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孔丞爱邓丽君吗:世 界 名 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2:28:32


德国费马恩海峡大桥
德国费马恩海峡大桥(德语:Fehmarnsund Brücke,英语:Fehmarnsund Bridge),位于联邦德国东北部的格罗森布罗德附近,跨越费马恩岛与大陆间的费马恩海峡的公路、铁路两用桥,于1960年3月动工,1963年4月建成。
这座桥桥全长963.4米,主跨跨度为248.4米,边跨跨度为102米。靠大陆一端为5孔,靠岛一端为2孔,桥面全宽20.95米。这座桥的公路和铁路位于同一平面。桥面的一侧为无碴无枕铁路桥面,另一侧为公路桥面。铁路和公路桥面最外一侧为人行道。公路中心线到铁路中心线的间距为9.60米。桥上荷载偏心较大。
该桥主跨结构为尼尔森体系铆焊钢系杆拱,矢高为43.47米,拱肋截面宽1.9米、高3~4米,两片拱肋上方向内侧倾斜,用以提高桥梁整体的扭转刚度。拱的系杆部分,为正交异性桥面板,用斜交拉索吊于拱肋上。结构外部是静定的,有固定支座和活动支座各一个,内部是高次超静定,这种形式的空间结构有较高的抗弯及抗剪强度。拉索共有80根,其直径有5种,直径69、77、81毫米的拉索用于公路拱,直径81、92、104毫米的拉索用于铁路拱。
拱跨施工时设置一座临时中间支架,采用一台缆索起重机进行架设。主墩基础、墩身的施工以及边跨钢梁的中间鹰架横梁的施工,均采用由浮箱构成的可升降的平台。
20世纪末,国际桥梁和工程协会组织了“20世纪世界最美的桥梁”评选,从全世界100多个国家的上千座桥梁中遴选出15座,授予了“20世纪世界最美的桥梁”桂冠。费马恩海峡大桥位列其中。

新西兰奥克兰港口大桥
奥克兰港口大桥(Auckland Harbour Bridge)建于1959年,桥长1079千米,8条平行车道,是奥克兰怀特玛塔港南北岸的繁忙大桥,也是新西兰唯一的港口桥。据最近的资料统计,该桥最高峰时每天过往车辆近12万辆,即每分钟平均过往8辆,可见该大桥之繁忙程度。
清晨帆船还在静静地停泊在港湾等待主人的驾驭。据说,在奥克兰各个港口的帆船(艇)加起来就有十多艘,即平均每8全奥克兰人就拥有一艘,而安置在港口的每艘船(艇)单是一年的租金就达1—2万纽西兰元,还未计算保养、税收等相关费用,这足以证明奥克兰人对船(艇)的特别爱好,也说明了奥克兰人是何等的富有。
港口大桥与停泊在港口的万柱桅杆,在橙色阳光的照耀下,组成了一幅无比壮丽的画面。

希腊里约—安蒂里奥大吊桥
希腊里约—安蒂里奥大吊桥(Rion-Antirion),正式名称:Charilaos Trikoupis大桥,位于希腊中部的帕特雷湾与科林西亚湾交界处,跨越科林斯湾,连接着希腊大陆西部的安提里翁与伯罗奔尼撒半岛西北上帕特雷附近的里翁,是世界上最大的吊桥之一。
1998年7月19日奠基,2004年6月最后两个桥墩连接,整个建筑的建造费为7.71亿欧元。
2004年8月7至8日通过一个盛大仪式和焰火晚会大桥正式启用。在仪式上希腊国家足球队教练奥托·雷哈格尔、波兰奥林匹克金牌选手Irina Szewinska和希腊奥林匹克足球队教练Stratos Apostolakis持奥林匹克火炬跑过大桥。8月12日大桥通车。

丹麦的大伯尔特桥
丹麦的大伯尔特桥,也叫斯托伯尔特桥、大带桥,位于丹麦哥本哈根所在的西兰岛和第三大城市欧登塞所在的菲英岛之间,桥全长6.8km,是一座主跨1624m、两边跨各为535m的悬索桥。桥面为4车道,塔高254m,桥面离海平面75m。加劲梁为扁平钢箱,分段运至桥下后吊装焊接就位。于1998年6月14日竣工通车。
该桥锚碇结构形式独特,由锚室、散索鞍以及2者间的中空结构组成。钢筋混凝土索塔高258m,主缆直径827mm,由18,648根直径5.38mm的钢丝组成,安装架设中采用了空中架线法(AS)。
桥梁上部结构采用流线型钢箱梁,连续箱梁和索塔间未设竖向支座,从而提高了桥梁通行性能同时也降低了后期养护的工作量。箱梁在跨中与主缆相连,为了抑制结构位移,梁端还设有油压阻尼器。

美国麦金纳克大桥
美国麦金纳克大桥(Mackinac bridge),又名麦基诺海峡大桥,位于美国密歇根州,于1957年建成。
大桥穿越麦金纳克海峡,连接着美国密歇根州的马琪那市和圣伊尼亚斯市。大桥主跨1158.2米,公路面宽14.6米,中间设宽0.6米的中间岛,两边各设一条宽0.9米的人行道,钢塔架高160米。

法国加尔纸桥
法国加尔纸桥(Cardboard-bridge),位于法国南部加尔省勒穆兰,横跨加尔河,是一座临时的纸质桥梁,已经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遗产地。
加尔纸桥由日本建筑师坂茂架设,其重达7.5吨,使用了281条纸管子,每一条管子的直径为4英寸,纸壁厚0.47英寸。这座纸桥与附近一条古老的罗马桥梁Pont de Gard形成了视觉上的烘托。

韩国首尔汉南大桥
韩国首尔汉南大桥(英文:Hannam Bridge),横跨汉江,连接着江南区和首尔北部,位于龙山区汉南洞与江南区新寺洞之间。
汉南大桥是汉江的第4座桥梁,于1966年1月19日开始修建,1969年12月25日建成。建设当时被称作“第三汉江桥”,到了1985年改称汉南大桥。

加拿大魁北克桥
魁北克桥(英文:Quebec Bridge )位于加拿大,在东起大西洋岸哈利法克斯、西至太平洋岸鲁珀特王子港的铁路干线上,是一座魁北克附近跨越圣劳伦斯河的公路铁路两用桥。
该桥于1904年开工,1917年12月3日单线铁路通车,1918年8月21日双线铁路通车,1929年在双线铁路线中间铺设了双车道公路。1951年拆除一条铁路线,加宽公路桥面,这座桥被改修成一座公路、单线铁路桥。
这座桥全长986.9米(3238英尺),主跨跨度548.64米(1800英尺),中间挂孔长195.1米(640英尺),两锚跨(边跨)各长156.97米(515英尺)。桥悬臂长177米,支撑着长195米的中心结构,整个总臂距为549米。
1987年,魁北克桥被加拿大和美国社会土木工程师学会(Canadian and 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设为历史纪念建筑。1995年9月1日加拿大邮政发行《桥梁》邮票一套4枚,其一为魁北克桥。1996年1月24日,该桥成为加拿大国家历史遗址。

德国美因河二号桥
美因河二号桥(英文:Second Main River Bridge ),又称赫希斯特桥。它位于联邦德国法兰克福,是一座跨越美因河的公路、铁路、管道三用桥,为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
这座桥于1970年动工,1972年6月竣工,是赫希斯特化工联合企业为了在美因河南岸扩建,加强南北两岸工厂之间的联系和铺设输油管而建。桥全长为300.31米,主跨跨度为148.23米,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跨长最长的铁路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
该桥的结构是不对称的。在南侧桥墩上设置一座双柱式混凝土索塔,高52.47米。加劲梁高2.66米,是由桥面板、2.6米高的腹板和连续底板组成的空心箱形梁,外侧每隔3米设横梁。加劲梁采用同4号桥墩整体连接的刚架结构,刚架梁在南岸部分可供锚固的范围长94米,支承在3个桥墩上。
美因河二号桥北侧主跨跨长148.23米,其中斜拉桥部分114.91米。由索塔伸出13对竖琴式斜拉索锚固于梁部腹板上。北侧加劲梁在114.91米处通过铰支座支承在由北侧桥墩伸出的变截面悬臂刚架上(悬臂长33.32米)。南侧第一孔简支梁的北端支承在加劲梁上,以抵消南岸1号桥墩可能出现的负反力,北桥台也设平衡重,以保证安全。
梁部和索塔主要用450级混凝土。塔柱底部与加劲梁固接。加劲梁内的预应力钢筋采用直径为26和32毫米的高强度钢筋,用迪维达格法张拉锚固。每根斜缆索由25根直径16毫米、材质St135/150的螺旋钢筋组成。
斜拉索钢缆外套以直径194毫米、壁厚5.4毫米的空心钢管,在张拉后,螺旋钢筋与钢管之间的空隙用水泥砂浆压注密封,以防止钢筋被腐蚀。

英国布列坦尼亚桥
布列坦尼亚桥位于英国威尔士北部,是切斯特至霍利里德铁路线跨越梅奈海峡的铁路桥。这座桥于1846年开始建造,1850年建成,至1970年因火灾而受到严重破坏为止,正常运营了一个多世纪。设计者是R·斯蒂芬森。
这座桥是世界上用熟铁板铆接的第一座铁路箱形梁桥,其上部结构为4跨熟铁梁,由两座平行的箱形连续梁组成。桥全长460米,共4孔,主跨为2孔140米(2孔459英尺),两端边跨各为70米(230英尺),列车在箱形梁内通过。梁部的熟铁板件在工地预制,并组装成箱形截面梁,借助趸船将每孔重1285吨的箱形梁水上跨浮运,并用放于墩上的巨型液压千斤顶将它提升就位。
布列坦尼亚桥在1970年 5月23日至25日的火灾中遭到严重破坏,造成主跨严重下垂。此后,这座桥分两个阶段进行改建,将水上两跨更改为具有3条拱肋的钢桁架拱,陆上各跨改为钢筋混凝土门架支承的钢梁。
第一阶段用贝雷梁构件承托箱梁端部,并结合梁部损坏情况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水上跨及陆上跨下面分别架设钢桁架拱和建造钢筋混凝土门架。临时开通上行线。箱形梁分别由水上跨拱肋间的横梁和陆上跨下的钢筋混凝土门架支承。这个阶段工程于1971年12月完成。
第二阶段移走下行线箱形梁,将混凝土桥面板建于横梁之上,承载永久单线铁路荷载。新建轨道投入使用时,桥上原有上行线的箱形梁被分段拆移,此阶段工程于1973年完成。
第二阶段工程完成后,又开始开通公路的工程,公路面分别由支承在水上跨外侧拱肋的钢制门架与陆上跨的钢筋混凝土门架顶部承载,于1980年完工。
全桥钢结构在迪诺维克港浮鲸上组装,拖运到桥址架设。

美国塔科马海峡吊桥
塔科马海峡吊桥(Tacoma Narrows Bridge)是位于美国华盛顿州塔科马的两条悬索桥,也是华盛顿州16号干线的一部分。每桥长1.6公里,横跨塔科马海峡。第一座桥于1940年首度通车,但不到五个月便倒塌,其后重建及另建的新桥分别于1950年及2007年启用。第一座桥倒塌事件成为了研究空气动力学卡门涡街引起建筑物共振破坏力的活教材。
第一条桥于1938年开始建造,当时桥梁设计共有两个方案,第一个方案由克拉克·埃德里奇(Clark Eldridge)提出,其桥面厚度设计为25呎(7.6米);而另一个方案则由著名的金门大桥(Golden Gate Bridge)设计师之一里昂·莫伊塞弗(Leon Moisseiff)所提出,他为了减低造价,把桥面设计的厚度从25呎减至8呎(2.4米),使建设成本从1千1百万美元降至8百万美元。当时在以经济为大前提下,莫伊塞弗的方案获得采纳。该桥于1940年7月1日通车,但在启用后数个星期,桥面便开始出现上下摆动。有鉴及此,有关人员在支柱上安装摄录机,以便观测摆动。同时也吸引了不少驾车人士慕名而来,感受其振荡威力的刺激,一些大风的日子,其桥面摆动幅度甚至可达五英尺之多。其后桥面的波动幅度不断增加,工程人员尝试加建缆索及液压缓冲装置去试图减低波动,但不成功。
在持续数个月的摆动之下,桥梁最终于同年11月7日倒塌,其过程给人们拍摄记录。当天早上,桥面的上下摆动突然停止,取而代之的是出现左右的扭力摆动,当时有两人被困在桥上,后来也成功逃离现场,然后桥面在数分钟内陆续崩塌。
这次事件没有造成人命伤亡,华盛顿州政府特为此而设立专案调查组,经过美国空气动力学家西奥多·冯·卡门在加州理工学院风洞进行模型测试,证明塔科马海峡吊桥倒塌事件的元凶,是卡门涡街引起吊桥共振。原设计为了求美观及省钱,使用过轻的物料,造成其发生共振的破坏频率,与卡门涡街接近,从而随强风而剧烈摆动,导致吊桥崩塌。此后,新的吊桥设计必须经过风洞模型实验。新桥梁的道床厚度增至10米,并在路面上加入气孔,使空气可在路面上穿越,防止卡门涡街的产生。

西班牙奥伦赛千禧桥
奥伦赛千禧桥(英文名称为Puente del Milenio en Ourense),位于西班牙圣地亚哥附近奥伦塞,跨越米尼奥河,建于2001年。这座桥是西班牙著名的创新建筑师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的作品。
奥伦赛千禧桥桥梁长275米,宽23米,四车道,两边设置了人行道,最外侧架立起环形步梯。据悉,该桥具有三大特点。
第一个特点:大桥主体结构为单索面斜塔斜拉桥,主梁为等截面预应力箱形曲梁,索塔与桥墩铰接-这样能很好地适应曲梁在温度变化情况下自由伸缩,而不至于产生塔与桥墩结合处过大剪力。
第二特点:设计者的大胆而浪漫的步梯设计。一座小跨度的斜拉桥在普通不过了,然而在叶片状环形步梯的环抱下变得锦上添花、画龙点睛了。环形步梯在提供观光浏览功能的同时也给喜好浪漫和富于幻想的西方人营造一个壮丽的城市景观,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第三个特点:主梁跨中处的鱼腹梁的加劲。为了支撑环形步梯的荷载,设计者在预应力箱形梁跨中一定的范围内利用鱼腹梁加劲原理加强了梁体结构,便于梁体与步梯的连接,形成一体。也正是因为步梯的支撑需要,两个斜主塔做得矮肥粗大,用较大的刚度来承载步梯与行人的重量。
第四个特点:斜拉索作为张弦梁的预应力体外索。仔细的观察你会发现桥梁中间的斜拉索延长到了箱梁下缘,作为预应力体外索形成了张弦梁的下弦拉杆了,在十三个撑杆的支撑下形成了美丽的鱼腹。

西班牙比斯卡亚大桥
比斯卡亚大桥,位于西班牙北部港口城市毕尔巴鄂的波图加莱特(Portugalete),横跨内尔韦恩河。
与其说是桥,还不如说它是一座巨大的跨河龙门吊。这座大桥没有通常的桥面,桥身高出河面很多,下面悬挂着一个吊篮。中间的部分可以停放车辆,两侧是用来运送乘客的座舱。这座独特的大桥建于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是世界上第一座能够同时在吊篮内运送人员和车辆的桥梁,也是目前世界上惟一一座仍在使用的此类桥梁,它被世界遗产委员会誉为是功能性和建筑美学的完美结合。
这座桥由巴斯克建筑师阿尔贝托·德·帕拉西奥设计,于1893年完工。桥高45米,跨度160米,融合了19世纪的钢铁传统和当时新兴的螺纹钢筋轻质技术。比斯开桥是世界上第一座供行人和车辆通过的高空拉索桥,欧洲、非洲和南、北美洲的很多大桥都是仿照该桥建造的,不过保存至今的为数不多。由于别出心裁地使用了螺纹钢筋轻质技术,比斯卡亚大桥被誉为工业革命时代最杰出的钢铁建筑之一。

瑞士桑尼伯格大桥
瑞士桑尼伯格大桥(Sunniberg Bridge),位于瑞士格里桑斯(Grisons)克劳斯特斯(Klosters)附近,由Christian Menn工程师设计。据悉,出于环境景观上的考虑,设计方案几经修改,历经二十多年,直到1998年才建成。
这是一座有着超低高度主塔、曲线桥面高高耸立的四塔斜拉桥。主桥跨径为(59+128+140+134+65)米,最高桥墩为62米,桥面以上塔柱高15米,桥墩主塔轮廓呈抛物线形,梁高0.8米。
全桥墩、塔与主梁固结,显得简洁、精练。大桥与环境协调,山的稳重与桥的轻快,一刚一柔交相呼应,形成一道优美的彩虹。
在20世纪末国际桥梁和工程协会组织的“20世纪15座世界最美的桥梁”评选中,瑞士桑尼伯格大桥位列其中。

挪威金角湾大桥
挪威金角湾大桥位于距挪威首都奥斯陆三十多公里的霍尔斯特,跨越从斯德哥尔摩到奥斯陆的欧洲18号公路(E18)。2001年10月31日,在北欧的寒风细雨中,挪威王后宋雅和500多名各界来宾为一座造型独特的大桥剪彩。
这座跨越伊斯坦布尔金角湾的迷人的木桥,被看作为一个行人交叉路。三个浅色的木拱如同三只被射手用力向后拉的弓箭,牢牢地支撑着桥身。
拱使用的是胶合木,这是1994年利勒哈默尔冬季奥运会中,挪威许多比赛场馆广泛运用的建造方法。拱的上端是一条大路。
现在落成的这座步行桥,共耗资136万美元,除扶手使用了不锈钢之外,完全采用木料建造。其实,达芬奇当年的设计是用石头作材料,但是挪威人觉得石头太贵了,所以将建桥的材料改为木料。
据悉,这是达芬奇的建筑设计首次被付诸实施,这个设计在美学和设计学上都是经典的范例。桑德自豪地称:“5个世纪前,人们认为这座桥不可能建起来,但我们把它建起来了。我们成功地证明了达芬奇设计该桥的原理是可行的。”

澳大利亚悉尼海港大桥夜景
悉尼海港大桥(英文名称为Sydney Harbour Bridge, Australia),位于澳大利亚悉尼的杰克逊海港,是一座号称世界第一单孔拱桥的宏伟大桥,也是早期悉尼的代表建筑。该桥于1924 年破土建造桥基,1932 年3月19日竣工通车。
整个悉尼大桥桥身长度(包括引桥)1149 米,从海面到桥面高58.5米,从海面到桥顶高达134米,万吨巨轮可以从桥下通过。桥面宽49米,可通行各种汽车,中间铺设有双轨铁路,两侧人行道各宽3米。原来还铺设有轨电车车轨两条,后因交通拥挤把它拆除,划出8条汽车道。大桥的设计负荷是每小时通行汽车6000辆、火车和电车128 列,还可通行几万人。现在各种车辆一天24小时连续不断从桥上通过,有时一天通车量近200万辆。悉尼大桥的最大特点是拱架,其拱架跨度为503米,而且是单孔拱形,这是世界上少见的。    大桥的钢架两头搭在两个巨大的钢筋水泥桥墩上,桥墩高12米。钢架与桥墩的接头处有大滚珠,钢架热胀冷缩,滚珠起着调节作用。两个桥墩上还各建有一座桥塔,塔高95米,全部用花岗岩建造。
悉尼海港大桥这座大桥整个工程的全部用钢量为5.28万吨,铆钉数是600万个,最大铆钉重量3.5公斤,用水泥9.5万立方米,桥塔、桥墩用花岗石1.7 万立方米,建桥用油漆27.2万升,从这些数字足可见铁桥工程的雄伟浩大。在30年代的条件下,能在大海上凌空架桥,实为罕见。
目前悉尼大桥的交通完全由电脑控制。在大桥的两端桥塔上装有自动摄影设备,摄像镜头可以自动变换焦距和角度。当车辆一进入大桥,它就可以把车的型号、车牌号,收取过桥费以及车辆流量等全部情况记录下来。整个桥上的交通情况在电脑控制中心的电视荧光屏上看得清清楚楚。桥上还有巡逻车巡逻,随时处理各种情况,使大桥始终保持畅通无阻。
悉尼海港大桥,从“怀胎”到“出世”,前后花费100多年。
几十年来,这座大桥不分昼夜地驮载往来的人货车辆,外来的游客到达悉尼市后,都要到大桥一游。它与悉尼塔和悉尼歌剧院,并成为悉尼三大地标性建筑。


日本南(北)备赞濑户大桥
日本南(北)备赞濑户大桥是濑户大桥工程的组成部分之一,均于1988年建成通车,两桥相连组成二联悬索桥跨越备赞-濑户国际航道,连接着与岛和四国岛上坂出市的番之州。两桥均为为3跨连续钢桁梁结构,上层为公路,下层为铁路,其中南备赞濑户大桥主跨1,100m,建成时为世界最长的公铁两用悬索桥,北备赞濑户大桥主跨990m,建成时为世界第二长的公铁两用悬索桥。另外,两桥中桁架梁端部铁轨采用特殊的伸缩缝结构确保列车通行时速达到160km/h。

土耳其博斯普鲁斯大桥
博斯普鲁斯大桥(Bosphorus Bridge)是世界第四大吊桥、欧洲第一大吊桥。于1967年最终获批开建,六年后即1973年建成。它成功连接了欧洲和亚洲,被称为“全世界唯一横跨两个大陆的大桥”。大桥水中没有桥墩,整个桥身以两根巨大的钢索牵引,支撑着整个桥面。整座大桥宛若一条长虹飞架在海峡两岸,沟通了欧亚两洲的交通和运输,方便了两洲人民间的交流。

马格德堡水桥
马格德堡水桥(Magdeburg Water Bridge)于2003年10月完工,总长达到918米,它是欧洲目前最长的水道桥工程,有趣的是,船只在这座桥上可以自由地航行。
马格德堡水桥将东部的米特兰德运河与西部的易北-哈威尔运河连接了起来,所以事实上,这座桥跨越了整个易北河。此桥用6年时间建造完成,耗资5亿欧元,于2003年开放。

跨越塔恩河谷的法国米约高架大桥
法国米约高架大桥(Millau Bridge)跨越塔恩河谷,全长达2.46公里,却只用7个桥墩支撑,其中2、3号桥墩分别高达245米和22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两个桥墩。大桥最高点达到343米,超过埃菲尔铁塔23米。被称为“世界第一桥”,可以说是人类的建筑奇迹。
2004年大桥正式对外开放使用,超越美国科罗拉多州的皇家峡谷大桥,成为目前世界第一高的交通大桥。每当清晨的云雾从山中升起,白色的米约大桥宛如一座巨大的竖琴,车辆在其上仿佛是穿梭在云间,享受一派云海美景。当地居民也称其为“天空之桥”。

鹿特丹伊拉斯缪斯大桥
1996年建于鹿特丹的超现代伊拉斯缪斯大桥,得名于著各的人文主义者和神学家D.伊拉斯缪斯(1469-1536)。桥身像修长的少女玉腿轻轻弹出,足尖直指苍穹。

意大利威尼斯 叹息桥
叹息桥(Ponte dei Sospiri)建于1603年,因桥上死囚的叹息声而得名。叹息桥两端连结着威尼斯共和国总督府(都卡雷宫)和威尼斯监狱,是古代由法院向监狱押送死囚的必经之路。叹息桥造型属早期巴洛克式风格,桥呈房屋状,上部穹隆覆盖,封闭得很严实,只有向运河一侧有两个小窗,当犯人在总督府接受审判之后,重罪犯被带到地牢中,在经过这座密不透气的桥时,只能透过小窗看见蓝天,从此失去了自由,不自主的发出叹息之声。
到威尼斯的人,一定要坐贡多拉;坐贡多拉的情侣,一定要经过“叹息桥”,且在桥下拥吻。“叹息桥”不像威尼斯的几百座桥,供行人穿越,它也横过水面,但高高悬在两栋楼宇之间。
有一个传说:有个男人被判了刑,走过这座桥。 “看最后一眼吧!”狱卒说,让那男人在窗前停下。 窗棂雕得很精致,是由许多八瓣菊花组合的。 男人攀着窗棂俯视,见到一条窄窄长长的贡多拉,正驶过桥下,船上坐着一男一女,在拥吻。那女子竟是他的爱人。 男人疯狂地撞向花窗,窗子是用厚厚的大理石造的,没有撞坏,只留下一摊血、一个愤怒的尸体。 血没有滴下桥,吼声也不曾传出,就算传出去,那拥吻的女人,也不可能听见。血迹早洗干净了,悲惨的故事也被大多数人遗忘。只说这是“叹息桥”,犯人们最后一瞥的地方。且把那悲剧改成喜剧,说成神话。如果情侣能在桥下拥吻,爱情将会永恒。

英国剑河数学桥
在静静的剑河上,有一座古老的木质桁架桥——“数学桥”。这座当地最著名的桥,陪伴着剑河沿岸最古老的建筑——红砖垒砌的剑桥大学女王学院院长官邸,走过了250多个春秋。数学桥是它的非官方名字:它的官方名字只是“木桥”而已。
“数学桥”的传说在剑桥堪称无人不晓。相传这是大数学家牛顿在剑桥教书时亲自设计并建造的,整个桥体原本未用一根钉子和螺丝固定。后来,女王学院的学生为探究这座桥的奥秘,曾把它拆开剖析,但却无法复原,于是只好用钉子重新固定成现在的样子。
还有人传说,这是英国桥梁设计大师威廉姆·埃斯里奇(William Etheridge)在女王学院读书时的杰作。而且,他是在游历了东方以后,受中国桥梁的启发而设计的。据考证,牛顿是不可能建造这座桥的。数学桥建于1749年,而牛顿则于1727年辞世。只能说剑桥人对牛顿太过钟爱,总是把很多的故事与他相联。
实际上,这座桥是由詹姆斯·小埃塞克斯根据埃斯里奇的设计而建造的。它展示出现代钢梁桥的雏形,其桥身相邻桁架之间均构成11.25度的夹角。在18世纪,这种设计被称为几何结构,所以此桥得名“数学桥”。相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的康桥就是此桥。

丹麦大贝尔特桥
大贝尔特桥(Great Belt Bridge),也叫斯托伯尔特桥,按意思来译应为“大带桥”,是横穿丹麦大贝尔特海峡,将西兰岛和菲英岛连接在一起的交通动脉。它位于哥本哈根正西120公里处,将丹麦第一大城市、首都哥本哈根所在的西兰岛和第三大城市欧登塞所在的菲英岛连接在一起。两岛海面距离18公里。它于1987年6月开始动工兴建,1997年6月全线铁路通车,1998年8月公路桥启用,整个工程全部竣工。该工程总投资55亿美元,全长17.5公里。以1988年价格计算,大贝尔特桥实际耗资337亿丹麦克朗,约合48亿美元,是欧洲当时预算最高的桥梁工程。大贝尔特桥由西桥、海底隧道和东桥三部分组成,分为东、西两段,中间以斯普奥人工岛作为中间站。西桥从菲英岛到斯普奥岛,跨度6.6公里。

英国 亨伯桥
亨伯桥为大跨度悬索桥,建于1973~1980年,1981年7月通车。桥全长2220米,主跨1410米,北岸边跨280米,南岸边跨530米。引桥为钢筋混凝土高架桥。
桥塔采用由横梁联系的钢筋混凝土空心双塔柱,高155.5 米,滑升模板施工。主索由平行的14948根直径5毫米的冷拔镀锌高强钢丝组成,用空中编缆法架设。从主索悬吊加劲梁的吊索为倾斜的钢绞线。主索的锚固体为两室的混凝土结构,主索先由室内的钢索鞍支承,然后分散成数股锚于室后的锚体内。桥面宽28米,包括车行道22米,两边悬臂板人行道和自行车道各3 米。加劲梁宽22米、高4.5 米,横截面呈梯形的钢箱梁。每个箱梁预制节段长18.1米,由加劲的钢板组成。北墩基础为筑在白垩土上的重力式钢筋混凝土板,南墩基础为筑在河床下33米处粘土中的两孔直径24米的沉井。沉井施工采用围堰内筑岛下沉的方法。耗资2.5亿多美元。

日本明石海峡大桥
日本明石海峡大桥,位于本州岛与四国之间,主跨1991米(960+1991+960),全长3910米,为三跨二铰加劲桁梁式吊桥,钢桥283米,高出333米桥宽35.5米,双向六车道,加劲梁14米,抗震强度按1/150的频率,承受8.5级强烈地震和抗150年一遇的80m/s的暴风设计,为当时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悬索桥,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双层桥,是联结内陆工业中的重要纽带。它跨越日本本州岛—四国岛之间的明石海峡,最终实现了日本人一直想修建一系列桥梁把4个大岛连在一起的愿望,创造了本世纪世界建桥史的新纪录。总投资约40亿美元。

美国旧金山金门大桥
金门大桥于1933年动工,1937年5月竣工,用了4年时间和10万多吨钢材,耗资达3550万美元。整个大桥造型宏伟壮观、朴素无华。桥身呈朱红色,横卧于碧海白浪之上,华灯初放,如巨龙凌空,使旧金山市的夜空景色更加壮丽。可是,由于一下雨,钢塔就会生锈,粉刷匠只能日复一日地刷上油漆。
金门大桥桥身的颜色为国际橘,因建筑师艾尔文·莫罗认为此色既和周边环境协调,又可使大桥在金门海峡常见的大雾中显得更醒目。由于这座大桥新颖的结构和超凡脱俗的外观,它被国际桥梁工程界广泛认为是美的典范,更被美国建筑工程师协会评为现代的世界奇迹之一。它也是世界上最上镜的大桥之一。
斯特劳斯作为该的首席工程师长期以来被封为金门大桥之父,享有二十世纪最伟大工程师之一的荣誉。金门大桥尾端有一座雕像,是一九三八年他逝世后为纪念他而设立的。
金门大桥虽然不是世界上最长的悬索桥,但金门大桥因其雄伟壮阔的造型而被世人所熟知。然而,导致这座大桥闻名遐迩的另一个原因则是它“自杀圣地”的称号。据统计,自大桥建成以来,共有1200多人从桥上一跃而下,诀别于世 。

西班牙阿拉密洛大桥
阿拉密洛是世界上最雅观的桥梁之一,位处于西班牙的瑟威尔地区,横跨果达儿奎威河(Guadalquivir River)。该桥是于1992年,根据西班牙的绘
测师山帝亚枸.卡拉特儒瓦(Santiago Calatrava)构思、设计。
大桥设计采用半边支撑的拉索结构,利用倾斜桥塔的自重代替以往的后部钢索,形成具有轻盈感的结构。整座大桥远观犹如一把竖琴,优雅美观。
该桥的设计者卡拉特拉瓦也因此桥而一跃成为西班牙桥梁设计方面的领
军人物。

美国切萨皮克湾大桥
为了方便海湾两岸的交通往来和来此旅游的国内外游客,美国政府投资
兴建了切萨皮克湾大桥,并于1964年通车。这一世界最长的桥梁隧道综合体
全长37公里,被称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切萨皮克湾大桥是一座双
向越洋大桥,从诺福克到特拉华半岛,在切萨皮克湾和大西洋之间架起了一
座水上长廊。在桥中间的人工岛上,既可以观看大西洋湾口、世界最繁忙海
运航道的壮观景象,又可以钓鱼、就餐、购买纪念品。另外,大桥每年会开
放一次让公众步行或骑自行车观光。
但是大桥自建成以来,给往来的司机造成了很大麻烦。为了方便船只顺
利通过,大桥修得很高,高出水面185英尺。加上设计时就没有在桥上的公
路上修建路肩,很多司机一到桥头就会心惊胆战,根本不敢开车过桥。即使有些司机斗胆把车开到桥上,也是小心翼翼地把车开得极慢,这不仅造成路面拥堵,也给大桥本身带来了压力。为了保证大桥交通畅通,美国政府曾特意组织了汽车救援公司,为过往司机提供免费代驾过桥服务。但由于汽车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到了桥头就肝儿颤的司机也越来越多,现在这家公司已经没有能力为等在桥头的司机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