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高新一路楼盘轩苑:感悟“文以载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9:02:29
感悟“文以载道”河南省漯河市社科联  刘颖峰 

  文化淬炼时代精神,文化凝聚奋斗力量。回顾历史,我们党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积极倡导和发展中国先进文化,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创建、完善了富于传统精神和时代特色的先进文化。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文化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树有根,水有源。“文以载道”,这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源、之根、之本,也是社会的思想基础、理论基础、传统基础。所以,在贯彻、执行、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中,把“文以载道”的观念转化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加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动力,这是非常主要、重要的。因此说,党政干部树立“文以载道”观具有深刻的、深远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

  “文以载道”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它的核心是“德”。在历史上,三国时期的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最早提出:“文以载道”的理念。其实“文以载道”的思想,早在战国时期时《荀子》中已露端倪。荀子在《解蔽》、《儒效》、《正名》等篇中,提出“文以明道”。后来唐代文学家韩愈提出“文以贯道”之说,他的门人李汉在《昌黎先生序》中说:“文者,道之器也。”古人的“文以明道”、“文以贯道”,实际都属于“文以载道”的范畴。“文以载道”的“道”,指的是道德、道义、正义、伦理之意、和治国之道。文化建设是我们内在的需要。文化是我们精神的表达和寄托,是我们人生的意义所在,是我们的生活方式。所以说,倡导“文以载道”,在今天的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中,要把人们的精神家园提升到新道德上和新的境界上。在这里,抓住了“文以载道”,就抓住了根本、关键、要害。文化产品折射着社会的心理和意识,渗透着浓郁的道德情怀。人们的情感、情绪、性格、动机、愿望、好恶,乃是人们对涉及自身利益等问题的直接感受,一旦它诉诸文化,就会有相当的弥散性,就会对经济基础、政治制度和道德理念产生影响。唯有以“文以载道”铸造、培养道德,发展、升华道德,才能提升人的精神,端正品德,做一个讲伦理、讲人伦,讲品质,讲美德的人。

  “文以载道”是社会文明的底蕴,它的根本在“教”。“文以载道”在于以文的形式、内容、情操、载体对人管束、制约、教化,以达到人类的精神文明,促进社会的文明。对此,“文以载道”的这一作用,古代文人士大夫,有过深刻论述。古文运动的先驱者柳冕说过:“夫君子之儒,必有其道,有其道必有其文。道不及文则德胜,文不及道则气衰。”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唐代韩愈说:“愈之志在古道,又甚好其言辞。”“愈之所志于古者,不惟其辞之好,好其道焉耳。”柳宗元积极主张“文以载道”,他说:“始吾幼且少,为文章以辞为工。及长,乃知文者以明道,是固不苟为炳炳,务彩色,夸声音而以为能也。又说:“圣人之言,期以明道,学者务求诸道而遗其辞。”……道假辞而明,辞假书而传。自从猿相揖别,人类大约已有200多万年的进化史。在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的历史就是文化发展的历史、“文以载道”的历史。正因为如此,才呈现人类的文明史、发展史、进步史。中华文化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因为中华民族有“文以载道”的文化自信的传统和信念。中华民族正是有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保持自己的文化传统、吸纳外来的文化营养,形成了独具特色、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对中华人民而言,中华文化则是“索物于夜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典”。潜心于中华文化,增长知识似春雨润物、春蚕食叶般的欢乐,令人兴致勃勃。在中华文化中,有秦汉的冷月,唐宋的乐舞,明清的悲歌,世事沧桑百态展在眼底。同时,“文以载道”能欣赏“大江东去”的长江,“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湖畔;“杏花春雨”的江南,遍布秦砖汉瓦的古都西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到似闻胡茄声声的天山南北……;能会见曹雪芹讲封建史,能聆听鲁迅的战斗脚步,使心灵进入净化的状态;能看到信佛于圣贤相对而坐,聆听教诲,使心灵充实丰盈,思想豁然开朗。这一切,能使我们增强中华文化的自觉性、自信力、自强意识,加强自身文明和推动社会文明建设。《札记·中庸》开宗明义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其中“修道之谓教”,就是把圣人之道作为教育的内容,这也体现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教育思想的宗旨。今天,我们以“文以载道”建设文化强国、文化大国、文化热国,在彻底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中,要大力对全民开展“文以载道”教育,在“教”字上作大文章。通过教育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变成人民群众的思想、行动、其威力、作用、价值就大了。

  “文以载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基,它的着力在“传”。古人曰:“文以载道,道、仁,和一。”这里讲的就有和谐之意。同时,古人曰:“大道相通”,“万法归一”。由于“文以载道”归于明、归于通、归于理、归于道、归于德、归于路,必然产生和,人按文理铸魂,就能构建平和、和睦、和气、和谐社会。所以,从古代的“文以载道”的中华文化,派生出了种种构建社会和谐的观念,在历史上并一直有着重要的地位。春秋时期的晏子主张的“和与同异”,孔子主张的“君子和而不同”。这些理念显示了中华民族自古有着丰富和谐文化的积淀。于是,就有了“利者、义之和也”,“礼之用,和为贵”,“和羹之美,在地合弃;上下之益,在能相济”,这些早已深深地镌刻在我们中华民族人民的心灵上,融化在我们民族的血液中,形成了讲修身,要以和为贵;讲齐家,要和睦相处;讲治国,要政通人和。和谐是社会的态势,是人民的幸福,国泰民安。和谐天地的静美,是天然的芬芳,是色彩的艳丽,是状态的有序,她让万物复苏、活力迸发。一句话,“和”是百川所归之大海,是万物所依之根本,是万民所寄之愿望,是构建和谐社会之重策,不过,这都是于文化结合的结果,产物。所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在“文以载道”构建和谐社会中,通过文化把人的整体素质“化”高,通过艺术把人的精神境界“养”高,靠高素质、高境界构建和谐社会,以此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这就要求我们要把中华民族的这种传统一代一代的传下去,发扬光大,在传承上要似春风“著物物不知”,“不知细叶谁裁出”,以“文”潜移默化,用“文”打动人心,依“文”改变风俗,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文以载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动力,它的本质在“创”。“文以载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先进文化是生命力,中华文化是民族存在的血脉和灵魂;先进文化是推动力,是一个国家兴盛发达的思想先导;先进文化是凝聚力,是鼓舞激励人们团结奋进的鼓点与号角;先进文化是影响力,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和外在展示。中华民族思想精髓和价值追求的灿烂文化铸成了中华人民自立于世界之林的强打精神力量。当今时代,高扬先进文化的旗帜,就是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这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内核根基。所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要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加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并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一命题这是以党的决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我们必须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我们要加强文化创新,不断开辟新领域,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