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家才旦卓玛的歌:【史絮】闲侃北洋军阀“晚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8 03:12:13

               【史絮】闲侃北洋军阀“晚节”
 
                作者:宇闻   日期:2010年10月10日 09:05
 
        今天是辛亥革命纪念日,不由得想起辛亥革命之后出现的一批历史新产物——北洋军阀。
        “北洋军阀”一词,来源于清末“北洋大臣”。同治九年(1870年)清政府设立北洋通商大臣一职,简称“北洋大臣”,负责管理直隶(今河北)、山东、奉天(今辽宁)三省通商、洋务,办理有关外交、海防、关税及官办军事工业等事宜。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清政府命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建陆军”,归北洋大臣管辖指挥。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袁世凯任北洋大臣,所建军队称为北洋军。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中华民国大总统职位后,形成控制中央和地方的军事集团,人们称之为“北洋军阀”。1916年袁死后,北洋军阀形成直、皖、奉三系,直系军阀首领先后为冯国璋、曹琨、吴佩孚,皖系军阀首领为段祺瑞,奉系军阀首领为张作霖。由于北洋军阀连年混战,没给老百姓留下多少正面印象。加之后来的“中华民国”也不把他们当做“正统”,历史上多有贬词,所以一谈到北洋军阀就认为“没有一个好东西”。历史总归是历史,他们作为民族的一分子,在外患面前有的也表现出一点浩然正气,保住了晚节,对于这一点应予以肯定。
 
        段祺瑞(1865—1936):        段祺瑞是北洋“皖系军阀”的首领,曾任北洋政府总理、临时执政等职。他因致电逼迫清帝退位、抵制袁世凯称帝和讨伐张勋复辟这三件事,有“三造共和”的美誉。又因其生活朴素,清廉如水,不抽、不喝、不嫖、不赌、不贪、不占,人称“六不总理”;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力主中国加入协约国对德宣战。1926年,中国现代史上发生了“三·一八”惨案。当时的北洋政府是段祺瑞执政。执政段祺瑞在知道政府卫队打死徒手请愿的学生之后,却能随即赶到现场,面对死者长跪不起,之后又处罚了凶手,并从此终身食素,以示忏悔。1931年9月日军侵占东北,关东军特务机关长土肥原曾经数次到津密晤段祺瑞,请段出面组织华北政府,日本愿以全力支持,段祺瑞坚持不与日本人合作。1933年5月21日,有记者登门采访,他铿锵作答:“日本横暴行为,已到情不能感理不可喻之地步。我国唯有上下一心一德努力自救。语云:‘求人不如求己。’全国积极备战,合力应付,则虽有十个日本,何足畏哉?”
1936年11月2日,段祺瑞在弥留之际,留下亲笔“八勿”遗嘱,阐述复兴之道。其中说:“勿因我见而轻起政争,勿尚空谈而不顾实践,勿兴不急之务而浪用民财,勿信过激言行之说而自摇邦本。讲外交者,勿忘巩固国防;司教育者,勿忘保存国粹;治家者,勿弃国有之礼教;求学者,勿鹜时尚之纷华。”
 
        徐世昌(1854-1939)        徐世昌,字卜五,号菊人,又号涛斋(号水竹邨人)晚号水竹村人、石门山人、东海居士等,祖籍浙江宁波鄞县,生于河南卫辉。1879年徐与袁世凯结为盟兄弟,得袁资助北上应试。先中举人,后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1911年5月,清廷设皇族内阁,徐成为仅有的四名汉人内阁成员之一。任协理大臣。辛亥革命爆发,徐力主起用袁世凯镇压革命。同年11月袁组织责任内阁,徐改任军谘大臣、加太保衔。至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後,才向清室请辞。1914年5月,袁世凯据新的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由任徐世昌为国务卿。1918年10月,徐世昌出任第四任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大总统。1919年年五四运动爆发时,徐被迫免去曹汝霖、章宗祥及陆宗舆职务,以缓和全国舆论的反对。5月7日徐世昌下令全部释放了因“火烧赵家楼”而被逮捕的学生,仍然表示出一种要平息事态的态度。的6月28日,徐世昌在总统府亲自接见了群众代表,表明了政府的态度,即电告在巴黎的中国代表团,如不能保留山东问题,中国将不予签字。1922年年6月2日,被直系军阀“逼宫”下野。自此徐世昌退出政界,寓居天津租界,组织“晚清簃诗社”,并编撰《晚晴簃诗汇》。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全中国人民都在积极抗日,寓居在英租界的徐世昌时刻关心着时局的变化。日本人尝试邀请徐世昌这位前总统出任华北政府职务,遭到徐世昌的严词拒绝。徐世昌拒绝参加日军组建的华北傀儡政府,保持了民族气节。1939年,北京有关方面曾邀请徐世昌到北京治病,本来他的病情可以通过治疗得到缓解,但徐世昌担心自己离开天津租界后会被日本人胁迫,权衡再三,他选择了放弃治疗。1939年6月6日,徐世昌病逝于天津,享年85岁。
 
        曹锟(1862—1938)        曹锟字仲珊,1862年(同治元年)农历十月二十一日,出生于天津大沽一个贫穷造船工曹本生家里。1882年,20岁的曹锟应募入伍,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曹锟曾到朝鲜参加中日战争,后被送天津北洋武备学堂学习,成为袁世凯小站练兵的骨干。他与袁世凯还是儿女亲家。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列为直皖两系。在冯国璋死后,曹成为直系首领。1923年10月5日,选为中华民国第五任大总统。曾被笑为“贿选总统”。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曾多次请曹锟出任伪组织头目,但曹锟不为金钱、地位所动,始终予以拒绝,保持了民族气节。
        曹锟晚年之所以能保持了民族气节,除了与当时的历史背景(直系基本上是亲美英派)有关外,曹锟本人具有比较强的民族意识,另外,刘夫人亦从中起了一定作用。 一天,几个日本人身着便装,来到天津英租界,邀请曹锟“出山”。曹锟怕得罪日本人想开门召见,但刘夫人堵着门不许曹锟出去,并指桑骂槐高声叫骂。日本人讨了个没趣,灰溜溜地走了。事后刘夫人历数日本人在东北三省犯下的罪行,对曹锟说:“就是每天喝粥,也不能出去为日本人办事。”曹锟点头应允,同时也告诫他的一双儿女。日本人碰壁后,派出已当上伪“华北治安军”总司令的齐燮元(曹的老部下)前来叩门,曹锟夫妇让家人把他关在门外。接着河北省省长高凌蔚(曹的旧友)又奉日寇之命来访,曹锟一见,脸色陡变,大声吼道:“你给我滚出去,以后不许你登曹家的门!”吓得高凌蔚浑身哆嗦,被几个侍从架着慌忙溜走。当曹锟听到台儿庄大捷的消息时,兴奋溢于言表,连说:“我就不信,我们还打不过那小日本!”每个人有做人的底线,不当汉奸就是一个底线。1938年5月曹锟病死于天津,终年76岁。国民党政府有感于曹锟拒绝与日本人合作,于6月14日发布特别训令,予以表彰,并追授曹锟为陆军一级上将。  
        吴佩孚(1874—1939)        吴佩孚,字子玉,山东蓬莱北沟吴家村人。是直系军阀后期的首领。曾经宣布过自己的“三不”:即“不借外债、不进租界、不纳妾。”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吴曾多次通电反对在巴黎和约上签字,支持学生运动,颇得舆论的好评。吴曾通电声讨溥仪充当伪满傀儡,揭露伪满洲国成立的本质:“伪称满洲独立国,实际为日本附庸,阳辞占领之名,阴行掠夺之实。”
        1935年日本侵略者策动汉奸搞华北自治,请吴佩孚做“华北王”。吴佩孚愤然作色道:“自治者,自乱也。”加以拒绝。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要他出任北平维持会会长,他也俨然拒之。1938年日本侵略者决定把华北伪政府和伪南京政府合并为一个汉奸政权,日本大特务土肥原贤二又要拉吴佩孚做“中国王”,吴佩孚说:“叫我出来也行,你们日本兵必须全部撤出中国去。”他痛骂上门游说的大汉奸江朝宗“老而不死”,齐燮元“死无葬身之地”,还斥责汪精卫是“著名汉奸”,“无耻下贱”。
日本侵略者当然不会撤兵。吴佩孚大义凛然的态度,使日本人十分恼火,决定杀害他。1939年12月4日,他因吃饺子被骨屑伤了牙龈,受日本特务土肥原指使,日本牙医将其杀害。吴佩孚死在了北平。
         张作霖(1875-1928)        张作霖,字雨亭,辽宁海城人。祖籍一主山东说,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张公行状》中写道:“公讳作霖,字雨亭,奉天海城人,远祖居山东,族甚蕃,清道光初徙居海城。祖发业农,称素封。”另,一主河北大城说。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他便抱着一线求生的希望,从军了。他投到宋庆毅军马玉峎的门下,当了一名骑兵。甲午战败,他逃回了辽西。1900年,张作霖因岳父赵占元的帮助,在赵家庙成立了一个大团,有二十多人,他当上了小头目,负责附近几个村子的治安。他负责的地区称为保险区。1903年7月,张作霖所部和新民街巡捕队合并为巡防马步游击队,张作霖为管带(营长);1906年新任盛京将军赵尔巽和新任新民府知府沈金鉴下令,将张作霖的部队由3个营扩编为5个营,张作霖当上了统管5个营的统带(团长)。1907年清政府在东北建立行省,任命徐世昌为东三省总督1907年,张作霖被徐世昌提升为奉天巡防营前路统领,管辖马、步五营。张从此自称他已加入徐世昌“北洋团体”、“北洋袍泽”行列。新海革命后,仍效忠清廷,任“奉天国民保安会”军事部副部长,打击革命力量。后被袁世凯任命为第27师师长,镇压反袁的国民党人。袁世凯称帝后,张作霖被封为子爵、盛武将军,督理奉天军务兼巡按使;袁世凯死后,张作霖被北京政府任命为奉天督军兼省长、东三省巡阅使,张作霖后成为北洋军奉系首领,是“北洋政府”最后一个掌权者,号称“东北王”。
        日本政府特使要求东北独立,欲变东北为日本的殖民地,张作霖拒绝其要求。1926年称安国军总司令,6月自称中华民国海陆军大元帅。1927年6月18日,张作霖在北京就任北洋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在北京建立安国军政府,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并组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第32届、也是最后一届内阁,成为北洋军政权最后一个统治者。日本提出的增修吉(林)会(朝鲜会宁)铁路和开矿、设厂、移民等,以及阻止中国在葫芦岛筑港的要求,均未照办,引起日本不满。日本田中义一上台后,向张强索铁路权,逼张解决一切“悬案”,从而激起了东北人民的反日怒潮。9月4日沈阳两万人示威游行,高呼“打倒田中内阁”。关东军断定系张作霖煽动所致,对他恨之入骨。1928年6月与蒋介石打仗失败,自北京退沈阳。6月4日发生皇姑屯事件,张作霖乘火车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药炸成重伤,当日送回沈阳官邸后即死去。
        张作霖虽然是日本扶植起来的,但他的民族感情并没有因此而完全泯灭,随着奉系势力的壮大,张总揽了东三省及热河、察哈尔、绥远的军政大权以后,对日本不断提出的“权益”要求,开始不满和抗争。从1925年以后,张氏对日本的种种要求往往采取拖延或拒绝的态度,特别是1927年6月他就任“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组织“安国军政府”(北京政府)之后,更不愿意像过去在关外那样迁就于日本的控制。他认为,要使北京政权稳定,光靠日本的支持是不够的,还要取得英、美等其他列强的支持。全国人民、尤其是东北人民声势浩大的反日运动也使张作霖认识到,完全听命于日本,不仅自己的宝座不会稳固,还要落下一个卖国贼的臭名。因此,张作霖对日本一些蛮横要求往往采取敷衍、拒绝的态度。在他被炸死前一个月的一天晚上,日本驻华公使芳泽谦吉求见张作霖,提出签订“合作”修筑吉会铁路(吉林―朝鲜会宁)合同的要求,条件是日本设法阻止南军过黄河,被张作霖严词拒绝。芳泽见张不上圈套,进一步威胁说:“张宗昌的兵在济南杀死几十名日本侨民。”张作霖答本人未接到报告。芳泽竟用恫吓口吻说:“张宗昌的军队是你的部下,你对此事应负一切责任。”张听罢此言勃然大怒,由座位上站起,把手中的翡翠旱烟袋猛地一摔,声色俱厉地冲芳泽喊道:“此事一无报告,二未调查,叫我负责,他妈拉巴子的,岂有此理!”说完扔下芳泽,怒气冲冲地离开客厅。 由于张作霖越来越不听命于日本的摆布,日关东军强硬派军人遂决定伺机将其干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