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路上听:从亲属称谓语看汉英文化差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2:51:15

从亲属称谓语看汉英文化差异


摘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亲属称谓语是民族文化的反映。本文以汉英亲属称谓语为研究对象,试将汉英亲属称谓语进行对比并分析其差异,从而探询其背后的文化因素并促进我们的跨文化交际活动。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个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并反映文化。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亲属称谓语既是语言现象,也是社会、文化现象。由于人类的繁衍生息是相通的,各个民族都具有表示家庭成员关系的亲属称谓系统;由于价值体系和文化观有所不同,其亲属称谓用语也不尽相同。汉语和英语自然也不例外,它们的亲属称谓体系具有明显的差异,这些不同也同时映射出彼此的文化差异。
  
  一、汉英亲属称谓语的差异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称谓”是指“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一般说来,称谓可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两大类。亲属称谓指的是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族成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是基于血亲姻亲基础上的,如父亲、母亲、爷爷、姨夫、姑父、伯父等。
  汉语亲属称谓系统繁复多样,且直系与旁系、血亲与姻亲、长辈与晚辈、年长与年幼、男性与女性、近亲与远亲等都严加规范,一一区分,其语义功能之细密、描述之精确,令人叹为观止。相比之下,英语亲属称谓则相对贫乏,除区分辈分外,亲疏、内外、长幼,甚至男女性别都可忽略不计。如英语中的“brother”一词,在汉语中则要分成“兄”和“弟”;又如一个“cousin”就相当于汉语的“堂兄”、“堂弟”、“表哥”、“表弟”、“堂姐”、“堂妹”、“表姐”、“表妹”8个词。
  另外,在西方实行父系和母系双边继承嗣制,血亲与姻亲的关系不分内外,不分主次。英语区分血﹑姻亲的唯一方法是通过添加后缀“-in-law”来实现,而汉语则用一整套单独的词汇来分别命名血亲和姻亲。例如,用“brother—in—law”来表示与汉语相当的大伯子、小叔子等;用“sister—in—law”来表示与汉语相当的大姑子、小姑子等。
  一般而言,汉语亲属称谓包括了亲属关系中垂直序列的上下各四代人(从己身算起)以及平行序列上的第三旁系(己身、兄弟姐妹、堂表亲),传统的中国亲属体制范围更宽广,根据本宗九族五服制的上下各五代及旁系五代以内都被列为亲属,这个范围之内的亲属都有单独的称谓。由此形成了“高祖、曾祖、祖、父、本人、子、孙、曾孙、玄孙”的“九族”血亲关系,这就是九个层次。如果把旁系的血亲关系和姻亲关系联系起来,便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亲属系统。这里仅选其中的一部分,以显示其层次关系。
  第一层: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长二辈);
  第二层:父亲、母亲、伯父、伯母、叔父、婶母、舅父、舅母、姨父、姨母、姑父、姑母、岳父、岳母(长一辈);
  第三层:(本身)哥哥、嫂嫂、姐姐、姐夫、妹妹、妹夫、堂兄、堂嫂、表兄、表嫂、内兄、妻妹、襟兄(同辈);
  第四层:儿子、女儿、侄儿、外甥、内侄、侄婿(晚一辈);
  第五层: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侄孙、侄孙女、孙媳、外孙媳(晚二辈)。
  而在英语民族中,祖父母和孙辈及旁系三代以外的关系都被排除在亲属之外,被列为社会关系。表现在亲属称谓上,垂直序列上的关系只能通过加修饰语“great”(且及少见),而对旁系三代以外的关系不用亲属称谓。
  
  二、亲属称谓语所体现的文化差异
  
  (一)家族亲情观念上的差异
  汉民族对亲属称谓系统如此细密的语言分割,与强调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封建宗族制度紧密相关。中国在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洗礼后,汉族已成为了一个宗法观念极强的民族。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结构是宗法社会结构,整个社会基础是以家族这个由血缘、婚姻纽带关系维系的宗法性结构的。当时的人们把家族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因此想尽办法来维系家族的血缘关系。所谓“家”,是由夫妻间的姻缘关系与亲子间的血缘关系共同构成的社会最小单位,即我们所说的家庭。所谓“族”,是一个放大了的“家”的概念,由若干具有亲近血缘关系的家庭组成,即我们所说的家族。古人有“三族””九族”之说,就是指一个家族中最直接的血缘关系。另外,汉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崇尚大家庭,三世同堂、四世同堂甚至五世同堂都很常见。因此,汉文化亲属称谓语对内亲外戚、远近不同的血缘关系有泾渭分明的区别,而汉语亲属称谓系统是世界上最丰富、最复杂的亲属称谓系统之一。
  相较之下,英国没有像中国那样一统数千年的传统核心伦理思想,他们的家庭结构比较简单,多数人喜欢核心家庭,儿女们婚后都自己搬出去独住。只有在重大节日里亲戚们才互相来往。他们强调每个人都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追求“自由,独立”。内部结构简单,成员数量少,相互关系明确,再加上亲缘观念淡薄,日常来往较少,在他们的心目中,亲戚和一般朋友没有什么两样,没有必要去细分每个亲戚的亲疏远近,也就更没有必要去用亲属称谓称呼非亲属成员了。因此英语亲属称谓语不仅数量少,而且指称宽泛,任意一个亲属称谓都有很广的通用性,基本上只进行性别区分。
  (二)尊卑等级观念上的差异
  统治中国文化几千来的思想精髓是儒家孔子“仁”和“礼”字所代表的思想。“仁”主张的人际关系准则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一人独自难以为“仁”,要达到“仁”,就得建立封建社会的宗法血亲关系,以及差序结构的社会体系。而“礼”的核心内容就是遵循“尊尊”、“亲亲”的原则来正名分,定等级,以调适统治阶级的内部关系,维持稳定的统治秩序。“尊尊”指下级必须尊敬和服从上级,特别是尊敬和服从作为天下大宗的天子和一国宗主的国君;严格上下等级秩序,不得僭越,不许犯上作乱。“亲亲”指必须亲爱自己的亲属,特别是以父权为中心的亲属;子弟必须孝顺父兄,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分封和任命官吏必须“任人唯亲”,使亲者贵、疏者贱,并按嫡长继承制代代世袭下去。“尊尊”和“亲亲”本是宗法制度的原则,而根据这种原则确立的礼制恰恰能起到标识社会成员身份尊卑贵贱的作用。汉语亲属称谓语中严格的尊卑长幼区分就体现了这种等级观念。中国家庭中对长辈不能直呼其名,否则会被视为大不敬。就是同辈的兄弟姐妹、弟妹一般也不以名字称兄姐,否则将会被视为没有家教。而要根据顺序用亲属称谓来称呼。
  对于英语的发祥地英国来说,一直与外界交往频繁,并且早在中世纪之后就开始有了限制国王权利的议会,因此自由、平等的观念深入民心。他们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交往中的坦诚。因此,他们喜欢以人名来称呼对方,即使对比自己年龄大的人也不例外。英语中亲属称谓语如此简单,不像汉语那样严格区分尊卑长幼,正是与这种文化氛围相适应的。
  
  三、结语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涵。中国传统的“重名分,讲人伦”的封建伦理观念与西方社会“人为本,名为用”的价值观使得汉英语言在亲属称谓语方面出现明显的差异。只有在弄清英汉语亲属称谓语中这些差异,尤其是英汉语亲属称谓语中的内涵与外延方面的差异后,才能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克服汉语的传统文化思维对英语学习的消极影响,同时还能了解中西方不同的伦理思想与文化。随着中西文化交往的增多,当我们听到一个英国小孩对其爷爷或奶奶直呼其名时,就可以坦然接受了。在阅读英国文学作品和进行文学翻泽时,若遇到亲属称谓语,我们必须仔细研读原文,才能进行准确的理解和表达。
  
  参考文献:
  [1]张安德.英汉词语文化对比[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李建中.中国文化概论[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3]张莹.英汉称谓语的文化内涵比较[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12月.
  [4]张中芹.浅谈与亲属称谓语有关的中西方文化差异[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5]邓芳.英汉称谓语的文化折射[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5月.
  [6]牛忠光,周雷.英汉称谓语及其文化差异分析[J].平原大学学报,2006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