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物女古筝简谱:彭德怀抗日游击战争思想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3:50:56

  游击战是弱小军队对付强敌、生长自身力量的基本作战形式,在中国革命战争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抗日战争时期,彭德怀长期担任八路军副总指挥(1937年9月11日以后改称十八集团军副总司令),在前方协助朱德总司令领导和指挥了世界战争史上最为壮观的敌后游击战争,是我军游击战一系列战略战术、作战原则的开创者之一,形成了丰富的游击战争思想,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特别是游击战争思想作出了巨大贡献。

  一、强调游击战争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主要作用

  彭德怀对游击战争的重要性很早就有认识。抗日战争时期,他在发表的大量文章和讲话中,从各个方面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游击战争的重要性。

  游击战争是群众直接参加抗战的最高形式。彭德怀认为,“游击战争的定义应该是群众战争”。面对帝国主义的军事进攻,经济落后的国家和民族要想战胜敌人的入侵,就必须进行人民战争,广泛地发展游击战争,使之“成为整个抗战中的重要部分。”①(注:①《彭德怀军事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9月第二版,第44页)而游击战争因其所具有的广泛的群众性,成为群众直接参加抗战的最高形式。

  游击战争是坚持敌后抗战的必要条件之一。彭德怀认为,抗日战争是一场敌强我弱的战争,要取得战争的胜利,就必须进行“长期的连续的战争”。这就必须采取多种多样的作战形式,进行敌后抗战。如果“没有民众武装和游击战争,正规军便失去了耳目,失去了羽翼,它的力量将会大大减弱,它的困难将会增多”。所以他认为,游击战争“特别是在华北的抗战中,已成为迫切而实际的中心任务了。”(《彭德怀军事文选》,第63页、46页。)进入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后,河北平原地区出现了顽固派搞磨擦,破坏抗战的逆流。有人对平原地区进行游击战的可能性产生了怀疑。针对这种情况,彭德怀明确指出,“河北平原游击战必须坚持,这是不成问题的。只有坚持河北平原游击战,才能坚持华北抗战,也只有坚持华北抗战,胜利的保卫西北才有保证,这问题与坚持华北以至全国的抗战有密切的关系。”(彭德怀:《坚持河北抗战与巩固团结》,载《群众》1939年7月16日,第3卷,第八、九期。)游击战争还是达到长期消耗敌人力量的目的的唯一手段。彭德怀认为,只有持久对抗才能消耗敌人的物力、人力,生长我方力量,从而改变敌我的形势。所以,中国抗战的胜利,是在“持久的消耗战中来解决的”,而“为欲达到长期地消耗敌人的力量,唯一的就是发动群众的游击战争,在敌人后方建立小块小块的根据地,分散敌人力量。”(《彭德怀军事文选》,第40页。)彭德怀认为游击战争可以实现迷惑敌人、疲困敌人、阻击敌人、分散敌人的任务,以配合我主力军进行胜利的战斗,因此,游击战争是对敌斗争的有力手段。

  游击战争的广泛开展起到了保卫抗日政权的作用。在抗日根据地,有着非常激烈的保卫根据地和破坏根据地的斗争,游击战争正具有保卫根据地和抗日政权的功能。彭德怀认为,“对付敌人武装便衣队的袭击,保卫抗日政权,保卫根据地内治安,亦无一不依赖游击战争,这是敌后战争环境与我们的任务决定的。”因此,他指出,当时出现的忽视游击战争、并吞游击队是错误的,“即游击战争发动得不够广泛,不够普遍,不是群众性的,也会使抗战的坚持增加许多不必要的困难。”(《彭德怀军事文选》,第94页。)

  游击战争之所以在抗日战争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是由中国的抗日战争的性质和中国的政治、经济、地理环境等因素决定的。对此,彭德怀有着比较深刻的认识,并在许多论著中作过深入的分析。

  首先,这是由抗日战争的特点决定的。抗日战争的基本特点之一是敌强我弱,敌我力量对比十分悬殊。这一特点决定了抗日力量必须有一个长期的积蓄和锻炼的过程,抗日战争的形式也必然经过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过程。特别是在敌后抗战力量还不足以与敌人进行正规战争较量时,游击战争自然会成为作战的主体形式。彭德怀把这种由于战斗力上的敌强我弱,而产生的特点称为“战争的游击性与根据地的游击性”(但并不是“流动性”)。他认为,全国进入相持阶段以后,抗日战争的特点是,敌后游击战争更加频繁与艰苦,根据地的“游击性”更增加了。(《彭德怀军事文选》,第109页。)

  其次,这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决定的。近代的中国长期处于政治混乱、经济落后的状况,这是游击战争在这块土地上得以生存的主要原因。彭德怀从社会经济的角度深刻地认识到,象任何复杂的社会现象一样,在其多样化形式的背后,都有其必然的经济根源。他认为,中国发生和发展游击战争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经济破产和落后性。同时,交通的阻塞,铁路桥梁,以及公路的缺少等等,使民众们能够武装起来并组织起来。所以他认为,游击战争之所以获得发展,是因为中国内地的落后性。

  再次,这也是由抗日战争的性质决定的。抗日战争是人民战争,游击战争是与人民战争(彭德怀称为“群众战争”)相适应的战争的“最高形式”。所以他认为,“游击战争之能获得成功,游击队之所以能成长为不可战胜的力量,就是因为我们的武力能和群众打成一片”(军事科学院战史部编:《彭德怀军事论文选》,第34页。)。这是因为,发动群众游击战争,在敌人后方建立小块小块的根据地,分散敌人力量,削弱和疲惫敌人,这是在战略上着眼争取主动,造成战役上各个击破敌人,取得胜利的必要条件。

  最后,日军以小兵侵大国,为游击战争提供了客观条件。由于日本兵力有限,只能占领少数大中城市,广阔的小城市和农村为游击战争的开展提供了自由的天地。从抗战一开始就率部奔赴前线直接指挥八路军作战的彭德怀,对此有着切实的认识。在抗日战争的各个时期,他都曾从不同的角度结合抗日战争的实践,论述和强调过这个问题。在抗日战争初期,他就指出,“我们有着充分的条件在敌人的后方、侧翼去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那里是敌人非常薄弱的地方,敌人兵力很少,只顾前进,侧翼暴露,后方空虚,正给我游击队以大显身手的好机会。”(《彭德怀军事文选》,第45页。)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面对敌人的疯狂“扫荡”和解放区面临的困难,彭德怀指出,华北占有广大面积,众多人口,敌人因兵力不足,想同时‘扫荡’整个华北是绝对不可能的,只能采取“分区扫荡”,这样,就给我开展游击战争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彭德怀认为,抗日战争是一场民族战争,而民族革命战争有广大的民族社会基础,敌虽控制主要人口,但这只是军事上的、形式上的控制,敌占区绝大多数人民是拥护抗战,反对日寇的。再加上有共产党、八路军成为团聚人民的核心,有我党正确政策的领导,游击战争就一定能够取得胜利发展。

  二、系统论述了游击战争的组织、发展的必要条件及其实施的战术原则

  (一)组织和发展游击战争的必要条件

  真正的游击战争,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才能获得成功。应该指出,彭德怀这一思想的形成有一个认识的过程。抗战初期,彭德怀认为,“只要有群众,就能够发展游击战争”。因而,他认为组织游击战争“并没有丝毫神秘的地方”,“任何人、任何军队都有组织抗日游击战争的任务,而且任何军队都有这个平凡的本事。”(《彭德怀军事文选》,第44、45页。)但是,随着战争实践的发展,他又逐渐认识到中国的革命战争是农民革命,因为农民占中国总人口的百分八十以上,农民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主体力量,因而也是游击战争存在的基础。所以,抗日游击战争“所绝对必要的,就是争取农民群众援助自己并参加自己的队伍”。(军事科学院战史部编:《彭德怀军事论文选》第39页。)但是,别的党派和军队都不能够作到这一点,“只有共产党才愿意并能够去满足农民的要求,了解在农民中进行深刻的,广泛的,经常的政治工作和组织工作之必要,而且,也只有共产党,才能履行在宣传时所给予农民的诺言。”(军事科学院战史部编:《彭德怀军事论文选》第34-35页。)所以,他得出结论,只有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的游击战争才能获得成功。

  游击战争必须绝对独立自主地进行。彭德怀在论述游击战争的指导原则时,强调最多的是必须要占有作战的主动权。他曾指出,毛泽东关于游击战的十六字诀,是完全以独立自主为原则的。在抗日战争中,他特别强调“游击队作战的基本原则最忌被动的应战,而须绝对的独立自主,操纵敌人。”(《彭德怀军事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9月第1版,第46页。)所以,彭德怀主张在敌人后方的游击战中,要始终主动地与敌人作战,要进行“机动战”,对于次级每个指挥员应该给予机断专行的余地;(彭德怀在东路军高级将领会议上的报告,1938年3月24日〈记录稿>,军事科学院军事图书馆藏档案。)他特别强调游击队的指挥,要机断灵活,胆大心细,当打则打,不能打则跑,因此,这完全要靠指挥者具备精细审慎,瞬息决断的能力。他强调,作为游击战争的领导者必须要坚决,勇敢,有大无畏的精神;另一方面,还要改变斗争策略,抛弃死硬公式,进行灵活的游击战争,配合各种斗争方式,才能顺利坚持,得到胜利。

  游击战争的开展必须与根据地的建设相结合。彭德怀在分析影响抗日游击战争发展的各种因素时强调,其“中心一环”,首在建立和巩固革命根据地。在这一问题上,他曾有过许多论述,仅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就先后发表了《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武装政策》、《论革命根据地与武装斗争》等文章予以专门论述,对根据地在游击战争中的地位作用、建设根据地的任务和发展与巩固根据地的途径等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作出了正确的回答。他认为,游击战争不但具有军事意义,更重要的是具有政治意义。所以,它必须与群众的政治、经济要求密切结合起来,才能取得群众的拥护与援助,才能有力坚持,才能持久与发展,才能完成一定的政治任务。而要与群众结合起来,就首先要与根据地结合起来。彭德怀认为,“无根据地的游击战争,实质乃是单纯的军事行动,其作用仅等于军事别动队或武装侦察,这将使武装斗争与非武装斗争脱节”。这样的游击战争必然“无力,且难持久”。(《彭德怀军事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9月第1版,第143页。)到1939年,八路军开辟的华北敌后根据地抗击了在华日军五分之二以上的兵力,成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在抗日战争中,根据地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武装建设。这是因为,“根据地总是产生与生存于反革命的包围中的,甚至在根据地内,也还有敌人(内战时是阶级敌人,现在是民族敌人),因之,要创造根据地与保卫根据地,主要是依靠武装斗争。”(《彭德怀军事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9月第1版,第155页。)因为没有革命的武装,或者有而无力,根据地建设的其他一切问题都无从谈起。因此,革命游击战争的领导者必须以全副的精力去建设根据地的武装力量。

  (二)系统总结了进行游击战争的战术原则

  认识事物必须首先认识事物的规律。原则是规律的体现。进行任何实践都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进行游击战争亦复如此。彭德怀从长期的游击战争实践中总结出了进行游击战的著名的十大战术原则。即:一,必须避免每一个失败可能性很大的战斗。力争每战必胜,决不“浪战”;二,以奇袭作为主要进攻战术。他认为要绝对避免消耗式阵地战,因为“游击队胜利的机会是和战斗时间的延长成正比例而消失的”;三,慎密而精细的计划。不但要有进攻计划,更重要的是要有详细的退却计划。他认为“优越的游击战术是游击队的最大利益,但如果用之不当,则等于自取灭亡”。四,要用最大的注意提防民团。因为民团“是地主豪绅们最前方的,最后方的,而且也是最有决定作用的抵抗线”;五,在与敌人作“正正当当”作战时要集中多于对方的兵力;六,己方战线必须有最大的伸缩性。如果出现意外情况,“必须用疾风迅电的速度退出火线”;七,灵活运用多种“声东击西”的战术;八,应避免与敌主力交战,应该向敌人最弱的“环子”或最致命的地方集中攻击;九,必须使用一切“警戒”,使敌人不能发现游击队的主力所在;十,最大限度地利用情报。彭德怀认为,“理想上,每一个农民都应当是游击队谍探部的一个工作人员”。(军事科学院战史部编:《彭德怀军事论文选》,第36-39页。)从上可以看出,这一整套系统而完备的游击战术理论是完全来自于生动的游击战争实践之中。从内容上看,它涵盖了游击战的准备、组织、实施、退却、指挥、侦察、警戒、情报等各个方面,内容十分全面,不但实用性强,而且具有相当的理论性和系统性。没有经历这种丰富多彩的实践,不可能得到这种丰富多彩的认识;而缺乏理论的抽象能力,即使有一定的认识也不会有这样的深度。正是具备了这两个非常重要的必要条件,彭德怀才不但成为了一个伟大革命的实践家,而且成为了一个伟大的军事理论的主要贡献者之一。

  三、客观阐述了游击战与正规战及地方军与正规军的相互关系

  抗日战争是一场艰苦的持久的民族解放战争。要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需要动员千千万万的民众投入到这场战争中来,还要有一支数量充足、能征惯战的军队。所担负的任务不同,决定了他们所采取的战争形式上的区别,也就有了地方军与正规军的不同。如何正确处理游击战和正规战、地方军与正规军之间的关系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游击战与正规战的相互关系

  游击战为运动战创造了有利的机会。在抗日战争的众多战争形式中,彭德怀更强调游击战,但也重视运动战的作用。他认为,“敌后作战指导原则,基本上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以消耗敌人为主但不放弃一切可能消灭敌人的机会”。由于在敌后进行长期无后方的战争,物质补充异常困难,再加上技术不如人,是不能采用以运动战为主的战争指导原则的。如果在这种情形下进行以运动战为主的战争,恰好给了敌人以消灭我们的条件。游击战一方面可以经常打击敌人,消耗敌人,积小胜为大胜。另一方面,可以调动敌人,分散敌人,封锁敌人消息,使我正规军得以采取大步前进、大步后退的战术原则,求得运动战在有利条件下消灭敌人。①而且,只有进行广泛的游击战争,才能使深入我区之敌,行不安,坐不稳,耳目不灵,手足不敏,造成有利于运动战的条件与机会。

  运动战是开展游击战的保证。在率领我广大军民大力开展游击战争的同时,彭德怀并没有贬低运动战的地位。随着游击战争的广泛开展,八路军内出现了一种“只要地方游击队,不愿意游击队逐渐升级”的“保守主义”。彭德怀及时指出并批评了这种错误的倾向。他认为,这样做“就等于取消运动战”;而如果没有运动战,敌人肆行无忌,到根据地内到处筑堡垒打钉子,游击战争也将不能坚持。因此,必须按一定比例将游击队逐步升级为正规军,以更好地开展一定规模的运动战。

  游击战、运动战、阵地战三者相互配合。1938年3月24日,彭德怀在东路军高级将领会议上提出,“要以民众性的游击战配合基干军队的机动战来尽量的消灭敌人,特别是敌人的有生力量”。②(注:①参见《彭德怀军事文选》,第39、71页。②彭德怀在东路军高级将领会议上的报告,1938年3月24日〈记录稿),军事科学院军事图书馆馆藏档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之后,彭德怀进一步认识到,我们在敌人后方的作战方针最基本的特点是:“敌后方作战主要的是游击战而不是正规战,是运动战而不是阵地战,要以运动和游击的联合运用来战胜敌人。”①1941年是中国军民进行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份。同年3月18日,彭德怀在北方局党校作了题为《抗日根据地的武装斗争》的讲演,提出“为应付敌后战争环境,我们总的战略方针,仍然是基本上游击战(在相持阶段中的敌后特别重要,平原尤然),不放弃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及某些必要与可能袭取敌人堡垒据点之阵地战。游击战、运动战与拔取敌据点之阵地战,三者必须有机的互相配合。”②1938年4月,日军调集3万余兵力,分九路围攻晋东南,企图歼灭中国主力于该地区。朱德、彭德怀以游击战和运动战相结合的战术,使主力军在广泛的群众游击战争的配合下,运动自如,乘机歼敌,取得了反九路围攻的胜利。(注:①彭德怀:《坚持河北抗战与巩固团结》,《群众》1939年7月16日,第3卷,第八、九期。②《彭德怀军事文选》,第94页。)

  (二)初创野战正规军、地方军、民兵相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

  应该指出,八路军前方领导对游击战重要性的认识有一个发展的过程。虽然抗战开始不久,毛泽东就提出坚持敌后军事斗争的正确指导原则,“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但是,当时在华北各个地区对此或多或少地都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特别是把游击战争估计过低,把运动战估计过高的错误倾向比较明显。直到平型关战斗后,人们才真正认识到日军的战斗力不可轻视;抗日战争将是一场长期的艰苦对抗;要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仅仅靠正规军的作战是不行的。并且认识到,无论山地或平原,尤其在平原,只有正规军分散的游击战,与老百姓的群众游击战密切结合,打击敌人,才是最有效的办法。因此,只有群众的力量,才能削弱敌军的顽强性,群众性的游击战,当时就强调的提了出来。群众武装,特别是在战争的初期,如果没有正规军帮助与领导,地方军是非常脆弱的;而没有群众武装的协助,正规军要给予敌人重大打击,也是不容易的。只有群众武装发展起来,正规军才有所依托。

  进入相持阶段以后,由于敌人疯狂地以重兵进攻解放区和根据地,运动战的条件已越来越少。彭德怀从实践中认识到,在山地,虽然还有部分的、一定限度内的运动战,但运动战的可能性已大大缩小了。特别是在平原,“大兵团活动受到极大限制,甚至于根本成为不可能。因此,必须在平原地区结束运动战,进行分散的、普遍的、群众性的抗日游击战争。”(《彭德怀军事文选》,第139页。)因此,彭德怀得出结论:游击战的比重将大大增加;普遍的游击战,将成为敌后最基本的战争形式。他号召全军要“把游击战争开展成为普遍的群众运动,成为八路军坚持敌后抗战的主要助手。”还提出正规军也要学习游击战。(《彭德怀军事文选》,第122-123页。)

  随着抗日战争的深入发展,使彭德怀对毛泽东的游击战争战略有了更深的领悟。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处在游击战争的环境,游击战是主要的战略任务(在相持阶段内尤为重要),吞并游击队,结果只有分散野战正规军去代替游击队的任务。所以取消游击队,就是破坏野战正规军的建设,正规军帮助游击队,也就是帮助自己。”(《彭德怀军事文选》,第94-95页。)从而,在军事建设上,从过去偏重于对主力军的扩军整训,进而致力于加强地方武装和群众武装的建设。

  1941年2月22日,彭德怀向华北各大小战略区发出了关于军区工作的指示,要求把八路军的基干兵团与军区组织系统分开,建立起军区独立的组织机构与系统,在军区领导下加倍发展地方武装和组织各种群众性的抗日武装队伍,以便在任何情况下坚持本地区,保卫根据地。3月28日,彭德怀在北方局干校发表关于《抗日根据地的武装斗争》的重要演说。他根据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思想、红军10年斗争和八路军3年抗战的经验,首次创造性地提出建立正规军、地方军、民兵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并对三者的各自的性质、任务、作用和相互关系作了明确的规定。

  彭德怀提出,根据具体环境,如平原与山地,边区与基本区,适当定出野战军与地方军的比例。“在平原地区,地方军可占三分之二,野战军可占三分之一。在山地,敌之优良技术条件作用减低,地方军可占三分之一,而野战军占三分之二。”并提出建立野战正规军、地方军和民兵三种军队。野战正规军的基本作战任务是“领导地方军粉碎敌人有计划的围攻与扫荡,求得在运动中消灭敌人”等。地方军指的是脱离生产的地方游击队及地方正规兵团,它有较强的“自动性”,以打游击战为主。地方武装不能随便编并到野战正规军中去。“地方军要由小而大,由弱而强,本身逐渐升级为正规军”,所以要反对地方保守主义和游击主义。民兵是一种不脱离生产的抗日人民自卫武装组织,平时封锁消息,侦察敌情,破坏敌人交通,打击敌人便衣及武装汉奸;当敌人进攻时,掩护群众转移,配合主力作战。(《彭德怀军事文选》,第95-98页。)

  这一方案,使敌后抗日武装的几个方面组成为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得到毛泽东、朱德的赞同。同年11月7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出《关于抗日根据地军事建设的指示》,肯定和普遍实行了这一武装力量体制。这一体制成为以后解放战争时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武装力量体制的基本形式。

  伟大的理论来源于伟大的实践。彭德怀的抗日游击战争思想正是来源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实践。它丰富和完善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特别是抗日游击战争战略思想。在毛泽东的许多论述抗日游击战争的宏篇巨制中,我们不难发现彭德怀这位军事家的思维结晶和理论元素。进一步研究彭德怀的抗日游击战争思想,从而回顾那一段血与火的历史,对于今天的人们会有许多新的教益。

  (作者单位:军事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