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到广州机场大巴时刻表:把握文本思路与作者思想感情例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16:49:27
作者:13中锁金分校 蒋国银  时间:2009-12-8 23:56:36  来源:janney1025 转发  人气: 195   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披文以入情”,深入把握文本的思路与作者的情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文言文教学中,这样做还能培养学生学习传统名篇的兴趣,减少学生对文言文的畏惧感,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在课堂教学中,我常常抓住文章的题目、段意、关键词语、开头结尾等,与文本对话,与作者沟通,与学生交流,从而得到一些特别的收获。下面以《三峡》《观潮》和《湖心亭看雪》为例谈一谈我的做法。
  例一:《三峡》。“峡”字的意思是“两山夹水,有山有水的地方”。我发现,《三峡》一文的结构也就像这个“峡”字,首尾写山,中间夹着写水的内容。《三峡》为《水经》作注,所以重点写春夏秋冬四季之水。文章开头写山,写了峡之长、山之连、山之高,是为下文写水之湍急张本。第2段写夏水之“疾”,体现三峡之水的奔放美;第3段写春冬之水的“趣”,体现三峡之水的清悠美;第4段写秋水之“肃”,体现三峡之水的凄婉美。文章结构的巧妙之处在于:开头明写山,暗写水;结尾明写水,暗写山。这样就形成了“两山夹水”的结构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我着力引导学生感悟本文结构的巧妙性,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二:《观潮》。《观潮》一文的段落大意,通常概括为浙江涌潮、水军演习、健儿弄潮、观潮盛况。我觉得这样的概括未能体现全文以“观”为立足点、以“潮”为着眼点的构思特点,因为“水军演习”这样的概括未能体现第2段与“潮”的关系。查阅相关资料得知,水军演习和健儿弄潮都是当时农历八月十八日举行观潮盛典的一种风俗,前者旨在迎潮,后者是一种争标表演。因此,我经过与学生讨论,将段意概括为“涌潮奇观”、“迎潮表演”、“弄潮演习”、“观潮盛况”。
  为什么第2段难以概括出与“潮”的联系呢?这与第2段只写演习没写潮水也有关系。经过深入讨论,学生们觉得,在潮来之前演习水军有助于提高他们的作战能力。我肯定了他们的见解,进而抓住“随波而逝”一词引导学生思考:“为火所焚”的“敌船”应该往哪里“逝”?讨论后认为,应该往两岸边“逝”去,因为此时潮水已经上涌,水涨船高,“敌船”不可能停在江心或往潮来的方向“逝”去。
  在深入探究第2段的内容与作用之后,我决定再引导学生探究作者的情感。于是我让学生查找手头的资料,看看关于本文的主旨,有哪几种理解。学生很快汇总起来,主要有两种:一是写潮水之美,赞自然之伟;二是写出了自然美和风俗美;三是写出了南宋子民的亡国之痛。我顺势问了一句,这里有“痛”吗?学生们摇了摇头。接着我就引导学生比较第2、3两段的写作角度,第2段写的是“军”,第3段写的是“民”,这里是一曲军民同场献技、同仇敌忾的爱国颂歌呀!
  最后我满怀深情地对学生说,同学们如果读文章读到思接千载、与圣贤对话的地步,就不会觉得古文是枯燥无味的了!很多学生击节称是。
  例三:《湖心亭看雪》。引导学生学习本文时,我以读为线,以“痴”字为核心。读第一遍,粗知大意,疏通字词;读第二遍,要求学生找出文中一个前后矛盾的“错误”,即“独往湖心亭看雪”与“舟中人两三粒”、“舟子喃喃曰”的矛盾;读第三遍,要求找出本文中能概括作者形象的一个字,当是“痴”。读第四遍,找出文中的诸处“痴”。“更定”看雪,是为痴行;“上下一白”,是为痴景;“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均为痴人;“两人”所答非所问、舟子喃喃语,均为痴语;起笔写“崇祯五年十二月”,不忘故国,缘于一颗痴心。
  接着,我要求学生理解“痴”的含义,即痴迷;概括“痴”的类型,即雪痴;比较题目中“看雪”与通常所说的“赏雪”的不同,有学生说“看”可理解为“看望”,雪是张岱的朋友。我又引导学生体味“雪”的世界对于张岱的意义。有学生概括说:冰雪世界是张岱的精神家园,在这里,他看到了宇宙之大与个人之小;尽管这次奇遇让他有了痛饮之乐,但冰雪是他永远的朋友。
  最后,我让学生再次齐读课文,齐诵柳宗元的《江雪》和《红楼梦》中的诗句:“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在琅琅书声中结束了这趟精神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