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游之极度狂人在哪看:京剧名家——熊明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20:31:42

百科名片
熊明霞,女,1976年11月15日出生。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工花旦。1994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1998年毕业后进上海京剧院。毕业于研究生班,就读第一届流派班。师承荀派名家宋长荣,孙毓敏,刘长瑜,李薇华,刘秀荣,沈健瑾等老师。
人物概述
熊明霞,女,湖北宜昌人,上海京剧院主要演员,工花旦。第四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学员。第五届CCTV全国青京赛金奖得主。她的丈夫金喜全是著名京剧小生,同在上京工作。
建党90周年京剧交响音乐会《智取威虎山》熊明霞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u0GuTjsl2dg/
',1)">
艺术经历
先后毕业于湖北省艺术学校和中国戏曲学院,先后师从白玉玲、陈琪、李素芳、于玉蘅、刘秀荣等名师,后得到著名表演艺术家宋长荣、孙毓敏等老师的亲授。她音色圆润动听,扮相娇媚、能歌善舞、做工细腻。常演剧目有《百花赠剑》、《双射雁》、《断桥》、《天女散花》、《廉锦风》、《宇宙锋》、《红娘》、《金玉奴·棒打》、《拾玉镯》等传统戏,以及新编京剧《盘丝洞》、现代京剧《红灯记》等,曾参加新编历史京剧《曹操与杨修》、《贞观盛事》的排演。2001年以《金玉奴·棒打》获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评比展演二等奖;2001年以《红娘》获2001年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奖赛优秀表演奖。2005年获CCTV第五届中青年演员电视大奖赛金奖。
京剧《金玉奴·豆汁记·棒打薄情郎》
本期节目为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欣赏了京剧《金玉奴》:1、录音主演:童芷苓饰金玉奴、孙荣蕙饰莫稽、姚玉成饰莫稽;2、配像主演:熊明霞饰金玉奴、常建忠饰莫稽、郎石林饰金松、李冬杰饰二杆、黄世骧饰林润、宋元斌饰林夫人、徐尚宾饰家院、李元真饰甄一臣;3、舞台导演:迟金声、马崇仁;4、电视导演:阎德威。(九州大戏台2010-05-24)
http://ent.cntv.cn/enttv/jiuzhoudaxitai/classpage/video/20100525/100006.shtml
',2)">
http://ent.cntv.cn/enttv/jiuzhoudaxitai/classpage/video/20100525/100007.shtml
',3)">
学艺梅花香自苦寒来
熊明霞从12岁起就走进了艺术殿堂,给她造成巨大影响的就是她的爷爷熊绥芝老先生,生于民国初年的熊绥芝老先生从小历尽艰辛,最大的嗜好就是听戏唱戏,在戏曲中寻找乐趣。老人对宜昌市京剧团的发展历程了解得十分清楚,对各色名角儿也了如指掌,十分热爱,正是因为熊绥芝老先生对于京剧艺术的这份酷爱,影响了儿子熊昌驹和儿媳覃钦祥,也最终影响了孙女熊明霞。
儿时的熊明霞是个运动细胞特别发达的孩子,2岁半的时候参加全市的幼儿运动会就拿过名次,上了小学后又一直是校田径队的主力,短跑、跳高都是她的强项。那时的熊明霞受当幼师的妈妈的影响,还能歌善舞,在她的心目中,长大了最想当一名幼儿园老师或是英姿飒爽的运动员。
但从小家里就给她营造了很好的戏曲氛围,妈妈会经常给她讲戏曲故事,而且家里的录音带都是京剧,于是她自己学京剧的韵白,咿咿呀呀地学唱小姐丫环,12岁那年,熊明霞在戏迷父亲的影响下,无师自通,学会了几段唱腔。就凭着这几句她父亲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学会的唱腔,她考上了湖北省艺术学校,小姑娘的戏剧生涯也就这样开始了。
“学艺是很清贫的,如果你真的肯定了自己要学京剧,那就要静下心来塌实地学。正是‘书山有路勤为径,艺海无涯苦作舟’。”作为父母的独生女儿,乖巧懂事的小姑娘在学戏的过程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她也从来没有撒过娇,偷过懒,更不会在觉得累和苦的时候向父母抱怨,也从未想到过放弃,她天生有股不服输的劲,越是难的事情她越要挑战,越要做得更好,为了练好唱腔,她着魔似的成天哼着。天天去湖畔江边吊嗓,为的就是能练出老师所说的水音。用熊妈妈的话说,女儿既有女孩子的娇媚和细心,也不乏男儿的刚毅性格。
在参加湖北省“桃李杯”青年戏曲演员大赛时,她的参赛剧目是《双射雁》,其中有穆桂英扎靠,用靠旗打出手等许多高难度武功技巧。要想在舞台上打出手,做出这些高难度动作,没有任何捷径,就是一个字:练。为了这个字,明霞不知道吃了多少苦,整整一个暑假,就来回练了一个动作,那么高的气温,她穿着军大衣,腰扎板带,肩上插4杆靠旗,反复地练踢杆,一天下来,脚面到小腿的部位就青一块紫一块了,三天下来,有的地方就肿了,甚至有的地方渗出了鲜血,那年她才15岁。工夫不负有心人,凭借在《双射雁》中的出色表演,熊明霞摘得了自己演艺生涯的第一个金奖。从艺校毕业后,经过在宜昌市京剧团的短暂实践,熊明霞以专业成绩最高分被中国戏曲学院录取,1998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这个有心的姑娘,武戏,她可以拿起最难的靠旗出手;文戏,她可以把《三娘教子》唱得有声有色。中国、北京、上海三大京剧院争相抢着要她,熊明霞最终选择了以艺术改革和创新著称的上海京剧院,开始了全新的戏剧道路。
到上海以后,她应工青衣,可是她的第一出戏却是武旦戏《盘丝洞》。在方小亚老师的指导下,经过三个月的刻苦排练,她就与方小亚轮流演出了70多场,场场爆满,一个外来的演员,能主演当地的大戏,谁能不佩服她的胆识和勇气。接着,她与安平、徐孟柯联袂排演了新《铡判官》同样赢得了观众的认可,具有同样的号召力,竟然连演三场,客满三场。
京剧《香罗带》齐宝玉熊明霞
http://www.56.com/u48/v_NTQzMDkyNzg.html
',4)">
http://www.56.com/u33/v_NTQzMTA0NzE.html
',5)">
拜师上演梨园佳话
一位名师收多个徒弟本不是稀奇事,一个徒弟同时拜得两位名师却很新鲜——熊明霞就成了这样的幸运儿。2002年的最后一个星期天,熊明霞又做出了中国京剧史上的创举,她在上海天蟾舞台同时拜当代荀派艺术大师孙毓敏、宋长荣为师。一时间,这条“双拜师”的消息震惊了整个京剧界。
熊明霞一向钟爱荀派艺术,此前她演出过的荀派代表剧目《红娘》、《棒打薄情郎》等深受好评。而北京戏校校长孙毓敏和淮阴京剧团团长宋长荣则是荀派艺术传人,熊明霞十分仰慕两位名家的表演艺术,曾多次赴北京和淮阴学戏。通过长时间的接触,两位老师终于决定共同收她为徒,为继承和发展荀派艺术培养新人。在上海京剧院的关心和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理事金如新先生的帮助下,熊明霞成为了孙毓敏和宋长荣的正式弟子。荀慧生先生创造的荀派艺术在“四大名旦”中有突出地位,与梅派之贵、程派之悲、尚派之美不同,荀派以媚著称,侧重表现天真、稚气的少女,以演花旦、闺门旦为主,力求从声腔、形体刻划人物。荀慧生先生的嫡传弟子:孙毓敏、刘长瑜、宋长荣被称之为“荀门三大贤”,为当代荀派艺术的领军人物。
2001年,熊明霞在上海剧院举办了个人专场。她演出了自己的代表剧目《红娘》、《勘玉钏》,在上海有非常多的好评,为她在《勘玉钏》中配戏的孙正阳先生是久负盛名的江南名丑,十分有名,他把以往对手戏的经历传授给明霞,毫无保留,大大丰富了明霞的表现空间,明霞对于师长长辈的教导与提携铭记在心,而自己对于老师没有任何物质报答,她暗下决心,一定要演更多的好戏,用精湛的演艺报答各位老师的恩情。

爱情梨园伉俪情深
扮相娇美的熊明霞此时已颇有名气,自然成为不少妈妈们心目中的好儿媳人选。当时不少人都托关系向熊妈妈提亲,希望把自己在国外工作的孩子介绍给熊明霞。可明霞却有自己的打算:“如果我嫁到了国外,只能做个无所事事的少奶奶;京剧的根在中国,我只有留在祖国,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她的心目中,能与自己携手走过一生的伴侣,应该是和自己有着共同的情趣爱好,可以在事业上理解和支持自己的男子。这时,金喜全出现了。
尽管都曾在中国戏曲学院深造过,但金喜全进校恰逢熊明霞毕业,两人真正相识还是在金喜全进入上海京剧院工作后。2003年夏天,上海京剧院应宝岛台湾之邀请,上演《西厢记》。戏中熊明霞扮演红娘,金喜全则演张生,这也是两人第一次正式搭档。两人常常在一起对戏,渐渐地发现,双方在对京剧的艺术观、人物性格的把握上,观点竟然惊人的相似;交流中,也常常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之后,他们又经常相约一起去逛街。渐渐地,两个对京剧怀有同样执着热情的年轻人走到了一起,并双双考取了第四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
2005年,对于熊明霞和金喜全来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两人都在2005年CCTV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奖赛中折桂,分别获得花旦组和小生组的金奖。小两口同时在这样的高水平比赛中拿大奖,在梨园界也实属少见。
2006年,熊明霞和丈夫都计划举办自己的个人专场演出月。她还打算回家乡举办一次个人专场表演,把《红梅阁》、《金玉奴》、《红楼二尤》等自己的拿手剧目一一奉献给广大票友。
京剧《乌龙院》陈少云熊明霞
http://video.sina.com.cn/v/b/59226962-1590613645.html
',6)">
http://video.sina.com.cn/v/b/59234282-1590613645.html
',7)">
梨园轶事
“苦练”
熊明霞的灵气从何而来?“三尺之冰,非一日之寒”,三分天赋,七分勤奋。12岁那年,熊明霞在她戏迷父亲的影响下,无师自通,学会了几段唱腔。就凭着这几句她父亲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学会的唱腔,她考上了湖北省艺术学校,从宜昌来到了省城武昌。也许这就是她第一次显示出自己的艺术悟性和天赋灵气。学戏是人生一大乐事,也是最艰难,最痛苦的事。作为父母的独生女儿,一个眉清目秀,非常乖巧的小姑娘,她在学戏的过程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从没有听到父母一句宽慰的话,不管得到什么表扬和奖励,也没有听到过父母一句夸奖。她也从来没有撒过娇,偷过懒,更没有因此而埋怨父母。尤其是她参加湖北省“桃李杯”青年戏曲演员大赛时,他参加比赛的剧目是《双射雁》,其中有穆桂英扎靠用靠旗打出手等许多高难度武功技巧。在舞台上打出手,没有任何捷径,就是一个字:练。因为这种技艺必须练到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把握才行,同时更需要其他演员的配合,与“头杆”和“二杆”尤其要天天配合着练。她听说京剧舞台上靠功最过硬的武生前辈是张世麟,而张先生练靠功是要扎两身练功靠,或者在大靠里面增加许多棉花,这样增加靠功的难度,才能使自己的靠功过硬。她当时没有这种加重的练功靠,就穿上一件军棉大衣,让老师在军大衣外面扎上靠旗,和同学们一起打出手。天冷时这样练,天气热了,还是这样练,武汉是全国“四大火炉”之一,酷暑之时穿着棉大衣打出手是什么滋味,恐怕是不难想象的。每天练完功,恶心,呕吐在所难免,她呢,总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这还不算,每天用脚面和小腿踢枪,接枪,每一个动作一次做20下,共做五次,就是100下。一天下来,这脚面到小腿就青一块紫一块了,三天下来,有的地方就肿了,不肿的地方,也渗出了鲜血。妈妈看了不说话,但是心疼呀,就给她缝制了两副护腿,不久,护腿烂了,就给她再缝制一副结实的,过了一段时间,结实的护腿又烂了,练到参赛的时候,她整整练烂了三副护腿。那年她才15岁,虽然长得娇小玲珑,在练功厅里却从来没有听到她喊疼,喊累。疼得受不了就咬咬嘴唇,那股横劲真像一个浑不怕的小伙子。
现代京剧《映山红》李国静熊明霞赵欢等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92uuKWzO5t4/
',8)">
勤奋学习
当然,要学京剧没有不吃苦的,因为京剧不会像那些所谓的“时尚艺术”,有点小聪明就可以在一夜之间成为艺术家的。对一个京剧演员来说,剥层皮也许算不了熊明霞
什么。但是我不能不佩服她在安逸和享受面前的果断抉择。那是她从湖北艺术学校毕业后回到宜昌的时候,因为她在全省桃李杯赛事中曾以《双射雁》赢得了全省第一名的好成绩,她17岁那年顺理成章地成为宜昌京剧团的主演,工资是800元,这在当时当地已经是个天文数字了,周围都向她示以羡慕的眼光,她完全可以乐享其成了。可是过了几天,她就发现这是一个光拿钱不做事的工作,别人看着是个美差,但是她受不了,毅然决定报考中国戏曲学院。一个艺术中专生要参加高考,文化课是一大难关,许多新的学科几乎是从来没有接触过的领域,有人说京剧再难,还可以玩票,但是对高等数学来说,没有一定基础就永远是天书一样。可是她不怕,在葛洲坝中学她埋头苦读,终于一门一门地“啃”下来了,最后以高分被中国戏曲学院录取
空中剧院:京剧《玉堂春》http://video.sina.com.cn/v/b/59969142-1579102890.html
CCTV-11 2011年8月27日(星期六)19:20播出。京剧《玉堂春》主演:李慧、熊明霞、史依弘、金喜全、陈少云、严庆谷、何澍、虞伟。名妓苏三与吏部尚书之子王金龙相爱,王为苏改名玉堂春,互订终身。金龙银两花尽后,被鸨儿驱出,苏三暗送银两,助其赴试。鸨儿贪财,将苏三卖给富商沈燕林为妾,沈妻皮氏欲下毒害死苏三,不料被沈燕林吃后身亡。皮氏诬告苏三谋害,被判成死罪。后苏三被解到太原复审,巡按恰是王金龙。审问中金龙不能自持,为陪审官潘必正、刘秉义看破。二人审明案情,为苏三平反,使王金龙与苏三破镜重圆。
',9)">
“不服输”
如果她在学院继续工刀马旦,应该说是轻车熟路,但是她偏偏选择了最难的行当:青衣。明明唱腔是她的弱项,她偏偏把奋斗的目标瞄向了唱腔。在于玉衡、白玉玲、陈琪和刘秀荣等老师的课堂上她陆续学习了《王宝钏》、《宇宙锋》、《玉堂春》和《四郎探母》等繁难的唱工戏。这个有心的姑娘,武戏,她可以拿起最难的靠旗出手;文戏,她可以把《三娘教子》唱得有声有色。就凭这一点,她成了中国、北京、上海三大京剧院争抢的对象,她真正做到了学业有成。到上海以后,她应工青衣,可是她的第一出戏却是武旦戏《盘丝洞》。在方小亚老师的指导下,经过三个月的排练,她就成功地演出了,并且与方小亚轮流演出了70多场。一个外来的演员,能主演当地的大戏,谁能不佩服她的胆识,因此她落下一个绰号:熊大胆。接着,她与安平、徐孟柯联袂排演了新《铡判官》,按理说这是一出花脸戏,可是她却同样赢得了观众的认可,具有同样的号召力,竟然连演三场,客满三场。为了祝贺他们的成功,当时的林宏鸣院长破例宴请了他们三个青年主演。
除了排演新戏,她也经常演出《断桥》、《散花》和《宇宙锋》等重头青衣戏,说明她是一个被上海内外行承认的青衣演员了。但是她看到上海京剧院青衣有余而花旦不足的现实,毅然又给自己出了一道难题,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即开始攻克新的堡垒——花旦戏。在上海京剧院推新人的专场演出中,她很快就成功地主演了宋长荣和孙毓敏老师亲授的荀派花旦戏《红楼二尤》、《金玉奴》等,获得了新的成功。那次的《勘玉钏》是笔者看她的第一出戏,前演青衣应工的俞素秋,后演花旦应工的韩玉姐,因为事先不知道她的底细,很为她能全面掌握荀派“花旦表演青衣唱”的风格赞叹不已呢!
紧接着,她拜了双师,又与李军一起排演了现代戏《生死界》,随之在2003年的《中国京剧》杂志上成为有争议的人物。面对批评,她感到了压力,感到了委屈,因为批评者出于对她的殷切期望,指出她拜双师与排新戏的矛盾,但是没有考虑到现实中的演员是无法选择剧目和角色的,更不知道,就是梅兰芳在今天的剧团中也不可能成为梅兰芳。
京剧《十八扯》录音童芷苓·孙正阳;配像熊明霞孙正阳。//v.youku.com/v_show/id_XNDI2MTM1NDg=.html
',10)">
“谦虚”是美德
然而,在批评面前,这个20多岁的小姑娘却能够冷静地,积极地思考批评意见。并在她的能力范围,首先把《生死界》的念白从话剧腔改成了京腔,她说,这样观众可能会感到舒服一些,就不会感到唱腔与道白大相径庭了。其实,平心而论,《生死界》这出戏从形式上我也很不赞成,但是熊明霞和李军在这出戏中却是非常努力在展示并提高自己的表演技艺,并努力在向传统艺术上靠。两个角色的难度都很大,他们的表演还是很感人的。如果说他们无法脱离“话剧化”的模式,第一,不能怪他们,第二,过去许多演员都演过话剧、电影、电视剧,搞一搞话剧化的京剧,总是增加一次舞台实践的机会,有益无害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据我所知,日前熊明霞借来京演出的机会,专程到杂志社来感谢对她的批评,并且要了写批评文章作者的电话,要亲自表示谢忱,这样的青年人是多么有出息呀,所以我禁不住要为她说点好话。

菊坛明星熊明霞的戏剧人生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27a45d0100h3vz.html
熊明霞宜昌籍上海京剧院主要演员
1989年《断桥》获宜昌市“首届京剧大奖赛”希望奖
1992年《双射雁》获湖北省“桃李杯”艺术大奖赛一等奖
2000年《金玉奴》获全国青年京剧演员评比展演二等奖
2001年《红娘》获第五届CCTV全国京剧青年演员电视大赛优秀表演奖
2002年拜当代荀派艺术大师宋长荣、孙毓敏为师,并举办双拜师专场演出
2004年考取中国戏曲学院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
2005年《虹霓关》获第五届CCTV全国京剧青年演员电视大赛花旦组金奖
京剧《敬德装疯》安平朱世慧熊明霞http://www.56.com/u25/v_NTUxMjEwNzE.html
',11)">
戏迷之家熏陶出“京剧明星”
1976年,熊明霞出生在宜昌一个京剧戏迷家庭。父亲熊昌驹是宜昌市快餐食品厂的总经理,母亲覃钦祥是基建幼儿园的教师。爷爷熊绥芝老先生不仅熟知宜昌的名角琴丽芳、赵婉华、靳万春这些本土大腕的保留剧目和艺术特点,还把对京剧艺术的这份酷爱传给了儿子和儿媳,也传给了孙女熊明霞。
在熊明霞很小的时候,爷爷就经常带她去戏园子听戏,在满场乱跑的小孩子当中,只有熊明霞能坐得住,她总是安静地陪爷爷看得入迷;每晚睡觉前,她总是缠着母亲给她讲戏曲故事、学京剧的韵白,做游戏时也常常扮演成“小姐”、“丫鬟”,咿咿呀呀地唱着京剧对白。家里满抽屉里装满了京剧带,竟然找不到一盘歌星的带子,每天早晨起床都能听到录音机里传来的京戏声,后来连做梦也都是关于京剧的。在熊明霞童年里,京剧充满了她的整个世界,她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小京剧迷”。
1988年,熊明霞的父亲从京剧票友韩永茂处得到消息,湖北省艺术学校宜昌分校正在招收京剧学员。得胜街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熊明霞几乎不假思索地就答应了爸爸妈妈地提议。考试那天,熊明霞唱一段《都有一颗红亮地心》,表演了舞蹈《小螺号》,招考老师见她视唱、练耳、下腰、劈叉都不错,立刻将她录取了。
从此,12岁的熊明霞先跨进了省艺术学校宜昌分校的大门,然后考取中国戏曲学院,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学艺之路。
京剧《梅妃》刘桂娟李军熊明霞严庆谷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kVXUVZ4FoNc/
',12)">
十年学艺不想成名的演员不是好演员
熊明霞天生一副好嗓子,老师给她定位青衣行当。青衣唱功为主,讲究音色甜美、韵味纯正。熊明霞为了练好唱腔,常常天刚亮就跑到荷花池边对着池水喊嗓子,寒冬酷暑从不中断。从小不服输的熊明霞自然也不满足于青衣行当,她要求自己不仅能把文戏中的崔莺莺、窦娥演好,也能演好武戏中的梁红玉和花木兰,她以文武全才“四大名旦”为榜样,成天泡在练功场,跟苏信忠、吕炳炎、童瑞东等老师学戏。
1989年7月,熊明霞被艺校派到天津学戏。经过孙荣慧老师一个半月的“口传亲授”,熊明霞学会了她的第一出正规戏,也是开蒙戏——《霸王别姬》。在艺校的第二学期,熊明霞又跟天津京剧院的李荣威老师学习梅派青衣《断桥》,并以该唱段参加当时的宜昌人民广播电台、地区电视台联合举办的“首届京剧大奖赛”,获得希望奖,这是她唱戏获得的第一个奖项。
1991年,熊明霞艺术生涯中的一个关键人物出现了,她就是熊明霞的“师奶”、中国戏曲学院早期高材生李澍芳老师。她教熊明霞一出文武兼备的戏:《双射雁》中的穆桂英,这是一出刀马旦扎靠的戏。当时学校没有一副“靠”,李澍芳老师就让熊明霞穿上军大衣,腰扎板带,肩上插上4杆靠旗,反复地练踢杆。为了表现戏中穆桂英的英姿飒爽,熊明霞不仅每天练半小时的圆场、半小时的枪花、100个正反翻身,还要练习高难度的“转身接枪”。正是李澍芳老师规范、扎实的逼练,使得熊明霞练就了一身文武兼备的“幼功”,并使她凭借《双射雁》获得全省大中专院校“桃李杯”艺术大奖赛一等奖,更加坚定了她“不想成名的演员不是好演员”的决心。

1993年,熊明霞从艺校毕业后分配到宜昌市京剧团,但对京剧艺术的渴求使她毅然报考了国家戏曲最高学府——中国戏曲学院,这对从小学四年级到中专从未参加过任何文化课考试的熊明霞来说,可谓是一次意义重大的挑战。
在得知专业课已取得第一名的消息后,熊明霞更加沉着而自信了。虽然仅仅在考前补习了10次语文课,但是考试对于熊明霞来说一点儿也不紧张,她轻松自如地答题,认真地检查,第一个做完考题,第一个走出考场,看到她自信的微笑,校门外翘首以待的家长们不禁暗暗猜测:“这个女孩儿成绩肯定特好!”很少接触英语,甚至连26个英语字母都不太熟悉的她,结果也考出了令人意外的成绩。用熊明霞自己的话说:“我觉得,这应该是上天都安排好了的吧!我天生就应该走京剧艺术之路!”
走进中国戏曲学院,熊明霞也开始真正感受到了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第一学期,熊明霞师从陈琦老师学习梅派《宇宙锋》,同时还跟沈世华老师学昆曲《游园惊梦》;后来又师从于玉衡老师学习了《三娘教子》、《桑园会》、《苏武牧羊》等王派青衣的核心唱段。于玉衡是我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维康的老师,正是她给熊明霞打牢了王派青衣的基础。熊明霞还跟着中国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京剧电影《白蛇传》中“白娘子”的扮演者刘秀荣老师学习了《白蛇传》中《断桥》这折戏。
熊明霞以《断桥》参加毕业公演,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中国京剧院、上海京剧院都向她发出了邀请。经过慎重考虑,她来到了以艺术改革和创新著称的上海京剧院,她说:“这样感觉离家乡宜昌也近了,毕竟都喝的是一江水呀!”
京剧《佛手橘》严庆谷金喜全熊明霞//v.youku.com/v_show/id_XMjc1NTIzNjA=_rss.html
',13)">
精彩转型菊坛名师出高徒
1998年,熊明霞只身来到人生地不熟的上海京剧院,真正走上了戏剧表演之路。刚到不久,院里就让她参加新编历史京剧舞台剧《曹操与杨修》的演出,并担任四号角色扮演“曹操之女、杨修夫人鹿鸣女”的人物塑造。该剧是上海京剧院的招牌戏,其他演员演的场次多了,都有默契了,只有熊明霞总把自己当个局外人融不进去。有一段感情戏需要她跪在临死的杨修面前哭着唱戏,可是熊明霞就是哭不出来。后来,听了母亲给她讲了许多生活中的故事,她才第一次在表演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对角色进行了再创造,这对她来说可谓是质的飞跃。但是很快,一场梅派京剧《盘丝洞》的演出彻底改变了熊明霞的京剧行当。
演出中,熊明霞分饰两个角色:大气端庄的女儿国国王、妖冶妩媚的蜘蛛精。一个是表现大家闺秀欲露却掩的“思春”之情,一个是表现妙龄少女百般撩人的“抢夫”之心,一个是原原本本的青衣角色,一个是类似花旦的角色,但是在观众眼中都是个性鲜明的活灵人物。《盘丝洞》在上海的演出受到了广泛好评,沪上好多好多的学生都看了她的表演,她也因此创下了一个月演出70场的纪录。
同时,上海京剧院的领导也从《盘丝洞》的演出中看出她的艺术气质和条件更适合演花旦,由于青衣侧重于唱功,花旦则需要更多表演技巧,国内目前的年轻花旦比较稀缺。出于多方面考虑,院领导决定让熊明霞改行工花旦,但青衣和花旦不仅在声腔、形体等各方面的表现截然不同,而且流派各异,这意味着学了十几年青衣的熊明霞面临新的考验,不得不另起炉灶、一切重头开始。
吕布与貂蝉--金喜全熊明霞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9bC_HP_05P0/
',14)">
也许这一切都是天意的安排,熊明霞因改学花旦,结缘于荀派艺术,也提升了她的京剧事业。
荀慧生先生创造的荀派艺术在中国“四大名旦”中有突出地位,与梅派之贵、程派之悲、尚派之美不同,荀派以媚著称,侧重表现天真、稚气的少女。所谓:唱情不唱声、演人物,不演行当,力求贴近生活,由此有“十旦九荀”之说。荀慧生先生的嫡传弟子:孙毓敏、刘长瑜、宋长荣被称之为“荀门三大贤”,为当代荀派艺术的领军人物。熊明霞先师从世称“活红娘”的宋长荣老师学习了《红娘》,后又师从北京戏校校长孙毓敏老师学习《棒打金玉奴》(又名《豆汁记》),正是这两出戏,为熊明霞奠定了荀派花旦戏的基础,使她在京剧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2000年,熊明霞以一出《金玉奴》参加文化部举办的全国青年京剧演员评比展演,获得二等奖,这是她改行后拿的第一个奖。2001年,熊明霞又以《红娘》参加第四届全国京剧青年演员电视大赛,获得表演奖。2002年,她在上海同时拜当代荀派艺术大师宋长荣和孙毓敏为师,并在逸夫舞台举办拜师专场,师生同台献艺,更有江南名丑孙正阳(在《十五贯》中演娄阿鼠)、麒派老生陈少云的友情助演,宏大的场面经媒体在海内外菊坛广为传播,被成为京剧史上的创举。
京剧《四郎探母》李军、史依弘、熊明霞、金喜全、胡璇、穆宇、朱虹http://www.56.com/u15/v_NTk3NzU3NjQ.html
',15)">
戏结良缘熊明霞与金喜全比翼齐飞
2002年,一位帅气的小伙子从中国戏曲学院毕业后,被上海京剧院引进重点培养。他叫金喜全,是石家庄人,出自梨园世家,工文武小生,为叶派再传弟子,拜叶少兰等名家为师。他扮相俊秀、台风稳健优雅,尤以腰腿功见长。2003年8月,上海京剧院组团到台湾演出全本《西厢记》,熊明霞扮红娘,金喜全演张生,北京京剧团张派青衣王蓉蓉扮莺莺,这样由各团强强联合组成的《西厢记》剧组开始排戏。
戏中,莺莺虽与张生是相互爱慕的一对儿,但是由于莺莺不便见张生,于是,红娘就成了与张生对戏最多的人物。半个月的排戏中,扮红娘的熊明霞与演张生的金喜全则有了更多相处的机会。为了排戏,他们经常在一起谈对京剧艺术的理解,对剧本及人物的分析,虽然才第一次见面,却发现两人不仅很多见解一致,而且排戏也非常默契。金喜全的舞台气质深深打动了熊明霞的芳心,随着《西厢记》演出的大幕缓缓落下,他俩的爱情喜剧也正式拉开了帷幕。事后,人们提起这段缘分,还经常笑言:“莺莺和张生没搞成对象,倒让红娘把张生迷倒了……”
回到上海后,院领导也有意安排两人排戏,并将金喜全和熊明霞调到同一个剧团,两人在一起谈戏的时间更多了。金喜全性格内向,显得稳重大气,而熊明霞活泼开朗,显得年轻朝气,两人谈起戏来滔滔不绝,竟从没问起过对方的年龄。直到后来谈起婚姻大事,两人才知道金喜全属龙,熊明霞属马,加起来正好一个“龙马精神”。
2004年,熊明霞和金喜全被单位推荐,双双考取中国戏曲学院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在母校学习的三个月里,熊明霞和金喜全倍加珍惜学习机会,他俩除了观摩、学习传统京剧艺术之外,还广泛涉猎了地方戏、杂技、舞蹈等各个领域。
京剧《得意缘》熊明霞金喜全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Ir1ppKppRFQ/
',16)">
回到上海京剧院,两人又加紧排练,将新吸收的养分运用到实践中,排出了许多新戏。在《红梅阁》里,熊明霞扮的李慧娘乃南宋奸臣贾似道府里的歌妓;金喜全演裴舜卿,是一位正直的书生。一次,李慧娘随贾似道到杭州游西湖,偶遇一个英俊书生裴舜卿,李慧娘不由自主地赞叹:“美哉少年!”就这一句话四个字,触怒贾似道。回府后,贾似道杀了李慧娘,囚禁裴舜卿于红梅阁。黑夜,李慧娘化为冤魂与裴舜卿相会,并在贾似道令人杀裴时吓退贾救裴脱险。熊明霞与金喜全在戏中说不尽的情意绵绵,道不完的肝肠寸断,排练结束后,其他演员都走了,他俩还沉浸在戏里的情节中,久久回味……
很多时候,由于金熊两人配合十分默契,很多戏可以自己完成,到后来对于需要两人对戏的地方,导演就直接交给他们自己去排练,第二天只需要配合他们的主演,让其他演员合着戏排一遍就通过了。
这对京剧上的“黄金搭档”,不仅合作出演了许多经典作品,如《西厢记》、《吕布与貂禅》、《虹霓关》、《玉堂春》等等。随着艺术事业的成熟,爱情之果也到了收获期。2005年12月24日,熊明霞与金喜全喜结良缘,在金喜全的老家石家庄举办了盛大的婚礼,2006年1月7日,两人又回到熊明霞的家乡再次宴请了宜昌的亲朋好友。
京剧《棋盘山》金喜全熊明霞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xzzeT40Rufg/
',17)">
新婚后的熊明霞春风得意,生命中夺目的光彩再一次绚丽绽放。2005年第五届CCTV全国京剧青年演员电视大赛举行,熊明霞精心整理准备了传统剧目《虹霓关》参加大赛。赛场上,熊明霞胸有成竹、信心百倍,不论是个人才艺展示还是知识问答都十分到位,更有金喜全在台上“兜底”,整个过程演绎得非常完美……下台后,金喜全陪着熊明霞默默地等待着结果,当听到组委会宣布熊明霞获得花旦组金奖时,她终于忍不住流着眼泪紧紧地抱住了身边的爱人。
2006年9月,逸夫舞台“菊坛群星荟萃”活动推出上海京剧院首位当家花旦熊明霞展演月。熊明霞同丈夫金喜全以及孙正阳、陈少云等表演艺术家共同出演了上海京剧院优秀保留剧目《红梅阁》和荀派剧目《红楼二尤》和《玉堂春》,这是她拜师宋长荣和孙毓敏之后的首次汇报演出,也是为了尽量多地在京剧舞台恢复推介荀派的保留剧目。这次演出中,熊明霞又文又武,亦青衣亦花旦,赢得了沪上戏迷的追捧与喜爱。
2007年8月24日,熊明霞和金喜全的爱情结晶降临了,全家上下都喜不自禁。熊明霞的婆婆看到金喜全不仅帮熊明霞擦洗身子,还一口一口地喂饭,禁不住感叹:“实在是太快了,好像昨天金喜全还是咱们眼中的孩子,今天他就当爸爸了……这么多年,没看出他还有这么细心的一面!”
京剧《虹霓关》选段在阵前闪出了伯党小将金喜全熊明霞http://www.56.com/u98/v_NTk1OTA3ODM.html
',18)">
怕熊明霞照顾宝宝熬夜易老,又怕她做家务弄坏了纤纤细手,金喜全不仅主动提出晚上带小孩儿,还悄悄学会洗衣做饭以及缝缝补补的细活儿。在熊明霞眼里,丈夫不仅是知冷识热、温柔体贴的知己,还是自己艺术之路的知音,真的是天赐良夫!
如今,熊明霞正积极实施着瘦身计划,争取来年春节重返京剧艺术舞台;同时,她还准备和丈夫金喜全将研究班所学尽数运用到新编神话京剧《牛郎织女》,自编自演,加紧排练,力求在明年七夕时的研究生班毕业演出上给老师和戏迷们作一出精彩的汇报演出。
谈到理想,熊明霞满怀深情地说:“十多年的青衣,七年的花旦行当,让我在京剧艺术上收获了许多,但是艺术的道路还很宽广,我心中也有很多很多梦等待着去实现,但是我最大的希望就是自己将来能够和梨园班的同行们一起回到家乡,给宜昌人民献上最精彩的演出!”

闻过则喜的熊明霞
和宝堂http://0781993.blog.163.com/blog/static/418885262010423834955/
那是2002年底,上海京剧院的青年花旦演员熊明霞要同时拜孙毓敏、宋长荣两位荀派艺术家为师,而且是在上海天蟾舞台演出后当着观众举行拜师仪式。从形式到内容都别具一格,而拜师演出的戏码也非常硬。不但有两位老师捧着她唱,还有孙正阳、陈少云等老师加盟。她开场一折《红楼二尤·闹宴》,中场是《荀灌娘》的“习箭”,赶场换装再演《荀灌娘》的“突围”。我知道她这出《红楼二尤》是宋老师亲传,《荀灌娘》据说是孙毓敏亲授,可是没听说她跟孙毓敏学过这出呀?
演出的海报早就发出去了,上海东方电视台也在抓紧采访做报道,离演出还有5天了,有关演出的许多杂事都要她一个人解决,找她办事的人把她围得团团转。孙毓敏一到上海就让她到排练厅走一遍《荀灌娘》。啊!这就叫《荀灌娘》吗?天哪!我看她出场那段西皮慢板就直发愣,这那里有一点荀派的影子呢?唱腔还好说,那身段简直就是“官中活”。我看孙毓敏也直皱眉头,就悄悄问熊明霞:“你这出戏到底跟谁学的?”“我跟老师的录象学的。”她的回答理直气壮。“这可不行,这出戏是有准谱的,一个眼神,一个手指都不能差一点,这么演可不是荀派,那就砸了,要知道上海滩的观众可见过荀派,当年荀慧生红在上海,他的传人童芷苓、吴素秋和孙毓敏也红在上海,在这个地方演荀派怎么能糊弄呢?”我的话显然有些过分,现在想起都后悔。
这时,熊明霞并没有恼怒我的意思,而是眼睛看着孙毓敏问:“师父,那我跟您从头学可以吗?”“能学到什么程度就到什么程度吧,只是时间太短,你的事物工作又太多,你要把心放在戏里就行。”
京剧《别窑》片段金喜全熊明霞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4Cr_dKsW6Zc/
',19)">
从那天起,熊明霞每天一早就到宾馆来接师父去排练厅,许多应酬的场合都见不到她了。有时陪着师父去应酬,她给大家敬一杯酒便马上离开。可是我并不抱什么奢望,因为我一直认为从“官中活”到真正的荀派那就是两万五千里长征,靠“汆锅”能“汆”出荀派,谈何容易!
5天后,熊明霞拜师专场演出终于开锣了。我坐在剧场里真替她担心。前面宋长荣和陈少云的《杀惜》很精彩,孙毓敏的《棒打》更是火暴,孙正阳在“习箭”中扮演灌娘的兄长,为捧熊明霞,他特意设计了一个精彩的过场戏,演得非常认真,内行都知道,这种形势也许对熊明霞是最好的铺垫,也许就是个陷阱,使她在前辈的精湛艺术面前相形见拙。这对她是千载难逢的考验,也是机遇。功亏一篑,在此一举。
结果完全出乎我的预料,她的一个出场就像一只天真稚气的小燕子“飞”到观众面前,使舞台上立即呈现出青春的活力。那慢板唱得一点都不“慢”,句句扣动着观众的心扉,配合着她的动作、神气,真像一个人小志大的少女。有一个双手抻手绢,转身的动作表演得尤其娇媚可爱,随着一位观众大声惊叹:“好!”接着就是一个满堂彩。几个“扯四门”动作,台步都不一样,连续三个荀派特有的拉步,充分表现出妙龄少女俏丽顽皮的秉性。在兄妹对话时,她一个初出茅庐的学子面对年已七旬的著名老艺术家孙正阳,竟然给人一种极其自然的和谐。孙正阳是即兴表演,她是即兴应答,竟然丝毫不乱,一条不紊……。
演出后,她的师父孙毓敏对我说:“现在这年轻人就是聪明,一点就透,这才几天,这么难学的荀灌娘,她整个变了一个样。”熊明霞问:“师父,您看及格吗?”师父抑制不住自己的兴奋,调侃似地说:“你三天学会一出戏,快是快,就怕你不到三天又还给我了。”然而,看了她的这场“兄妹习箭”,熊明霞在我的眼光里再不是那种照葫芦画瓢的一般演员,而是一个有悟性,有灵气,肯于攀登艺术高峰的小姑娘。
京剧《红娘》宋长荣常秋月续丽雯吕慧敏熊明霞管波金喜全
//v.youku.com/v_show/id_XMzE4MTIwNDA=.html
',20)">
//v.youku.com/v_show/id_XMzE3NDA3ODA=.html
',21)">
熊明霞的灵气从何而来?“三尺之冰,非一日之寒”,三分天赋,七分勤奋,她也不能例外。在宜昌的家乡父老面前提起这个湖北妹子,他们给我讲了两个故事,正好证明了这一点。12岁那年,熊明霞在她戏迷父亲的影响下,无师自通,学会了几段唱腔。就凭着这几句她父亲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学会的唱腔,她考上了湖北省艺术学校,从宜昌来到了省城武昌。也许这就是她第一次显示出自己的艺术悟性和天赋灵气。学戏是人生一大乐事,也是最艰难,最痛苦的事。作为父母的独生女儿,一个眉清目秀,非常乖巧的小姑娘,她在学戏的过程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从没有听到父母一句宽慰的话,不管得到什么表扬和奖励,也没有听到过父母一句夸奖。她也从来没有撒过娇,偷过懒,更没有因此而埋怨父母。尤其是她参加湖北省“桃李杯”青年戏曲演员大赛时,他参加比赛的剧目是《双射雁》,其中有穆桂英扎靠用靠旗打出手等许多高难度武功技巧。在舞台上打出手,没有任何捷径,就是一个字:练。因为这种技艺必须练到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把握才行,同时更需要其他演员的配合,与“头杆”和“二杆”尤其要天天配合着练。她听说京剧舞台上靠功最过硬的武生前辈是张世麟,而张先生练靠功是要扎两身练功靠,或者在大靠里面增加许多棉花,这样增加靠功的难度,才能使自己的靠功过硬。她当时没有这种加重的练功靠,就穿上一件军棉大衣,让老师在军大衣外面扎上靠旗,和同学们一起打出手。天冷时这样练,天气热了,还是这样练,武汉是全国“四大火炉”之一,酷暑之时穿着棉大衣打出手是什么滋味,恐怕是不难想象的。每天练完功,恶心,呕吐在所难免,她呢,总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这还不算,每天用脚面和小腿踢枪,接枪,每一个动作一次做20下,共做五次,就是100下。一天下来,这脚面到小腿就青一块紫一块了,三天下来,有的地方就肿了,不肿的地方,也渗出了鲜血。妈妈看了不说话,但是心疼呀,就给她缝制了两副护腿,不久,护腿烂了,就给她再缝制一副结实的,过了一段时间,结实的护腿又烂了,练到参赛的时候,她整整练烂了三副护腿。那年她才15岁,虽然长得娇小玲珑,在练功厅里却从来没有听到她喊疼,喊累。疼得受不了就咬咬嘴唇,那股横劲真像一个浑不怕的小伙子。
京剧《盘丝洞》选段有情人相对视如痴如醉金喜全熊明霞http://www.56.com/u58/v_NTk1OTA5MTk.html
',22)">
当然,要学京剧没有不吃苦的,因为京剧不会像那些所谓的“时尚艺术”,有点小聪明就可以在一夜之间成为艺术家的。对一个京剧演员来说,剥层皮也许算不了什么。但是我不能不佩服她在安逸和享受面前的果断抉择。那是她从湖北艺术学校毕业后回到宜昌的时候,因为她在全省桃李杯赛事中曾以《双射雁》赢得了全省第一名的好成绩,她17岁那年顺理成章地成为宜昌京剧团的主演,工资是800元,这在当时当地已经是个天文数字了,周围都向她示以羡慕的眼光,她完全可以乐享其成了。可是过了几天,她就发现这是一个光拿钱不做事的工作,别人看着是个美差,但是她受不了,毅然决定报考中国戏曲学院。一个艺术中专生要参加高考,文化课是一大难关,许多新的学科几乎是从来没有接触过的领域,有人说京剧再难,还可以玩票,但是对高等数学来说,没有一定基础就永远是天书一样。可是她不怕,在葛洲坝中学她埋头苦读,终于一门一门地“啃”下来了,最后以高分被中国戏曲学院录取。
京剧《穆柯寨》选段熊明霞金喜全//v.youku.com/v_show/id_XNDI1NTUxMTY=.html
',23)">
如果她在学院继续工刀马旦,应该说是轻车熟路,但是她偏偏选择了最难的行当:青衣。明明唱腔是她的弱项,她偏偏把奋斗的目标瞄向了唱腔。在于玉衡、白玉玲、陈琪和刘秀荣等老师的课堂上她陆续学习了《王宝钏》、《宇宙锋》、《玉堂春》和《四郎探母》等繁难的唱工戏。这个有心的姑娘,武戏,她可以拿起最难的靠旗出手;文戏,她可以把《三娘教子》唱得有声有色。就凭这一点,她成了中国、北京、上海三大京剧院争抢的对象,她真正做到了学业有成。
到上海以后,她应工青衣,可是她的第一出戏却是武旦戏《盘丝洞》。在方小亚老师的指导下,经过三个月的排练,她就成功地演出了,并且与方小亚轮流演出了70多场。一个外来的演员,能主演当地的大戏,谁能不佩服她的胆识,因此她落下一个绰号:熊大胆。接着,她与安平、徐孟柯联袂排演了新《铡判官》,按理说这是一出花脸戏,可是她却同样赢得了观众的认可,具有同样的号召力,竟然连演三场,客满三场。为了祝贺他们的成功,当时的林宏鸣院长破例宴请了他们三个青年主演。
除了排演新戏,她也经常演出《断桥》、《散花》和《宇宙锋》等重头青衣戏,说明她是一个被上海内外行承认的青衣演员了。但是她看到上海京剧院青衣有余而花旦不足的现实,毅然又给自己出了一道难题,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即开始攻克新的堡垒——花旦戏。在上海京剧院推新人的专场演出中,她很快就成功地主演了宋长荣和孙毓敏老师亲授的荀派花旦戏《红楼二尤》、《金玉奴》等,获得了新的成功。那次的《勘玉钏》是笔者看她的第一出戏,前演青衣应工的俞素秋,后演花旦应工的韩玉姐,因为事先不知道她的底细,很为她能全面掌握荀派“花旦表演青衣唱”的风格赞叹不已呢!
京剧折子戏专场《牡丹亭·惊梦》熊明霞金喜全http://www.56.com/u50/v_NTc3MTY0NDA.html
',24)">
紧接着,她拜了双师,又与李军一起排演了现代戏《生死界》,随之在2003年的《中国京剧》杂志上成为有争议的人物。面对批评,她感到了压力,感到了委屈,因为批评者出于对她的殷切期望,指出她拜双师与排新戏的矛盾,但是没有考虑到现实中的演员是无法选择剧目和角色的,更不知道,就是梅兰芳在今天的剧团中也不可能成为梅兰芳。
然而,在批评面前,这个20多岁的小姑娘却能够冷静地,积极地思考批评意见。并在她的能力范围,首先把《生死界》的念白从话剧腔改成了京腔,她说,这样观众可能会感到舒服一些,就不会感到唱腔与道白大相径庭了。其实,平心而论,《生死界》这出戏从形式上我也很不赞成,但是熊明霞和李军在这出戏中却是非常努力在展示并提高自己的表演技艺,并努力在向传统艺术上靠。两个角色的难度都很大,他们的表演还是很感人的。如果说他们无法脱离“话剧化”的模式,第一,不能怪他们,第二,过去许多演员都演过话剧、电影、电视剧,搞一搞话剧化的京剧,总是增加一次舞台实践的机会,有益无害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据我所知,日前熊明霞借来京演出的机会,专程到杂志社来感谢对她的批评,并且要了写批评文章作者的电话,要亲自表示谢忱,这样的青年人是多么有出息呀,所以我禁不住要为她说点好话。
上海京剧院折子戏专场《金玉奴》熊明霞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DoulhL4OOkA/
',25)">
熊明霞和“荀派”艺术
周桓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39/3800/461181.html
京剧“四大名旦”中,荀慧生先生创成的“荀派”艺术,侧重于表现天真、稚气的少女,以演花旦、闺门旦为主。荀先生演唱特色是:力求从声腔、形体刻画剧中人,所谓“唱情,不唱声”、“演人物,不演行当”。因此,无论唱、做,都不拘泥于程式,尽量从符合生活出发。比如:唱时不死等胡琴“过门”,而以缩短“过门”,或者在“过门”里做符合情景的身段;念白可以韵白中结合京白;表演中不全用传统的兰花指、小碎步,而是根据人物性格、规定情景、人物心态,使用生活指法、大步子等等。因为贴近生活,便给观众以亲切感。
过去,许多旦角演员在表现少女时,常常汲取“荀派”特点,由此曾有“十旦九荀”、“无旦不荀”、“有旦皆荀”之说。但是,学“荀”并不容易。外界觉得“荀派”不受传统程式限制,因此,学“荀”常有学过了头的。荀先生说:“学我,如果学过了头,既糟蹋了‘荀派’艺术,又糟蹋了我,也糟蹋了自己,三全不美!”“文革”后,由于不理解“荀派”特色的人较多,没有接触过荀先生的人较多,学得像个样子的实属凤毛麟角。
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的熊明霞,原来学的是“梅派”,演唱上都已有相当成就。进上海京剧院后,院领导鉴于“荀派”继承人匮乏,她在形体、表演方面都具有学花旦的条件,就让她兼攻“荀派”。前时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电视大赛中,她以《红娘》中“花园”一折参赛,从演唱方面体现出“荀派”特色,而且十分“规矩”。5月末,她在上海举办两场“荀派”戏专场,分别演出《红娘》与《勘玉钏》。此前,她不断听荀先生的录音,还找来继承“荀派”得力的、荀先生的爱女荀令莱的录像反复观摩,因而获得行家及广大观众的好评。许多人认为她学习“荀派”虽然日子不多,已取得较好的成效。
京剧《杜十娘》熊明霞金喜全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W3oHrlUcNwo/
',26)">
当前学“荀”有许多困难:一是荀先生没有留下影像资料,没看过荀氏演出的青年演员,在表演方面无从借鉴;二是“荀派”第二代演员里,有些学过了头的,对青年演员起着误导作用;三是有的评论家对什么是真正的“荀派”不了解。前时电视大赛中,就有评委对熊明霞说:“你演的《红娘》,怎么不火爆啊!你要演火爆些,还能得高分!你学‘荀派’,就得像谁谁谁才成!”这些话足以让熊明霞走向歧途。
愚下曾跟随荀先生4年,在荀先生指导下为之整理剧本和表演艺术,受到熏陶,以为熊明霞在上海,应该就地向荀先生早年的嫡传弟子李薇华、毕谷云二位求教。这二位是得到荀先生艺术精髓的。毕先生兼学梅、荀、徐(碧云)三大流派,俱得真传;李薇华女士则被荀先生视为学自己没走样儿的,1959年千方百计把她调来北京,与自己分担荀剧团主演。熊明霞如能走这条路,将会为“荀派”艺术正确流传作出贡献,荀先生定能含笑于碧落黄泉!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07月17日第七版)
更多金喜全大戏、选段尽在《豆单:京剧名家——熊明霞》http://www.tudou.com/playlist/id14286714.html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