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洪羊洞:以教学活动为核心的研究性学习环境设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4:54:48
     【摘 要】研究性学习环境的教学设计应该充分考虑教学活动的社会文化属性,将传统教学设计方法中关注行为表现的各种分析和设计技术,与活动理论关注真实教学情境脉络的分析与设计思路结合起来。本文在剖析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从教学活动的角度出发探索研究性学习环境的设计思路,并力图使教学活动的设计、知识的传递与接受设计、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的设计共同融入到研究性学习环境的设计之中。

【关键词】 学习环境设计;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

一、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

   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习者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学习者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在经过设计的合乎某种教学模式要求的学习环境中通过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才得以形成的。促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生成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内因”,一个是“外因”。由于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学习者的主动探索和主动学习就是“内因”,“外因”则是影响学习者学习的外部学习环境,它是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意义和促进能力生成的外部条件。如何调动学习者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呢?这就要靠各种教学策略。很多教学策略是针对单一类型知识的,当需要培养学习者综合运用各种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时,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多种教学策略结合在一起,加以综合运用,如果这种运用方式趋于相对稳定,这就变成一种稳定的模式,即教学模式。教学模式能够从更深的层次激发学习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各种知识加以综合运用。内因需要外因的紧密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因此,设计理想的学习环境去支持教学模式的展开就成为必须。显然,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开发要充分考虑教学模式的要求,否则,就是有再理想的学习环境,学习者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生成也无从说起。

   教学模式设计是学习环境设计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为了使我们所设计与开发的研究性学习环境很好地支持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首先我们必须了解什么是研究性学习,然后归纳出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

   根据教育部的文件,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仔细分析这个有关研究性学习的文件,可以看出,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有三:首先它是一种旨在培养学习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形式,而不是一种简单的知识传递与接受的教学形式,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习者的问题解决能力、信息素养、分享与合作能力、增加情意体验是研究性学习的首要特点;其次,研究性学习采取了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流程,在研究过程中产生问题、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为了使研究性学习过程顺利完成以及全面地评估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效果,往往采用过程性评价和多元评价的方式,通过建立量规(Rubric,是一种结构化的定量评价标准,它从与评价目标相关的多个方面详细规定评价指标,具有操作性强、准确性高、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特点)予以保证是一个有效的办法;最后,所选择的研究内容不是照搬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而是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研究性学习的流程往往是线性的,但研究性学习所选择的专题却必须是结构化和情境化的,两者互相配合贯穿研究性学习的始终。

   针对研究性学习的这三个特点,我们可以归纳出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图1清晰地展示了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的主要方面,但还有两个问题需要特别指出。第一个问题是信息技术如何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问题。由于学习者不仅要对教师所提供的结构化的专题资源进行分析和归纳,还要在与专题相关的拓展资源和因特网上的更广泛的学习资源中探索,后者尤其需要学习者按照研究性学习的要求去使用信息技术。学习者在网络环境中的信息获取方式与传统环境中的信息获取方式不同,更多的是在诸多选项和路径中做出选择,从而获取与加工信息。这种模式强调使用检索和浏览,强化了一种快速决策的交互方式,由此会产生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它会促使学习者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快速寻找信息,以任务驱动的学习方式使认知资源得以重新配置,以支持高级的思维和学习活动,显然,这是研究性学习所需要的理想结果。另一种可能是,学习者只对网络资源做浮光掠影式的浏览,而不对每个节点中的信息做细致分析和加工。因此,在网络环境中进行研究性学习,尤其需要教师在资源的搜索策略、加工策略、自主学习策略和协作学习策略等多方面对学习者进行指导和引导,使信息技术的使用符合研究性学习的教育理念,使信息技术工具为学习者的最近发展区提供模型、提供高级思维的机会、实现对元认知的引导。第二个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评价问题。研究性学习评价有其特殊性(图1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中没有予以突出)。它应该贯穿研究性学习的始终,既包括过程性评价(包括开题评价、过程评价和结题评价),也包括多元化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小组互评和个人自评),还包括了多角度的评价(包括态度评价、体验评价、结果评价),并且这三类评价应该结合在一起进行。为了满足研究性学习评价的要求,需要在研究性学习网络支持平台中设置网络档案袋(包括学生研究档案、课题进展档案、教师辅导档案、专家答疑档案等),全面记录学习者的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此外,还需要开发一个良好的研究性学习的评价量规,制订标准予以评价。

二、研究性学习环境的设计

   信息技术支撑的研究性学习环境是目前教育技术领域的一个前沿课题,其最主要的设计理论就是教学设计理论。教学设计存在三个世界,即知识的世界、学习的世界和工作的世界。知识的世界强调分析知识结构,由此选择教学策略以取得特定的学习结果;学习的世界强调特定的学习过程,以及综合支持此过程的策略;工作的世界强调真实生活中的任务设计——绩效,以及支持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三个世界的设计思想对于研究性学习环境的设计来说都是必须的。以往的教学设计理论比较重视对前两个世界的设计分析,但忽视对第三个世界的研究,教学设计过于注重教学系统设计的操作过程,所提供的教学设计方法比较机械和抽象,教师很容易掌握教学设计的形式,结合自己的教学写出一份符合教学系统设计要求的教案,但没有将教学设计的工作与师生之间活生生的教学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也就是说以往的教学设计将教学设计的三个世界割裂开了。

   不过这并不等于说以往的教学设计方法是错误的,实际上,以往的教学设计中的许多方面对于设计学习环境来说是很有价值的,例如学习目标的分析、学习内容的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策略选择、总结复习、反馈、结构化地呈现教学专题、形成性评价等等,这些都是需要继承的重要研究成果,还将在研究性学习环境的教学设计中发挥重要作用。对于研究性学习环境的教学设计来说,如何把教学设计的三个世界的思想紧密结合起来,并克服以往教学设计的不足呢?我们认为需要充分考虑教学活动的社会文化属性,将传统教学设计方法中关注行为表现的各种分析和设计技术,与活动理论关注真实教学情境脉络的分析与设计思路结合起来,从而使教学活动的设计、知识的传递与接受设计、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的设计共同融入到学习环境的设计当中。下面我们就按照这种构思简要阐述研究性学习环境的教学设计。

(一)研究性教学活动的分析与设计

   1. 明确研究性教学活动的意图

   为了引导教学活动的分析,首先必须明确活动系统的目标和动机。这就是要回答:研究性教学活动系统的目标是什么?如何借助学习者对结果的期望形成学习者的动机?这个过程的目的是什么?明确活动系统意图的第一出发点是要引导设计相关的真实性的教学情境脉络,而不是制订知识性的教学目标,从而能够推动学习者学习活动的进行。

   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设计最相关的环节是选题,选题渗透着研究性教学活动的意图。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将选定的课题变为研究的课题,从而形成教学活动的目标。好的选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动机,从而使学习者有兴趣持续地进行研究。那么到哪里去寻找好的课题呢?这就要告诉学生可以从课程中进行扩展,也可以从身边的问题、社会生活的热点问题中去寻找,看有没有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题目定下来后,我们就可以通过“6W(What、Who、Where、When、Why、How)”细分法去进一步认清问题,从而制订研究的步骤,预测最后的结果等等。在此基础上设计真实性的教学情境脉络就不会困难,所采用的收集信息的方法也将是活生生的,比如实地调查、访问专家、参观、讨论等,而不是对教材知识进行抽象地分析。

   2. 分析研究性教学活动的客体

   研究性教学活动不是为了研究而研究,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所进行的研究性活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研究,它只是借用了研究这种形式,以克服传统教学中的一些弊端。面向中小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教学活动,旨在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获得发展。因此,在明确教学活动的意图之后,就应该明确活动意图所蕴涵的教学目标——研究性教学活动的客体,它主要包括认知目标、情感目标等。

   3. 分析研究性活动系统的成分

   活动理论主要是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即不能在活动发生的情境脉络之外对活动进行理解或分析。分析研究性学习活动系统时,必须探讨谁介入了这个教学活动,还要探讨所介入的是何种教学活动,活动的客体和产品是什么,活动遵循的规则是什么,教学活动中更大的共同体是什么。这个步骤包括了深入地界定研究性教学活动的成分,包括主体、客体、共同体、规则、分工和工具。

   学生是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主体,因此要理解和设计学生的研究性行为就必须了解有关活动主体的特征,即要分析学习者的特征。在研究性学习中,研究小组是共同体的核心成分。比较理想的分组结果是要能够使各研究小组内部尽量达到异质,而各小组之间最好是同质的。小组内部的异质性为小组内部的互补性及劳动分工提供了便利,各小组成员可以各取所长,为小组的研究做出各自不同的贡献。使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分组是一种很好的想法,但自动分组必然会牵涉到学习者学习风格的测量,这种测量的准确性、结果的可用性值得怀疑。因此,分组方式往往采用先由学生自愿结组,然后再由教师根据自己对学生的了解,加以调整确定。研究性学习中的规则可以通过调查或问卷的方式加以确定,并在此基础上为活动团体制定特定活动的行为规范,即活动准则以及违反活动准则的后果及制裁方法。如果学习活动需要明确的分工,那么还要帮助学习小组公平地确定劳动分工,包括个人的权力和义务、任务的划分、完成的评价标准等等。研究性活动系统的要素(主体、共同体、客体)相互之间并不直接作用于对方,它们之间的互动是由工具做中介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工具很多,但主要的是各种表格和量规以及各种学习工具(如效能工具、认知工具和交流工具等),其中前者的作用更为显著和必要。

   研究性学习所需要的表格和量规有很多种,它们支持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在支持研究性学习的各种表格和量规中,供学生使用的有:开题阶段的表格(包括课题研究方案设计表、评价量规、学生课题申请单、研究契约表单)、实施阶段的表格和量规(小组课题实施方案、活动计划报告表、实验记录表、访谈记录表、调查情况记录表、学生研究日记表、课题研究中期检查表)、结题和评价阶段的表格(课题组研究成果报告表、课题组活动情况一览表、成果展示评价表、教师指导评价表、课题组研究成果报告表)。供教师使用的表格和量规有:开题阶段的表格和量规(包括课题研究方案设计表、评价量规、课题列表、选题记录表、开题报告评审单、课题研究方案评审表)、实施阶段的表格(实施过程监控表、课题研究中期检查表)、结题评审阶段的表格(结题评审表、课题研究成绩评定表);供管理部门(如学校)使用的表格和量规包括:教师培训计划表、校外专家专题报告安排表、校内教师辅导报告安排表、学校研究性学习一览表、研究性学习课题实施进展情况检查表、研究性学习课程成绩一览表等等。这些表格和量规为研究性学习活动提供了具体的规划、程序、方法、组织的规则、工作组织的形式等,它们是研究性活动最主要的推动者。

   学生的学习活动需要借助学习的工具来完成,特别是一些信息技术支持的工具。根据对学习者学习所提供支持的差异,这些工具可以被分为效能工具、认知工具和交流工具三类。效能工具是指帮助人们提高工作效率的工具。典型的效能工具有字处理软件、作图工具、搜索引擎等等。认知工具是指可以帮助学习者发展各种思维能力的软件系统,比如语义网络工具、数据库、专家系统等等。交流工具可以支持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如基于Internet的E-mail和聊天室等等。在对学习者学习工具的选择和设计上,教学设计者要明确学生在完成学习目标过程中可以利用哪些工具,以及每种工具的主要性能和特征,比如何种工具支持何种活动和操作。教师可以从中了解学生的思考方法、协作策略和学习方法等等。

   4. 分析活动系统的子系统

   分析研究性学习的活动系统不仅要分析活动系统的诸要素,而且必须分析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和矛盾。这些互动和矛盾体现在生产、消耗、交流和分配各子系统中。

   “教育不属于物质资料生产活动,而属于人类自身的再生产和再创造”。人在认识世界的同时认识自身,人在建构与创造世界的同时建构与创造自身,这是人类学习活动中生产子系统的活动规律。在分析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生产子系统时,要注意观察主体为了转换客体如何与工具、符号和其它中介进行互动,客体是如何呈现的,中介对活动的性质施加了什么影响,它们是否改变了主体的表现、能力和信念等,这涉及到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很多方面,例如研究性学习活动进度的统筹安排是否合理、学习者的知识储备是否足够、教学目标的制订以及是否可以以可视化的形式呈现、研究的条件和工具是否具备和适合、研究的效果如何等方面都需要考虑。

   在分析消耗子系统时,我们要观察活动共同体成员是如何与总体规划相关联的。这包括了谁是总体规划的制作者、如何制订总体规划、共同体成员是否支持或阻碍了生产过程、消耗子系统对生产子系统产生了什么影响等等。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研究性学习活动还缺少一个宽松的环境,还有许多矛盾有待解决。例如在管理方面,就存在教学和科研之间的矛盾,“分数”和“能力”间的矛盾,管理者和实施者间的矛盾。学生作为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问题,如研究过程过于简单、组织纪律松散、团队合作精神差、调查和访谈遇到挫折、课题研究不能坚持、研究方法欠缺或不规范等。研究性学习活动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人和物,但一般认为学校领导的重视最为关键,学校领导最适合对研究性学习活动进行总体规划和协调。

   在分析分配子系统时,要能够做到协调共同体中各成员之间的关系,针对共同体中各成员的性格爱好与特长进行合理分工,共同服务于一个研究和学习目标。

   在分析交流子系统时,我们要注意察看共同体中的规范和规则是如何通过协商制订出来的。研究小组各成员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同性格的人如何去交流,在信息技术支持的学习环境中,会有一些新的规则和交流形式出现,如要求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要及时反馈。交流方式也多种多样,既有同步的也有异步的,不同的交流方式适应不同情况,其效果也不尽相同。

   5. 分析教学活动的构成

   活动具有层次结构。活动、行动、操作的层级模式是对这种活动结构的描述。活动水平被解释成意图水平,因为活动关注的是作为驱动力量的意图和动机(有意识的需要、价值观、欲望)(Linnard,1995)。行动水平是功能性水平,通过规划和问题解决行动完成活动(Linnard,1995)。操作是常规性的具体行为,受环境条件的限制,主体进行操作是为了完成行动,例如用电子表格处理信息、打电话等都属于操作的范畴。活动的这种层次结构描述了全部有意识地和无意识地针对客体(如总体规划)的思考和表现的内在关系。

   在研究性教学活动系统中,必须识别出支持活动的所有行动和操作,这样就将这些行动和操作置于情境脉络之中,这种情境脉络对于个人而言既是外部的,又是内部的(被解读了的)。将活动分解成行动和操作,才能很好地展开研究性学习环境的设计。教学设计者必须了解预期的活动由哪些行动构成,它们的目标是什么;这些行动由哪些操作构成,它们的约束条件是什么。这些分析工作可以借助任务分析的方法来完成。

   本研究根据本设计思想开发了一个“研究性学习网络支持平台”,它就是活动的客体之一,而具体实现这一目标的行为者就是活动的主体。在开发研究性学习网络支持平台的过程中,活动的主体主要是开发小组。开发小组通过教学设计和开发活动作用于客体,即总体规划。该活动包括了大量的行动:进行需求评估、教学问题分析、进行任务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对互动进行设计、html和asp编码,等等。为了进行这些行动,设计者和其他人一起进行操作,如拍照片、在互联网上搜寻资料、打电话与试验学校教师联系等。所有的操作在开始进行时都是行动,因为它们需要有意识的努力。随着实践活动的展开,需要的有意识努力越来越少,活动分解成为行动,并最终被分解为操作。但是也可能出现相反的变化:操作因不具备相应的环境条件(或环境条件改变了)而不能自动地执行,必须重新确定目标,这就又成为了行动。当所确定的预期目的不能实现,这就需要重新规划,对活动进行重新安排。所以活动、行动和操作之间的关系是动态的。整个活动系统受到将客体转变为结果这一目标的引导。当所有的活动系统要素都由同一目标引导,且这些要素之间没有矛盾时,活动系统运作的效率就比较高。从活动系统的三个层次不难看出,主体采取的活动主要针对的是最终目标,完成行动是为了达到较短期的目标,操作是完成各个子目标的手段。活动结构的层级性质提供了支持活动、行动和操作的层级化动机。

   根据上述分析的结果,就可以选择和设计学生的学习行为了。被选择和设计的学习行为是那种分工明确且公平的,人际交往规则明确且易执行的,支持这种行为的认知工具种类多且易获取的,基本活动和操作都容易完成的,评价标准明确且易执行的学习活动。

   (二)知识的传递与接受设计

   研究性学习环境的设计必然包含学习材料的设计。从传统意义上讲,学习材料设计的主要工作是知识的传递与接受设计,不过,在研究性学习环境中知识的传递与接受要依托学习环境来进行。

   在知识传递与接受的设计方面,传统的教学设计理论研究成果甚丰,它所依据的理论基础主要不是活动理论,而是信息加工理论以及前面所提到的各类知识的教学策略。对此我们不做过多赘述。但有一点需要强调,由于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所以说对特定专题的结构化安排是非常关键的(前文已阐述过,研究性学习材料的结构化安排、研究性学习过程的流程设计、过程性评价管理共同保证了研究性学习的效果,这样才能使之既不流于形式,使知识内容成为思维活动发展的基本“助推器”,又能让学生体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

   为了使研究性专题的内容、结构和布局整体有序,较集中全面地反映某个专题的教学要求,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确定主题。在本专题中最核心、最重要的主题任务是什么。

   二、对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者进行分析。

   三、进行主题结构化分析。包括本专题主要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各内容间的逻辑顺序如何,如果用尽量短的词句概括各方面的内容、各内容间的层次关系是什么。对主题做结构化分析宜采用学习任务分析方法,其结果是形成一个知识点网络图。

   四、进行结构化资源准备。包括专题各目录的资源有哪些、资源的格式都是什么,拓展本专题学习的资源有哪些,有关本专题的知识点网络图中知识点的应用实例有哪些,等等。

   五、为结构化资源准备主题目录结构和资源。包括怎样结构化呈现专题的内容、提炼要点、安排内容、采用导航结构、绘制目录结构草图和绘制链接结构草图等。

   六、增加辅助功能。如对新设计的学习任务增加任务情境、对实例进行增删改、增加反馈(如适当的提示和强化、启发、给出某种要求或建议、诊断出错原因)

[参考文献]

[1] 戴维·H·乔纳森. 重温活动理论:作为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的框架,戴维·H·乔纳森等主编. 21世 纪人类学习的革命译丛——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中文版2002,英文版2000.

[2] 何克抗.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GCCCE`98学术论文集,1998,6.

[3] 何克抗. 纵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EB]. http://www.etc.edu.cn/academist/hkk/zhuanfang.htm

[4] 桑新民. 技术—教育—人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学的哲学基础初探[J]. 电化教育研究,1999,(2)、(3)

[5] 倪小鹏. 基于活动分类的媒体观[J]. 中国远程教育,2003,(17)

[6] 教育部文件,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2001.

[7] 曹晓明. http://uisee.yeah.net/,研究性学习资料下载,2003.

[8] 李文光. 知识建构与能力生成导向的教学设计研究[C].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专业博士论文,2003.

[9] Oliver,R.& Omari,A.& Herrington,J,Exploring student interactions in collaborative World Wide Web computer-based learning environments,Journal of Educational Multimedia and Hypermedia ,1998.

[10] Jeroen J.G ,Norbert M.Sell,Paul A.Kirschner , Mental Models as a New foundation for Instructional Design,EDUCATION TECHNOLOGY/March-April ,2002.

[11] Engestr?m,Y. Learning by expanding: An activity theoretical approach to developmental research,Helsinki,Finland :Orienta-KonsultitOy,1987.

[12] Linnard,Mew debates on learning support,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1995.11.

[13] David H.Jonassen Learning as Activity,EDUCATIONAL TECHNOLOGY/March-April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