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上嘴唇肿怎么办:信阳毛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6:59:29
信阳毛尖(2009-11-09 18:18:17)

 

信阳毛尖

 

阳春三月,茶芽开始萌发,“清明节”过后开始采摘,“谷雨”前普遍开采。春茶采摘时间为40天左右,五月底以前采的为春茶,也叫做“头茶”,开采的头两天,数量很少,称之为“跑山尖”,多在“谷雨”前采制也称为“雨前毛尖”。五月底春茶结束停采5至於天,再采为夏茶,采摘时间为一个月左右。八、九月间,秋芽萌发,采之则称为“秋茶”。秋季萌芽多为养树而不摘,于是便有“头茶苦、二茶涩、秋茶好喝舍不得”之说。

采茶时,不采老(叶),不采小,不采马蹄叶(鱼叶),不采茶果(花蕾、小茶果实),对夹叶则及时采尽。制作特级毛尖,只采摘1芽1叶初展;一级茶采摘1芽2叶初展,二级茶采摘1芽2叶至3叶初展为主,兼有2叶对夹叶。三级茶采摘1芽2至3叶,兼有较嫩的2叶对夹叶。四、五级采摘1芽3叶及2至3叶对夹叶。

新鲜芽叶采摘后需及时炒制。炒制的工艺规程是:青叶入生锅—熟锅—初烘—摊凉—复烘—择拣—再复烘—包装入库。炒制“生锅”起杀青、初揉作用,叶片软绵,初步形成泡松条索,嫩茎折不断,即全部转入“熟锅”。除继续起蒸发水份作用外,主要是进行做条、整形加工,并使之发挥香气。熟锅炒制后,及时进行初烘,彻底毁灭茶叶残余酶的活性,防止氧化劣变,并初步发挥其色香味和固定形状作用。初烘后摊凉2至於小时进行复烘,复烘之后择拣,再热烘一次即可密封。除人工炒制茶叶外,还有机制。唐代时用水车带动茶磨,将磨碎的茶叶制成团茶;50年代,用过简易筒形揉茶机和水利揉茶机,大大提高了工效。特别是由信阳县茶叶总公司、龙潭牌茶叶总厂开发研究的茶叶机械初制加工技术,结束了信阳毛尖必须依赖手工炒制的历史,把信阳毛尖的炒制技术提高到新的水平。

信阳毛尖茶清代已成为全国名茶之一,1915年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959年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1990年获中国质量奖金质奖。目前全市种植面积58万亩,年产茶叶1400万公斤。

 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形成信阳毛尖茶独特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自然及生态环境要求:年平均气温15℃以上;年稳定通过10℃的活动积温在4800℃以上;年无霜期210天以上;日照时数2100小时以上;年降水量1000mm—1200mm;相对湿度75%以上;年均云雾日数100天以上;土壤肥力较高,有机质含量1.5%以上,PH值在4.5—6.5,土壤元素位于正常值区域,无重金属或农药污染;茶园周围不能有大气污染源;地表水、地下水的水质清洁无污染,上游无污染源,生产、生活用水符合无公害食品生产要求。

根据上述要求,经考察分析,信阳毛尖原料来源的域区界定如下:北到淮河;南到大别山北坡的潭家河、李家寨、苏河、卡房、箭厂河、田铺、周河、长竹园、伏山、苏仙石、陈琳子等乡镇沿线;西到桐柏山与大别山连接处的王岗、高梁店、吴家店、游河、董家河、师河港等乡镇沿线;东到固始县泉河流域的陈集、泉河铺、张广庙、黎集等乡镇。具体包括:师河区、平桥区、罗山县、光山县、新县、商城县、固始县、潢川县管辖的128个产茶乡镇。北纬31°23′—32°24′,东经113°45′—115°55′。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信阳本没有茶,乡亲们在官府和老财的期压下,吃不饱,穿不暖,许多人得了一种叫“疲劳痧”的怪病,瘟病越来越凶,不少地方都死绝了村户。一个叫春姑的闺女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了能给乡亲们治病,她四处奔走寻找能人。一天,一位采药老人告诉姑娘,往西南方向翻过九十九座大山,趟过九十九条大江,便能找到一种消除疾病的宝树。春姑按照老人的要求爬过九十九座大山,趟过九十九条大江,在路上走了九九八十一天,累得精疲力尽,并且也染上了可怕的瘟病,侄在一条小溪边。这时,泉水中飘来一片树叶,春姑含在嘴里,马上神清目爽,浑身是劲,她顺着泉水向上寻找,果然找到了生长救命树叶的大树,摘下一颗金灿灿的种子。看管茶树的神农氏老人告诉姑娘,估下的种子必须在10天之内种进泥土,否则会前功尽弃。想到10天之内赶不回去,也就不能抢救乡亲们,春姑难过得哭了,神农氏老人见此情景,拿出神鞭抽了两下,春姑便变成了一只尖尖嘴巴、大大眼睛、浑身长满嫩黄色羽毛的画眉鸟。小画眉很快飞回了家乡,将树籽种下,见到嫩绿的树苗从泥土中探出头来,画眉高兴地笑了起来。这时,她的心血和力气已经耗尽,在茶树旁化成了一块似鸟非鸟的石头。不久茶树长大,山上也飞出了一群群的小画眉,她们用尖尖的嘴巴啄下一片片茶叶,放进得了瘟病人的嘴里,病人便马上好了,从此以后,种植茶树的人越来越多,也就有了茶园和茶山。

  好茶用好水,好水沏好茶。茶圣陆羽曾有《六羡歌》曰:“不羡黄金垒,不羡白玉杯......千羡万羡江西水......”乾隆皇帝为求好水饮茶,特制一银斗,以水的轻重来品评泉水。《红楼梦》中的妙玉则用珍藏的梅树之上雪水煮茶待客。宋代大政治家、大诗人王安石用三峡水饮茶的故事更是让人津津乐道:传说,王安石患了痰火之症,需“瞿塘中峡水”沏“阳羡茶”方可治愈。苏东坡欲过三峡,王安石便托他带一瓮瞿墉中峡水。苏东坡等船过了中峡才想起此事,因无法返回,便带回一瓮下峡水交王安石。王安石喝了茶水之后则大呼此水不是中峡水,苏东坡大吃一惊,忙问为何,王安石说:上峡水泡茶味浓色重,下峡水味淡色清高,只有中峡水浓淡相宜,此水泡茶半晌方有色,故知为下峡水。这个故事虽然有些夸张,但水质对冲茶确实至关重要。信阳多山则多泉,清碧澄澈,绝无污染,以山泉沏山茶,慢斟细饮,乐在其中。陆羽《茶经》曾有这样描述:山堂夜坐,汲泉煮茗,至水火相战,如听松涛 ,倾泻入杯,云光潋滟,此时幽趣,难与俗人言矣!可见品茶的 乐趣。

  “茶贵新而善藏”。茶叶制作十分不易,要保持茶的色、香、味、形不变则更加不易。茶山上的茶农炒制出茶叶后,用能装几十斤及至上百斤的白铁罐装好封牢,放在避光干燥的库房里能持久不变。家庭储藏则有多种方式,有将新茶放进白铁罐里,用宣纸包裹燃烧之后除去烟气的木炭里在茶叶之中,盖严封口。不用铁罐,用无损的暖水胆也可。忌用小罐、小瓶、小盒放置,启开后再存放则容易变质。可现在好啦!我市引进先进技术,建设茶叶保鲜库,可使茶叶保持常年三绿(条索绿、汤色绿、叶底绿)及香气永驻、滋味醇爽常鲜的特色。还要注意,茶叶的吸附力特别强,千万不可与香皂、樟脑等气味较重的物品存放在一起。

毛尖茶之品尝要讲究冲泡技术,茶具以素烧陶器小茶壶最佳,冲泡时先用开水将茶壶烫热,装入茶壶容量四分之一茶叶,然后开水倒入壶内,将茶水泡沫溢出至茶水清澈,盖好壶盖后,复用开水冲烧茶壶。第一泡茶和第二泡茶经45秒即可倒入茶杯饮用,之后则延长15秒,放一次茶叶可用同样方法冲五到六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