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开展了什么活动: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开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5:56:13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开辟 新中国60年来,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风风雨雨中一路走来,有“三十功名尘与土”的感慨,更有“八千里路云和月”的豪情。改革开放30年的横空出世造就了60年最美的风景,其成就有目共睹,其辉煌举世公认。1978年底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因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历史起点。在这次会议上,党中央所做出的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等一系列重大决策,既反映了党对过去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反思,又表明了党重新思考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问题。从此,我国进入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期。

  一、“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定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思想的创新和发展,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作了正确的定位,成为党制定路线、纲领、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也成为每次中央全会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重要内容。如:十一届六中全会的历史决议和十二大报告中,有“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现在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这样的论断;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开始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立论的基础。

  在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中共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十三大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十三大报告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整个报告立论的基础,标志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理论依据、主要矛盾、历史任务和历史地位等作了全面而系统的论述,第一次提出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的观点,为我们正确认识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基本国情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完整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并进-步提出必须搞清楚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一再强调,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中共十五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尤其是对它的基本特点从九个方面做了更为具体深入的论述。这九条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到中等发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转变过程。十五大报告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正确的分析国情,作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践证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它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现实。

  2003年11月,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目前中国社会面临的“经济结构不合理、分配关系尚未理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矛盾突出、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其重要的原因是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生产力发展仍面临诸多体制性障碍”。因此,“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加快的国际环境,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必须加快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强大动力。”这里,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的改革和发展的思路仍源于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

  中共十七大从经济实力、经济体制、生活水平、发展方式、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对外开放八个方面,阐明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新的阶段性特征,并强调这些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的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关系,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既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也为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可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基本依据。

  2.党的基本路线的提出及拓展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确立,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方向是否正确和最终能否取得成功。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的战略决策,摒弃“以阶级斗争”为纲,提出把全党工作的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提出必须实行改革开放。由十一届三种全会确立起来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成为十三大概括的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始终坚持的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可以简明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条基本路线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主体。

  1979年3月,针对当时思想领域比较混乱的情况,邓小平在理论务虚会上发表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1981年,邓小平主持起草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重申了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还强调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样,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开始形成。1982年9月,十二大提出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1987年10月,十三大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了比较完整的概括和阐发,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至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正式形成。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重申了这条基本路线,并将它正式载入了党的章程。

  1997年9月,十五大在全面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基本点以后,明确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它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是党的基本路线的具体化。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上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2007年10月,十七大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近30年我们所走过的道路做了理论性的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党的基本路线的基本内容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为进入社会主义更高一级的发展阶段奠定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们党吸取教训,把全党全国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确定了一心一意搞建设的方针。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明确指出:“近三十年来,经过几次波折,始终没有把我们的工作着重点转到社会主义建设这方面来,所以,社会主义优越性发挥得太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快、不稳、不协调,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改善。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更使我们吃了很大的苦头,造成很大的灾难。现在要横下心来,除了爆发大规模战争外,就要始终如一地、贯彻始终地搞这件事,一切围绕着这件事,不受任何干扰。就是爆发大规模战争,打仗以后也要继续干,或者重新干。”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他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强调这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十三届四中会会以来,江泽民坚定地指出,要像邓小平反复告诫我们的那样,“除了爆发大规模战争外,全党同志必须贯彻始终地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一步一步地实现我们的战略目标。我们一定要把这个雄心壮志在全党全社会牢固地树立起来,扭着不放,毫不动摇。经济发展了,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了,国家更加强大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就会更加充分地显示出来”。他反复强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强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从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道路,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发展观的深化,其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是核心。胡锦涛更是一再强调,我们要始终牢记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十六届四中全会总结了50多年来我们党执政的六条主要经验,其中的一条是“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实质就是坚持发展理念,在发展中解决问题。从1978年到200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300670亿元,由世界第一位跃升至世界第三位;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及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我国财政收入由940亿元发展到6.13万亿元;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提高到25616亿美元,已经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粮食产量由3亿吨发展到5.285亿吨;城镇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15781元,农村居民全年人均收入由134元增加到4761元,人民生活已经摆脱贫困、解决温饱,达到了总体小康水平,正在向全面小康水平迈进。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发展不仅是我国历史上最快最好的时期,发展速度也是全世界最快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3倍多。事实雄辩地说明,要发展中国就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可靠政治保证,同时它又是以经济建设为基础。“两个基本点”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我们既不能离开四项基本原则来谈改革开放,又不能离开改革开放来谈四项基本原则。只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才能使改革开放顺利进行;只有在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中,社会主义才能显示出勃勃生机,四项基本原则才能更好地坚持。

  一方面,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科学而完整地回答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向问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道路,首先意味着是对一个国家社会制度的选择。四项基本原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的集中体现。换言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邓小平强调:“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

  另一方面,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对外开放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30年的对外开放不仅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动力,促进了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而且有力推动了思想解放和观念转变,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路线,指出要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十二大确定,实行对外开放,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是我国坚定不移的战略方针。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把对外开放作为长期的基本国策。自此,我国对外开放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拓展。
1979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政策。1980年5月国家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这两个经济特区的举办,参照了国外的出口加工区。自由贸易区的成功经验,同时又坚持从国情出发,具有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特征。四个经济特区的设立和发展,是中国对外开放进程取得突破的关键步骤。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对外开放的范围由特区逐步扩大到沿海开放地带和部分内地地区,初步形成从沿海向内地推进的格局。1984年5月,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2月,分两步开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厦漳泉三角洲和辽东半岛、胶东半岛。1988年4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做出重大决定,设立海南省,同时兴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经济特区,并给予了较大的政策倾斜。1990年4月,国家决定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新区,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政策。1991年,开放满洲里、丹东、绥芬河、珲春4个北部口岸。

  2001年12月,中国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十七大报告: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地打开了。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开放,使我国成功地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对外开放已经成为一种体制性安排,使我们真正告别了封闭半封闭经济,成功实现了向开放型经济模式的改变。

  从1979年到2007年,我国对外贸易额由109亿美元增加到21738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累计吸收国内直接投资7745亿美元,吸引外资规模连续14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目前我国已经成为美国、欧盟和东盟的第四大出口市场、日本的第二大出口市场、韩国的第一大出口市场。

  二、“三步走”与基本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1.“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科学制定、不断完善“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继续推动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如前所述,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步骤,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前曾有过深入的思考,提出分“两步走”到20世纪末实现现代化的设想。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第三次复出的邓小平对我国能否在预期的20世纪末实现现代化充满忧虑。1980年1月,他指出,我们要在20世纪实现现代化,“只有二十年,就是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因而,提出分“两步走”达到“小康”的战略设想。同年12月25日,在中央工作会议上,他更加明确地提出“经过二十年的时间,使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发展达到小康水平,然后继续前进,逐步达到更高程度的现代化”的战略设想。

  1982年,中共十二大将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概括为:从1981年到20世纪末的20年,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即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就是说,前10年打好基础,积累力量,创造条件,后10年进入一个新的经济振兴时期。

  邓小平在毛泽东关于中国现代化问题的“两步走”的思考基础上,初步提出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步骤和目标。1987年4月,邓小平明确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我们原定的目标是,第一步在八十年代翻一番。以1980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二百五十美元,翻一番,达到五百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一千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那时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美元,虽然人均数还很低,但是国家的力量有很大增强。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四千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这是我们的雄心壮志。

  中共十三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上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的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1997年,我们党提出了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中共十五大明确提出:“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二〇〇〇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新“三步走”战略是在实现“三步走”战略前两步基础上产生的,也是前两步实现后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三步走”战略第三步的具体化。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核心内容。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围绕这一核心内容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邓小平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新三步走”发展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1995年,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确定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物质技术和经济体制基础。

  1997年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即:第一步,21世纪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步,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周年时,基本上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2002年,中共十六大全面勾画了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标志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正式形成。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一新的任务,即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近期目标鲜明具体,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更为全面、科学。

  所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实现一个更高水平的、全面的、发展平衡的小康社会;所谓“更高水平”,是指不仅要有更高水平的物质文明建设,而且要有更高水平的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所谓“全面发展”,是指发展的内容包含着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等多方面的内容;所谓“发展平衡”,是指各种发展因素要能够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它既包括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也包括社会内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协调发展,还包括人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与他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能够协调发展。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带领全国人民不断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中共十七大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一是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三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四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五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及其新要求,既是全体人民的理想追求,也是团结奋斗的精神动力。

  3.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各个国家必须根据本国的国情及当代国际国内环境探索本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在学习和总结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工业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逐渐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中共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在新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基本实现工业化,并郑重提出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走什么样的工业化道路,是新时期新阶段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党中央的这一界定,内涵及其丰富,是加快实现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部署。

  十六大报告还强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十六大特别地强调了信息化的重要性,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进步背景下,加快实现中国工业化、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走经济建设新路子的根本指导方针。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提出,是针对我国经济中出现的一些不协调因素提出的解决方案。目前,我国还处在工业化中期,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从而决定了我国只能选择有一定历史跨度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中共十七大报告重申了十六大报告提到的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的历史任务,并继续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我们完全可以设想,在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用大约70年的时间基本实现工业化,届时,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将迈上新的大台阶,这必将是载入世界史册的伟大事业。
三、“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

  1.“四位一体”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形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从“两位一体”-“三位一体”-“四位一体”的发展过程。

  1979年,在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叶剑英关于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和革命道德风尚,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表明,党在把国家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同时,也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实现了“两大文明”的确立。十二大制定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奋斗纲领,把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为奋斗目标,提出中国共产党是把我过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共十二大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在探索中逐步明朗。1986年,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决议》第一次提出了“总体布局”这一概念,提出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也要推动政治体制改革,这表明了我们党在探索总体布局上已开始从“两位一体”逐步地向“三位一体”转变。1987年的十三大,把“富强、民主、文明”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位一体”的奋斗目标,第一次写进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强调要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出发安排战略布局,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纳入总体布局之中,是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2002年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强调要“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共处的局面”。

  2004年,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三位一体”,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2005年,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的重要讲话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在这里,第一次明确地提出“社会建设”的概念。

  2006年召开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表述修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预示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把社会建设纳入这一总体布局之中,并把它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相提并论,强调它们共同服务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新拓展,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基本路线的丰富和完善。2007年的十七大,再次明确了“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从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两大文明”建设,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再到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反映出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认识的不断深入。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进一步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一个有机统一整体,其中,经济建设是中心,它为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提供物质基础和物质保证,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同经济建设相互联系,发挥着各自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政治建设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提供制度保障,规定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政治方向;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同时也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提供思想理论先导、舆论支持和思想保证;社会建设则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提供和谐的社会环境和社群支撑。

  总之,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宏伟目标。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各项事业也取得重大进步,人们的精神面貌、整个社会的面貌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一是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我国在经济建设上所取得的成就,主要得益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改革开放30年来,伴随着对计划与市场关系认识的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均体现在有关党代会正式文件对于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中。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届三中全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确立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十一届三中全会率先提出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必须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同时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十二届三中全会强调“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十三大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已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30年来,我国GDP年均增长接近10%,目前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四,进出口额为世界第三;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纯收入增长了6.7倍;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2006年的2148万人;利用外资累计达到2575亿美元,从1993年开始我国已经连续14年成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二是政治建设不断取得进步。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既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又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主要表现在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邓小平指出:“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要兴利除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江泽民在中共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有一个较大的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2008年2月,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指出,以什么样的战略思想来谋划和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管根本、管方向、管全局、管长远的。

  三是文化建设不断开创新局面。国家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大幅增加,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精神生活丰富多彩,文化创作活跃繁荣。体育事业不断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体育大国。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

  四是社会建设不断展开。各级各类教育迅速发展。我国已经普及就年制义务教育,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初中升高中的升学率也由1980年的45.9%提高到2006年的75.7%。现阶段,我国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造道路的意义 毛泽东如何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期的军队建设 简述中国农村包围城市新道路的开辟 二战第二战场开辟的时间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是怎样开辟的 学习毛泽东开辟革命新道路历史的体会? 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分析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却性 从当代中国国情出发,说明我们为什么选择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确定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会议是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和中国新道路理论的形成对我们今天的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是什么?这条新道路的开辟有何重大意义? 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是什么?这条新道路的开辟有何重大意义? 缘分是自己开辟的道路,很长,很远,但很精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成历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特色 如何理解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始于毛泽东,终于邓小平”? 1942年开辟第二战场问题罗斯福的主张是什么?为什么着样主张? 新航路为什么能开辟成功? 没有考上大学,高中毕业还有成功的道路吗? 开辟的近义词 新航路的开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