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澜个人资料:中国东南部带ko的地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3:52:33

中国东南部带ko的地名

                               唐善纯(南京理工大学)

内容提要:在东方南方沿海汉语的方言中,有一个古越语底层,以句、勾姑、苟、岣、匡、高、居、九、鸠、阁开头的地名就是一个例子。它们的含义用汉语无法探明,在壮侗语、苗瑶语中却能获得圆满的解释。

     关键词  发音词 词头 夷 越 南岛语

对吴越地区地名、人名的研究,是追溯古代吴越居民族属和语属的一个重要手段。古越语应属于壮侗语族,也称台语。邢公畹说:“汉台两语从一种共同语里分化这一过程,早在汉语有文字前,也就是说纪元前十四纪以前,就已经完成了”(《论调类在汉台语比较研究上的重要性》)。尽管吴越人在春秋时代就卷入了华夏化的浪潮,并于秦汉时较为彻底地与华夏族融合了,但他们仍然在吴越地区留下了种种痕迹。文献在这些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左传·哀公十二年》:“秋,卫侯会吴于郧,公及卫侯、宋皇瑗盟,而卒辞吴盟。吴人藩卫侯之舍。……卫侯归,效夷言。”郧,指广陵海陵县(今泰州以东)一带。卫侯在他的扣留地竟学会了夷言即吴语,这为华夏的人所惊奇,故被记载下来。荀子之时,楚已灭越,但《荀子·荣辱篇》:“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儒效篇》:“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楚”、“越”、“夏”三者并称,可见越之语言仍有特色。

在古代东南沿海地区,往往会出现一个以ko音为词头的地名。这个词头音写为句、勾、姑、九等。《汉书•地理志》“号曰句吴”颜师古注:“句,音勾。夷俗语之发声也。”《世本•居篇》服虔注:“吴越夷,言多发声,数言共成一言。”陈正祥在《广东地志》中说,以“果、高、歌、姑、过”开头的地名都是壮语的标志。谭其骧在回答姑苏之名含义时说:“姑即句,乃古吴越人发语词,句吴即吴,句践即践,姑苏即苏也。”史为乐说:“於潜、无锡、句容、姑苏等地名中的於、无、句、姑等,都是古越语的发音词,没有实义”(《谈谈我国县名的命名》)。语言学家研究发现,这个“果、高、歌、姑、过”开头的词来源于古越语ko,意为“棵”、“个”,常放在词首可作为地名的标志。在三苗语中也有这种现象,如:苗语有词头qo³?,用以表示人、姓氏、民族,如qo³?le³³田姓,qo³??oY³?苗族,qo³?tB³³汉族。在仡佬语中,表示地名的构词词头是q?³³比如q?³³mpau³³(狗场)、q?³³?t?i¹³(湾子寨)等。

下面我们列写一些古地名,就是这样构成的,它们应该与古越语或三苗语有关:

句阳  西汉置县,治所在今山东菏泽县北。《楚辞•远游》“朝濯发于汤谷兮,夕晞兮九阳”。洪兴祖注:“九阳,日也。”屈原自称是“帝高阳之苗裔”,九阳、高阳即句阳。

句婴  《淮南子•地形训》:“自东北至西北方,有跂踵民、句婴民。”高诱注:“句婴,读为九婴。北方之国也。” 《淮南子·本经训》记载:“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九婴、大风…修蛇,皆为民害。”高诱注:“九婴,水火之怪,为人害。”九婴、句婴就是九阳,后误传为九头怪兽、怪蛇,能喷水吐火以为灾。

句窳  亭名,在今山东肥城县南。

句绎  春秋时小邾国地,在今山东邹县东南。《春秋•哀公二年》:“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及邾人盟于句绎。”

句渎  1、春秋时宋地。在今山东菏泽县北。《左传•桓公十二年》:“公及宋公盟于句渎之丘。”2、春秋时齐地。在今山东临淄。《左传•襄公十九年》:“庄公即位,执公子牙于句渎之丘。”

句寙  史称句寙亭。在今肥城县南。

句[冥+黾]  春秋时鲁邑。《左传•文公十五年》:“一人门于句[冥+黾],一人门于戾丘。”

句容  西汉置县,治所在今江苏句容县。地方志记载,句容是因当地“勾曲(山名,即茅山)有所容”而得名,但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认为茅山并不弯曲,怎么说“有所容”呢。该地名来源甚早。《述异记》:“吴王有别馆在句容,楸梧成林,故名梧宫。”

句曲  句容县茅山之古称。

句澨  春秋时楚地,在今湖北均县西北。《左传•文公十六年》:“楚师次于句澨。”

句无  春秋时越地,在今浙江诸暨县南。《国语•越语》:“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

句章  战国邑名,秦置县,治所在今浙江余姚、宁波一带。在壮语中,kocueng正是“樟树”的意思。

句余  浙江诸暨县古地名。

句馀  浙江慈溪县西南山名。《山海经•南山经》:“句馀之山,无草木,多金玉。”《元丰九域志》:“慈溪有句馀山。”

句乘  浙江诸暨县古山名。在今浙江诸暨城关镇南17公里处。主峰海拔660米。

句町  又作“钩町”。秦时国名,西汉置县,治所在今云南广南县。本为西南夷之一部。《汉书•西南夷传》:“钩町侯亡波有功,立为钩町王。”

勾吴  一作攻吴、攻敔、工渔、干吴、吴等。西周至春秋时国。始都藩篱(今江苏无锡梅里),后迁吴(今苏州市)。

苟中  西汉置县,治所在今海南澄迈县东。

苟漏  越南河内古地名。西汉置苟漏县,治所在今越南河西省石宝县。隋废。

勾漏  广西省北流县东北之山名。相传为葛洪修炼处。

岣嵝  南岳衡山的古称。可与“勾漏”勘同。

匡庐  江西庐山古称,相传殷周之际有匡俗兄弟七人结庐于此,故称。不可信。可与“勾漏”、“岣嵝”勘同。

高密  秦置县,在今山东潍坊市。今县治春秋称夷维邑,属莱国。战国时始有高密之名,为齐地。据《水经注》引应劭曰:“县有密水,故有高密之名”。可见“高”字为无意义的词头。

姑中  春秋越地,《越绝书》:“姑中山者,越铜官之山也。” 在今浙江绍兴东南15公里平水区凤凰山,这里有大型铜矿。

姑末  春秋越地,在今浙江衢州市龙游镇北。又作姑蔑、姑妹。《左传•哀公十三年》:“越伐吴,吴王孙弥庸见姑蔑之旗。”注:“姑蔑,今东阳太末县。”蒲立本认为,汉代前称为“姑末”或“姑蔑”。这个地名到汉代又变为“太末”,这暗示它可能是个越语词。

姑蔑 在鲁国北部,即现代山东泗水东部。《左传·隐公元年》:“公及邾仪父盟于蔑。”杜注:“蔑,姑蔑,鲁地。鲁国卞县南有姑蔑城。”在《春秋》及《 穀梁》、《公羊》的注解里,这个地名也简称“蔑”,或写作“眛”或“昧”。这样一来,在山东和浙江各有一个相同的双音节地名,它们所记录的可能是同一个非汉语的词。这两个用例都使人有理由猜想首音节曾是一个可以分开的成分。可以令人猜想山东和淮河地区的夷语跟吴越的语言有关。

姑幕  西汉置县。治所在今山东诸城县西北。故城位于安丘城南35公里的石埠子镇,《读史方舆纪要》载:莒州东北百六十里有姑幕故城,古为蒲姑氏国,汉置姑幕县。

姑尤  河名。在今山东平度市。《左传•昭公二十年》:“聊摄以东,姑尤以西。”注:“姑尤,齐东界也。”

姑棼  春秋时齐地,在今山东博兴县东北。见于《左传•庄公八年》。

姑密  战国时魏邑,在今河南孟县西北。

姑熟  安徽当涂县古称。

姑熊夷  江苏苏州西南横山附近古地名。《国语·吴语》:“越败(吴)王子友于姑熊夷。”韦昭注:“姑熊夷,吴郊也。”

姑苏  江苏苏州古地名。《史记•河渠书》:“上姑苏,观五湖。”《吴越春秋》作“姑胥”,名异实同。

姑胥  江苏苏州古地名。《吴越春秋》作“姑胥山”,又作“胥山”,故知“姑”是词头。

姑馀  江苏苏州古地名。《吴郡志》:“姑苏山,一名姑胥,一名姑馀”,名异实同。

居巢  古邑名。春秋时代为吴、楚交争之地。旧说即殷周巢国,在今安徽六安东北,或今巢县。《太平寰宇记》:“古居巢城,陷为巢湖。”一说以居巢为名的古邑不止一个。《史记》作居巢,秦置居巢县,汉沿置。《春秋》、《左传》均作巢,故知“居”是词头。

居风  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越南清化省。三国吴时改移风县。

九黎  山东地区古族名。

九疑  一作九嶷。山名。在今湖南宁远县南。《汉书·武帝纪》:“望祀虞舜于九疑。”

九江  《禹贡》:“九江孔殷。”后人对其所在地说法不一,一说在今湖北广济、黄梅一带,一说在今湖南洞庭湖,一说在今江西赣江及其八大支流。都把“九”理解为数目字,实际上只是发语词而已。

九河  《禹贡》:“九河既导。”后人对其所在地说法不一,都把“九”理解为数目字,实际上如同九江一样,九只是发语词而已。

鸠兹  春秋末年吴国地名,在今安徽芜湖东南。后被楚国攻灭。《左传·襄公三年》:“克鸠兹,至于衡山。”

阁皂  江西樟树市东南山名,绵亘200余里,据说因其“形如阁,色如皂”而得名,不可信。

山东、江苏、安徽等省市是当代汉族文化最典型的地区,可是它们的古地名却偏偏与壮族地名有相似之处,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该地区远古居民所使用的语言与壮侗语族、苗瑶语相似。游汝杰认为:“汉语及其方言中的量词‘个、摆、稿、行、奇’等在汉语本身找不到来源,但是它们的语音面貌和使用范围却跟台语有关量词相似,这使我们不能不考虑它们可能来源于台语。…台语量词的语法作用之一——用作名词词头,曾在周秦时代广泛适用于南方方言”(《论台语量词在汉语南方方言中的底层遗存》)。

据陈克炯研究,不光地名中保留有带词头*g-的,在汉语基本词汇中,也保留不少带词头*g-的词,如胳膊、胳肢、虼蚤、疙瘩、枸杞、蚼蝝、蛱蝶、格针、荆棘等(《上古汉语名词词头*g-说略》)。《方言·八》:“鸡,桂林之中谓之割鸡。雁,自关而东谓之鴚鹅。”《汉书·司马相如传》作“驾鹅”。说明胳膊、胳肢、虼蚤、疙瘩、枸杞、蚼蝝、蛱蝶、格针、荆棘等词的首字都是无意义的词头,它们都是东夷语言的遗存。这种语法现象在汉语湖北大冶金湖话中亦有遗存。金湖话常以“个”(读作ko³³)加于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及各类短语(除介宾短语外)后头,使整个词组变成名词性的。如:枞树个(松树的),底个(这里的),喝个(喝的),弄个(软的),讨力个(不听话的),做生意个(做生意的),穿龌龊了个(穿脏了的)等。这里的“个”所起的作用与壮侗语、苗瑶语ko、qo所起的作用是一样的,即把别的词类名词化,只是位置先后发生了变化。在汉语中,也有如壮语一样将ko放在词前的,如:箇般([宋]张矩《芸窗词•千秋岁•为壑翁母夫人寿》:“箇般福分人间少”), 箇里([唐]刘禹锡《竹枝词》:“箇里愁人肠自断”),箇长(李白《秋浦歌》:离愁似箇长》),箇中(《聊斋志异•武技》:“既是憨师弟子,同是箇中人,无妨一戏”), 箇侬(隋炀帝《嘲罗罗》:“箇侬无赖是横波”,《称谓录》:“俗谓他人为渠侬”,渠侬与箇侬音同)。在现代口语中,亦有“打它个落花流水”、“来了个不辞而别”等,其中“个”所起的作用就是将后面的词组名词化,作为句子的宾语。

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吕思勉就指出,中国“沿海之族见于古籍者,自淮以北皆称夷,自江以南则曰越”(《中国民族史》)。凌纯声进而指出:“夷、越文化基本上是海洋文化,自其成立以后,即不断远航出洋,当即为今日南岛语族移民太平洋之始”(《中国远古与太平印度两洋的帆筏方舟和楼船的研究》)。中国上古的百越与南岛语系民族有共同的祖先。凌纯声主张波利尼西亚人的海神——Taaroa即太昊。大汶口文化居民的体质与波利尼西亚人相似。《淮南子》说东方一万二千里是太昊、句芒治理的地域,应该有历史的影子。

浙江、福建、广东是侨乡,这里的人与中西部安土重迁的农民比较起来,他们是最不安分的一群。从早年的下南洋,到现在的走向世界,他们往往把自己的命运与海洋联系在一起。这里的土著是百越,他们本身就是海的子民。《吕氏春秋•恃君览》有“扬汉之南,百越之际”;《汉书•地理志》颜师古注引臣瓒说“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粤杂处,各有种姓”,百粤即百越。就是说,从浙江到广东的整个沿海地带曾经是古代越人活动的区域。

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文化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氏族村落遗址, 1973年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因而命名。年代为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300年。遗址中发现大量干栏式建筑和稻谷的遗存,水稻被断定是人工栽培种,此外植物残存尚有葫芦、橡子、菱角、枣子等。动物方面有家养的猪、狗、水牛等牲畜。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稻作文化遗址。它的发现,不但改变了中国栽培水稻从印度引进的传统传说,许多考古学者还依此认为河姆渡可能是中国乃至世界稻作文化的最早发源地。水稻的栽培,使社会上大量的余粮屯积成为可能,随之而来的是贫富差别的出现。文化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阶段。

  因此,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同样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渊薮。它是代表中国古代文明发展趋势的另一条主线,与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并不相同。贯穿中华大地六千公里的亚洲第一大河“长江”,尽管总长超过了黄河,但长江流域诞生的古代文明以前并不为人所知,这是为什么呢?陈桥驿在《越国文化》序言中讲到,原因是余姚河姆渡文化的后期,即5000---7000年前,山会平原被海浸成为浅海,河姆渡人被迫南退入会稽山,也有西去太湖流域的,便成为良渚文化的创造者。良渚文化上限是距今4700年,下限是3900年,大致延续了800年历史。大约在距今4000年前后,良渚文化先民由于某种不可克服的原因,被迫举族迁徙。他们的一支南下到粤北融入石峡文化,而主体则渡江北上到达了中原(河南)。与中原龙山文化先民发生了一场争夺生存空间的生死搏斗,在中原部族的联合抵抗下,他们失败了,因此未能在中原重建本族文化。失败者被胜利者吸收和同化、融合。因此使很多良渚文化因素出现在河南龙山文化上,如犁耕、缫丝、凿井、髹漆、治玉等技术被胜利者吸收和利用。从许多良渚文化遗址层上淤坭覆盖情况耒看,当时太湖流域发生了旷日持久的洪水,否则不可能造成厚厚的淤坭层。这严重的水浸时期,良渚先民只好迁徙北去了。但也有小股幸存下来留在本地高阜近山土丘,在这些土丘出土的石器、陶器与良渚文化相衔接。

东南沿海地区是中国方言最复杂的地区,为什么该地区方言这么复杂,它们的形成有什么文化背景?一些学者利用侗台语解读了《越绝书》书名及其中的越王勾践发出的命令,进一步证明了吴越语和侗台语同源。《越绝书》之“绝”古音*dzǐwǎt,与泰文tsod “记录”音义相近。《越绝书》别称“越录”(《史记集解》)、“越记”(《北堂书钞》),亦可证“绝”即“记录”。《越绝书·吴内传》记录勾践向越民发布的“维甲令”,进行备战动员,就是一个典型的混合语材料:“维甲者,治甲系断,修内矛赤鸡稽繇者也,越人谓人铩也。方舟航买仪尘者,越人往如江也,治须虑者,越人谓船为须虑。亟怒纷纷者,怒貌也,怒至。士击高文者,跃勇士也。习之於夷,夷,海也;宿之於莱,莱,野也;致之於单,单者,堵也。”

郑张尚芳(1998)曾对它作过解读。他说,“维甲令”是用汉语加百越语向越民发布,其中“习之於…”、“宿之於…”、“致之於…”、“治…”是汉语,“夷、莱、单、须虑”是百越语,《越绝书》用“海、野、堵(围墙)、船”对百越语加以解释。“亟怒”是汉语,“纷纷”是百越语,与泰语的fun(怒气冲冲,怒火中烧)相对应。“士”是汉语,“击高文”是百越语,意思是精神振奋,步伐坚定。说了一句汉语以后,怕一般的百越人听不懂,又用百越语说一次。“修内[纳]矛”是汉语,“赤鸡稽繇”是百越语,意思是“将要修理刀矛”;“方舟航”是汉语,百越语就是“买仪尘”,意思是“扬眉吐气地航行前进”,《越绝书》用 “往如江也”注释。估计是“维甲令”的原来注解。

百越语即壮侗语,或称侗台语、壮台语、台语、黔台语,是语言学家划分的一个语群,有70种语言,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和中国南部,之前被归为汉藏语系的一个语族,不过现在已被认为壮侗语系和南岛语系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有些研究者建议将这两者联合起来,构成一个澳泰语系。一般认为,壮侗语系的发源地在中国广西、广东一带。从基本词汇的分歧来看,壮侗语系的分化可追溯到距今2500年到3000年。

1988年和1994年,倪大白在《中国的壮侗语与南岛语》和《南岛语与百越诸语的关系》中,把壮侗语和印尼语、阿眉斯语、布嫩语、回辉语、菲律宾语、马来语进行比较,得出侗台语和南岛诸语言的无论是基本词汇,还是结构类型都具有一致性的结论,并且参照考古资料、人文史资料,证实侗台语和南岛诸语言同出一源。

所谓的“南岛”(Austronesia),是由两个希腊文字的字根austro-与-nesia 所合组而成,前者为南方之意,后者意指群岛。南岛语系分为4个语族。印度尼西亚语族分布在台湾(高山族语言)、菲律宾(他加禄语、比萨杨语等)、中南半岛占语、马来语等)、南洋群岛印尼语、爪哇语等)、马达加斯加(马达加斯加语)。密克罗尼西亚语族分布在菲律宾以东 、赤道以北的马里亚纳、关岛 、加罗林 、帛硫、马绍尔、瑙鲁、吉尔伯特等地。美拉尼西亚语族分布在印尼以东、赤道以南的新几内亚、俾斯麦、所罗门、圣克鲁斯、新赫布里底斯、新喀里多尼亚、斐济等地。波利尼西亚语族分布在上述两个语族以东的广大区域,包括赤道以北、国际日期变更线右侧的中途岛和夏威夷,赤道以南、国际日期变更线两侧的菲尼克斯、托克劳、萨摩亚、法属波利尼西亚、皮特凯恩岛、复活节岛以及汤加和新西兰等地, 共有100多种语言和方言。

关于南岛语的起源问题,是学界上还算热门的一个研究题目。比较早期的说法,包括该语言起源于密克罗尼西亚、中国长江之南、台湾、中南半岛、西新几内亚等不同说法。根据Bellwood的说法,操南岛语的南岛民族是由亚洲大陆而来,可能与侗傣(Kam-Tai)民族或南亚民族原是一家,分家后到台湾来,年代大约是6000年前。大约5000年前,才开始从台湾南下扩散到菲律宾群岛,主要是北部吕宋一带。然后到婆罗洲、印尼东部,时间大约是在4500年前。然后往东、西两方扩散,东至马利安那群岛(关岛、塞班岛一带),也到了南太平洋部份地区,往西到马来半岛、苏门答腊等,时间约在3200年前。再下一步才扩散到中太平洋美拉尼西亚区域的加洛林群岛一带。然后往东,到波里尼西亚去,约在西元300年左右。今天在新西兰的毛利族(Maori),是最晚的移民,约在西元800年.

闻宥《语源丛考》和张永言《汉语外来词杂谈》中曾列举出一些见于汉语书面语稍晚而存在于现代南岛—南亚语言中的对应词,如“贝”,商人文化源于东部沿海的海岱文化,“货贝而宝龟”,以贝为装饰和货币。试比较泰语 beer;占语、吉蔑语bier;马来语 bia等。李葆嘉指出,由东向西推进的、导源于青莲冈考古文化系统的龙山文化就是原始夷越人创造的文化,殷商人就是西进中原的夷越人的一支。从黄帝时代开始,黄淮的一些夷越语就卷入华夏语的混合发生,但在西周依然存在豫东、齐鲁一带的原始夷语,江浙皖东一带的原始越语。豫东、齐鲁夷语最早华夏化,战国以后,勾吴才基本上华化,而于越分散,有的华化,有的在秦汉之际仍为越人(《中国语言文化史》)。

南岛诸语言属粘着型,词根加附加成分和词根的重叠(或部分重叠)是构词和构形的主要手段,附加成分有前加、中加和后加3类。常用词大多为双音节。百越族语言原来也是多音节型。《世本•居篇》:“吴蛮夷言多发声,数语共成一言。” 扬雄《方言》所记载的吴越词语是双音节,如:怜职(爱)、煦暇(热)、短罢(短)、恒槪(广大)等。郑张尚芳认为《左传》中提到的夫椒(今江苏太湖中洞庭西山或马迹山)、夫于(春秋齐邑,今山东邹平县东南)、夫钟(春秋郕邑,今山东汶上县东北),其“夫”就是侗台语“石山”pja(岜)的对音,夫椒就是椒山,夫于就是于山,夫钟就是钟山(《古吴越地名中的侗台语成分》),从而揭示了春秋时代黄淮-江淮-太湖流域居民的语言状况。

1990年,法国沙加尔(L.Sagart)依据白保罗的台语单音节是音节脱落结果的观点,认为汉语的单音节词和南岛语的多音节词的末一音节对应;其次是汉语的声调和南岛语的辅音韵尾对应,上古汉语去声-agh、-idh、-adh与原始南岛语的-s韵尾对应,上古汉语入声-p、-t、-k与原始南岛语的-p、-t、-k 韵尾对应;其三是汉语和南岛语的辅音聚合关系对应,上古汉语的不送气清塞音、送气清塞音、浊塞音的对立,相当于原始南岛语清塞音、鼻冠清塞音、浊塞音的对立;其四是汉语介音与南岛语中缀相近,上古汉语的介音-j-和-r-是具有构词作用的中缀,和原始南岛语中缀-in-、-ar-相近。邓晓华《南方汉语中的古南岛语成分》认为,闽、客南方汉语方言的形成是中原汉文化区与南岛文化区长期交互作用的结果。比如,“穿山甲”,漳州读la?li³,梅县读le?li³,印尼语读tengiling,台湾阿眉斯语读?al?m,泰语读lin?¹,侗语读lan?,布依语读lin?,壮语读lin?,显然,闽语“穿山甲”来源于南岛语的后一个音节。这实际上意味着,汉语的单音节性是原始苗瑶语、壮侗语双音节裂变而来。

南岛语系民族的最初的文化面貌——有段石锛和几何印纹陶,分布在华南及东南亚海岛上,分析其年代,有助于辨别自从公元前4000年以来的居民迁移路线。对比海峡两岸的出土文物,可以看到,相同的文物及文化面貌都是大陆的早于台湾的。台湾岛的最早居民主要来自大陆东南沿海,已经昭然若揭。

作者简介:唐善纯(1944-),196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长期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发表过数十篇论文,出版过《中国的神秘文化》、《华夏探秘》等学术专著,曾获得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本文为其新作《语言学视野里的古代中国》之一部分。

通讯地址:210017  南京市建邺区云河湾花园5幢二单元1202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