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塞纳国际:“荆关董巨” 夏景山口待渡图 秋山问道图 匡庐图 关山行旅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18:57:06
中国山水画开创者“荆关董巨” 夏景山口待渡图 秋山问道图 匡庐图 关山行旅图 (百幅中国名画)
2011-09-17 13:02:46|  分类:【名画赏析】 |  标签:五代  山水四家  百幅中国名画  董源  巨然   |字号大中小
五代十国历时53年,虽然纷争并峙,但由于南唐和西蜀相继设立画院,绘画艺术仍得到了较好发展。宗教神话、历史故事、文人生活等成为人物画描绘的主题,在技法风格上工笔设色更加细劲多变,水墨画则出现了大写意画法。以董源为开创者的“荆关董巨”四大家出现,成为中国山水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董源和巨然代表江南山水画派,长于表现平淡天真江南景色,体现风雨明晦的变化,而荆浩和关仝则代表北方山水画派,善于描写雄伟壮美的全景式山水。
董源 夏景山口待渡图卷
南唐 董源 夏景山口待渡图卷 绢本淡设色 纵50厘米 横320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此图写江南夏景。开卷处平沙浅岸,江河横陈,小舟往来其间,山峦叠起,丛林中微露村舍,卷末沙岸延伸,垂柳成行,岸边有待渡者,展现出平远辽阔的江景。全卷用披麻皴加墨点表现山峦林木,画法与《潇湘图》一致,画幅高度亦相同,因而有的鉴赏家认为二者为一卷,后来被人分割,中间有缺损,因而不能连贯。本图无款印,董其昌于卷前引首题“董北苑夏景山口待渡图真迹”。
巨然 秋山问道图
五代 巨然 秋山问道图 绢本墨笔 纵165.2厘米 横77.2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图无款,以立幅构图画重重叠起的山峦,下部清澈的溪水,曲折的小路通向山中,山坳处茅舍数间,屋中有二人对坐,境界清幽,前人谓巨然之山水,善为烟岚气象,“于峰峦岭窦之外,至林麓之间,犹作卵石、松柏、疏筠、蔓草之类,相与映发,而幽溪细路、屈曲萦带、竹篱茅舍、断桥危栈,真若山间景趣也”。
《秋山问道图》是—幅秋景山水画。画上主峰居中,这是五代宋初的典型构图。山峰石少土多,气势显得温和厚重。与北方画派石体坚硬、气势雄强的画风,趣味完全不同。中部,山间谷地,密林之中茅屋数间,一条蜿蜒的小路,绕过柴门,通往深谷。茅屋中依稀可见一人坐于蒲团之上,右边一人侧身对坐,大约就是问道者。山高密林,寂然无声。正是谈禅论道,修身养性的极佳妙境。画面下段,坡岸曲折,树木偃仰多姿,水边蒲草,被微风吹得轻轻摇摆,多少体现出秋爽的感觉。
《秋山问道图》在画法上,山用淡墨长披麻皴,画出土多石少的浑厚的质感。山头转折处重叠了块块卵石(即矾头),不加皴笔,只用水墨烘染,然后,以破笔焦墨点苔,点得非常沉着利落,使整个大山气势更加空灵。顺便说一下,山水画中点苔的作用,它可以表现远处丛树、杂叶;可能表示石上青苔;也可以用它来打破一下皴法的单调,使画面更有精神,增加—种形式美。在这幅画上点苔相当成功,而且显示出巨然皴、染、点技法非常成熟。另外山顶中夹着矾头,使皴笔密中“透气”,有以虚映实的效果。当然矾头如果用得太多,则会造成景碎,破坏山的整体效果。
唐宋间,禅宗盛行,南方山水画派崇尚“平淡天真”。观此图,虽主峰耸立,却无坚凝、雄强之势,但见柔婉;曲山抱合处,密林丛丛,三二茅舍坐于其中,柴门洞开,引小径回旋,折入深谷;坡岸逶迤,有树木偃仰,碎石临流,蒲草迎风。令人幽情思远,如睹异境,如米芾所赞,“……岚气清润,布景得天真多……明润郁葱,最有爽气……老年平淡趣高。”“巨然山水,平淡奇绝。”巨然师董源画山用淡墨长披麻皴,层层深厚,山头转折处叠以矾头,用水墨烘染,不施皴,留白,苔点飞落,“用笔草草,近视之儿不类物象,远视则景物粲然”,整个画面气势空灵,生机流荡。
荆浩 匡庐图
五代后梁 荆浩 匡庐图 绢本水墨画 185.8×106.8 cm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匡庐”即庐山,又名匡山,传说殷周时期匡裕结庐隐居于此。定王征召不应,王派使者访之,仅存一空庐。庐山位于江西,属南方山水,而荆浩主要表现北方山水,作此“匡庐图”是否别有含义呢?
本幅画与范宽《溪山行旅图》不同,近、中、远三景并未全部放在画幅的中轴线上,而是将近景的松石、茅舍移至画面右下角,中间以广袤的水域隔开,与左上方体积庞大的远景主山相对。画家采用“平远”和对角线的构图设计,与宋人《岷山晴雪》十分类似,都受到北宋末流行的小景山水画的影响,这暗示《匡庐图》的成画年代应晚於十一世纪。
主峰由垂直片状的山体结组而成,山石的轮廓用尖锐转折的笔法勾勒,边缘整齐,彷佛刀切割过,渲染则是在巖面内侧施浓墨,靠近轮廓的外侧留白。这一类山巖的造型、笔描与南京栖霞山出土的十世纪浮雕,或是传世贯休《十八罗汉图》上的山石相近,带有平面、程式化的风格,因此显现出浓厚的仿古意味。
描绘山石的皴法是从范宽变化而来,画家以密如雨点的皴纹,刻划岩石粗砺坚硬的质理。然而,除了点、擢的中锋用笔外,还可见到侧锋斜砍的笔法。这种“小斧劈”皴的使用,在李唐《万壑松风图》可以见到典型的例子,显示《匡庐图》与北宋末宫廷画院的风格密切相关。
关仝 关山行旅图
五代后梁 关仝 关山行旅图 绢本水墨 纵144.4厘米 横56.8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关山行旅图》是关仝的代表作,画上峰峦叠嶂、气势雄伟,深谷云林处隐藏古寺,近处则有板桥茅屋,来往旅客商贾如云,再加鸡犬升鸣,好一幅融融生活图。此画布景兼“高远”与“平远”二法,树木有枝无干,用笔简劲老辣,有粗细断续之分,笔到意到心到,情境交融。此外,画家在落墨时渍染生动,墨韵跌宕起伏,足见关仝山水画道之精深。
百名绘画大师 百幅中国名画 百部精选画册
中国绘画简史 >>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两宋│辽金元代│明代│清代│现代>>十大名画 │百家名画
顾闳中 韩熙载夜宴图周文矩 重屏会棋图黄 筌 珍禽图徐 熙 玉堂富贵图贯 休 十六罗汉图
荆 浩 匡庐图 关 仝 关山行旅图 董 源 夏景山口待渡 巨 然 秋山问道图  
李公麟 五马图李 成 读碑窠石图范 宽 溪山行旅图赵 佶 芙蓉锦鸡图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
王希孟 千里江山图米友仁 潇湘奇观图郭 熙 早春图武宗元 朝元先仗图苏汉臣 秋庭戏婴图
崔 白 双喜图黄居寀 山鹧棘雀图赵 昌 写生蛱蝶图  
梁 楷 泼墨仙人图李 唐 采薇图马 远 踏歌图夏 圭 溪山清远图刘松年 四景山水图
赵伯驹 江山秋色图李 嵩 货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