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唇老上火起泡:學習《論語》 【里仁】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7:46:07
學習《論語》 【里仁】
 作者    清風楊柳

 

之一

  子曰:“里仁為美(1),擇不處仁(2),焉得知(3)?”
 
 【注釋】
  (1)里仁為美:里,住處,借作動詞用。住在有仁者的地方才好。
  (2)處:居住。
  (3)知:音zhì,同智。
  孔子說:“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選擇的住處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說你是明智的呢?”
  大千世界,人以群分,物以類聚,孔子的這段話提示我們:每個人的道德修養既是個人自身的事,又必然與所處的外界環境有關。因此,一定要重視居住的環境,重視對朋友的選擇,正象俗話說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與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耳濡目染,都會受到仁德者的影響;反之,就不大可能養成仁的情操。“昔孟母”之所以“擇鄰處”其道理也就在這里。
  現在的城市居民都住高樓大夏了,住對門而老死不相往來,似乎“擇鄰處”顯得沒那么必要了。但,你居住在農村,鄰里關系處理不好,或與那沒有仁德的人為鄰,那就算是你倒了八輩子大霉了。上世紀末,某不足200口人的丘陵小村,某村民一家居住嶺上,左鄰深溝,出門向右居高臨下路過四戶人家的門前方可入村道。讓人郁悶的是,該戶村民的右鄰居在自家門前用石頭攔路砌起一道三米多高的石墻(墻上面與該戶村民家地平面略高),理由是防止嶺上下來的水沖垮門前的路,至于嶺上的住戶怎么走路不關他們家的事。嶺上的該戶村民多次向村里反映,均無結果,他們出入只好爬溝上巖。到了2000年初,該地區來了一場打擊村霸、路霸專項治理活動,鎮里出動干部強行拆除路障,嶺上的住戶才得以有路可走。路是通了,可嶺上住戶每每從鄰居家門前走過,聽到那鄰居家里傳出的比雞子罵狗聲,使其心靈上遭受著更嚴重的折磨。你說,擱上這樣的鄰居,不是倒霉還能是什么?事過十年之后,該地區另一個村因類似的事情弄出了一個“母老虎”門事件,一時在網上炒得沸沸揚揚。據說,有一個村民因鄰居的房子村鎮規劃掉之后長期不拆,致使其無路可走,直至弄到進京上訪。對此,鎮里派一領導帶隊要強行拆除那本該拆除的舊房,遭房主女主人的阻擋。爭吵中,女主人說某鎮領導罵她是“母老虎”(罵沒罵?筆者無從考證),于是,拆房的事不說了,但就“母老虎”這事被炒在網上,結果可想而知,卷入“母老虎”門的地方官員“下課”,房子誰還敢拆?無路可走的村民因上訪惹起了一場風波,感到不安,結果是自認倒霉,誰讓你攤上這樣的鄰居呢?!
  可見,孔子說的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明智的選擇啊!

 

之二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1),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2),知者利仁。”
  【注釋】
  (1)約:窮困、困窘。
  (2)安仁、利仁:安仁是安于仁道;利仁,認為仁有利自己才去行仁。
  孔子說:“沒有仁德的人不能長久地處在貧困中,也不能長久地處在安樂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則是知道仁對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孔子認為,沒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長久地處在貧困或安樂之中,否則,他們就會為非作亂或者驕奢淫逸。只有仁者安于仁,智者也會行仁。這種思想是希望人們注意個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環境下都做到矢志不移,保持氣節。
  那么,什么樣的人才是沒有仁德的人?在下看來,那些不能正確認識生命,不能正確認識社會和人性,為著錢財、地位、名譽,為著根本不足與論的世俗虛榮而勞碌傷神,疲憊心身,喪失自我,不知道應該怎樣生活的人,當屬此類。因為這種人與生俱來就利欲熏心,如果長期處于貧困之中,很可能會操守不保,因“饑寒”而起“盜心”直至成為歹人。如果長期處于安樂之中,得意忘形,驕奢淫逸,最后走向滅亡也是必然的。戚火貴就是一個沒有“仁德”的人。戚火貴于1992年下半年至1998年上半年,利用其先后擔任海南省樂東縣委書記、東方市市委書記兼人大常委會主任的職務之便,為他人謀利益,單獨或伙同其妻符榮英收受他人財物40次,計價值人民幣187.6萬元,港幣3.5萬元。此外,他們夫妻共有的財物計人民幣1130萬元、美元3萬元、港幣61.3萬元及新加坡幣、馬來西亞幣以及大量金飾品。其中有人民幣1065.5萬元 、港 幣61.3萬元及其它外幣、金飾,不能說明其合法來源。最終,隨著一聲沉悶的槍聲,結束了他49歲的一位廳級干部的生命。他臨刑前還在懺悔:“自己為官是在'德’上出了問題,利用職權不講原則,加上自己在地方當'一把手’,沒有人敢監督,最后因為貪婪而大肆受賄,最終走上了不歸路。”
  可見,“仁德”是人安身立命的基礎。那么,怎樣才算有“仁德”呢?古時候,所謂“仁德”,其實就是“道學”所講的人生觀、生命觀、世界觀。一代道家仙學宗師陳攖寧先生把它詮釋為:“ 在位則帝王將相不以為榮,在野則陋巷布衣不以為辱。所謂達則兼善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無往而不自在,無時而不安樂”。我想,人只有達到這種境界,也才能做到“富貴不淫,貧賤不移,威武不屈”。社會發展到今天,各階層普遍存在的精神障礙、心理障礙,諸如仇官仇富,漫無邊際的各種利益訴求,已經形成了社會問題,有人把這個時期總結為矛盾凸顯期。認真分析各種原因,難道是我們真的缺乏人生智慧嗎?我看不是,眼下缺乏的當是人文的修養,缺乏“仁”的精神品質,缺乏真正的人生觀、生命觀、世界觀,這一點確實應當進行反思。
  孔子還說“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這是由于氣質不同,或生存環境不同,在認識仁與追求仁的成就方面所產生的區別。“仁者”具有溫柔敦厚的淑世主義情感,強調歷史道義的責任,不因為一已的得失就改變自己的信念,甚至寧愿犧牲一世的現實利益,即使“貧”也安于樂“道。書法家潘一靜先生,幾十年來癡迷于莊周夢蝶,弄得一貧如洗,仍矢志不移,我看當屬當代“仁者”的典范。“智者”胸懷創建功業的志向,強調現實功利的同時,深知厚德載物,積聚仁德之氣,使其發揚光大。諸如胡慶余堂、同仁堂這些百年老字號企業,經年不衰當屬“智者”的典范。

 

之三

  子曰:“唯仁者能好(1)人,能惡(2)人。”
  【注釋】
  (1)好:音hào,喜愛的意思。作動詞。
  (2)惡:音wù,憎惡、討厭。作動詞。
  孔子說:“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愛人和恨人。”
  人都是有靈有肉的,是人就會有所好,也就會有所惡。孔子講的意思是,只有仁人能夠正確的好人、正確的惡人。并不是讓人一味地充當老好人,而是要求我們修養以“仁”為核心的內在品格,克服偏私之見,正確對待他人。
  現實生活中,人與人由于其仁德修養水平和所處環境不同,其愛人和恨人的標準自然不會相同,認識不到這一點,只能說明你修養還不夠。如有不少這樣的人,他與張三是好朋友,但他討厭李四,于是也不容忍張三與李四友好,否則,就與張三也翻貼門神不對臉,這要是小朋友過家家還情有可原,都成年人了,還是這等胸懷的話,真的應該反思一下自己的德行了。

 

之四

  子曰:“茍志于仁矣,無惡也。”
  孔子說:“如果立志于仁,就不會做壞事了。”
  在孔子看來,只要養成了仁德,那就不會去做壞事,即不會犯上作亂、為非作惡,也不會驕奢淫逸、隨心所欲。而是可以做有益于國家、有利于百姓的善事了。
  我們經常講“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好像是針對黨員干部講的。其實,作為普通公民,都能夠按照《公民道德實施綱要》來約束自己,我看,就應說我們有著良好的仁德修養了。有了 良好的仁德修養,就會做到對工作極端的負責任,對同志對人民極端的熱忱,從而做到毛澤東主席在《紀念白求恩》中所倡導的“五種人”,即:“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

 

之五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
  孔子說:“富裕和顯貴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就不會去享受的;貧窮與低賤是人人都厭惡的,但不用正當的方法去擺脫它,就不會擺脫的。君子如果離開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沒有一頓飯的時間背離仁德的,就是在最緊迫的時刻也必須按照仁德辦事,就是在顛沛流離的時候,也一定會按仁德去辦事的。”
  一提到孔子,人們似乎以為他只主張人們要仁、義,不要利、欲。事實上并非如此。孔子以為:任何人都希望得到富貴安逸,都不會甘愿過貧窮困頓、流離失所的生活。但這必須通過正當的手段和途徑去獲取。正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否則寧守清貧而不去享受富貴,這樣才是真正的君子。
  有人說“視金錢如糞土”。看現實社會,人人都在“拾糞”。原因是“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人只有有了錢,才能改變生活,直至改變命運。
  有農諺說:“種地不上糞,等于瞎胡混。“糞”即“肥”,在“化肥”出現之前通用“農家肥”。“農家肥”有“草肥”“糞肥”之分,“草肥”即由雜草與土混合漚制而成,“糞肥”即為人畜的糞便。 “糞肥”是農家肥中的上乘肥料,因此,“拾糞”便成為一種特定的農活。所謂“拾糞”就是將路遺的牲畜糞便和人們拉在荒郊野地里的糞便撿起來,積少成多,漚制成肥。要想多拾糞,你只有起早貪黑,踏破鐵鞋,尋尋覓覓,付出的多方能收獲多多,這就叫“道”。否則,不思付出,總想溜進飼養室里去偷,按孔子的話說,這叫“不以其道得之”。以其道得之者,心安理得,不以其道得之者,誠惶誠恐。
  話說如今的“拾糞”。我們提倡勤勞致富,實際上也就是要求人們取財要有道。現實社會中,確不乏自己致富能力強,帶動群眾致富能力強的“雙強”能人。我私下盤點了一下,在我居住的這個小縣級市里,改革開放以來,靠勤勞致富取得成功的人士確實不少,這里列舉兩個例子:一個叫石聚彬的人,二十年前做大棗的買賣生意,后來“公司+農戶”做棗制品加工、深加工,建大棗生產基地,創“好想你”品牌,直至成功上市。另一個叫侯建芳的人,十多年前自己在家養雞子,后又“公司+農戶”養豬,再后來,上市了。一個賣棗的把一顆小棗弄成了“天下第一棗”,一個養豬的把豬弄成了中原第一豬。
  也有這樣一些人,靠“坑蒙拐騙”起家,靠“假冒偽劣”完成“原始積累”后,成名成家。不過這些“家”們在經過一陣喧囂之后便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消失了。偶爾幸存者,發現都成了愛做善事的慈善家。余曾隨團參觀過某地的工業發展情況,那里曾經是出了名的假冒偽劣商品集散地,后來變成了工業重鎮。介紹經驗的領導介紹完情況后,又傳授“真經”:“沒有昔日的假冒偽劣,就沒有今天的繁榮發展。是假冒偽劣讓老板們完成了原始積累,然后他們才得以返鄉創業,從而帶動地方經濟的大發展”!我不懂經濟,但我認“死理兒”,我以為這些“家”們之所以返鄉創業,回報社會,成為幸存者,是因為其良心發現,以此或更多的善舉來為昔日的“不以其道得之”贖罪!

 

之六

  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孔子說:“我沒有見過愛好仁德的人,也沒有見過厭惡不仁的人。愛好仁德的人,是不能再好的了;厭惡不仁的人,在實行仁德的時候,不讓不仁德的人影響自己。有能一天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實行仁德上嗎?我還沒有看見力量不夠的。這種人可能還是有的,但我沒見過。”
  孔子特別強調個人道德修養,尤其是養成仁德的情操。孔子之所以說他沒有見過愛好仁德的人,也沒有見過厭惡不仁的人,想必是在當時動蕩的社會中,愛好仁德的人已經不多了,孔子因此而發出的慨嘆。從中也窺探出他對仁德境界的期盼。
  當今社會,一個“誠信”正在詮釋著孔子所說的“仁德”。“坑蒙拐騙偷”這些道德淪喪的人,自然由法律給予懲戒。而“楊白老”與“黃世仁”的嚴重錯位卻讓人哭笑不得。昔日的楊白老因還不起地主黃世仁的債,被黃世仁逼死并掠走其女兒(喜兒)抵債,如今則不同了,欠債的是大爺,要賬的是孫子,如今的“黃世仁”若能要討回債務,當當孫子也就罷了,問題是,你就根本找不到“楊白老”,不是不在家,就是帶著喜兒度假去了。有朋友王君,經朋友介紹借與馬君人民幣10萬元,約定一周后還。一周過去了,一月過去了,一年過去了,馬君是生不見人,死不見尸,王君找馬君之妻討債,其妻說“離婚”了,聽說馬君有一女兒在讀高中,就乘機扣押其女兒以求逼債,不料,110出動,王君因涉嫌“綁架”被刑拘。這“黃世仁”當來當去,進去了。
  孔子說有“仁德”的人,“我未之見也”。現在看來,有“誠信”的人“ 蓋有之矣”,真的不多見啊!打造誠信社會迫在眉睫啊!

 

之七

  子曰:“人之過也,各于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孔子說:“人們的錯誤,總是與他那個集團的人所犯錯誤性質是一樣的。所以,考察一個人所犯的錯誤,就可以知道他沒有仁德了。”
  孔子認為,人之所以犯錯誤,從根本上講是他沒有仁德。有仁德的人往往會避免錯誤,沒有仁德的人就無法避免錯誤,所以從這一點上,沒有仁德的人所犯錯誤的性質是相似的。這里,我想起了某省交通廳,近些年來連續三任廳長因犯同樣的罪行“前仆后繼”,還真的是“人之過也,各于其黨”。
  “觀過,斯知人矣”,教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考察人的仁德,即看這個人所犯的錯誤。我們的組織部門考察任用干部,考察座談往往反復詢問被考察對象有什么缺點?得到的回答往往有三:一是輕描淡寫,如這人有時說話不注意,容易得罪人;二是褒揚,如這人事業心太強,常年不顧孩子不顧家;三是回避,如我還從來未發現這人有什么缺點。究其原因,依然有三:一是愛面子,不愿說;二是懼怕,不敢說;三是不負責人,不想說。總之,人家這事是弄好了的,說了,也是白說,再被傳出去,里外都不是人,不如三緘其口。再者,明知有的人仁德不好,調走落得個清靜。于是,仁德好會干活的人留下了,仁德不好但會弄事兒的人提拔了。這里,需強調一點,我并不是說被提拔重用的都是仁德不好的人,有仁德好的人并且是中流砥柱,否則,正常的工作就沒人干了。反過來想想,近些年來在各級領導崗位上倒下的人,有幾個是仁德高尚的人呢?!

 

之八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孔子說:“早晨得知了道,就是當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孔子這里所講的“道”,在學術界有爭論。余不是做研究的,竊以為這里的“道”,從倫理學意義上說當指社會、政治的最高原則和做人的最高準則,因為,只有懂得了這些,才能死無遺憾。
  人們常說:“活到老,學到老”。知識浩瀚如海,無論是社會知識、政治理論,還是做人的學問,十分精通無惑的人,我尚未見著,余以為,就做人的學問,能有所感悟,就“夕死可矣”。比如:“天下為公”的理念;“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風骨;“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胸懷;“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做人原則;“位卑未敢忘憂國”的精神;“無為而不為”的智慧;“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意志;“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的雅量;“高山流水”般的友誼;“見賢思齊”、“無欲則剛”的人生哲理等,這些為人之“道”,需要人用畢生的精力去感悟,因此,我們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在學習中不斷充實和完善,從而達到更高的境界,至死而無憾。
  現實生活中,與終身學習相背離的是一些人不思學習,朝著另一種“四化”方向發展,即“男人女性化,女性寵物化,寵物貴族化,貴族沒文化”。這種人至死也無遺憾,因為他們從來不知“道”為何物,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為了完成一個吃喝玩樂的過程。對這種人說: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無異于對牛彈琴。

 

之九

  子曰:“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孔子說:“士有志于(學習和實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為恥辱,對這種人,是不值得與他談論道的。”
  孔子認為,一個人斤斤計較個人的吃穿等生活瑣事,他是不會有遠大志向的,因此,根本就不必與這樣的人去討論什么道的問題。 有朋友叫趙浩者,曾志與道,談吐不凡,字跡秀色,文章雋永,自某企業選進機關,一時風光無限,前途無量。然,此人本質上重利而輕義,不甘于機關枯燥無味的生活,一心下海經商,怎奈命運不濟,隨著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入,幾經周折之后,終成無業游民。后屢屢與公安機關打交道,原因是涉嫌詐騙。從趙浩身上可以看出,一個人一旦被名利纏身,便與孔子所說的“道”背道而馳了,盡管他滿口的仁義道德,不過是葉公好龍罷了,修道養德的人是做出來的、悟出來的,不是說出來的,更何況遇到這樣滿口仁德而做事不仁的人,你還會一如既往地與其親密無間嗎?如果是,那么你定是偽君子無異了,不若是,必定分道揚鑣或日漸疏遠,此所謂志不同則道不合,道不合則不可同謀。

 

之十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1)也,無莫(2)也,義(3)之與比(4)。”
  【注釋】
  (1)適:音dí,意為親近、厚待。
  (2)莫:疏遠、冷淡。
  (3)義:適宜、妥當。
  (4)比:親近、相近、靠近。
  孔子說:“君子對于天下的人和事,沒有固定的厚薄親疏,只是按照義去做。”
  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難免會有親疏遠近,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難免會有矛盾出現,因此在處置具體問題時,通常會因為感情上的親疏而有所偏向有所忽視,以致更加深化矛盾。所以,孔子強調“義之與比”,要求君子要有高尚的人格,廣闊的胸懷,看問題處理矛盾要公正,靈活處世,不可厚此薄彼。
  如今所謂 “義”,不過是追求利益分配的合理而已。縱覽天下一切矛盾的緣由皆因利益而起,即使是社會制度的差異及思想意識形態的對抗,其根本也不外社會資源和財富分配的問題。其間并無什么特殊的純道德理念或立場的因素。能夠明白這一 點。在處理社會矛盾時,不能夠偏向一方,而忽略另一方的訴求,盡量采用公平合理的調解方式,站在不偏不倚的中正立場上,促使矛盾雙方的和解。這就是站在道義的立場上來處置社會事務的“為政”之道。當前社會各種利益訴求層巒迭起,現在是當過兵的、挖過坑(隧道)的、放過哨的、支過邊的、打過工(退職)的、教過書的、看過病(赤腳醫生)、閹過豬(獸醫)的······等等,就差當年參加大兵團作戰搞平整土地的基干民兵沒有出來了。究其原因,除了人們有共享改革開放發展成果的愿望之外,利益分配的是否公正合理,值得反思。在我們這個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國度里,你一旦讓“會哭的孩子有奶吃”,那你就沒有安寧的日子了。因此,面對諸多復雜的矛盾,先不要埋怨群眾素質差,先看看自己處理問題是否“義”,“義”的問題解決了,由此而引發的一系列問題便迎刃而解了。

 

之十一

  子曰:“君子懷(1)德,小人懷土(2);君子懷刑(3),小人懷惠。”
  【注釋】
  (1)懷:思念。
  (2)土:鄉土。
  (3)刑:法制懲罰。
  孔子說:“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鄉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
  現在通常對這句話的理解是:君子心中總想著或者要時刻想著怎么加強自己的道德修養,而小人則不然,他們只會依戀自己的土地。君子畏怕刑罰,所以行事才會謹慎,不會違法,而小人則心懷私利,只要有利,就可能無所不為。
  生活中還真的不乏這樣的“小人”,且不說重慶打黑,但就我所在的小地方就不斷出現心懷私利而無所不為的“小人”。某村居于城市近郊,近幾年,隨著招商項目的不斷落地,村里極個別人也隨之“抖”了起來。問起發家的經驗,不外乎加大“協調”力度,即企業投資他協調,企業建設他拔毛。企業一旦進行施工建設,無論是沙石磚、混凝土、模具磨料和機組,從材料到機械設備,不經過村民組長 的協調,你一樣東西也進不了施工現場。要協調,掏腰包,多多益善,少了不干。業主們無奈地感嘆:政府開門招商,把我們招來了,他們關門打狗,把我們整蒙了。不過,我們學到了一個名詞叫“協調”,本來買一塊磚兩毛一來著,一經“協調”,得兒,兩毛五了,好舒服吔!
  俗話說:多行不義必自斃。政府對那些為了私利而為所欲為、違法亂紀者曾屢次打擊,然,老的打怕了,小的又長大了,那些沒有蹲過號的“協調”者,我想,遲早要是要補上這一課的。

 

之十二

  子曰:“放(1)于利而行,多怨(2)。”
  【注釋】
  (1)放:音fǎng,同仿,效法,引申為追求。
  (2)怨:別人的怨恨。
  孔子說:“為追求利益而行動,就會招致更多的怨恨。”
  孔子認為,作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他不會總是考慮個人利益的得與失,更不會一心追求個人利益,否則,就會招致來自各方的怨恨和指責。
  現實生活中確有這樣一些人,把是否對自己有利作為為人處世的動機,凡事先考慮自己的得失,不考慮他人的立場,不考慮他人的感受,不考慮社會影響,眼中只有自已的影子,仿佛全世界一切都只為他一人利益而存在,信奉一切皆有可能,想辦啥事必須辦成,不講原則,不顧影響,不計后果。否則,就認為他人都漠視、鄙薄自己,并因此而怨天尤人甚至仇視他人,仇視社會。這種人的行為方式招致的是他人的怨恨,激起的是公憤,受到的是社會輿論的譴責,其本人收獲的是滿腹的委屈。生活中,你只要留心就不難發現,那些整天牢騷滿腹,恨不得周圍的人都死光的人,肯定是一個利欲熏心,招致多怨的人。

 

之十三

  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1)?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2)?”
  【注釋】
  (1)何有:全意為“何難之有”,即不難的意思。
  (2)如禮何:把禮怎么辦?
  孔子說:“能夠用禮讓原則來治理國家,那還有什么困難呢?不能用禮讓原則來治理國家,怎么能實行禮呢?”
  孔子一直主張仁德,這里說到禮讓,禮是仁德在日常生活中的具體體現,因此,行禮是人的重要修養之一,不知道禮儀,就會被看做野蠻人。孔子把“禮”的原則推而廣之,用于國與國之間的交往,這在古代是無可非議的。因為孔子時代的“國”乃“諸侯國”,均為我華夏一分子。然而,在近代以來,清政府與列強帝國屢屢簽訂割地賠款的不平等條約,那不叫“禮讓為國”,那叫“賣國主義”。
  受儒教的影響,我們的國家在國際事務中一貫堅持以禮讓為前提的平等互利原則。早在1953年12月31日,周恩來在同印度政府代表團談話時,就提出了國家之間和平共處的五項原則: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處。迄今,我們在對外交往中依然恪守著這五項原則,不到“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地步,決不用武力來解決雙邊關系。時下,令世人關注的中國南海局勢,可謂劍拔弩張,一觸即發。面對這種局勢,我國一直采取克制忍讓的態度,主張以和談的方式解決爭端,展示著大國的風范。也許,這是遠在大洋彼岸坐山觀虎斗的大國所不愿看到的,他們恨不得你整個亞洲都打起來,以從中漁利。看不透這個形勢,那你就只能做當代的中國“憤青”了。

 

之十四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孔子說:“不怕沒有官位,就怕自己沒有學到賴以站得住腳的東西。不怕沒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為有真才實學值得為人們知道的人。”
  這是孔子立身處世的基本態度。孔子并非不想成名成家,并非不想身居要職,而是希望他的學生必須首先立足于自身的學問、修養、才能的培養,具備足以勝任官職的各方面素質。這在當今社會應該是一種主流思想。雖然說找工作難是一個社會性的問題,但更關鍵的是你能不能把一樣工作干好,有沒有真本事,也就是說,你必須是個人才。否則,即使通過不正當手段把你安排在某個崗位上,如果不能勝任,也一樣沒有好前途。有一個叫時尚的人,初中畢業后接班進了工廠,后學習開車,駕車二十年,技術嫻熟,在當地司機行里大名鼎鼎,人稱“時盛”。一個偶然的機會,通過關系為市里某領導開車,三年后被任命為某局局長。消息一出,輿論嘩然,人們懷疑,原來初中文化程度、年過四十的司機時尚,如今變成了本科畢業、年僅三十五歲的年輕局長,還是那個“時盛”嚒?然,現實就是那個時尚。據說,時尚給領導當了司機之后,就把自己的檔案來了一次翻新,從本科文憑到年齡、簡歷修改全部機打一套新。組織部門組織考察后,考察人員曾向某領導匯報時尚存在文憑造假和更改年齡問題,某領導一語驚四座道:沒有文憑,不改年齡,咋提拔?然后把考察人員臭批一頓完事。就這樣,昔日大名鼎鼎的“時盛”成了當下炙手可熱的“時局”。十八個月之后,紅極一時的“時局”進去了。半年后傳出消息,時尚因貪污受賄、挪用公款180萬,被判處有期徒刑18年。
  孔子還說,不用擔心沒有人知道你,不能出名,沒有人賞識,是因為你還沒有做好足以讓人知道你、賞識你的事,即你做的還很不夠。當今社會,就業壓力大,想成就一番事業固然不易,但,只要你干一行愛一行,鉆研一行,你就會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從而使更多的人知道你。有一個叫劉麗的安徽農村姑娘,14歲就初中輟學,她曾做過服務員,當過保姆,后在廈門一家足浴城當洗腳妹,讓人沒想到的是,為了“生計”打拼的劉麗,把辛辛苦苦攢下來的錢都捐給了那些貧困學生,還號召數百位好心人加入她的愛心團隊。有人說她傻,但她被譽為中國最美的洗腳妹。最終成為2011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頒獎詞是這樣寫的:“為什么是她,一個瘦弱的姑娘,一副疲憊的肩膀。是內心的善良,讓她身上有圣潔的光芒。她剪去長發,在風雨里長成南國高大的木棉,紅碩的花朵,不是嘆息,是不滅的火炬”。當你還在抱怨自己命運不濟、懷才不遇的時候,你就看看人家劉麗是如何做的吧!

 

之十五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孔子說:“參啊,我講的道是由一個基本的思想貫徹始終的。”曾子說:“是。”孔子出去之后,同學便問曾子:“這是什么意思?”曾子說:“老師的道,就是忠恕罷了。”
  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內容,待人忠恕,這是仁的基本要求,貫穿于孔子思想的各個方面。孔子在這里沒有講什么是“道”,而是講了一個基本思想,即 天下之事有千萬種變換,天下之物有千萬種分別,但是他們的道理卻是同一個道理。用哲學的觀點講,就是把只要握了事物發展的規律,就能夠以不變應萬變,這里的“道”實際上就是“方法論”。曾參是孔子的弟子,他對于道的理解精深,所以,圣人傳授心法,只有曾子領會到了真諦。于是,孔子出去之后,大家就圍著曾子問:夫子說的一以貫之是什么意思?曾子回答說:夫子所說的道理其實沒有什么特別的,不過是忠恕而已。
  那么,何為忠恕呢?孔子在《雍也》篇里說: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即自己想有所作為,也盡心盡力地讓別人有所作為,自己想飛黃騰達,也盡心盡力地讓別人飛黃騰達,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忠”。孔子在《衛靈公》篇里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要強加給別人,即所謂“恕”。 總起來說,忠恕之道就是人們常說的將心比己,推己及人。所謂人心都是肉長的,自己想這樣,也要想到人家也想這樣;自己不想這樣,也要想到人家也不想這樣。
  在現實生活中,蕓蕓眾生愿為忠恕者,比較罕見。常見的是一些人己欲立而損人,己欲達而踩人,己所不欲,才使于人。從而造成周圍的人不分青紅皂白,一味嫉賢妒能,寧愿外來人步入千丈,不愿身邊人升高一尺。不信嗎?反正我信。看來,人人都能恪守忠恕之道,不知還要等待多久啊!

 

之十六

  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孔子說:“君子明白大義,小人只知道小利。”
  “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是孔子學說中對后世影響較大的一句話。孔子認為,利要服從義,要重義輕利,他的義指服從等級秩序的道德,一味追求個人利益,就會犯上作亂,破壞等級秩序。所以,把追求個人利益的人視為小人。經過后代儒家的發展,這種思想就變成義與利尖銳對立、非此即彼的義利觀。
  君子謀事、做事、評事,都是以正義來判斷,而小人謀事、做事、評事,都是以利益來判斷。所以,君子之治,清而明,小人之治,貪而亂。君子與小人由于價值指向不同,道德高尚者只需曉以大義,而品質低劣者只能動之以利害。 于是,君子于事必辨其是非,小人于事必計其利害。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常說:“生意好做,和氣難擱”,合作共事之前,往往“先小人后君子”,就是為了防止因利害沖突而傷了大義。但,縱觀那些熊熊而起,然后又不歡而散者,有幾個不是因利害沖突而終結呢?因此,合作共事前,你必須了解合作和伴是“明大義”還是“趨小利”,不然,事業的開始就意味著結束。

 

之十七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孔子說:“見到賢人,就應該向他學習、看齊,見到不賢的人,就應該自我反省(自己有沒有與他相類似的錯誤)。”
  “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這是一個人自我修養應有的正確態度。“賢”,是做人做事的榜樣和楷模,人在自我修養的過程中,要自覺地向“賢”看齊,向“賢”學習,取“賢”之長補己之短,完善自己的道德人格。“不賢”,是自我修養的反面教員,看到“不賢”,不是拂袖而去,或遠遠躲開,再忿忿吐口唾沫以示不屑,而是“內自省也”。將不賢當作一面鏡子,反觀自照,檢查自己身上是否也有這種毛病。時刻提醒自己,警示自己,避免自己重蹈“不賢”的覆轍。
  現實生活中,見賢思齊者有,但更多的是見賢思疾,不是向別人的長處學習,而是千方百計挖掘人家的缺點或隱私,然后渲染擴大,以此來抬高自己 。見不賢而內省者有,但常見的是一些人看到別人的“不賢”,往往是一頓譴責,然后便吐上一口唾沫拂袖而去。一旦自己有機會遇到同樣的不賢之事,便忘卻先前的唾棄,在自己身上重現出那些不賢之舉。有一個叫周武勛的人,自己買了一輛貨車,專門向各建筑工地運送建筑材料,一日,有一輛貨車司機在工地偷拿了七個鋼管管扣,被工地負責人發現后,予以追回并處以罰金,周武勛當場就對那位司機一頓狂批以示不屑。一周后,周在同一個工地卸完了貨,乘無人注意,偷拿工地十五個管扣,自以為無人知曉,不料被監控探頭錄了個全程,周武勛受到了加倍的處罰,并被列入了不準進入該工地的黑名單。由此可見,做到見賢思齊不易,做到見不賢而內省更難啊!

 

之十八

  子曰:“事父母幾(1)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2)而不怨。”
  【注釋】
  (1)幾:音jī,輕微、婉轉的意思。
  (2)勞:憂愁、煩勞的意思。
  孔子說:“事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對的地方),要委婉地勸說他們。(自己的意見表達了,)見父母心里不愿聽從,還是要對他們恭恭敬敬,并不違抗,替他們操勞而不怨恨。”
  在這里孔子并沒有簡單地評價父母和兒女誰對誰錯,兒女與父母之間,雙方都有表達意愿的權利,至于誰服從誰,取決于雙方的溝通交流。孔子所關心的是萬一父母說“不”的情況下兒女應該怎么辦?那就是依然要孝順,自己辛苦一些甚至痛苦一些,也不能抱怨父母。
  孔子曾在回答孟懿子、子游、子夏關于什么是孝的問題時,說“無違”、“敬”、“色難”。這里又一次集中地表達了自己對孝道的理解和要求,還是“敬”、“不違”、“勞而無怨(不給父母臉色看)”。可見,孔子所說的“敬”包含有尊敬、敬重、敬愛、恭敬、孝敬等含義,“不違”就是順從、不對著干、不頂撞、不使性子。“勞而無怨”就是不給臉色看,始終和顏悅色。一個人如果沒有較高的涵養是很難做到的,所以孔子說“色難”。
  現代社會已經沒有了封建社會那種森嚴的等級制度,兒女和父母可以平等的交流溝通,這是社會的巨大進步,但是也存在著雙方意見不統一看法不一致的現象。這個時候,孔子提出的“敬而不違”“勞而無怨”,就值得我們很好的去思考和實踐了。曾聞有的人因不堪忍受老人的數落,氣得尋死覓活,似乎比竇娥還冤。親聞有的人談起公婆的不是來,口吐白沫,滔滔不絕,大有一二三四五,甲乙丙丁戊都羅列不完之勢,似乎自己受的委屈比天都大。當然,也不能排除一些老人年輕之時曾經是不孝之子,但,他們老了,做后輩的不能再以怨抱怨。報之以德,“敬而不違”“勞而無怨”,這樣才能教育和影響子孫后代。

 

之十九

  子曰:“父母在,不遠游(1),游必有方(2)。”
  【注釋】
  (1)游:指游學、游官、經商等外出活動。
  (2)方:一定的地方。
  孔子說:“父母在世,不遠離家鄉;如果不得已要出遠門,也必須有一定的地方。”
  孔子認為,父母的心思都在兒女身上,能不遠離父母是最好,遠離父母就讓父母時常掛念,讓父母時常掛念就是不孝。這也是儒家關于孝道的具體內容之一。歷代都用這個孝字原則去約束、要求子女為其父母盡孝。今天看來,這種孝的原則已經失去了它的意義。
  孔子那個時代,交通閉塞,信息不暢,無論是游學、游官或是出外經商,往往是一去杳無音訊,讓父母時常掛念,因此孔子說這是不孝。如今是交通便利,通訊發達,連收破爛者都持手機進行聯系,可謂是手機隨身帶,天涯若比鄰,你說你老蹲在家里有意思嗎?竊以為,現在應當是“父母在,子遠游,游必有方,方必有事,事必有成,成必有報”也就是說,父母健在,做兒子的應當“好男兒志在四方”,你只要時常與父母保持聯系,關注父母的健康狀況,經常通報自己在外邊的工作情況,不讓父母操心,然后抽點時間常回家看看,就應當視為孝。

 

之二十

  子曰:“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孔子說:做兒子的能在三年之內不違背父親的志向與行為準則,我們就以可說這樣的兒子孝順了。
  在【學而】之十一中,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這里又單獨講“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旨在突出一個“順”,即看一個人孝與不孝,一個重要標準就是就是“順”,只要你順著父親的道走下去,那么你就是孝子。否則,就是大逆不道。
  關于對這句話的理解,在【學而】之十一中以作過闡述,這里想談一點法家的思想。上中學的時候學過一篇選自《呂氏春秋》中叫《察今》的文章,其題意是制訂法令制度必須考察當今的實際情況。開篇就講:“國君為什么不取法古代帝王的法令制度?并不是它不好,而是因為它不可能被取法。古代帝王的法令制度,是經過前代流傳下來的。人們有的增補它,有的刪減它,怎么能夠取法呢?即使人們沒有增減它,也仍然不能取法。所有古代帝王的法令制度,都是適應當時的需要的。過去了的時代不能與法令制度一起存在下來,古代的法令制度即使現在還保存著,也仍然不能取法。所以應拋棄古代帝王既成的法令制度,而取法他們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據”。繼而又道:“社會不同了,時代變了,改變法令制度是理所當然的”。這就是“時不與法俱在”的法家思想。
  如今的社會,人都稱幾零后,即出生在不同時代都有“代溝”,你再用“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來判定人,那就真的要“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會打洞,麻雀生兒鉆瓦縫”了。因此,竊以為吾輩應吸納法家的思想,摒棄形而上學的理念,繼承“父道”之精髓,與時俱進,發揚光大,當屬最大的孝之順。

 

之二十二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孔子說:“古代人不輕易把話說出口,因為他們以自己做不到為可恥啊。”
  孔子一貫主張謹言慎行,不輕易允諾,不輕易表態,如果做不到,就會失信于人,你的威信也就降低了。所以孔子說,古人就不輕易說話,更不說隨心所欲的話,因為他們以不能兌現允諾而感到恥辱。
  這一思想在今天仍是十分可取的。我們經常講“言必信”或“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就是這個道理。人不可失信,同樣政府更不可失信。上個世紀末,某地曾流行過這樣一個口號,叫“官逼民富,民不得不富”,即政府號召農民種這種那,不聽招呼,就強行毀你自行種的作物。有一陣子叫種香菇,結果賣不掉,陪得血本無歸,老百姓編了個順口溜:“要想哭,種香菇。要想哭的痛,明年還得種” 。為了“逼民富”,某地鄉政府組織各村代表前往一個群眾致富典型村取經,請當地一老農介紹其致富經驗,不料那老者開口道:“其實也沒啥經驗,俺就記住政府叫俺種啥俺偏不種啥”。然后以自己為例講了一些具體“經驗”。這些事情盡管后來當成了一種笑料,但折射出的是政府的信任危機,不引起重視,確實要失信于民啊!

 

之二十三

  子曰:“以約(1)失之者鮮(2)矣。”
  【注釋】
  (1)約:約束。這里指“約之以禮”。
  (2)鮮:少的意思。
  孔子說:“用禮來約束自己,再犯錯誤的人就少了。”
  也就是說,一個人內心要經常對自己有日三省乎己的反躬自問,問問我今天有什么事做得好,做得不好,看看周圍的人所謂見賢思齊,見不肖則內自省。反省一下我可不可能這樣。
  進而言之,時時刻刻遵紀守法,也就不會受到法律的制裁了。記得剛參加工作的第二年,某地的兩個檢察官突然造訪,迄今還讓我記憶猶新。那是我的一個同學因盜竊而進去了,給我搞了個與其交往的詢問筆錄。我當時還納悶,怎么才畢業一年就進去了?檢察官對其犯罪事實的一番介紹,聯想其在校時的奢侈生活,才感到沒啥不可思議。老師曾給我們講過司馬光的《訓儉示康》,即司馬光寫給兒子司馬康的一封信,在信中,司馬光針對當時的社會風俗及社會現象,循循善誘,情真意切地開導、“訓示”其子司馬康。以現在的話,信中寫道:這些年來,社會風俗日漸奢華侈糜。士大夫人家的宴會,酒要按皇宮的方法來釀制,果品及菜肴也要選取上好的山珍海味。食物不鋪滿桌子就不設宴會。就連公府里當差的也穿起士大夫的衣服到處炫耀。種田人穿上絲織的鞋子以顯富貴。信中又道:我平生的原則是:穿衣服是為了蔽寒,吃飯是為了果腹。世人都以奢侈華貴為榮,我卻以為儉樸是一種美。一個人從儉樸的生活進入奢侈的生活很容易,而從奢侈轉為儉樸就難啦!信中還道:春秋時期魯國大夫御孫說過:儉樸,是共同的道德;奢侈是最大的罪惡。所以說,一個儉樸的人,欲望不大就不會被物質欲望所驅使。而奢侈的人,欲望就會多,最后會變得貪得無厭、揮霍浪費、受賄斂財。司馬光就以上的林林總總最后歸納一句:儉則寡欲,侈則多欲。
  儉則寡欲,侈則多欲。我那位仁兄還沒弄到能夠受賄斂財的份兒上,就迫不及待地去偷了 。你指望他去用禮來約束自己,也只能是妄想了。那些能夠約束自己的人,必是簡樸寡欲的人。奢侈多欲、欲壑難填的人,犯錯誤觸刑律是偶然中的必然。

 

之二十四

  子曰:“君子欲訥(1)于言而敏(2)于行。”
  【注釋】
  (1)訥:遲鈍。這里指說話要謹慎。
  (2)敏:敏捷、快速的意思。
  孔子說:“君子說話要謹慎,而行動要敏捷。”
  《增廣賢文》上說:“見人且說三分話,不可全拋一片心”。早年讀此文,是懷著批判的態度去學習的,因為文化大革命把《三字經》、《千字文》、《朱子治家格言》等都作為孔孟之道的流毒進行大批而特批,《增廣賢文》是我在一本黃歷的附頁里偶然發現后抄到本子上的,時不時地翻翻看看,覺得一些話說的很有道理,但理念告訴我,那都是封建流毒。于是,我就反其道而行之,即見人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竹筒倒豆子——直來直去,不拋一片心似乎就是對人不誠實。在這種逆反心理的驅使下,在處世中往往三下五去二,就把自己赤裸裸地教給了對方,以至于后來因為好說而走不必要的彎路,用自己的話說叫做“撅嘴騾子討了個驢價錢——吃嘴上的虧了”。如今讀經典有感悟,雖說是亡羊補牢,為時已晚,但,總算有所感有所悟,比稀里糊涂帶進棺材強得多。
  敏于行,即對于某件事情,一旦決定,便立知即行,絕不猶豫推脫延誤時光,這也是斯人一貫堅持的處事原則。不過,最近看了電影《辛亥革命》,感到袁世凱如果在鎮壓武昌起義時敏于行的話,起義將失敗得更慘,袁世凱深諳“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在鎮壓武昌起義問題上,不急于求成,而是以此來要挾慈禧太后拿錢,袁世凱的不敏行著實不是君子行為(當然,他的行為為辛亥革命的成功贏得了時間),后來被冠以“竊國大盜”倒名副其實。

 

之二十五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孔子說:“有道德的人是不會孤立的,一定會有思想一致的人與他相處。”
  孔子這段話,貴在修德以安人,不怕孤單無助。在古人看來,只要真是道德君子,那么即便在短時間內或許沒有互相呼應的伙伴,但是時間長了就總會有同樣性情和抱負的人過來與他親近。
  書法家潘一靜先生,自幼好書,因家境貧寒,幼年時常常以沙土地為紙,以柴火棒做筆,拼命地畫。中學畢業后,一邊做民辦教師,一邊用廢舊報紙臨帖。期間,偶從舊書攤上撿得一本叫《莊子》的舊書,便如獲至寶,從此,開始癡迷于莊周。1980年秋,時年27歲的他考入商丘商業學校,畢業時,以其書法之長而留校從事書法教學工作。幾十年來,他癡迷老莊,醉于書魂,也因此把自己搞得囊中羞澀,生活窘迫 ,頗似幾分舊時的文人模樣。為改變生活狀況,曾幾度從商,但,終因骨子里就不是經商的料,而弄得教訓多多,以至于一些朋友見面唯恐避之不及。然而,一靜雖無緣騰達,卻能窮善其身,無論怎樣的挫折,他都始終縱魂書海,探秘老莊,幾十年躬耕不輟。也就是這份執著,使得數十位國學愛好者先后與一靜合作共事或提供資助,特別是近兩年來,一靜在網易注冊了“老莊文化書院”之后,關注者甚眾,追隨者頗多,在大家的簇擁中,以一靜為院長的真正的“老莊文化書院”落戶商丘。一靜成了眾多國學愛好者的領軍人物。從昔日的唯恐避之不及到今天的趨之若鶩,個中滋味一言以蔽之——德不孤,必有鄰也。

 

之二十六

  子游曰:“事君數(1),斯(2)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注釋】
  (1)數:音shuò,屢次、多次,引申為煩瑣的意思。
  (2)斯:就。
  子游說:“事奉君主太過煩瑣,就會受到侮辱;對待朋友太煩瑣,就會被疏遠了。”
  子游的話告訴人們,什么都要講究一個度。服事君主,向他進諫時,如果不聽,應適可而止,不要反復力諫,不然就會招致侮辱。向日常交往的朋友提意見,如不聽,也要適可而止,不要反復指責,否則就會彼此疏遠。
  在現實生活中,有這樣一則故事。
  有一個朋友為一家企業做了一年顧問,終因不堪忍受老板的事無巨細和無休止的彎彎繞而辭職。據他介紹,該老板是他的一個朋友,只有小學三年級文化,管理著近億元的資產,可謂是嘔心瀝血,寢食不安,手下有六個項目部,自己發明了一套管理辦法,自己命名為“模式化”管理,命令辦公室強力推行。怎奈,這套辦法僅停留在小學加減運算的水平,一年內換了四任辦公室主任也推不下去,原因是這些主任們推不下去,還反復提修改意見且固執己見。結果老板寧肯換人也不改其自己發明的管理模式。那朋友也因屢屢提相同的的意見,也讓老板心里不悅,便見機而退。過去侍奉君主之人,你不能比君主聰明。現在為老板服務,你不能比老板智慧。所謂擇主而奉,就是你要找到適合你生存的環境。我那位朋友和那幾任辦公室主任假如都只有小學二年級的水平,估計應該會適應并協助老板開拓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