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外国男孩帮女孩舔:十一年后重读《红与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1:52:26

红与黑的评论   
提示: 有关键情节透露

  上周我终于下定决心重新阅读这本曾让我的心灵如此激动,其情节却几乎被我彻底遗忘的作品。由于自小有写日记的习惯,所以我知道自己初读《红与黑》时不满14周岁。我在1997年7月31日的日记中写道:“这几天,我在看司汤达的《红与黑》。我在此书中最欣赏的人倒是行为颇为狂热的德·拉莫尔小姐玛蒂尔德。她居然能剪下一边的头发给自己非同一等级的情夫,农民的儿子于连·索雷尔,并要求他作自己的主人!我想,如果一个人能被人那么真诚地爱过,一边头发又有什么呢!纵然用生命来换取爱情又有什么不可以呢?”至今我还能清楚地记得十一年前自己读到玛蒂尔德高唱“我爱得太多,我要惩罚自己”时内心极度的激动,这种为了爱情的激动,现在的我已经完全不可能再有了。因为对这部小说的看法一直就是十一年前的印象,所以我一直坚信自己在两位女主人公当中偏爱的是玛蒂尔德,直到本次阅读完全改变我对这部小说和一些书中人物的看法。
  
  除了讨好献媚外,他是个绝对诚实的人。
  ——司汤达:《社会地位》
  
  首先说说于连。我对他的看法倒是没有改变:我始终觉得他是个高洁的人,假如说现在我的观点有什么深入之处的话,那就是他脱离实际、自我分裂。我不想在那些指责于连虚伪、不择手段的人面前为这个二十二岁就匆匆离世的孩子辩护,因为这样一来,我就将自己放置在了类似贝藏松神学院时期的于连的位置上。在神学院,于连的聪明是一种肤浅的聪明,因此他显示或者炫耀自己的聪明,不论这种聪明是不是上级欢迎的,结果他被大家当成傻子;其他人的聪明才是深刻的聪明,因此他们懂得利用自己或真或假的愚蠢并获得成功。与此类似的,假装自己不懂得区分高洁者表面上的虚伪和虚伪者表面上的高洁是一种高深的处事哲学,将这种本应秘而不宣的哲学用语言表达出来则是一种暴露自我的愚蠢行为(至于点破别人只是装糊涂就更招人怨恨了)。换言之,知道生活或社会有着阴阳两面并坦率地谈论这一现象的人显然并没有深入了解这种现象的意义,所以只适合在社会的阳面生活;只有那些对社会的阴面了然于胸且能与同类人心照不宣地对此避而不谈且佯装不知的人才能游刃有余地成为生活的主宰。鉴于我多年来对很多读者对于连的“误解”难以理解,你很容易看出我在本质上也是个极端幼稚的人。
  
  十一年的岁月并没有使我更成熟,我还在那里谈论虚伪和高洁,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世界上根本没有虚伪和高洁,只有成功和失败。只有为内在的道德感所束缚的人才会不断告诫自己为了成功应当虚伪;对于完全没有道德感的人而言,根本谈不上虚伪,只有“有效”和“无效”、“有利可图”或“无利可图”,在这一点上来说,自认为“虚伪”的于连实在差的远。对于于连来说,“虚伪而成功”或“高尚而卑贱”是两种备选的行为模式及其结果,但是对另一些人来说,这个世界上自始至终只有一种行为模式——那就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不是像于连这样的说说而已!),所以他们在生活中无需痛苦地与自己的天性作斗争,而是只需贯彻自己的本能即可。虚伪,对于于连来说,是一种强制命令,对于其他一些人而言,则是一种自觉。这与才智也没有关系——这一点仍旧能从于连在贝藏松神学院的同学身上看出来——而只是取决于人的处世态度。
  
  于连的心里充满感情,这些感情总是跟他的计划格格不入。假如不是由于他的能力、外表和运气,恐怕他身败名裂的日子会来的更早:是谁在瓦勒诺先生的宴会上为了那些受欺凌的穷人而同情地流泪;是谁被莱纳尔夫人的真情所打动,将自己的虚荣之爱变成了真正的激情之爱;是谁逐渐对自己宣称不屑的市长家的孩子们生出了真正的感情;是谁对失势的彼拉神甫不离不弃,甚至愿意将一生的小小积蓄倾囊相赠……这些作法跟他必须建立在完全的冷酷无情基础上的成功大计南辕北辙,因此,我认为,促使于连死亡的恰恰不是他的功利心,而是他功利心不足。在他决定投身这场功利之战之后,他就不应当再想名誉、人性或者女人的真正垂青,而应当去想什么手段最能够帮助自己实现目标。但于连时常忘记为自己制定的“不择手段”的行动计划,感情用事,最终才在这场适者生存的残酷大战中一败涂地。试想,假如愿意的话,他曾经有过多少足以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投靠瓦勒诺先生,投靠卡斯塔奈德神甫,投靠德·费瓦克元帅夫人——这个女人可以让他当上主教,只要他足够虚伪,他甚至能披上红袍——但是他没有,他选择了他钟爱的市长夫人,他敬重的彼拉神甫,他征服不了的玛蒂尔德。甚至在玛蒂尔德怀上了他的孩子,事实上成了他的妻子之后,他感受到的也仅仅是征服了这个骄傲的贵族女子的幸福,而不是能借她之力飞黄腾达的快感。在德·拉莫尔侯爵面前,他感到了真实的羞愧,因为他从未将这个老人当成工具,而是把他当成恩人。在因谋杀德·莱纳尔夫人未果而坐牢之后,他不恨德·莱纳尔夫人诬陷他无耻勾引(当然更不恨她破坏了他的大好前程,他在感情冲动的时候从来想不到前程),唯恨自己伤害了她,恨自己遭到如此诬陷拖累了对他以身相许的玛蒂尔德。这样的思想方式跟瓦勒诺和福利莱等“社会成功人士”多么不同啊。
  
  不要说社会原因造成了于连的死亡,不要说瓦勒诺等人因为嫉妒他而杀死了他,不,我的看法不是如此。瓦勒诺出身平民,曾经也一文不名,他和于连在出身上没有什么差别。瓦勒诺的成功恰恰说明于连是有机会成功的,无非是他错过了这些机会或者故意不理会这些机会而已。假如于连能在法庭上指责德·莱纳尔夫人,转移公众的视线;或者至少不要故意激怒陪审员,他的赦免几乎是肯定的事情。但是他做出了最坏的选择,他误以为他人对他的嫉妒使得他必死。实际上,他人的嫉妒都建立在实际的个人利益基础上,绝对不像他的情感那样夸张,脱离现实、非功利。假如他不进行这番无谓的挑衅似的陈词,说不定福利莱代理主教的活动能奏效,瓦勒诺也不至于为了保住自己的面子而处死这个大众的宠儿。但是我已说过,一到关键时刻,于连从不会从利益出发考虑问题,他只知道真情、荣誉或者虚名。——这样的人在任何社会都不能轻易发迹,因为就算在于连苦苦思念的拿破仑时代,精于算计(这里没有贬低的意思,只是陈述事实)、善于克制的人也肯定比过于敏感、感情过剩的人更容易在事业上取得成功。至于卑劣而没有能力的人容易在复辟王朝得到任用,也是事实,但我不将这视为于连失败的主要原因。
  
  将追求大众眼中的成功作为自己的目标是这个青年一生最大的悲剧。他既想保持自己内心的纯洁(至少是部分地),又想获得社会的广泛承认,这几乎是个不可能的任务,涉及到相互矛盾的两种行为方式。其实于连本人对此并非没有体会,因此在维利埃时就觉得“成功”后的前景也不完全是理想的,因为他将为此置身于一群阴险的庸人之间。但是他当时并没有就这个问题细想下去,而是任凭自己的野心和天性一同发展,从未想过要为了今后的生活改变其中至少一样。因此我倾向于将他的死归因于他自己的性格、生活选择而不是社会条件。用司汤达本人在书中对于连的评价就是“他永远也成不了一个好教士,成不了一个干练的行政官员。像这样容易激动的心灵顶多适于产生艺术家。”(上卷,第179页)所以,从于连的失败来看,我根本找不出什么可以指责社会的地方,因为即便伪君子在于连生活的社会中不是那么数量惊人,他的性格也已经注定他在跟多数人相处时会有问题,甚至受到旁人的误解和排斥,正所谓“过洁世同嫌”。
  
  一部小说是沿着大路来往的一面镜子。
  ——司汤达,《红与黑》
  
  在塑造于连这个主要人物的性格及命运之外,《红与黑》还以精简的笔墨刻画了社会生活的百态,算得一部精彩的“世情小说”。假如说十一年前,我阅读此书时更多地抱有一种近似于痛苦的激情,更多地被书中的爱情故事所强烈吸引;那么现在我是以一种轻松的态度阅读此书,常常对其中的众生相会心而笑。德·莱纳尔市长和瓦勒诺男爵为了争夺于连这个活摆设不惜明争暗斗;为了惩罚意见不同的彼拉神甫,福利莱代理主教将彼拉的爱徒于连判为考试的第198名;某骑士因为跟于连这个平民决斗而深感屈辱,到处散播于连实际是某个大贵人私生子的消息;就连玛蒂尔德最终为了拯救于连的生命而求助于福利莱代理主教都演变成了两人用利益和感情相互攻击、为己方谋利的过程。这些情节是书中最真实、最妙趣横生的地方。某些人对金钱和权力的爱意跟于连为女人产生的激情相比毫不逊色,甚至更为深厚。每到涉及这种“爱情”,司汤达总能写出让人笑破肚皮的情节,可悲的是,现实生活倒比他写得更夸张些,但是面对这种真正的真实,我已经麻木到不觉得好笑了。
  
  最后说说书中的两位女主人公。十一年前,我无疑是玛蒂尔德小姐的崇拜者,而且我对《红与黑》的记忆也完全集中在以她和于连的故事为重点的下卷,根本记不起上卷讲了什么,也不能理解为什么于连更加偏爱德·莱纳尔夫人。现在我对这两位女子的看法发生了180度的转变,我完全无法欣赏玛蒂尔德了。
  
  她是个太热情的人,不可能对生活现实感到满足。
  ——司汤达,《米娜·德·旺盖尔》
  
  在我看来,玛蒂尔德的整个身心都只被骄傲占据,从没有真正爱过于连。她只爱自己能通过跟他的互动证明的勇气和高贵。自始至终,她都要于连向她证明他配得上她,方法是他表现出对她的轻蔑,表现得比她更为高傲。一旦他不慎透露出了些许柔情和软弱,她就立即变得冷酷无情。这样的“爱情”游戏简直十足病态。其实玛蒂尔德般的女子无论在贵族中间还是平民中间都是找不到理想爱人的,因为她本来就不是要寻找爱情,而是寻找自己比其他所有人高贵的证明。她有一种强烈的精神倾向,即力图将她所作的每一件事(哪怕恋爱、结婚)都变成惊天动地、万人敬仰的伟大功业,书中对此的表述是这样的:“她有一种秘不示人的需要,即用她那爱情的过度和行动的崇高让公众大吃一惊。”(下卷,第442页)此倾向的根源可能倒确实在于她的大贵族出身,习惯于公众的敬仰并对其有着无尽的需求。但是她向往的冲动和变化无疑不可能成为生活本身,而只能是生活的调剂。因为假如激情充斥着每一天,它也就又成了一种新式的常规,而她那容易厌倦的心就又要对此感到烦闷了。玛蒂尔德式的狂热可能会使一个少年(比如十四岁时的我)惊羡不已,但是在一个成人看来则会显得极不正常。精神上的持续亢奋状态使她将生活看成一种炫耀性的演出,将她周围的人弄得疲惫不堪。
  
  我注意到书中解释于连为什么会像疯了似地爱上玛蒂尔德的文字很含糊。《红与黑》是写到了玛蒂尔德的聪明,但是对她才智的描写局限于她如何以各种巧妙的方式伤害追求她的男人的自尊心(以证明自己比他们优越)和阅读一些“禁书”,至于她对生活或者时局的看法则不见踪影,所以很难判断于连跟她到底有没有精神上的共鸣。是的,他是向她暴露了自己对拿破仑的崇拜,但那也可能仅仅因为他远不是个善于掩饰的人,而她又是个美丽伶俐的少女。我总是忍不住认为于连对玛蒂尔德的爱其实就是虚荣心和自尊心被反复严重伤害后的应激反应,完全只是“虚荣之爱”,也就是负气的结果。可想而知,这种爱情的基础是何等薄弱。
  
  要是你表现得完全真实自然,那么,你们两人之间就会有一种完全交融的幸福。
  ——司汤达,《论爱情》
  
  我对德·莱纳尔夫人的看法也跟初读时截然相反。我甚至想到,也许过于年轻的人没有能力欣赏质朴,而只能崇拜夸张的激情。那时我无力区别平和和平庸,高傲和高贵。德·莱纳尔夫人那种柔和的、充满了自我牺牲(而不是自我欣赏)式的爱情曾被我完全忽视,或者轻视。直到现在,我才知道这种真诚自然是多么可贵,知道于连为什么会将他源自虚荣的感情变成对她的真正爱情,因为她爱得这样纯真,爱得这样没有矫饰,被她爱上是一种光荣。因此,我当然也就能够理解为什么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于连只会想到市长夫人,因为她的眼中只有他,而玛蒂尔德则想着如何在群众的眼中显得配得上她的高贵姓氏。死亡驱走了一切虚荣,演给别人看的戏应当落幕了,伟大也罢,卑微也罢,于连只能在市长夫人那里获得完全属于他个人的关注和爱,因此也就只能将爱情回报给这个女人。对于玛蒂尔德来说,于连的死是光荣的,她报之以她梦寐以求的英雄主义的落葬仪式;而对于德·莱纳尔夫人来说,他的死意味着她的生命不再有意义,她不再顾及上帝与名誉,报之以自己的殉情。德·莱纳尔夫人胸中也有激情。


2008-06-04 19:09:35 西瓜太瓜  洋洋洒洒,荡气回肠
  获得我尊敬的评论文字
  司汤达是我最喜欢的小说家之一

2008-11-23 19:56:37 饭饭写得真好!我大概也是14岁看的红与黑,当时对里面的人物都不喜欢,于连整天心理斗争,太压抑;市长夫人那么老了还和小帅哥有一腿,不符合我的道德观;玛蒂尔德简直就是一个妄想狂和神经病,想着她的理想就发毛,抱着情人的头颅,真变态……
  当时看得心里压抑得很,于连想得太多了。

2008-12-08 23:20:14 mitao

  我喜欢给于连情书的王子。。

2009-10-23 18:07:46 咏叹调

  同感。我是过了一年再看床头灯改写版,非常讨厌玛蒂尔德的造作,她捧着于连的头颅的时候,心里想的只是我终于可以出演令我魂牵梦绕的一出好戏了,于连和他的爱情还有头颅都是她的道具。

2010-02-13 12:30:47 Underloved

  相当深刻。尤其“虚荣之爱”一说。

2010-02-17 13:19:00 一无所知

  “性格决定命运”,看来这句话在于连身上得到了印证。谢谢你这片文章的提醒,我对于连的命运多了一种理解。

2010-03-15 13:52:46 张无忌

  同意对瑞那和玛悌的评价,引为知己。。。写的太好了。。。

2010-03-29 11:48:34 sweethoneytree

  “德·莱纳尔夫人那种柔和的、充满了自我牺牲(而不是自我欣赏)式的爱情曾被我完全忽视,或者轻视。直到现在,我才知道这种真诚自然是多么可贵,知道于连为什么会将他源自虚荣的感情变成对她的真正爱情,因为她爱得这样纯真,爱得这样没有矫饰,被她爱上是一种光荣。”哇哇,写的太好了!

2010-04-28 17:03:38 MY Love

  不错啊写的,观点是清楚的。只是觉得马特尔还是有点喜欢于连的,只是交错了很多虚荣和幻想,但是这也是真实的

2010-04-29 02:14:15 陆人

    也许过于年轻的人没有能力欣赏质朴,而只能崇拜夸张的激情。
    
    这一句话,真动人。
    绚烂至极,复归平淡。说的就是这样的道理吧。
    小时候读书看电影,也为各种汪洋恣肆的爱情而痴狂,坚信越吊诡的越浪漫。
    是经过岁月涤荡,现在才慢慢能读懂从前诸多故事的细密纹理,看明白故事不光是有这张牙舞爪的主干人物,更要靠那些不能在第一时间抓住你的人。他们往往黯淡质朴,却深深镶嵌在故事里,是这一群人酝酿出了故事的脉脉温存。
    我开始意识到,读完整个故事以后,让人立即一声长叹的,是各种“马蒂尔德们”,而真正让人掩卷沉思的,其实是“莱纳尔夫人们”啊。

2010-06-21 14:23:40 东莫

  写的真好,脉络清晰。
  
  我始终觉得他是个高洁的人,假如说现在我的观点有什么深入之处的话,那就是他脱离实际、自我分裂。
  ---------------
  他的悲剧恰在于他的脱离实际。哪怕靠近现实一点点,他也照样会飞黄腾达。所以于连是独一无二的。

2010-07-14 00:20:33 我的猫

  我一直喜欢于连,那是一颗奋斗之心。多年前读的, 还能记得的只有一句话:马蒂尔德说的 他(于连)不是一只狼,只是狼的影子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