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大侦探芒果捞新闻:《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20:10:40
第1部分  专业概况
1.1 专业简介
本专业坚持以满足人才市场需求为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坚持以电子技术为核心、以计算机技术应用为主线、以电子装配技术为起点、以电器控制与维护技术为基础的办学指导方向,培养能够适应电子、计算机、通信、自控、家电等多行业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具有多技能的复合型、技术型、实用型人才。本专业具有多学科交叉、应用面宽、涉及领域广、就业灵活、就业门路多等优点。本专业培养思想与素质过硬,敬业意识强,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较强实践能力,能够适应电工与电子技术发展、电子与信息技术发展、机电技术发展的一专多能型人才。学生在掌握必需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要掌握电工与电子技术、电力拖动控制技术、PLC应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电路设计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子装配技术、常用电工与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技术等方面的知识,通过系统教学使学生具备本专业所应有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为产品电子生产企业、电子产品维护及服务业培养具备较强的综合知识应用能力和较强专业技能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1.2 专业建设基本情况
辽阳职业技术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始建于1989年,由原辽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物理系创办。1999年五校合并后学校改名为辽阳职业技术学院,原物理系也改为机电工程系,并增办了其他机电类专业,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办学模式也逐步转向高职教育。因此,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至今有二十多年的办学历史,已为社会培养一大批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并逐步将学生的就业方向由本地扩展到南方。多年来,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已有近百人去往广州、深圳、东莞、苏州等城市就业。每年的就业率均在90%以上,就业岗位基本上是从事电子电器类工作,我们的毕业生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1.2.1师资队伍建设现状
(1)专业师资队伍基本情况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是现有专职教师16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有5人,其中“双师型” 教师10人,现有在校学生309人。
表1.1:专业师资队伍具体情况统计表
序号
姓名
出生年月
性别
职称
毕业时间
毕业学校
学位
所学专业
是否双师
1
王彦良
1961.11

教授
1983.7
大连轻工
学士
自动化

2
曹德伦
1956.4

副教授
1988.8
东北师大
学士
物理

3
赵万涛
1956.11

副教授
1983.7
辽宁大学
学士
物理
4
王晓波
1964.1

副教授
1986.7
辽师大
学士
物理

5
宋柏艳
1961.11

副教授
1982.12
沈阳机电
机制

6
刘丽研
1973.6

讲师
2004.3
东北大学
硕士
系统工程
7
周  妍
1972.6

讲师
1996.7
辽宁大学
硕士
电子工程

8
朱秀菊
1968.2

讲师
1990.7
辽宁大学
学士
无线电

9
张  淼
1973.1

讲师
2003.9
东北大学
硕士
电子工程

10
李  丹
1973.4

讲师
1996.7
沈阳工大
硕士
电气工程

11
丁  娜
1973.2

讲师
1997.7
沈阳师范
学士
物理教育

12
刘鹤春
1974.2

讲师
1997.7
辽宁工学院
学士
机械

13
孙曼璐
1985.10

助教
2007.7
沈师
学士
电子信息工程
14
王  潇
1985.2

助教
2007.7
沈阳理工
学士
电子信息工程
15
潘  林
1984.7

助教
2007.7
沈阳工大
学士
自动化
16
关  薇
1981.8

助教
2005.8
沈阳工程学院
学士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2)师资队伍建设的措施与成果
1)师资队伍建设原则
师资队伍建设是合理与广泛性原则,其分理论和实训两个方面:
理论教师队伍建设原则:结构合理原则,即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专兼职结构、以及性别结构合理的原则。
知识结构合理:按专业设置与规划,安排鼓励教师在专业的大框架下修研适合的专业方向,并使之专业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布局合理,利于专业的平衡发展。
年龄结构合理:教师队伍年龄分布应按老中青有梯度的组合,以利于专业的持续发展。
专兼职结构合理:合理吸纳社会行业内的专家、学者、工程师、教师作为兼职教师,兼职教师的比例控制在30%以内,目的是使教学内容能够更多的接近社会需求,但不能太多,多则影响教学活动开展的顺利进行。
以及性别结构合理:为了教学活动互动性、多样性的展开,教师的性别不能清一色。
实训教师队伍建设原则:
广泛性原则:实训教师的确定可以采用广泛性的原则,根据学院电子专业实训条件的发展与变化,教师资源可以不考虑学历、年龄、专业、行业、职业的要求,但应必须调够用能用的基本原则。具体做法是实训教师必须以专职教师为骨干,同时兼收并蓄社会各界人士使之参与进来,形成广泛强大的外聘实训教师队伍,外聘教师的建设强调流动性的同时,尽可能的合理固定。
2)在未来的三年中达到目标
a.实施品牌战略,打造名师
根据学院建设规划,争取在几年内建成几科院内精品课,建成几个省级品牌专业。今年着手申报省级精品课,准备申报材料,在此基础上,再着手准备申报省级品牌专业,扩大我院在省内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借助本专业精品课程建设,在本专业要建设一至两科院、省级“精品课程”,以精品课程促进现代网络化教学建设,以教学内容现代化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平台,集观念、师资、内容、技术、方法于一身的整体建设,使学生得到最好的教育,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b.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双师素质教师队伍
经过多年来对教师实践能力的强化训练,已形成一支在数量上能够满足专业办学规模的要求、在素质上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尚的思想境界、具备现代教育理念、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具备较强的教学、教研、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现“双师”型教师已达到80%以上,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科学合理的专业教师队伍。
c.鼓励教师进修深造,优化师资队伍学历、职称结构
在对青年教师培养方面,积极鼓励教师进修深造,优化师资队伍的学历和职称结构。同时对全体专业教师要求每位教师能够承担本专业能力模块中的大部分课程和实践环节(包括理论教学、实训教学和实习指导)的教学工作,并能适应本专业领域的最新科技发展,通过不断的研究与实践,随时补充新的教学内容,及时修订相关课程教学大纲。在这一过程中,选拔综合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教师作为专业方向带头人重点培养。通过选送中青年骨干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等在职培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研究开发能力和学历层次;进一步完善主讲教师制度,大力培养优秀青年骨干教师。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学术活动,聘请企业高级工程师、专家来校为师生开展专题讲座,拓宽教师学生的视野;通过理论实践教学一体化,轮流选派青年教师到企业一线锻炼,促进教师“双师型”素质的形成。
d.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
教师是专业建设与改革的关键。本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目标明确,措施得力,实施效果明显,现已形成了由专业带头人和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组成的学术梯队,发展前景良好。
教师人数基本达到符合高职教育的师生比例;教师年龄、学历、职称结构等相对合,双师教师达到95%以上;实施名师战略。优化师资队伍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通过鼓励教师进修深造,要求教师强化实践能力,提倡教师从事科研工作来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近三年师资建设规划,见表1.2。
目标
年度
系级骨干教师
院校级骨干教师
市级名师
省级名师
2010年
3
2
2
1
2011年
3
2
2
1
2012年
3
2
3
1
表1.2:近三年师资建设规划表
3)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
加强党建工作,提高教师思想、职业道德水平;建立适合的制度与政策;通过制度的约束与要求改善师资队伍结构,评选学术带头人和骨干优秀教师;通过政策完善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引进、聘用专兼职教师,实施骨干教师的精选、重用、厚待;建立中青年教师的培养机制。
1.2.2校内校外实训条件
(1)校内实训条件建设
目前,我院已建有校内电子工程实训中心,中心现有实验、实训设备总值180多万元。实训中心已建有包括电工基础实验室、电路基础实验室、电子技术实验室、家电维修实验室、电机控制实验室、电子装配实训室、单片机实训室、PLC实训室、电工电子实训室、计算机室等10个实验室、实训室,供学生平时的实验、实训所用,兼顾社会培训。同时实训中心也已建有一支结构合理、教风良好、专兼结合的实训教师队伍。实训中心现有实训教师10人,其中有高级职称教师4人,中级职称教师6人,高级技术职称教师占实训教师比例的40%,同时有2人是来自相关企业技术岗位的骨干技术人员或一线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工程师。
几年来,实训中心通过不断加大实验室实训室建设投入,实验实训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管理体制也已初步形成,实践教学质量明显提高,较好地满足了人才培养的需要。但随着人才培养规格及要求的不断提高,实训中心建设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设备投入还跟不上各专业发展要求;实训实训中心建设中重点发展和协调发展的矛盾比较突出;实训师资的职称、学历、能力尚需提升;实践教学改革有待加快。
目前,我院的电子工程实训中心虽初具规模但还需要扩建和增建,才能满足现在不断发展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计算机控制专业和汽车电子专业这三个专业的实训教学需要。而现有的部分实验设备面临老化陈旧,故障频发,很难再继续用于实验实训教学,急等更新,需要新购置一部分最新设备来补充现有设备的落后及不足的现状,更需要新建四个实训室。表一是目前我院电子工程实训中心现在的实训室一览表。
表1.3  电子工程实训中心实验室、实训室一览表
序号
实验室名称
价值(万元)
面积(平方米)
备注
1
电工基础实验室
15.1
80
2
电路基础实验室
15.4
80
3
电子技术实验室
20.6
80
4
家电维修实验室
15.8
90
5
电机控制实验室
20.1
90
6
电子装配实训室
14.7
120
7
单片机实训室
16.8
90
8
PLC实训室(西门子)
25.4
90
9
电工电子实训室
10.5
80
10
计算机室
25.8
100
合计
180.2
900
(2)校外实训条件的建设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着重学生顶岗学习的环节,通过顶岗实习完成基本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校外实训基地的实训活动,使学生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完成我们‘零距离就业’的培养目标。
我院现有校外实训基地或合作单有辽阳鸿宇晶体器件厂、忠 旺 集 团、辽阳克索弹簧有限公司、辽阳无线电一厂。
1.2.3教学改革
(1)课程建设现状
1) 课程体系模块
专业课程体系模块主要有:
第一模块,思想政治与文化素质模块。该模块占教学总时数的25.6 %。具体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体育、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和形势与政策。
第二模块,职业基本理论素质模块。该模块占教学总时数的17.3 %。具体包括:大学物理、电路分析、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和工程制图。
第三模块,专业能力模块。该模块占教学总时数的19.6 %,具体包括:AutoCAD、计算机软件、办公自动化、自动控制原理、Protel应用、电专业英语。
第四模块,岗位能力拓展模块。该模块占教学总时数的23.7 %。具体包括:电子实训、PLC原理与应用实训、电子装配与制作实训、接口技术及应用实训、电机及拖动实训、电子工艺实习和专业选修课。
第五模块,人文艺术与科学素质拓展模块。该模块为公共选修课,占教学总时数的1.2%。
第六模块,学生实习模块。该模块占教学总时数的12.6%。具体包括军训、入学教育、毕业实习、毕业教育、毕业设计与论文。
2) 课程建设特色
a.课程建设目标:
通过改革与建设,把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成为具有现代教学理念,高职特色的,体现创新精神的示范性课程。
b.培养目标: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行动能力,行动能力应包括专业能力、人格能力和社会能力。
学校不仅要培养学生独立完成职业工作任务的专业能力,也要重视培养作为个体人格应具有的诸如可靠性、责任心、自信心等人格能力,以及团队合作和社会责任感等社会能力。即培养生产、技术、服务、运用、营销、管理等方面银领型人才。
c.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并使学生在未来的职业活动中,针对工作任务具有独立地计划、独立地实施和独立地评价的能力
d.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电子技术的应用、运用能力为主线,在课题教学模式的构架下,强调行动导向的教学,行动导向的教学是一个教学组织方案,它使学科体系与行动体系相互结合,并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来实现。
教学内容应考虑学生的教育经历、文化背景和实际经验不同,采用多媒体、理论教学、实际教学、顶岗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构建全程、全新的教学的方法。采取相应的个性化措施,达到因材施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毕业生能够达到掌握一技之长。
e.教学条件:利用传统与现代化教学相结合的手段,网上资源,内容50%实现多媒体课件授课,精品课上网,提高教学质量。
3)建设步骤
第一阶段(2010.3-2011.3)完成规划一期建设(基础建设阶段)
第二阶段(2011.3-2012.3)完成规划二期建设(全面完善阶段)
第三阶段(2012.3-2013.7)完成规划三期建设(全面提高阶段)
4)精品课程建设规划
a.教学队伍建设:形成一支以主讲教师负责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
b.教学内容建设:教学内容根据有针对性、实用性和一定的先进性进行设计;
c.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教学模式;
d.教材建设:建设或使用精品系列教材、包含多种媒体形式的立体化教材;
e.实践基地建设:建设校内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和合作企业的实习基地;
f.机制建设:建立相应的激励和评价机制,鼓励教师承担精品课程建设,建立合理的用人机制保证精品课程建设。
(2)教材建设现状
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全部使用高职高专教材,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齐全,全体教师积极参加教材建设,专业实验课及实训采用自编实验讲义。到目前为止,我们使用的自编高职教材有《自动控制原理及应用》、《数字电子技术》、《新编实用物理》和《电专业外语阅读教材》等。
(3)教学内容建设实践特点突出
进一步调整课程体系,减少一些理论性很强实用性差的课程,多开设一些具有实用性专业性实践性强的课程。在现有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再增加实验实训课程比例,加强实验实训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训练水平,更加体现高职特点,以适应就业的需要,继续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突出高职特点。进一步准备定位电子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岗位群。
为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主要从实验和实训教学上加大力度,增加学生动手操作机会,增加实验学时,增加实训比例。调整部分课程教学计划,增加实训环节或学时。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特别是适应电子专业的需求,如类似文秘工作的电子专业文件的编排组稿,资料管理、材料收集,公司网站建设、网页制作、动画广告制作发布等,专业方面如项目设计开发,硬件软件设计开发等,使我们的部分优秀毕业生能够涉足高薪高职岗位,以提高电子专业的社会就业影响力和知名度。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开展一些计算机应用与制作比赛,如动画制作、网页制作、广告创意制作等,将优秀作品放到系网站上展示。
对于大部分学生,就业岗位还是定位在工作于生产一线的实用型技术人才或技术人员,这就要求我们的毕业生具有从基层岗位做起的心理准备和思想准备,并且在就业时就能将自己准确定位,不要好高务远,要踏踏实实从一线岗位做起。在加强学生岗位技能培训的同时,也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使之建立良好的就业理念。因此,对大部分学生的培养和训练就是要着手于基本能力上来,先从综合能力训练和培养做起,然后再加强和注重电子装配工艺、制作工艺等岗位能力的训练。
(4)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
进一步做好专业课教学改革工作,对部分专业课进行教学改革,改变目前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形式。从课堂讲授型向实验实训型转变,从被动接受方式向项目型和任务型转变。鼓励青年教师搞教学改革,多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建立一个良好的教学改革机制,让青年教师具有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如单片机原理课、微机接口技术课、电子装配工艺与制作课,充分利用自行开发的单片机开发实验板,让学生利用开发板在完成一些项目的同时学习和掌握单片机接口技术及实际项目设计的过程。
为了提高学生对电子专业的学习兴趣,稳定专业思想,在适当的时机,在学生中组织课外科技活动小组,并开展一些课外科技制作活动。选拔一些学习成绩好、学习积极性高的学生,多搞一些小制作活动,参与部分实验室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工作,在制作和组装一些实验器材或实验设备时让他们参加,即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又为实验室的建设节省的时间和人力,为培养实用型人才做些试点工作。
1.3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的主要成绩
近几年电子专业的毕业生在辽阳地区的就业形势看好,有多家企业需要具有一定强电控制技术和能力的人才,主要从事车间电器控制和维护工作。为了适应辽阳地区所需求的电子专业毕业生具有一定的电器控制及维护能力的需求,我们在课程建设方面做了调整,加强了电工课及强电实验实训教学,提高学生电器控制的能力,拓宽学生就业面,提高就业率。增设电器控制、工厂供电、电机拖动等课程,为社培养更多的具有强电方面的工作能力,具有完成一些电器控制配电柜的组装与维护工作能力的毕业生。
1.3.1毕业生就业质量与社会评价
(1) 毕业生就业情况
表1.4 2006~2008年毕业生年度就业率统计表
毕业年度
毕业班级
毕业生人数
专升本人数
协议和灵活就业
就业率
2006年
03电子
23人
7人
15人
96%
2007年
04电子
25人
2人
21人
92%
2008年
05电子
33人
3人
27人
90%
(2)毕业生跟踪调查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评价情况
年4月,我系召开了关于“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专业建设、课程设置论证会。邀请了市内几家企业的领导和专家代表及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就我系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课程体系、专业方向、培养目标等进行论证,与会者发表了各自的意见,为我们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我们听取了企业专家和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的宝贵意见,在制订02级教学计划时,对本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做了大幅度地调整,在课程设置中,增加了电子制作及生产工艺训练课,增加了实训课的课时,增加了专业选修课,拓宽了专业方向和就业方向。自2002年对电子专业的教学计划做了大幅度调整以来,每一年我们都根据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及就业情况对教学计划进行修改和调整。从05级电子专业开始实行学分制,在制订学分制教学计划时再次进行了调整。我们还准备在适当的时候,将再次召开专业论证会,对现行的学分制教学计划再次进行修改和调整,使本专业的教学和培养目标能更好地适应电子行业在今后的发展,使我们的教学更符合市场的需求。
现有人才培养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充分注意了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的教育,注重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所掌握的技能分析和解决现场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创业能力的培养,通过课内与课外相互补充,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互渗透,教师引导与学生自学相互结合,形成良好的信息收集与处理、知识更新、语言文字交流、计算机应用、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学生能较好的适应职业岗位的变化以及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
本专业历年来所培养的毕业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欢迎,每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也比较高。其中一部分毕业生考入本科院校,个别选择改变专业去向,大多数毕业生均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真正做到“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这些毕业生很快成长为用人单位的技术、管理骨干,在企业内具有良好的声誉。
第2部分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背景分析
2.1宏观背景分析
国家确定电子行业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有12个,其中的汽车电子产品、电子专用设备、仪器和工模具等领域适合我们电子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这将是一个很有发展前景的领域。今年,信息产业部正式发布了《集成电路产业“十一五”专项规划》等信息产业领域五个专项规划,其中集成电路、电子材料和元器件产业规划对电子元器件各子行业在“十一五”期间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相关政策措施等都做了明确详细的规划。对于电子行业今后的发展明确了五大任务是:加快集成电路共性技术研发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重点支持量大面广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增强芯片制造和封装测试能力;突破部分专用设备仪器和材料;推进重点产业园区建设。可以说,在可预见的五到十年时间里电子元器件产业将始终是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之一,行业的前景依旧光明。而与行业中重点发展的产品-如集成电路、片式元器件、新型显示器件、印刷电路板、半导体材料和新型显示器件材料等-相关的上市公司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2.2教育体制改革背景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才的竞争成为各行各业的主要竞争方面,人才和科技成为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始终处于基础性地位。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的后续及补充,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特别是二十世纪后期,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都认识到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对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纷纷把发展及改革职业技术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制订面向新世纪的教育及培训体系。在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亦是党中央、国务院及教育主管部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发展及改革现行的职业教育体制,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
2.3行业发展背景分析
2.3.1行业发展的现状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任务,辽宁作为我国工业技术装备的重要生产基地,也提出了实施科教兴省与人才战略,全面推进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一大批企业需要对产品进行更新换代和技术改造,以适应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需要。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现代化的电子产品对组成零件的加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电子制造方法已不能满足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部门不断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开发设计一大批具有国内外领先水平的现代化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同时一些现代化的先进设备被引进和使用。开发设计、引进和使用这些现代化的先进设备,不仅需要科技开发的研究型、设计型人才,更需要一大批能在生产、制造、管理、维护和服务第一线懂技术、会管理、能操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2.3.2发展趋势
面对社会的不断进步、电子技术产业的飞速发展,针对《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要求,今后打算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作出修改调整:
(1)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优化实践教学的内容,改进组织方式,探讨更加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增加综合性、开放性、设计性、个性化实验内容和实践项目。
(2)为了满足人才的全面发展以及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要求,适应学生就业、升学等多元化要求,适当增加文化科学基础及人文、社科类教学内容。
(3)为了适应学生个体差异的实际以及个性化发展的要求,适当增加教学计划的弹性,给学生更大的自由选择空间,可以通过增加专业方向,采用模块式课程及模块化教学内容,配合弹性计划以适应学生选择不同的专业方向的需要。
(4)为更进一步突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从内容、体系、组织方式、训练模式、考评手段等多方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实验、实践、实训教学。
(5)为了适应电子技术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的形势,对部分专业课程进行综合化整合处理,以便利用部分学时开设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方向的教学。
2.3.3人才需求分析
(1) 人才总体需求量预测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任务给辽宁的电子行业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企业的发展需要大批的电子产品及设备管理人才,特别是一些非国有单位(私营企业、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成为吸纳人才的主要渠道。统计结果显示,私营企业招聘人数占总数的32 %、集体企业招聘人数占总数的15 %、外商投资企业招聘人数占总数的12 %、而国有企业招聘人数占总数的23 %。预计近三年我省电子专业人才需求在30万左右。
(2) 样本点需求预测
统计结果显示,辽宁省2010年对电子专业人才的需求达8万余人,而且对大专学历人员的需求量很大,占需求总数的60%以上,可见,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还是很乐观的。因此,人才的需求主要以具有高级专门技能、擅长实际操作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主。辽阳地区2010年电子人才需求见下表。
表2.1  2010年辽阳地区电子行业人才需求情况调查表:
用 人 单 位
联系方式
需求数目
工作方向
1
忠 旺 集 团
4151555
20
强电、电器控制
2
大型钢管厂
2190586
30
电器维修控制
3
辽阳鸿宇晶体器件厂
2280506
40
设备维护、管理
4
辽阳克索弹簧有限公司
2194817
20
设备操作、监控
5
辽宁无线电一厂
2120597
30
电子设备装配
6
造纸机械厂
2520736
20
强电、电器控制
2.4岗位背景分析
电子行业岗位需求主要表现在:
围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据人事部对东北三省各人才市场和人才服务中心一季度的人才需求进行的统计,电子专业在专业需求及求职数量上均位于各类人才的第一位。辽宁虽然拥有较雄厚的人才基础,但存在较为突出的结构性失调和能力性欠缺,表现为相当多的在职人员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与现代化的生产经营及管理活动不相适应;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偏低,只占2.8 % ;高级技术工人更是出现紧缺现象,普通技术工人也出现了年龄偏大的断层现象。
了解本行业、相关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现状,并能做出未来几年内的需求预测,即可以安定学生的就业情绪,增加他们的就业的信心,提高本专业在社会上、学生及家长中的声誉,又可以在确定我们今后的办学方向、教学改革措施等发挥很好的作用。
我们也对辽阳的相关行业和企业进行了走访调查,通过这次的调查反馈给我们的重要信息很多,其中很多企业对我们高职教育本专业的培养目标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部分用人单位对我们的毕业生在能力方面要求都比较全面,特别要求具有一定的专业实践能力,既懂理论、又会操作,这些都提示我们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上,要具有多方位性和实用性,必须加强专业技能训练,从而达到我们的培养目标。
我们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向着这个目标努力,在教学改革方面进一步探索,不断改进我们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努力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培养出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良好素质,并具有实际操作技能的高级技能型人才,使我们的毕业生让社会认可。
2.4.1人才需求总量
我们通过人才交流市场和电子行业调查了解到,许多招工单位急需招聘电子技术专业人才,而且主要需用生产一线的技能型人才。辽宁省人事厅公布了2009年4月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的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人才需求调查结果。在调查各重点企业和项目对人才的学历和职称的需求比例时,把人才的学历分为研究生、大本、大专、中专四个等级,其比例为1∶8.5∶8.4∶2;调查还包括各重点企业和项目对专业的需求情况。主要有15个专业类别,按需求量从多到少的顺序排前8位的是:机械动力类27.2%;冶金材料类13.4%;建筑房地产类8.9%;计算机网络类7.9%;电子通讯类7.3%;农林牧渔类6.7%;化工石油类6.4%;经营管理类6.2%。
第3部分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目标
3.1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宗旨
专业建设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点,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为了进一步积累办学经验,完善办学条件,保证本专业健康稳定、迅速有序地发展,积极探索出适合高职电子专业的办学模式,根据我国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精神,结合我院发展规划和专业建设的基本思想,特制订本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电子技术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国家重点发展和扶持的产业之一,人才需求量大。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那么作为培养这方面高等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教育也必须适应其发展,才能跟上现代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适应时代的需要,培养出满足21世纪需要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为使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学适应现代化电子技术的发展,必须进行课程设置、教材内容的规划,同时改革教学方法,改善实验实训条件。在此基础上,使本专业的建设有一个较大的发展。
3.2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具体目标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是我院的重点专业,本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与思路是:在现有专业建设的基础上,在院领导和系领导及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和带领下,用五年左右的时间,按照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以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为目标的指导思想,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运用现代教育科学理论和方法,在认真总结多年来已取得的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其他院校和其他专业先进的高职教育模式,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为基础,以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先进的实验实训条件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建设为突破口,以建立良好的教学管理制度和科学规范的考核评价体系为手段,通过积极开展与电子技术产业、企业的广泛合作,实现培养电子行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欢迎的高素质专门人才的根本目的,为发展我市乃至全省的电子产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为争取通过两年左右时间的建设,使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成为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掌握现代化教育手段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拥有一批与生产现场技术相适应的现代化教学设备;拥有一套科学的先进的培养方案和教学模式;培养出一大批通过严格教学过程管理和规范考评机制测评出来的企业满意、社会认可的毕业生;逐渐发展成为省级重点专业。按照高等职业教育夯实基础、拓宽专业面、注重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增强毕业生适应性,以改革和创新精神来构建面向21世纪的人才培养计划;服从“三个面向”和21世纪的高等教育目标(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做人)、结合电子技术行业的发展趋势对人才的要求来确定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教育模式。
3.2.1实训室建设
在校内实验、实训室建设上,本专业继续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校内实验实训设施要基本保证与企业零距离对接。目前已有校内实验室:电子技术实验室、电工实验室、电路实验室、单片机实验室、电视技术实验室、电脑室等。校内实验、实训教学涵盖了从基础到专业的各阶段实践教学内容,突出对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技能训练。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校内实验、实训设施建设,本专业在今后的实验室建设中准备再建设一个电子工艺实训室,作为校内实训基地,完成电子专业校内实训教学任务。
专业实习是学生在学习有关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深入到社会中去,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过程,是对学生进行动手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必须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学校与企业接触,使企业认识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为企业输送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的发展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校企两者的利益是共同的,这样会有利于我们与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学校通过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增强了学生培养的针对性,而企业又会将学生实践教学作为企业人才培养的一部分。目前,我们已签定协议的校外实训基地有:鸿宇晶体器件有限公司、辽无一厂、辽宁忠旺集团等。
为完成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与企业形成产学研结合的更密切的合作关系。在现有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我们计划再增加建立2、3个校外实训基地。对实训基地选择的要求是:在本市电子行业中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技术先进、运行管理规范的企业,同时具备容纳学生实训的软硬条件。这样的企业作为学生实训基地,对人才培养将起到良好的作用。
3.2.2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专业建设与改革的关键。本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目标明确,措施得力,实施效果明显,现已形成了由专业带头人和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组成的学术梯队,发展前景良好。
面对电子技术产业的不断发展以及专业建设与改革工作不断深化的要求,针对专业师资队伍存在的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制定以下规划。
(1)建设目标
力争五年以后形成一支在数量上能够满足专业办学规模的要求、在素质上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尚的思想境界、具备现代教育理念、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具备较强的教学、教研、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达到90%以上,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科学合理的专业教师队伍。
(2)建设措施
在五年的时间内要求每位教师能够承担本专业能力模块中的大部分课程和实践环节(包括理论教学、实训教学和实习指导)的教学工作,并能适应本专业领域的最新科技发展,通过不断的研究与实践,随时补充新的教学内容,及时修订相关课程教学大纲。在这一过程中,选拔综合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教师作为专业方向带头人重点培养。通过选送中青年骨干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等在职培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研究开发能力和学历层次;进一步完善主讲教师制度,大力培养优秀青年骨干教师。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学术活动,聘请企业高级工程师、专家来校为师生开展专题讲座,拓宽教师学生的视野;通过理论实践教学一体化,轮流选派青年教师到企业一线锻炼,促进教师“双师型”素质的形成。
3.2.3按照“实际、实用、实践、实效”的原则及综合化思路对课程体系进行重组和整合
专业设置要适应电子行业的发展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2004年4月,我系召开了关于“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专业建设、课程设置论证会。邀请了市内几家企业的领导和专家代表及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就我系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课程体系、专业方向、培养目标等进行论证,与会者发表了各自的意见,为我们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我们听取了企业专家和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的宝贵意见,在制订04级教学计划时,对本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做了大幅度地调整,在课程设置中,增加了电子制作及生产工艺训练课,增加了实训课的课时,增加了专业选修课,拓宽了专业方向和就业方向。自2004年对电子专业的教学计划做了大幅度调整以来,每一年我们都根据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及就业情况对教学计划进行修改和调整。从05级电子专业开始实行学分制,在制订学分制教学计划时再次进行了调整。我们还准备在适当的时候,将再次召开专业论证会,对现行的学分制教学计划再次进行修改和调整,使本专业的教学和培养目标能更好地适应电子行业在今后的发展,使我们的教学更符合市场的需求。
3.2.4精品课程建设
做好精品课的建设工作,以《单片机原理和接口技术》和《PLC原理与应用》课为申报课程,认真组织好精品课建设的有关资料的编写工作,准备充分的佐证材料,以现有的单片机开发板和即将编写的单片机教材为强有力的一手材料为基础,进一步完善有关的系列材料的准备和撰写工作,先申报校级精品课,待条件成熟后再争取申报省精品课,为电子专业在省内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扩大招生信誉。
3.2.5教材建设
为提高教学质量、稳定教学秩序、深化教学改革,电子专业根据学院的要求,在教材体系的建设上严格教材的选用和评价制度。
在选用各课程教材时,原则上参照该课程大纲的要求和规定,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选用适合本专业学生使用的高职高专教材,且提倡选用国家级或省级优秀教材。同时注意选用教材的前瞻性、实用性、先进性和代表性。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所任课程的实际需要,提出拟选用的1、2种教材,由教研室确定选用教材后,再由系主任批准后方可使用。对选用教材的评价应严格参照该课程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各项要求和指标。
在实验实训教学上,争取做到自编实验实训教学讲义或教材,根据本专业现有实验室和实验设备情况,根据教学计划制定实验实训教学内容,再组织教师编写实验教材,实训指导书。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实验实训教学达到本专业的要求,教学内容更能符合本专业的特点,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3.2.6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立全新的教学模式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从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应知应会的知识能力结构,培养对象“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的成长的要求,扩展岗位的能力需求等方面综合考虑,本专业在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上将不断地的进行调整与改革。
(1) 加强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课程教学改革必须服从市场需求,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依据,改革目前的教学模式。现行的教学模式仍然具有传统的定向教育模式,即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课程模式,各门课程的设置及学时安排,一方面依据学科地位而定,同时也考虑了学生特点及社会的需求。我们下一步的做法是要加大电子技术基础课的比例,总体上满足全部学生对基础知识需求,以满足未来就业面宽的需求,有了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学生适应能力强,就业门路宽。
(2) 增设电子工艺实训课。针对现在的学生动手能力差,元器件测试、焊接、组装能力不足的弱点,增设电子工艺实训课。通过实训教学,使学生掌握电子元器件的测量方法、印制电路板的制作方法、电路焊接与装配技术,为学习专业课和完成电子产品制作打下基础。
(3) 加强EDA专业课教学的实践环节。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是电子专业学生必备的技术,而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的更新发展速度快,为使学生能接触较先进的电子设计技术,掌握更为实用的工具软件及设计方法,在实用性较强的EDA课程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训教学环节,增加实践机会,以实用为出发点,利用实际设计进行训练,以适应社会需求、就业需求。
(4) 开设电子产品营销课程。对学生进行有关电子产品营销、维护等多方面能力的训练。在未来的发展中,电子产品的营销和售后服务将需要一大批人员来从事,也是未来电子行业就业的一大主要方向。由近几年的就业岗位需求呈逐年增加的趁势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而目前,对于本专业在这方面开设的课程和训练还是一个薄弱部分,在今后五年的专业建设中,我们将逐步加强这方面的教学力量。
(5) 增加单片机应用技能实训力度和难度。在现代电子行业中单片机的应用与开发是要求就业人员专业性、技术性强,且需求人数多的岗位。加强单片机应用与设计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将作为电子专业今后发展的重点之一,包括加强和提高教学水平,加强教学力量,加大学生实践力度,增加实训学时,拓宽实训教学模式,倡导学生自主创新设计,以实用设计为主等多方向的教学改革,这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电子行业发展的需求。
(6) 增加选修课的门数。目前本专业教学计划中的选修课还不够多,还不能体现多专业方向性。今后除增加选修课数目外,更主要是能体现电子行业就业的多方向性,满足学生自由选择专业方向,并能真正有教师任课和完成相应的实验和实训教学任务。
3.2.7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
进一步开展产学研工作,到部分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增加学生到企业实习的机会,并能将校外实习基地做到实处,真正落实学生校外实习工作,搞好校企合作。为企业完成一些科研项目,在完成项目的同时增加本专业教师的煅炼提高的机会,让更多的年青教师参与科研工作,通过参与科研工作,提高青年教师的实验实训教学能力和水平,在本专业形成一个良好的科研氛围。在完成项目的同时,也让部分学生参与进来,让他们完成部分实践性强的操作工作,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培养他们的科研意识,为以后的就业培养良好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3.2.8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
在不断扩大我院招生规模的基础上,也在不断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办学模式,07年与苏州工业园区合作,为苏州工业园区订单式培养招生学生109年,实行2.5+0.5的培养模式,学生在我院学习二年半,最后的半年学生到苏州工业园区企业顶岗实习。另与韩国釜山情报大学联合办学,招生了21名学生,实行2+1的办学模式,学生在我院学习2年,主修韩语和专业基础课,第3年到韩国学习一年,主修专业课和实习实训,毕业后可以留在韩资企业工作,或者留在韩国工作。
第4部分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组织领导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工作领导组
组  长: 田勤
副组长:王彦良、曹德伦
成  员:王晓波、周妍、刘丽妍、朱秀菊、李丹
第5部分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实施方案
5.1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训条件建设
我院现有电子工程实训中心建设规模也需要再扩大和增加实验室数目,增设和完善六个实验室或实训室。
5.1.1项目承办人:
田勤、王彦良、曹德伦
5.1.2实训室建设规划
(1) 建设目标
电子工程实训中心计划在近两年内,投入300万元资金购置实验、实训设备和建设四个实训室。电子工程实训中心建设的总体目标是:
1) 建设功能齐全、设备设施先进、内外结合、管理严密、服务一流的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共享的职业教育实训中心。
2) 建设服务于辽阳地区乃至省内部分市区的再就业培训中心,面向区域内的企业在职职工、下岗人员、进城务工人员、职业院校师资以及在校学生等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认证培训。
3) 建设成为服务于辽阳地区的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辽阳职业技术学院是辽阳市劳动局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批准的技能鉴定单位。在此基础上,随着电子工程实训中心的建设,电子工程实训中心将建设成种类较齐全的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4) 立足辽阳、面向辽宁、辐射东北三省与南方发展地区,借助我院电子工程实训中心,为辽宁区域经济的发展,输送满足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2)实训室功能及预期效益分析
实训室功能:实训条件建设完成后能完善培养人才的功能,锻炼师资队伍,培养学生实践技,调动全体教师积极性,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资源,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根据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并落实技能培训教学大纲、实训计划和方案。
实训条件建设完成后能够形成产学研教育基地。基地具备教学、生产、科研开发的功能,成为产学研教育的结合点,并且成为学生科技发明和科技制作的阵地。严格按照新的教学计划,按步就班的进行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具有服务功能。可以面向社会,开展相应的培训和协作。
建立使实训基地运行通畅的管理体系,加强实训基地管理组织建设、管理制度建设。充分发挥电子工程实训基地在学校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等方面的带头、示范和辐射作用。把基地建设为具有品牌效应的、有特色的教学研究中心,教学改革成果的示范中心,师资培训中心和交流中心。组织进行专业技术技能资格鉴定工作。
通过产学研结合,进一步扩大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及开展校企合作,使之成为学生的就业前站,教师进修的补给站,专业发展的经济来源。
1)直接效益
将电子工程实训中心建设成为院内实训基地,院内主要面向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能够完成操作、装调、维修等实训任务,可同时满足高职、中职的各类培训的需要。职业资格的培训与鉴定等。还可以面向社会,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为中小电子企业的产品研发、技术革新、职工培训等提供支持,共同研发新产品和新技术。面向社会开展技能培训,每年可以为下岗职工、农村转移劳动力提供培训服务和技术咨询,也可以面向社会为准备参加电子专业技能考核和职业技能鉴定提供培训服务。每年可以为社会200人电子技术人才。
2)间接效益
由于实训基地提供了充足的设备,不仅可以满足学生实习,还可以满足师资培训和产教结合的需要,通过在基地完成实际课题和生产实践,可迅速提高师资队伍的总体实践能力,教师参与企业实践,进一步提升业务水平奠定了基础。同时基地的建设缓解了教育资源的紧缺问题,为学校开展课题教学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也为校企合作,开展定单式培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实训对象
在校及离校的学生,专兼职理论教师、实训教师,专业覆盖的岗位群内的从业人员、受惠于普惠制的进城务工农民、下岗待业人员,行业内的专家学者、渴望从事电子专业的社会人员等。
(4)管理制度
建立和完善学院实训中心管理制度,成立管理小组,可由院系领导和部分实训教师组成,实现对实训中心的统一管理,使其充分发挥培养学生和服务社会的作用。
(5)实训室硬件设施配置及投资预算
校内电子工程实训中心建设要始终围绕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探索并实施一体化的教学方法,阶梯式的职业能力培养,模块化的技能培训。改革考核方法,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最大限度满足学生求知、求技、求职的需要,满足社会对高职教育多样化的需求。同时,实训中心在搞好学生基本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的前提下,不断拓展工作,面向社会开展好维修电工、电子调试工、电子装配工等工种的初、中、高级职业技能的培训和技能等级考核与鉴定服务工作。
为达到上述要求,实训中心将通过如下途径:
第一、调整和整合现有实验室、实训室,改造、更新现有实训设备和实训环境,增加设备的数量,同时,结合各专业实训的特点和需要,重新进行布局和规划,通过建设,计划布置一个电子基本技能实训元器件陈列展区和学生优秀作品展柜,同时新建一个SMT实训室和一个EDA实训室,从而实现电子技能实训的层次和质量有质的提高。
第二、提升管理水平,逐步做到科学管理,责任到人,通过完善实训实训中心的各项管理制度,来提高实训中心的运行效率和设备的利用率。
第三、结合专业发展需要和专业教学改革要求,新增部分实训室,使实训教学条件能紧跟企业发展需求,从而保证毕业生就业时能真正实现“零过渡”要求。
第四、积极探索实践教学内容、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努力提高实训教学质量。通过校企合作,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际教学中采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每一个项目不等于模块,实施以真实工作任务或电子产品为载体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和利用学校的优质教学资源。理论知识项目由学校相关专业教师在学校对学生进行授课,企业提供设备、场地、技术支持,行业企业一线技术人员讲授实践技能课程,校企合作,联合设计和系统组织实训教学。
第五、积极创造条件,扩大实训室开放数量,延长开放时间,在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争取面向社会开放,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同时扩大实训影响面,增强实训中心的活力。
根据上述规划,五年内电子工程实训中心的实验室、实训室建设规划见下表。
表5.1  五年内电子工程实训中心实验室、实训室建设规划表
年份
实验实训室名称
投资额(万元)
备注
2010年
SMT技术实训室
40
新建
2011年
电子装配实训室
40
改建、增添设备
2011年
EDA实训室
50
新建
2012年
电子设计与制作实训室
40
新建(制板)
2012年
电子设备维修实训室
30
由原来的家电维修实验室改建
2013年
电子测量与检测实训室
50
新建
2013年
PLC实训室
30
扩建、增添设备
2014年
单片机实训室
20
改建、更新设备
总计
300万元 (省财政支持200万元,辽阳市财政投入100万元)
5.1.2校内实训基地项目进度及经费预算
按建设规划,电子工程实训在五年内改、扩建五年现有的实验室、实训室,新建四个实训室。其中扩建PLC实训室,现有8台西门子,再增加30台SIMATIC S7-200系列PLC设备,需要资金30万元。改建现在单片机实训室,购置20台TMC-1开放式单片机实验系统,需要资金20万元。其余所建实验室、实训室如下表。
1、改建电子装配实训室
表5.2  电子装配实训室建设预算
序号
购置设备名称
参考型号或技术参数
数量
估价(万元)
1
超声波清洗机
UCM3000
1台
5.5
2
无铅浸焊机
TPM3000
1台
14.2
3
小型全自动无铅波峰焊机
WSM1000
1台
15.8
4
全自动线路板切脚机
PCM3000
1台
2.8
5
芯片整形机
IMM1000
1台
2.4
6
跳线成型机
JMM1000
1台
1.2
合计
41.9
2、新建一个SMT技术实训室
表5.3  SMT技术实训室建设预算
序号
购置设备名称
参考型号或技术参数
数量
估价(万元)
1
双面板丝印机
SD-400S
1台
1.2
2
高精度点胶机
SD-D2000
1台
0.6
3
静音型气泵
压力:8KG
1台
0.5
4
手动贴片器
真空吸笔 SD-T01
10套
1.5
5
手动高精度贴片机
SD-T02
1台
1.5
6
BGA贴片机
SD-T03
1台
9.5
7
精密无铅回流焊机
SD-30L
1台
14.5
8
体视显微镜
瞳距调节范围55mm~75mm
1台
1.7
9
双数显返修台
气 流:0.3-24L/MIN,无级可调
1台
4.5
10
超声波清洗机
SD5200D
1台
6.8
合计
42.3
3、改建电子设备维修实训室
表5.4  电子设备维修实训室建设预算
序号
设备名称
参考型号或技术参数
数量
估价(万元)
1
TPE-TV2电视维修学习机
清华大学科教仪器厂
2套
10
2
扫频仪
BT-3D 10101514
2台
4.6
3
多制式彩色电视信号发生器
GV-698+
1台
4.5
4
台式数字多用表
3146A
10
5
5
信号发生器
GSG-122
1台
2.2
6
柜式空调机
KFR-50LW
1台
0.5
7
实验台,学生凳
20套
3.8
合计
30.6
4、新建一个EDA实训室
表5.5  EDA实训室建设预算
序号
设备名称
参考型号或技术参数
数量
估价(万元)
1
TPG-EDA/SOPC
教学实验平台
清华大学科教仪器厂
20台
36
2
电脑
联想电脑:Pentium4
20台
10
3
投影仪
NEC675
1台
1.2
4
实验台,学生凳
20套
3.8
合计
51
5、新建一个电子测量与检测实训室
表5.6  电子测量实训室建设预算
序号
设备名称
参考型号或技术参数
数量
估价(万元)
1
数字存储示波器
UT-2000B系列
20
30
2
1GHz 扫频信号发生
SPS-1000
10台
11.6
3
集成电路测试仪
ICT-33C
2台
8.3
4
智能电量测量仪
PF-2010
1台
2.8
合计
52.7
6、新建一个电子设计与制作实训室
表5.7  电子设计与制作实训室建设预算
序号
设备名称
参考型号或技术参数
数量
估价(万元)
1
PCB-2印制板快速制作系统
清华大学科教仪器厂
1套
10.6
2
全自动线路板抛光机
BFM300
1台
3.6
3
V型槽切割机
VCM200
1台
2.8
4
自动喷锡机
CPT3500
1台
4.8
5
激光光绘机
LPG2000
1台
15.6
6
烘干机
PSB2000
1台
2.8
合计
40.2
5.2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5.2.1项目承办人:
田勤、王彦良、曹德伦
5.2.2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1) 专业师资队伍的具体规划
加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走引进与培养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院校深造与企业工作相结合之路,以“传帮带”的人才培养思路,建设一套能够让专业教师下企业、能工巧匠进课堂的“走出去、请进来”的师资交流机制,构建一个教师与教师、能工巧匠与能工巧匠、教师与能工巧匠互相学习的平台,建设一支素质优良,年龄、专业、学历结构合理,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并重,能适应专业发展需要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
(2)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路及保障
1) 引进人才,补充新鲜血液
加强人才引进,缓解教师紧缺是我们电子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补充教师的原则是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目前可以大量外聘兼职教师,缓解教师不足的问题。
制定引进、培养人才的有关规定,为引进高学历人才提供优惠政策。利用网上发布招聘信息,参加人才招聘会,教职工推荐等多种形式进行招聘。
2) 加强校企合作,强化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构建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按专业组建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和从行业企业聘请的技术专家、能工巧匠构成的专业教学团队,专业带头人和课程负责人纳入学校岗位聘任、考核系统。
3) 完善师资队伍日常管理制度
完善岗前培训制度;完善新教师课前试讲制度;完善青年教师导师制;坚持开展教研科研活动。
4) 选拔专业带头人,促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抓好专业带头人的培养,给专业带头人以政策倾斜,使他们安心于发展专业,带好队伍,同时有计划分批次地选派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到国内外高校、教师培训基地、企业研修与深造,学习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和管理方法,掌握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培养具有坚实理论基础、较强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队伍;建立特聘教授制度:设置特聘教授岗位,从行业、企业引进技术权威充实专业带头人队伍;专业带头人与青年教师“结对子”,实行“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确保专业梯队后继有人;选派教师到有关企、事业单位锻炼,或深入实际进行课题研究,增长知识运用能力。
5)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安排教师到校外实训基地挂职顶岗。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校外实训基地挂职顶岗学习,拜实践工作人员为师跟班见习,熟悉生产过程,参与项目开发、经营管理和课题研究等,增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实践能力。
加强校内实践技能培训。发挥校内实训基地设备设施先进的优势,对所有专业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技能培训,安排教师在校内培养锻炼。
完善顶岗实践制度。专业带头人3年中安排1年时间集中到本行业有代表性的企业挂职实践,骨干教师3年中安排半年时间集中顶岗实践,参与企业实际技术工作,以保证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能够紧跟专业发展方向,提高专业实践技能。
6) 加强兼职教师的筛选和引入。
7) 严格教师聘用制度。
5.2.3师资队伍建设经费预算
表5.8  师资队伍建设经费预算
专业
人员(名)
单位(万元)/年
应用电子技术
4
1.5
合计
4.5(万元)/3年(2010-2012)
5.3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建设
5.3.1项目承办人:
王彦良、曹德伦
5.3.2课程建设规划及措施
(1)课程体系建设
建立和完善“学训交替”、“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根据岗位与职业能力采用逆向倒推的方式构建课程体系。进一步压缩和凝练基础理论课的学时数和内容,做到“必须、够用”。同时,充分利用校内外基地,加强制造技术、生产管理课程的实践比重,实习工作与理论课程相互交替,同步进行,实现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并充分利用实践的机会,让学生直接参与生产环节,解决生产性教学工厂的生产问题,实现“工学结合”。
(2)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根据本专业的核心能力要求,确定三年内将《数字电子技术》、《电子装配与制作》2门课程建设达到优质核心课程标准。
(3)精品课程建设
在2010年将《PLC原理与应用》建成院级精品课,在2011年争取将《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建成成省级精品课程,在2012年将《PLC原理与应用》建成省级精品课。
5.3.3课程建设资金预算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计划在五年内投资85万元进行项目教学改革及专业课建设,其中建设两门精品课,两门核心课程,建设成院级重点专业及省级品牌专业,其中20万元用于项目教学改革、65万元用于课程建设。
在专业课建设过程,首先用两年时间将《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和《PLC原理与应用》课程建设成省级精品课,需要资金10万;再用两年时间(2011年~2012年)将《数字电子技术》、《电子装配与制作》课程建设成核心课,需要投资20万;在此基础上,在2013前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成院级重点专业,预算投资40万;最后在2014年前,实现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成省级品牌专业,预算投资10万,以此提高我院应用电子专业的办学规模,提升我院在省内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以推动我院的可持续发展。
表5.9 课程建设经费预算表
年度
建设目标
投入资金
(万元)
2010
《PLC原理与应用》建设成院级精品课
5
2011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建设成省级精品课
5
2011
《数字电子技术》建设成核心课程
10
2012
《PLC原理与应用》建设成院级精品课
5
2012
《电子装配与制作》建设成核心课程
10
2013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成院级重点专业
40
2014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成省级品牌专业
10
合计
85
5.4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材建设
5.4.1项目承办人:
曹德伦、李丹
5.4.2教材建设规划
在今后的五年中,所有专业课将继续选用高职教材,并进行教学方法手段改革。实训课充分利用实训中心,将课堂设在实训室进行教学,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达到教学良好效果。改革考试模式,逐步将专业课的考核全部转化成技能考核。
5.4.3教材建设的措施
教材的改革是搞好电子专业教学改革的基础,教材是教师讲授内容的一个载体,它与教师、教学方法、教育技术手段一起构成了教学过程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实现教学培养目标的一关键因素。电子专业课教材关系到学生所学知识对社会、生产的适用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就业。要使学生适应社会、经济以及本行业的发展,则提供充分反映职教特色、行业特点、时代特征的专业课教材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电子专业课教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教材内容落后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不能反映当代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2、过于注重学科的体系——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3、理论知识脱离实践,理论多,技术环节少;4、课程综合化水平差,有的综合化课程只是几门课程简单的简化和叠加,而没能很好地将它们融合到一起;5、同一专业内,课程之间的联系差,有的课程过分强调自身的系统,造成不同课程之间的内容重复。
因而我们对现有的电子专业教材要进行改革,改革后的教材具备了以下特征:新颖性,即无论在教材的内容还是在教材的编排方式上都要突出新,才能紧跟时代的发展;适应性,即教材既要适应现在学生的接受能力,又要适应社会对这一岗位群操作的要求;实践性,即教材对理论知识的编排以必需和够用为限,更注重对岗位群实践环节的指导,实践针对性要强。此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现有的教材应有所取舍,有所补充。通过取其精华、舍其拖沓繁杂之处、补其缺陷,逐步完善本专业的教学内容。使所教内容真正做到“实际、实用、实效”,紧跟本行业的发展需要。
5.4.4教材建设资金预算
表5.10  教材建设资金预算
年度
课程名称
主持人
建设目标
资金预算(万元)
2011
模拟电子技术
王晓波
专业基础课教材
1
2012
数字电子技术
刘丽妍
专业基础课教材
1
2012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曹德伦
专业课教材
1.5
2013
电工实训
朱秀菊
专业实训课教材
1.5
2013
C语言程序设计
张淼
专业课教材
1
2014
电子装配与制作
曹德伦
专业实训课教材
1.5
2014
PLC原理及应用实训
李丹
专业实训课教材
1.5
合计
9
5.5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5.5.1项目承办人:
王彦良、曹德伦
5.5.2教学内容改革规划及措施
(1)课程设置模式改革
树立综合职业能力课程观,课程目标由“知识客体”转向“学生主体”;教育导向由“教育专家导向”转向“企业专家导向”;教育模式由传统的“教程”向“学程”转化;课程内容改革注重综合化、实用化、精简化;课程的结构注重有阶梯化、模块化、弹性化。
课程设置打破传统的三段式设置,增强课程的适应性,避免课程之间内容的简单重复,实现模块式设置;摆脱“学科本位”课程设置思想的束缚,建立以电子“职业能力本位”的专业课程体系,根据职业实际工作岗位,构建若干个技术模块,将结构、原理、故障诊断、维修等融为一体;实施替代学分制,加大限选课和任选课比重,突出学生个性发展;充实完善专业课的一体化教学改革,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对职业基础课的教学改革上;开设综合实训课程,实施项目教学。
(2)教学方式的改革
理论教学体系的改革,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大胆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克服教师一支粉笔、一本书满堂灌的方式,本着“必需、够用”原则,减少理论课的课时数,由过去的2000多学时减为1500多学时;及时融入新知识、新技术,在课程安排上强化现代电子科学方面的较新技术,如开设“电子设计自动化(EDA)”、“电子产品设计”等课程;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改革;教学模式多样化。
由于高职学生普遍存在基础差、偏科多,因此,基础课尽量采取分层次教学;为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专业课采取模块式教学;为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增强教师之间、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鼓励教师采用行动导向的项目教学方法。
(3)实践教学的改革
目前的高职教育仍存在实训教学比例少的现象:造成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缺乏目的性,对为什么学认识不足。这说明,老师在教学中只注重了理论知识的讲解,对知识的如何运用、实践教学不到位。
课程体系应以职业能力为主体,充分考虑企业对电子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同时注重国家职业标准,使教师的教学有目的,学生的学习有目标。
实践课教学改革主要强化学生的基本操作、技术技能、职业综合素质三级能力平台的设计,电子应用能力的培养力求贯穿教学全程。
在现有“分层次、模块化、项目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实施“双证书、工学交替”,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实现工学结合。
按照企业实际工作的要求,进行职业技能课程的教学改革,将国家电子行业技能认证标准与教学融合,建立模块化的课程体系;积极完善与工作相结合的“分散实训、顶岗实习”的工学交替模式。
5.5.3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规划与措施
(1) 积极推行项目式教学和模块式教学
电子技术的应用面广,涉及的专业知识多,相关新技术发展快。根据这些特点,我们要突出知识的应用性,把电子技术的相关知识在各相关岗位的应用整合成分门别类的项目,按项目式教学法进行教学。在设计项目时,尽量使项目同企业的生产实际相符合,同时也能够体现知识的系统性,反映出本地区的人才需求特点,如今汽车、电子、电梯,小区物业等比较发达,我们应根据这一特点可以设计交通灯控制、电机控制、LED显示屏控制、通信控制、智能仪器测量等教学项目,使我们的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根据人类认知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应首先对学员进行一些比较简单的项目培训,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然后按照由底到高、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安排培训项目。通过项目式教学法,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生产环境中的实际操作能力,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比较系统的、完整的训练。模块式教学就是根据教学规律和生产实际将教学内容分成若干模块。针对不同教学的需求进行灵活组合,以达到教学的目的。模块可分为功能模块和难度模块,功能模块是对教学内容的划分,而难度模块是针对学生培训层次不同在功能模块内进一步的划分。对每一个功能模块根据培训难易程度又划分成初、中、高三个难度模块。根据不同的培训需要,这些模块可自由进行组合,迅速满足因材施教的培训需要。
(2)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
本专业倡导和鼓励教师使用现代教学手段,用图文音像等方式向学生传递综合信息,演示教学内容,可以增强教学过程的直观性和可视性,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专业教师使用多媒体授课的比例要达到60%以上,教师注意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使学生对电路工作原理的理解和学习效果得到较大提高。在不同的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要以现代教育技术为依托,根据教学需要,制作专门的案例教学课件,进行经典案例教学,由教师或实践课辅导老师进行解说评价,进行有针对性教学,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3)根据不同的课程类型,因地制宜地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课程类型决定教学方法,只有从教学内容和课程类型的特点出发进行教学方法改革,才能收到实效。我们要求教师根据课程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鼓励教师对只要能达到教学效果优化、实现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教学方法就可以进行大胆尝试、创新。如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可以采用以“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其主要作法:一是打破实验室和教室的界限,打破课堂理论教学与单元验证式的实验教学的界限,以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划分教学内容,把对知识的讲解和学生相应的实验技能训练穿插进行。二是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课堂交流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5.5.4教学改革项目进度与经费预算
(1)教学改革项目进度
1) 准备阶段:2007-2009,已经完成。
2) 实施阶段:2010-2012,实施阶段的时间、工作内容及采用的方法:
这一时段内,开始在应届毕业生中试运行教学改革项目教学法,同时为规范教学改革项目教学法,我们按教学改革项目教学法调配组合开学需用的教学教具;在电子工程实训中心建立教室,教室配置40人的桌椅、多媒体讲台一套(投影仪+功放机+电脑+无线麦克+网线)、黑板、工件展台一个;外派教师培训:双师培训即教师到与院联合办学的企业培训,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
3) 教学改革项目教学法真正实施阶段
电子装配与制作教学改革项目教学:在电子工程实训中心内的多媒体教室,利用教师编写的课件、各种光盘、黑板等进行实训教学,用动态示教板、工件展台、实际元器件和电路板进行演示,其间学生可以拆解实物,对照理论理解教学内容。重新调配组合下学期的教学教具,适应新学期的教学改革项目教学工作,外派教师培训;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确定外聘兼职教师(高职高能)人选,完善教学改革项目教师组的结构。
4) 教学改革项目教学正常进行及信息收集反馈阶段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改革项目教学:类同电子装配与制作教学改革项目模式;调查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学生在网上进行QQ聊天,经常进行沟通,通过他们了解学生对工作过程及学习领域的理解,对教学改革项目教学法认同度及看法或修改意见;采用问卷、走访的方法,到企业去与企业的各层员工沟通,通过他们了解我们的学生适应工作过程及学习领域的状态,来反思我们的教学改革项目教学法及确定修改意见。
5) 教学改革项目总结阶段
继续进行教学改革项目教学法实施运行的同时,进行教学改革项目结题阶段,具体内容如下:
根据教学改革项目教学法的需要确定教学实训设备柔性拆分组合原则,通过调研基本明确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内容后,确定教学改革项目教学法进行的重点内容,依此确定教学、实训设备合理组合、拆分内容,明确了课程难易程度的把握原则,即够用、实用、常用。教学教学改革项目确定后,建立在不同学科教学改革项目中,实训设备交叉使用的规则。
6)推广阶段:2013~2015年
在教学系统内推广,20012~20015首先在工程类学科推广;20015~2020在其他学科类推广。
(2)教学改革项目进度与经费预算
表5.11 教学改革项目进度与经费预算
序号
支出科目
(含配套经费)
金额
(万元)
计算根据
1
调研费
0.6
3人次出差
2
资料费
4.1
影像、图书、材料、教学虚拟软件等
3
培训费
1.8
4人次培训
4
讲义、教材费
2.8
出版、编写
5
教具、设备费
2.5
5个单元的系列教具
6
教具加工费
3.2
自制教具时对外委托加工
7
其它
2.0
不可预见
8
合计
17
5.6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产学结合
5.6.1项目承办人:
王彦良、曹德伦、李丹
5.6.2产学结合的规划与措施
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不是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主要目的,必须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生产实践经验的实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
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中,“产”是教育过程中学生学以致用的最终归宿,其主体是企业单位;“学”是教育者将学生按预定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进行特定教育的全部过程,其主体是学校;“研”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将所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得到新的成果在服务于企业的实践活动,其主体是产学合作的双方,即学校与企业。
因此,电子专业产学结合的规划是在“订单式”培养模式下,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签订用人合同,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合作,双方共同负责招生、培养和就业。学生在不同时期分别在学校和企业进行教学和生产顶岗实践,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
电子专业产学结合的措施是:实训—科研—生产。
具体如下,进一步调整并完善了专业指导委员会,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利用校内实训基地良好设备和设施,承担企业部分维修工作,使校内实训基地具有“实训基地+生产车间”双重功能,形成“以产养学、以产促研” 良性互动循环发展的产学研结合模式。这种产学研合作模式在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生产环境、更好地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教学效果明显提高的同时,还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以补充学生实训的设备运行和材料消耗费用。
5.7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社会服务
5.7.1项目承办人:
王彦良、曹德伦、李丹
5.7.2电子专业强化社会服务功能的规划与措施
以服务社会为宗旨,可为中小电子企业的产品研发、技术革新、职工培训等提供支持,共同研发新产品和新技术。面向社会开展技能培训,每年可以为下岗职工、农村转移劳动力提供培训服务和技术咨询,也可以面向社会为准备参加电子专业技能考核和职业技能鉴定提供培训服务。
5.7.3社会服务项目经费预算表
每年约需要经费5万元
5.8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对外交流
5.8.1项目承办人:
王彦良、曹德伦
5.8.2对外交流的规划与措施
2007年电子专业招生时,首次与国外开展联合办学,与韩国釜山情报大学联合办电子专业,实行2+1模式,招生21人,2008年又招生19人。2007年首次为苏州工业园订单培养招生108人,2008年又招生106人。近几年我院在扩大办学方向、开展对外交流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此基础上,电子专业将继续做好对外交流、拓宽办学方向等工作,为学院的长远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做好教学工作。在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的同时,做好合作办学工作,针对新的办学模式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在教学方面做好与国外合作办学的有机结合,做到真正与国外办学模式的对接,让我们的学生走出国门,在国外学习时能够代表和体现我院的办学水平的规模。针对为南方电子企业订单培养的学生,要根据南方电子行业的发展特点,改变我们的办学理念和观点,重新定位我们的培养目标,即将面向电子类企业、行业,从事电子产品制作、维护和设计等工作;培养产品生产、设计和维修岗位的高技能人才;按电子产品制作、电子产品维护、电子产品设计和电气设备安装与维护四个层次培养学生的技能;培养能从事电子装配工,电子CAD绘图员,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通信终端维修员,电子产品质量检测员,电子产品开发技术员,电子仪器仪表操作员,PLC编程师8个工作岗位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电子专业的毕业生更好的适应南方电子行业的工作岗位。
第6部分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预期效果
6.1电子专业教学基本建设日趋完善
通过组织安排听课、问卷调查、教师评议、学生评估等多种形式,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综合考评,增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考查专业的课程设置、课程建设、教师配备、实训条件、专业教学改革情况、就业率、企业对毕业生的评价,提高整体课程教学水平,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严格考试管理、狠抓考风建设,以考风促学风,以学风促校风;鼓励学生开展科技创新,偿试以创新学分来代替一科的选修学分;充分发挥奖学金的激励作用;把获得双证作为评选优秀毕业生的基本条件;在就业推荐工作中实行择优推荐。
6.2电子专业实训条件明显改善
按照学院教学环节的工作要求,建立质量标准和工作规范,特别强调毕业环节的质量要求。
加强毕业设计过程管理,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对毕业设计的要求将逐步达到:通过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的能力以及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电子产品、电子设备和系统的设计、生产、装配、调试、检验、维修等有较全面的、深刻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工程实践能力,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的适应性。
对于实践性教学环节,我们要进一步完善质量监控措施:在实习阶段,我们要求指导教师在整个实习期间配合实习单位做好对学生的学习及安全指导,并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一旦有任何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及时发现、及时解决。这样可保证实习工作中不出现失误;而在毕业设计阶段,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需要自已选择设计题目或指导教师拟定设计题目。每位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数应在10人左右,逐步实现每两名或每一名学生完成一个设计题目。毕业设计过程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撰写设计说明书,并用电脑打印。用电脑画出原理图,并生成PCB版图,加工出电路板,最后组装样机,再完成软件编写、调试工作,使毕业设计成为实用课题或项目的设计和制作。也可以让部分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对做毕业论文的学生,我们要求一名学生一个题目,且不能重复题目,以保证论文质量。
6.3电子专业师资队伍结构更加合理
(1) 建立一整套具有较强可操作性和较高透明度的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制定相关人员的工作规范并认真组织实施;
(2) 建立相对独立的由专业负责人、教研室骨干教师和学生代表参与的专业教学质量督导队伍,积极开展教学督导、学生评教、教师评教和教师评学活动;
(3) 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广泛开展与用人单位的全方位合作,从而为学生就业创造更多更好的机会;
(4) 开展社会调查,广泛听取用人单位对学生质量的反馈,通过了解社会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议,不断进行专业结构调整和培养方案优化。
6.4电子专业课程体系更加科学,精品课程建设更加完善
针对建设校级品牌专业的要求,今后几年我们将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方面进一步做好以下工作:
1、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继续加强公共课与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在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中,应重视教学内容的先进性、时代性,把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突出“政治育人”,体现教学内容的综合性,让学生掌握足够的、较为深厚的政治理论知识,培养学生法制观念;在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中,应改变原来单纯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健全人格,努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2、继续努力构建“职业能力本位”的专业技能课程体系。专业技能课程改革是课程体系改革的核心。从满足电子产品营销、维修及设计工作对应用型人才综合能力的需求出发,分析其职业能力结构,构建专业技能课程体系。
3、以突出专业特色为重点,继续加强专业课程教学,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针对原来公共基础课程设置过多、课时量偏大,而专业课程授课时数不够的情况,为了突出学生的专业特色,强化专业技能训练,在课程体系调整中,增加专业技能课的教学时数。为了使学生适应在各岗位群内可转换岗位的职业能力的要求,就必须增强专业技能课程的通用性,培养学生具有知识内化、迁移、继续学习的能力。与此同时,联系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6.5电子专业配套教材体系完整,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先进科学
为了配合课程教学改革,加强单片机应用实训实践教学,使单片机原理课和接口技术课更具实用性和专业性,争取使用自己编写的高职教材,完成《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高职教材的编写工作,在教材中结合自行设计的单片机开发板,完成全部有关硬件方面的实验和实训。使我们的教学更加适应当前单片机领域的应用需要。
调整计算机公共课,高级语言内容改修C语言,并选用“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教程”(C语言程序设计)。并组织学生参加国家计算机二级证书考试,取得二级证书。将计算机公共课改成C语言后,一方面考取国家二级证书,一方面为以后的就业增加就业面。随着单片机技术的发展,目前已出现为单片机的应用开发嵌入式操作系统软件的岗位,且这是一个既新型又是多学科综合的一个岗位,要求具备对软件编程具有很高水平的能力,且这一岗位将逐渐向纯软件方向发展,其主要开发语言就是C语言。另外就当前的单片机应用与开发领域,在软件开发上也将逐渐向C语言过渡,就目前和以后的发展形势来看,Keil C将成为主流开发语言,它是以C语言基础的,增加了一些针对单片机硬件的语句。因此,在时机成熟或具备条件时,开设Keil C语言课,或在完成单片机接口实验和实训时使用Keil C编写程序,将单片机的开发语言过渡到Keil C语言上来,使学生毕业后更好的适应将来单片机开发工作。
6.6电子专业产学建设成效显著
继续坚持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推进专业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近几年来,本专业的毕业生参加专升本的同学大多考入了鞍山科技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及辽化分校、沈阳农业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等院校,较好的缓解了就业压力。而大部分毕业生在本市和外市的电子行业或相关行业就业。几年来,我们通过调查表、信函、电话等形式对部分毕业生就综合素质、业务实践素质、社会适应能力以及用人单位对我们教育教学等各方面作了跟踪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所调查的毕业生中原在校时的学生干部在适应社会及工作上明显强于普通学生,而许多同学在人际关系的协调上,文字材料的组织能力上,与单位领导的沟通方面显得捉襟见肘;在择业推销自己方面缺乏勇气。同时,毕业生们普遍认为,上学时所学的知识远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到企业后需要自己进一步充电,在实践中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用人企业和毕业生对我们的教学也提出的建议:在学生毕业前,应通过授课,讲座,咨询等方式,转变毕业生的择业观念,使学生掌握就业技巧;加强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训练,培养大学生的敬业精神,良好的团队合作和人际沟通能力;进一步加强专业的宣传,以便能及时地让企业全面了解我们的专业水平和专业优势。
6.7电子专业社会服务能力增强
就近几年电子专业的学生在辽阳地区的就业形势来看,很多家企业需要更多的是具有一定的强电控制技术和能力的人才,主要从事车间电器控制维护工作。为了适应本地区所要求的电子专业毕业生具有一定的电器控制及维护能力的需求,还要加强电工课及强电实验实训教学,提高学生电器控制的能力,拓宽学生就业面,提高就业率。增设电器控制、工厂供电、电机拖动等选修课,使部分对强电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学到更多有关强电方面的课程,并能完成一些电器控制配等电柜的组装的维护工作。
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为中小电子企业的产品研发、技术革新、职工培训等提供支持,共同研发新产品和新技术。面向社会开展技能培训。每年培训下岗职工300人次、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300人次、开展面向社会的岗位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人数不少于400人次。
扩大对外交流,引进韩国等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将通用性强的国际职业资格证书课程引入专业课的教学中,使专业课的教学与国际行业规范逐步接轨。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带薪实习,不断增加外派留学生和实习生的人数。
表6.1  社会服务与对外交流计划表
建设项目
进度描述
投资额(万元)
2010年
20110年
2010年
2011年
合计
社会服务
为社会提供培训1000人次,进行对口支援和合作
为社会提供培训1000人次,进行对口支援和合作
5
5
10
6.8电子专业对外交流效果
2007年电子专业招生时,首次与国外开展联合办学,与韩国釜山情报大学联合办电子专业,实行2+1模式,还为苏州工业园订单培养招生,计划招生160人。这将大大加重电子专业的教学工作。现以初步拟定了07级电子专业的教学计划,而且是针对两种办学模式修订两个版本的教学计划。现在除了要做好准备新生入学后的教学工作外,还要准备增加教学师资力量和人员,现有电子专业的教学师资力量是无法完成这些学生的教学任务的,这将是很沉重的担子需要我们去承担并要很好地完成,我们将充分准备好各方面的工作,这又是电子专业面临的又一个巨大挑战。
第7部分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经费总预算
表7.1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经费总预算
年度
项目
资金
(万元)
小计
(万元)
2010
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40
51.5
课程建设
5
师资培养
1.5
社会服务与对外交流
5
2011
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90
112.5
课程建设、教材建设
16
师资培养
1.5
社会服务与对外交流
5
2012
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70
94
课程建设、教材建设
17.5
师资培养
1.5
社会服务与对外交流
5
2013
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80
129
课程建设、教材建设
42.5
师资培养
1.5
社会服务与对外交流
5
2014
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20
39.5
课程建设、教材建设
13
师资培养
1.5
社会服务与对外交流
5
合计
426.5
辽阳职业技术学院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
二〇〇九年九月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