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回娘家原唱歌词: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如何提高处置危机的能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1:27:10

    在我国,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公共卫生事件开始成为严重威胁,全球新发的30余种传染病已有半数在我国发现;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如何应对这些危机?我国的危机管理机制如何?
  我国初步建立起危机管理机制

    非典之后,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加快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建设的重大课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2003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深刻指出,我国突发事件应急机制不健全,处理和管理危机能力不强;一些地方和部门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和能力。我们要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
同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全国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工作有条不紊的展开:
——国务院在安排2004年工作时,把加快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作为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一项重要任务作出了部署;
——2003年5月7日,国务院第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同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成立应急预案工作小组;
——2004年1月,召开了国务院各部门、各单位制定和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工作会议;
——2005年1月26日,《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经国务院第79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
——2005年2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听取并原则同意国务院关于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的报告;当月底,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工作情况;
——2005年4月,国务院作出关于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决定;
——同年5至6月,国务院印发四大类25件专项应急预案,80件部门预案和省级总体应急预案也相继发布;
    同年7月下旬,国务院召开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温家宝总理在会上强调:加强全国应急体系建设和应急管理工作,必须做好健全组织体系、运行机制、保障制度等工作;>>
同年11月16日,国务院第113次常务会议通过《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
2006年1月6日,国务院受权新华社全文播发了《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2006年1月8日,国务院受权新华社全文播发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2006年1月10日起,国务院授权新华社陆续摘要播发五件自然灾害类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和九件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2006年6月15日,新华社受权发布《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
7月7日至8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全文解读
    总体预案是全国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明确了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分级分类和预案框架体系,规定了国务院应对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组织体系、工作机制等内容,是指导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规范性文件。
 突发公共事件分四类四级
总体预案所称的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总体预案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成4类
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
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等。
按照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总体预案将突发公共事件分为四级,即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军队处置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既与国家应急预案相互衔接又自成一体;是国家应急总体预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国务院是应急管理最高行政领导机构
国务院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国家相关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机构负责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必要时,派出国务院工作组指导有关工作。国务院办公厅设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责,发挥运转枢纽作用;国务院有关部门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各自职责,负责相关类别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本行政区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行政领导机构。同时,根据实际需要聘请有关专家组成专家组,为应急管理提供决策建议。>>
 第一时间发布信息尊重公众知情权
总体预案明确,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要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向社会发布简要信息,随后发布初步核实情况、政府应对措施和公众防范措施等,并根据事件处置情况做好后续发布工作。信息发布形式主要包括授权发布、散发新闻稿、组织报道、接受记者采访、举行新闻发布会等。这意味着社会公众有了获得权威信息的渠道。>>
  国家专项应急预案(21件)
自然灾害类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5件)
《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国家地震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国家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
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9件)
《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国家处置铁路行车事故应急预案》、《国家处置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预案》、《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国家处置城市地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国家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国家核应急预案》、《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国家通信保障应急预案》
公共卫生类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4件)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社会安全类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3件)
《国家粮食应急预案》、《国家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国家涉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附:《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简本)
 国务院部门应急预案(57件)
建设系统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铁路防洪应急预案、铁路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铁路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草原火灾应急预案、农业重大有害生物及外来生物入侵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重大沙尘暴灾害应急预案、重大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应急预案、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风暴潮、海啸、海冰灾害应急预案、赤潮灾害应急预案、三峡葛洲坝梯级枢纽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中国红十字总会自然灾害等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国防科技工业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建设工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城市供气系统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城市供水系统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城市桥梁重大事故应急预案、铁路交通伤亡事故应急预案、铁路火灾事故应急预案、铁路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应急预案、铁路网络与信息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水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互联网网络安全应急预案、渔业船舶水上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农业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特种设备特大事故应急预案、重大林业生态破坏事故应急预案、矿山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事故灾难应急预案、陆上石油天然气储运事故灾难应急预案、海洋石油天然气作业事故灾难应急预案、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溢油事故应急预案、国家医药储备应急预案、铁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水生动物疫病应急预案、进出境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民用航空器应急控制预案、药品和医疗器械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应急预案、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应急预案、煤电油运综合协调应急预案、国家物资储备应急预案、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司法行政系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公共文化场所和文化活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海关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市场监管应急预案、大型体育赛事及群众体育活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旅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新华社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应急预案、外汇管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
 地方(省级)总体应急预案
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如何提高处置危机的能力
面对防治“非典”工作的严峻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沉着应对,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有力地加强了防治“非典”的工作,得到了人民群众广泛的认同和支持。
人类社会生生不息,总是在同各种天灾人祸的斗争中向前发展进步的。而人类又总是在这种斗争中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增强自身战胜各种灾害的能力,于是对“危机”研究的科学即危机管理学和处置危机的机制便应运而生了。
这里所谓的危机,指的就是突发性的、可能对社会造成较大危害的事件,它可能是“天灾’,也可能是“人祸”。在人类生存环境(自然的和社会的)急剧变化的形势下,对于一个负责任的、善治的政府而言,提高处置危机的能力已经成为了一门必修的课程。
一般而言,把握处置危机的主动,一是政府要有危机意识,居安思危,在危机到来之前,便制定出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危机的预案,一旦危机爆发就有可能做到处惊不乱。二是在危机已经成为事实并且波及的范围比较广时,要尽可能地增强透明度,让社会了解危机的真实情况,这是稳定人心,建立政府公信力,争取公众支持和参与的关键,三是依靠科学决策,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这是由危机涉及领域的复杂性、专业性所决定的。在很多情况下,地震专家、气象专家、水利专家、医学专家、军事专家以及别的方面的各种专家的作用,是其他人所难以替代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技术是克服危机的第一胜数。四是全面准确地分析形势,特别是对事态的发展走向力争作出正确的判断,在这个基础上果断决策、沉着指挥,争取把危机造成的损失控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及早度过危机。
加强危机管理不仅要提高人的素质,更要靠建立和完善危机管理的制度。事实一再验证了邓小平所说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帝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应该说,我们干部的多数、大多数是’好人”,也想造福人民,但为什么当危机出现时,不少的人就会不作为或者作为不当?根本性的原因是我们缺乏完备有效的危机管理制度,致使一些干部难有作为,不知如何作为或者盲目作为。必须注重研究危机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从制度建设入手,切实提高政府和社会预防、控制、克服危机的能力。
危机管理是现代政府管理体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建立健全危机管理制度,应该把它置于我国改革与发展的全局中加以筹谋。看来,有必要进一步创新我们的发展现、稳定观,把什么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解读到实处。有必要着重从体制、制度、机制上解决坚持实事求是的问题,用制度和机制来鼓励、保障干部说真话、干实事,不让讲真话的人吃亏、讲假话的人讨好,彻底扭转报喜不报忧的庸俗作风。有必要进一步扩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民主,切实实现人民对公仆的选择权,形成人民选择公仆、公仆受人民监督、向人民负责的机制,使我们的公仆真正树立对上级机关的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统一的观念。
危机管理制度不是凭脑袋空想就能形成的,而必须在总结实践经验的过程中进行科学的设计,并再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在最终克服这场“非典’危机之后,建立健全危机管理制度就会有了大量的宝贵经验,我们应当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