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肚脐眼下长毛:一杯香茗妒红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3:49:51
一杯香茗妒红颜
  豫君
  妻面相恬静,将二人世界装饰得有声有色,但饮茶时从不讲究,多次提醒,毫不在意,放下书籍,纤纤素手抓住茶杯,顾不上闻一下茶香,仰脸将杯内微凉茶水一饮而尽。那刻,我大跌眼镜,书香门第竟如此生猛,着实费解。直到有件事,彻底改变妻子对喝茶的看法。那日,朋友邀我和妻子去他家小坐。谈话间,友妻摆出茶具沏茶小饮,妻平日养成“陋习”,朋友家也不例外。
  而友妻,却缓缓端起杯子,捧于唇边,启朱唇,轻抿,茶水噙于口中,复慢慢吞下,清桑润喉。友妻表情自然,赏心悦目,闲情逸致中透露出高雅的艺术享受,在品尝和玩味茶的色、香、味的同时得到精神上的愉悦。
  友妻这一过程恰被妻看在眼里。回家路上,妻说,没想到一个喝茶动作,将女性的内在美展示得如此惟妙惟肖。我对答,现在才知道喝茶姿态的魅力了吧。彻底认识后,妻当即表态,一定在喝茶上多下功夫,改掉以前不良做法。
  妻果不食言,回家即行动,首先买一套茶具。刚开始,妻让我把关,配合她指出喝茶时的种种弊端或动作搭配是否协调,及该注意哪些细节。未及三天,说我不懂女人心,干脆对镜有模有样的表演起来。不仅如此,还找来相关书籍阅读,当读到《红楼梦》中妙玉所言:“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驴了。”妻笑言不止,反讽我喝的太多。
  日前,书房伏案,门响。抬头,妻斜靠门边,先飞媚眼,再将手中之杯移至嘴边,抿茶于口,眼神示意:可否有古典女子品茗味道?我脱口而出,刘姥姥何故装腔作势?妻忍不住,“扑哧”一声,飞花四溅,镜片模糊一片。
  经过一段时间刻苦训练,妻的喝茶姿态也渐渐变得含蓄起来。与友人再聚,友妻对妻对大加赞赏,两个女人围绕茶及茶具,侃侃而谈,我和友人听得津津有味。
  对于女性而言,欲把茶品出“味”来,不动一番脑筋不行,手、眼、口、心必须一脉相承,而妻已经是心神合一。每当看到妻泡茶、沏茶、倒茶等一系列动作,无以不是艺术享受。那天,我正看着妻在茶海上表演时,妻停下手中动作说:“你想知道我改变喝茶的真正原因吗?”我愣神思忖之际,妻又说:“是茶具。”我有些茫然,妻继续说,一套好茶具,让人不忍用“粗俗”喝法去糟蹋,就好像一套装饰精美的中式房子,同样让你不忍在地板上留下脚印。再说了,茶具是中国古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摆在我们家中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一套小小茶具,不仅仅是点缀或改变一个人的处世态度,更重要的是将生活变得雅致起来!
  寻梦边城
  白落梅
  寻找边城,就像寻找一条无声的河流,在湘西古老的渡口停歇。璞玉一般的边城被时光遗忘,又被岁月风蚀。如今它宛若出岫的朝霞,打开封存千年的长卷,用洁净的山水,黛青的瓦房,质朴的笑脸充盈着外来者的故事与行囊。有些人在斑驳的老墙上,细数凤凰流逝的年轮;有些人在平静的沱江上,寻找凤凰过往的瞬间;有些人在潮湿的石板路上,追忆凤凰行去的旧梦。在此之前,不曾有惆怅的理由;在此之后,不再有漂泊的借口。
  行走在古桥的回廊,静静地感受着边城朴素的风味与格调。虹桥的长度也是人生的长度,它的距离是此岸与彼岸,你可以停留在两端,也可以来来往往,却永远无法穿越。站在虹桥上,听着时光流淌的声音,你的眼中惟有桥下的碧水,而不再是桥本身的内涵了。看桥下来往穿行的过船,那么多摇桨的手,你不知道哪只手是在挥别,哪只手是在召唤。无论他们朝着哪个方向前行,都是沿着各自向往的轨迹流淌。你所能做的依旧是停驻,眺望,任阳光从不同的角度倾泻在桥上。那凝聚着智慧与博爱的阳光,不带任何的尘埃与纷扰,完完全全地洒落在边城每一处有风景的地方。
  沱江边弥漫着缭绕的乳雾,许多内敛的美丽在这里深藏。边城的人文历史,边城的风情故事,边城的源泉命脉,都是从沱江的水开始的。这是灵秀之水,它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边城人,浸洗他们的质朴的灵魂。这是智性之水,它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它给仁者以辽阔,给愚者以狭隘。那些站在船头歌唱的苗家姑娘,曼妙的歌喉、纯净的曲调消融在一山一水中,让南来北往的游人沉醉在其间不愿醒来。那些摇橹的船工,在沱江上风雨一生,直到磨尽最后的光阴。一艘艘漂浮在水上的小舟,为过客停泊,也为过客流淌。它可以划过沱江昨天的故事,是否还能划过边城未来的梦想。
  江岸边歪斜的吊脚楼装饰了凤凰的梦,有的人在染尽岁月履痕的小楼守望,有的人将叹息挂在了屋檐下的窗棂上。在水中的倒影里寻找当年的历史陈迹,古朴的旧物,清透的江水,一如平常的想象,却有着清醒的震撼。穿越时空的界限,捕捉曾经的光与影,重现过往的春与秋。思想被旧景深深地撞击,温柔的水也有了锐利的的锋芒,它刺向远古的记忆,剥析真实的历史。关于吊脚楼许多丢落的片段,被江水淹没,也被江水承载。你可以多情的打捞,也可以淡然的搁浅,记起或者遗忘,都不重要。这里为你开启还是一样的风景,一样的明天。
  跳跃的思绪被石板路拉得好长,深深的巷陌仿佛潜藏着许多古老的秘密。烟雨落在青瓦上,顺着屋檐滑下了一些过往的尘土。有时候,烟雨比阳光更有力量,它可以穿透云雾的幻觉,山水的诺言,用温润的清绝摄获人性柔软的情感,又用潮湿的含蓄收藏心灵颤抖的故事。它给你熟悉的感动,又给你迷离的清醒。行走在石板路上,于简洁的旧物中寻找至美的风景,仿佛多了一份平实的内蕴。石板路似乎是一位从岁月深处走来的老人,叙说着曾经的往事,平淡祥和,甚至连叹息都不曾有。那些来边城寻梦的人,他们身影与身影擦肩而过,灵魂与灵魂相互叠合,将故事与情感绣进青石板路上。每一块青石,都镂刻时光的痕迹,记载历史的风云,也凝聚人文的精粹。多少年来,保持理性的缄默,收藏着每一个路人淡淡的牵怀。
  走进古朴的老街,就如同走进凤凰灵魂的最深处,这些来自古城内在的影像,是许多人穷其一生的主题。苔藓攀附的墙角,呈现墨绿色的旧痕,揭开这些斑驳的记忆,让生命重新在阳光下鲜活。狭窄的老街摆放的都是带有民族风情的染坊、酒坊、银坊,还有许多琳琅满目的小吃。一位卖姜糖的老阿婆将边城人清甜的生活也融进姜糖里,她额头的皱纹是那么美丽,美丽得会让你感到有一种慈祥的安宁,又有一种沧桑的疼痛。当心与心不再有距离的时候,感动成了唯一的温暖。站在路的尽头,看阳光与烟雾交融着不舍的情结,看眼眸与心灵传递着难言的眷念。恍然间才明白,有多少的前尘过往,就有多少的蓦然回首;有多少的人情世事,就有多少的离合悲欢。
  酡红的夕阳点亮信仰的火把,燃烧众生蛰伏已久的渴望。一条红色的河流将整个凤凰染醉,许多铺展的意象汇聚成智者的思考。站在古老的城墙上,看远处巍巍的南华山于淡定中蕴藏的坚毅,看黄昏薄暮下满江浮动的船橹,看那些挽着竹篮行走在青石路上的苗家姑娘,看对岸河流上那些挪动脚步的纤夫。这样质朴平淡的生活,一点一滴的细节,如同微澜的水纹,氤氲的乳雾,缓缓地渗入你的思想,深深地感动你的心灵。放下过客的行囊与湘西的岁月对话,与凤凰的山水对话,与边城的翠翠对话。当炊烟升起的时候,你会情不自禁的以为,这里就是故乡。
  这地方叫边城,湘西人生长的边城,沈从文笔下的边城,外来者梦里的边城。它不似青鸟,有飞翔的翅膀,可以追逐远方的寥廓。它不似烟云,有缥缈的魂魄,可以舒卷人生的寂寞。它不似流水,有婉转的意象,可以抵达生命的彼岸。它不似明月,有圆缺的故事,可以照见古今的沧桑。它只是安静地生在故土,老在故土,没有背叛,没有离弃,将祖祖辈辈的平淡岁月镶嵌在小城的风景中。如果说边城是静止的风景,你就是行走的风景,你转身离去时便已消逝无影,而边城却注定拥有一份地久天长。
  边城是人生的驿站,许多人来这里,是为了寻找一个曾经遗忘又被记起的梦,为了寻找时间渡口的那个翠翠。有人说翠翠就倚着吊角楼的窗户看风景,有人说翠翠在沱江的木船上唱歌,也有人说翠翠被蜡染的人染进了黛色的布匹里。
  许多年前,翠翠十六岁,许多年后,翠翠还是十六岁。来的时候带着宁静的心,不被光阴追逐,也不被世俗纠缠。走的时候将灵魂寄宿在边城,待有那么一日,再度行来,行来时已不再是过客,而是边城的归人了。
  倚着暮色擦拭边城这幅水墨长卷,当目光穿透远方迷离的过往时,一些模糊的片段注定要老去。智性之水在阳光下闪亮透明的真理,生命之水在烟雾中蒸腾如黛的记忆。从善如流,在水中寻找一种朴素的大美,这美通向平和旷达的人生。那一艘艘古老的客船,失去了搁歇的理由,在静默的沱江上,划过古城无言的韵迹。放下追忆的心情,悄然离去,不惊醒凤凰沉睡千年的梦。
  一只青花碗的遐思
  鹿耀世
  青花碗并非什么神秘之物,上面丹凤芙蓉图案占据了整个画面,充满艺术灵性。但我想说的并不仅仅是这么一只碗,还有因它可以生发出的对先人的追怀与思念。
  从我记事起,我家就住在北京东城南小街后拐棒胡同,一个有着高台阶的旧宅子后院。院子两边砌着好看的花池,四周是方砖漫地。一溜儿带廊子的北房住人,那背阴的几间南房满登登的堆放着杂物。父亲曾说,你老爷爷(曾祖)鹿传霖在清朝为官,曾任陕西巡抚、四川总督、两广总督,一直将官做到了军机大臣,后来在你爷爷这辈儿败了家,分到我手里这点东西,只是九牛一毛了……
  父亲是个小职员,薪水不多,为了贴补家用,经常要从南房里捣腾出来点瓷器、文玩什么的卖了换钱。那时,穿长衫打小鼓的经常光顾我家,有的混熟了,不请自来,坐在廊子上的小茶几旁边,有一搭没一搭的和我娘聊闲篇儿,心里头算计着我们家那些老东西。有一次, 我轻轻推开南房虚掩着的门,跑到里面和妹妹藏闷儿玩,好奇地数起那贴了编号的箱笼,浏览着一件件笨重的家具和花花绿绿的瓷器,感到一股神秘的气氛。突然。“咚”的一声,妹妹碰掉了柜上的一个长长的画轴,我展开一看,里面露出一个阴沉着脸的老太太,吓了我们一跳,我赶紧把那带着一股霉气味儿的大画儿卷好,放回原处。后来,娘告诉我,那个老太太是慈禧,是宫里画师的作品,朝廷赏赐给曾祖父的。夏天的时候,父亲把南房的衣物、书籍、字画纷纷悬挂、平摊在院子里的荫凉处过风,真像是开了一个展览会。父亲一边整理着一边兴致勃勃地给我们讲了一些老家当的故事。
  20世纪60年代初,我们这条胡同列为拆迁区,建起了人民文学出版社。我家搬到了和平里简易楼的两个单元房。当时,雇了三十多个平板三轮车浩浩荡荡来到新居。因为房子小挪不开窝儿,只好在几天内就处理了一批暂时用不着的硬木家具和一堆陶瓷。“文革”开始了,风声越来越紧。因为出身不好,迫于父亲被审查的压力,我和姐姐、妹妹在几个晚上偷偷撕烂字画、砸碎瓷器,以换得精神的解脱。一场噩梦终于过去了。结婚那年,爱人不待见祖传的硬木家具,我只好忍痛割爱,又处理了一批老东西。
  20年之中,我又先后搬过三次家,经过反复“吐故纳新”,逐渐变成了“无产者”。最后,祖传的古物真剩下九牛一毛了:那就是一只清朝道光年间的青花大碗、一对吃莲羹的小银勺、几个景泰蓝和硬木的小摆件。要说这丹凤芙蓉图案的青花大海碗,原来和海水江牙蟠龙图案的是一对儿,几十年来,一直和厨房的餐具放在一块儿,吃饭时盛汤,吃面时盛卤,泡干蘑、木耳什么的也都用它。后来,不小心摔碎了一只,只剩这孤独的凤了。如今这件成了宝贝,被我高高供在了书柜顶层。前不久,有个画家到我这里做客,看中了这个碗,试探地想请我出让。我苦笑着说,祖上的东西都没啦,就这么个念想儿,还是我留着吧!
  一只看起来平凡至极的青花碗,却因年代较为久远,引发后人思古之情。或许,曾祖父在为政府做大事之余,也曾以我用过的姿势,用这只碗盛上一碗面,坐到餐桌边埋头吃饭。民以食为天,无论成就怎样的事业,用最基本的餐具器物吃饭饱腹,这是人之共同的需要啊。
  我家的“玫瑰茶座”
  雨珊
  我家新居有个宽大的阳台,装修时,我为阳台设计了一个5公分高的基座,搬一把沙滩椅摆那儿坐上去,室外风景尽收眼底。新居位于北京南三环外,朝南是一片开阔的绿地,西望是城市惯有的林立高楼,北望是三环主路。白天南望,可借满目绿地养眼,夜晚望向西北,但见车水马龙、万家灯火。若在阳台上设置一方茶座,边看书边品茗,偶尔望望窗外,会有怎样的韵致呢?
  老公首先极赞同我这主意,当即张罗着购买茶桌茶椅。
  碰巧那天老公的一位前同事来串门,他极力撺掇我们买红木茶桌茶椅。其理由是,我家阳台通往客厅的大壶门装修风格是中式的,阳台茶座用红木桌椅,风格刚好相配。老公的这位同学眼下在一个红木古典家具网站工作,他建议我们上网浏览一下,兴许能找到自己喜欢的款式。
  我们乐于从善如流。接下来的一切变得非常简单:在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我顺藤摸瓜地找到了皇木御林公司生产的一组玫瑰椅,椅子共四只,还配有一个茶桌。在看到它们的图片之前,我和老公还商量着多浏览几家,多看几款椅子,但也许是本能作用,我在看到它们的第一眼就被迷住了。老公知道我的脾气,二话没说,陪我赶到皇木御林公司设在北京华威桥的门店,看了实物,觉得比照片上的更美,当即定了下来。唉,直到现在,老公还常说美丽的东西总能以各种风韵来诱惑人,而我在他眼中,正属于经不起“诱惑”的那伙儿人。
  为买这套家具,我们暂时搁起了买第二辆私家车的计划。不过,真正把这组家具搬回家后,老公也承认,它们的确非常“养眼”,非常物有所值。多少是为了显摆显摆吧,我们时不时邀请男男女女朋友来家饮茶。这玫瑰椅真替我们长脸,男士坐上去立马文质彬彬,女士坐上去更显“窈窕淑女”。我的一位美女同事还给它们起了个好听的名字:玫瑰茶座。
  在这方玫瑰茶座,我重读了杨绛先生的《将饮茶》,读完了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和新译埃柯名著《玫瑰的名字》。饮好茶,读好书,用好家具,其乐无穷。最没想到的是,在玫瑰椅上坐读半年,我的腰椎间盘突出的职业病居然也消失了!
  亲密接触嫁妆瓶
  张春岭
  双休日购得民国粉彩仕女婴戏图嫁妆瓶一对,瓶高43厘米,一面绘粉彩仕女婴戏图,一面书墨彩诗句。绘画一面,构图饱满,疏密有致,色彩艳丽,富丽典雅。书法一面题:“古砚不容留宿墨,清瓶随意插新花。”购回后擦试一番,更显得釉润胎细。离家之前,少不得对它多看一眼,下班之后,又是一番的抚摸把玩。第一次收藏瓷器,虽有藏友掌眼,还有点不太放心,后来将图片传到网上,请高手指点,得到肯定答复后,止不住满心欢喜,晚饭时竟然多喝了两杯老酒。
  嫁妆瓶虽然起源于清朝乾嘉年间,大行于世却在清末民初,是当年北方普通老百姓嫁女的必备品,其份量相当于现在陪嫁一台大彩电。嫁妆瓶的纹饰可以说是瓷器纹饰的集大成者。人物纹饰有三国人物、红楼故事、仕女婴嬉、隐者高士、渔樵耕读、神话传说等。动物纹饰多吉祥图案,如太师少保、狮子滚绣球、苍龙娇子、麒麟送子等。花鸟文饰有凤穿牡丹、竹报平安、松鹤延年、白头富贵、喜上眉梢等。特别是粉彩花瓶,色彩艳丽,符合我们民族喜欢大红大绿的审美习俗。
  居室中陈设精美的瓷器,是追求雅致生活的体现。作为世界上首先发明瓷器的国家,两多年来,瓷器早已融入国人的生活之中,而从日常用具的碗盘杯盏上升到陈设品,是生活富足和身份地位的体现,当下反映古代生活的电视剧中,大户人家的厅堂中哪一家没有瓷器的身影?虽说摆放近年制作的瓷器是多数家庭的首选,但将一对嫁妆瓶摆放在客厅,却能大大提升居室的品味。嫁妆瓶经历上百年岁月的洗涤,其古朴雅致的形态自然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受。观赏嫁妆瓶上的绘画,古人的生活情景如在眼前,还真让人“发思古之悠情”。杜牧《赤壁》诗说:“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期。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古战场上的一块碎铜烂铁,还能让人联想到三国时的大乔小乔两位美女,何况一对精美的嫁妆瓶!
  嫁妆瓶曾经给不少人留下美好的回忆,特别是那些曾经拥有嫁妆瓶的家庭,那也许是老祖母的陪嫁品,当传承到我们手中的时候,不知经过了几代人的呵护。而一代又一代的孩童,通过对嫁妆瓶上图案的探究和询问,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染。赏美瓶,吟诗文,日常生活中在与这些瓷器的近距离接触中,古老的中华文明犹如春风化雨,点点滴滴地滋润着我们的心。
  幽悠古筝,浮生尘寰情
  水媛姬
  我不甚懂音律,但是我对古筝有种与生俱有的喜爱。何时何地,聆听那飞扬的十指弹起一缕缕的红尘,幽怨浑厚跌宕起伏的韵律,纯净的不掺一丝杂质,我的心中总会充溢荡漾游若细丝的感动。筝韵如水滑过肌肤,渗析入血,泯然于心,千回百转是肝肠咀嚼的痴恋!
  前世,我可是楼兰古亭中弹筝的女子,满身飞红映花,与筝为伴,淡然度尘缘;今世,注定了我与它有一段不解的缘数,终日聆听与乐,满心陶醉,不谙流年暗换!我在丝竹悠扬辐射扩散中沉沦迷醉,放纵坠落。自忘于江湖,恍惚梦中,裙带飘飘,霓裳羽衣,穿越千年的时光,回到光影交错醉生梦死的盛唐。
  古筝,终为古朴雅致的高洁之器,沾染不得半点浮尘俗色。心要明,手须净,方可拂弦。弹筝,须净且静,应远离尘嚣,择清幽之地,伴以檀香缭绕,衬以修篁笼罩。境幽才可细细体味其中意韵,淡韵萦绕如紫烟,清音流泻似涧泉。幽弦慢拨,时而悠扬如流水潺潺,时而轻顿如飞云飘拂,丝丝缕缕,滴滴点点。一如琼瑶斟落琥珀杯,又似清风微拂玉环佩。听似幽幽空谷莺语荡,也若觞觞流水石罅响。各音各色,各曲各美,你不由得深深感叹古筝博大精深,陶醉其中,唏嘘不已!
  古筝,音域广而宽,音韵丽而刚,字句玑珠,声声慢慢;萦纡回环,盈盈悠悠。善于表现行云流水的意境和细腻委婉的情调,又能抒发慷慨激昂,气势磅礴的情感.不乏古琴沉厚之大气,又兼琵琶哀惋之柔美,故能集古典大作而绵延不息,成就了那许多新曲。隔着千年的尘埃,映射亘古的光彩。《云水禅心》的清越和幽静一丝一缕渗入心脾,直指灵魂深处。飘飘兮若云,云卷云舒张,潺潺兮若水,水流水渐远。丝柳如烟,陌上花正香,水绕芳甸雾迷茫,仿佛自己已经置身世外桃源。《滚滚红尘》则浑厚明亮,沧桑感在弦起弦落间淋漓尽现。人浮于世,情遁于尘,在悲欢离合里沉浮,在爱恨情愁里迁徙,在成败得失里辗转,在生离死别里轮回,终生的所有,也不惜获取刹那阴阳的交流。
  我为俗子,故不能深谙古筝所蕴涵高远幽深的意境,只是用心聆听,用生命感悟略领一二。不是附庸风雅,不必娇柔煽情,只是深爱,没有理由。无奈今生无福,无以亲自拂弄,实为此生之憾!如有来世,我祈愿生于书香门第,生得一双玉手十根葱指,天赐我慧质兰心,终日以筝为伴,在高高的阁楼上自弹自赏,满身飞红映花,淡然度尘缘。
  徘徊于城墙下,古筝从高高的墙内飘出,绵长幽怨,萦纡跌宕,丝丝缕缕,萦绕在雕梁画栋间,回荡在残垣断臂中,弥漫在参天古林内,似在低吟“谁来弹拨杨柳堆烟的前世,谁来弹拨绿肥红瘦的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