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做阑尾炎手术视频:堪布竹清嘉措仁波切的精妙法要 —— 梦喻的三个内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9:08:58

堪布竹清嘉措仁波切的精妙法要 —— 梦喻的三个内涵

(2009-07-20 11:20:56)转载 标签:

杂谈

 

堪布竹清嘉措仁波切的精妙法要 —— 梦喻的三个内涵 佛教的法门,因材施教,总是随顺着对方的根机、个性和情境,而给予各种不同的教化,所以才说“法门无量”。 陈履安先生问说:“在生活中,会有恐惧不安的情绪出现,该如何?” 在这里,我们可以将“恐惧不安”广泛的当成是一切“苦恼挂碍”来看。对于这一个概括性的问题,竹清嘉措仁波切回答说:“时时提醒自己,一切一切都是梦。” 讲得很白话,却又很容易让人听过就算了,更别说「受用」了,是不是呢?我们如果把这一句话,拿来当成是“出迷觉醒,离苦得乐”的学佛法要的话,事实上,也是相当亲切、并且是非常实用的;当然,这可能要我们对于这一句话的真正内涵,能够明白得很透彻了,然后才会加以赞叹、珍惜和受用无穷吧。 首先,我们应该要先来了解「梦喻」的内涵是什么?在佛教里,时常被拿来做为比喻的,大概就是「梦」了;最有名的,就如金刚经所说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那么,「梦」的意思是在说什么呢?我们可以从下列三点的内涵来做了解。 内涵一:睡着了之后才会作梦 请问:“在什么时候,我们才会作梦呢?” 回答如下:“在已经睡着了的时候。” 这一个梦喻的内涵,是在告诉我们说:“当前这一些恐惧不安的心理情绪,它们为什么会生起呢?喔!原来是因为心灵已经陷入痴迷的执着状态了,例如陷入对立、我执的状态;或者是说心智已经受到障碍的缘故,例如受到忌妒、傲慢的障碍。” 所以,当有人在提醒我们说“一切一切都是梦”的时候,就等于是在教导我们:“赶快从痴迷的观念中苏醒过来吧,不要再一直受到惯性反应的支配与控制了。” 是的!当我们在愿意受教之后,「心智」一旦明亮了起来,而不再一直痴迷在“想要”的执取和“需要”的贪欲中、不再受制于惯性反应的支配时,那一些恐惧不安的苦恼情绪,自然就会有如「风停浪息」一般的消失了。 请问:“您如果能够认清这样的真相之后,对自己的人生来说,又有什么建设价值呢?” 回答如下:“从此以后,每当自心又在生起负面情绪时,比如恐惧不安、愤恨恼怒……等等。您将学会看向自己内心深处的痴迷观念与惯性反应,这才是我们所应该要检讨与降伏的地方。” 内涵二:梦并不是「实有存在」的现象 当有人刚从噩梦中惊醒过来的时候,他最时常会说的一句话就是:“好里加在,那只是一场梦而已。” 其中,就是在意味着说:“梦境,毕竟是不实在的、它并不是实际存在的一种东西。” 这一个梦喻的内涵,是在告诉我们说:“当前所生起的恐惧感、或是任何不安的情绪,虽然说,它们是很明显的发生在当前,而可以被感受得到;但是呢?在实际的观察中,它们毕竟都还是属于『空无实性』的呈现!” 为什么说它们是属于「空无实性」的呈现呢? 回答如下:“因为当前这一些恐惧不安的心理现象,它们的出现,纯粹是由一时因缘条件的内外配合而生起的;所以,当内在的“ 因(观念、意见、主张)”或外在的“缘(人情事物的尘境条件)”一旦发生变化的时候,当前的这一些心理现象,也必然就会从生起、转变而终将消失掉。以上『缘生缘灭』的事实,正是它们为什么会被说成是『空无实性』的原因。” 凡是“缘生(因缘和合而生起的)”的,必然是注定会“缘灭(随着因缘变化而消灭)” 的。毫无疑问的,恐惧不安的苦恼情绪,当然也是属于「缘生缘灭」的生灭现象,所以才说它性是「空无实」的。以上的内涵,如果用佛教专有的名词来讲的话,就叫做「缘起性空」,又说「相有性无」。因此,当有人在提醒我们说“一切一切都是梦”的时候,我们自己就应该要透彻的明白说:“当前这一切的现象,不仅是外在的处境,也包括内在的思想活动和情绪感受在内,它们全然都是属于『缘生缘灭』而『空无实性』的生灭现象;毕竟就如同是『梦』一般的『不实在』。” 是的!我们如果有具足以上「梦观」的基本智慧了,那么,当自心正陷在恐惧不安、忧虑苦恼的情绪状态时,就能够及时的警觉而提醒自己说:“现前当下,这一些情绪,毕竟是属于『缘起性空』的生灭现象,它们必然是『一定会变化、一直在流动』的!」也就是说,它们根本就不会常驻不变的存在着,它们终将都会随缘的消散掉。” 经过了以上的「自我提醒(觉观)」,于是,你将可以亲自的得到证实而发现说:“随着『梦观』心智的提醒程度,那一些恐惧不安的情绪,将会恰如其分的得到自然的释放、平息或化解;同时,内在的平静与松坦,也将可以逐渐的被体验得到。” 内涵三:梦中一切境界的呈现,全体都是由「梦心」所变现 在梦境里,有自己、有别人、有山河大地,还有各种的事情和爱恨喜忧在发生。请问,这一切自他内外的境界,它们到底是从何而来的呢?喔,原来都是来自于「梦心本身」的变化,全都是梦心自己在自导自演、在自作自受。在梦中,我们都很实在的「当真」在经验着;直到醒过来时,才能知道那是一场「自心在戏弄自己」的梦幻游戏,是不是呢? 这一个梦喻的内涵,是在告诉我们说:“当前我们所经验到的这一些恐惧不安的苦恼情绪,它们纯粹是来自于我们自己主观的心意在自导自演和自作自受。” 所以,当有人在提醒我们“一切一切都是梦”的时候,其中有一个内涵,就是在告诉我们说:“外界客观现象的『染净、美丑或好坏』,其实是依于各自主观的分别所投射出来的!原来,并不是外在的对象在造成我们的恐惧不安;真正的主因,其实还是来自于内在执着与习气的本身。” 例如说,当我们的心意正充满着怒气或恨意的时候,整个世界就会被我们经验成为很令人讨厌的丑恶,怎么看就是不顺眼;而当心意是温和柔软的时候,你的世界就会显出恰如其分的美好。甚至,当你了知身心的空性本质,而能够放下执着的时候,那么,你所在经验到的世界,将会是本然清净的。 身心世界的一切内外现象,都是依于心灵的感知而显现的、也都是依于念想的作用而展开的,所以才说“一心一世界”;而现象界的本身,究竟会具有多少令人苦乐的影响力呢?这无非都是由各自的主观见解在做决定的,所以才说“自导自演、自作自受”。恐惧不安的这一些心理现象,也是如此。 关于「梦喻」的三种内涵,我们就暂且谈到这里。现在,我们再来把它们做一下结论。 当有人在提醒我们说“一切一切都是梦”的时候,其实就是要告诉我们以下三点的事实: 1、任何负面情绪的生起,都是由灰暗的观念、或是染浊的惯性反应所造成的结果。所以要学会观察自心的执着观念和惯性反应,而不要一昧的怪罪外在的人情事物在影响我们;于是,你才能够真正的找到了「情绪障碍」的根本病因,并且,主动又积极的加以对治。 2、情绪的本身,从生起、变化到消灭的过程,都是属于「缘生缘灭」而「空无实性、了无自性」的无常现象。所以要能够透彻它们是属于「缘起性空」的真相,而不应当一直把它们当成是“实有的”、或是误会成为是“我”和“我的”在看待。 3、情绪的由来,都是源于个人内在主观的自导自演和自作自受。所以,随着内在主观的观念、成见和定义在逐渐放舍的同时,客观的世间和境遇,将会恰如其分的被经验在“本无扰乱”与“本然清净”中。 大家只要能够透彻以上「梦喻」所说的三点内涵,相信都必能同意说:“日常生活中的恐惧不安,在『一切一切都是梦』的觉观当中,确定是可以被消除于当下的。” 竹清嘉措仁波切这一段精妙的法要,除了“一切一切都是梦”之外,还有另一个重点,就是「时时提醒自己」,我们就简要的用下列的一段话来说明与结尾。 对于「梦喻」的内涵,在已经有所明白之后,每当自心又陷在情绪障碍中打转的时候,就记得要「提醒自己」说:“一切一切都是梦!” 相信说,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都会体验到情绪被解脱的平静、松坦与开朗。而当「提醒自己」的工夫,已经运用得愈来愈自然、愈来愈平常而「时时」的程度,其实,也就是“念念如是、正念分明”而得到觉醒的证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