芗城区政府网:六十年前的上海城隍庙(九,城隍陈化成险遭身首异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6:38:49

《说东道西》

六十年前的上海城隍庙

九,城隍陈化成险遭身首异处

城隍庙里的第三位城隍是陈化成,“城隍陈化成险遭身首异处”就是写这位城隍有多勇敢,又是怎样成为城隍的。

这一集原来计划是很好写的,以为只要把陈化成的事迹拼拼接接就能完工。一旦动笔审查资料时,陈化成的英雄事迹深深的感动了我,可以说,我见到所有英雄事迹都不能与之相比;是不是评价太高了?不会的!如果你看了这一集,我想你肯定也会有同感;因为不仅他的事迹动人,而且人们对他的热爱程度也使人动容,只是时间过得太久,已经在人们的印象中淡忘。

英雄陈化成

 

在这种情况下,我既然写到这位英雄,决不能草草了事,认认真真的做好这件事,是我内心的驱使,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首先,收集的资料大多带有一些古文色彩,难读和理解不深是一个问题,所以我必须用通俗的语言进行重写。这些对我们这样年纪的人来说,打字速度就是一个大问题。其次图片资料就显得不够丰富,我还得努力,去吴淞口一次。一个原则;努力做好一件事,比马马虎虎做完一件事要好得多。只要我努力了,哪怕只有一个人看,我也满足了!

陈化成(1776——1842)字莲峰,福建同安人,在鸦片战争时期是一位威震江南沿海的虎将,也是一位著名抗英民族英雄。尤其在他后期镇守上海时,深受上海人们的爱戴。从年份推断来看,当年陈化成是应该去祭拜过城隍老爷的,可是,后来竟然与先上任的老爷们一起共事,成为最后一位上海城隍老爷,请你接着往下看;

陈化成出生金门,自幼熟习水性,精武艺,尚气节,智勇过人。二十八岁,加入清军水师,历任把总、千总、参将、副将、总兵等职。道光十年(1830年)升为福建水师提督。

道光十九年(1839年)春,钦差大臣林则徐到粤,在海口严厉禁烟,英国鸦片船在广东活动日见困难,便转向福建活动。同年十月,三艘英舰停泊泉州梅林洋面,陈化成率水师前往驱逐,英舰仍抛泊不动,陈化成即命令水师开炮,连环轰击,英舰一面挂帆,一面用炮抗拒,边拒边走,向外洋狼狈逃驶。初次尝到了陈化成的厉害。

道光二十年(1840年),陈化成调任江南提督。六月初七日(7月5日)英军攻陷定海,震动了江、浙。七、八月间,英军屡用舢板船突入吴淞口,测量水势,都被陈化成率部开炮击退。他身先士卒、体恤士兵如家人,士卒皆称他“陈老佛”。 由于他为官廉洁,军纪严明,生活朴俭,受到吴淞一带人民的称赞:“官兵都吸民膏髓,陈公但饮吴淞水”。在清朝开始没落的年代里,是少有的好官。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冬,在吴淞口沿江两岸筑起土塘,高大约两丈,顶宽一丈七、八尺,在土塘上面,共添筑“土牛”二十六座,既可御敌,又能藏身,自外观之,俨如一道长城。

吴淞炮台山

 

扼守吴淞口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开炉铸炮,共铸成一千至四千斤大小铜炮五十尊,四千至六千斤大小铁炮十二尊,还利用废炮二万余斤,重铸数百斤至二三千斤的大小炮,在吴淞口形成一条钢铁防御线。陈化成又从福建带来勇敢善战亲兵一千人,分驻吴淞、上海两处。他说:“人莫不有一死,为国而死,死亦何妨?我无畏死之心,则贼无不灭矣!”陈化成在吴淞深得士卒心,连侵略者也畏其威名,有所谓: “不怕江南百万兵,只怕江南陈化成”。

铁炮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八月,定海再次沦陷,镇海相继失守,裕谦投池殉国。陈化成悲痛欲绝,誓死保卫吴淞要塞。他对部将说:“武臣卫国,死于疆场,幸也,尔等勉之”。

当时,陈化成亲率苏松镇总兵周世荣部一千三百人防守西炮台;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四月,英舰二十七艘,陆续结集在长江口外的鸡骨礁附近,并闯入吴淞口内测量水道。

五月初一日,英舰三艘,排列木头人于舰两侧,绕过小沙背,直向西炮台,妄图试探陈化成炮兵火力,陈化成严令静守不发炮,英军阴谋未能得逞。

初五日,英舰集结越来越多,炮声震天,拦击往返商船。初六日,陈化成部下苏松镇总兵周世荣得到英军战书,向陈化成宣战,要陈化成献出吴淞口,陈化成把战书扔了出去,命令部下加紧备战。

初七日,两江总督牛鉴亲自到陈化成帐前,以“敌人风头正盛,不宜开战,可以谈判”为词,要他暂缓行动。陈化成坚决拒绝,并理直气壮地对他说:“四十多年,我经历了多次战阵,从来没有怕过,今天大敌当前说这样的话,就是畏敌。我奉命剿贼,有进无退!”。并且,当即命令各部整备武器和战船,带好干粮,以备御敌。

大敌当前,前线多员大将,包括两江总督牛鉴都畏战不前,就是陈化成,为了上海人民、为了大清国,力主捍卫江山。

无畏将军

 

初八日清晨六时,英舰分批驶入沿江,向吴淞进犯。未等敌舰全部泊定,陈化成亲自指挥西炮台最早开炮,第一发炮弹就击中英军第二号战舰“布朗底”号,打死一名军官和几名水手,另一发炮弹,把轮船“弗莱克森”号的一名测量手两腿打断。双方激烈炮战两个半小时,陈化成部下的士气非常旺盛,他们的“火力不但猛烈,而且也很准确”,英军旗舰“皋华丽”号被击中多次,后樯被击中三炮,“布朗底”号被击中十四次,“西索斯梯斯”号被击中十一次,其他舰只亦被击中多次,连侵略军也不得不承认:“自与中国军队作战以来,中国人的炮火以这次为最厉害”。从这些资料纪录来看;当时炮战的激烈程度要远远超过林则徐在虎门的一仗,只是这一仗是以失败而告终,成不了光辉的一页。

吴淞重炮

 

炮战自天明至日中,陈化成一直出帐挥旗发炮,与侵略军对击。但是,守小沙背的王志元“按兵不动”;守东炮台的崔吉瑞则作“壁上观,不发炮”;而牛鉴见炮战获胜,得意洋洋地率官兵去西炮台观战,英军以为清军增援,英舰趁机炮击观战人群,炮弹落在牛鉴的身旁,牛鉴十分惊恐,急令陈化成退兵,陈化成不答应,堂堂两江总督牛鉴便混在士兵中,溃逃向太仓。这一逃,扰乱了军心,东炮台的崔吉瑞以为西炮台失守,也逃走了。西炮台的部分士兵,也以为英军攻占了西炮台,跑了。英军看到这个情况,决定以海军陆战队在运河内登陆,全力包抄西炮台;英舰炮火,也并力向西炮台阵地轰击。周世荣贪生怕死,劝陈化成撤兵,陈化成拔剑怒斥:“庸奴,误识汝!”。周世荣逃走后,陈化成带领亲兵数十人,坚定守卫孤立无援的西炮台阵地。他亲自上炮台督战,炮兵缺处,则亲自点火药,连开数十门。炮震伤手,血一直流到脚跟,还坚持指挥抬枪队、鸟枪队,向登岸侵略军射击。

英国鬼子登滩了!

 

英军巨炮击中“土牛”,炮弹炸伤了他的脚,他仍手执红旗,指挥在塘上,施放大炮,屹然不动。当登陆英军大队人马拥至塘上时,陈化成已经身中洋枪七弹,已不能支。当时在塘上仅有三人,陈化成对武进士刘国标说:“我不能复生,汝急免我首,掷体沟中”,(意思是;我已不可能生还,我死后不能给敌人得到遗体,你可速将我的首级取下,将身体放在沟中,免遭敌人污辱)一恸而绝。陈化成就这样英勇战斗在自己的岗位上,与阵地共存亡,卒年68岁。同时牺牲的,有提标中营守备韦印福等官兵八十余人。这次吴淞要塞保卫战,共击毁敌舰八艘,歼灭侵略军六百余人。

看到这里,不知你是何感想?

我不能复生,汝急免我首,掷体沟中”这是什么临终遗言?谁能与之相比!

八十余人,在周围友军全都逃光的情况下,击毁敌舰八艘,歼灭侵略军六百余人,这是什么样的战绩?而我们的英雄陈化成却壮烈殉国。

我最关心的陈化成遗体怎样了?因为战斗结束以后英军悬赏五千银洋觅尸,机智的刘国标将他的遗体藏在芦苇中,才得以保留。据说,尸体在污泥水塘中浸泡多日,遗体不腐,面色如生,且保持临死怒目直视,感动天地。

芦苇塘

 

陈化成死后,上海人民极其悲痛,数万人罢市哭奠,杀牛以祭,绅耆、士庶、妇女,以至挑夫、贩运,莫不奔走哭送,并设香案于路,人人痛哭失声。有人凭吊诗云:“报国捐躯日,遥天黯将星, 山河留壮气,风雨泣阴灵; 泪洒三军血,名流万载馨, 茫茫烟水阔,凭吊问沧溟” 、“父老龙钟仰天哭,何时还我旧长城”,充分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民族英雄陈化成的无限敬仰,对英国侵略者的无比憎恨!

陈化成的遗体,后来收敛在嘉定关帝庙。还在南市淘沙场建“陈公祠”,塑像供奉,每年四月逢陈化成生日时,士民纷纷前往凭吊追念,彼此“项趾相望”,无不“肃然起敬”。

这些都是1842年的事情,距今已有167年了!可是不到一百年事情有了很大的变化;1937年(民国26年)日本侵略军借机向上海发动大规模军事进攻,“八·一三”淞沪抗日战争爆发。11月5日,日军在金山嘴登陆,直趋松江。11月11日,上海县沦陷。次日,上海沦陷。

日军侵占上海大肆烧杀抢掠,闸北、虹口、南市一片火海,人们纷纷逃往租界。出于对抵抗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的爱戴,不忍心让英雄又一次看到外敌的来侵,已经故去95年的老英雄,人们在逃难的同时没有忘了他,同心协力将英雄老爷陈化成请到了城隍庙。

城隍庙的前殿坐了霍光,后殿秦裕伯已经上任多年,再造新殿,在抗战时期是不可能的。于是人们就想到前后殿之间的过道——现在的甲子殿;

甲子殿

 

这里原来是霍光殿和城隍殿的连接过道,根本不是什么甲子殿,两边的六十尊星宿应该回到十王殿(阎王殿)上面的星宿殿里去。

过道两边一字排开的是十八般兵器,每边九件。一派杀气腾腾的景象,就是武官的营帐。让我们来部分还原;

陈化成又坐堂了

 

陈化成就坐在这个位置;坐南面北。背后是霍光,前面正对秦裕伯。陈化成的两边站有四位判官;就是霍光殿里的四位;日巡、夜察、记功、录过。因为现在城隍庙里没有陈化成,这四位判官无处“上岗”,原来金山神殿里就有八位衙役和文官许琮、武官崔士元,根本用不到他们,现在少了许琮和崔士元,他们四位就在那里凑合一下。

也正是从那时候开始,上海城隍庙“前殿供霍,后殿供秦,同时供陈”的供奉格局形成,尽管陈化成没有经皇帝册封,民间老百姓也将陈化成称为上海县的城隍神。

为了完成这一集,最近我又去了一次吴淞炮台,在滨江公园里有一个陈化成纪念馆;

陈化成纪念馆

 

我也去了吴淞炮台,人们为了纪念我们的英雄,到处都是黄花;

战地黄花

 

至此,我们已经介绍了三位城隍老爷,应该是没有遗漏了。如果一定要说有,倒是有一个,据传上海地区自唐代起就建有城隍庙。城隍庙内供奉的城隍神是汉代刘邦的大将纪信,由于缺乏历史资料,已经无法考证了 < -- font-face font-family panose- mso-font-altsimsun mso-font-charset mso-generic-font-familyauto mso-font-pitchvariable mso-font-signature font-face font-family panose- mso-font-charset mso-generic-font-familymodern mso-font-pitchfixed mso-font-signature font-face font-family panose- mso-font-charset mso-generic-font-familymodern mso-font-pitchfixed mso-font-signature font-face font-family panose- mso-font-charset mso-generic-font-familyauto mso-font-pitchvariable mso-font-signature pmsonormal limsonormal divmsonormal mso-style-parent margincm margin-bottompt text-alignjustify 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 mso-paginationnone font-sizept mso-bidi-font-size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fareast-font-family mso-font-kerningpt page mso-page-border-surround-headerno mso-page-border-surround-footerno page section sizept pt marginpt pt pt pt mso-header-marginpt mso-footer-marginpt mso-paper-source divsection pagesection --> --<--<--<--<--<--<--<--<--<--<--<--<--<--<--<--<--<--<--<--<--<。只有宋人赵与时《宾退录》中记载,华亭等十县城隍是纪信,而且那是华亭县的时期,因此这位不能算数。这三位城隍的经历在我看来;霍光资历最长、官位最高,秦裕伯最正宗、是皇帝亲自封的,而陈化成是对上海感情最深,贡献最大的。

城隍现在只剩下两位,陈化成那天再坐堂就不得而知了,但是大家不要把他忘了!如果有一天陈化成再坐堂(大概是不可能的),请不要忘了把他身边的四位判官还给他。

看到这里你可能以为我的《六十年前的上海城隍庙》已经接近尾声,其实不然,这里是第二高潮,下面至少还有三集;十王殿(阎王殿)和星宿殿、三巡会(庙会)、后花园,都很精彩,让我们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