君都未能开封过,后被齐灭后,齐主叹之。

纪国,实际上是位于商朝东方的诸侯国,国祚延续到西周到春秋时代。纪国国君为姜姓,国都于纪(今山东寿光纪台乡纪台村)。寿光、莱阳和烟台等地有出土纪国铜器。

纪国位于齐国以东,莱国以南,其疆域不亚于齐国或鲁国。纪国初期国力是比较强大的,在齐禧公时候甚至使齐国畏惧三分。

纪国进攻,齐胡公被驱逐出境。迫于无奈,迁都薄姑城(今博兴县柳桥镇处)。纪国侯姜季率领其四兄弟继续北进,占领了纪、郑、郚、郚四国地盘。三年后,其少弟又占领了郁国(今临淄城东五公里,东安平,亦称石槽城)。兄弟五人分兵把口,形成了一道使齐国难于逾越的防线。自齐胡公以后。献公、武公、历公、文公、成公、庄公、弟公弟子无知共八世,公元前368年的期间内,齐国未能东进半步,反被莱国诸侯,尤其是纪国侯姜氏兄弟及其后裔数代掣肘三百余年。

从前纪国的国王喜好猴子,派猴子驯养师调教猴子。猴子驯养师脱土,按照人样子打扮它,给他戴象九座山的帽子,穿绣有云霞的衣服,穿绣有鸾凤的鞋子。起身弯腰和转身,和人一样;跪拜端坐和站立,象人一样。猴子驯养师觉得可以了,献给纪国国王,纪国国王看得乐了,举过酒杯给它喝酒。猴子喝干了酒,竟然跳起来摔掷(酒杯)撕裂衣裳逃走了。

在周夷王姬燮执政年间,发生了周夷王烹杀齐哀公姜昂之事,传说就是纪侯进言说齐哀公“荒淫田游”,两国从此结仇。齐国一直伺机吞并纪国,报仇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理由,其实灭纪国是齐国扩张的必由之路。

纪国选择与鲁国结好,借齐鲁两强国的矛盾而自保。鲁国力图保存纪国,抑制齐国的扩张。这种三国关系从公元前8世纪入春秋到公元前690年纪国灭亡,贯穿始终。

齐鲁争端的缘起,根据《史记·齐太公世家》的记载,齐国与纪国的矛盾由来已久。“哀公时,纪侯游之周,周烹哀公而立其弟静,是为胡公。胡公徙都薄姑,而当周夷王之时。”至于纪国国君为什么要在周夷王面前“谮”齐哀公,导致其被周夷王所烹杀,司马贞《史记·索隐》引宋忠的话说是哀公“荒淫田游”的缘故。如此,则纪侯实际上是做了一件好事。但不可否认,齐哀公被杀给齐国带来的混乱延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周天子立胡公为君,引起了其同母弟山的嫉恨,“乃与其党率营丘人袭攻杀胡公而自立,是为献公。

纪国君主姜叔姬选择了与鲁国结好,借齐、鲁两强国的矛盾而自保。而鲁国一直力图保存纪国,以抑制齐国的扩张。这种三国关系从公元前八世纪到春秋到周庄王姬佗七年(公元前690年)纪国灭亡,贯穿始终。

在鲁隐公姬息姑执政时期和鲁桓公姬允(姬轨)执政初年,鲁国国势极盛。尤其是在周桓王姬林二十一年(公元前699年),鲁国、纪国、郑国三国联军大败齐国、宋国、卫国、南燕四国联军,此战终结了“齐僖小伯(霸)”的局面。纪国得以安定一时。

鲁桓公趁势于周庄王二年(公元前695年),在由鲁桓公、齐襄公姜诸儿和纪侯三国君主共同召开的盟会上试图使齐国和纪国和睦。然而就在同年,齐国军队侵犯鲁国边境,说明鲁桓公的调解根本没有什么作用。

其后的周庄王三年(公元前694年),鲁桓公和郑君子亹被齐襄公杀死。鲁、郑两国顿时自顾不暇,无及考虑保存纪国,因此形势急转直下。

周庄王四年(公元前693年),齐国军队驱走纪国的郱、鄑、郚三邑居民,霸占了这三邑土地。

在此这一关键时期,纪国却在周庄王六年(公元前691年)发生了分裂。纪侯之弟姜季挟持纪国的酅地投降于齐国,做了齐国的附庸。同年鲁庄公姬同试图与郑君子婴商量保全纪国,但郑君以国内部不安定为由拒绝了这各要求。

于是,肆无忌惮的齐襄公在周庄王七年(公元前690年),以齐军轻易攻破纪国都城。纪侯姜叔姬将剩下的国土交给姜季,自己出国逃亡一去不返,纪国就此灭亡。

纪国建立于商朝后期,在周朝分封列国时正式确立为国在今山东寿光,国家一共存在了五百年(公元前1046~前523年),其中(公元前1046~前691年)是独立国家,(公元前691~前523年)是齐国的附庸国。

早先的纪国有两个附属国:一个是鄣国,一个是莱国,前者在公元前523年被齐国灭后,君主逃到纪国,纪侯收留他而导致被灭。鄣国灭亡后,国人均姓章氏。莱国是东夷少数民族国,纪国多次与之通婚,甚至有考古学家认为,二者是一个国家。

 

纪国遗址:

城址在山东寿光县城南14公里纪台乡纪台村,为周代纪国故城。纪国,姜姓,侯爵,始封于西周初。公元前690年(周庄王七年)灭于齐。故城遗址略呈长方形,东西两面各长1500-1600米,南北各宽1200米,由外郭与内城两部分组成。城墙为夯土筑成。城郭四周遍布古冢,近城有大冢8座,封土最高者达20米,当是纪国贵族的墓葬。故城先后出土文物有铜钟、簋等。从所具铭文看,钟为纪侯之器,簋为纪侯媵女姜萦之器。造型优美,制作技艺精巧,其中,清代乾隆时出土的纪侯钟,应是春秋初年之物,因而对研究纪文化有重要意义。1977年,纪国故城遗址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纪台遗址:在纪台乡纪台村东北,为古纪国土建筑物。据清代文人安致远《纪城文稿》所记:“城中有台,岿然独存,高三仞,广可亩许,上有神祠,为里人香火之所。”古代的纪台,曾是人们祀神游览的地方。另据乡里故老相传,台上有山门、亭榭、殿堂等建筑物。台西有方池,台南有高阁,台西南有寿圣寺等。

 

卫国世系简表

纪了公:

纪归公:

纪丁公:

纪元公:

纪文侯:姜 静,公元前1046~前1026年

纪景侯:姜 烘,公元前1026~前996年

纪昭侯:姜寇父,公元前996前~975年

纪穆侯:姜窔父,公元前975前~964年

纪烈侯:姜貉子,公元前964前~948年

纪历侯:姜华父,公元前948前~942年

纪灵侯:公元前942前~930年

纪怀侯:公元前930~前903年

纪愍侯:公元前903~前899年

纪悼侯:公元前899~前897年

纪成侯:公元前897~前891年

纪康侯:公元前891~前889年

纪殇侯:公元前889~前880年

纪炀侯:公元前880~前865年

纪献侯:公元前862~前865年

纪泯侯:公元前862~前859年

纪厘侯:公元前859~前848年

纪成侯:公元前847~前838年

纪襄侯:公元前837~前828年

纪定侯:公元前827~前822年

纪闵侯:公元前821~前800年

纪共侯:公元前799~前791年

纪懿侯:公元前790~前764年

纪孝侯:公元前763~前758年

纪夷侯:公元前757~前741年

纪厉侯:公元前740~前708年

纪武侯:公元前708~前696年

纪哀侯:姜叔姬,公元前696~前690年

纪威侯:姜 季,公元前690~前673年

纪宣侯:公元前674~前672年

纪幽侯:公元前671~前626年

纪惠侯:公元前625~前614年

纪庄侯:公元前613~前591年

纪平侯:公元前590~前560年

纪桓侯:公元前559~前545年

纪荘侯:公元前544~前541年

纪僖侯:公元前540~前529年

纪隐侯:公元前528~前523年

霍国:

公元前1064年,周武王姬发分封诸侯,将其六弟姬处封到霍国为侯,史称霍叔。

周武王去世后,其子周成王姬诵继位,其叔周公旦摄政。因管叔、蔡叔、霍叔等人素与周公旦不和,便与商纣王之子武庚禄父等联合发动了一场叛乱,史称“管蔡之乱”。

从史料看,霍叔处在这场叛乱中是协从者。周公旦奉周成王之命,利用三年时间平定了这场王室内乱。武庚被诛,管叔畏罪自裁,蔡叔被流放边疆,霍叔则被贬为庶民。

公元前1052年,周成王念及霍叔虽参与了叛乱,但尚属有德长辈,于是恢复了霍叔的封地,但将其侯爵降为伯爵,以安天下。

周惠王姬阆十六年(晋献公姬佹诸十六年,公元前661年),霍国传至姬求为霍伯,姬求认为从前周成王对其祖先霍叔处安置不当,遂自称霍公,史称霍哀公,自己变伯爵为公爵。

晋献公得知求自称霍公后,心中不平,于是出兵灭了霍国。

霍国被灭后,姬求逃至齐国。是年,晋国大旱,晋献公使人占卜,说是因灭了霍国,得罪了霍山神,霍山神降罪于晋国,有此大旱之灾。于是晋献公即命人将姬求从齐国找回来,让他负责霍山神祭礼事宜。

此后,姬求的后人指国为姓,遂有百家姓中的霍氏。因此中国之姓霍者皆为霍叔处之后裔子孙。

霍州是霍氏的发源地,古霍国遗址今白龙镇陈村为霍氏祖庭。天下霍姓出霍州,应为定论。

 

霍国君主世系简表:

1.霍叔处

2.仲员

3.家重

4.静叔带

5.安叔

6.将国亡于晋

7.君问

8.角

9.光

10.福

……

姬求,霍国的末代国君,霍哀公,霍国于公元前661年被晋献公。

韩国:

韩国,出自春秋时晋国六大夫之一,战国七雄之一,姬姓。

春秋时期,晋昭侯封其叔叔姬成师于曲沃,姬成师的儿子姬庄伯又封弟弟姬万于韩原(今山西稷山),以封地为姓,称韩武子。

公元前589年,韩武子之孙韩献子辅佐晋景公打败齐国,被封为大夫,为晋国六大夫之首。

公元前453年,晋国被韩、魏、赵三家大夫瓜分。

公元前403年,周王室正式承认韩景侯为诸侯,韩景侯建都于阳翟(今河南许昌禹州),成为战国时期的强国之一。

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掉郑国,迁都至新郑(今河南新郑)。

韩国强盛时,其疆域有今山西东南部和河南省中部,但其所处位置东有魏国,南有楚国,西有秦国,北有赵国,强国环伺,势力一直不能发展。

公元前355年,韩昭侯用申不害为相,实行政治改革,国势有所发展。

战国中后期,秦国向东扩张,对韩国的威胁日益严重。公元前335~前301年之间,秦国先后攻取了韩国的宜阳、鄢、石章、武遂、穰等地。但韩国也不示弱,在公元前296年,韩国与齐、魏三国联军攻入秦国函谷关(今河南灵宝),迫使秦国归还了河外及武遂等地,但不久,诸地又被秦国侵占。以后,秦国日益强大,不断进攻韩国,韩军屡败。

公元前230年,秦国派内使滕攻破韩国都城,掳韩王姬安,在韩国故地设立颖川郡,韩国灭亡。

韩国自韩虔于公元前403年开国,至公元前230年被秦国所灭,共历十一君,一百七十四年。

 

韩国王陵:

韩国后期王陵在今河南省新郑市郑韩故城周围,尚未正式发掘。

韩国早期王室墓葬在今山西省长治市北城墙外的分水岭高地上。1954~1972年先后发掘出大、中、小型墓葬三十多座,据考证分别属于春秋晚期和战国早、中、晚期,大型墓多集中在墓群西部较高处。

 

韩国世系简表:

春秋时期:

姬 万:姬庄伯之子,生卒年待考,韩武子,葬地待考

韩 厥:韩武子之孙,生卒年待考,韩献子,葬地待考

韩 起:韩厥之子,生卒年待考,韩宣子,葬地待考

韩□□:韩起之子,生卒年待考,韩贞子,葬地待考

韩□□:韩贞子之子,生卒年待考,韩简子,葬地待考

战国时期:

韩□□:韩简子之子,生卒年待考,韩庄子,葬地待考

韩□□:韩庄子之子,生卒年待考,韩康子,葬地待考

韩启章:韩康子之子,公元前424~前404年,韩武子,葬地待考

韩 虔:韩启章之子,公元前403~前400年,韩景侯,葬地待考

韩 取:韩虔之子,公元前399~前387年,韩烈侯,葬地待考

韩□□:韩取之子,公元前386~前377年,韩文侯,葬地待考

韩□□:韩文侯之子,公元前376~前375年,韩哀侯,葬于河南省新郑市郑韩故城

韩若山:韩哀侯之子,公元前374~前363年,韩懿侯,葬于河南省新郑市郑韩故城

韩□□:韩若山之子,公元前362~前333年,韩昭侯,葬于河南省新郑市郑韩故城

韩□□:韩昭侯之子,公元前332~前312年,韩宣惠王,葬于河南省新郑市郑韩故城

韩 仓:韩宣惠王子,公元前311~前296年,韩襄王,葬于河南省新郑市郑韩故城

韩 咎:韩仓之子,公元前295~前273年,韩厘王,葬于河南省新郑市郑韩故城

韩虮虱:韩咎之子,公元前272~前239年,韩桓惠王,葬于河南省新郑市郑韩故城

韩 安:韩桓惠王子,公元前238~前230年,韩王,葬地待考

虢国:

虢国是西周初期的重要诸侯封国。周武王灭商后,周文王的两个弟弟分别被封为虢国国君,虢仲(一说虢叔)封东虢(今河南荥阳县西汜水镇),虢叔(一说虢仲)封西虢(今陕西宝鸡市东),两虢起着周王室东西两面屏障的作用。西周晚期宣王初年,西虢东迁,形成所谓南、北二虢。于豪亮说“虢仲、虢叔都是文王之弟,虢仲封于东虢,虢叔封于西虢。北虢在平陆,在黄河北岸;南虢在三门峡,在黄河南岸。北虢和南虢隔河相望,其实只是一个虢国(相当于原西虢),这是虢叔的后代随平王东迁后建立的国家”。东虢于公元前767年被郑国所灭(《竹书记年》)。西虢东迁后,在原地留有一小虢,于公元前687年被秦国所灭据《史记·秦本纪》);东迁后的三门峡虢国建都上阳,地跨黄河两岸,史称南虢、北虢,实为一虢,于公元前655年被晋国所灭。

郭氏先祖——虢叔:

虢叔,又称虢公,季历第三子,周文王之同母兄弟,周武王之叔,西周初年由周武王封于西虢,虢叔号曰“虢公”,因“虢”、“郭”音同,又称“郭公”。其后代就以郭为姓氏,虢叔为郭姓的受姓始祖。

郭氏是如何得来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是:"郭氏出自姬姓。周武王封文王之弟虢叔于西虢,封虢仲于东虢。平王东迁,夺虢叔之地与郑武公,楚庄王起陆浑之师伐周,责王灭虢。于是平王求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号曰郭公。虢谓之郭,声之转也,因此为氏。后汉末,大司农郭全代居阳曲,生蕴。蕴生淮、配、镇。镇,谒者仆射、昌平侯。裔孙从颍川。"

新唐书的这段记载讲清了五个问题,一是郭氏来源,郭氏来自姬姓,由虢叔之虢按声转为郭。二是阳曲是郭姓开宗之地,因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号曰郭公。三是阳曲是郭氏居住延续接代之地,因郭全"代居阳曲",还生下了数代人。四是阳曲是郭氏祖籍地,因为"裔孙从颍川",郭氏之后代离开祖籍地阳曲而迁往他地。五是虢叔为郭氏始祖,序是虢叔的裔孙,序做为虢叔后裔的代表者,是经周王朝正式承认的,从序开始号为郭分,成为虢转为郭的第一代人。

在台湾编例印的《山西文献》其社长兼总编是郭荣生,山西文献第四十三期上发表的"太原郭氏源流"一文开头就说:"郭氏是中华民族古老姓氏之一,其肇始于西周,自东周平王求虢叔后裔序,封于山西太原阳曲后,郭氏一族遂世居太原,繁衍生息,历世不衰、枝繁叶茂、族远宗大。……郭氏授姓始祖所在地:山西省阳曲县。

现在湖南长沙尚存虢氏之裔一大支。其迁徙情况是,五代时自山西太原迁江西,明成化年间自赣迁湘之长沙新康都六甲,今属望城县靖港镇大泊湖村。《长沙虢氏族谱》载:“吾族派演天潢,系由二虢勋标王府;三君誉薄遐方。溯博士于春秋,渊源家学;征大夫于晋国,丕丕皇猷。在昔家声,昭垂后裔。迨以郭更虢之后,仍本姓者,仅吾一支,历籍本豫章迁兹,自洪武越十余代,支繁派演……”长沙虢氏一支为古姓“虢”氏南方仅存承嗣,系明成代年间由江西饶州迁湘,姓氏由“郭”复“虢”,至今已历五百多年,丁口繁衍达万,后裔再迁者目前遍及北京、安徽、四川、湖北、广东、台湾等地。

长沙虢氏堂号为“新平堂”,至明末清初分为邦、爵、庆、锦、颜、曾、思、唐、隆九大房。除庆、锦二房早年徙常德丹洲外,其余七房于清乾隆三十八年共建宗祠,谱则各修,各房在清代均数修支谱,于民国七年纠族共修过族谱,谱名《长沙虢氏族谱》,凡虢氏自明至民国丁口繁衍、迁徙等情况详载备至,共二十二册,计二千四百多页。民国三十七年续修过族谱,因社会变更未梓,现稿本散失。

 

三门峡虢国墓地:

周初封文王之弟虢仲、虢叔于东、西二虢。东虢在今河南荥阳,春秋初年为郑所灭;西虢在今陕西宝鸡,西周末年迁至河南三门峡及山西平陆一带。公元前655年,晋国假虞灭虢,留下了"唇亡齿寒"的的千古遗训。

三门峡虢国墓地经两次发掘,发现了包括两座国君墓、一座国君夫人墓、二座太子墓在内的二百五十余座贵族墓葬,出土各类珍贵文物两万多件。1999年又在三门峡市西南李家窑发现虢国都城上阳城遗址。虢国墓地与上阳城的发现具有重大学术价值,被评为中国二十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

虢国墓地位于三门峡市区上村岭上。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今,先后经过四次钻探和两次大规模发掘,证明这是一处等级齐全、排列有序、独具特色且保存完好的西周晚期的大型邦国公墓。墓地总面积三十二万四千五百平方米,分为南北两区八个组。2009号墓即虢仲墓属第八组,位于北区,是虢国墓地墓葬最多、级别最高的一组,其所出土文物不仅数量多、品种全,而且有不少填补了我国周代考古空白。

虢仲的9号墓为土圹竖穴墓,呈南北方向,墓口南北长五米六,东西宽四米四;墓底略大于墓口,南北长六米,东西宽四米六二~四米九二;墓深距现地表十九米三,是虢国墓地已发掘墓葬中形制最大的一座。墓穴四壁从上到下以淡绿色颜料进行了特殊涂抹。墓主人使用的葬具为重棺单椁,外加大型棺罩。从众多出土青铜器铭文来看,墓主人虢仲是虢国的一代国君。其入葬年代在西周晚期历、宣之际。

青铜礼器随葬的多少,反映墓主人身份的等级。9号墓出土的青铜器仅礼乐器就达一百二十多件,其中用以标志墓主人身份的鼎达二十九件之多。有四十四件的铭文均言明为墓主人虢仲的自作用器。出土的两套编钟,一套为八件甬钟;一套为八件纽钟,铭文最长的六十多字,从其内容可知此套纽钟为虢仲自作器。且自铭为“宝铃钟”。从铭文可知,墓主人虢仲生前曾辅佐周天子治理天下,管理臣民,并“受天子禄”,其地位、权势与富有明显高于1990年发掘的2001号墓主人虢季。是目前我国考古发掘出土的年代最早的两套编钟。该墓出土的四件铜,均铸有“虢仲作虢妃宝,子子孙孙永宝用”铭文,器形大,保存完好,是目前我国同类器中最大的青铜器。

九号墓出土的玉器,数量之多,品种之全,工艺之精,玉质之好,在周代考古中是罕见的。七百二十四件(组)玉器,经专家鉴定,分白玉、青玉、青白玉、黄玉、碧玉等,大部分为新疆和阗玉。从制作工艺来看,多为精绝之作。如一件龙纹玉璧,是由和阗白玉精制而成,双面饰抽象变形云龙纹,整器圆度规整,纹饰流畅大方,富有动感。在玉质工具中,如青色饕餮纹玉斧,羊脂白玉钻等,也均采用和阗玉制成,无任何使用痕迹,可见这些玉质工具只是作为一种标志礼玉使用于某种特定场合。在葬玉类中,该墓出土的两件玉握最为典型:左手握为和阗青白玉,呈圆角方管状,周身饰有周弦纹,两端分别饰4只蝉纹,为商代遗物;右手握为和阗青玉,呈圆管状,周身饰旋转龙纹,是西周时期的典型器物。

玉器中最为精美的当属仿生动物玉雕。有神秘莫测的玉龙,凶猛咆哮的玉虎,展翅欲飞的玉鹰,活泼可爱的玉兔,造型各异的玉鹿以及玉鼠、玉牛、玉蛇、玉羊、玉猴、玉蜘蛛、玉蜻蜓等。据统计,这些仿生玉雕几乎囊括了我国北温带地区所有常见动物品类。

此外,九号墓出土的玉遣册,上有用毛笔所写的“南仲”字样,这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毛笔写字,对研究我国的书法起源有重要价值。

九号墓中还出土有四件铁刃铜器,兵器两件:一为铜内铁援戈,一为铜铁叶矛;工具两件,分别为铜銎铁锛和铜柄铁削。在西周晚期墓葬中同时出土数件铁刃铜器实属罕见。经北京科技大学冶金研究室鉴定,一件为人工冶铁,三件为陨铁制品。在西周晚期墓葬中,人工冶铁制品与陨铁制品共出,对于中国考古学和冶金史是非常重要和难得的实物证据。这表明,中国古代工匠选用陨铁作器具至迟从公元前十四世纪开始,公元前九~前八世纪在虢国仍在使用,延续五百年以上。与之前2001号墓出土的铜柄铁剑(又称中华第一剑)合并来看,说明此时期并未单纯依赖人工冶铁作为制作兵器的唯一来源。在世界其它文明古国如美索不达米亚、埃及、阿纳托利亚等也有同类发现,陨铁与人工冶铁同时使用数百年以上是世界各地区文明古国的共性,中国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理应如此,只是以前尚缺实证。这四件铁刃铜器的出土,为人们提供了极有说服力的实物证据。

九号墓中,还出土有陶、木、竹、蚌、麻、象牙等器物,特别是出土的一套完整的麻织品衣物,也是我国同时期考古中仅见的。

 

成语:假道伐虢:

假道,是借路的意思。伐,是攻占的意思。虢,是春秋时的一个小国。用于军事上,其意在于先利用甲做跳板,去消灭乙,达到目的后,回过头来连甲一起消灭,或者借口向对方借道为名,行消灭对方之实。

出自《左传?僖公二年》:“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壁,假道于虞以灭虢。”

处在敌我两大国中间的小国,当受到敌方武力胁迫时,某方常以出兵援助的姿态,把力量渗透进去。当然,对处在夹缝中的小国,只用甜言蜜语是不会取得它的信任的,一方往往以“保护”为名,迅速进军,控制其局势,使其丧失自主权。再乘机突然袭击,就可轻而易举地取得胜利。

春秋时期,晋国想吞并邻近的两个小国:虞和虢,这两个国家之间关系不错。晋如袭虞,虢会出兵救援;晋若攻虢,虞也会出兵相助。大臣荀息向晋献公献上一计。他说,要想攻占这两个国家,必须要离间他们,使他们互不支持。虞国的国君贪得无厌,人们正可以投其所好。他建议晋献公拿出心爱的两件宝物,屈产良马和垂棘之壁,送给虞公。献公哪里舍得?苟息说:大王放心,只不过让他暂时保管罢了,等灭了虞国,一切不都又回到你的手中了吗?献公依计而行。虞公得到良马美璧,高兴得嘴都合不拢。

晋国故意在晋、虢边境制造事端,找到了伐虢的借口。晋国要求虞国借道让晋国伐虢,虞公得了晋国的好处,只得答应。虞国大臣宫子奇再三劝说虞公,这件事办不得的。虞虢两国,唇齿相依,虢国一亡,唇亡齿寒,晋国是不会放过虞国的。虞公却说,交一个弱朋友去得罪一个强有力的朋友,那才是傻瓜哩!

晋大军通过虞国道路,攻打虢国,很快就取得了胜利。班师回国时,把劫夺的财产分了许多送给虞公。虞公更是大喜过望。晋军大将里克,这时装病,称不能带兵回国,暂时把部队驻扎在虞国京城附近。虞公毫不怀疑。几天之后,晋献公亲率大军前去,虞公出城相迎。献公约虞公前去打猎。不一会儿,只见京城中起火。虞公赶到城外时,京城已被晋军里应外合强占了。就这样,晋国又轻而易举地灭了虞国。

 

虢国夫人:

在唐朝有一个虢国夫人,他是唐玄宗杨玉环的姐姐,张萱在他的美术作品中画了虢国夫人游春图,上面有虢国夫人在和她的仕女和随从们一起在外面踏青的场面,虢国夫人在全画的中心点,双手握缰,右手指间挂着的马鞭直线下垂。丰润的脸上,淡描娥眉,不施脂粉,保持了本来面目。她身着淡青色窄袖上衣,披白色花巾,穿描金团花的胭脂色大裙,裙下微露绣鞋,轻点在金镫上。在虢国夫人左面与其并辔前行的是韩国夫人。显示出了中国画高超技艺,是我国中国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画美术作品。

 

虢国的分封与五个虢国的历史纠葛:

虢国是西周初年重要的姬姓封国。随着岁月的推移,虢国的本来面目及其迁徙状况已模糊不清,致使先秦两汉的文献中先后出现了五个虢国。《汉书·地理志·弘农郡·陕县下》班固自注云:“陕,故虢国。有焦城,故焦国。北虢在大阳,东虢在荥阳,西虢在雍州。”这是最早记录四个虢国的文献。《水经注·河水》卷四:“昔周、邵分伯,以此(陕)城为东西之别,东城即虢邑之上阳也。虢仲之所都为南虢,三虢此其一焉。其大城中有小城,故焦国也。”这里又把班固所讲的“陕县之虢”称之为南虢。《史记·秦本纪》载:武公十一年(公元前678年)“灭小虢”。这是说西周春秋时期有东、西、南、北和小虢等五个虢国。自东汉以来,史学界围绕着它们的分封、地望、迁徙及其相关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本文谨就虢国的分封、名义与五个虢国的地望及其相关问题,略作初步论述。

1.虢国的分封与名义:

公元前1027年,武王克商,光有天下,为巩固姬周王朝的统治,便大肆分封同姓诸侯。《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载:“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苟子·儒效篇》也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圄,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说明周初分封的姬姓诸侯就有五十多人。这些封国的名称,据《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富辰说:“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管、蔡、成、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郇,文之昭也。邘、晋、应、韩、武之穆也。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这说明文王之子的封国有十六个,武王和周公之子的封国有十个。此外,尚有大王之子太伯、仲雍的一支周章和虞仲建立的吴、虞两国、文王庶子邵公建立的燕国、文王之弟虢仲、虢叔的封国当然也在其列。这些姬姓贵族建立的封国,就像屏障似的护卫着西周王朝。

虢仲、虢叔是重要的姬姓封国。《左传》僖公五年载:“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杜预注:“虢仲、虢叔,王季之子,文王之母弟也。”孔颖达《疏》弓丨贾逵曰:“虢仲封东虢,制是也。虢叔封西虢,虢公是也。”马融曰:“虢叔,同母弟,虢仲异母弟。”《国语·晋语四》说“文王在母不忧,在傅弗动,处师弗烦,事王不怒,孝友二虢”,韦昭注:“善兄弟为友。二虢,文王弟虢仲、虢叔也。”这说明虢仲是文王的异母弟,虢叔是文王的同母弟。他们与文王的关系密切,都曾任文王的“卿士”,共同辅佐文王治理国家,为发展壮大周族的势力,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为后世虢国之君在周王室的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凡方国部族皆有各自的名号,以便称道。“虢”便是虢仲、虢叔的封国之号。不同的方国名号,各有不同的含义。那么,虢国因何而得名?《尚书·君》:“惟有若虢叔”,伪孔传曰:“虢,国名。”《左传》隐公元年:“虢叔死焉。”《经典释文》:“虢,国名”,这是说虢为国族之号。《说文·虎部》“虢,虎所攫画明文也。从虎、孚声。”段玉裁注:“攫者又所执者,画者叉所画也,故有明文也。虢字本义久废,罕有用者”。许慎对虢字本义的解释,可谓望文生义,不着边际。因“虢字本义久废,罕有用者”,故后人对其本义感陌生。因此,要想弄清虢国的名义,只有对“虢”字的构形作深人分析,才能窥见其一斑。

虢字最早见于殷墟甲骨一期卜辞。甲骨金文虢字大体有三种写法:

①郑虢仲簋:此形从双手、从虎,作两手搏虎状。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卷五引丁山说:“当是象两手搏虎之形,虢之初文也。”甚是。

②昭录伯簋:此形从攴,从虎,作持械击虎状。

③班簋虢叔虢叔尊:此形从手、从攴、从虎,作一手按虎,一手持械,奋力击虎状。

这三种形体中,一、二两种较罕见,惟有第三种最为流行。《说文·虎部》所收虢字,为“从虎、声”的形声字,实由第一种形体演变而来。虎本猛兽,其义甚明。孚,《说文·部》谓“五指也,从,一声。”它的构形本为双手持物之状。为在上之手,寸…由又滋乳而来,本为在下之手;中间的“—”实为所持物体之象形。由此可见,虢字的本义当为双手奋力搏(或持械击)虎的会意兼形声字。

虢国的名义当与虢氏的职事密切相关。周初分封同姓诸侯的目的,意在“以蕃屏周”。《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曰:周公“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同书昭公九年说:“文、武、成、康之建母弟,以蕃屏周。”《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也说:“昔武王克商,成王靖四方,康王息民,并建母弟,以蕃屏周。”这说明周初分封同姓诸侯的用意,就是要建立一个以姬姓血缘亲族为核心的宗法统治集团,让这些姬姓贵族结成捍卫周室安全的坚强屏障,而文王之弟虢仲、虢叔建立的封国,更担负着这方面的特殊使命。

首先,从虢国的封地看:虢仲、虢叔分封的国土,紧依成周、宗周的外围,皆属军事战略要塞。虢仲所封的制邑,《左传》隐公元年谓:“制,严邑也,虢叔死焉。”《国语·郑语》云:“虢叔恃势”,这是说东虢地势险要,是成周的东大门,也是东都洛邑周围的八关之一。特别有趣的是,东虢所属之“制”,一名成皋,亦名虎牢。《穆天子传》卷五:子东至于雀梁。甲辰,浮于荥水……有虎在于葭中,天子将至,七萃之士高奔戎,请生擒虎,必全之。乃生搏虎而献之天子。天子命之为柙,而畜之东虢,是为虎牢。”郭璞注:“因以名其地也,今荥阳成皋县是。”这说明东虢属邑“虎牢”的命名,更与捕虎的事直接相关。同时,虢叔所封之西虢,位于今宝鸡市东南,是丰镐的西大门,后世所筑的散关、陈仓故城皆邻近其境,三国时“诸葛亮出散关,围陈仓”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就连西虢东迁后的“陕县之虢”,境内不但有丰、镐与成周间东西交通要塞函谷关,而且也是晋国渡河南下的必经要津“茅津渡”之所在。这说明虢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对捍卫周室安全,有着极重要的战略意义。

其次,从虢氏的职事看:虢仲、虢叔为文王卿士,周室权臣。后世的虢君亦多任王室大师(卿士)或师之要职,常统领六师南征北讨。例如,周夷王时虢公“伐太原之戎”,《后汉书·东夷传》载厉王时虢仲征伐淮夷事,虢氏中的师(读哉音)、师望、师承等历任穆、共、懿、孝时的“师氏”。而师氏统帅的精锐部队就称为虎贲。《史记·周本纪》说:武王“遂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集解》引孔安国曰:“虎贲,勇士称也。若虎贲兽,言其猛也。”《尚书·立政》:“王左右常伯、常任、淮人、缀衣、虎贲”,伪孔传谓:“虎贲,以武力事王”,周秉钧注:“守王宫之官”;《白虎通·五行》:“虎之为言搏讨也”。可见,虢氏有统领锐师、捍卫王室的职责。

第三,从师氏所居的位置看:《周礼·师氏》云:“居虎门之左,司王朝……凡祭祀、宾客、会同、丧纪、军旅、王举则从。听治亦如之,使其属师四夷之隶,各以其兵服守王之门外,且跸。朝在野外,则守内列。”这说明虢君担任的“师氏”,常居于王宫“虎门之左”,是周王的近身卫戍部队。由此可见,虢本为双手搏(或持械击)虎之义,虢国冠以此名,当是引申为统领六师、捍卫周室的意思。

2.东虢的地望、史迹与灭亡:

东虢是文王弟虢仲的封国,史学界的看法大体一致。但它的地望、史迹及其灭亡等问题,则需进一步探讨。

虢地在殷墟卜辞中已有记载:“乙未,争贞,呼虢(暨)曼?八月。”

“争”是武丁时的著名贞人,“呼”有命令之义;“虢”、“曼”皆人名,亦可视为氏族之号。“虢”即西周时期的东虢,“曼”当是《左传》成公三年“诸侯伐郑……郑公子偃帅师御之,使东鄙覆诸鄤”之“鄤”,在今河南荥阳县汜水镇南。可见,“虢”也是个很古老的地名。

东虢是济、洛、河、颍之间的大国。《国语·郑语》载:“其济、洛、河、颖之间乎,是其子男之国,虢、郐为大,虢叔恃势,郐仲恃险”,韦昭注:“虢,东虢也。虢仲之后,姬姓也。此虢叔,虢仲之后,叔、仲皆当时二国君字。”《诗·郑谱》引《正义》曰:“谓济西、洛东、河南、颍北四水之间,其子男之国有十,惟虢、郐为大。”

这说明,东虢是虢仲的封国,位于济水以西、洛水以东、黄河以南、颖水以北这片广阔的土地上。《左传·僖公五年》孔颖达《疏》引贾逵曰:“虢仲封东虢,制是也。”《左传》隐公元年:“制,严邑也,虢叔死焉。”杜预注:“虢叔,东虢君也,恃制邑而不修德,郑灭之”,杨伯峻注:“严邑即险邑,虢指东虢,制当为其属地。”《左传》庄公二十一年:“王与郑伯武公之略,自虎牢以东。”杜预注:“虎牢,今河南成皋县”。

王应麟《通鉴地理通释》云:“虎牢之险,天下之枢也,在虢曰制,在郑曰虎牢,在韩曰成皋。”《史记·郑世家》《集解》引徐广曰:“虢在成皋,郐在密县。”《汉书。地理志》河南郡荥阳县应劭注:“故虢国,今虢亭是也。”《括地志》曰:“洛州汜水县,古东虢叔之国。《元和郡县图志》卷五:“汜水县,古虢国,郑之制邑,汉之成皋县,一名虎牢。”这说明东虢的都邑在今河南荥阳县汜水镇附近。

东虢故城尚有迹可寻。今河南荥阳广武乡南村村东南有东虢故城,俗名平眺城。《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载:“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九百米,东西宽约七百米,现东墙北段和北墙保存较好,残高三米。夯筑城垣,夯层厚五~六厘米。城内发现陶窑、仓窖、墓葬等遗迹,散存较多的春秋、战国、汉代陶鼎、盆、罐、豆及筒瓦、板瓦残片,陶罐上发现‘平兆用器’戳记。城内下层曾出土商代陶鬲等。”《水经注·济水》载:“索水又东迳虢亭南,应劭曰:‘荥阳故虢国也’,今虢亭是矣。司马彪《郡国志》:‘县有虢亭’,俗谓之平眺城。”《大清一统志·河南开封府》云:“平桃城在荥阳县东南。”由此可见,汉代的平眺城,当即东虢故城。

东虢的史迹,史书语焉不详。但其灭亡的背景和原因,则载之甚明。《国语·郑语》说:“桓公为司徒,甚得周众与东土之人。问于史伯曰:“王室多故,余惧及焉,其何所可以逃死?”史伯对曰:“……当戌周者……非亲则顽,不可以入。其济、洛、河、颍之间乎,是其子男之囝,虢、郐为大。虢叔恃势,郐仲恃险,是皆有骄侈怠慢之心,而加之以贪冒,君若以周难之故,寄孥与贿焉,不敢不许。周乱而弊,是骄币贪,必将背君,君若以咸周之众,奉辞伐罪,无不兑矣。若克二邑,邬、弊、补、舟、依、鞣、历、华,君之土也……乃东寄帮与贿,虢、郐受之,十邑皆有寄地。”

韦昭注:十邑,谓虢、郐、邬、蔽、补、舟、依、柔、历、华也。后桓公之子武公,竟取十邑之地而居之,今河南新郑是也。

《史记·郑世家》也有类似的记载。这说明西周末年幽王无道,偏居丰、镐的周王室,屡屡遭受戎族的侵扰,这时,一些位居西垂的封国,为逃避戎族的祸乱,纷纷谋求东迁。郑本为周宣王庶弟桓公友的封国,位于今陕西凤翔县北,自然也在西戎的直接威胁之下。于是,颇有政治谋略的郑桓公,便在史伯的谋划下选中恃势怠慢、骄侈贪冒的东虢和郐国,作为东迁的理想境地。

东虢何时被郑国灭掉,史书有不同的记载:

⑴桓公灭虢:

《史记·郑世家》说:郑桓公听从史伯的建议,“于是卒言王,东徙其民雒东,而虢、郐果献十邑,竞国之”。这是说桓公同史伯谋划不久,即灭掉虢国。据《国语·郑语》载:“幽王八年(公元前744年)而桓公为司徒,九年而王室始骚,十一年而毙。”《郑世家》说:桓公“为司徒一岁”始问史伯东迁事。若依司马迁之说,郑灭东虢的时间应在幽王九年(公元前773年)至十一年间。但是,《郑语》仅载:“公说,乃东寄帑与贿,虢、郐受之,十邑皆有寄地”,未言桓公灭虢之事。《诗·郑谱》指出:“马迁见《国语》有史伯为桓公谋取十邑之文,不知桓身未得,故附会为此说耳。《外传》云:“皆子男之国,虢、郐为大。则八邑各为其国,非虢、郐之地,无由得献之桓公也。明马迁之说谬耳。”这说明司马迁的桓公灭东虢说,难以凭信。

⑵后三年灭虢:

《汉书·地理志下》郑国条说:“桓公以其言,乃东寄帑与贿,虢、郐受之。后三年,幽王败,桓公死,其子武公与平王东迁,卒定虢、郐之地。”这是说郑桓公在“幽王八年”任司徒之职后,即与史伯谋画东迁之事,其“后三年”即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西戎“杀幽王于骊山戏下,桓公死之”,“其子武公与平王东迁”之时,也就是说公元前771年郑武公随平王东迁后即灭掉东虢。然而,是时幽王、桓公被杀,周室仓惶东迁,武公身为平王的辅政大臣,在忙于安定王室之际,恐难以抽身东伐虢、郐,故此说亦不可信。

⑶四年灭虢:

《汉书·地理志·京兆郡》郑县下注:“周宣王弟郑桓公邑,有铁官”,臣瓒曰:“初桓公为周司徒,王室将乱,故谋于史伯寄帑与贿于虢、会之间,幽王既败,二年而灭会,四年而灭虢,居于郑父之丘,是为郑桓公。”这里的“四年”即公元前767年,“桓公”当是武公之误。今本《竹书纪年》也说:周平王四年(公元前767年)“郑人灭虢”。这种说法从平王东迁的情形看,最为可信。由此说明,郑武公是在随平王东迁后,于公元前767年灭掉东虢的。东虢自西周初年受封立国,到周平王四年(公元前767年)被郑武公灭掉,享国时间共约二百五十余年。

3.西虢的分封、地望和名称:

西虢的分封和地望。《国语·郑语》载:史伯对郑桓公说:“当成周者……西有虞、虢、晋、隗、霍、杨、魏、芮”,韦昭注:“虢,虢叔之后,西虢也。”《左传》僖公五年孔颖达《疏》引贾逵曰:“虢叔封西虢,虢公是也。”《汉书·地理志·右扶风》有虢县。同书《弘农郡》陕县下班固自注云:“西虢在雍州。”《水经注·渭水》载:“(雍)县故城秦德公所居也。《晋书地道记》以为西虢地也。《汉书·地理志》以为西虢县。《太康记》曰,‘虢叔之国矣。”《元和郡县图志》卷二:“虢县,古虢国,周文王弟虢叔所封,是曰西虢,后秦武公灭为县。”《史记·周本纪》《正义》引《括地志》云:“虢故城在岐州陈仓县东四十里”。这说明西虢是文王弟虢叔的封国,在今陕西宝鸡市东南。清道光年间虢季子白盘在宝鸡县虢司川出土,近年虢仲鬲在岐山京当乡出土,1974午师(读哉音)鼎、师承钟诸器在扶风县张家村出土,1975年公臣簋诸器在岐山县董家村出土,足证西虢故地在今陕西宝鸡、岐山、扶风、凤翔诸县境,是可信的。

西虢在西周金文中又名奠虢或城虢。《三代吉金文存》著录奠虢仲簋三件,同铭。其铭曰:“惟十又一月既生霸庚戌,奠(郑)虢中(仲)乍(作)宝簋,子子孙孙永宝。“

《三代吉金文存》还著录两件城虢氏器,其铭曰:城虢中簋铭:“城虢(仲)乍(作)簋”。城虢遣生簋铭:“城虢遣生乍(作)旅簋,其万年子孙永宝用”。

这些铜器的年代均属西周晚期。有学者认为此奠虢仲、城虢仲“即厉王时的执政大臣虢仲”,是有可能的。虢仲亦称奠虢仲、城虢仲,这是值得注意的。奠、城均本地名。陈梦家说:“东土的郑或郑虢,奠虢中即城虢仲,亦即成王时的虢城。地在河南新郑、成皋一带,即东周的郑国。……据《纪年》郑桓公之称郑在东周初年,所居之郑是郑父之丘,即西周东虢所居,以其在郑父之丘故曰郑虢”。

陈氏“奠虢在河南”云云,则不可信。因为郑桓公本封于西土之郑,东周初灭虢、会“乃居郑父之丘,名之曰郑”。东土之“郑父之丘”和“郑”都是在郑国东迁后才由西土随搬迁而来的地名,不得在“穆、共之时”已有之。奠虢仲、城虢诸器皆属西周晚期,故奠虢、城虢不能指“西周东虢所居”之地。此由奠虢仲簋出土于陕西凤翔,说明“奠城”之地当在西土而不在河南。人们认为,奠虢之“奠”当指免尊铭“王在奠”和奠井氏诸器之“奠”。奠即郑,本是井方的封邑。矢王簋铭:“矢王作奠姜奠彝”。奠牧马受簋:“奠牧马受作簋”。

这里的“奠”当指姜姓的井方而言。井或作,《说文·邑翰:“郑地有亭,子牙之后也”,所谓“子牙之后”应为“子牙之族”才是。《汉书·地理志·京兆邑》有郑县,在今陕西凤翔县北古城山南麓,周穆王时在此营建郑宫。古本《竹书纪年》说:“穆王所居郑宫、春官”。《汉书·地理志·京兆尹》臣瓒注:“周自穆王以下,都于西郑”。《穆天子传》说:“天子人于南郑”,郭璞注:“今京兆郑县也。《纪年》:穆王元年筑祗宫于南郑”。这里的“南郑”当是西郑之误。懿、孝时的免簋铭说:“王在周,令免作司土,司奠还林虞牧”,就是命免管理郑宫的园林、虞牧。

西周中期诸王多将郑地作为行官别都,常在那里处理朝政。奠井国铜器穆王以前均称“井”或“奠”,如井伯甗等,自穆王以后常冠以“奠”字,如懿王时的奠井叔诸器。唐兰指出:“无论在文献里或金文里,穆王、共王时代‘井’还没有加上‘郑’字。金文郑井叔甗里的郑井叔康,康鼎铭文最后签署的氏族名称‘奠井’,以及郑井叔编钟……显然是穆王、共王时代井叔的后人。”这是穆王在郑地营建别都后,井方为显示荣耀就将自己的国号称为“奠井”的缘故。

大约到西周晚期,随着井方势力的衰落和西虢威势的增强,特别是厉王时虢仲作为周王室总管军政大权的执政大臣,南征北讨,国力空前。这时,西虢逐渐北侵,占有井方南部的领土,甚至已接近或控制周王的郑宫,是有可能的。《史记·秦本纪》说:“武公十一年,初县杜、郑,灭小虢”,也说明直到春秋中叶小虢被灭时,西虢的后裔仍占有郑地。这样,西虢一则是为了显示地近郑宫的荣耀,二则也是为区别荥阳的东虢,将其国号前冠以“郑”字,也是合乎情理的。

还应指出的是,城、郑古音相近,可以通用。况且,“城”还具有国都的含义。例如,《诗·瞻印》“哲夫成城”,郑笺:“城,犹国也”。《诗·干旄》:“在浚之城”,毛传:“城,都也。”《淮南子·日寸则训》:“可以筑城郭”,高诱注:“都曰城”。《释名·释宫室》:“城,盛也,盛受国都也。”因此,西虢的名号冠以“城”字而称为“城虢”,当与冠以“郑”字的含义相同,都是为了显示虢国地近郑宫、地位崇高的意思。

值得注意的是,以往对西虢的地望和始封之君,还有不同的说法。东汉大儒马融有“虢叔封上阳”语,他认为虢叔始封于“上阳”即今河南陕县东南。也就是说,西虢的地望在今河南三门峡市境。这是因把虢叔之后东迁于今河南陕县与虢叔始封于今河南陕县相混淆所致。这个问题已由大量的考古资料所证明,今天已没有批评的必要了。

戚桂宴据班簋铭文认为:“虢城为文王孙虢城公所封,其地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西虢为文王弟虢叔所封,其地在今河南省陕县东南。”这种虢城公为宝鸡之虢始封人的说法,是受马融“虢叔封上阳”说影响的结果,因于文献无征,亦与考古资料相悖,故亦不足凭信。其实,这位虢城公当是虢叔之后的西虢之君,人们将在另文说明。

西虢当是文王弟虢叔的封国,地在今陕西宝鸡、岐山、扶风、凤翔县境。西虢称为“奠虢”或“城虢”,是因西周晚期西虢疆域接近或占有周都“郑宫”的缘故。

4.南虢和北虢的由来释疑:

南虢的称谓最早见于《水经注》,因位于大河之南而得名,故城在今河南三门峡市东南李家窑附近。但对南虢的由来,也有不同的说法:

①虢叔封国说:

《左传》僖公五年载:“晋侯围上阳”,杜预注:“上阳,虢国都,在弘农陕县东南”。孔颖达《疏》引马融曰:“虢仲封下阳,虢叔封上阳”,这是说南虢是文王弟虢叔的封国。

②西虢东迁说:

《水经注,河水》卷四:“昔周、邵分伯,以此(陕)城为东西之别,东城即虢邑之上阳也。虢仲之所都为南虢,三虢此其一焉。其大城中有小城,故焦国也。《晋大康地道记》扶风郡雍,西虢地也。平王东迁,虢叔自此之上阳,为南虢矣。”这说明南虢是“平王东迁”时由西虢东迁而来的。

③虢仲封地说:

王夫之《稗疏》云:“东虢,虢叔所封。南、北二虢,皆虢仲地”,这是说南北二虢都是文王弟虢仲的封地。

文王弟虢叔初封于“扶风郡雍”县,不但有文献记载,而且还有大量出土的虢国铜器可证。这样所谓“虢叔封上阳”,当是虢叔之后自“雍”迁至上阳之误。所谓“南、北二虢,皆虢仲地”,是对马融说的修正,也是宣王初年虢叔之后“虢仲”自雍“之上阳,为南虢矣”的误传。特别应该指出的是,《水经注》所载“虢仲之所都为南虢”,是说南虢的始迁之君为“虢仲”,这已为三门峡虢国墓地M2009虢仲大墓所证实。这位“虢仲”就是周厉王时赫赫有名的卿士虢公长父。因此,人们认为,南虢是由西虢东迁而来的说法,是完全可信的。

北虢是诸虢中争议最大的一个,它是否真的存在?史学界众说纷纭。《汉书·地理志·弘农郡》说陕县“北虢在大阳”,“大阳”因在大河之阳而得名,故城在今山西平陆县东北。这是最早提出“北虢”的文献。然而,北虢的始封之君是谁?现将史学界的争议试作疏理:

⑴虢仲封国说:

《左传》僖公五年孔颖达《疏》引马融曰“虢仲封下阳,虢叔封上阳”。《左传》僖公二年:“虞师、晋师灭下阳”,社预注:“下阳,虢邑也。在河东大阳县”,杨伯峻注:“据《元和郡县图志》,在当时陕州平陆县二十里。今平陆县县治已西南移,则当今治东北三十五里”。这是说北虢是文王弟虢仲的封国,在今山西平陆县东北三十五里。

⑵东虢分支说:

郭沫若说:“虢有东虢、西虢之分,《汉书?地理志》北虢在大阳,东虢在荥阳,西虢在雍。大阳乃汉所立县,故城在山西平陆东南十五里许,正在三门峡附近。可知虢季氏乃北虢。北虢乃东虢的分支,即虢仲之后,而非虢叔之后。”10这是说北虢乃东虢的分支,即文王弟虢仲之后。

⑶虢城分支说:

戚桂宴据班簋铭文认为:“北虢是虢城公的儿子班迁遣去的分支,其地在今山西平陆县西北。”11这是说北虢是文王之孙虢城公的儿子班迁遣去的分支。

这些说法的是非曲直。《左传》僖公二年载:“夏,晋里克、荀息帅师会虞师伐虢,灭下阳”;又说:“(秋)虢公败戎于桑田,晋卜偃口:虢必亡矣。亡下阳不惧,而又有功,是天夺之鉴,而益其疾也”,杜预注:“下阳,虢邑”。这说明“下阳”只是西虢的一个城邑,被晋师灭掉后仍未引起虢君的重视。《左传》僖公五年孔颖达《疏》引贾、马之说后驳之云:“上阳、下阳,同是虢之邑,不得分封二人也。若二虢共处,郑复安得虢国而灭之。虽贾之说无明证,各以其意断,不可审知。”文王弟“虢仲封荥阳,虢叔封雍”不但有大量文献可查,而且还有出土文物可证。东虢分支说于史无证,全凭臆测。人们细审班簋铭文,作器者并非虢城公之子,而是受周王册封的毛公之后。况且铭文和史书都无班“迁遣”而至北虢的踪迹。因此,上述三说,皆难凭信。

值得注意的是,《水经注·河水》、《路史·国名纪己》注引《竹书纪年》云:“晋献公十又九年,献公会虞师伐虢,灭下阳。虢公丑奔卫,献公命瑕父、吕甥邑于虢都。”这里把“下阳”称为“虢都”,应该有所本依。《左传》庄公二十八年:“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说文·邑部》:“有先君之旧宗庙曰都。”王夫之《稗疏》曰:“灭者,必其国也。虢有三:荥泽之虢亭,东虢也;下阳在平陆大阳之南,滨河之北,北虢也;陕州之上阳,西虢也。东虢,虢叔所封。南、北二虢皆虢仲地。北虢为其故都,逼近于虞,后或渡河南迁,南虢耳。”其东虢为“虢叔所封,南、北二虢皆虢仲地”说虽不可取,但“北虢为其故都”的见解则较圆通。在未作深入考察之前,尚难排除。雷学淇《竹书纪年义证》也说:“其实虢之宗庙社稷在下阳,不在上阳。《经》于此年书灭,即谓宗庙己覆,虽有孽余,不可谓国矣。”这说明北、南二虢本属一国,西虢东迁后初都下阳,因滨河之北故称北虢;后为晋所逼,渡河南迁于上阳,谓之南虢。这样,南、北二虢之争,就有了较圆通的解答。

5.小虢的地望、族属和灭亡:

春秋初年在西虢的故土仍有一个名“虢”的小国。《史记·秦本纪》载:武公十一年(公元前687年),初县杜、郑,灭小虢。这说明春秋初年秦武公初行郡县制时灭掉了一个名“小虢”的国族。《后汉书·郡国志·右扶风》有杜阳县,刘昭补注:“《诗谱》曰:周原者,岐山阳,地属杜阳,地形险阻而原田肥美”,在今陕西麟游县西北。“郑”即“郑宫”之郑,在今陕西风翔县北。可见,春秋时小虢的属地在今陕西麟游县西北和凤翔县北部,仍在西虢的故土之内。

《史记·秦本纪》《正义》引《舆地志》云:“此虢文王母弟虢叔所封,是曰西虢。按:此虢灭时,陕州之虢犹谓之小虢。又云:小虢,羌之别种。”所谓“陕州之虢犹谓之小虢”,见《汉书?五行志》:“是时虢为小虢”。春秋中叶,陕州之虢行将灭亡时虽已沦为小国,但《左传》、《国语》诸史籍仍称其谓“虢”,谓之“小虢”者,乃汉人所为。因此,当时的“小虢”明指“杜、郑”之虢,不应与陕州之虢相混。

这说明,文王弟虢叔所封的西虢,在西周晚期东迁后,留下的一支仍居于原地,直至春秋中叶秦武公初行郡县制时才被灭掉。但是,这个“小虢”的族属,也有可能是西虢东迁后,其地被羌戎所占,因居西虢之故地,而“陕州之虢”尚存,故名之曰“小虢”。究竟如何?有待进一步探考。

 

西周初年,周文王之弟虢仲、虢叔均受分封,建邦立国。虢仲封东虢,在今河南荥阳县西汜水镇。虢叔封西虢,在今陕西宝鸡市东。后来,随着西虢的东迁,世人对虢国史迹的认识日趋模糊,遂在汉代以来的史籍中出现了五个虢国,致使史学家煞费苦心,无所适从。问题主要在于东汉大儒马融“虢仲封下阳,虢叔封上阳”的注文,给后世学者造成了极大的混乱。然据《左传》、《国语》、《史记》诸史所载,周初虢仲、虢叔各封一国,当无疑问。降及春秋,郑灭一虢,晋灭一虢,诸史载之甚详。南、北二虢本系一国,系西周晚期宣王初年由西虢东迁而来。西虢东迁后遗留的小虢,春秋初年为秦所灭。这样,诸虢的脉络源流,大体已梳理清晰。因此,于豪亮说“虢仲、虢叔都是文王之弟,虢仲封于东虢,虢叔封于西虢。北虢在平陆,在黄河北岸;南虢在三门峡,在黄河南岸。北虢和南虢隔河相望,其实只是一个虢国,这是虢叔的后代随平王东迁后建立的国家”。大体上是正确的。

 

虢国君主世系简表:

等本书理顺已收集的考证资料后,再予以补充。

鄂国:

夏、商时期,有一个姞姓鄂国,故址在河南南阳市北。

在距今约三千二百年的商朝后期,鄂国国君姞崇禹被尊为南伯侯,在朝中为大臣,与西伯姬昌、九侯并列为“三公”。

商纣王娶了九侯之女为妃,但九侯之女性情端庄,不愿同纣王一起做荒唐无耻的事情,纣王就杀害了九侯父女,还把九侯做成肉酱。南伯姞崇禹反对暴虐,同情九侯,便同纣王据理力争,结果触怒了纣王,也被纣王杀死,并腊成肉干。

商纣王荒唐无耻,不听忠言,残杀贤良,终于走向灭亡。这个姞姓鄂国,一直存在到春秋末年,在《左传》中仍有记载,存在时间超过八百年。

邓国:

邓国,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诸侯国,在公元前1264年即建立,是曼姓国。

邓国的先人早期就活动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商王朝的邓为侯国,位置大体在今河南省孟州市境内,在典籍《卜辞》中就记载有“王在登”的记述,“登”即“邓”。据历史文献《明嘉靖邓州志》记载:“夏,帝仲康封其子于邓”,此邓之始。

商王武丁时期,大封诸侯,在丁已年(公元前1264年,据“夏商周断代工程”公布的《夏商周年谱》推算为公元前1240年),将其叔父子曼(字德阳)封于邓地,建立了曼姓邓国,为一世邓国侯。商王朝晚期,邓国人南徙至今河南郾城县东南。

在西周初年,邓国又举族南迁至南阳盆地,其地域在今河南邓州与湖北襄樊一带,都城约在河南邓州西南的林扒镇。在西周中期,邓国又徙都于今湖北省襄樊市附近。

在西周时期,邓国与周王室及姬姓诸侯国关系密切,先后与井国、应国等诸侯国联姻,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在周成王、周康王时代,周王室还派大夫盂慰问邓国君主。从西周中期开始,邓国君主一律称“公”,反映了邓国地位的进一步提高。

春秋时期,邓国依然非常活跃,邓国与郑国、楚国等诸侯大国保持有婚姻往来。例如在史籍《春秋·桓公七年》中就记载,邓侯曾千里迢迢到鲁国访问。

周桓王姬林十七年(楚武王熊通三十八年,公元前703年),邓国与楚、巴二国发生了纠纷,引得楚、巴联军伐邓国,结果邓军大败,此后邓国开始衰落。

周庄王姬佗九年(楚文王熊赀二年,公元前688年),楚文王伐申国经过邓国,受到了邓侯的殷勤招待,当时邓国大夫提出借机杀掉雄心勃勃的楚文王,然而邓侯却认为楚文王是自己的外甥,肯定不会对邓国不利,遂不听群臣的建议。结果楚文王伐申归来时,毫不客气地攻击了这位舅舅的邓国。

到了周釐王姬胡齐四年(楚文王十二年,公元前678年),楚国再次大举伐邓国,将其彻底吞灭。

邓国灭亡后,邓侯的后裔子孙以先祖古称号为姓氏,称登侯氏,例如在《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31年)中记载的曹国大夫登侯孺,就是邓侯的后裔。

 

邓国王陵:

 

邓国君主世系表:

商王朝时期:

子 曼:

子 晁:

子 征:

子 庆:

子 桓:

子 昆:由于商王无道,择周而事

子 忠:

西周时期:

子噶吉:

子曰洛:

子煦和:

子 杞:

子朗喜:

子 怡:

子 沛:

子 璧:

子 淳:

子 衡:

子 略:

子 宣(又名吾离)

子 尚:

子 粹:

子明渊:

等本书理顺已收集的考证资料后,再予以补充。

楚国:

楚国,又称荆国。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开国君主鬻熊是上古帝王颛顼的后代,芈姓熊氏。

据古书记载,楚,商朝晚期在荆山建国(今湖北武当山一带)。楚国自鬻熊以后楚君皆以熊为姓。到鬻熊第三世孙熊绎时,熊绎任周文王师(军队里的高级武官)。

周灭商后,周成王封熊绎于楚(今湖北姊归,居丹阳),故称楚国。楚国虽臣服于周,但因远离中原,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对周叛服不定,并经常同周王朝发生战争。公元前977年周昭王伐楚国,结果全军覆没,周昭王也死于汉水之中。

到第六任君主熊渠时,楚国开始向长江中游地区发展,那时,周夷王在位,因周王室衰弱,南方的诸侯小国都听从楚国的号令。公元前740年,楚国第十七任君主熊通因周王朝不给封号而自立为王,即楚武王。

楚国是周王朝各路诸侯中敢与周天子平起平坐、称王较早的国家之一。公元前689年,楚武王的儿子出文王迁都于郢(今湖北荆州江陵区,楚国屡次迁都,凡迁入之地后来均称郢)。楚武王以后,楚国势力迅速增强,先后兼并了息、弦、黄、猱、邓、权、江、六、蓼、庸、赖、陈、舒鸠、蔡、唐、顿、胡、申、随、杞、莒等五六十个大小诸侯国。

楚国强盛时,疆域北起今陕西东南部,河南南部,安徽西部,湖北大部,南到洞庭、鄱阳湖一带;西到四川盆地东部、重庆涪陵和贵州中部。

春秋晚期,自楚康王开始,楚国长期内乱,国势渐衰。到楚平王时,为政暴虐,夺太子之妇,杀伍奢、伍尚父子,伍奢的小儿子伍子胥逃奔吴国。

公元前506年,楚平王之子楚昭王时期,伍子胥说服吴王阂闾伐楚,大败楚军于柏举(今湖北麻城)攻入郢都,楚昭王逃入随国,派申包胥求助于秦国,第二年,秦国出兵救楚国,吴国被迫退兵。

战国早期,楚声王任用吴起变法,南收扬越,占领洞庭、苍悟,楚复强大,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战国中期,战国时期,楚国向东发展,在公元前306年灭了越国后,疆土北到今山东南部、江苏、浙江、南到广西,几乎占据了整个南部中国。楚国第二十二任君主楚庄王时,势力达到顶峰,成为中原霸主。楚怀王时,秦国势力日益强大,对六国构成威胁,楚怀王联合魏、赵、韩、燕、齐等国合纵制秦,但收获甚微,楚军屡败于秦国,只好服于秦国。

战国晚期,楚国又背叛齐国而合于秦国,致使齐国联合了韩、魏两国于公元前301年大败楚军于垂沙(今河南唐河),第二年,秦国又攻楚国。

公元前299年,楚怀王入秦国时被软禁,三年后死于秦国,楚国从此一蹶不振。

公元前279年,秦国大将白起攻破鄢都(今湖北宜城),次年破纪郢(今湖北荆州),尽毁都城,楚倾襄王被迫迁都于陈(今河南濮阳)。楚国西部疆土虽已大部入秦国,但东部地域仍相当广大,还有相当强的实力。

到楚考烈王时,以春申君黄歇为相,一度富强起来,曾救赵败秦。公元前256年,楚国攻灭鲁国。楚考烈王死后,大臣李园杀黄歇立楚幽王,楚幽王死后,同母弟熊忧立,是为楚哀王。楚哀王仅立两个月就被庶兄熊负刍所杀,熊负刍自立为王。

公元前223年,秦国大将王翦、蒙武攻楚国,破楚国都城寿春(今安徽寿县),俘虏楚王熊负刍,楚国灭亡。

楚国自公元前1042年熊绎开国,至公元前223年被秦国所灭,共传四十一王,八百一十九年。

 

楚庄王争霸:

公元前632年楚、晋两国的城濮大战,楚军大败。晋文公姬重耳成为中原霸主。过了二十年的公元前613年,楚成王的孙子楚庄王即位。晋国趁机把几个归附于楚的小国拉拢过去,和他们订立了盟约,互通友好。

这种伤害楚国利益的做法,激起了早就想同晋国争夺霸主地位楚国大臣的不满,他们不断的劝谏楚庄王兴兵伐晋国。可是,楚庄王把大臣的进谏当作耳旁风,还是成天打猎、喝酒、看跳舞、听音乐,全不把国事放在心上,貌似平庸的楚庄王就这样糊里糊涂的过了三年。为了防止大臣再来劝谏,楚庄王还下了一道命令:谁来劝谏就杀谁的头!

一个叫武举的大夫实在忍无可忍,要求见他。

正在寻欢作乐的楚庄王听说武举要见他,就把他招到身边质问:“你找我干什么?”

武举说:“有一个人出了一个谜让我猜,我猜不出,大王是个聪明人,我想请你来猜。”

楚庄王对武举的话有了兴趣,便说:“你说给我听听?”

武举说:“楚国的山上有一只大鸟,身披五彩,样子挺神气,可它一停就是三年,不飞也不叫,请问这只鸟是什么鸟?”

楚庄王听出了武举的话中之意,回答说:“这鸟不是一只普通的鸟,它不飞则已,一飞就要冲天;不鸣则已,一鸣就要惊人。”

过了一段时间,一个叫苏从的大臣看楚庄王即无飞、又无鸣的意思,又去劝谏他。

楚庄王问他:“你不知道我下的禁令吗?”

苏从回答说:“我知道,但是,只要大王能听我的意见,纵然触犯了禁令,判我死罪也心甘情愿。”

楚庄王面带喜色地对苏从说:“你们忠心耿耿为了国家,我怎么会不知道呢。”

从此,楚庄王事必亲躬,改革政治,撤掉了原来阿谀奉承之徒的官职,提拔武举、苏从担任助手,帮助他处理国家大事。另一方面,抓紧操练兵马,制造武器,发展生产。当年,他就收服了南方许多小的诸侯国。

楚庄王六年,打败了宋国。楚庄王八年,打败了陆浑的戎族,一直达打到洛阳附近。为了显示兵威,楚庄王在周王朝的都城洛阳附近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后来,楚庄王又请了一位在海边的著名隐士孙叔敖为宰相。

孙叔敖一上任,就组织民工兴修水利,开荒种地,发展生产,以后几年,楚国粮食年年丰收,国力强盛起来。在这期间,楚国还先后帮助郑国和陈国平定内乱,这又与中原霸主晋国发生了冲突。

楚国帮郑国平定内乱以后,公元前597年,郑国又去依附晋国,楚国兴兵讨伐郑国,晋国出兵救援,楚国在泌(今河南郑州)与晋军大战,晋军惨败,人马死伤一半,另一半逃到黄河边上准备渡河,又由于人多船少,晋军互相残杀,又损失了不少人马。

被围困了三个多月的郑国,终于打开城门投降,归顺了楚国。最后,一鸣惊人的楚庄王成了中原霸主。

 

楚国王陵:

楚国自公元前1042年熊绎受封,在丹阳建国,到公元前689年楚文王迁郢(今湖北荆州),楚国在荆州建都历十七王,计三百五十二年。据史籍《水经注·江水》记载:“楚国之先王陵墓在其间,盖为征矣。”但楚先王陵至今尚未被发现。

自楚文王迁郢到倾襄王迁陈(今河南濮阳),楚在濮阳建都历二十王,计四百多年。楚王陵在今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区城北五公里,楚国的纪南故城外的八宝山和纪山中,此地共有三大墓区,墓葬总数达两千八百余座,其中有封土的大中型墓冢七百余座,小型墓数千座,现已清理发掘八百余座,王陵尚未发现。

近年,考古工作者在楚国纪南故城北二十公里的纪南故城荆门纪山寺西北发现一处规模宏大的陵园建筑,可能是一处楚王陵,墓主待考。现已探明的楚庄王陵在荆州市江陵区城西八公里的八宝山中。

八宝山古称龙山,山中古墓密集,其中楚墓最多,汉墓次之,兼有其他墓葬。楚庄王陵规模宏大,宛如山丘,光是陪葬墓就有十座。

 

楚国世系简表:

西周时期:

熊 绎:鬻熊之孙,公元前1042~?年待考,葬于湖北省南漳县、保康县一带

熊 艾:熊绎之子,生卒年待考,葬于湖北省南漳县、保康县一带

熊 黔:熊艾之子,生卒年待考,葬于湖北省南漳县、保康县一带

熊 胜:熊黔之子,生卒年待考,葬于湖北省南漳县、保康县一带

熊 杨:熊胜之子,生卒年待考,葬于湖北省南漳县、保康县一带

熊 渠:熊杨之子,公元前?~前876年待考,葬于湖北省南漳县、保康县一带

熊 挚:熊渠之子,公元前877~前877年,葬于湖北省南漳县、保康县一带

熊 延:熊挚之子,公元前876~前848年,葬于湖北省南漳县、保康县一带

熊 勇:熊延之子,公元前847~前838年,葬于湖北省南漳县、保康县一带

春秋时期:

熊 严:熊延之弟,公元前837~前828年,葬于湖北省南漳县、保康县一带

熊 霜:熊严之子,公元前827~前822年,葬于湖北省南漳县、保康县一带

熊 循:熊霜之弟,公元前821~前800年,葬于湖北省南漳县、保康县一带

熊 鄂:熊循之子,公元前799~前791年,葬于湖北省南漳县、保康县一带

熊 义:熊鄂之子,公元前790~前764年,葬于湖北省南漳县、保康县一带

熊 坎:熊义之子,公元前763~前758年,葬于湖北省南漳县、保康县一带

熊 煦:熊坎之子,公元前757~前741年,葬于湖北省南漳县、保康县一带

熊 通:熊煦之弟,公元前740~前690年,楚武王,葬于湖北省南漳县、保康县一带

熊 赀:熊通之子,公元前689~前677年,楚文王,葬于湖北省南漳县、保康县一带

熊 企:熊赀之子,公元前676~前672年,楚堵敖,被熊恽所杀,葬地待考

熊 恽:熊企之弟,公元前671~前626年,楚成王,自杀,葬地待考

熊商臣:熊恽之子,公元前625~前614年,楚穆王,葬于湖北省荆州市纪南故城

熊 似:熊商臣之子,公元前613~前591年,楚庄王,葬于湖北省荆市州纪南故城

熊 审:熊似之子,公元前590~前560年,楚共王,葬于湖北省荆州市纪南故城

熊 招:熊审之子,公元前559~前545年,楚康王,葬于湖北省荆州市纪南故城

熊 员:熊招之子,公元前544~前541年,楚郏敖,被熊围所杀,葬地待考

熊 围:熊审之子,公元前540~前529年,楚灵王,自杀,葬地待考

熊 居:熊审之子,公元前528~前516年,楚平王,葬于湖北省荆州市纪南故城

熊 珍:熊居之子,公元前515~前489年,楚昭王,葬于湖北省当阳市磨盘山

熊 章:熊珍之子,公元前488~前432年,楚惠王,葬于湖北省荆州市纪南故城

战国时期:

熊 仲:熊章之子,公元前431~前408年,楚简王,葬于湖北省荆州市纪南故城

熊 当:熊仲之子,公元前407~前402年,楚声王,被杀,葬地待考

熊 疑:熊当之子,公元前401~前381年,楚悼王,葬于湖北省荆州市纪南故城

熊 臧:熊疑之子,公元前380~前370年,楚肃王,葬于湖北省荆州市纪南故城

熊良夫:熊臧之弟,公元前369~前340年,楚宣王,葬于湖北省荆州市纪南故城

熊 商:熊良夫之子,公元前339~前329年,楚威王,葬于湖北省荆州市纪南故城

熊 槐:熊商之子,公元前328~前299年,楚怀王,葬于安徽省寿州市

熊 横:熊怀之子,公元前298~前263年,楚顷襄王,葬于河南省淮阳市东南五公里

熊 元:熊横之子,公元前262~前238年,楚考烈王,葬地待考

熊 悼:熊元之子,公元前237~前228年,楚幽王,葬于安徽省长丰县朱家集李家孤堆

熊 犹:熊悼之弟,公元前228~前228年,楚哀王,被熊负刍所杀,葬地待考

熊负刍:熊犹庶兄,公元前227~前223年,楚王,被秦国军队俘虏,葬地待考

陈国:

陈国,妫姓。开国君主为舜的后代妫满,又称胡公满。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将长女太姬嫁给他,并封于陈(今河南淮阳),因此又称陈胡公。

陈国的疆域在郑、宋、齐、楚等大国之间,陈国虽为西周王朝的十二诸侯之一,常参与“五霸”主持的会盟,但却是一个弱国。

春秋时期的周桓王四年(公元前716年),陈国曾与宋、蔡两国联合攻郑国,却反遭到郑国的大举入侵,搞得要请求别国来救。

春秋后期,楚国势力逐渐强大,并进入中原,陈国即长期成为楚国的附庸,勉强维持政权。公元前599年,陈国大夫夏征舒杀陈灵公自立。第二年,楚国以讨伐夏征舒为名,灭了陈国,将陈国划为楚国的一个县,后又恢复陈国。楚国立陈灵公之子妫午(陈成公)为陈国君。

公元前534年,楚国再次灭了陈国,但不久之后楚国内乱,楚平王芈居杀其兄芈围自立,陈公室与蔡侯等因助楚平王有功,五年后,楚平王恢复了陈国的诸侯国地位。

公元前479年,陈国终于被楚国所灭,在原陈国之地建立了陈县,后改为楚国的别都。

陈国自妫满于公元前1045年开国,至公元前479年亡国,共传二十四王,历五百六十六年。

 

陈国王陵:

陈国王陵因大多淤于今河南省淮阳县城区最下层,因此尚未发掘,有待于考古探测。陈国开国君主妫满(胡公满)墓在今河南省淮阳县城,东关外柳湖畔。

 

陈国世系简表:

先祖世系:

舜帝

帝舜之子——妫商均:商均公为帝舜践天子位前,携娥皇、女英居妫“氵内”时所生,故商均不随舜姓姚,而以住地为姓妫。商均不贤,舜之帝位不传商均而传禹。舜崩,禹践天子位,并封商均诸侯。

商均公之子——萁伯:禹称王后,封妫商均为诸侯,封地即原来的有虞国。故商均之后,也不袭妫为姓,而从封为虞姓。

萁伯之子——强:萁伯死,侯位传强子颉。

强公之子——虞颉

虞颉死,侯位传其子虞思

虞颉公之子——虞思:虞思公在位时,正值夏乱。相帝之子少康避寒浊追杀,逃入有虞,国君虞思以二女妻之,又给其方圆十里之地,让他学习治理。后又出五百精兵助其复位。虞思生子曰有龙。

虞思公之子——有龙 思死,侯位传有龙。有龙生子曰青旰。

有龙公之子——青旰 有龙死,候位传其子青旰。青旰有子曰叔仪。

青旰公之子——叔仪

叔仪之子——康仲

康仲之子——祖妫

祖妫之子——发

发公之子——妫方

妫方之子——振

振公之子——维。时当夏舛之时。

维公之子——寿固:此后的有虞国则时封时续或失

寿固之子——敖

敖公之子——胜

胜公之子——元捷

元捷之子——偃

偃公之子——姑猛

姑猛之子——公允

公允之子——蔺

蔺公之子——慎叔

慎叔之子——野

野公之子——无执

无执之子——菑

菑公之子——叔正

叔正之子——献子

献子之子——亚寿

亚寿之子——原寿

原寿之子——梦延

梦延之子——虞期思(也称阏父) 虞期思(也称阏父),商末投奔周,从事推翻商纣的活动,武王克纣后,任武王之陶正

西周时期:

妫 满:舜帝后裔,公元前1045~?年待考,陈胡公,葬于河南省淮阳县东关柳湖

妫 犀:妫满之子,生卒年待考,陈申公,葬于河南省淮阳县城地下

妫 皋:妫犀之子,生卒年待考,陈相公,葬于河南省淮阳县城地下

妫 突:妫皋之子,生卒年待考,陈孝公,葬于河南省淮阳县城地下

妫圉戎:妫突之子,公元前?~前855年,陈慎公,葬于河南省淮阳县城地下

妫 宁:妫圉戎之子 ,公元前854~前852年,陈幽公,葬于河南省淮阳县城地下

春秋时期:

妫 孝:妫宁之子,公元前831~前796年,陈厘公,葬于河南省淮阳县城地下

妫 灵:妫孝之子,公元前795~前781年,陈武公,葬于河南省淮阳县城地下

妫 说:妫灵之子,公元前780~前778年,陈夷公,葬于河南省淮阳县城地下

妫 燮:妫说之子,公元前777~前755年,陈平公,葬于河南省淮阳县城地下

妫 圉:妫燮之子,公元前754~前745年,陈文公,葬于河南省淮阳县城地下

妫 鲍:妫圉之子,公元前744~前707年,陈桓公,葬于河南省淮阳县城地下

妫 佗:妫圉之子,公元前706~前700年,陈厉公,葬于河南省淮阳县城地下

妫 跃:妫鲍之子,公元前700~前700年,陈利公,葬于河南省淮阳县城地下

妫 林:妫鲍之子,公元前699~前693年,陈庄公,葬于河南省淮阳县城地下

妫杵臼:妫林之弟,公元前692~前648年,陈宣公,葬于河南省淮阳县城地下

妫 款:妫杵臼之子,公元前647~前632年,陈穆公,葬于河南省淮阳县城地下

妫 朔:妫款之子,公元前631~前614年,陈共公,葬于河南省淮阳县城地下

妫平国:妫说之子,公元前613~前599年,陈灵公,葬于河南省淮阳县城地下

妫 午:妫平国之子,公元前598~前569年,陈成公,葬于河南省淮阳县城地下

妫 弱:妫午之子,公元前568~前534年,陈哀公,葬于河南省淮阳县城地下

妫 吴:妫弱之孙,公元前533~前506年,陈惠公,葬于河南省淮阳县城地下

妫 柳:妫吴之子,公元前505~前502年,陈怀公,葬于河南省淮阳县城地下

妫 越:妫柳之子,公元前501~前479年,陈缗公,葬于河南省淮阳县城地下

曹国:

姬姓。曹国的始封君为周武王的弟弟叔振铎,史称曹叔。

叔振铎,姬姓,周初封于曹,曹国及其都城是因今山东曹县城东十公里的曹南山而得名,都陶丘(今山东定陶),故曹叔又称陶叔。初封时有今山东省西部之地。

西周时期,曹国是一方大国,与鲁国共守王朝东土,起过重要作用。

春秋时期,曹国与周围的强国相比,国力相对较弱,但还是除“春秋五霸”之外较强大的国家。公元前637年,晋国公子重耳避难到曹国,曹共公不以礼待。姬重耳归国后继承王位,于公元前632年兴兵伐曹国,俘虏了曹共公,姬重耳逼迫曹国将与宋国接壤的土地划归于宋国,草共公才被放回,三年后,姬重耳又逼迫草共公割让曹国与鲁国接壤、济水以西之地于鲁国。

公元前575年,晋历公又伐曹国,俘虏了曹成公。

曹国与宋国为邻,常互相为敌。曹国传至第二十六代君主曹伯阳时,好田戈之事,公元前487年,宋景公乘机攻曹国,将曹伯阳俘虏杀之,曹国灭亡。

曹国自叔振铎于公元前1045年开国,至公元前487年曹伯阳被杀,共历二十六王,五百五十八年。

 

曹国王陵:

在今山东省定陶县西北,定陶至荷泽公路一公里处,名仿山。仿山是由人工堆积起来的东西二座山构成。据史籍《定陶县志》记载:“仿山……层阜隆然,古曹国葬地,积壤之高,仿佛如山”,埋葬着曹国二十六代君主及其家族。

仿山东山阜高约十二米,东西宽九十米,南北长三百四十米,是主峰。西山高约四米,东西宽五十米,南北长一百四十米。两山之间是一宽五十米的谷地。山体由墓葬封土层叠形成,数百年间的数百座墓葬逐渐堆积形成今天这样庞大的规模,虽经后世破坏仍巍然耸立。到明朝天启年间(公元1621~1627年)的文献仍称:“崇三十丈延环百亩”。

明、清之际,在山颠平地修筑祠堂庙宇,立碑记事。先后建有山门、玉皇阁、百神阁、关帝庙、泰山奶奶庙、三皇庙、龙王庙、圣人阁、包公庙、鼓楼、钟楼、戏楼等,形成了一组庞大的古建筑群。

近数十年来,山土、墓葬及古建筑多有破坏,以取土平田、取土烧砖破坏最为严重,山体已较古代大为缩小,汉墓砖块甚至墓室暴露地面,比比皆是。近年来,有关部门已加强了规划与保护,恢复了若干古建筑,山体东面因取土形成的洼地以积水成湖,辟为绿化带。山门内正殿“西周故国”(祀曹开国君主)以修缮一新,记曹国历史的若干碑石以重新竖立。

曹国王陵之上还叠压着后世(主要为汉朝)的大量墓葬,也许是汉朝初期各代梁王家族也葬在这里。曹国王陵考古工作还没启动,地下文物遗存尚不清楚。

 

曹国世系表:

西周时期:

姬振铎:周武王之弟,公元前1045~?年待考了,曹叔,葬于山东定陶县仿山

姬 睥:姬振铎之子,公元前?~?年待考,曹太伯,葬于山东定陶县仿山

姬 平:姬睥之子,公元前?~?年待考,曹仲君,葬于山东定陶县仿山

姬 侯:姬平之子,公元前?~?年待考,曹宫伯,葬于山东定陶县仿山

姬 云:姬侯之子,公元前?~前865年待考,曹孝伯,葬于山东定陶县仿山

姬 喜:姬云之子,公元前864~前835年,曹夷伯,葬于山东定陶县仿山

春秋时期:

姬 疆:姬喜之弟,公元前834~前826年,曹幽伯,葬于山东省定陶县仿山

姬 鲜:姬疆之弟,公元前825~前796年,曹戴伯,葬于山东省定陶县仿山

姬 雉:姬鲜之子,公元前795~前760年,曹惠伯,葬于山东省定陶县仿山

姬石甫:姬雉之子,公元前760~前759年,谥号待考,葬于山东省定陶县仿山

姬 武:姬雉之子,公元前759~前757年,曹穆公,葬于山东省定陶县仿山

姬终生:姬武之子,公元前756~前702年,曹桓公,葬于山东省定陶县仿山

姬射姑:姬终生之子,公元前701~前671年,曹庄公,葬于山东省定陶县仿山

战国时期:

姬 夷:射姑之子,公元前670~前662年,曹厘公,葬于山东省定陶县仿山

姬 班:姬夷之子,公元前661~前653年,曹昭公,葬于山东省定陶县仿山

姬 襄:姬班之子,公元前652~前618年,曹共公,葬于山东省定陶县仿山

姬 寿:姬襄之子,公元前617~前595年,曹文公,葬于山东省定陶县仿山

姬 庐:姬寿之子,公元前594~前578年,曹宜公,葬于山东省定陶县仿山

姬负刍:姬庐之弟,公元前577~前555年,曹成公,葬于山东省定陶县仿山

姬 胜:姬负刍之子,公元前554~前528年,曹武公,葬于山东省定陶县仿山

姬 须:姬胜之子,公元前527~前524年,曹平公,葬于山东省定陶县仿山

姬 午:姬须之子,公元前523~前516年,曹悼公,葬于山东省定陶县仿山

姬 野:姬武之弟,公元前514~前510年,曹襄公,葬于山东省定陶县仿山

姬 通:姬须之弟,公元前509~前506年,曹隐公,葬于山东省定陶县仿山

姬 路:姬野之弟,公元前505~前502年,曹靖公,葬于山东省定陶县仿山

姬伯阳:姬路之子,公元前501~前487年,曹伯阳,山东省定陶县仿山

蔡国:

姬姓诸侯国。周武王灭商王朝后,为了监视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和管理原商朝的遗民,于灭商王朝后的第二年,分商朝之地为三:封其弟姬度于蔡(今河南上蔡),其弟姬鲜于管(今河南郑州),其弟姬处于霍(今山西霍县),史称“三监”。

周武王死后,其子周成王年幼,由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摄政,姬度不服,联合了姬鲜、姬处和商纣的儿子武庚叛乱,周公东征平定叛乱,武庚和姬鲜被杀,姬度被流放而死,姬处被贬为庶人。公元前1042年,周公又封姬度的儿子姬胡(又称蔡仲)于蔡(今河南上蔡),以奉祀姬度之祀。

蔡国,是西周初诸侯国中分封较早的诸侯国之一,也是周王朝在东方的大国之一,大约与曹、陈、卫等国齐名,国力较强。蔡国对周王朝统治淮河流域起过重要作用。进入春秋以后,国力渐趋衰落,只能与周围的强国采取联合行动以自保。

春秋中期,楚国势力进入中原,蔡国首当其冲,畏服于楚国。公元前531年,楚灵王在西申(今河南南阳)以重礼诱骗蔡灵公前往,将其杀害,随后楚军围蔡国都,将蔡世子为牺牲祭冈山,蔡国第一次灭亡。其后,楚灵王封弟弟芈弃疾(熊居)为蔡公。

公元前529年,芈弃疾即楚王位,是为楚平王,蔡国人因助楚平王平定内乱有功被楚国复国,楚平王让蔡灵公之子姬庐为君。为了依附楚国,蔡平侯将国都迁到新蔡(今河南新蔡)。此时的蔡国政治地位更加脆弱,常受大国支配。

公元前509年,蔡昭侯朝见楚国时被扣押,巨金贿赂令尹子常才获释,随后附于晋国。

公元前506年,晋国指使蔡国灭了沈国,此举又不容于楚国,蔡国又改附于吴国。当年,吴王阂闾同蔡、唐两国之师伐楚国,大败楚军于柏举(今湖北麻城),破郢都。楚国乞援于秦国,在公元前505年,秦、楚两国联军大败吴国,楚昭王得胜回国后先灭唐国,又连续攻蔡国。蔡国为躲避楚国的攻击,于公元前493年迁都州来(今安徽寿县,时称下蔡)。

进入战国十七,越国灭吴国,蔡国失去吴国的依靠,终于在公元前447年被楚国所灭。

蔡国自姬度公元前1045年开国,至公元前447年被楚国所灭,共传二十五王,历五百九十八年。

楚国灭蔡国后,将蔡国君主及遗民迁至高蔡(今湖南常德),作为附庸以供其役使,大约在公元前223年,同楚国一起灭于秦国。

 

蔡国王陵:

因蔡国都城曾三迁,故有三处:

⑴上蔡:

自姬度公元前1045年受封到公元前531年蔡灵侯被杀,蔡国在上蔡(今河南上蔡)共厉十八王,五百十四年。现城西北有九座蔡侯墓,尚未发掘,墓主待考。

⑵新蔡:

自公元前528年蔡平侯迁都新蔡至公元前493年蔡昭侯迁下蔡(今河南新蔡),蔡在此共三王,三十五年。现新蔡城北有蔡侯墓和王室墓群七十二座,尚未发掘,墓主待考。

⑶下蔡:

自蔡昭侯迁此到公元前447年蔡亡,蔡在此历四王,四十七年。今安徽寿县、风台县、淮南市葬有蔡侯,此三地古称称寿州。寿县蔡侯墓位于寿县西门之内,系1955年在治淮工程中发现。

墓中出土大量青铜器,是春秋晚期的标准器,可作为铜器断代标尺,还有大量铭文,因而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墓为近方形土坑竖穴,南北长八米四五,东西宽七米一,深三米三五。坑底有棺椁痕迹,骨骸已朽,东南角有一殉人。北端放礼器与乐器,其他三面放车马器和兵器。西侧有一长四米二、宽两米的长方形漆器,器南部有两组玉饰。

墓中出土随葬品五百八十四件,其中青铜器四百八十六件,此外还有金叶、玉器、骨器及漆器等。具有重大价值的首推青铜器。礼器有鼎、豆、缶、鉴等,礼器多有自名,可由此确定器形的名称。有两件“吴王光鉴”是吴国嫁女于蔡的媵器,其余是蔡国自产。有成套的蔡国乐器甬钟、编钟、编缚等各一套。兵器有戈、剑、矛、斧、镞等。车马器有辖、銮、衔、镳、钤、节约等。有铭文的铜器多达几十件,铭文多有“蔡侯#”字样,应为墓主。“#”字专家考订为“申”,即蔡侯申或蔡昭侯。蔡昭侯迁都州来,死葬于此,完全可信。出土的“吴王光鉴”两件是非常精美的青铜器,为吴王光(阖闾)嫁女叔姬所作,圆腹平底,两兽耳衔环,腹内有四个小圆环,高三十五厘米,口径五十九厘米。口、颈和小腹饰密形云点,下腹饰垂叶文。鉴各有铭文五十二字,记述吴王作器原因,及吴蔡二国因政治需要而建立婚姻关系的情况。据铭文分析,当时蔡侯既要“左右楚王”,又要与吴联姻,反映蔡国国势甚弱,不得不依附于大国的脆弱地位。

距下蔡不远处的今淮南市蔡家岗清理出两座蔡国墓,相距约二百米,均为北面带墓道的“甲”字形墓。墓亦为长方形土坑竖穴,长约五米,宽约四米。随葬品多被盗走,仅在二号墓内残存七十多件镬、剑、戈、镞、镦、軎、辖、刀、锯等青铜器,基本上与寿县蔡侯墓出土的铜车马和兵器相同,证实该墓应为蔡侯墓。其中最重要的有错金银丝鸟篆文的“蔡侯产铜剑”三把,铸铭文三十六字的“绍侯(昭侯)铜戈”一件,铸铭文三十六字的“吴王诸樊铜剑”和铸铭文十字的“吴王夫差铜戈”各一件,错金银丝鸟篆文十二字的“越王者旨于赐铜剑”两把,这不仅证明该墓主人为蔡侯产,即蔡声侯,还得知墓内有吴、越铜器,说明蔡国不仅与吴有联姻关系,而且与越国也有往来,为研究春秋末期蔡与吴、越国的关系提供了重要资料。

 

蔡国世系表:

西周时期:

姬 度:周武王之弟,公元前1045~前1042年,蔡侯,葬于河南上蔡县城西北

姬 仲:姬度之子,公元前1042~前988年,蔡侯,葬于河南上蔡县城西北

姬 荒:姬仲之子,公元前987~前975年,蔡侯,葬于河南上蔡县城西北

姬 宫:姬荒之子,公元前974~前894年,蔡侯,葬于河南上蔡县城西北

姬 厉:姬宫之子,公元前893~前864年,蔡侯,葬于河南上蔡县城西北

姬 武:姬厉之子,公元前863~前838年,蔡侯,葬于河南上蔡县城西北

春秋时期:

姬□□:姬武之子,公元前837~前810年,蔡夷侯,葬于河南省上蔡县城西北

姬所事:蔡夷侯之子,公元前809~前762年,蔡厘侯,葬于河南省上蔡县城西北

姬 兴:姬所事之子,公元前761~前760年,蔡共侯,葬于河南省上蔡县城西北

姬□□:姬兴之子,公元前759~前750年,蔡戴侯,葬于河南省上蔡县城西北

姬措父:蔡戴侯之子,公元前749~前715年,蔡宜侯,葬于河南省上蔡县城西北

姬封人:姬措父之子,公元前714~前695年,蔡桓侯,葬于河南省上蔡县城西北

姬献舞:姬封人之弟,公元前694~前675年,蔡哀侯,葬于河南省上蔡县城西北

姬 溪:姬献舞之子,公元前674~前646年,蔡穆侯,葬于河南省上蔡县城西北

姬甲午:姬溪之子,公元前645~前612年,蔡庄侯,葬于河南省上蔡县城西北

姬 申:姬甲午之子,公元前611~前592年,蔡文侯,葬于河南省上蔡县城西北

姬 固:姬申之子,公元前591~前543年,蔡景侯,葬于河南省上蔡县城西北

姬 班:姬固之子,公元前542~前531年,蔡灵侯,葬于河南省上蔡县城西北

芈弃疾(熊居):楚灵王之弟,公元前528~前516年,公元前531~前529年执政,蔡公、楚平王,葬于湖北省荆州市纪南故城

姬 庐:姬固之子,公元前528~前522年,蔡平侯,葬于河南省新蔡县境内

姬东国:姬班之孙,公元前521~前519年,蔡悼侯,葬于河南省新蔡县境内

姬 申:姬东国之弟,公元前518~前491年,蔡昭侯,葬于安徽寿县城西门内

姬 朔:姬申之子,公元前490~前472年,蔡成侯,葬于安徽寿县境内

战国时期:

姬 产:姬朔之子,公元前471~前457年,蔡生侯,葬于安徽淮南八公山蔡家岗

姬□□:姬产之子,公元前456~前451年,蔡元侯,葬于安徽寿县境内

姬 齐:蔡元侯之子,公元前450~前447年,蔡侯,葬于湖南常德境内

巴国:

巴王朝是湖北巴族长阳部落首领廪君建立的中国西南地区政权,史历史悠久的古王国之一。

巴族起源甚早,据史籍《华阳国志·巴志》记载:禹“会诸侯于会稽,执玉帛者万国,巴、蜀往焉。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故知巴族起源于先夏,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殷墟甲骨文中有殷王武丁用兵江汉、派妇好率沚戜伐巴方的记载,所说“巴方“被认为就是古巴国,证明至少在殷商之时,巴作为一个部族方国已经存在了。

但巴族的起源及建国的具体情况,古文献言之不详,史学研究以推论为多。或认为巴王朝有几个不同的部族,分别活动于不同的地区:夷水廪君之巴,其族为巫蜒,以白虎为图腾,商周之际已经开始进入文明社会,活动于今湖北西南,也许就是甲骨文中所指的“巴方”;周武王灭商曾封宗姬于巴国,建国于今汉水中游,统治者为华夏族;涪陵水会之巴国,其族为土著獽蜒之民,春秋战国时曾建都于今重庆涪陵,又称“枳巴”;而大约同时建都于重庆的又可能是另一个土著巴族;阆中渝水之巴源于古氐族,以蛇为图腾,自今甘肃、陕西、四川交界处南下,春秋战国时活动在今四川北及东北部,以后演化为“賨人”,又称巴氐。上述诸部族或部落式国家最终融合为强大的巴国。

还有第二种说法,认为巴族起源于今长江中游广大地区,至今仍留下与“巴”有关的大量地名,如湖南岳阳古称巴陵,也称巴丘或其外港城陵矶古称巴丘;江西赣江畔也有巴丘;鄂东有巴水,入长江处称巴河口;鄂西有巴东县,而巴东、松滋、长阳等县均有巴水;川东巫山大宁河有巴雾峡,其北为大巴山等。这些巴族大约于商末周初自长江中游向四川盆地转移,脱离渔猎而转向农耕,定居于盆地东部建立巴国。

对古文献记载进行综合分析,巴国的出现常与蜀相联系,自古即“巴蜀”并称,因此巴族起源于长江中游一带,而在四川盆地东部建国的可能性最大。据史籍《世本》记载:“巴郡蛮,本有五姓……廪君名务相,姓巴氏,与樊氏、瞫氏、相氏、郑氏皆出于武落钟离山……五姓未有君长,俱事鬼神,皆登呼躧穴屋,掷剑刺之,约能中者,奉以为君。巴氏子务相,乃能中之,众皆叹。又令各乘土船,约能浮者,当以为君。余姓悉沉,唯务相独浮,因共立之,是为廪君。乃乘土船,从夷水至盐阳……廪君于是君乎夷城”。这是巴国首建部落式国家的较为确切的记载。

经各家考证,武落钟离山位于今湖北长阳西北约四十公里的贺家坪与高家堰一带,这里是巴国发祥之地,而夷城则是其首次建都地点。夷城位置古籍无记载,但应在武落钟离山不远处的夷水旁。据史籍《水经注·卷三十七》记载:“夷水即佷山(湖北长阳都湾镇)清江也”。据文献《中国文物报》1994年12月18日报道,在湖北长阳发现一处具上古三代遗物的香炉石遗址,正位于清江(夷水)之南,应为古籍上说的夷城。有人估计,巴族统一及始建国时间约在夏商之际,此后几百年间逐渐向西迁移,进入长江三峡。至商末,巴国人已入川东建立了成熟型的奴隶制国家。

在巴建国过程中曾建立过多个都城。据史籍《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巴子虽都江州(今重庆),或治垫江(今重庆合川南),或治平都(今重庆丰都),后治阆中(今四川阆中)。其先王陵墓多在枳(今重庆涪陵)。”上古陵墓所在地实即国家都城,因此巴国明确记载的共有五都。古文献中也有将垫江及平都称为“巴子别都”的,可能指的是建都江州时的情况。

巴国的五个都城先后的迁徙路线,古书没有交代,仅知主要都城在江州,建都时间最长,而最后建都阆中。有人认为,如果巴族由长江中游向四川盆地的迁移推断不误,则巴人迂徙应遵循武落钟离山(或夷城)→巴丘→平都→枳→江州→垫江→阆中的路线。巴国定都平都和枳大约在西周初年或前期,此时巴国已相当强盛,周武王伐纣,巴师作战极其骁勇,立有大功,因此在史籍《华阳国志·巴志》中记载:“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封于巴,爵之以子”。但巴国建都平都及枳时间都不会很长,两周中后期已迁江州。江州是巴国的主要都城和经营川东之地的大本营,建都长达四五百年之久(一说长达七百余年)。

巴国盛时,地域“东至鱼复(今重庆奉节及湖北西南一带),西至僰道(今四川沪州、宜宾一带),北接汉中(今陕西汉水流域),南极黔涪(今重庆至贵州北部乌江流域)”,是一个相当大的国家。巴国的强大导致与四川盆地另一大国古蜀国争夺川中之地,两国间征战不断,成为世仇。东方楚国兴起,双方既联合又争夺。据史籍《左传·鲁桓公九年》(公元前703年)记载,巴与楚共伐邓(今湖北襄樊),巴国事迹始见于史籍。

公元前688年,巴又与楚共伐申(今河南南阳)。行动中“楚惊巴师”,两国关系暂告破裂。

公元前676年,巴伐楚,“克之”,此后关系又告缓和。

公元前611年,巴与秦、楚共伐庸(今湖北竹山),三分其地。

公元前477年,巴人伐楚,败于鄾(今湖北襄樊北)。

进入战国时期,巴与楚有联姻关系。大约与七国称王的同时,巴亦称王。据史籍《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周之季世,巴国有乱,将军有蔓子请师于楚,许以三城。楚王救巴。巴国既宁,楚使请城。蔓子曰:“藉楚之灵,克弭祸难。诚许楚王城,将吾头往谢之,城不可得也”,乃自刎,以头授楚使。王叹曰:“使吾得臣若巴蔓子,用城何为!”乃以上卿礼葬其头;巴国葬其身,亦以上卿礼。”今传巴蔓子葬地共四处:湖北荆门山之阳是楚王礼葬头处;湖北恩施城西北都亭山有巴蔓子墓,也称“蛮王墓”;重庆忠县西北一里有“蔓子冢”,城东有“巴王庙”祀巴蔓子,传古“忠州”即因纪念巴蔓子忠贞于国命名;重庆七星岗也有巴蔓子墓,俗名“将军坟”。这些墓、庙恐多系后人假托,但也可反映巴国盛时地域。

至战国中期,巴国国势大衰,楚国曾大举进攻巴国,先后占领鄂西南、川东及黔涪一带,迫使巴国向川中转移。据史籍《战国策·燕策》记载,苏代告燕昭王曰:“楚得枳而国亡”。燕昭王在位于公元前311~279年,故楚国占领枳进而威胁江州迫使迁都垫江不会晚于公元前279年,也可能更早。

公元前332年,巴国又迁都阆中。阆中紧接苴(今四川广元南昭化镇),苴本属巴,在昭化宝轮院发掘的战国墓葬与重庆冬笋坝巴族墓群极为相似,同属巴文化,后来苴被蜀国占领。

约在公元前385年,蜀王封其弟葭萌为苴侯。据史籍《华阳国志·蜀志》记载:“苴侯与巴王求好,巴与蜀仇,故蜀王怒,伐苴侯。苴侯奔巴,求救于秦。”秦国欲并巴、蜀地区久矣,巴国引狼入室正是大好良机。公元前316年,秦国乃用司马错之计,派张仪、司马错、都尉墨等率大军入蜀地,先灭蜀国然后乘机灭苴国与巴国,执巴王归,巴国灭亡。

秦国灭巴、蜀二国后,对巴国和蜀国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政策。对蜀地实行郡县制,由中央委任蜀侯封国管辖。而在巴地则保留王室及其他部族集团,采用怀柔和羁縻的政策,有的地方是郡县与部族统治并存。故古书有“君长世尚秦女,人民爵比不更”的记载,因此在今涪陵小田溪发掘的战国末期,巴国人墓葬仍有王陵存在。

在秦汉之际及以后的长期发展中,巴国人辗转迁徙分散于渝东、川北、鄂西、黔东、湘西等山区,与其他民族融合,逐渐演化为新的民族,如渝东及川北一带的巴賨族和巴氐族,黔北的巴濮族,湘西及鄂西的五溪蛮族等。西汉时有名的板楯蛮就是巴国人的一支,其首领范目曾率板楯七姓协助汉高祖刘邦暗度陈仓、平定三秦,被晋封为慈凫乡侯。

 

巴国王陵:

据史籍《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巴子虽都江州(今重庆),或治垫江(今重庆合川),或治平都(今重庆丰都),后治阆中(今四川阆中),其先王陵墓多在枳(今重庆涪陵)”。

枳,是巴王朝在西周时期的国都,故是巴王朝的祖茔所在。但因年代久远,巴王朝早期陵墓尚未发现。1972~1984年,考古工作者在涪陵市区东南十九公里的乌江西岸,属白涛镇陈家嘴小田溪的地方,因被盗发现并发掘出八座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棺木已朽,但铜环(兽面衔环)位置大体整齐,漆木痕迹明显,随葬品部分埋在土中保存原状,被盗文物已基本追回。

巴王朝陵墓中出土文物众多,总数为一百八十九件,其中青铜器一百七十三件,有生活用具四十一件,为釜、甑、鏊、勺、豆、壶、罍等;兵器五十四件,为戈、矛、剑、钺、弩机、箭镞等;生产工具三件,为铜质凿、斤;乐器三十七件,有编钟、钲、錞于等;陶器残片五十四件。

其中,一号墓出土十四件错金铜编钟及错银铜壶最为精美。在编钟之中,大的高二十七厘米,小的高十五厘米,纹饰繁缛,出土时光采夺目,制作极其精巧。其余钟架虎头饰件、双龙纹方铜镜等均为文物珍品。有虎纽铜錞于与铜钲出土,是巴蜀特有的乐器。青铜礼器特别是编钟的成套出土,在四川巴国人墓中还是首次。

1993年,考古工作者在三峡水库淹没区调查中又发现九号墓。墓为竖穴土坑,长三米八六,宽一米七,有棺,棺环铜制,非常讲究。出土文物五十二件,其中青铜器四十四件、陶器四件、玉器两件、琉璃饰件两件。兵器中以巴式剑为多。兵器及印章有巴蜀图文符号。

以上九座墓的发掘证明,这是一处巴王室陵墓群。一号墓埋成套编钟,二号墓出土钲上有两个“王”字,九号鎏银巴式剑上也有“王”字,且极精美。此三墓大概都是王陵。从而证实古书上所说巴人“先王陵墓多在枳”的记载,因而具有重大史料价值。

据青铜器铭文为战国晚期产物,此时秦已灭巴蜀,但巴王室仍然存在,有不少巴王见于史籍。如在史籍《后汉书·巴郡南蛮传》中记载:“及秦惠王并巴中,以巴氏为蛮夷君长。”在史籍《华阳国志·汉中志》中也记载:“魏武以巴夷王杜濩、朴胡、袁约为三巴太守。”还有“白虎夷王”的说法。因此小田溪墓群中出现王陵并非不可理解。

巴王朝在江州建都四百年之久,必留有陵墓遗迹。但在史籍《华阳国志·巴志》中对巴国建都的情况说的甚详,却没有说明墓葬情况,仅说葬于枳。在史籍《舆地记胜》中也有记载:“巴县西北五里前后有石兽石龟各二,麒麟石虎各一,即古巴国之君也”。在史籍《蜀中名胜记·重庆府·本志》中记载:“郡学后莲花坝,有石麟石虎,相传为古时巴君冢”。

上述记载的遗迹今已不存。

在史籍《名胜记》中记载:“治北康村有小阜二十余,俗称古陵,也曰巴子冢”。但数十年大规模的建设,所谓小阜早已平毁,至今市区尚无古墓发掘的报道。

在1954年的城市基建施工中,在北距重庆四十四公里的巴县铜罐驿镇东冬笋坝发现一处巴王陵墓群,随即发掘。先后清理墓葬八十一座,出土文物近千件,对研究巴国历史有重大价值。墓群位于长江西岸台地上,高出河床约四十米,长约一千米,宽约四百米。发掘时,墓群的大部分已被取土破坏,另有少部分至今尚埋在建筑物之下,不能发掘,因此所清理的墓葬占总数尚不及五分之一。

已清理的八十一座墓中,巴蜀特有的船棺葬二十一座,木椁墓十四座,时代由战国到秦代。船棺葬均系土坑竖穴,大小仅容一船棺,长约四米五~七米,宽约一米~一米五,深三~四米。船棺均用楠木制成,长约五米,直径约一米,中间凿空,底削平形成船状。实际上是一只独木舟。冬笋坝出土的四具均较完整。

另在四川广元昭化宝轮院亦发掘出船棺葬九座,形制、大小均与冬笋坝同。此外在四川成都、绵竹、广汉、绵阳、双流、什邡等地也有船棺葬发现。

可以认为,船棺葬是巴蜀在战国至秦汉时期的特有墓葬形式。船棺墓中多有随葬品,主要为陶器、青铜容器、兵器。兵器中以巴式柳叶剑和圆刃折腰式铜钺为突出,容器中以铜炊爨器为常见。共出土铜印章十七枚,其中十二枚出于船棺墓中,最多的一墓有印章五个。印章上有汉字“富贵”、“万岁”、“敬事”、“中仁”、“高”等,其他文字不能识。各类铜器上也均有各式符号文字,具象形及会意字特征。有三个墓中出土秦半两钱币,还有所谓“桥形币”。也许是装饰品。根据出土文物分析,冬笋坝墓群时代大部属战国中及后期。出土秦半两钱币的三座墓最晚,已近于秦灭巴蜀。冬笋坝墓葬形制及出土文物具明显的巴文化特点,船棺葬应属巴族上层人物丧葬礼俗,因此该墓群的主体部分属于巴王族。

据史籍《水经注》记载:云阳故陵镇有楚王“六大坟”。重庆云阳故陵镇即巴国在夏、商之际定都三峡中的巴丘,楚王陵应为巴王陵。今“六大坟”位置尚未查明,正在探测中。

 

巴王朝世系简表:

等本书理顺已收集的考证资料后,再予以补充。

秦王朝:

秦王朝,是由西周时期十二诸侯、东周时期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的秦国第三十六位国君秦庄襄王的儿子赢政建立的。

赢政在消灭了战国时期最后六个国家后,结束了诸侯长期争霸、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统一后的秦王朝疆域东到大海,西到陇西(今甘肃东南部),北到长城,南到南海,人口约两千万,大大超过了以前历代王朝。

赢政统一全国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他以秦国现有的制度为基础,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实行全面的改革。首先,赢政感觉以前“王”的称号涵义狭小,不能显示出自己统一全国的无量功德和君王至上的权威。于是就责成群臣议论更新称号。

群臣和博士(掌管图书和研究历史的官员)认为:秦王平定天下,功业空前,是古代帝王所不能相比的。鉴于古有三皇(天皇、地皇、泰皇),而泰皇最贵的传说,建议称号改为“泰皇”。命为“制”(制:皇帝对事件的意见,指示和对官员的任免);令为“诏”(诏:皇帝发布的带有法制、规定一类性质的告示);自称为“朕”(朕:秦始皇以前,人人都可以用朕自称,秦始皇之后,朕只用作皇帝自称);皇帝行使权利的印鉴称“玺”,而只有玉玺才能用玉料制做。

秦王觉得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决定从“三皇”,“五帝”中各取一字,号为“皇帝”,并批准使用“制”、“诏”、“朕”、“玺”四字为皇帝的专用术语,别人不得使用。以前,帝王或有地位的人死后,后人要为他追加一个或褒或贬意义的称号,叫做“谥号”。赢政说:“死后按生平事迹确定谥号,就是让儿子评论父亲,臣子评论君王,实在没有什么意义。现在,从我开始称皇帝,后世以数计,二世、三世以至万世,传之无穷”。

秦始皇在确定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以后,开始着手让社会承认秦王朝的正统地位。

战国时盛行五行始终学说,即以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相生相克的道理来附会王朝的命运,叫做五德。这种学说认为,五行相克,才导致朝代的更换。舜为土德,夏为木德,木克土;商为金德,金克木;周为火德,火克金,他们都是历史上大家公认的正统朝代。现在秦国取代周朝,周朝为火,而水克火,所以,秦朝应以水为德。于是颁布新的“正朔”,以每年的阴历十月初一为一年的开始,以表示新朝代的开始,并把黄河(古称河)改为“德水”。按五行学说,水德具有黑暗阴冷、严酷无情的特性,故秦人崇尚黑色,衣服和旗帜都是黑色的,就连老百姓也称为“黔(黑色)首”。明确了秦朝应占水德,也就明确了秦国代周的合理性,接着,秦始皇又到泰山举行封禅典礼,告祭天神、地祗,把秦朝在中国历史上的正统地位进一步确立起来。王朝的正统地位和皇帝的名号确定以后,为了充分实施自己的最高权利,秦始皇开始了夜以继日的工作,他白天断狱,夜批公文,他给自己规定不批完一石公文(秦代公文使用竹简木犊,一石公文约合现在的六十市斤)决不休息。

秦始皇根据以前王朝的弊政和秦朝当时的情况,作了以下改革:

1.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秦始皇统一了全国,把怎样处理朝廷和地方的关系作为一件大事交给群臣讨论。丞相王涫主张应效法周朝实行分封制,他的这个建议大多数人表示赞同。然而廷尉(最高司法官)李斯却独执己见,他说:“周文王和周武王曾分封许多同姓子弟,可是后代因关系疏远,相互攻击,如同仇人,诸侯之间互相残杀,以致周天子都不能制止。现在陛下统一了天下,又设置了由朝廷直接控制的郡县。对诸位皇子和功臣都用国家的赋税给予重赏(即以后朝廷的俸禄、现在的工资)这样很容易掌握和控制,没有了地盘和权利之争,这是安定国家的好措施”。

秦始皇说:“起初,天下百姓就是因为诸侯王之间的战乱不息而痛苦不堪。如果又重新分封诸国,这是种下战乱的祸根。廷尉的话是正确的”。于是,将全国划分为三十六个郡,以后又发展到四十个。郡的长官直接由朝廷管辖,皇帝任命。郡以下又设若干县,县以下设乡,亭、里等,这种制度,我国到现在仍在沿用。在处理国家行政事务上,秦始皇设置了三公九卿。三公是左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丞相是中央行政机构的最高长官,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国家大事一般由丞相汇集百官意见上奏。太尉是中央行政机构的军事长官,协助皇帝管理军事,但平时没有兵权,只有在接到皇帝的命令和符节时才能调动和指挥军队。御史大夫是副丞相,相当于皇帝的秘书长。

皇帝的诏命一般由御史大夫转交丞相颁布,御史大夫协助丞相治事并有监察文武百官的职权。三公以下设九卿,即:

①奉常:掌管宗庙礼仪;

②郎中令:传达皇帝的命令和安全警卫;

③卫尉:皇宫卫队长,掌管皇宫守卫;

④太仆:掌管皇帝车马的侍从官;

⑤廷尉:最高司法官,掌管刑法和审理重大案件;

⑥典客:掌管外交和国内少数民族事务;

⑦宗正:掌管皇室家族事务;

⑧治粟内史:最高财政长官,掌管全国租税收入和财政开支;

⑨少府:皇帝的私人财务官,掌管山、海、湖、泊税帐、宫廷手工业和皇帝私财。

秦始皇建立的这套郡、县行政制度,起到了层层控制,权力向上集中的作用,从朝廷到地方,从郡县到乡里,构成了一张庞大的统治网,使分散的地方政权层层向上,最后集中到皇帝手中,这对当时国家统一,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起到了重大的作用。直到现在秦王朝的这套行政编制还一直在沿用。

2.统一法律,保障统治:

为了保障皇帝的命令贯彻执行,秦始皇以原秦国商鞅制订的秦国法律为基础,修改制定了秦律,向全国颁布实行,结束了自战国以来各国法律条文不一致的状况。秦律具有苛刻严明的特征,对于“治吏”尤为重视,大量的律条是针对官吏制定的,官吏犯过,刑罚必加,绝无宽恕的余地。所以,秦代吏治清明,官吏不敢贪污受贿,也不敢玩忽职守,理事效率非常之高。

除法律之外,秦始皇还实行了许多统一的措施,如国家统一初期,原诸侯国使用的车辆大小不同,道路的宽窄也不一样。国家统一了,大小不同的车辆在宽窄不一的道路上行驶,即不美观又不方便。于是,朝廷规定,车辆上两个轮子的距离一律定为六尺,使各种车辆的轨距相同,历史上称“车同轨”。

当时,各诸侯国各自有自己的文字,即便是一样的字,在写法和读音上也都不一样,于是,朝廷把当时秦国流行的小篆作为全国的规范用字,以后又在民间流行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我们现在使用的楷书就是从隶书演化过来的。文字的统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交流,历史上称“书同文”。

那时,原诸侯国的度(长度)、量(容积)、衡(重量)标准不同,各地还在使用统一前各种各样的货币、重量和价格也不一样,给全国的商业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带来许多不便,于是,朝廷规定使用秦国外圆内方的铜钱,并以秦国的标准统一了度、量、衡,这些措施方便了各地的买卖和人民的生活,对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以及对后世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3.巩固边防,修筑长城:

战国后期,燕、赵、秦三国经常受到蒙古高原一带新兴起的匈奴部族的侵扰,为了防止匈奴的入侵,三国都在各自领土的北疆修建了城墙并派兵镇守。

战国末年,燕、赵二国在秦国的不断攻击下挣扎,顾不得北疆防御,匈奴人趁机向南侵犯,占领了黄河河套一带的大片土地(河套:黄河流经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形成一个自西向北向东的大弯,在这大弯区的沿岸,即现在的贺兰山、狼山和大青山以南地区称为“河套”。这里河水平缓,灌渠纵横,农业发达,没有河水泛滥之患,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旧谚)。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派大将蒙恬带三十万大军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打败了匈奴,夺回了河套。为了防止匈奴再度南侵,巩固北疆边防,秦始皇征发了几十万人,将原辽宁辽阳至造阳(今河北张家口怀来)的燕国城墙;代郡(今河北张家口蔚县)至高阙(今内蒙古五原)的赵国城墙;榆林(今陕西榆林)至临洮(今甘肃岷县)的秦国城墙连结起来,并向东西延伸,修建成了雄伟壮观,世界上著名的伟大工程——万里长城,万里长城的修建起到了阻挡匈奴入侵,保障长城以南人民农业生产的作用。

4.拓展疆土,开凿灵渠:

秦始皇在北败匈奴的同时,又派兵攻打南方的越族,越族是散布在东南沿海和珠江流域一带过着半农耕、半渔猎生活的少数民族。秦军入侵后,他们顽强抵抗并经常袭击秦军,经过多次艰苦的战斗,他们的土地才被秦军占领。

为了长期经营南方,秦始皇又迁移中原五十多万人到那里戎守,开辟荒地,和越族人杂居。

为了解决运输困难,秦始皇又派史禄等人在广西兴安(今桂林市兴安县)境内开凿了一条长三十八公里的灵渠,沟通了湘水和漓水,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灵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它至今还能灌溉周围四万多亩的土地。

秦始皇北败匈奴,南平越族后,为庆祝胜利,公元前213年,他在咸阳宫举行了一个庆祝宴会。在宴会上,许多大臣都热情颂扬秦始皇统一全国的功绩,而博士官淳于越却提出要秦始皇仿效周王朝分封制度的建议,他说:“商朝、周朝立国称王有一千多年,他们都分封同姓子弟和异姓功臣为诸侯,而现在陛下拥有全国的领土,可陛下的兄弟、儿子却还是平民百姓,如果突然有像齐国田恒,晋国六卿那样的大臣叛乱,你依靠谁来救援?所以,你办事不遵守古人的规矩是不能长久牢靠的”。

当时已升为丞相的李斯对淳于越的说法非常反感,他说:“五帝已经干过的事业,我们不能重复,因为时代不同,治国的方法也不同。夏、商、周三代治国的措施,也不应承袭,因为那都是陈旧之事。现在陛下开创了统一天下的大业,建立了万世不朽的功绩。这都是古人所不及、那些儒生所不理解的。现在,天下已经平定,法令由朝廷统一颁布,百姓持家就应该努力从事农业、手工业生产,士人就应该学习法令,以免犯禁。现在有的儒生不遵守现在的法规,而去学习古人那一套,用来否定当世,迷惑扰乱百姓。人们一听到有新的法令颁布,就各自站在自己的立场妄加评论,心怀不满,街谈巷议,在君主面前夸夸其谈,沽名钓誉,标新立异,以显示自己的高明,带领一批小人造谣诽谤。到了这种地步,如不再加禁止,那么,在上就会降低君主的威信,在下就会结成同党,在百姓中制造混乱。因此,我建议:禁止私人办学;销毁秦国以外原诸侯国的历史资料;除医药、占卜、种植一类的书籍和国家派专人保存的《诗》、《书》及诸子百家的著作,一律烧毁;从今以后,任何人不得私自收藏,谁要是再私下议论这些书,处以死刑。谁要是拿古代的办法来批评现在,株连九族;如果官吏知道情况不向上报告,同样治罪”。

秦始皇当即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并下令严格执行。一时间,中国大地烈火冲天,一卷卷古代书籍在烈火中化为灰烬。然而,一些不怕死的读书人还是在背后议论朝廷,讥讽、批评秦始皇。

焚书的第二年,曾为秦始皇外出寻找仙人和长生不老药的户生、侯生私下批评秦始皇滥施刑罚。秦始皇知道后,认为是妖言惑众,他说:“户生等人,我赏赐他们很丰厚,但他们却在背后攻击我,应该把他们杀掉。在咸阳的读书人,他们中间肯定也有人在散布谣言,在百姓中制造混乱”。于是,他派人在捉拿户生、侯生的同时,又派御史把咸阳的读书人全部抓来审问,读书人经不起严刑拷打,东拉西扯的供出一大批人来。

秦始皇下令,把其中“罪行严重”的四百六十人活埋,其它犯禁的儒生流放到边关。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焚书坑儒”事件,焚书坑儒给中国的古代文化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失。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到东南一带巡视,在返回途中病死在沙丘(今河北省广宗县),葬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下河西村。称秦始皇陵、简称始皇陵。

秦始皇死后,他的小儿子胡亥在宦官赵高的唆使下,由丞相李斯协助,篡改诏书,登上了帝位。

 

秦二世:

秦二世嬴胡亥是秦始皇的第十八个儿子。公元前210年,嬴胡亥在随秦始皇巡视途中篡位。

秦始皇平时非常注重对子女和宗室子弟的教育。他要求诸公子必须接受贵族文化教育,当时秦宫中的教育条件也很优越,尤其是在“焚书坑儒”以前,儒家宫廷博士较为活跃,他们主张“仁义”、“忠恕”,强调道德理论和人的自身修养的重要性,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必由之路。主张有教无类,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应该进行教育,使全国上下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在政治上,他们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这种思想,对诸公子有一定影响。

秦始皇的长子嬴扶苏就深爱儒学,他对父亲的焚书坑儒及秦王朝推行的严刑苛法等政策不满,多次劝告父亲,但因此而触怒的父亲,秦始皇让他到北方同大将蒙恬去戎守边关。

嬴胡亥也学了一些儒家理论,但他更加偏好以严刑苛法进行统治,不分亲疏,不分贵贱,一断于法的法家学说。他的这种思想一来是法家学说为秦王朝长期奉行,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视为正统的治国理论。二来,权宦赵高对他的影响也很大。

赵高是一个宦官,原是赵国宗室的远支,父亲获罪,被受宫刑。母亲与人野合生下赵高兄弟,赵高兄弟从小也受到宫刑,入宫为役。赵高天性聪明,口齿伶俐,善于察言观色,曲意逢迎。他身高力大,写得一手好字,尤其精通狱法,据说他对秦朝律令熟练到了对每个细目都能背诵的程度,就连秦始皇判决、断狱有时拿不准,还经常向他询问。因此,很受秦始皇的赏识,于是,就把他提拔为相当于县令的中东府令,主管皇帝的车马依仗队。并让他教导嬴胡亥的书法和法律知识,胡亥也爱好法律,加之赵高口齿伶俐,深得嬴胡亥欢心,二人私交甚密。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由胡亥、李斯、赵高陪同到南方巡视,在返回途中病逝,留下遗诏让太子扶苏继承帝位。赵高、李斯、嬴胡亥出于个人的前途和利益,由赵高主谋、策划,毁掉了原来的遗嘱,伪造了一份立胡亥为太子的诏书。然后,又伪造了一份诏书给太子扶苏和蒙恬,这份遗诏的内容说:“扶苏和将军蒙恬率领几十万军队屯边十多年,不但不能开拓疆土,而且耗费巨大;不但没有功劳,反而几次上书诽谤朝廷;扶苏因为不能回京作太子,而日夜怨恨,实为不孝,故赐剑自裁。将军蒙恬知道此事,不加规劝,实为不忠,命把兵权交给副将王离,然后自杀”。

嬴扶苏接到诏书以后,泪如泉涌,当即回到内舍准备自杀。蒙恬怕诏书有诈,劝嬴扶苏先不要自杀,回信问一下,属实以后再死也不晚。嬴扶苏为人忠厚,仁义,他至死不渝地执行了“父要子死,子不得不死”的儒家信条,含冤自杀。蒙恬深信诏书有诈,想拖延时日,看个水落石出,使者见蒙恬不肯就死,便把他关进监狱,向嬴胡亥复命去了。

嬴扶苏自杀后,嬴胡亥即以假诏书即位,称秦二世。李斯仍居相位,赵高升为郎中令,成为秦二世身边最亲信的决策人物。嬴胡亥登上帝位以后,知道自己名不正言不顺,心里总觉得不塌实,害怕自己的篡位阴谋泄露,诸公子和他争夺帝位,大臣们不拥护他。赵高虽为郎中令,但他认为自己原来地位卑微,虽然有秦二世撑腰,也怕诸公子和众大臣看不起、不服他。所以,他就一再鼓动二世诛杀大臣宗室。

赵高建议:“要想彻底消除隐患,就必须大刀阔斧地杀尽宗戚功臣,同时重用新人,新人定会感恩图报不反对你。还要变换刑法,使法律更加严酷苛刻,让犯罪的人连坐受诛及至灭族。坚决打击旧势力,疏远骨肉,才能保证陛下的天下,随心所欲。秦二世感觉赵高的建议非常有理,就让赵高负责全面执行这一铁血政策。

赵高首先杀害了秦朝三代功臣,现掌朝廷军事大权的蒙恬兄弟。随后,大批朝臣被杀,连小小的宫廷侍卫都不放过,还要株连亲友,没收家产。赵高以起用新人为名,趁机安插亲信,他将兄弟赵成升为中车府令,女婿阎乐任咸阳令。侍中、御吏等要职也逐渐换上自己的亲信、心腹。

在这场大屠杀中,最凄惨的是秦二世的骨肉兄弟和同胞姐妹。秦二世篡位以后,诸公子、公主们并没有公开反对胡亥,但赵高还是以“莫须有”的罪名将他们处死,只在咸阳一次就将秦二世的十二个弟兄同时砍头,又一次,在杜邮(今陕西咸阳),秦二世的六个兄弟和十个姐妹同时被活活碾死,血肉狼籍,惨不忍睹。

公子嬴将闾兄弟三人是最后一批被处死的,因为这兄弟三人平时行为十分谨慎,就连赵高这样一个杀人狂也编造不出什么罪名,只好先把他们囚在宫中,赵高怕夜长梦多,就派人对他三兄弟说:你们不像臣子,论处死刑,行刑官马上就来执行。嬴将闾问道:“宫廷之礼,我们没敢失仪;廊庙位次,我们没敢失节;受命应对,我们没敢胡说,什么叫不像臣子?愿听清楚再死”。使者回答说:“我没有参与讨论你们的罪行,无可奉告,仅是执行命令而已”。兄弟三人没有办法,只好拔剑自杀。

在诸公子中,最幸运的算是公子嬴高了,他看到兄弟姐妹都惨遭杀害,自己难免一死,想逃走又怕连累家人,为保住亲友,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给秦二世上书要求为父亲殉葬。嬴胡亥只是想从肉体上消灭诸公子,除去争权夺位的隐患,所以,不论怎样死都是可以的,公子嬴高既然愿当孝子殉葬,那当然再好不过。秦二世还赐给公子嬴高十万钱以表彰他的孝行,在秦二世众多的兄弟姐妹中,公子嬴高可以说是一位“善终者”了。

宫中的骨肉,朝中的老臣杀的差不多了,赵高又把屠刀指向为秦二世立下汗马功劳的李斯头上。

当时,赵高为了避免大臣朝奏时的指责和进一步把持朝政,他对二世说:“天子之所以高贵,就在于只许群臣闻其声而不见其面,故称为“朕”。先王在位时间长,一统天下后,臣服海内,大臣不敢在朝上妄作议论。现在陛下刚即位,又年轻,对政务未必精通熟练,朝会众臣时一旦语言失当,处理不妥,就会在群臣面前露出短处,反而被群臣看轻。不如陛下居在宫中,由我和几个精通政务的大臣处理政务,然后陛下再裁决”。

赵高的用意非常明显,他企图彻底地架空二世,自己控制国政,但二世却欣然接受,从此不再上朝,就连丞相李斯要见二世一面,也要由赵高安排时间。曾经给秦始皇上书《谏逐客令》的李斯,良心未泯,他看到秦二世大修阿房宫,劳民伤财,为了秦朝和自己的前途,总想找个机会进谏,规劝秦二世以江山社稷为重,不要沉溺酒色等。赵高看出李斯的想法,还真的给他安排了几次进谏的机会,可这时间却都安排在秦二世在宴席上吃得正起劲,和美女燕乐玩的正狂的时候,这引起了秦二世的极大不满,秦二世大骂李斯:“我闲暇时你不来,我开心的时候你专来扫兴,这是轻视我!”

赵高待李斯走后趁机对二世说,李斯这个人很危险,陛下应该注意。这是因为,沙丘之谋丞相是参与的,现在陛下作了皇帝,丞相没得到什么好处,他心怀不满。李斯不满他的相位,是想和陛下平分天下。还有,丞相的长子李由任三川(今河南西部地区)郡守,现在造反的陈胜是丞相的邻县(李斯是河南上蔡人,陈胜是河南登封人)。所以,陈胜造反经过三川郡时,李由闭门不肯出击,听说李由还与他们有书信来往。再有,丞相在外治事,位高权重,权利大于陛下,一旦丞相不轨,陛下将无法收拾。

嬴胡亥是篡位上台的,赵高的一席话,每一件事都使嬴胡亥心惊胆战,同时也都能致李斯于死地。于是,秦二世令赵高查办李斯之事,赵高立即将李斯逮捕入狱,以“谋反”罪名查处。李斯一案牵连数千人,和李斯关系密切的右丞相冯去疾,将军冯劫也被牵连在狱中自杀。李斯不肯屈招,但最后还是受刑不过,屈招谋反。秦二世判了李斯的族刑,李斯一族无一得生,李斯被判五刑,先黥面,割鼻,断去左右手,拦腰斩断,剁成肉酱。

秦二世是一个不思进取,只顾贪图享乐的昏君,在他诛杀了全部兄弟姐妹和正直的大臣后,认为天下太平,可以尽情享乐了。他对赵高说:“人生在世,就像骑着快马穿过一堵墙的缺口,实在是太短暂了。我既然做了皇帝,富有天下,就应该随心所欲,尽情享乐”。于是,他把国事交给赵高,以秦始皇四处巡游为榜样,自公元前209年春天开始,率领文武百官先到碣石(今河北省昌黎县),后到琅岈(今山东日照),再到会嵇(今浙江绍兴),最后由辽东(今辽宁辽阳)返回,一路上游山玩水,记功刻石。

秦始皇在世时,发兵三十万镇守边关,征集几十万人修筑长城,为了开发南方,又动员了五十万人去南方戎垦。为了个人享乐,他又动用了七十万囚犯在渭水南面建阿房宫。秦始皇死后,阿房宫工程暂时中断,秦二世又从各地征调几十万民夫和囚犯修建秦始皇陵,陵墓即将完工,秦二世又继续修建阿房宫。当时,秦王朝全国人口只有两千来万,但常年被秦王东征西调服劳役的合起来有三百万之多,有时竟到了无人可征的程度,壮年男子都被征去服劳役和兵役,运输的任务都落到了女人身上。一时间咸阳人口骤增,粮食不够吃,物资不够用,秦二世又下令调集各郡县的粮草物资,转运到咸阳,转运者还要自带食物,不得食用咸阳三百里以内的谷物。秦始皇陵、阿房宫建筑所需的财力和人力都要加到百姓头上,人民苦不堪言,怨声载道。

为了镇压人民的反抗,秦二世又制定了种种严酷的刑罚,而且一人犯罪,还要牵连家属和亲友。

公元前209年,渔阳郡(今北京密云)需要一批士兵服役,朝廷见无人可征,便开始征发闾左一级(相当于保长,十户为一保)的小官吏充当士兵,当被征发的九百名士兵走到今安徽省宿县大泽乡时,因为大雨耽搁了行期,按照二世修改后的法律,戎卒不能按时到达指定地点,要处死刑。在这种情况下,队伍中的陈胜、吴广对大家说:“乡亲们,我们已经不能按时到达渔阳了,就是到了那里,也免不了一死,如果我们逃跑,抓回来还要杀头,就算是万一保住了性命,在边关当差,十有八九不能活着回家,反正都是一死,不如大家横下一条心,在绝处中杀出一条生路来”。

九百个人对秦朝的暴政早已恨透了,他们马上响应陈胜的号召,没有武器,他们就砍伐树木充作刀枪,没有旗帜,就用竹竿代替,历史上称为“揭竿而起”。陈胜、吴广的起义很快得到了人民的支持,纷纷拿着锄头、铁耙、镰刀,带着粮食,投奔陈胜。起义队伍很快发展成一支有六、七百辆战车,一千多名骑兵,几万步兵的大军,不甘灭亡的六国贵族也积极参加了反秦的潮流。

陈胜、吴广起义的消息,赵高起初是瞒着秦二世的,只说是一群盗贼,没什么可担心的,但起义军攻打到离咸阳仅一百里的时候,赵高也无法应付这样的局面,才把真相告诉秦二世。

秦二世对赵高的隐瞒相当不满,就派人去责问赵高,赵高怕秦二世降罪,就先下手为强,让女婿阎乐带兵冲进后宫逼迫秦二世自杀了。嬴胡亥被赵高阴谋策划登上皇位,三年后,又是赵高逼他自杀,真象百姓说的:成也赵高,亡也赵高。

秦二世死后,赵高明白,按照古代中国人的正统观念和心理,他不能立即篡位。权衡轻重以后,他让扶苏的儿子赢婴即位,以为过渡。在即位那一天,赢婴借口有病不去参加仪式,赵高下不了台,只好亲自去请赢婴,赢婴乘机杀掉了赵高,并把赵高的三亲六戚斩尽杀绝。但赢婴只做了四十六天的皇帝,就被刘邦攻破武关,出城投降。

一个月后,秦王赢婴被项羽所杀,秦王朝灭亡。

秦王朝自秦始皇嬴政于公元前221年称始皇帝,至公元前206年赢婴被项羽所杀,共历三帝,十五年。

 

秦朝皇陵:

秦始皇陵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骊山西麓的下河西村。

秦二世自杀后,被赵高以平民之礼葬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曲江乡的宜春苑中,没有庙号和谥号。秦二世墓高六米,墓北面有一残碑,黄色砾土裸露地面,给后世人以一派凄凉、遭弃的感觉。

秦王赢婴葬处不明,有待进一步考证。

 

秦王朝世系简表:

赢 政:秦庄襄王之子,公元前259~前210年,公元前247~210年在位,始皇帝,葬于西安市临潼区下河村秦始皇陵

嬴胡亥:秦始皇之子,公元前230~前207,公元前209~前207年在位,秦二世,葬于西安市雁塔区宜春苑胡亥墓

赢 婴:秦始皇之孙,公元前?~前206年,秦王,葬处待考

张楚国:

张楚王朝是秦朝末期第一个起来反抗秦朝统治的农民领袖陈胜建立的。

陈胜又叫陈涉,阳城人(今河南登封)。公元前209年,陈胜等九百人被征到渔阳郡戎守。因雨误期当斩,便同阳夏人(今河南太康)吴广在今安徽省宿县的大泽乡(今刘家集)发动起义,杀死押送他们的秦军校尉,用已被赐死的秦公子扶苏和已故原楚国大将项燕的名义,号召人民反抗秦朝统治。

陈胜明确提出了“伐无道,诛暴秦”的口号,得到广大人民的响应和积极参加。

在陈胜、吴广起义军的影响下,许多郡县的农民也杀掉守令,响应陈胜。被秦灭亡的六国贵族也纷纷起兵响应,特别是在原楚国境内,数千人的反秦队伍随处可见,一些潜藏在民间的原六国旧贵族、游士、儒生也趁机以伐秦的名义组织起来,凭借旧日的地位,在农民军中发挥影响。

虽然当时诸侯林立,各自称王,但矛头却都指向秦王朝。

陈胜的起义军壮大以后,有人劝陈胜“立六国之后”为王,以名正言顺,被陈胜断然拒绝。陈胜大喝:“侯王将相,宁有种乎?”于是陈胜自立为王,国号“张楚”,建都于陈县(今河南淮阳)。

为扩大战果,陈胜不失时机地开始了对秦王朝的几路征伐,在他的统一指挥下,起义军西击荥阳,东取九江,南略广陵,北取魏赵,并派十万大军西进攻秦朝,很快就进抵关中的戏(今西安临潼),逼进咸阳。

秦二世采用了少府章邯的建议,赦免了骊山囚徒,将其武装起来,以章邯为帅迎战起义军。骊山囚徒常年吃苦,获赦以后,作战勇敢,加上兵器锋利,装备精良,起义军被秦军打败。

这时,陈胜周围又出现了不团结的现象,由于陈胜缺乏领导经验,加之决心不够,眼看着分裂局面的形成。奉命去攻打赵地的武臣在攻下邯郸后,在张耳、陈余的纵怂下自立为赵王,陈胜勉强予以承认;武臣让部下韩广去攻取燕地,韩广在燕国旧贵族的怂恿下也自立为燕王;陈胜派魏人周市攻取魏地,周市在魏地立魏旧贵族魏昝为魏王,自任魏宰相。

正在这时,率部攻打荥阳的吴广因与属下意见不合,被部将田藏所杀。起义军到此际已经四分五裂。相反,秦军的气焰却十分嚣张,在击破西征义军以后,章邯即率秦军进攻张楚都城陈县。

当时陈县义军势单力薄,只有张贺一支义军留守,陈胜亲自率部出城迎战,公元前208年农历11月,张贺战死,起义军不得不放弃陈县,陈胜率军且战且退,奋勇作战,到农历12月退到下城父(今安徽涡阳)时,陈胜被车夫庄贾杀害。

后来陈胜的部下吕臣杀死了庄贾,将陈胜葬在今河南永城芒砀山。

张楚政权自公元前209年陈胜称王,至公元倩208年遇害,共历一帝,一年。

 

陈胜墓:

陈胜墓在今河南省永城县北芒砀山西南麓。西汉刘邦称帝后规定,每年以牛、羊、猪“三牲”在陈胜墓前祭祀,并设立三十户丁役守卫。

早年,陈胜墓前有殿堂,内设陈胜塑像,外有历代题碑刻石。到了西汉末年,王莽新朝废止祭祀,以后历代不护。到北宋时期,陈胜墓已成荒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陈胜墓被修茸一新,墓前竖有石碑一通,上镌国学大师郭沫若题词:“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之墓”。墓周围松柏成林,郁郁葱葱。

 

张楚王朝世系简表:

陈 胜:公元前209~前208年,张楚隐王,葬于河南省永城市芒砀山西麓陈胜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