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秀花园:孔子儒家思想是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3:18:57
在我国历史上,儒、释、道三家并称,但它们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各有不同,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主体,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基本性格。孔子面对春秋末期急剧变革的社会现实,汲取夏商的文化营养,继承周代的文化传统,创立了包括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等思想在内的完整学说。孔子思想的精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丰富了“仁”的内涵,升华了“仁”的意义,明确提出“仁”即“爱人”,并进一步阐明“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为“仁”,应该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一种深刻的人本主义哲学思想,这种思想贯穿于孔子思想学说的各个方面,在今天的社会人际关系中,依然闪耀着时代的光辉。孔子特别强调“仁”的价值和作用,认为“仁”既是每个人必备的修养,又是治国平天下必须遵循的原则。他倡导“仁”、“德”思想,在此基础上,将仁、义、道、德放大到社会层面,提出了一种“大同”的社会理想,“大同理想”给“仁”一个全面的展现、验证的舞台。由于当时社会条件所限,“大同”理想难以实现,因此,孔子退而提出“小康”社会的理想,这是初步贯彻“仁”精神的社会。也可以认为“小康社会”是“大同社会”的初级阶段。
  二是“礼”。孔子对古代礼仪发展所作的贡献,在于他把仁学注入了礼学之中,阐述了仁与礼的关系。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可见,孔子不满意礼只是人们外在的行为规范,认为人们在施礼时应具有仁爱之心,即仁为实施礼的基础。仁是人的思想根源、感情内涵,礼是仁的外在流露、形式体现。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则何以别乎?”这就是说,孔子认为人们孝顺父母时只有具备了虔诚、尊敬之心才能与犬马区别开来。可见,施礼时,仁是根本,失却了仁,只追求礼,礼也流于形式,变成唯形式主义,使人成为虚情假意、装腔作势的木偶。
  三是“中庸”。孔子的“中庸”思想,既具有哲学方法论的意义,又具有品德修养的意义。就方法论来说,其要点有二:一是“中”,二是“和”。孔子所谓“中”,是指在认识和处理客观事物时,要做到“适度”、“恰如其分”,其基础就是从实际出发。孔子主张“君子和而不同”,即不同事物之间,两方在地位和伦理关系上、责任和义务上各有不同,甚至在对待事物的观点方法上也有所不同,但通过彼此间的谅解与协调,可以达到双方或多方关系的和谐与统一。这个思想被看做是人类面对未来,处理各种国际关系时的黄金法则。此外,孔子还提出了“和为贵”的观点,强调差别之间、不同等级之间关系的协调与和谐。这种强调协调与和谐的观点,在处理人际关系上,乃是一种有社会普遍意义的原则,尤其为我们主张的和谐社会价值观所认同、接受。
  四是“教”与“学”。孔子“教”与“学”的思想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提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创办私学,提出“有教无类”,给平民接受教育的机会。这种思想对世界平民教育、均等教育贡献卓越,是教育公平论的奠基者。对于学习目的,孔子提出“学而优则仕”,支持平民出身的学生从政施展才能,推崇社会公平价值。孔子强调学与见闻结合,学与思结合。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方面要求把思考分析建立在学习探求基础上,另一方面又要求把学到、听到和见到的东西加以分析研究,变成自己的知识。他还强调学与行结合。他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孔子的教育实践与经验,为中国传统教育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由于孔子思想具有如此深厚的历史文化根源,由于孔子思想积极入世的实践精神,由于孔子思想所具有的深厚历史感、文化感、道德感,由于孔子思想在传承历史文化上的自觉努力,它的价值观逐渐成为中国社会价值观的主流。
孔子思想“德治爱民”的政治文化,“孝悌和新”的伦理文化,“文质彬彬”的礼乐文化,“远神近人”的人本取向,渗透到中国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孔子哲学强调阴阳互补、和谐与永恒变易以及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成为中国古典哲学的重要基础。这些都深深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哲学、宗教、伦理、文学、艺术、科技、医药以至政治、经济诸多方面,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特别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极具现实价值,前者已被《世界人类责任宣言》确定为全球治理的“黄金规则”,后者对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和多元世界具有重要的启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和而不同”这一两千多年前的古老观念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活力,仍然可以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目标,是人类共同生存的基本条件和基本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