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新中式风格的元素:全国稀有戏剧文化知识你了解多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11:34:37
文/网络     编辑制作/荷花小女子
海丰县西秦戏剧团 ─ 全国稀有的古秦腔剧种
西秦戏,初考系明代西秦腔( 即琴腔、甘肃调 )流入海( 陆 )丰后与地方民间艺术和民情风俗结合,至清初逐渐游离于本腔( 西秦腔 )而自立门户形成了西秦戏剧种。 音乐唱腔为齐言对偶句的板式变化体,主要声腔有正线、西皮、二黄,还有少量昆腔与杂调,正线为本腔。设老生、武生、文生、正旦、花旦、红面、乌面、 公末、丑、婆10个行当。剧目积累一千多个,有「四大传」、「八小传」、「四大弓马」、「三十六本头」、「七十二小出」之分。 表演风格──武戏粗犷、豪放、激昂、雄浑,气派大方; 文戏细腻、柔情、传神,唱做俱佳。剧种植根海陆丰,流行于粤东、广州、香港、闽南、台北( 今称北管戏 ),辐射东南亚。
西秦戏,有史可查的曾有过39个班子和51个走唱曲班。 历代名伶辈出,在亁嘉年间、辛亥革命前后、苏维埃运动时期和解放后,曾有过几度辉煌。
本剧团系解放后以仅存的一个民间庆寿年职业剧团为底子,集合了各行当所有老艺人发展起来的。自此,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一面挖掘传统剧目和表演艺术;一面培育新人,而且吸收女演员,改变了历史上全男班的落后状态。在「双百」文艺方针指引下,常演剧目近百个( 传统为主,创作、移植、改编为次 ),处于黄金时代。
「文革」期间,剧团解散。粉碎「四人帮」后,恢复剧团建制,但由于艺员流失,特别是老艺人先后辞世,青黄不接,以致行当奇缺。 有幸得党和政府的扶持,大力抢救,才得以起死回生。在参加国家、省、市多种艺术汇演和重大赛事上,剧目、剧团、演员皆获佳奖。
近年来,剧团从低谷奋起,由每年演出几台戏攀升到200多台(折合600多场),创下了历史的新高。1992年被文化部称为「天下第一团」,2005年获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西秦戏:

西秦戏,源自西秦腔,明末流入海陆丰后,经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至清初逐渐游离本腔而自立门户,形成别具风格和特色的剧种。清道光年间,海丰举人黄汉宗就有《竹枝词》赞曰:「十月山村人谢神,梨园最好演西秦。声容近数兴华旦, 未许东施强效颦。」其音乐唱腔为齐言对偶句的板式变化体,有老生、武生、文生、正旦、花旦、红面、乌面、公末、丑、婆等10个表演行当。主要声腔是正线和西皮、二黄,还有少量昆腔与杂调、唱念均用中州音韵,剧目有武戏700多出,文戏400多出,表演风格粗犷、豪放、激昂、雄浑,长于武打。著名演员有曾月初、刘宝凤等。
海丰县白字戏剧团 ─ 全国稀有的民间剧种
海丰县白字剧团成立于1952年,1956年列入国家编制, 是全国唯一一个国办的白字戏剧团。该团一直坚持对白字戏的继承、研究与发展,推陈出新,先后挖掘上演了一大批优秀的传统剧目和移植、改编、创作的剧目,长期活跃于海陆丰、惠阳、潮汕、福建等地区,深受广大观众欢迎。1992年《放走曾荣》选场参加全国「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1993年《金叶菊》选场参加广东省第四届艺术节演出均获得多个奖项。1995年《崔君瑞休妻》一剧参加广东省第六届国际艺术节演出,共获得剧本、导演、作曲、 演出和演员表演九个奖项。近几年,每年演出200场次以上,还经常赴港澳传送乡音。
近年,在各级党政和文化主管部门的重视下,调整充实了剧团的领导力量。演职员工树立了敬业、爱业的精神,演出艺术水平得到不断提高。海丰县白字戏剧团现有中级艺术职称8人,初级艺术职称15人;历届史、县人大、政协委员会多名,广东省戏剧协会会员5人,历年来曾获得省地级奖项的10人。目前演员队伍老、中、青相结合,以近30名中青年演员为主力军,团队精神朝气蓬勃。
白字戏

白字戏,闽南话剧种之一。明初从闽南传入粤东,经与海丰的地方方言、民间艺术结合,形成了一种唱腔多用「啊咿嗳」衬词拉长为特色的海陆丰白字戏,基本唱腔以曲牌联套,辅以民歌小调。有生、旦、净、丑、公婆、贴7个表演行当,以演文戏为主,传统剧目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秦雪梅》等200多个,分为大锣戏、小锣戏、小调戏和反线戏。 表演时唱做并重,唱念俱用福佬话,著名演员有叶本南等。著名音乐家马思聪根据白字曲的素材, 创作了闻名世界的《钢琴弦乐五重奏》、《秋收舞曲》等。
正字戏

正字戏,又叫正音戏。是一个唱舞台官话的古老剧种,它源于弋阳腔,形成于明初。据嘉靖《碣石卫志》载:明洪武年间,海丰碣石卫署为活跃戌军的文娱活动,从弋阳,泉州一带聘来正音戏班前来演来,从此便在海陆丰流传开来,表演风格质朴、粗犷豪放,善于运用各种抖动功夫,表现了古战场大厮杀场面,以及大锣鼓、大唢吶的热闹气氛,给人们留下了深剧的印象。著名书画家赖少其曾挥笔题诗云:「演武有正气,演文多雅意,锣鼓喧天响,略表家乡谊。」
正字戏剧目共有2600多个,分文戏和武戏两类。文戏艺术底蕴深厚,有「四大苦戏」、「四大喜戏」、「四大弓马戏」等160多出。武戏居多,有汉传、三国传、隋唐传等,最具代表性的剧目有「十二真本戏」。表演特点典雅、细腻、柔情、传神,唱做俱佳,以做见长。有武生、红面、乌面、白面、正生、文生、正旦、花旦、公、婆、丑等12个表演行当。著名演员有陈宝寿等。广东省文联副主席、剧协主席李门对正字戏有极高的评价,特赋《临江仙》词曰:「昆杂正音能悦耳,明初早上高台。好花凭借众人栽。乡情缕缕,晓日逐波来。真本芳丛传十二,弓刀悲喜萦怀。更喜雏凤已成材。新声倩影,枭枭向阳开。」
花朝戏

明、清时期,紫金县乡间流行一种叫“神朝”的祭祀形式。巫师分扮觋公觋婆,一敲锣,一舞扇,在唢呐锣鼓的伴奏下唱歌,作“告神”、“点兵”等舞蹈动作。后来,一些艺人为了取悦观众,往往在做完神朝之后还要说笑话,做些滑稽动作,并把生活中梳妆、打扮加以夸张,配上小曲演唱。清光绪年间,更有艺人根据客家地区的民情风俗,赋上人物情节和简单的故事以这类演唱,形成一种戏剧形式。因这演出谐趣花俏,故乡人称为“花朝”。所以,花朝戏其实是在“神朝”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小戏剧种。
花朝戏形成前后,花朝戏艺人从其它剧种中吸收了大量剧目故事、小调和表演技艺,从而使花朝戏的艺术表现力得到明显提高,花朝戏的足迹遍及紫金、五华、惠阳、河源、龙川、兴宁、海丰、陆丰等客家地区。
1958年,随着专业艺术表演团体紫金县花朝戏剧团的建立,一批新文艺工作者进入剧团工作,花朝戏进入长足发展时期。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文艺工作方针指引下,新老文艺工作者努力探索花朝戏改革创新道路:开始建立了编剧、导演、编曲、舞美设计体制,使剧目生产纳入有序、规范轨道;大力开展新剧目创作、传统戏整理改编和移植外地剧本工作,丰富上演剧目;为适应剧目题材多样、演出规模扩大的需要,大胆打破“三小戏”体制的局限,建立更细的脚色行当分工体制,并吸收水袖身段功加以运用;唱腔音乐在采用曲牌联缀形式的同时,尝试运用板式变化来设计新腔,以丰富剧种音乐的表现力。近半个世纪实践证明,花朝戏的改革创新努力是卓有成效的。《卖杂货》等传统戏,经过整理加工后长演不衰,《苏丹》等数以百计的创作、移植剧目源源不断搬上舞台。经过几代艺术工作者的努力,花朝戏已从昔日的“三小戏”逐步发展成为行当、声腔、表演日臻成熟的地方戏曲剧种。花朝戏的艺术成果,还有她所体现的客家地区人文精神、民俗民间文化形态,以及宗教与戏剧起源、戏剧活动关系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得到社会重视和认同,其有关材料已被收入《中国戏曲志·广东卷》和《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广东卷》。2006年,花朝戏被评定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化州跳禾楼
跳禾楼起源于明末清初,流传于化州那务、播扬等地。主要分布在化州市那务镇和播扬镇内,中心是那务镇的那务村和高车村,播扬镇的潭灯村和江背村。平定、宝圩等镇也有活动。
相传古代歌仙刘三妹云游此间,见虫多损害庄稼,便唱山歌驱虫,当地青年牛哥见刘三妹唱起了山歌,也情不自禁地跟着同唱,日久俩人产生了深厚感情,山歌也唱得更默契了,他们时而合唱时而对唱,美妙动听的歌声不仅驱散了害虫,也催长了庄稼,确保了丰收。村民为了纪念歌仙刘三妹,每当农历六、七月夏播结束,便择日在晒谷场搭起禾楼,唱禾楼歌,跳禾楼舞。此舞反映了仙、人共同战胜灾难保丰收以及男女青年追求纯真爱情的良好愿望。
此舞世代相传,解放后因各种原因曾中断演出。1981、1983、1985年期间,县文化馆曾三次派文艺专业人员到那务、播扬搜集整理该舞资料,1986年5月,化州县文化局组队参加茂名市首届民间民俗文艺汇演,获挖掘整理奖和演出奖。2006年10月份重新挖掘整理,编成舞台艺术舞蹈参加茂名市特色文化活动月开幕式演出,同年11月份参加广东省国际旅游文化节“岭南民间艺术”汇演荣获优秀演出奖。
主要特征
①    每年(农历六、七月夏播结束这段时间)只演一次,时间长度达4小时。
②    有完整的科本(演出台本),每科为独立篇章,各章又有相互联系的内容,表演时完全按照科本进行。
③内容与社会生活紧密相关,以祈愿和反映生活情景为主。祈求风调雨顺、六畜兴旺、物阜民安;描写农事生产、生活情趣及情爱的过程。
④表演形式多样性。有唱、有对唱有调情歌。
⑤舞蹈动作古朴。动作以十字步为主。
⑥对歌带有广西壮族民歌色彩,跳禾楼经过历史的传承和吸呐,既有广西民歌风格,又有当地民间习俗的风情。
重要价值
跳禾楼有悠久历史,内容丰富多彩,现已全国上下闻名。对跳禾楼的挖掘和抢救,具有很大的意义。
第一、历史价值。跳禾楼是从广西传入,属民间歌舞系派,集中表现了当地人们的信仰和崇拜,是一个历史的产物。它反映出农耕文化形成的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是研究当时当地社会情况和生产力发展情况的一个重要历史物证,是研究民俗文化、宗教信仰的宝贵资料。
第二、艺术价值。在跳禾楼舞中,台上的独唱、对唱和独有风味的本地白话,它们都有永不磨灭的艺术魅力,给人们以艺术欣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镇隆飘色
信宜飘色流传于镇隆镇。分布区域主要是在镇隆地区,其中有:镇隆跃进街、解放街、前进街、八坊村、北畔、镇隆开发区、水口镇、北界镇等地方。活动多的地方有:镇隆、市区、东镇镇、大木垌、新里垌等附近地区。镇隆古城飘色艺术具有近三百多年历史,据当地第五代民间艺人梁星儒介绍,“镇隆古城飘色”源于清朝乾隆年间。据悉,粤西一带,大概是在太平天国起义失败时,当时禁演粤剧,有的粤剧艺人就想出办法将粤剧某个片段制成造型,在元宵节由人抬着游行欢庆节日。
从历史源头说,飘色也是农民祈求神灵镇邪去病保平安,祈盼丰年的原始祭神求福活动。广东各地流浪艺人每逢酬神庙会,便打扮成戏曲人物,造型表演,称“赛声”或“彩色”。后来发展成为马匹上装扮的“马色”、水上装扮的“水色”,而装扮在托上由多人抬着游行的称为“飘色”。镇隆飘色以“板”为单位,每板由2-3个小孩扮演,一板一个故事,多以神话、历史故事为题材。在结构上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色柜,即活动小舞台;二是色梗,即支持用的钢枝;三是扮演“色”的演员,坐在下面的叫“屏”,一般由4-10岁的小演员扮演,上面凌空的叫“飘”,一般由4岁上下的小孩扮演。今天的飘色,既有舞龙、舞狮之类的神州大地处处可见的传统艺术形式,还有在中国,甚至东南亚地区华人所独有的以傩戏造型队伍组成的飘色阵营。镇隆飘色已能制作大型18飘的高难度“飘色”,高度可达6.5米,宽至7.5米开外,气势宏大,精彩绝伦,堪称民间艺术一绝。每年春节至元宵前后或喜庆节日,在粤西一带巡迴表演,长盛不衰。信宜镇隆明珠色团于1980年成立。由以前的镇隆跃进街一二甲庙、镇隆解放街三甲庙、镇隆菜市街关帝庙、镇隆大禹新安社、镇隆前进街、镇隆上沙街、镇隆下沙街、镇隆八坊村等飘色团体组织,以及群众集资建立而成。
主要特征:
1、造型独特,艺术形式多样,其迷人魅力在于“飘”,飘色人物一足立于一根桃枝上,另一足摆动,身体凌空无凭,似无依托,令人惊奇。
2、一板飘色,在柜台上的小舞台或坐或立的称为“屏”,凌空而起的人物造型称为“飘”,造型人物年龄一般为4至10岁儿童,飘色内容一般以历史故事、神话故事为多。飘色已由过去的一“屏”一“飘”发展到现在的一“屏”多“飘”,甚至多“屏”多“飘”。 信宜镇隆飘色目前已经达到一屏18飘的技术。
3、现在的飘色是集戏剧、音乐、美术、魔术、杂技、力学于一体的综合造型艺术,塑造的人物飘然欲飞、惊险神奇,以其高、精、险、奇、  巧,被国内外誉为“东方的隐蔽艺术”。
重要价值:
1、历史价值。信宜镇隆古城飘色是民间艺术的瑰宝,已有近三百多年的历史。它在华夏悠久历史中,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和戏剧人物,通过生动人物的表演,反映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风俗、情趣和审美观,表现了粤西地区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研究镇隆古城将是研究粤西地区文化、风俗的一种极好方式。
2、艺术价值。镇隆古城飘色集杂技、彩扎、灯光、音乐、表演为一体,熔诗情画意于一炉,活跃了节日气氛,振奋了一方士气,稳定了一方安宁,营造出欢乐祥和、风调雨顺、物阜民丰的气氛,培养了一大批能吹、能打、能画、会扎的能工巧匠。镇隆古城飘色历来讲究创新,抱着学无止境,故此镇隆飘色表演所到之处,万人空巷、人流如潮。
3、教育价值。镇隆飘色的表演节目中有《欢乐神州》、《龙马精神》、《蟠桃仙景》、《凤凰展翅》等都是传统的家喻户晓的极好教育题材。对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构建和谐社会都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4、经济价值。由于其表演方式灵活,不受条件限制,宜于参加各种节日和喜庆活动,尤其是参加各种踩街活动,很受广大人民的欢迎;再加以规模的扩大、表演形式的变化和精心的包装,参加重大庆典、商业和文艺活动很有前景。镇隆飘色不仅为现代条件下开展物质文化交流活动营造浓厚氛围,而且为促进一方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起到巨大作用。
美景美图
精品美文
音乐空间
职场技巧
音画图文
感悟哲理
星座运清
生活百科
史海钩沉
健康常识
书画古玩
网页特效
电脑技巧
在线书架
精美相册

您已阅览  秒   感谢光临
背景音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