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脸脱皮怎么补水:说道说德说道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2:08:17

说道说德说道德

太极玄生

2009.10.30

开展全民道德教育,必须对什么是道?什么是德?什么是道德?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要能讲明白、讲透彻,不然就是以盲带盲。而这几个概念自古以来,众说纷纭,似乎很难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本文就个人对道德的理解,谈一点看法,希望对大家理解道德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道

道是一个古老的概念,自有文字记载,就出现了这个字。翻开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几千年中华文明史,对道的诠释可以说是众说纷纭,仔细分析这些说法不难发现,都是结合当时社会的状况提出的,也可谓是与时俱进了。

(一)追古溯今看论道。

1、从字义上分析道。

“道”,从“首”、“走”,“首”上面是一“- -(阴)”一“一(阳)”相叠,下面是“自”,自是人的自性、本性。也就是说人的自性,在阴阳规律的压抑、制约下不自由,这个问题是人生的“首”要问题,研究、探讨、解决这个人生的首要问题,就是道。

2、道为道路,引申为规律。

道的初义是道路。《说文解字》:“道,所行道也。”《尔雅·释宫》:“一达谓之道。”指有一定指向的、把人们的行为活动导向某一方向的道路,即人物所必经由的道途。引申为人物所必遵从的规律、必恪守的原则、事物运动变化的过程等。《周易.系辞》“一阴一阳之谓道”,是说阴阳的矛盾运动,便是道的规律。韩非在《解老》中作了明确的表述:“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道是各种具体事物的规律(万理)的总合,即事物的总规律。

3、道是万物的本体或本原。

老子把具体可言说的道与恒常的道区分开来,使道具有形上学的特征。“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道便成为万物的老祖宗,或赖以存在的根据。在老子以道为最高范畴的逻辑结构中,本体论与生成论是统一的,所以道又被规定为“万物之母”。《管子》四篇把老子先天地生的虚托之道,拉回到天地之间,与气、物相联系,认为万物以生、以成,都依于道。道作为宇宙万物的本质,便是本体;作为世界万物的生成者,便是本原。后来,《庄子》着重发展了道的生成论,《荀子》发展了道的本体论。两者亦互相渗透。

4、道为一。

在道与气、物等相结合的过程中,老子“道生一”的命题得到了改造。《吕氏春秋》和《黄老帛书》撇开了加在混沌太一之上的虚无之道,还道为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的原始混沌状态,道便是一。《淮南子》进一步把“道生一,”改为“道始于一”,一就是无形的混沌。认为在“一”之前没有一个较“一”更根本的东西作为万物的根本。

5、道为无。

秦汉时以道为混沌未形的客观实体,而王弼则认为道“寂然无体,不可为象”无形无名的道为本,有形有名的物为末。只有“穷极虚无”,才能把握道的本性。在王弼那里,以道为本也就是以无为本。

6、道为理,为太极。

道学家以求道为自己的中心课题。以道为理,包含两层意思:其一,从本体意义上说,道是无声无臭的理,道与理同为形而上,与器、气等形而下之物构成对应关系。其二,从伦理纲常意义上说,道就是君臣、父子、夫妇之理,理是君臣、父子、夫妇等级关系的反映,是君仁、臣忠,父慈,子孝等伦理道德规范。

    道与太极同体而异名,并不是两个东西:道体的极至叫做太极,太极的流行叫做道。在程颐和朱熹的哲学逻辑结构中,道、理、太极同为最高范畴,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和人类社会的最高原则。

7、道为心。

心学家把程颐、朱熹的本体“道”融于主体“心”之中,杨简发挥陆九渊的“道未有外乎其心”的思想,认为“人心即道”。王守仁反对程、朱分道与心截然为二,便提出心与道合一无二的思想,主张“须从自己心上体认”道,毋须向外求索。

8、道为气。

程颢和程颐不同意以阴阳之气为道,而以所以一阴一阳者为道。张载打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拘限,认为“由气化,有道之名”,道是气运动变化的过程。王廷相认为有形、无形是气的表现形态,亦是道的显与归()的不同状态,道与气为同体范畴。戴震认为阴阳二气是“道之实体”。

9、道为人道。

自先秦以来,便把道分为天道、地道,人道,为三才。天道是指阴阳,地道是刚柔,从宇宙自然万物立论;人道是指仁义,从社会人际、道德伦理立论。中国近代,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康有为、严复、谭嗣同等人,赋予道以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涵义,突破了道的传统内容。严复称“侵人自由者,斯为逆天理,贼人道” ,用自由、平等、博爱规定道。孙中山又把人道主义与社会主义相结合:“社会主义者,人道主义也。人道主义,主张博爱、自由、平等,社会主义之真髓,亦不外此三者,实为人类之福音。”

以上对道的理解与看法,都是从不同层面对道的诠释,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对与错的说法。站在宇宙全维的高度和站在天地人的高度论道,得出的结论自然不同。古人受信息传播的限制,接受外界的信息较少,出现片面看法是很难避免的。我们现在有条件,研究各个时代、各门各派的看法,不难得出结论:所有这些看法,都没有跑出《道德经》对道的论述。《道德经》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以上各家论道,大都站在“二”以下层次看问题,严格来说,是在论“德”,而非论道。

我们综合各家的观点,结合现代科学成果,对道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二)如何认识道。

道,包含两层意思:

1、道是宇宙的本原,道生万物。道就是佛家讲的“心”,“万物唯心所变”。道为万物之母,是构成宇宙万事万物的最基本元素。自古以来,人类都在探索构成物质的最基本元素是什么,有各种说法,大都不能自圆其说;近现代科学也在孜孜以求这个问题,当发现原子时,认为原子就是最基本元素,后来发现原子是由更小的粒子组成,现在已经探索到中微子、胶子、夸克的层次,还是没有找到构成物质的最基本元素。而古人已经明确的告诉你: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基本元素就是“道”。道“其小无内,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就是“微之极”,小到不能再小了,宇宙中没有比她更小的东西了;其大无外是说,道“尽虚空,遍法界,”充满宇宙,而宇宙是没有边际,无穷无尽的。道的特性:恬淡、虚无、清净、无为、自然、纯粹、平易、朴素、忍辱、不争;大道似水,水的特性接近于道。道的作用是生成万物,决定万物;道在物中,物在道中。

2、道是宇宙的总规律。这个方面与第一各方面是相辅相成的,道生万物,万物必然遵循道的规律。道示与人的理即大道之理,大道之理是自然的总规律,亦是宇宙的总规律。

以上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道生万物,万物必然受道的制约,遵循道的规律。

二、德

自古以来,对德的论述毫不逊色于对道的论述,有过之而无不及。上德、玄德、功德、福德、美德、武德、医德、十德、八德、五德、四德等等,都是从不同层面对德的描述。但人们在面对“什么是德”的问题时,通常会去解说诸如“什么是有德”、“怎样做才算有德”之类的问题,显示了德概念的复杂性。

(一)追古溯今看论德。

1、从字义上分析德。

《管子•心术上》:“德者,得也”;《集韵》:“德,行之得也”;《说文解字》:“德,升也。从彳,惪声”;“惪,外得於人,内得於己也,从直从心”。心”,表示与心态、心境有关;“彳”,表示与行走、行为有关;“直”,“值”之本字,古文中直、值同音通假。因此 “德”之字面含义即“心行值”;就其释义而言,德即行为体“心行之所登达”,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人的思想行为所达到的境界。“彳”,也代表“人民”,“直”有“正”的意思,就是:人民正心正念为“德”。“值”,有价值的意思,是一个量度,也就是说“德”是可以“量度”的,所以有“上德”、“下德”。既然是量度,就有负数,所以德又有“暴德”、“昏德”、“凶德”等“负德”。后来的“德”是由“彳、十、四、一、心”构成的,“十四”是“四面十方”,代表宇宙空间;“一心”就是真心、本性。含有:全体人民大众的本性就是德的意思。

2、德即是道,德道统一。

《道教义枢·道德义》称“道德一体,而其二义,一而不一,二而不二”。

3、德是涵养万物的基本元素。

《道德经》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将“道”和“德”规定为“生长万物”和“畜养万物”的关系。认为“德者,道之功也”(韩非语),“德者,道之用也” (陆德明语),“德者,道之见也”(苏辙语)。《庄子.天地篇》:“通于天地者,德也;行于万物者,道也。”“形非道不生,生非德不明。存形穷生,立德明道,非至德者邪?”《太平经》:“道者,天也,阳也,主生;德者,地也,阴也,主养。……夫道兴者主生,万物悉生;德兴者主养,万物人民悉养,无冤结。”

4、德是人的精神的根本。

“道以无为上,德以仁为主”。刘仁会:“宥物于无者,道也;仁物之性者,德也”。“德”也就是“道”体现于“物”之中的属性——“仁”。 “道非欲于虚,虚自归之;德非欲于神,神自归之”,“无心德留而鬼神伏矣”。这里的“神”,既有人“神”的意思,又有“神灵”之神的意思。李荣:“道既虚无,德亦神妙。虚无神梦,必竟清静。而人若能虚心无身,自然归道;抱神守妙,自然归德也。”“圣人无心,不起贪欲,道在于己,德止于身,故曰:留也。用道,则道流遐迩;怀德,则德被幽明,既为人之所归,亦为鬼神之所伏从也。”

5、德为治世之法则。

这一点和我们现在“以德治国”的含义相近。“地以德治,故忍辱;人以和治,故进退多便”,“以德治者,进退两度也”。 “德”和“刑”相对立,“德者与生气同力,故生气出亦出,入亦入;刑与杀气同力,故杀气出亦出,入亦入。德与天上行同列,刑与地下行同列。德常与实者同处,刑与空无物同处。德常与兴同处,故外兴则出,内兴则入,故冬入夏出。刑与衰死气同处,故冬出而夏入。死气者清,故所居而清也。故德与帝王同气,故外王则出阴,内王则入刑;刑与小人同位,故所居而无士众也。物所归者,积帝王德,常见归,故称帝王也;刑未尝与物同处,无士众,故不得称君子”。君子服人依靠的是“道” 与“德”,欲得天地之心,也要行“道”与“德”,至于行“严畏智诈”之术,只能收服那些言行无状的小人。因此,人能归道,也就归德。德是人的精神的根本,亦使鬼神降伏。

6、德为做人的标准。

儒家所讲的“德”主要是做人的标准,“仁、义、礼、智、信、孝、悌、忠、廉、耻”,强调“中庸之道”。 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以忠信为主,尽量靠近义,这样就能提高道德。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中庸作为道德的标准,是最完美的了!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有道德的人,必然有好的言论。但是,有好的言论的人,不一定有道德。仁爱的人,必然勇敢。但是,勇敢的人,不一定有爱心。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在大街上听到不可靠的消息,又在路上传播,这是不道德的事情。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有人说:我们要以恩德,来回报别人对自己的怨恨,你看怎么样呀?孔子说:如果,我们以恩德来回报别人的怨恨,那么,我们用什么来回报别人的恩德呢?我们应当以正直来回应别人的怨恨;用恩德来回报别人的恩德。

7、德为生成万物之本。

“尝试论之,天地、人物、 灵仙、鬼神,非道无以生,非德无以成”,吴筠认为:“德者,何也?天地所禀,阴阳所资,经以五行,纬以四时,牧之以君,训之以师,幽明动植,咸畅其宜。泽流无穷,群生不知谢其功;惠加无极,百姓不知赖其力,此之谓德也。”将天地阴阳幽明的一切生成物都视为“德”成之物,包括“灵仙、鬼神”。

8、德和道是人所共有的禀赋。

“万物莫不由之之谓道,道之在我之谓德。道德,人所固有也。”古时,“德”和“得”相通,“德者,得也,心之所蓄,性之混融,开物成务之理也。”一些有“上德”的圣人, “未尝显己之有德,藏身潜迹,抱朴含光,专气致柔,如婴儿也”,而“下德”的贤人,“执著其事,唯于世情,是非得失之物,理论扬于己德,以被聪明所蔽”。因此,有德之人,就应该“含养德性,纯纯朴朴,则比如赤子也,赤子如初生婴儿也”。

9、德是修炼者修炼的根本。

柳华阳称:“道者德之用,德者道之体,人能明乎其德,而天性自现,体乎其道,而冲和自运,是之谓寂然不动,感而遂能也。”“古圣云:德者,性能中求之耳。夫德非道则无著,道非德则无主。道外觅德,其德远矣;培德体道,其功切矣。”强调修炼必须“积德修行”,认为“德”就是“恤老怜贫,惜孤悯寡,施药舍茶,修桥补路,扶危救困,轻财重义,广行方便”,“道者,为己之事;德者,为人之事。修道有尽而积德无穷”,“德者,自己人世之事;道者,师传成就之事。不积德而欲修道,人事且不能,仙道怎得成”?

(二)如何认识德。

德,也包含两层意思:

1、道生万物又存在于万物中,道存在于具体事物中就是德。道和德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道不离德,德不离道。

2、无论大小,具体事物都有其各自的规律(分规律),万事万物各自存在的规律和性理,就是德。道存在于事物中,通过德表现出来。宇宙万物纷纭复杂,所表现出来的德也就千姿百态,所以对德的描述千奇百怪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德就是《道德经》中“道生一”的“一”。通常人们讲的“万法归一”,就是指回归道德。

三、道德

通常人们把道德连起来使用,就是因为道和德其实是一个事物,是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道即是德,德即是道,道不离德,德不离道。

道是总指、总体、抽象;德是所指、个体、具体。以水比喻道,水是一个总概念,我们说水,就包括江、河、湖、海、井水、泉水、雨水、雪水、植物中的水、动物中的水、矿物中的水等等。水存在于某一具体事物中,如存在于江中、海中、花草中、人体内,表现出不同的特性,就相当于德。不能离开具体的水谈水,离开具体的水谈水是无意义的;但面对多种多样的水,又要有一个抽象的概念。

道德是同一事物从不同的方面去描述,是不可分的。具体讲,合与规律的思想、行为就是道德。“道”是自然的始祖,宇宙之源,“道”生万物,存在于万物中,就表现为“德”。“道生之,德畜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宇宙中的万事万物,由道生成,由德来涵养,离开道德,万物不存。

道德的本质,类似于现代科学讲的“能”,能是无所不能的意思,宇宙中只有道才无所不能。现代科学已经证实,物质都是能的聚合体,和道生万物的说法是相一致的。不过这个能是一个抽象的能,和现代物理学所说的“能”有所区别,现代物理学所讲的能,如机械能、热能、电能、光能、声能、磁能、化学能、核能、生物能等,只是能的表现形式。无形的事物中也存在能,如信仰、士气、思想、文化等,这个是现在物理学所无法解释的。这个能就是道德,所以通常称为“德能”。

宇宙中的万事万物之所以千差万别,就是因为德能不同造成的。《道德经》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就是“德”。“二”是阴阳,阴是阴性物质,阳是阳性物质。也就是毛泽东《矛盾论》中所讲的“一分为二”。中国古典阴阳物质理论认为:宇宙是由阴阳两种物质组成的。阳性物质就是我们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它占有空间,具有时空性,它的最小组成单位是基本粒子,现代科学发现的中子、质子、胶子、夸克等,虽然很小了,但还是基本粒子。也就是说阳性物质以粒子或粒子群的形式存在。阴性物质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它充满空间而不占有空间,没有时空性,它以波或波群的形式存在。阴阳两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光”这种物质就是阴阳两种物质的中介物质。光能看得见但摸不着,充满空间而不占有空间,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具有波粒二相性,既具有阳性物质的特性又具有阴性物质的特性。光的运行速度是每秒三十万千米,也就是说当任何阳性物质的运行速度达到光速时,它就变成了光;超过光速就变成阴性物质。这个速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整体物体的运动速度,当达到光速时,整体物质就会变成光;二是物体的内部运动速度。物体都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而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电子围绕原子核高速旋转,但旋转的速度都低于光速,也就是处于亚光速状态。如果给电子加速,当原子核最低轨道的电子运行速度达到光速时,原子就会变成光子,超光速就会变成阴性物质。这个方面现代物理学已经作出实验证明:用粒子加速器给粒子加速,可以制造出光。从理论上讲,是有阴性物质和阳性物质,但宇宙中根本就不可能存在纯阴性物质或纯阳性物质,任何物质都是阴阳结合而成的阴阳复质物质,阴阳互根,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只是有的阳性强,呈现明显的阳性,如矿物质,好像阳性的,但也有阴性部分,万物皆有灵吗?有的阴性强,呈现明显的阴性,如电磁波,好像阴性的,但也有阳性的部分,如果是纯阴性的,仪器就测不到了。阴阳复质物质就是“三”,中国传统文化又把它分为五大类属性的物质,即水、木、火、土、金,也就是五行,五行相生相克,化生出宇宙万事万物,就是“三生万物”。

这是一个顺生的过程,也是一个释放德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随着德能的释放,物质由高级质逐渐变成低级质。我们可以做如下推断:“德一”是纯能,完全没有形质。德一释放能量就变成阴性物质,阴性物质以波的形式存在,根据波长不同,能量也不同,波长越短,能量越大。即随着能量的释放,超短波变成短波,短波变成中波,中波变成长波。长波继续释放能量,就变成光。光继续释放能量,就变成阳性物质。阳性物质中,气态能量大于液态,液态大于固态。即光释放能量变成气态物,气态释放能量变成液态,液态释放能量变成固态。

反过来逆推:假设给某一固体物加能量,就会变成液态,继续加变成气态,继续加变成光,继续加变成波。继续给波加能,就由长波变成中波,中波变成短波,短波变成超短波,随着能量的增加,波长会变得越来越短……当波长趋近于“零”时,频率无穷大,能量无穷大,物极必反,量变引起质变,就回归到宇宙的原始物质状态,也就是“德”,物质就以“纯能量”状态存在,完全没有质了,就是修炼的人所说的“合道”。

以上过程,“道生万物”是一个释放能量的过程,也就是“有生于无”;反过来增加能量,万物最终又回归于道,也就是“有归于无”。

道德是宇宙万物的根本,德能决定了物质的存在形式,德能越高,物质的存在形式越高级;反之,德能越低,物质存在的形式越低。万物都是由道德变来的,德能高,需要什么变现什么,所以说“厚德载物”。

人作为万物之灵,要实现自我超越,提高生命层次,身心彻底解放,只有提高德能,也就是“积德”这一条路可走,别无它途。自古以来,圣贤、修炼家探讨的无非是积德的途径不同而已。所以普及全民道德教育,提高全民道德水平,是人类共同获得彻底解放、抵达光辉彼岸的唯一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