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逃婚记攻略:菜价不断上涨 网友自制“菜奴省钱攻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5:06:33
菜价不断上涨 网友自制“菜奴省钱攻略”
三农直通车 www.gdcct.gov.cn    责任编辑:lintingting    发布时间:2010-11-10

  各类生活用品、菜品的价格飞涨,网友各出奇招,推出了针对不同城市不同时段不同版本的“菜奴省钱攻略”,“菜奴”这一新兴名词横空出世。谁能用最少的钱买到最好的菜,这个人必然能成为网络红人。 

  产生原因 

  菜价上涨催生“菜奴” 

  最近菜价的上涨让更多年轻的主妇感觉到了压力,面对蔬菜上涨的趋势,他们自嘲变成“菜奴”。 

  菜价的上涨也让不少餐饮店开始头疼,“现在竞争这么激烈,谁敢轻易提价啊?为了保本只能少放一些贵的调料,青菜现在反而成了赔本生意。”在庆丰街经营一家小餐馆的李女士说,自己已经开始琢磨青菜菜品提价,但又怕流失了老客户。 

  于是,“尽量等菜场快下班再去买”,“锁定一个固定摊位买菜”, “在阳台花盆里种点葱”等招数开始流行,网友纷纷晒出自己的“买菜省钱攻略”。 

  流通环节成本大增 

  近年来,本市蔬菜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市郊蔬菜产量有所增加,再加上南菜冬运,北菜夏输,上海市场上的蔬菜供应量一直很充足,即使是“伏缺”季节,也不会吃不上绿叶菜。但在业内人士看来,并非产量有保证价格就会便宜。 

  “产量大,运不到市场来有什么用? ”一位批发市场工作人员说,有时候高速公路堵了,蔬菜迟迟到不了,市场价格就会抬高,一旦公路通畅,大批菜涌进来,菜价必然下跌。因此稳定菜价,流通是重要环节。此外,由于流通环节成本至少要占菜价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有的甚至占到90%,运输体系不健全、市场布局不合理问题直接导致卖到市场上的蔬菜价格成倍上涨。 

  买菜攻略 

  改早上买菜为晚上买菜 

  看看“买菜时刻表” 在网友的几百条回复当中,支持率最高,被证实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改早上买菜为晚上买菜。

  “傍晚买菜少了上午嘈杂和拥挤,菜老板对你还价少了‘鄙夷’,你可以多些从容淡定,不仅菜价低,而且好还价。虽说不是很新鲜,但只要用心挑,还是有好东西的。” 

  网友“微笑的小溪”更是经验丰富,“避开买菜的早高峰,中午利用休息时间采购,价格要比早晨便宜30%左右。 

  网友“gujianning”还提出了更绝的观点——“多看天气预报,明天下雨,今天就多买菜,不会错的。” 

  定点战术+花盆DIY 

  网友“苦僧”例举出一个定点战术,“最好盯着一家品种多的卖菜摊位买,并且经常在同一家买,这样菜价便宜点不说,还每次都送点葱什么的。” 

  此外,大概是受到游戏“种菜偷菜”的影响,有人颇有创意地提出——DIY种菜。“我在花盆里种了几棵葱,用的时候拔一棵。” 

  炒着吃的改成烧汤 

  除了买的环节可以省钱,但是在烹制环节却更有技巧: 

  “炒着吃的改成烧汤,红烧的改为炒着吃。”“现在菜场白萝卜最便宜了,六角钱一斤。买回来后费点事剥皮油炸做成圆子,相当于荤菜吃。”针对网友的高招,更有人戏称:不吃更省钱 。 

  建立“买菜时刻表” 

  “每天上午10点左右出门买菜,到菜场时,早市买菜的人早就买好了,许多菜摊前都没有人,菜价一般会降些,讨价还价也比较容易。最划算的时候是下午6点后。因为此时下班买菜的市民基本已经买完,菜贩的工作也差不多结束,临走前一般都把菜‘清’完,因此这时候的菜最便宜,要是赶上收摊再买可进一步压低价格。” 

  一位网友还提醒说,主妇们应多关注天气预报,尽量在天气晴朗的时候出去买菜,遇到天气不好,蔬菜的价格波动往往较大,因此,尽量在天气突变前提前存储好易保鲜的蔬菜。 

  “时令的油麦菜、大头菜等,要到菜市场买。市场里菜周转少,新鲜又便宜,遇到菜农自种自卖的就更划算了。”一个“攻略”里说,如果买反季节菜,比如萝卜、菠菜等,最好去超市买,因为这些菜的价格差不太多,超市的更新鲜,重量也更让人放心。 

  “菜奴”省钱七大攻略 

  在很多论坛上,交流如何买菜省钱的帖子都很受欢迎,大家纷纷说出自己的“诀窍”,还有不少被整理出来的“买菜攻略”。网上市民们“晒”出的“买菜省钱攻略”堪称五花八门。 

  1.变赶早为赶晚,避开买菜的早高峰,中午利用休息时间采购,价格要比早晨便宜30%左右。 

  2.多看天气预报,明天下雨,今天就多买菜,下雨天菜价会上涨。 3.变分散为定点,盯着一家品种多的菜摊买,并经常在同一家买,这样菜价便宜,还能让老板送点葱什么的。 

  4.变被动为主动,在花盆里种几棵葱,用的时候拔一棵。 

  5.晚上8点后去超市买特价菜,除了素菜,还有很多荤菜可以选择。 

  6.下班路上买菜往往是最便宜的时候,最好能找到菜农自家的菜而不是菜贩子的菜。 

  7.炒着吃的改成烧汤,红烧的改为炒着吃。比如将白萝卜做成丸子,当荤菜吃。  

   市场篇 

  菜贩看人叫价,了解行情很必要 

  “卖菜竟然也有‘潜规则’,以貌取人!这还真是‘看人下菜’啊!”亲身经历过一件让自己啼笑皆非的事情之后,一向大大咧咧的李小姐也不得不开始精打细算起来。一天中午,李小姐到家附近的菜场买菜。“青椒怎么卖?”“3块一斤。”李小姐买菜一向没有讨价还价的习惯,一番挑拣之后,称重、付钱、找零。正当李小姐转身准备离开的时候,一位大妈过来了:“青椒咋卖?”“2块。”李小姐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菜场内每天都上演这样的“潜规则”。 

  一位摊主告诉记者,很多时候他卖菜的价格都是临时定的,看人叫价是难免的。譬如上班族和年轻人来买菜都是行色匆匆,往往挑品相好的菜买,很少还价,有的甚至连价格也不问,你说多少钱他就给多少。而对于那些看起来比较“难缠”的较真儿买家,往往直接说最低价,“一看就是转了好几圈儿,打听过行情的主,省得讨价还价麻烦了”。而对那些回头生意,摊主更是有优惠照顾,时不时免费送几根葱之类的。 

  超市篇 

  有特价,但不是样样都划算 

  在超市里一些特价蔬菜的售价往往比菜场里的便宜,超市比菜市场菜价贵已经成为历史。尽管几乎每个大小超市都经常用特价菜吸引顾客,但整体蔬菜价格不见得比菜场便宜,去超市买菜  

  之前,还是要关注市场,了解行情。晚上超市关门前,会有不少特价菜,不少人喜欢在这个时间段“抄底儿”,能省下不少开支。“这是个不错的办法,但是并不是适合所有菜。”白领赵小姐是一个讲究生活品质的人,在她那里,人的健康要比金钱重要,而蔬菜的新鲜也要比价钱重要。 

  赵小姐的秘诀是:生菜、菠菜、茼蒿等时令的绿叶类蔬菜不要等晚上去超市买,它们不仅白天被人挑来拣去卖相不好,放一天也不新鲜了,而且晚上买回去的话,必定是第二天才会吃,放了一夜的鲜嫩叶子,肯定蔫儿了黄了;土豆、南瓜、莲菜、花菜等对保鲜期要求不是太高的菜品完全可以晚上逛超市“抄底儿”,卖力些挑挑拣拣的话,能挖出新鲜,淘出便宜。( "菜奴"支招省钱七大[1]) 

  相关评论 

  据中国吃网从中国蔬菜流通协会会长指出中了解到,目前蔬菜价格的合理上涨应该是大势所趋,也是提高菜农收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保障。3元以下的蔬菜可能不会在市场上出现。此番言论一出,立刻引起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 

  人们的日常工资加了,可是菜价也在上涨,而且上涨的速度让人已经却超出了人们的支付的范围。这让人们的生活过得更加的窘迫。 

  当政府机关出台相应措施在抑制房价上涨的同时,人们的日常的吃方面也存在上涨的趋势,最为头痛的可能不仅只有消费者本身,而餐饮商家也受到牵连。面对这样一个蔬菜价格上扬的趋势,我们真的要去成为一名“菜奴”吗,我们应该又如何去应对呢? 

  “菜奴”背后的民生之痛 

  最近菜价的上涨让更多年轻的主妇感觉到了压力,面对蔬菜上涨的趋势,他们自嘲变成“菜奴”。于是,“尽量等菜场快下班再去买”,“锁定一个固定摊位买菜”,“在阳台花盆里种点葱”等招数开始流行,网友纷纷晒出自己的“买菜省钱攻略”。 房奴、卡奴、车奴、孩奴、节奴……显然,这是一个“众奴加身”的时代。每一个“奴”字,都代表了几多辛酸、几多奋斗,更代表了你我在时下环境中的被动语态——价格上涨,芸芸众生便只能被动接受,听着专家们的宽慰式劝告、畅想着遥不可及的调控效果,最终就转化成这一代人的人生写照。除了默默地奋斗,似乎也没有别的办法。 

  2010年的春天,注定会成为市井小民人生中挥之不去的一段痛苦记忆。在这个春天里,某些地方的大白菜涨到了和猪肉一样的价格水平;有些地方的绿豆甚至炒到了和排骨尤其是肋排一样的价格。前两天,笔者也经历了一段尴尬的买菜经历:笔者精挑细选了一块山药并且嘴里还说着“我们家人最喜欢吃山药”式的小资语调,结果却被告知这块山药为13块钱,惊讶、木讷,继而装成大款,满不在乎似的拿下了它。这样的语境之下,我们又收获了一个新鲜而响亮的名词——“菜奴”。 

  放一个羊也是放,赶一群羊也是赶。“众奴加身”的时代,我们已然不惧再多的“奴”字加身了。大不了,再加一小时的班、再值一小时的勤,也许,在老板们给的加班费中,还能把当年的闲情逸致找回来。然而,作为单个的市民,我们可以这样宽慰自己;可如果说菜价上涨成为全国性的普遍现象,甚至成为社会公共话题了,每一位市民对于权力作为还是有所想像的、有所寄予的。 

  “丰满”的希望与“骨感”的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一到四五月份,公众总会头痛上几天,资料显示,2008年4月份的鲜菜价格比2007年同期上涨了13.6%,而2009年4月份的鲜菜价格又比2008年上涨了10.9%。虽然早就有媒体总结出了“4月涨价”这样的定律,然而,今年的这两个月份,我们仍然很容易地感受到了蔬菜成为“奢侈品”对我们的打击。年年春天蔬菜必涨,换不来年年春天必有调控措施,相反,一些部门人士和权威专家还总是带有善意地劝说公众:今年蔬菜涨价是因为“倒春寒”,再过一个月,本地菜下来就好了……问题是,每年都有春天,一年四季定然不是都能获得蔬菜丰收,难道公众就只能等待春天的到来? 

  人生是个茶几,上面盛满了杯具和洗具。张爱玲的经典话,经过网友的一番修正,还真有点诗情画意的感觉。结合现在的菜价形式与网络上风靡的“快乐农场”游戏,套上此句式,笔者只想说——人生是个“农场”,上面站满了“菜奴”。虽然网上叫“快乐农场”,可身为“菜奴”,况且是一个看不到问题解决前景的“菜奴”,谁又能快乐起来呢?

来源:三农直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