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都·御景蓝湾:如何正确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3:30:26
植物生长调节剂无论在正常的气候条件还是在异常的气候条件都能显现出其独特的作用和效果,但使用效果同时也受到使用方式、方法、浓度、时期、气候等多种因素的交互影响,要排除这些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充分发挥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就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
  一、把准施药时期
  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及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对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后的反应有很大差别,因此,只有在作物最适宜的生育时期和一天中最有利于植物生长调节剂被吸收和发挥效能的时间内使用,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如乙烯利催熟棉花,必须在枯霜前20天左右,棉株中上部果枝棉铃铃期在30-40天以上最高气温大于20℃使用,乙烯利才能有效释放。再如用乙烯利改变瓜类的雌雄性别比例,则必须在4-6片真叶时喷施。所以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一定要根据当时的不同作物、不同气候特点,选择作物最佳生长发育时期和具体实施时间,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选对施药部位
  植物的不同部位对同一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反应及效果有很大差异,不适当地施药部位会降低使用效果,或适得其反造成药害和损失。这是因为某些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部位比较专一,用于果实催熟的却对叶子有强烈的抑制和破坏作用,用于促进茎生长的浓度对花芽有抑制作用或产生药害。因此,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必须严格掌握施药部位,不可错施,如用10-15ppm的2,4-D药液对初花期番茄涂花或浸花时,切不可使药液滴到或沾在芽和叶片上,特别是嫩芽和嫩叶,否则将会使芽、叶卷曲皱缩,严重影响生长。又如乙烯利处理苹果果实,使其变红或早熟,但不能滴落在叶片上,否则会引起过早脱落,严重者造成当年重花,影响第二年开花结果,造成减产。
  三、采用适宜的施药方式与剂型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以及作物的施药部位的生理状况及施药目的,采用适宜的使用方式和剂型是提高植物生长调节剂效能的重要一环。一般需要叶面喷施而叶面又有角质层或蜡质层的以乳油剂型较好,因这种剂型在叶片上不易流失且渗透性强,易进入角质层或蜡质层,特别是油溶性较高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能较快的渗入植物体内,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原酸类型渗入植物体较慢,水溶性盐类进入速度更慢,但由于水溶性盐类一般易于稀释勾兑,使用方便,所以生产上应用仍以水剂型为主。当然,在其配制过程中需加入一定的粘着剂类。有时叶面喷施或扦插处理使用粉剂型,效果与水剂相似,但不如水剂省工、方便、好用,故目前生产上较少应用。另外,对块根、茎、种子、叶基、果实、花的处理可用油剂、水剂、粉剂型施以浸蘸法、涂抹法;对木质化的茎、硬皮、果实处理可采用注射法;对根系的根尖处理可采用土壤浇施法、块茎尖浸蘸法等等。一般植物根系对有机化合物的选择性较弱,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吸收比较容易,但由于受土壤中各种因素影响,流失较大,一般需加大用量。
  四、严格控制施用浓度与次数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最大特点就是相对低的浓度对植物有促进生长的作用,能增强植物的新陈代谢等一系列生理活动,而相对的高浓度则可起抑制作用,打破或逆转植物的正常生理代谢。因此,严格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浓度是第一位重要的。由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目的不同,施用部位不同则其浓度范围差异很大。如2—4D以2-3ppm蕾期喷施可有效地防止棉花落蕾落铃;以20-40ppm喷施茄子、西葫芦等茄果类蔬菜,能提高坐果率,促进果实早熟,而用500-1000ppm则可使一些双子叶植物致死,但对单子叶植物则无危害。
喷施次数一般应根据作物的需要。在较短的最适期,一次喷施即可达到预期目的。但有的作物苗期、花期、籽实灌浆期或更多的生育时期均需保持激素的作用,便可以以较低浓度陆续多次喷施,这样比一次高浓度喷施效果好。
  五、科学混用
  农药使用的发展趋向是几种药剂科学的混合使用以增效。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合理混合使用,以及与某些农药、化肥的混合使用,可利用其相互补充的作用或促进茎叶生长与促进开花结果的先后接力作用,使其对作物发生协同现象,提高使用效果。混合使用比单一使用效果好。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混用要讲求科学,必须注意混合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化学性质,不能使酸性与碱性的混用,避免起中和反应,失去各自的效能。是否能混合使用重要的是看植物生长调节剂与其混用的溶液的PH值,如乙烯利在PH值为3以下较稳定,不释放乙烯,当达到4以上时,开始分解释放乙烯,故乙烯利不能与碱性药剂混合使用。
  六、摸清纯度与有效期限
  纯度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生理活性(即药效)影响很大,有的药效随纯度的高低变化而变化,有的对纯度相当敏感。稍有变化药效顿减。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有效期限也是一个必须注重的基本常识,凡化学药品,包括植物生长调节剂均有一定温度存放条件下的有效期限,特别是稀释后留存的溶液类,不注意这一条,就会劳民伤财,适得其反,如赤霉素,一般温室下有效期为2年,稀释后存放于冰箱内也只能短期保存,但粉剂在干燥条件下可存放3-5年不失效,但配成溶液后更易变质。因此一般要求无论水剂还是粉剂,溶液随配随用,切忌过夜存放,以防影响药效并产生药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