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黄岩最新人事任免:创新能力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19:15:40

专题七  创新理论和实践之六:企业文化创新

7.1 企业文化创新的含义

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人类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精神动力。也是这种发展进步在精神领域的一个重要标志。广义的文化概念,即所谓的大文化,是指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类。物质文化是通过物质活动及其成果来体现的人类文化;精神文化是通过人的精神活动及其成果来体现的人类文化,包括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7.1.1 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和功能

1、企业文化内涵

企业文化或称公司文化、企业精神,一般指企业中、长期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作风、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对企业成员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众多人的兴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是企业长期文化建设的反映。其内容大体分为:(1)劳动文化(主体是劳动者);(2)生产文化(主体是管理人员);(3)经营文化(主体是决策层)。它是企业领导倡导、培植并身体力行的结果,通过各种方式灌输到全体员工的日常行为中去,日积月累地逐步形成。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反过来对企业经营管理发挥巨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既使领导人更换,也会代代相传。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文化观念、文化形式和行为模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体现了企业及其成员的价值准则、经营哲学、行为规范、共同信念和凝聚力。企业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具体体现,它从属于民族文化,是由民族文化所决定的。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已经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并正在打破国界,在全世界兴起,成为新世纪企业改革、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企业文化的实质,是以人为中心,以文化引导为手段,以激发职工的自觉行为为目的的一种企业经营管理思想。企业文化的根本任务,是重视人、相信人、理解人、发动人、引导人、教育人、培养人和塑造人。企业文化的辩证法,是来源于社会,奉献于社会。企业文化就好像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常常在自觉和不自觉中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2、企业文化的表现形式

企业文化即企业一切经营活动的思想核心理论基点,企业的文化理念亦即企业的经营哲学思想,企业活动从事什么,禁止什么,什么时候做,什么时候不做,走这个方向而不走那个方向,都是有个想法的,有大想法,有小想法,一时之念长期之思,而企业一贯性活动必定是在一个长期形成的较深层的想法支配下进行的,不可能是盲目从事,即使是盲目行事也有一种文化理念支配,不要正确的文化理念就是盲目从事的文化,长期形成而深层的那个想法就是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1)企业哲学;(2)企业精神;(3)企业目标;(4)企业道德;(5)企业风尚;(6)企业民主;(7)企业形象;(8)企业价值观;(9)企业素质;(10)企业行为规范等。

3、企业文化的功能

1)导向功能。企业文化指明了企业的发展方向,把企业职工引导到企业所确定的企业目标上来。企业提倡什么,崇尚什么,职工的注意力必然转向什么,企业文化越强有力,越用不着巨细无遗的详尽的规章制度。

2)提升功能。先进的文化理念可提高企业形象的美感度,增加品牌的附加值。万宝路的文化比登喜路明显高出一筹,万宝路立意于一种人格力量和一种人类审美的局面,而登喜路仅仅着眼于烟的口味,固而万宝路的形象价值是登喜路的几十倍。

3)凝聚功能。被企业员工认同的企业文化,如同一面大旗,使员工自觉簇拥其周围,并吸引后者跟入,同时对企业合作伙伴和消费者产生吸引力。

4)激励功能。崇高的文化会产生一种巨大的推力,让企业职工有盼头,有奔头,让企业外部的合作者产生合作的动力,对消费者激发其信心。

5)稳定功能。正确的文化存在着一种同化力量,对一些消极的“亚理念”起着消弱、改造的功能,从而使正确理念“一统天下”,企业处于有序状态,以利平稳而有力的运行。

7.1.2 企业文化创新的基本内涵和功能

1、企业文化创新内涵

企业文化创新是指为了使企业的发展与环境相匹配,根据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形成体现企业共同价值观的企业文化,并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活动过程。企业文化创新的实质在于企业文化建设中突破与企业经营管理实际脱节的僵化的文化理念和观点的束缚,实现向贯穿于全部创新过程的新型经营管理方式的转变。面对日益深化、日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环境,越来越多的企业不仅从思想上认识到创新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是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而且逐步深入地把创新贯彻到企业文化建设的各个层面,落实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中。企业不能固守一种固定文化表现形式,它既要保持其文化的本质不变,又要不断创新它的表现形式,增添新的文化内容,这是企业文化获得巩固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企业文化创新不能一次完成。成熟的企业文化是一个能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的文化,其标志是上下同欲,自觉求新求变。企业文化深入到企业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各种活动,并有巨大的同化作用,使新的企业员工能很快融入到企业的文化当中,接受、理解企业文化、认同企业文化、自觉约束自己,通过自身体现企业文化、加入到创新企业文化的过程中。

创新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特点和生命力所在,是企业价值观的内核。没有创新的企业文化就没有创新的企业英雄人物和创新的员工队伍,就没有创新的技术、创新的管理、创新的产品、创新的服务和市场,企业就会丧失其社会价值的依据。

2、企业文化创新的价值

1)企业文化是新世纪企业竞争的核心。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企业硬件的较量已经逐渐开始淡化,竞争的核心将由20世纪60年代技术竞争、20世纪70年代管理竞争、20世纪80年代营销竞争、20世纪90年代品牌转向21世纪的企业文化竞争。企业文化能使企业在新世纪保持长久的竞争力,企业文化创新也由一种全新的文化理念,转变为对提高企业竞争力有决定性作用的新型经营管理模式。企业文化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增强产品的竞争力。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其思想观念,它决定着企业成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能够激发员工的士气,充分发掘企业的潜能。一个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建立后,它所带来的是群体的智慧、协作的精神、新鲜的活力,这就相当于在企业核心装上了一台大功率的发动机,可为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2)企业文化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现代企业文化更紧密地把企业文化活动与企业的实际收益联系在一起,或者说直接挂钩。因此,它在企业的地位就愈见重要和突出。当企业内外条件发生变化时,企业文化也相应地进行调整、更新、丰富、发展。成功的企业不仅需要认识目前的环境状态,而且还要了解其发展方向,并能够有意识地加以调整,选择合适的企业文化以适应挑战,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依靠文化带动生产力,从而提高竞争力。文化创新会直接作用于人的观念意识、思维方式,进而影响人的行为。一个企业无论实力多么雄厚,它的企业文化建设一旦停步不前,失去了创新的动力,这个企业必将会成为强弩之末。

3)企业文化创新是企业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的基础。企业要进行管理创新,必须变革约束管理创新的思维、观点,打破现有文化模式,任何一个企业为了在新的竞争环境中求生存、谋发展,必须进行一场深刻的、彻底地管理变革,这就涉及到企业深层次的方面,企业管理理念、企业精神等诸多方面根源于企业经营者的思想深处,要求企业必须创新建立健全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

制度创新是企业文化创新的主要现实表征。制度创新的基础就是文化创新,没有文化的创新,制度创新是一句空话。企业在深化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应切实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把创新与企业文化结合起来,以企业文化创新为载体推动制度创新,真正为企业健康发展注入持久的文化推动力。

7.1.3 企业文化创新的基本思路

企业文化创新要以对传统企业文化的批判为前提,对构成企业文化诸要素包括经营理念、企业宗旨、管理制度、经营流程、仪式、语言等进行全方位系统性的弘扬、重建或重新表述,使之与企业的生产力发展步伐和外部环境变化相适应。

1、企业领导者加强自身修养,担当企业文化创新的领头人

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文化是企业家的文化,是企业家的人格化,是其事业心和责任感、人生追求、价值取向、创新精神等的综合反映。他们必须通过自己的行动向全体成员灌输企业的价值观念。这正如我国著名企业家张瑞敏在分析他个人在海尔公司充当的角色时所说的,“第一是设计师,在企业发展中如何使组织结构适应企业发展;第二是牧师,不断地布道,使员工接受企业文化,把员工自身价值的体现和企业目标的实现结合起来。”企业文化创新的前提是企业经营管理者观念的转变。因此,进行企业文化创新,企业经营管理者必须转变观念,提高素质。

1)要对企业文化的内涵有更全面更深层次的理解。要彻底从过去那种认为搞企业文化就是组织唱唱歌、跳跳舞、举办书法、摄影比赛等的思维定势中走出来,真正将企业文化的概念定位在企业经营理念、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上。

2)要积极进行思想观念的转变。要从原来的自我封闭、行政命令、平均主义和粗放经营中走出来,牢固树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全新的发展观念、改革观念、市场化经营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等等。

3)要认真学习掌握现代化的管理知识、方法和技能,同时要积极吸收国外优秀的管理经验,用于企业发展,并且在文化上要积极融入世界,为企业走国家化道路作好准备。

4)要有强烈的创新精神,思维活动和心理状态要保持一种非凡的活力,双眼紧盯着国际、国内各种信息,紧盯着市场需求,大脑中要能及时地将外界的信息重新组合构造出新的创新决策。

2、企业文化创新与人力资源开发相结合

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推动作用得以实现,关键在于全体员工的理解、认同与身体力行。为此,在企业文化变革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培训计划的设计和实施,督促全体员工接受培训、学习。通过专门培训,增进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员工的参与积极性,使新的企业文化能够在员工接受的基础上顺利推进。

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是企业文化创新的不竭动力。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往往会在下级组织招致变相的扭曲或其他阻力,况且价值观的形成是一种个性心理的累积过程,这不仅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需要给予不断的强化。因而新的企业文化的建立和运行过程必须通过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予以强化和保障,使之形成习惯稳定下来。比如分配机制的变革就可以作为一个切入点,因为分配机制同时体现了激励和约束机制的有机结合。另外,也要注意精神激励的重要性,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在物质的满足达到一定程度后,对自我实现的评价将压倒其他因素。企业应该增强管理过程的透明度,对员工实行公正对待。

现代企业间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也是企业凝聚力的较量。这归根结底又是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竞争。顽强的企业团队精神,是企业获得巨大成功的基础条件。要把企业成千上万名员工凝聚起来,只靠金钱是不够的,企业必须具备共同的价值观、目标和信念。对共同价值的认同会使员工产生稳定的归属感,从而吸引和留住人才。事实证明,企业只有形成了优秀的企业文化,才能打造一支战无不胜的员工队伍。

3、建立学习型组织

企业间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实际上应该是学习能力的竞争。如果说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那么其中的关键是企业的学习能力。建立学习型组织和业务流程再造,是当今最前沿的管理理念。为了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在世界排名前100家企业中,已有40%的企业以“学习型组织”为样本,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本成为企业成长的关键性资源,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根基将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成功的企业将是学习型组织,学习越来越成为企业生命力的源泉。企业要生存与发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强化知识管理,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综合素质。企业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是一个大课题,需要有一个逐步探索,逐步深入的过程,要下很大的功夫,才能实现质的突破,才能在现代企业制度的环境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文化创新与发展,这是时代的要求,是企业追求的永恒主题。

4、要创新思维

企业文化创新的关键是观念创新。新一代企业家必须消除过去那种重物质轻精神的发展思路,树立经营与文化并重的新发展观,使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与创新文化培育结合起来,并使文化建设作为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的支撑和牵引。同时,经营者首先应该营造一种整个企业“创新立企”的共识和一致行动的氛围。努力建立现代企业创新机制,在制度上实现企业文化和社会先进文化的接轨,达到企业文化和社会文化的良性互动,使企业文化真正体现社会文化的先进性。

5、要有特色

特色就是差异性,是创新的基本要求。越有特色和差异性,企业越有竞争力。独一无二,发掘特色,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彰显个性是企业文化创新最有生命力的表现。同时,中小企业在打造自身特色文化的同时,也要按照“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原则,努力培育具有自身特色和吸收外部文化优势的文化。同时,建立一种基于能力的绩效管理文化体系。这种体系,重点是利用远景目标激励和引导组织与个人,为企业招聘员工和提拔人才建立合理的选拔机制,提出培养能力的方法。

6、创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市场竞争无穷无尽,应对竞争之策——创新也就不可一刻停滞。持续不间断的创新过程中,企业品牌价值也得到不断的提升。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是中小企业赢得竞争和做大做强的唯一法宝,而所有这些创新的源泉来自企业文化创新。市场竞争与创新活动此起彼伏,永不停歇,要求企业文化自身也要不断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无论从世界500强企业发展壮大的历史轨迹看,还是从中国华为、海尔、联想、海信等中国优秀企业成长、崛起的过程看,创新至上、企业文化创新活力四射正是其在市场竞争中勇往直前的动力。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创新能力的高低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只有不断创新,企业才能逐渐强大,并永远立于世界先进行列。

7.2 企业文化创新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7.2.1 企业文化创新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企业文化是企业组织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征的基本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规章制度、行为准则、文化环境、产品品牌和经营战略等的综合,是一种特殊的组织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对企业现代管理理论的直接继承和发展。企业文化创新是指为了使企业的发展与环境相匹配,根据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形成体现企业共同价值观的企业文化,并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活动过程。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建立于企业文化基础之上的创新力,是企业在研究开发、制造、营销、服务等一两个环节上具备明显优势并且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的能够满足客户价值需要的独特能力。企业文化创新从理想信念、价值反馈、思想观念、行为规范、知识技能等方面,决定着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奠定观念平台和思想基础。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其运行机制就是建立“核心竞争力——核心产品——最终产品”的竞争力树,使企业获得持续的发展动力。企业的成长和发展都要依靠核心竞争力,因而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就是要发掘和强化企业的动力源。

7.2.2 基于企业文化创新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

企业核心的竞争力是建立于企业文化创新力之上的一种“合力”。单一的能力不能构成核心竞争力,只有多种能力交织在一起,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才能形成难以模仿、偷不走、流不掉、买不来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来源于企业独有的创新力,包括:管理创新力、组织创新力、制度创新力、知识创新力、技术创新力、产品创新力、营销创新力等。而企业创新力来源于企业拥有的人力资本创造力、组织结构资本创造力和顾客资本创造力,即智力资本创造力,而智力资本创造力则来源于高品质文化或企业文化的驱动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正是上述诸多创新力、创造力相互作用形成的合力。它蕴含植根于企业文化力之中,表现在企业的诸多方面。智力资本三方面所创造的独占性的异质知识、技术、管理和团队协作精神以及顾客忠诚的优势是很难模仿的,而以价值观、经营理念、企业精神为核心构建的高品质的企业文化更是竞争对手根本无法模仿最有效和最坚固的壁垒。

7.2.3 基于企业文化创新的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1、以企业文化创新驱动企业一切创新活动。

企业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而创新的动力源于企业文化的创新。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的转化升华过程为:由凝聚力→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竞争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即由过去增强企业凝聚力转化为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以企业经营理念、共同的价值观、共同愿景特有的导向力、创造力和驱动力推动企业的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营销创新、服务创新、形象创新和市场创新。将单一文化转变为多元文化,把内在的文化建设,如企业精神、使命宣言、愿景宣言、价值宣言、伦理道德等与企业的外在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以利于企业创新合作的开展和创新项目的科学决策,使企业在构建、提升核心竞争力方面不断获得新的力量源泉。

2 以优秀的企业文化构建学习型组织,提升对手难模仿拿不走的核心竞争力。

未来最成功的企业将是“学习型组织”,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是有能力比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更好、更多、更新。企业要成为知识型组织,企业管理就必将是文化管理。知识型员工是企业财富最主要的创造者,对知识员工的管理,只能是通过培养企业共同的经营理念、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企业精神、共同的愿景,视员工为重要的合伙人、战略决策的参与者来实现。通过理念、价值观、愿景、企业精神作用于员工的头脑和精神,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责任感、使命感和敬业精神,使知识员工自愿积极主动地贡献自己的智力资本,去完成符合自己职业生涯和共同愿景的企业长远发展所需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的任务。同时企业应重组内部各业务流程,将部、处、室的知识创造,交流与使用同企业的流程结合起来,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推动知识信息在全企业自由广泛的交流与共享,以此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以文化的整合力将企业各种比较竞争优势--般竞争力整合提升成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无论一个企业大与小,它都有自己的比较竞争优势--般竞争力。比较竞争优势不是持续竞争优势更不是核心竞争力,无法保证企业历久不衰。而比较竞争优势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或整合的前提或基础。不善于发现、挖掘自己的比较竞争优势并及时地将其整合成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在面对具有强大而独特的核心竞争力的竞争对手时,迟早是要被击垮的。著名的沃尔玛就是依靠其优秀的企业文化的整合力及时得将其在全球化、信息技术、知识管理、战略人力资源、服务顾客令其满意等不同层面上的各种比较竞争优势整合成后勤物流配送(存货补充)能力和吸引顾客忠诚的经营能力--沃尔玛的核心竞争力的。所以,企业利用现有的比较竞争优势,及时通过文化整合力将其整合、提升为对手学不走的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要尽可能早地发现原有核心竞争力随着科技和市场的变化已降为一般的竞争力,从而及时地整合新的核心竞争力,使自己的企业持续发展历久不衰。

7.3 国有企业文化创新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和国企深化改革进程的加快,许多国有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部分不重视企业文化创新的副作用逐渐显现出来。如近年某些国有企业种种背离市场规则的现象:虚假繁荣、虚假财务报表等问题。现代企业的经营实践告诉我们,企业文化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已逐步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基石和决定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从企业管理的层面来说,国有企业除必须加强管理、提高市场竞争力以外,还必须重视企业文化创新中的强心力作用,形成健康向上的企业创新文化,从而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为企业健康、持续的发展提供内在动力。

7.3.1 国有企业文化创新的内涵

企业文化创新是指借鉴和吸收先进文化,考虑企业所处的国内外的经济环境,结合其实际,培育以人为本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塑造具有创新精神、敬业精神、合作精神的企业文化,提升绿色营销、服务营销、战略营销等现代营销理念,建立以提高企业整体能力为目的的学习型组织,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文化等,以保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国有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遵循的共同意识,是企业在长期的管理过程中确立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及行为模式。它本质上是一种促进或阻碍企业发展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是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

因此,国有企业文化创新就是国有企业为了适应新的环境,把新的经营理念、价值观、企业精神等要素重新组合,引入国有企业特有的文化体系并具有新功能的创造性过程。是围绕新的技术革命的挑战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用新的价值观和视野来谋划和建构新的企业文化,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学习型组织、创造型组织,为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全方位服务。

7.3.2 国有企业文化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

1、国有企业文化创新过程与市场经济体制发展不相适应,且文化。权利化。

国有企业在自然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以及传统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形成了与市场经济格格不入的集权思想、官本倾向、关系哲学、派系分争等企业潜规则,不利于企业文化创新。同时,企业文化创新通常是自上而下的,一是因为它是涉及企业内部各级机构的全局性变革,二是克服企业旧有文化的反弹阻力需要强大的权力支撑。所以,企业领导素质直接决定着企业文化创新的启动、并影响着其发展方向和进程。国有企业中存在着领导学历偏低、年龄偏大的现象;近年来任命的一些年轻领导也多因资历不深而以守成者居多。更有甚者,有的国有企业账面“连年亏损”,普通员工已连续多年不涨工资,领导者却拿着丰厚的年薪。国有企业员工的潜能发挥与领导层的素质有很高的相关度。所以,如何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达成企业目标与员工个人目标的契合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是企业文化创新的关键。

2、国有企业文化学习建设过程中存在误区

在我国企业文化学习建设过程中,还存在“注重企业文化的形式,忽略企业文化的内涵;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精神,使企业文化脱离企业管理;将企业文化视为传统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直接运用;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创新和个性化”等等。同时,我国国有企业文化尚处于较低层次,企业文化战略并没有得到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缺乏系统理论的指导,国有企业文化往往是传统文化在企业的缩影。

3、国有企业各级管理者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国有企业的各级管理者由于教育背景、工作经历使然,他们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企业硬件建设,重视技术或产品开发,但漠视组织文化创新工作;有些高层管理者虽然在文化创新中全程参与,但由于内心并不认可这项工作,在对待组织文化创新的相关问题上,其态度和行为常常会表现出不一致。另外,许多国有企业管理者通过自学或系统学习管理知识,逐渐认识到组织文化创新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但在组织文化建设上缺乏工作经验;另一类情况则是:企业高层管理者虽然完成观念更新,但在组织文化创新的工作实践上显得力不从心,导致工作出现偏差。突出表现在:一是处理精神层与物质层的关系上厚此薄彼,没有或只有薄弱的精神层内涵,却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物质层建设中,甚至简单地将组织文化创新等同于组织形象塑造。二是不能很好地处理精神层与制度层的关系,精神层中宣传并极力推进的和制度层实施的内容,两者不一致,使企业内出现错误导向使新型组织文化推广受阻。

因此,应当认清国有企业竞争环境,创新国有企业文化,通过塑造和建立起一系列与规范的、全球化的市场经济和国际化相适应的理念,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推动国有企业的长足发展。

7.3.3 国有企业文化创新的对策

传承不意味着拒绝创新,最好的传承就在于创新。尤其对国有企业而言企业文化创新显得更为重要。对原有的国有企业文化进行创新,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对国有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外在要求。

1、建立崭新的企业文化必须充分体现市场经济的要求

以“大讨论”和全员教育活动为基本载体,以培育共同价值观为核心,转变观念,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国有企业文化创新理念体系。按照国有企业的总体要求,积极开展创新大讨论,如开展全员危机意识和精品意识教育活动。这些教育和讨论有不同的主题、内容,但环环都扣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上,目的是为了解决职工市场意识淡薄、竞争观念不强的问题。可以分批次、分时间带领员工走出去开阔眼界,感受市场。带领员工感受先进企业的生产效率、企业管理、员工素质和精神状态,以及工厂环境,通过相互之间的真诚交流,突破由传统企业模式构筑起的“围墙”,让职工看到自己产品的用途,听到用户对产品的评判,看到自己产品的差距所在,从而找到工作努力的方向。在教育方式上进行创新。采取电视等形象化教育手段,比如,拍摄电视专题片,同时在职工中组织危机意识大家谈。让职工切身感受到什么是一流企业,也让职工感受到先进企业的差距主要不在设备上,而是在思想观念和职工文化技术素质上。同时,发掘职工中的典型事例,起到宣传教育作用。这些教育措施将会对提高职工素质、制度观念,形成新的思维理念起到积极作用,让市场意识,竞争意识,质量意识,成本意识在全体职工的思想中牢固树立起来,适应企业发展要求。

2、营造有利于员工学习的文化氛围

企业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使学习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和终身追求,成为整个组织密不可分的职能。同时,企业要培养员工充满自信、勇于竞争、好学不倦的精神,鼓励员工挑战传统,摒弃现有的经验和做法,对那些陈旧的理论和经营管理方式提出质疑、挑战和创新,并提倡员工通过创新进行学习,如开展“学习与创新”论坛,创建学习型组织,努力打造学习型企业。“学习与创新”论坛可以提炼新的观念、新的理念、新的经验、新的成果,让“学习与创新”论坛成为提高各级干部思想理论水平的有效途径,成为企业生产经营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具体举措。“学习与创新”论坛可设有多种形式,如,有以诚信开拓市场的典型,有追求零缺陷管理的典型,有提高职工素质适应技术改造需要的典型等,能够为培育先进的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有说服力的操作实例。同时,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激励机制,既对为建立学习型组织做出贡献的员工给予肯定,又要进一步激励员工从企业的发展出发,为企业进行更加卓有成效的学习创新。通过这种创新和学习不断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竞争力。

3、以管理创新为主要动力,不断推进管理升级

一切企业文化的形成必须以一定的制度和规范为前提,这样才能使员工思想和行为有一定的遵循。国有企业应该根据自己企业的特点和要求建立与法人治理结构相适应的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保证以规范的公司制形式实施生产经营运作,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秩序井然。同时加强企业发展战略研究,明确公司体制、组织结构、管理模式、运行机制、装备产能、技术水平、营销采购策略、文化建设和信息化等工作的发展方向。大力推行集中一贯制管理和全面预算管理,形成企业决策层集权、管理层分权、执行层授权的权力分层管理体系,实现管理目标与过程控制的有机结合,保证生产经营的良性循环。同时,紧密围绕市场需求变化,开展科技创新,出精品创品牌优秀企业文化最终要体现在优质产品上,产品是企业文化的落脚点。在建设先进国有企业文化过程中,把开发生产能够满足用户要求的高附加值产品作为重要内容。同时,在培育先进理念的过程中,把规范企业识别系统作为树立企业形象的重要措施。全面推进TPM管理活动,生产现场、作业环境、保养维护运行质量、队伍素养等方面均得到持续改善。规范企业识别系统不仅使企业视觉系统整齐鲜明,也使员工“事事追求卓越”的意识得到提升,做任何事情不但要做得对、做得好,还要做得美。

7.4 中小企业文化创新

7.4.1 阻碍中小企业文化创新的因素

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资金少、人才缺乏、信息封闭,管理落后,这成为中小企业文化创新的主要障碍。阻碍中小企业文化创新的因素主要有包括:顶部创新障碍;机制障碍;缺乏创新精神和对企业文化认识障碍。

1、顶部创新障碍

中小企业多为家族企业,企业领导综合素质的相对偏低极大影响了中小企业文化的健康规范发展,领导层缺乏远见的观念与态度会直接演变为影响企业文化创新的障碍。对企业传统立化的创新,首先就要改变企业家的思想和观念,这种观念的改变往往受企业高层管理者对创新所持有的态度的影响。不期望创新,不支持创新的态度是很难将企业文化创新举措由上而下贯彻到企业的各个管理层和基层员工身上的。

2、机制障碍

从内部来看,若企业实施内部研发为基础的创新活动,则其发展往往会保持良好的持续效果。但只有极少数拥有“年轻血液”的高科技中小企业能做到这点,大部分中小企业仅仅依靠一个或几个人的力量来创新,企业内部没有创新机制以扶持创新活动。从外部来看,中小企业虽然拥有天生的创新动力,但是这些小企业在发展初期,通常缺乏合适的工具和种于资金以应付庞大的研发风险,而且也没有有效的投资评估于段很难从传统的融资渠道获得发展所需资金。缺乏创新机制会直接导致企业创新能力的不足。创新产品匮乏,创新文化更是无从谈起。

3、缺乏创新精神

在中小企业中,创新的障碍很可能来自“惩罚失败”造成的缺乏创新精神。企业经营过程中多少都会有失败的现象发生,企业的做法通常都是去“惩罚失败”。很多中小企业主认为创新是种内在危险,并因此害怕创新失败。“惩罚失败”的举措导致创新没有动力和来源。由于我国中小企业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的影响。造成这些企业在思想、观念和行动上经常缺乏灵活变通性,也缺少创新的思维。再加上很多企业领导迫于外部环境的压力,又在文化理念层面和体制层面缺乏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和大胆创新实践的精神。因此,极大地影响了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对企业文化认识障碍

我国中小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普遍存在着两个误区:一是把企业文化等同于文体活动,二是把企业文化等同于CI即企业形象塑造。因此,在文化创新上只是改变了员工的业余活动或企业形象这些很表面的文化形式,“创新”更多的是摆在日常主要工作之外,或只在企业经营业务不繁忙时才会想到。长远来看,这无法维持一个真正有利的组织文化。陈旧的企业文化观形成了创新不能持续的重要原因。创新的关键是长期成功,因此企业要集中能力进行文化创新,要明确认识到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7.4.2 中小企业文化创新的对策

把文化创新观念转化成实际的工作内容,这对于中小企业是较为困难的,更别说还要跨越以上创新障碍。要将创新付诸实践中小企业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制定创新评估体系。

我国的中小企业很少有使用致的度量来衡量创新成果的,因此也就不可能真正衡量创新会带来多少产出。为了衡量创新实现的价值,中小企业必须首先建立有意义而不是形同虚设的创新评估体系,只有建主了合理的评估体系,并对文化创新的各个要素采用一定的评估措施,才能有效地推动创新机制的发展,否则文化创新只能是纸上谈兵。

2、奖励创新。

促进竞争在创新政策中是个特别重要的因素,中小企业应该重视奖励创新,以此来促进竞争,并使企业的新产品和服务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时刻处于领先地位。奖励作为一种正面强化的措施,其在企业的人事管理申直是种重要的途径。 首先,对于敢于提出创新思维和构想的员工应给予嘉奖,只有这样才能将员工的目光吸引到创新机制上来;其次,可以通过奖励有创新成就的员工并让员工的创新思想通过各种交流活动扩散到整个职工队伍中去的办法,来营造创新环境鼓,励大家一起努力进行创新。 总之,要让每个员工都能够切实感受到创新所带来的好处,从而激励更多的员工创新。而这也势必有利于企业创新机制的建立、完善,并最终使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创建协作的创新文化。

只有很少的中小企业有足够广泛的涵盖产品技术和市场的创新能力,绝大部分中小企业部离不开其商业合伙人的协助。如果个中小企业和商业合伙人同意建立伙伴关系,并乐于起围绕新产品或服务进行创新,那么也许会很轻松地得到些来自业务发展、法律事务或投资方面的帮助。比如面对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外部环境,中小企业可通过寻找合适的网络开发商并与其合作,利用互联网的网站资源进行对外融资以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市场创新,而达到保持持续的创新能力,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的目的。与人合伙建立协调工作关系经常会使一些中小企业得到很多有价值的帮助。因此,正确对待创新之间的业务和合作伙伴关系,建立协作的创新文化,显然也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趋势。

7.5 信息管理下的企业文化创新

7.5.1 企业文化与信息管理的关系

企业文化与信息管理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如人性、知识、创新等。信息管理与企业文化不可分割,信息管理是企业文化的时代坐标和准则,信息管理建设还要文化的支撑,也正是为了高效益地进行信息管理。

1、企业信息和企业文化同属于企业的软资源

企业的资源可以分为硬资源和软资源。企业信息和企业文化都属于企业的软资源。企业信息和企业文化具有如下特征:

1)可再生性

硬资源是有限的,是不可再生的。而企业信息和企业文化相对来讲是无限的,是可再生的。知识、文化、思想、理念等,不是越用越少而是越用越多。在使用中会不断得到增长。知识、技术、文化、理念等都是可以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不断增加的。信息资源是有寿命的,随着时间的延长,信息的使用价值逐渐减少甚至完全消失。但是信息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目的又会具有不同的意义。从而显示出新的使用价值。

2)共享性

硬资源一般具有独占性和排它性,是有明显边界的。但是企业信息和企业文化却不同,具有共享性。知识、技术、文化、理念等都是可以进行学习和掌握的,是无边界的,靠的是一种学习的能力,而能力又是软资源,也是可以通过培养、训练而造就的。企业信息也可以为多方所利用。

3)边际成本递减,而边际效益却是递增的

硬资源的边际成本是递增的。而企业信息和企业文化则不同,并不会随着使用量的增加而使成本递增,相反随着使用者的增多、使用量的增加而使其成本递减。知识、技术、文化等是越学越多的,积累得越多,再学习的成本就越低,掌握新技术、新知识就会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知识、技术、文化等是可以不断得到提升,其边际效益是递增的。

4)具有高附加值、强竞争力

以硬资源为主的产品,容易被学习和模仿,随着产出的增加,卖得越多则利润越低,形成“薄利多销”。而信息产品却不同,由于技术含量多、文化品味高、社会效应大,难以被学习和模仿,具有一定的垄断性等。在企业服务与管理中,良好的企业文化体现在良好的营销关系、市场效应中。

2、企业文化作用于企业的信息管理

1)企业环境因素

企业环境是塑造企业文化最重要的因素,是企业生产经营所处的社会和业务环境,包括市场、政府、技术环境等的状况。这些因素都是影响信息管理实施的直接原因。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唤出了知识经济的出现,而世界范围内对于知识经济的不断唱响促进了企业对于信息资源的高度整合和提炼,并达到充分共享,这实际上就是信息管理。

2)价值观念因素

价值观在企业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是企业文化能否对企业经营发挥正面作用的关键。企业的价值观实际就是企业思想文化、意识形态体系中最核心的内容,也是企业的精神、信念、动力和追求。比如很多国内外企业都有着自我的核心价值观,而且,这些价值观都在引导着本企业的文化和发展,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实施信息管理的企业,坚持知识为核心的价值观实际也是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因为知识主要存在人的大脑中。这种跟传统工业时代不同的价值观会促使企业形成一种崇尚知识,尊重人才的企业文化氛围。且把这种指导精神和具体的信息管理思想及方法转化为企业的日常管理和员工行为,使员工在工作中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积极性并愿意为企业发展尽心尽力,最终从主观上促进信息管理的顺利实施。

3)激励文化因素

在信息管理中,知识型员工在重视物质激励的同时更加注重声誉等精神方面的东西。企业应针对这些新特点新需求,尝试增加更具效力的新的激励内容。

4)企业文化网络因素

文化网络是指企业文化信息传递的主要渠道和路径,是企业价值观和英雄轶事的“载体”,是传播企业文化的通道。企业管理者往往通过正式性和非正式性的文化网络渠道,传播有利于信息管理开展的相关信息,对企业的发展使命、战略、价值观、企业精神等文化进行宣传和教育,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7.5.2 企业顺利实施信息管理必须进行相应的企业文化创新

企业要顺利实施信息管理,必须认真研究信息管理下企业文化的特点,通过不断创新,积极构建促进信息管理的企业文化体系,最终促进企业经营的管理水平,提高企业创造价值能力。

1、强调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重要特点是重视人的价值,正确认识员工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激发员工的整体意识,从根本上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知识型员工自我发挥、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有在“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环境中才能获得满足。

2、激励创新的企业文化

鼓励创新,支持变革,是促进信息管理的企业文化的鲜明特点,信息管理背景下企业除了通过创新活动把知识资源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的组织管理当中去之外,还要设法将创新之成果迅速生产并推向市场,这就必须借由企业文化创新之协助,以促使企业内部达成求新求变的共识。企业在创新途中还会遇到种种挫折,要想做到百折不挠,必须建立鼓励不断学习与容忍失败的企业文化。

3、创建学习型的企业文化

企业必须提高获取知识和有效应用知识的能力,而学习、研究与开发正是获取这种能力的基本途径。企业应为所有员工营造学习的环境,提供共同学习的机会,鼓励员工善于学习,掌握最新知识,提升学习能力和执行能力,把学习贯穿整个职业生涯并有所创造。

4、构建和谐与信任的共享型企业文化

知识的交流和共享不是无条件的和免费的,企业知识交流和共享需要有一个和谐的环境和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企业应该营造知识交流共享的氛围,建立从高层管理者到普通员工之间的友好、合作的共享型企业文化。当然,这种共享型的企业文化必须有相应激励和惩罚机制加以引导和约束,同时还应采取相应的知识信息交流方式,比如通过电子邮件、BBS 论坛、实时的信息交流工具QQ或博客等来保证实施。

企业信息和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提升竞争实力的非常重要的软资源。良好的企业文化会有效促进企业信息的丰富和高效利用。因此,不断丰富和创新企业文化,加强企业信息建设,成为目前企业不断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究的领域。

7.6 案例:四项创新推动中国重汽快速发展

通过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和实施“体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企业文化创新“四项创新,中国重汽实现了快速发展。“用人品打造精品,用精品奉献社会”的企业宗旨和五项人才措施使一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刘伟是其中突出的代表。中国重汽筹集资金50 多亿元,实施大规模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申报专利803 项,成为全国汽车行业专利最多的企业,从根本上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连续3 年位居全国重卡行业整车出口和创汇第一名。

思考题:

1、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论述企业制度创新与企业文化创新的管理?

2、分析大学文化创新与企业文化创新的关系,应该如何开展大学文化创新?


专题八  创新理论和实践之七 :煤炭企业的科技进步方式

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煤炭作为工业经济动力的基础,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煤炭工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创新能力对国家的整体技术水平和竞争力都有着很大的影响。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煤炭工业走的是一条以粗放外延式增长为特征的发展道路,是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为代价的速度型发展方式。虽然煤炭工业的发展过程目前处于规模递增阶段,但远没有达到规模经济。它的发展速度主要来源于劳动力和资本的大规模投入,技术进步的速度小于生产环境的劣化速度。

黑龙江省煤炭资源储量丰富,总探明地质储量237 亿吨,基础储量居全国31 个省(区、市)的第9 位,其中鹤岗、双鸭山、七台河、鸡西四大国有煤矿的储量为93 亿吨[1],有黑龙江。四大煤城。之称。同时,黑龙江省拥有众多不同规模的煤炭企业,它们对国家及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国家的能源供应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黑龙江煤炭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弱不仅仅关系到企业创新速度的快慢和创新规模的大小,还关系到区域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地发展。因此,煤炭企业如何加快技术创新步伐,适应能源结构的调整,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

8.1 国内外企业科技进步研究的现状

在西方发达国家,经过几百年科技与经济的自发调节过程,早已形成一套科技进步机制。自20世纪初Schumpeter创立经济学以来,人们对科技进步对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的理论研究,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成功的经验不少。二战以来,以美国、德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成功地研究并运用了科技进步来带动经济腾飞,进入20世纪90年代,这些国家都对本国新技术的开发研究投以巨资,并且大都建立了技术创新体系和国家创新系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创新机制,使新技术产业得到迅速发展。但国外对科技进步的研究多从宏观角度研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少从微观角度把企业作为科技进步主体,研究企业科技进步过程的内在机理。在我国,直到20世纪80年代,对科技进步的研究才正式启动。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国内一些学者研究专著的问世,从而拉开了企业科技进步研究的序幕。但目前,对企业科技进步的研究,多停留在技术创新层面上,没有将其视为一个系统而进行企业科技进步内在方式的理论研究。对科技进步评价理论和方法的研究,目前国内也多是对引进的理论和方法的应用,适合于对国家、行业、地区等宏观领域的科技进步评价,能客观、准确、全面地评价企业科技进步系统的成果还很罕见。

8.2企业科技进步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企业科技进步系统是一个由技术创新子系统、管理子系统、人才子系统、信息子系统和科技意识子系统集合而成,协同促进企业经济增长的耗散结构系统。对企业科技进步系统进行定量的综合分析,是企业认识自身科技能力与科技水平的有效手段,是加强对企业宏观调控的重要措施,将为科技兴企、加速实现科技进步实施有效的管理指明方向。企业科技进步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立,应该遵循系统性、可比性、可测性、动态与静态相结合、反映企业特点等原则。

1、企业科技进步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确定的原则

1)系统性原则。从企业生产特点出发,对反映企业科技进步的各项指标进行全面分析,选取有代表性的指标。同时考虑企业现有的统计水平,选用的指标不易过多,指标之间要相互衔接并相互独立,力求简明、精干、系统。

2)可比性原则。企业因生产类型、所处经济地理条件、国家投入的不同,科技进步的难易程度也不同,在进行评价时,必须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使其具有可比性。

3)可测性原则。选用的指标要有明确的技术经济含义,能准确反映科技进步的基本情况和效果。同时指标所涉及的数据资料要易于收集整理,力求与现有统计口径相一致,且计算简便。

4)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原则。科技进步是一个动态的复杂过程,它体现了科技发展中状态和过程的统一,选取指标和评价时要坚持状态指标和过程指标相结合。

5)反映企业特点原则。企业的类型不同,科技进步的重点和特点也不一样,如煤炭企业是地下作业,生产对象是天然赋存的煤炭,由于其可加工程度低,使企业科技进步往往集中在工艺和方法的改变上。这些特点对指标体系的设计有决定性作用。

2、企业科技进步系统评价内容

企业科技进步系统评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至少应该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1)企业科技进步系统贡献评价。主要是依据企业一定时期的历史数据资料,来反映和测定科技进步系统对企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状况。一方面,通过企业各年度间的比较,跟踪分析本企业的科技进步实际情况及影响因素,从而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科技进步的措施与对策; 另一方面,通过企业间的横向比较,明确本企业在科技进步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找出与先进企业的差距,增强科技进步意识。

2)企业科技进步系统发展潜力评价。评价企业科技进步系统发展潜力主要应考察企业的技术含量和技术能力。企业技术含量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它体现了企业人力、设备、信息、组织的综合素质水平。企业的技术能力是指企业从外界获取先进的技术与信息,并结合内部的知识,创造出新的技术与信息,实现技术创新与扩散,同时又使技术与知识得到储备与积累的能力。

3)企业科技进步系统环境评价。

评价企业科技进步系统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对于趋利避害,探求怎样的环境能促进企业科技进步生长和发育是十分必要的。

3、企业科技进步系统评价方法

1)企业科技进步系统贡献评价方法选择。测算科技进步贡献的方法很多,如生产函数法、生产增长速度方程法、劳动资金产出率法、叠加法、指标体系法、目标规划法等,但是每种方法均有其特定的假设条件,在不同领域中应用各有其优缺点。如CES生产函数虽然具有非常完美的数学形式,但由于参数的估计方法比较复杂,估计结果往往出现许多系统误差; 索洛余值法目前虽然被广泛采用,但由于有一定的前提假设,因而也带来了它的不足; 叠加方法的优点是结果较为直观,不足之处在于数据统计过程复杂。总之,简单地运用某一种方法,尚不能比较全面、合理、准确地反映企业科技进步状况,特别是无法比较准确、合理地排出企业科技进步的先后次序,不能完全达到评价的目的。因此,根据综合评价的目的和内容,笔者认为,企业科技进步系统贡献评价应该采用以指标体系法为主体,同时运用层次分析法等有关理论的综合评价方法,即从企业对科技进步的重视程度、达到的科技进步水平及科技进步产生的效果等方面选取有代表性的指标,建立层次化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统计分析和专家经验相结合,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建立数学模型和评价标准,从而求出一个综合评价分值,实现企业不同年度(或企业之间) 的相互比较,对企业科技进步实行分类指导。

2)企业科技进步系统发展潜力、环境评价方法选择。由于技术知识的隐含性、系统性、路径依赖性以及技术的使用与企业组织、文化与战略相互连接和相互适应,并且由于主观上的原因,使得人们对某些测度参量的褒贬程度也不尽相同,很难直接用数量的方法确定这些参量的判断值,所以对企业科技进步系统的技术含量、技术能力及外部环境的评价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不能简单地以产出的经济量或公布项数来测度,而应该是一个多维度、多因素的综合评价。在实践中评价方法很多,如未确知测度综合评价、灰色评价、模糊综合评价、密切值法模型等。笔者认为,最宜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及方法。其基本思想是: 把可能影响到企业技术含量与技术能力及系统环境的因素集合,按某些属性将其进行聚类,然后设计出一个把分准则层的评判看成第一级评判,主准则层对目标层的评判看成第二级评判的二级三层结构的指标体系,进而建立一个评判企业技术含量、技术能力及科技进步系统环境的二级三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相应的评价和分析。

8.3企业科技进步系统环境优化

1、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市场经济环境

我国传统的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否定企业的相对独立地位,排斥市场机制,难以从根本上调动经济主体--企业的内在活力、效率和推动科技进步的积极性,企业既没有科技进步的自主权,也没有科技进步的动力和压力。

科技进步是生产函数的一种变化,是生产要素的一种重新组合。科技进步活动需要有健全的人才、信息、技术等要素市场作支撑。只有这些要素市场发育起来,科技进步的各项要素才能流动,企业的科技创新成果才能有效转化,企业科技进步系统才能得以健康、持续、顺利发展。可见,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和机制,对企业科技进步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我国正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历史阶段,计划经济的思想、观念、方式、方法还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由于市场经济环境不完善,一些企业还可以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来追逐利润,进而影响企业科技进步的能动性。为促进企业科技进步,我国必须加大经济体制改革的力度,加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步伐,加快技术市场、资金市场和人才市场的建设,整顿和规范严重阻碍企业科技进步的各种市场竞争行为,为企业科技进步提供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和市场机制。

2、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进步体系

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国家的科技实力有了明显提高,但仍然不适应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继续深化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要求。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科研与生产两张皮、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科技资源宏观配置不合理,科研机构重复设置,力量分散,而企业科技力量却严重不足;科技投入总量仍然偏低;等等。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发展规律的新型科技体制。

1)进一步解决科研与经济相脱离问题。促使大多数研究开发机构直接进入市场,以大力提高企业的科技进步能力。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型科研机构要变成企业,或独立经营或成为企业的技术开发中心;社会公益型科研机构要向管理企业化、服务社会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各地要根据需要形成一批围绕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发展和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区域研究开发中心。产业部门根据行业发展需要,整合重点科研机构,形成精干的行业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2)建设一批“孵化器”和“消化器”。在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均比较集中的大中城市建设一批高技术“孵化”中心,优选一批“孵化”项目,培养一批高技术企业,实现产业化;选择一些重点城市建立高技术引进发展中心(消化器) ,对高技术产品以及生产流程等进行吸收、消化和发展,提高引进技术的经济效益,加快国产化进程。

3)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要大力建设生产力促进中心、信息中心、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各类咨询公司等中介服务机构,尽快形成促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科技进步的服务网络体系,帮助企业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推广新工艺,培训各类人才,降低科技创新成果转让和扩散的交易成本。

4)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企业科技进步是通过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来实现的。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一是需要进一步增强转化意识。历史证明,一项关键性技术的突破和应用,往往会带来生产力的一次飞跃。如果没有大批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有效转化,科技进步就将变成一句空话。必须把科技成果转化摆到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二是把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科技这个第一生产力,作为判断是非、权衡利弊的标准,运用行政的、经济的和法律的手段,强化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千方百计地促进科技成果在国民经济中的广泛应用。三是突出重点,在科技成果转化的中间环节和薄弱环节上下功夫。从实践看,阻碍科技成果转化最突出的矛盾是科研→开发→生产过程的中间环节极为薄弱。为此,要加强科技人才对中间环节的支持力度,加强技术创新资金的协调配置。

5)建立科技创新体系,推进产学研合作。要形成适应市场经济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科研、开发、生产、市场紧密结合的机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依托,以科技进步为目标的科技创新体系,完善运行机制和动力机制,大力发展产学研联合,尽快形成企业的技术优势及核心竞争力。

3、强化政府对企业科技进步的服务与调控功能

目前我国宏观调控体制的改革相对滞后,尚未健全促进企业科技进步的政策法规体系和政府服务功能,对企业科技进步缺乏应有的考核办法。必须进一步采取措施,提高全社会对科技进步的认识,增强创新意识;加强对企业科技进步理论的研究以及实践经验的总结推广;规划与建设全国的科技进步体系,推动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研究;引导企业间的联合,发展企业集团;制定促进企业科技进步的政策法规,拓宽企业科技进步的投融资渠道,增强企业科技进步能力。

1)政府要为企业科技进步做好服务。促进企业科技进步,不仅需要市场机制拉动,也需要政府的推动。政府部门应把为推动企业科技进步服好务作为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理念,既要了解科技、经济的发展趋势,更要了解企业的技术需求,带着企业找技术,带着成果找市场,沟通并拓宽企业与科研机构、大学结合的渠道,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举办必要的技术“洽谈会”、“论坛”、“博览会”等,把技术供需方通过行之有效的方式结合起来,不但牵线搭桥,更要做好全程、全方位的服务,不仅要为企业服务,也要为大学、科研院所服好务,调动两方面的积极性,使双方很好合作,大力推进企业科技进步。

2)建立对企业科技进步的考核机制。熊彼特说:。我们将新组合的实现称为“企业”,实现这些组合的个人称为“企业家”。企业家的风格或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创新。每个人只有当他实际上在“完成新的组合“时才是一个企业家。,如果他未能抓住机会进行科技进步,就是。企业家的渎职行为。长期以来,我们总以为企业的职能就是搞生产,很少对厂长、经理们进行“企业职能”和“企业家风格”的教育并提出考核要求,也没有“企业家渎职行为”的意识,致使我国企业科技进步能力薄弱。为增强企业领导的科技进步意识,消除因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而不注重科技进步的不良倾向,应该把促进企业科技进步作为考核企业领导业绩的重要内容,将企业科技进步目标和企业经济效益目标直接挂钩,在考核企业新增产值和利润时,考核企业的科技进步完成量及其对新增产值和利润的贡献。

3)加大对企业科技进步投融资的引导力度。我国企业以往用于科技进步的资金太少,来源渠道单一。应加大对企业科技进步投资的引导力度,将主管部门投资管理职能转向规划和制定投资政策和方向上来,促进企业科技进步。要在国家加大对重大技术创新项目财政拨款的同时,拓宽企业筹集技改项目资金的渠道,积极稳妥地加快科技进步直接融资步伐。要鼓励银行信贷向重点企业的技术创新项目倾斜;要大力发展技术创新风险投资机构,积极开展风险投资业务;要通过设立风险投资基金,鼓励企业技术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要根据需要或可能逐步增加企业技术改造债券发行规模,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债券募集应用于技术创新的资金,建立新的多元化、社会化的投融资体系。对具备条件的企业,鼓励上市,发挥公司制企业融资方式的优势,为企业技术创新募集必要的资金。

4)制定促进企业科技进步的政策法规。抓好示范项目研究开发,抓好政策法规和社会环境建设,对推动科技进步将有重大意义,而且这是政府从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对企业科技进步的引导和服务。要实施好《企业科技进步法》;要从税收、设备折旧、更新等方面给予企业政策上的支持,提高重点企业的留利水平,在留利中明确划出一定比例用于创新;要实行新产品开发的税收减免优惠政策;要对于引进的先进技术,依照其性能、在我国的实用性等,确定是否加征关税或给予补贴;要运用政府干预手段,引导、保护和组织企业的科技活动,为企业在科技舞台上扮演主角创造适宜和良好的环境;理顺各类中介服务机构的关系,使之在促进企业科技进步过程中,能够在功能上相互衔接和互补互动。

5)加大产业市场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力度我国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应该以减少竞争个体数量、优化产品结构、实现规模经济和推动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为目的。利用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契机,以具有优势的大型、特大型企业为核心,以资本为纽带,通过改组、联合、兼并、控股或战略联盟等方式组建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企业集团,提升我国产业整体竞争力,改善产业市场绩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8.4黑龙江省煤炭企业技术创新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1、煤炭开采与生产技术水平低下,资源回收利用率低。

煤炭产品技术含量低,深加工能力差。在开采技术水平上,采煤自动化和机械化程度不高,综采率与回采率、回收率较低,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提供的《煤炭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及2020年展望摘要》中的数据显示,截止2005 年底,我国国有大型煤矿的机械化综采、综掘率分别为58.78%15.03%,全国平均采煤机械化水平还不到45%;另据统计,目前我国煤炭资源的平均回采率为40%,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60%70%。更为严重的是,目前约占我国年煤炭产量35%的乡镇及个体煤矿,平均回采率只有15%20%;煤炭资源综合回收率仅为30%左右,其中大中型煤矿为4050%,小型煤矿只有1015%[3];此外,原煤入选比例低,2006 年,全国原煤入选率为33%,远低于国外55%95%的水平[4]。而目前黑龙江省拥有不同规模的煤矿企业多达2000 余家,煤炭资源综采率、回采率、资源综合回收率以及原煤入选比例等,大部分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低于国际先进水平。此外,面对国内外对煤炭产品的需求日益多样化,黑龙江省煤炭企业除了凭借天然赋存条件之外,煤炭产品深加工能力较差,主要以输出原煤为主,产品附加值较低,企业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十分薄弱。

2、煤炭企业技术创新体制和观念落后。

目前,黑龙江省煤炭企业的技术创新体制和观念与当代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技术革命不相适应,在创新活动中,计划经济思想根深蒂固,企业难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以行政为导向的技术开发与技术推广往往难以适应企业自身生产与经营的需要。导致企业往往重视技术开发与生产工作,而难以进行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在技术创新的组织上搞。大而全。、。小而全。,不善于利用社会资源和已有的技术成果,结果出现了低水平、小规模的重复开发,虽然技术开发项目和成果不少,但科技含量和效益普遍较低。

3、煤炭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严重不足。

由于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投入大,风险大,成功率低的特点,以及企业技术创新的行业特殊性,煤炭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严重不足,造成创新投入水平低下,技术创新资源短缺等问题,导致煤炭企业整体技术落后,装备水平差,从而又增大了技术创新的难度,进一步降低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与能力,从而陷入一种恶性循环趋势。

4、煤炭企业科研力量不足,成果转化率较低。

一方面,长期以来人们对煤炭行业有一种工作条件差、安全性低等方面的负面印象,造成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高技术专业人才不愿或很少从事煤炭方面的工作;另一方面,由于黑龙江省的区域地理位置偏远和自然气候条件恶劣等原因,导致黑龙江省煤炭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科技人员严重匮乏,企业缺乏高学历人才和技术骨干,缺乏学术和创新带头人。此外,由于科研与生产严重脱节,科技信息渠道不畅等原因,造成科研成果很难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8.5黑龙江省煤炭企业增强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

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集技术、经济等于一体,并要求企业在观念、管理和技术等方面构建一个完整的企业创新体系。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就是关于这一系统工程和体系的全方位的选择与策划。技术创新要选择什么样的对策,从微观上看要与企业自身的科技与经济水平所处的竞争环境相适应,不同类型和规模的企业,其所选择的创新对策也不尽相同。另外,宏观上,企业技术创新所选择的对策还应与我国国情相结合,选择适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大环境的技术创新途径。因此,在制定技术创新对策时,既要认识到黑龙江省煤炭企业具有的煤炭企业的共有特性,又要考虑到其在地理位置、自然气候,区域经济和政治等方面具有的特殊性。

1、转变观念,树立全面的创新意识。

创新观念和意识是技术创新的前提条件,只有把观念和意识转变过来了,才有可能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因此,必须树立一种系统创新观念,将技术创新视为全局的重要任务,使煤炭开采、技术研发、生产销售、营销与销售等过程都纳入企业的全面创新体系;树立开放的创新观念,充分利用国内外的相关技术资源,按照。高起点、高层次、高水平进行创新,树立系统创新观念,实现技术创新与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及消化、创新的结合,系统地推进煤炭企业技术进步;此外,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可持续发展,注重生态和环保技术的创新,在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

2、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提高企业的技术开发与创新能力。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全新的技术管理体制,彻底摆脱传统体制下技术创新的各种弊病。因此要求企业必须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从宏观上,煤炭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有利于煤炭工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促进我国能源结构调整与优化;在微观上,煤炭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有利于煤炭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按照煤炭企业技术创新的特殊要求,结合本企业的实力与资源条件,使技术创新成果更能适应本企业的实际,提高技术创新的有效性,从而使企业获得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推动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3、加强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产学研合作,提高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率。

借鉴国内外企业技术研发的成功经验,由企业提出研究课题并提供经费,由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完成研究课题,实现科研教学生产相结合,并将研究重点转向企业急需的课题,使研究成果成为企业所需,从而解决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难题,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4、重视企业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激励,加强企业科技人员的队伍建设。

科技人才是技术创新的灵魂,企业要积极地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环境,形成尊重知识、崇尚科学、尊重人才的风气。为了增强技术创新能力,煤炭企业可以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进行人才培训,以举办讲座、培训等手段,培养造就一批懂技术、懂管理的创新型人才。同时还可以通过制定一系列的优厚政策来吸引和留住人才,比如高薪、高福利政策,增加核心岗位的关键人才分享创新成果的股份,提供必要的国外培训机会等,实行多层次的奖励制度,形成人才激励机制。

思考题:

1、煤炭企业的科技进步方式研究中的核心问题包括那些,各具有什么特点?

2、如何构建企业科技进步发展潜力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  王勇,程源,雷家骕. IT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成长的相关性实证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10,28(2):316-320.

[2]  张凤武.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08,(1):28-30.

[3]  葛兴杰,李天民. 自主创新促进企业良性发展-宝业集团技术中心发展纪实[J].技术创新.2008,(5):36-37.

[4]  王云霏. 自主创新--我国当代科技思潮述评[J].中国软科学.2007,(9):157-160.

[5]  陈清泰. 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思考[J].管理世界.2006,(7):1-3.

[6]  韵江,刘立. 创新变迁与能力演化:企业自主创新战略--以中国路明集团为案例[J].管理世界.2006,(12):115-130.

[7]  徐冠华.关于自主创新的几个重大问题[J].中国软科学.2006,(4):1-7.

[8]  艾冰,陈晓红. 政府采购与自主创新的关系[J].管理世界.2008,(3):169-170.

[9]  成力为,孙玮.自主创新能力缺失下产业资本配置低效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制造业为例的实证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09,(2):38-45.

[10]              苏依依,周长辉. 企业创新的集群驱动[J].管理世界.2008,(3):94-104.

[11]              陈锟,于建原.营销能力对企业创新影响的正负效应[J].管理科学学报.2009,12(2):126– 141.

[12]              彭泗清,韩践,赵志裕.员工多元化管理与企业创新[J].管理世界.2008,(8):182-183.

[13]              罗晖.充分认识科技创新在协调发展中的关键作用[J]. 中国软科学.2009,(4):70-79.

[14]              万钢.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之源[J]. 中国软科.2008,(3):1-3.

[15]              王杰义. 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仍需政策领航[J]. 新材料产业2010,(1).

[16]              童韬. 提升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占领产业制高点[J]. 现代机械, 2009,(04).

[17]              邬健康,陈鹰.企业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建设[J]. 合成纤维.2010,(2).

[18]              龙平. 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 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J]. 国防科技工业,2010,(2).

[19]              鲁晓燕. 中国自主创新现状分析[J]. 科协论坛(下半月), 2008,(10) .

[20]              杨云母. 自主创新:当前中国出口企业突破重围的有效途径[J]. 国际贸易, 2008,(10) .

[21]              张敏. 加强自主创新 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J]. 领导之友, 2008,(06) .

[22]              彭立立. 自主创新≠自己创新[J]. 中国外资, 2008,(11) .

[23]              王云霏. 自主创新——我国当代科技思潮述评[J]. 中国软科学, 2007,(09).

[24]              肖晋, 刘青青, 刘永. 我国企业自主创新实施对策[J]. 现代审计与经济, 2008,(04) .

[25]              陈克禄. 我国自主创新效率评价[J]. 中国国情国力, 2008,(11) .

[26]              卢江. 上城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发展建议[J]. 杭州科技, 2008,(05) .

[27]              庄岚, 范文俊. 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路径选择[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8,(11).

[28]              吴忠泽.科技创新是21世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J].中国软科学.2006,(9):13-17.

[29]              原光. 论构建完善的科技创新的制度环境[J].管理科学文摘.2008,(1-2)

[30]              田志康,赵旭杰,童恒庆. 中国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与比较[J].中国软科学.2008 ,(7):155-160

[31]              李传军.电子政府与政府管理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2008,(1):59-61.

[32]              孙宇.电子政务建设与行政管理创新互动关系探析[J]. 中国行政管理.2008,(9):74-78.

[33]              李辉生.高等学校的管理创新与创新教育[J]. 中国行政管理.2007,(5):81-83.

[34]              周景勤.关于企业管理创新的思考[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5(1):25-29.

[35]              颜畅宏.浅谈高等学校的创新教育和教育创新[J].实践与探索.2008,(3):34-37.

[36]              曹永平,李雪平.论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创新[J].教育时空. 2007,(12):21-24.

[37]              项贤明.论教育创新与教育改革. 高等教育研究.2007,28(12):1-7.

[38]              吴敏生.创业、创意和大学教育创新[J]. 中国高等教育. 2008,(7):20-22.

[39]              屈兴豫.我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创新的探索[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22(33):151-154.

[40]              赵玉莲.浅谈企业文化创新[J].商业现代化.2009,(1):348-350.

[41]              方玉华.浅论企业文化的创新[J].现代企业教育.2009,(3):85.

[42]              张菡.浅析基于企业文化创新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J]. 商业现代化.2009,(4):340.

[43]              陈发祥,梁昌勇.知识管理中的组织文化创新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增刊(上):141-148.

[44]              董翔薇,董驹翔.社会转型:文化转型和文化创新[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0(1): 68-72.

[45]              贺善侃. 文化-创新文化-自主创新[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9,(1):71-75

[46]              申维辰.文化创新是城市发展的引擎[J].求是.2009,(12):37-38.

[47]              陈永华,邢宝君. 国有企业文化创新的思考[J].科技和产业.2009,9(2):46-48.

[48]              中小型企业文化创新的途径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10,(3):40-41.

[49]              陈纯仁.论制度创新与文化创新的契合[J].求索.2009,(3):53-55.

[50]              柳卉.大学文化的创新与发展[J].教育.2009,(6):58-59.

[51]              任宏娥.试论信息管理下的企业文化创新[J].中国经贸导刊.2010,(4):63.

[52]              张凤武.煤炭企业科技进步系统及其评价研究[M].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3.

[53]              张凤武.加快企业科技进步的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6 (5) .

[54]              张凤武.提高企业科技进步能力的对策建议[J].技术经济.2004,(11):23-24.

[55]              张凤武.我国企业科技进步系统环境问题研究[J].技术经济.2005,(1):14-16.

[56]              张凤武.浅论企业科技进步系统研究[J].技术经济.2004,(1):56-57.

[57]              张凤武.企业科技进步主体论[J].技术经济.2004,(2):10-11.

[58]              张凤武.企业科技进步系统论[J].技术经济.2004,(3):25-27.

[59]              张凤武.企业科技进步系统发展潜力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05,(1):57-59.

[60]              张凤武.黑龙江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策略研究[J].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5,15(1):62-66.

[61]              张凤武.企业科技进步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科技管理研究.2009,(11):145-147.

[62]              张凤武,王世权.企业科技进步系统环境优化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7,25(5):55-58.

[63]              张凤武.企业科技进步系统环境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06,(3):66-68.

[64]              张继磊,张凤武. 黑龙江省煤炭企业技术创新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

[65]              Anderson James C, Gerbing David W.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in Practice: A Review and Recommended Two-Step Approach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88, 103 (3) :411-423 .

[66]              UK Department of Trade and Industry. 2005 R&Dscoreboard:the top 750 UK and 1000 Global companiesby R&D investments[N] .Manufacturing&TechnologyNews. Jan 19 2006, .

[67]              Ford J,McCallum R,Tait M. The application of factoranalysis in psychology:a critical review and analysis[J] .Personnel Psychology, 1986, 39 :291-314 .

[68]              T. Greenhalgh, F. Macfarlane, and N. Maskrey.Getting a better grip on research: the organizational dimension[J].InnovAiT, February 1, 2010; 3(2): 102 - 107.

[69]              D. Wollebaek.Age, Size and Change in Local Voluntary Associations[J]. Acta Sociologica, December 1, 2009; 52(4): 365 - 384.

[70]              J. C. Sarros, B. K. Cooper, and J. C. Santora.Building a Climate for Innovation Through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onal Culture[J].Journal of 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onal Studies, November 1, 2008; 15(2): 145 - 158.

[71]              M. Jantan, Aizzat Mohd Nasurdin, and Nur Fitriah Ahmed Fadzil.Designing Innovative Organizations in Malaysia: Do Structure and Culture Matter?[J].Global Business Review, January 1, 2003; 4(2): 213 - 226.

[72]              C. Slappendel.Perspectives on Innovation in Organizations[J].Organization Studies, January 1, 1996; 17(1): 107 - 129

[73]              Asheim, B and Gertler, M (2005) The Geography of Innovation: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in: J Fagerberg, D C. Mowery & R R Nelson (eds), The Oxford Handbook of Innova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291-317.

[74]              Acs, Z, Fitzroy, F and Smith, I (1999) High Technology Employment, Wages and University R&D Spillovers: Evidence from US Cities, Economic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y, 8: 57-78.

[75]              Almeida, P and Kogut, B (1997) The exploration of technical diversity and the geographic localization of innovation,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9: 21-31.

[76]              Bachmann, R (2003) The Role of Trust and Power in the Institutional Regulation of Territorial Business Systems, in: D Fornahl and T Brenner (eds), Cooperation, Networks and Institutions in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Cheltenham: Edward Elgar, pp. 58-81.

[76]Barca, F. (2003) Cooperation and Clusters: Designing Territorial Competitiveness Policies in: D Fornahl and T Brenner (eds), Cooperation, Networks and Institutions in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Cheltenham: Edward Elgar

[77]              Breschi, S and Malerba, F (2001) The geography of innovation and clustering: some introductory notes,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 10(4).

[78]              Cantwell, J (2005) Innovation and Competitiveness, in: J Fagerberg, D C Mowery and R R Nelson (eds), The Oxford Handbook of Innova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543-567.

[79]              Cantwell, J and Iammarino, S (2000)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the location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the UK regions, Regional Studies, 34(4): 317-332.

[80]              Co, C (2004) Evolution of the Geography of Innovation: Evidence from Patent Data, Growth and Change,  33(4):393-423.

[81]              Cooke, P, Roper, S, and Wylie, P (2003) 'The golden thread of innovation' and Northern Ireland's evolving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Regional Studies 37(4): 365-379.

[82]              Department of Trade and Industry (2001b) The Third Community Innovation Survey.

[83]              Department of Trade and Industry (2003a) Competing in the Global Economy - The Innovation Challenge. DTI Economics Paper, No. 7.

[84]              Department of Trade and Industry (2003b) Regional Innovation, Chapter 6: 97-112, in DTI, Innovation Report - Competing in the Global Economy: the Innovation Challenge, DTI, London.

[85]              Department of Trade and Industry, (2003c) Innovation Report. Competing in the Global Economy: the Innovation Challenge, DTI, London.

[86]              Department of Trade and Industry (2004a) The 2004 R&D Scoreboard, DTI, London.

[87]              Department of Trade and Industry (2004b) Regional Competitiveness Indicators, DTI London.

[88]              Department of Trade and Industry (2005) Regional Innovation Patterns: Summary Note. DTI Statistical Paper, DTI, London.

[89]              Fagerberg, J (2005) Innovation: A Guide to the Literature, in: J Fagerberg, D C Mowery and R R Nelson (eds), The Oxford Handbook of Innova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1-26.

[90]              Fritsch, M and Franke, G (2004) Innovation, regional knowledge spillovers and R&D cooperation, Research Policy, 33: 245-255.

[91]              Hall, B (2005) Innovation and Diffusion, in: J Fagerberg, D C Mowery and R R Nelson (eds), The Oxford Handbook of Innova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459-485.

[92]              Morgan, K (2004) The exaggerated death of geography: learning, proximity and territorial innovation systems,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4: 3-21.

[93]              Motohashi, K (2005)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s in Japan: the role of new technology-based firms in transforming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Research Policy, in press.

[94]              Pianta, M (2005) Innovation and Employment, in: J Fagerberg, D C Mowery and R R Nelson (eds), The Oxford Handbook of Innova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568-598.

[95]              Smith, K (2005) Measuring Innovation, in: J Fagerberg, D C Mowery and R R Nelson (eds), The Oxford Handbook of Innova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14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