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御城房价走势:为女儿擎起一片蓝天——(一个成功女孩父母的家教笔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7:00:33
作者:陈春江 苏 英

  陈春江 父亲,1948年生,哈尔滨市人。家庭教育专家。1966年高中毕业,1968年5月下乡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做过农工,后任团政治处宣传股干事,副股长,黑龙江建设农场办公室副主任。1982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教系。先后担任过中共黑龙江省委机关党委宣传部部长,中共绥化市委副书记。1991年任黑龙江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至今。他从政不忘孩子,对素质教育形成了自己一整套的观点、看法,并在实践中大获成功。

  苏 英 母亲,1950年生,哈尔滨市人。副研究馆员。1968年9月下乡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1977年返城后到黑龙江省医院工作。现任黑龙江省医院办公室主任。在省医院工作期间,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家庭被授予省级文明家庭称号。

  陈 磊 女儿,1978年生。全面发展,多才多艺。在哈尔滨市重点初中六十九中读书时,12次学年考试中,有11次获得第一名;高中考入省重点哈尔滨市三中后,全学年的考试总成绩也多次排名第一。曾任哈三中学生会主席,市学联执行主席,省学联副主席。曾作为全国中学生优秀代表出席国家教委座谈会。高三上学期以630分的“托福”成绩,被美国著名的米德尔伯里学院录取。现在纽约华尔街全美排名第一的投资银行——高盛银行工作。

  1996年5月20日,《生活报》头版醒目地报道哈尔滨第三中学学生陈磊以630分的“托福”成绩直接考入美国大学,并披露美方将以高额的综合经济资助保证其学习,这在中国东北是第一人。

  一时间,省市的报纸、电台、期刊作了大量报道,形成了小小的新闻“热点”。一些细心的教师以此作为激励学生上进的教材。许多学生及家长也议论纷纷:熟悉陈磊的人说这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水到渠成;陌生的人猜测,这个女孩准是个“奇才”;思路偏一点的人说,肯定她家在美国有点门路……

 

陈磊是我们的女儿,其实,她是一个十分普通的女孩。我们和所有的家长一样,从打女儿生下之时起,就渴望她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做一个出类拔萃的孩子。尤其是我们这些“老三届”、当年重点中学的学生,总有一种想用下一代的辉煌来补偿我们在青少年时损失的内在动力。但我们又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对独生子女的教育并无经验。我们往往是凭着对自己在学生时期成功与失败的回忆,凭着对子女的情与爱的投入,凭着自己的阅历与灵感的升华,牵扶着自己的孩子成长起来。

  所以,在家教的过程中,失败的教训并不比成功的经验少。当孩子取得某些成绩,或可以展开翅膀独自飞翔时,重新回味这么多年的家庭教育,才省悟到,当初的认识和做法还有些可取之处。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主观与客观两方面条件,孩子的成长也是如此。

  儿童的早期开发不宜盲目地按照“神童”的特点,过早地进行课堂知识的传授,而应从强化儿童智能着眼,在培养孩子的灵劲上下功夫。

  陈磊是1978年出生的。当时刚刚恢复了高考制度。在那以后的一些年,关于“神童”的报道很多,在社会上被炒得沸沸扬扬。

  有报道某“神童”3岁上小学,7岁上中学,12岁上了大学;某“神童”不满周岁啥话都会说,每天能识5个字;某“神童”具有特异功能,未卜先知……

  我们看了这些报道,很是刺激,真希望自己的女儿也是一位“神童”。但她1周岁时仅仅能蹦出几个词,1周岁半才会说话。她眼睛非常明亮有神,但也没看出有什么特异功能。因此,从生理上讲,她仅仅是一个发育正常的女孩,并没有什么“超常”。

  我们深知,“神童”在中外历来都是凤毛麟角,即使真的“神童”,除了先天遗传的优越条件外,最主要的也是靠后天超常规的早期开发。因此,我们“降标”了,还是努力把女儿培养成“灵童”更为现实。

  我在读大学的时候学过教育心理学。有人曾专门研究过被狼群抚养的孩子,大的7岁,小的2岁左右,当她们返回人群后,人们花了很大的精力去培养她们,但狼的习性却很难改掉,其智力怎么也无法与正常的孩子相比。因为她们失去了婴幼儿这个智力发展最迅速、最关键时期的正常教育。这个例子给我留下的印象极为深刻。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有段名言:“教育的基础主要是在5岁以前奠定的,它占整个教育过程的90%。在这以后,教育还要继续进行,人进一步成长、开花、结果,而您精心培植的花朵在5岁以前就已绽蕾。”

  如何给孩子以科学的早期教育呢?我们从培养一个聪慧、有灵气的儿童出发,不是着眼于知识的灌输,而是放在其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潜在素质的开发上,目的是使孩子从婴幼儿起就有一个高的起点,形成一个智能发展的早期优势。

  其实,陈磊不到两岁的时候就能识200多个字了,有些字还是非常复杂的,如“舅”“脚”“嘴”等。但我们考虑如果让她过早过多地接受上小学才应该学的知识,也不见得是好事,那很容易使她上学后对课堂的知识感到不够新鲜,或造成学习劲头上的松懈。虽然起步早,但后劲不足。而且过早地使幼儿“少年化”,失去了童稚的欢乐,我们于心不忍,并且担心造成孩子的畸形心理,影响其智力的发展。

  因此,儿童的早期开发不宜盲目地按照“神童”的特点,过早地进行课堂知识的传授,而应从强化儿童智能着眼,在培养孩子的灵劲上下功夫。

  于是,我们十分留心在每日的生活中,在欢愉的气氛中,对孩子进行启蒙。比如,当她刚刚能站立时,我们就带她到外边看汽车、看人群、看楼房、看花草、看轮船……教她学会辨认;能说话时,教她认字卡、摆积木、看图说话、讲故事;以后又教她唱歌、跳舞、做手工、算算术,进行智力训练……

  至今我们还记忆犹新的是,她两岁时就绘声绘色地给大家复述《小羊和狼》的故事,语言流畅,表情丰富,成为当时家人的“保留节目”。也许是这种训练的结果,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现已成为陈磊的一大特长了。也许是看图说话训练出的功底,她一上小学就能写出很连贯、很生动的作文。

  可以说,我们的女儿早期受到的教育是在游戏中、欢笑中、乐趣中和家人的鼓励中进行的。她虽然没成为“神童”,但可以称得上“灵童”!

 

从7岁到14岁,是孩子智力发展的又一个高潮期,忽视对其综合素质的开发和教育,便失去了素质教育的又一个“黄金期”,培养出的孩子很可能是个“半成品”。

  20世纪80年代中期,哈尔滨市掀起了一股“钢琴热”,许多家长都节衣缩食,甚至东拆西借,为自己的孩子购置了钢琴,聘请了家教,期待着一批小钢琴家的问世。当时有些老邻旧舍的朋友也劝我们给陈磊买一台。

陈磊从小乐感很强,手指也长得细长,悟性又好,没准真是块“钢琴家”的好材料。但当时的家庭财力的确难以承受这方面所需的投入,因此,我们只得放弃了。至今提起这事,我和爱人都颇觉遗憾,这也算是一次失误吧!

  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哈尔滨市少年宫小雪花合唱团招收小演员,陈磊受学校推荐参加考试,被录取了。从此,我和爱人也加入了“陪练团”,一周几个晚上都泡在了练歌厅外的走廊里。偶尔,我们从门缝儿看看练歌的女儿,虽然她个子最小,但蛮认真,蛮有精神头儿。看样子,她将来也许真会成为一名歌唱家吧!

  不知不觉一个月过去了。我和爱人合计,该与教师沟通一下了。辅导教师告诉我们:“陈磊这孩子很可爱,表演能力不错,但嗓子条件一般。”还有什么可说的,“可爱”代替不了我们所期望的东西。尽管陈磊唱得挺来劲,我们还是到此刹车了。

  人的成才有很多先天的、后天的和环境的因素,孩子成才之路也不只一条,能“专”则“专”,宜“通”则“通”。只要将孩子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和身心健康的人,人尽其才,就是最大的成功。如果不从实际出发,一味地追求孩子的“拔尖”“专长”,在认识上陷入误区,在行动上进行误导,就会出现误事的后果。

  打那以后,我们不再琢磨培养她的“专长”了,而把着力点放到她的学业进步和争取全面发展上。比如帮助她从小立志,让她逐步养成一种不甘落后、争先向上的精神。我们给她买来了一些中外名人少年时勤奋学习的故事书籍,介绍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的精神,告诉她任何一位学业上出色的孩子和事业上成功的伟人,都是下苦功努力拼搏的结果,鼓励她与同学们比高低。

  从7岁到14岁,这是孩子智力发展的又一个高潮期,而这段时间孩子是在小学和初中度过的,主要又是小学阶段。这段时间,如果只注重对孩子某一方面专长的培养,而忽视对其综合素质的开发和教育,便失去了素质教育的又一个“黄金期”,培养出的孩子很可能是个“半成品”。

  因此,我们特别重视让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求她上课注意听讲,课后按时完成作业,字要写得工整。为激励她自我约束,我们从不限制她在外面玩,但讲明前提条件是必须完成学习任务,结果她从没因为玩而影响完成作业等。

  针对小孩子学习上容易马虎的特点,我们要求她从小学习上就要认真,要求她心要静、坐要稳、看要细、写要清、算要准。我们还经常自编一些练习题让她做,这些大都是容易马虎出错类型的题目,或者是运算比较复杂的题目,对她很有帮助。

  为了使她能在学习上拔尖,我们较早地注意了她思维能力方面的培养,主要着眼于学习上的灵活性。

  小孩的思维比较简单,不易拐弯。我们就买了一些智力测验方面的书籍出题让她思考,反复训练。还有意地找来一些比较复杂的数学题,让她演算,以拓宽她的解题思路。这样做的结果,一方面使她总感到自己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不沾沾自喜,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她学习上的应变能力。

  我们还注意培养她良好的思想品德,支持她参加班级和学校的各项活动,增强集体荣誉感,鼓励她在活动中为班级、学校增光。她在小学一直是学生干部,后来还当了学校少先队的大队长,我们就引导她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样样事情走在前头,发挥表率作用。结果,她在同学中间很有“人缘”,大家都很拥护她。

  就这样一直到小学毕业,虽然没有开发出她的特长,也没给她定向,但她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却明显高出同龄的孩子,为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高中毕业前,陈磊曾对我们讲:“我实际上属于各方面、各学科均衡发展的综合实力型的学生,我若是集中精力攻某一科,也是可以创造成绩的。”

  我们的女儿虽然在早期教育和学校教育阶段没成为什么“特长生”,但她走的仍是一条成功之路、成才之路,用她常引用的一句话叫“条条大路通罗马”。

人活在世上,会觉得有很多东西是自己喜欢的,但不可能样样都能拥有。那些自己感兴趣却不应该做的事,坚决不做;那些自己不感兴趣而又应该做的事,要努力去做。

  独生子女由于受到家庭的溺爱,很容易形成任性、缺乏自控力的缺点。而一些家长则认为,孩子小,不懂事,长大就好了,从而一味迁就。殊不知小树要成材,需从小修枝打杈。

  人活在世上,会觉得有很多东西是自己喜欢的,但不可能样样都会拥有。有许多自己喜欢做的事,但不应该事事都任其所好。这就需要辨明是非,分清主次,区别轻重缓急,从而加以自控。那些自己感兴趣却不应该做的事,坚决不做;那些自己不感兴趣而又应该做的事,要努力去做。这些都应从小就养成习惯,打下良好基础。

  有的家长常抱怨自己的孩子自控能力差,想干啥就干啥,任性不听话。比如你让他学习,他却总是控制不住自己,没完没了地看电视,没完没了地玩……

  其实,学生时代表现出的这些毛病,同样都是幼年时代埋下病根的。

  我们在对陈磊的早期教育中,十分注重培养她的自控力。

  陈磊两岁时,有一次周六下班后,她妈妈顺路带她去商店买东西。走到一楼儿童玩具柜台前,就见围着一群人:一个穿着漂亮的三四岁女孩正坐在地上哭闹,又踢又踹不起来,原来是硬要买个花布娃娃。这位妈妈咋劝也无济于事,无奈只好满足了这位“小公主”。孩子不哭了,妈妈却气愤至极:“这是什么孩子,前天刚买了一个大娃娃,今天又要花娃娃,真没办法!”

  围观的人也议论纷纷:如今都是独生子女,惯坏了!

  陈磊的妈妈指着女孩的背影对她说:“你看这个孩子多不好,妈妈不给买东西她就闹,大家都笑话她,不喜欢她,你可别学她呀!”接着又告诉她:“小孩需要什么东西,大人心里有数,该买就买,不该买就不能买,你要做个懂事的孩子!”陈磊眨巴着那双水灵灵的大眼睛,懂事地点了点头。

  接着,妈妈故意领着她去玩具柜台前转了两圈,看着各式各样的布娃娃、小狗、小象等动物,她真是好喜欢,可当妈妈问她要不要时,她却稚气而坚决地说:“妈妈,我不要!”

  为增强陈磊的自控能力,我们认真对待日常生活中她提出的一些要求。凡合理又能办到的,都尽力去办;也有些要求虽然合理,但目前无力做到,便向她解释清楚,让她能够理解;凡是不合理的要求,都向她说明为什么不能满足。时间长了,女儿真的很懂事了,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也大为减少了。这里对家长的要求是要有耐心,要坦诚,要让孩子能够体会到父母对他(她)的关心与爱护。

  陈磊在托儿所时,夏天她妈妈总要留给阿姨点钱,给孩子买冰棍吃。一次,她妈妈忘记了留钱,结果孩子们到外面玩时,只有她和另一个女孩没有吃到冰棍,当别的孩子吃冰棍时,那个小女孩哭了起来,但陈磊没有哭,而是把自己的头扭到一边去不看。医院的一位同事看到了这一场面后对她妈妈说:“磊磊真有志气!”当晚回到家里,妈妈当着家人的面表扬了陈磊一番,同时也检讨了自己的粗心,使她既得到了安慰,也受到了鼓舞,行为更自觉了。

  那些天,爷爷单位野游,常常把她带上。她从不要这要那,爷爷想给她买点什么,她总说:“爷爷,我不要!”至今谈及这些事情,她爷爷仍赞不绝口。

 

打从小学一年级开始,陈磊便和日记有了不解之缘。我们觉得写日记对孩子自律的培养非常好。

  开始的日记是用汉字拼音写成的。那时,她识字不多,写日记既是为了练习用字词造句,也是为了练拼音。当时我们是当做课余学习的任务,要求她每日必须完成。她也蛮认真,起初写上三句五句,后来就是三行五行,以后便记事抒情,再到后来,便是一篇作文了。

从小学到高中,她一直坚持着。

  其实,写日记的过程,就是孩子自我反省的过程。肯定日常行为中的优点,反省缺点与不足,对于发扬长处,克服短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陈磊在初中时的一篇日记中,记述了她听到英语老师对大家的严格要求后的决心:“以前,我总是耍小聪明,自以为是,那是不行的。今后我一定要达到老师要求的标准,踏踏实实,为将来学得更多更深,为出国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看来,她后来“托福”考试顺利过关,真的出了国,与此不无关系。

  写日记不仅可以提高自律能力,还有许多其他好处。

  例如记日记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因为要把白天看到的东西写出来,因此,观察事物就会更自觉、更认真、更细致。记日记可以培养孩子的分析力。通过对生活中事物的记述和分析,就事论理,认识有升华,思想有提高。记日记可以培养孩子的辨别力。生活中有许多值得赞扬和学习的美的东西,也有一些应受到批评和鞭挞的不良的甚至丑恶的东西,这些在日记中必然会得以反映,这对提高孩子鉴别是非的能力,追求真善美是十分有益的。

  记日记还是提高孩子文字表达能力的好方法。从小学到高中,陈磊的作文一直写得很好,这完全是从记日记中练出来的。每一篇日记其实就是一篇习作,或写人,或记事,或抒情,或论理,中心突出、立意新颖、语言活泼、文字简练,又紧密贴近生活。日积月累,写作能力定会大有长进。

  如果说陈磊成长过程中有什么最值得借鉴的东西,我想写日记的习惯便是其一。这既利于孩子自身思想道德修养,也利于提高写作水平、文字能力,实为一举两得。

 

只有把大家给予孩子的爱转化为孩子对大家的爱,这才是理性的爱。年幼的孩子学会了爱父母、爱他人之后,才有望做到爱岗位、爱祖国、爱人民!

  一次,我和爱人上街,目睹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镜头:一位年轻的母亲给她的宝贝儿子买了一支冰棍儿,不知是这位母亲想亲口喂儿子,还是想让儿子拿着方便,总之是未经儿子允许,先在冰棍儿下部咬了一口。这可惹怒了那个宝贝儿子,只见他接过冰棍儿便一下摔在了地上。接下来便是一阵哭闹……结果还是母亲顺从了儿子,才平息了这场风波。

  不知那位母亲是怎么想的。当时,我和爱人的心倒像是针扎一样:如此年幼的孩子就只顾自己,连一口冰棍儿都不舍得让自己的母亲吃,长大后何谈关心他人!于是,这件事成了我们对陈磊进行爱心教育的一个典型事例。

  幼年的陈磊很惹人喜欢,是爷爷奶奶的掌上明珠,是爸爸妈妈的希望所在。家人对她倾注了浓浓的爱。但我们从不娇惯她,而是注意让她在享受爱的温馨之中,培养起对家人、对他人、对生活的美好感情,从接受大家的爱当中学会爱大家。

  在祖孙三代同堂的大家庭中,只要用心,就更容易培养起关心他人的习惯。

  陈磊从小就能熟练地讲述《孔融让梨》的故事。每逢家人吃水果,爷爷奶奶就说:“看磊磊怎么分?”她每次都是把大的给了爷爷奶奶,自己留小的。有时爸爸妈妈给她买来小食品,她也是主动地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尝一尝。每逢节假日家人聚餐时,都等爷爷奶奶长辈人入座后,她才上桌。遇到好吃的东西,她也学着大人的样子,多往爷爷奶奶的碗里夹。

  那时,每逢节假日,我们常带着她去看姥爷、姥姥。在她能走路的时候,我们就尽量让她自己走。实在累了,我们才背她走一段,边走边问她:“等爸爸妈妈年龄大了,走不动时,你能背我们吗?”每次她都痛快地说:“能!”有时,看我们背她走得吃力,她便主动要求下来自己走。一次去江边玩,由于天热,一动全身出汗,她无论如何也不让我们背她走,自己走得满脸通红,路上行人见了,觉得这个小孩挺懂事,那时她还不到3岁。

  从爷爷奶奶家搬出来之后,我们住的是公共走廊的宿舍,十几户人家在一起,热热闹闹,邻居间有来有往。我们就告诉她要与邻居小朋友团结友爱,一起游戏,一起学习。

  那时,邻居几个小女孩常常聚到我们家里来,我们就拿出糖果招待她们。陈磊也把自己的玩具拿出来与大家一起玩。谁家缺了什么东西,或借或要,也常常让她送去。走廊的灯坏了,我们主动买来新灯泡换上。走廊的卫生,大家都争着打扫。我们家住在三楼,有时孩子们跑跳动静大了,会影响楼下休息,我们就经常提示她要注意动作轻些,后来她玩得再高兴也能把握住自己了。

  生活中的许多场合、许多事情,都有一个对孩子进行关心他人教育的问题。只要父母以自身的行为施以积极影响,善于抓住时机,正确引导,孩子们的爱心就一定会逐步培养起来。

  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物质和精神方面都享受到最大的爱,如果这种爱仅仅是向儿女的单向倾斜,而不能实现爱的双向交流,那么这种爱就是畸形的溺爱,甚至还没有脱离动物的本能。只有把大家给予他(她)的爱转化为他(她)对大家的爱,这才是理性的爱,才是爱的升华。当年幼的孩子学会了爱父母、爱他人之后,在未来的时间里才有望做到爱岗位、爱祖国、爱人民!

 

在早期教育当中,我们除了开发她的智力外,也同步进行着文明行为的训练。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要培养出一个聪明的孩子,也要培养出一个文明的孩子。

  陈磊初中的班主任王春梅老师,在一次家长会上表扬了这样一件事:班级的一些学生到一位同学家去玩,临走时,大家都忙着拿书包、穿鞋子,只有陈磊留在了最后,她把自己坐的椅子认真摆好,把弄乱的东西,归放原处。这一瞬间的细小行为,被那位细心的老师看在眼里,很受感动。她说:“这反映了一个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说明这个孩子很有教养。”

  见过陈磊的人都说她气质好、彬彬有礼、落落大方。这也是从小到大逐步养成的。在早期教育当中,我们除了开发她的智力、增加灵气、培养能力之外,也同步进行着文明行为的训练。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要培养出一个聪明的孩子,也要培养出一个文明的孩子。

  打陈磊学会说话,能够听懂一些简单的指示和要求时起,我们就有意识地在各种场合下,告诉她应该怎样做。比如早晨离开家时,要和家里人说“再见”,到了托儿所要问“阿姨好”“小朋友好”等等。陈磊是坐医院通勤车长大的,在通勤车上,医护人员还教她学会分辈儿,当她准确地称呼“爷爷”“奶奶”“叔叔”“阿姨”时,那稚声稚气的样子着实惹人喜爱。

  记得有一次,妈妈到幼儿园去接她,临走时没有见到她们班的于阿姨,她特意跑到游艺室与于阿姨说声再见后,才高高兴兴地走了。

  婴幼儿阶段,是一个人意志品格和行为习惯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由于儿童心地纯洁,思想比较简单,有极大的感受性和可塑性,如果及时给以适当良好的文明行为教育,就能使他们留下最初的但较为深刻的印象,而这种印象在他们心灵中往往是久久不会磨灭的,这对他们以后的个性乃至道德品质的发展都将起到重要作用。正如19世纪俄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所说:“儿童从直接的形象、习惯中取得的东西,是一切人类情感和意识发展的最牢固的基础;儿童的智慧与悟性的活动就在这时开发。”

  陈磊在上小学以前一直在爷爷奶奶身边。他们非常喜爱这个孙女,每到晚上都给她讲故事,其中不乏如何做一个有礼貌的孩子这类的教育。他们经常告诉陈磊:那些要吃要喝、打架骂人的孩子谁都不喜欢,长大会变成坏孩子。日积月累,陈磊变得非常懂规矩、有礼貌。从小到大,我们没见她和别的孩子打过架,也从未听她骂过人。

  我们也注意对陈磊进行爱护公物等社会公德方面的教育。

  陈磊小时候非常喜欢花,一到公园就拉着我们,让给她采几朵,我们就告诉她公园里的花是叔叔阿姨精心栽培给大家看的,是不准采的,大家都采,公园里就没有花了,那就谁也看不到了。

  在街上,吃剩的果皮和冰棍杆,我们都让她亲手送到垃圾箱里,从不随意往地上乱扔。乘公共汽车,当别人让座时,总要说声谢谢。每当看到环卫工人或园艺工人顶着烈日清扫街路、美化环境时,都要赞扬他们对城市对社会的贡献,告诉孩子要尊重他们的劳动……

  其实,我们对陈磊的这些教育,许多家长都做到了。为什么有的效果差些呢?我想,要么是不能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仍是重智力教育,轻文明启蒙;要么是家长对孩子要求是一回事,自己却未能以身示教,使孩子感到迷茫,不知如何是好。

  来自家长方面的辅导与帮助,是孩子学习上的重要推动力。这种推动力只有与孩子学习的内在动力相结合,才能形成巨大的前冲力。

  不少家长为了把孩子的学习抓上去,都自觉地承担起了“家庭教师”的角色。文化程度高一点儿的,直接进行知识的传授与辅导;文化程度方面力所不及的,便坐镇指挥、发号施令,甚至采用逼的方式。可即使如此,孩子的成绩还是不能提高,于是这些家长又陷入困惑之中:含辛茹苦养育的孩子,为什么不争气、不成器,甚至还不理解父母之心?

  应该承认,这种做法对于那些学习不用心、上课不认真、课后不努力的孩子们不失亡羊补牢之效,但从本质上来说并不可取,因为多数孩子在威逼之下,则会表现得不知所措:我做错了什么?我已尽了力,为什么父母还不满意?有的变得唯唯诺诺、意志脆弱;有的愤恨不满、进行抗争。显然,这是一种失败教育,而这种失败恰恰来自家长自身。

 

记得陈磊还在襁褓之中时,我曾对妻子讲:“我们失去的太多了,这小家伙才是我们的明天。”真是下了决心要很好“塑造”一下她。但实践证明,急于在孩子身上求得补偿或回报,往往是欲速则不达;再说我们也不忍心让女儿在重压之下失去应有的欢乐,尤其是我们这些“老三届”,在特定的条件下,已失去了许多,绝不能让女儿换一种方式仍被“剥夺”。

  我们对陈磊的教育引导实际上是爱和严的结合。严就是要求她具备优秀的品质、进取精神和更高的标准。爱就是靠情的感染,循循善诱,达成心理上的感应和默契,促其发展。如果家长们能够在施教过程中把握住自己,采取疏导的办法,会收到“逼”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这就要求家长要有耐心,不要把自己的想法硬性强加给孩子,更不能急于求成,要求孩子办那些力所不及的事情。要根据孩子的自身条件和基础,提出那些跳跳脚、用用劲就可以达到的目标要求,这样才能调动其赶超的积极性。

  在孩子作了努力之后,也许还会出现偶然的失误,家长应与孩子一起进行深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万万不可因其一时失误而否定其努力和进步。孩子在前进中会遇到不少困难,家长不能袖手旁观,要给孩子鼓励、打气,同时要帮助想办法,使其增加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力量。

  陈磊上小学以后,我们主要是培养她良好的学习习惯,打好学习基础。既启发她自觉学习,又引导她善于学习。

  那时,我们常问她长大以后做什么,她回答最多的是当一名企业家,或者当一名外交家。于是我们有意识地让她阅读那些中外名人少年时期刻苦学习的故事,让她懂得,只有从小就有志气,从小就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才能实现自己对未来发展的美好设想。日子长了,她学习的目的性越来越明确了,知道长大后要想干大事,就要从小发奋学习。

  放学回家后,除督促她按时完成作业外,我们还给她精选了一些数学和语文的课外题,大都是具有灵活性、有益开发其智力的题目,而不是一般的简单重复课堂知识的题目。每天做的量不大,用时不长,她既不觉得是负担,又觉得有收获。

  上初中以后,我们主要是引导她坚持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初中的知识难度加深,面也很广,往往一时摸不到学习规律。我们就和她一起分析研究,形成了“预习——听课——复习”的学习循环圈,同时增加了课外习题的难度和数量,学习效果十分显著,她在初中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榜首。

  高中阶段,我们主要是提醒她尽快提高自学能力,善于自我调控学习节奏。高中学习任务繁重,知识难度大,教师授课不像小学、初中那样偏重于灌输式,尤其在哈尔滨三中这所尖子学校,只靠课堂学习是跟不上节奏的。她在提高自学水平上下了很大的工夫,逐步摸索了一套方法:一段一复习,补短搞突击,加大做题量,科科不留疑。按照这样的方法,她的高中学习虽然紧张,但很有节奏,显得轻松。

  来自家长方面的辅导与帮助,是孩子学习上的重要推动力。这种推动力只有与孩子学习的内在动力相结合,才能形成巨大的前冲力。因此,它既不应该成为脱离孩子自身学习积极性的“强制”和“高压”,也不应该成为取代孩子自身学习积极性的包办和代替。

  在对陈磊学习的家庭辅导上,我们采取的是循序渐进的方式,注意把握住主要方面,采取教育、引导、提示的方法,始终把自己摆在参谋、助手的位置上,真正让孩子自己去唱主角。结果,我们这个“参谋”当得得力,女儿这个“主角”演得投入。

  陈磊到美国后,学习和生活中困难很大,情绪上也一度很紧张压抑,我们便帮助她分析了主客观条件,并提出了一些克服困难的办法,鼓励她下定决心,渡过难关。

  我还给她编了“三字经”:“志要坚,不动摇;心要静,不烦恼;情要稳,不急躁;劲要鼓,不躺倒;招要多,不断找;脑要灵,不毛糙;睡要足,不可少;吃要香,不能挑;钱要花,不计较;体要健,不怕熬。”

  我们和家里的亲属们还不断地给她写信,她赴美后三个多月就收到家人25封信,这些都给了她极大的鼓舞。使她在很短的时间内便渡过了“困难期”,参加的各类考试所有学科全部获得了“A”(优秀)。

  所以,真正爱自己孩子的家长们,一定不要逼孩子,那样做往往会使孩子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如果能把对孩子的严要求,通过爱的方式来传递,便会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家长们都很关心孩子们课外书的选择,教育专家们对此也有不同认识,我们的体会是:有必要,但不可盲目;既要善于精选,又应注意适量。切莫让孩子在“题海”中做无用功!

  和我们在校读书时相比较,现在孩子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对课外参考书的依赖性增大了。

   每逢假日,尤其是新学期开学前夕,新华书店的教材柜台前都挤满了购书的人群,家里不少孩子的书架上都堆满了各种参考书。算起来,一个孩子从小学到高中毕业,参考书少则上百本,多则数百本,这个估计绝不算高。

  这种现象说明了两点:一是教育出版事业发展很快,可供选购的书籍增多了;二是随着人们生活的提高,消费结构也有所变化,家庭对孩子学习上的投入增加了,可说是今非昔比了。

  陈磊买课外参考书始于上小学。当时为了让她能够学得更多些、更好些,争取“拔尖”,我们考虑让她每天都增加一些学习量,但又怕超量而累着她。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我们到书店精心选择了三种参考书,即语文《一日一练》和数学《每日一题》《每日一刻钟》。这样,每天只增加不到半小时的额外负担,孩子还能承受得了。这些课外习题不仅巩固了课堂所学知识,而且具有一定难度和较大灵活性,跳出了书本,开拓了她的解题思路,提高了解题能力。

  这类练习一直到小学毕业,都没有间断。其间,我们觉得最有价值的就是在她初学解应用题时,买到了一本《小学四则应用题解题辅导》,当时可谓如获至宝,各种类型、各种难度的题都纳入其中,陈磊从头至尾一题不漏地做完,收获甚大。

  可以说,小学期间课外参考书对孩子学习的辅助作用是明显的。但这一阶段对参考书的选择主要是凭着家长的眼光来取舍,孩子的选择能力尚显不足。

  到了初中,我们明显感到,家长对课外参考书的选择能力日呈递减趋势。

  开始,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书海里,我们一次次为她煞费苦心地选了一大堆书。可后来发现,其中不少书,她竟一动未动,真是一笔不小的浪费。

  陈磊告诉我们选的书“没啥大意思”,都是简单重复课本上的内容,做这些题白浪费时间!显然我们有点外行了。

  后来在老师的指导下,她特别青睐浙江教育出版社的《数学精编》《物理精编》《化学精编》系列,北京教育出版社的《初中数学目标与测试》,以及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各科知识《一日一练》等等,她自己还亲自选购了北京大学出版社的《数学课外习题集》等若干种带有一定难度的参考书。

  我们感到,初中阶段她学习上的灵活性增加了,成绩日渐上升,不仅在六十九中所有学年高居榜首,而且在参加全国的学科竞赛中,数学、英语和作文都曾获奖,化学竞赛也获得全市一等奖。

  陈磊升入高中后,选择参考书就完全是她自己的事了。我们仅仅是个采买员而已,拿着她开出的书单子,穿梭于各书店。

  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我曾先后给她买过四种高中化学参考书,即浙江教育出版社的《高中化学精编》、南京大学出版社的《新编高中化学大观》、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的《高中化学重难点手册》《高中化学竞赛跟踪辅导》。

  我最近找到了这四种书,并认真分析了一番,发现这些参考书除有配合课堂使用,利于复习巩固之外,大部分是具一定难度可提高水平参加竞赛的,足见陈磊在课外参考书选择上的良苦用心。

  陈磊常对我们讲,多做题固然熟能生巧,但重复劳动也实无必要,如能精选课外题,以一当十,才是集约式学习。

  由于陈磊身边的同学大都是尖子生,其中不乏我省数理化单科状元。陈磊很注意向他们探询购书的情况和对一些参考书“水平”的评价,从而使所购书籍很适用。

  家长们都很关心孩子们课外书的选择,教育专家们对此也有不同认识,我们的体会是:有必要,但不可盲目;既要善于精选,又应注意适量。莫让书尘封在书架上,更别让孩子们在“题海”中做无用功!

  人们对目前久办不衰的各类学习辅导班褒贬不一,称道办得好的有之,指责为利益驱动的有之。但陈磊学习上的某些进步,不可否认辅导班的特殊作用。

  如果说注意利用课外参考书成为当今孩子们学习中的普遍现象的话,那么参加校外的学习辅导班则是学生们学习生活的一大特色。若是从小学算起,可能绝大部分孩子都或多或少地读过某类辅导班。

  人们对目前久办不衰的各类学习辅导班褒贬不一,称道办得好的有之,指责为利益驱动的有之。对各类辅导班如何管理,这是政府主管部门的事。但陈磊学习上的某些进步,不可否认辅导班的特殊作用。

  陈磊凑辅导班的“热闹”是在小学。那时,课程对她来说显得轻松,她时间很充足,每周除学二三次书法外,便无事可做了。

  于是,我们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便为她选了个英语班,就在我们家的楼下。每周一二次课,对她没有什么学习质量方面的要求,仅仅是让她早产生点感性认识而已,她倒也学得挺有兴趣。

  到了小学四年级,她参加了一个写作班,每周下午放学后上二三次课,据说是当时区里的一位资深的语文教研员授课,水平很高。她学得劲头很足,每次回来都要给我们介绍一番,什么文章如何开头、结尾,首尾如何衔接呀,什么要讲究立意新颖、逻辑严谨呀,什么利用比喻、借喻、排比呀,讲得津津有味、头头是道,令我们称奇。这期写作班办了近两年,她写下了数十篇作文,深得那位老教研员赏识。

  到了初中,教她的是几位极具敬业精神、能力水平超群的老师。班主任兼数学教师王春梅,是全市赫赫有名的“春梅教学法”的创造者,语文教师王凤英,英语教师王燕燕,都是教学能手、同龄教师中的佼佼者。校外的一些辅导班曾高薪聘请她们去讲课,但为了班级的孩子们,她们都谢绝了。这些老师一心扑在班级同学的学习上,课讲得非常清晰明了,孩子们学得生龙活虎。陈磊显然没有必要再参加什么学习辅导班了。她只是自己选择了一个《新概念》英语班,来扩充自己的知识面。

  到了高中,由于知识难度陡然加深,老师教学方法与初中截然不同。特别是陈磊所在的班是所谓的“奥林匹克班”,不少学生刚上高一,却已学完了高二甚至高三的课程。老师一讲课,很多“好出风头”的孩子便说“懂了”,而不懂的孩子由于自尊心的驱使,在这群尖子中又不甘心表现出落后,也只好不懂装懂。

  比如刚上高一时,一位很有天赋的物理老师在这群孩子面前,采取了跳跃式的讲课方法,一章有五节内容,他往往是从第五节讲起,这可苦了那些按部就班的孩子。陈磊也在其中。于是她便产生了找校外辅导班的冲动。就这样,她终于在校外参加了由一名在全市高中组中数得着的老师授课的辅导班,补了课堂学习之不足。

  在高中阶段,陈磊不仅参加了一个阶段的物理辅导班,而且常年参加了英语《新概念》班和一个语文辅导班。参加英语班,是为了强化听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因为这个英语班全部用英语对话,到最后只剩十几名学生在上课,她觉得学习效果非常好。参加语文辅导班,是因为她特别喜欢授课的孙长江老师的精彩演讲和宽广的知识面,她是为了欣赏而来的。每次听课,都觉得茅塞顿开。

  其实,陈磊对校外辅导班的选择是十分挑剔的。主要经验有三:

  一曰交叉式定科,不盲目地参加,而是根据学习上的需要来慎重确定,从不一下子参加几个学科的辅导班,多数情况下是尽量交叉开学习时间,精力又能承担得了。

  二曰比较式选班,即经过多方调查,确认授课老师是高水平的,学生听课反映很好的,甚至在试听一二次后才确定,以防学而无获,浪费时间。

  三曰跳跃式上课,即使是选择了一个班,也是根据自身学习进度和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来决定是否每节课都要去,在课堂上学得好的便不去,学得欠缺的才去,学校课程紧时少去,课程松时多去。她从不简单地算经济账:“交了学费,不去浪费了。”其实学无所获,更加浪费。

  陈磊不仅自己能够巧选辅导班,而且她还主动帮助主管办班的老师设计一些班次,以适应中学生学习需要。实践证明,她建议开办的一些辅导班深受学生欢迎,很有吸引力,听课学生很多。为此,主办辅导班的老师还减免了她的部分学费呢!

 

小学四五年级,初中二年级和高中二年级有个“拉档期”,会造成学生之间成绩上的新差距。如果对这些变化缺乏心理准备,缺少应变能力,就可能出现掉队的情况。

  有人曾形象地用“马拉松”比赛来形容学习上的竞争。开始时,大多数人拥挤在一起,难以拉开距离。到了一定时间之后,便分出了第一方阵、第二方阵等若干个档次。再往后,可能又有新的变化,第二方阵的人有冲入第一方阵的,而第一方阵的也有落入第二方阵的……运动员位次的变化,大都发生在比赛中的所谓呼吸“困难期”和身体“疲劳期”等等。

  仔细比较一下,学习上的情况竟是如此相似。有开始领先而后来掉队的,也有先前落后而后来居上的。这种变化则是发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拉档期”。

  陈磊虽然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处于学习“马拉松”赛的第一方阵之中,但也受到了“拉档期”的困扰。记得是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开始接触应用题了,尤其是关于计算时间方面的应用题,由于既抽象、又拐弯,真令她头疼了一阵子。到了高中,物理的力学部分也曾累得她气喘吁吁,常打败仗。

  面对学习拉档时期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陈磊并没有气馁,而是不急不躁、冷静对待。她在日记中写道:“学习上的困难是大家同时遇到的,但能否战胜困难,渡过难关,则取决于每个人的自身努力。”

  于是,她更加刻苦,倒也摸索出了一套办法。

  一是多看,即多看教材和有关参考书。

  二是多做,即大量地做各种类型的习题,进行集中突击,做的题多了,解题的思路也就开阔了。

  三是多问,发现有不清楚的地方,就及时请教老师或同学。记得在小学为了一道关于时间方面的应用题,她先后问了老师两次,老师还把她表扬了一番。

  四是多思,即善于总结,寻找学习上的规律性。这样,她很好地把握住了自己,从未掉队。

  比如刚上高中时,她由于对高中的学习方法没有摸透,一度出现了学习排名下降的情况。本来她升高中考试成绩排在全市的前几名,入学摸底在全班也是排名第4名,到了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竟排到了第13名。

  但她并未丧失信心,允许自己“落后”一段,同时又憋足劲往上赶。到了高一下学期期中和期末两次考试,无论是5科成绩(数、理、化、语、外)还是7科成绩(加政治、历史),都高居学年榜首。

  每个学生都会遇到学习上的“拉档期”。比如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学龄段的转换,都会带来学习规律上的一些新特点;小学四五年级,初中二年级和高中二年级也有个“拉档期”,会造成学生之间成绩上的新差距;在学习过程中一些新学科的开始,以及学科知识的某一些深化,也会增加学习上新的难度。如果对这些变化缺乏心理准备,缺少应变能力,就可能出现掉队的情况。

  也许是陈磊在这方面有过切身经历的缘故,她的小表妹在去年考上了一个重点高中,但分数并不理想,向她求教赶超的办法。陈磊告诉她,一定要抓紧由初中到高中这一转换的契机,尽早适应,必见成效。并建议她利用放假期间先找个辅导班,学点数理化,先学习一点,早摸索一下高中的学习方法。

  小表妹照办了。果然,一上高中,成绩便大有长进,当别人还在“困难期”时,她却已轻装上阵了。

 

要想使自己的孩子具有宽宏大度的气质,首先为人父母者自己要做出样子,特别是要努力建设一个充满理解、信任和亲情的幸福家庭。

  陈磊在她高中时期的一篇日记中曾专门就“宽容与理解”问题,说过自己的感受。

  她写道:“当朋友在背后说了一些不利于你的话时,你大可不必去细究,那样只能促使朋友更快地离开你,也许会使朋友感到尴尬。你要想到他(她)也许是无意的,即便有意,你也该沉下心来思量,看看自己是否做错了什么,是否有什么地方伤害了朋友……”

  生活中的陈磊的确是宽容、大度、善解人意的女孩。由于她的出类拔萃,荣誉又多,曾引起过个别人的妒忌和嘲讽;在担任学生干部的工作中,也曾有过因同学或教师的误解而带来的委屈,但她都能冷静对待,妥善处理,并最终得到了大家的理解和拥护,同学之间的友情更深了。

  初中时,和陈磊一起做班级工作的一名男孩,其思想品质、学习成绩和工作能力都是很出色的,但由于陈磊更为出色,使其失去了不少获得荣誉的机会。当时的班主任老师又常常在各种场合表扬陈磊,因此在这名男孩心中或多或少地产生了某些不平衡,偶尔用一些尖刻的语言“敲打”陈磊。

  陈磊也许是摸透了这位男孩的心,同时也充分谅解,所以便“听之任之”,仍热情友好地与之相处。这位男孩“长大”后,专门写信给陈磊谈及此事,深表歉意。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到高中毕业后,仍保持着联系,常在一起沟通思想、学习和工作情况,互相勉励,共同进步。

  还有一位陈磊初中时的“老铁”,可能是听谁说了什么,一度疏远了陈磊,任陈磊如何主动接近、解释,都无动于衷,这令陈磊十分伤心。但陈磊坚信“宽容可以挽留住一个即将离开你的朋友”,仍把她当做自己最好的朋友相待,后来误会终于解开了,两人重归于好,并互相戏称为“小老伴儿”,至今仍是无所不谈的朋友。

  陈磊在学生时期就能表现出比较成熟的宽容和大度,用她自己的话说:“完全是得益于幸福家庭。”究竟什么是幸福的家庭,理论上可以作出许多概括,实践中也可能有许多种体验,无论怎样,家人的和睦,相互间的理解、谦让和尊重都是幸福家庭的应有之义,而这正是孕育宽阔胸怀的摇篮。

  我和妻子都是“老三届”知青,在北大荒广阔天地里生活了10个年头。北大荒给了我们许多回报,其一便是坦诚、宽容与大度的胸怀。那时我们都生活在知青群体之中,大家亲如兄弟姐妹,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相互帮助、相互礼让,渐渐地便养成了北大荒人所特有的坦诚与豪爽。我们常向陈磊讲起这段特殊的生活经历,“荒友”们聚会时的浓浓情意也深深地感染了陈磊,北大荒生活留给我们的这份财富让她也分享着。

  在家庭日常生活中,我和妻子从未拌过嘴,更不计较生活琐事,互相之间十分理解、十分体谅。在待人处事上,我们很注意换位思考,更多的是为别人着想,不愿给人添麻烦。我们深深地懂得,一个充斥着狭隘与自私的家庭绝不会培养出一个大度无私的女儿。

  陈磊常说:生活本身就是一块调色板,每个人具有不同的颜色,大家只有相互融合,才能调出和谐的颜色,绘制出精美的图画。所以,当你与人交往时,千万别忘记要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它会帮你驱走烦恼和纷争,带来祥和与快乐!

  所以,要想使自己的孩子具有宽宏大度的气质,首先为人父母者自己要做出样子,特别是要努力建设一个充满理解、信任和亲情的幸福家庭。

 

子女是父母的折光镜,在孩子身上可以折射出父母为人处世的哲学和做人的准则。尽管我们不一定做得尽善尽美,但我们努力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上给孩子以有益的影响。

  有人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教师。也有人说:家庭是孩子的一面旗帜,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总之,父母是对孩子影响最先、最深的人,是孩子模仿最早、最多的形象。

  孩子从生下来就在父母的怀抱里成长,父母不仅给子女以生理基因优势的遗传,而且给其以人格品质的塑造。从混沌初开的孩童到学会用自己眼光看世界的成人,这个成长的历程离不开父母的言传身教。为人父母者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必须从自己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做起。

  一位朋友曾当做笑料讲述了他和儿子的一段对话。这位朋友说:“儿子,你这几天总是玩游戏机,就不能控制一下自己,把精力用到学习上吗?”儿子回答:“你还说我呢,我爷爷经常告诉你不要在外边玩麻将,你怎么还总是整宿地玩呢?”一下子弄得我这位朋友张口结舌。

  可见,孩子们常常把自己的行为与父母相对照,甚至父母行为中的某些失当之处,也往往会成为一些孩子开脱自己错误的“口实”。孩子既可以从父母身上学到优点,又可以学到缺点。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夫妻俩十分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经常互相提示,互相交流,努力树立良好形象,以保证给女儿以健康积极的影响。

  艰苦的生活,尤其是长期处于知青群体中,让我们养成了许多在平常生活中难以磨炼的意志、品质和性格。我们俩都属于事业型,工作上很敬业、上进、负责,办事认真,各种荣誉证书得了一大堆;在家中,我们孝敬老人,不仅生活上关心,更注意在思想感情上给予温暖;待人上,我们不以权势取人,热情、大方、真诚、平等,尽力助人;处事上,我们一视同仁,坚持原则,又不失灵活,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业余生活上,我们喜欢打乒乓球、集邮、看体育比赛、拍照等等。

  尽管我们不一定做得尽善尽美,但我们始终如一地按照这样的标准去努力,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上给孩子以有益的影响。

  一次晚餐时间,我们三口人正边吃边谈论一个重要话题,却接二连三地来了几伙儿人,都是找我谈工作的。我们家常有这种情况,要么多少天也没人来,而一来人又都凑热闹。结果这顿饭弄得断断续续,但我们还是热情接待,耐心交谈,让他们满意而去。

  事后,我对陈磊讲,这时来找我的人,肯定有些急事,应尊重人家。同时又提示孩子,去别人家办事应尽量避开用饭时间或其他一些应避开的时间。事情过去了,但给孩子留下了一些积极有益的东西。

  另外,我们夫妻二人注意杜绝各种在孩子面前“不宜”的行为。比如我们从不在孩子面前过多地谈论金钱问题,以防带来一些负效应。相反,我们却要求陈磊管理班费方面要收支有据。直到陈磊去美国之前,我们还提示她班费账目应交代明白。她却神秘地告诉我:她已为班级贡献了近三百元。

  有人说:子女是父母的折光镜。在孩子身上可以折射出父母为人处世的哲学和做人的准则。的确如此,一个自私的家长很难教育出一个无私的孩子,心胸狭隘的父母也很难培养出一个宽宏大度的子女。父母对子女的示范效应应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时时处处、点点滴滴。

 

有些家长在教育子女上陷入困惑,甚至百思不得其解。其实,这里不仅有方法上的问题,也有家长如何提高和完善自身,以其优良素质和道德修养对子女潜移默化的影响问题。托尔斯泰有句名言:“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这便是育人先育己,每位家长都应牢牢记住这一点。

  营造一个让孩子喜欢的家,让孩子长期处于愉快的心理环境下,这能让孩子既可以饱尝到温馨的亲情,又会不断地得到激励和鞭策。

  家庭是孩子日常生活中最理想的港湾,它既是遮风挡雨的寓所,也是孕育希望和放飞理想的锚地。

  一个理想的家庭,不仅仅在于它的物质环境,更需要有良好的生活气氛。宽松和谐的气氛,有益于孩子消除疲劳、紧张与烦恼,从而使家庭成为孩子前进的加油站,不断为其注入生机与活力,增加信心与勇气。长期处于愉快心理环境下的孩子,往往表现为精神振奋、性格豁达、活泼乐观、充满自信。

  相反,一个紧张压抑的家庭气氛,孩子往往是带着忧心忡忡与精神负担迈入家门,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表现为缺乏热情、性格内向、感情脆弱,甚至造成严重的心理障碍,出现忧郁症、逆反心理等,形成子女与父母之间思想上的“代沟”或情感上的“隔离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特别注意营造那种理想的家庭气氛,让孩子非常喜欢这个家,使她既能饱尝到家庭里的父母亲情,又能不断得到激励和鞭策。

  要做到这一点,作为父母应努力使自己成为让女儿喜欢的家长。根据我们的体验,以下这些方面都是必须做到的:对孩子严格要求,不溺爱、和蔼可亲、不发脾气、乐观、幽默、豁达、不计较小事;生活上关心,学习上帮助,支持孩子参加课外活动,鼓励孩子的兴趣爱好;平等待人,家中的事大家商量,不独断专行、不强加于人,尊重孩子的意见,给孩子独立做事的机会;喜欢学习,阅历丰富,能经常讲一些新鲜知识,思想上进,工作努力,在单位是骨干,有所专长;以身作则、文明礼貌、孝敬老人,处处为孩子作出榜样。

  除此之外,尤其是不要把坏脾气带回家,把气出在孩子身上。据有关部门调查,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回到家里便成为父母发脾气的对象,他们往往无错而受罚,莫名其妙地受到辱骂。一个小学生委屈地说:“每当我爸爸在外面有不顺心的事,回到家就拿我出气,当孩子的可真倒霉啊!”

  我曾接触过这样一家人。男的是位搞行政后勤工作的,可能在单位每天都有大大小小不顺心的事,而他自己的脾气也挺差劲,回到家看啥都不顺眼,没有一天不发火儿的。本来家庭居住条件就不好,一家几口儿挤在十几平方米的屋子里,这么一闹腾,孩子哪有心思学习,每天都阴沉着脸,学习成绩一天不如一天,一个很有天赋的孩子连大学都没考上,爱人也气得患了不治之症而离开人世。类似这样因为发脾气而误了孩子前程,甚至毁了一个家庭的事例是不少的。

  其实,我和爱人在日常生活中,也有情绪不佳的时候,也遇到过不顺心,甚至叫人生气、憋气的事。但回到家,见到可爱的女儿,这些“气”就云消雾散了。我们从不想让孩子来替我们分担这些不愉快,增加额外的精神负担,分散她学习上的精力。

  因此,凡是在外面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只限于夫妻之间相互交流、寻求解决的办法,从不让女儿知晓。我们夫妻二人婚后从未吵过架,团结和睦、相敬如宾。还经常在孩子面前互相表扬,肯定对方的优点。

  比如我常肯定妻子的上进、坦诚、无私,妻子也常肯定我的机敏与严谨。久而久之,这些都潜移默化地传到了女儿的身上,成为她的优点。陈磊自己就常对我们说:“我不仅在相貌上继承了你们的优点,也要在气质、品格和能力方面继承你们的长处!”

  我们家的业余生活丰富多彩而有情趣,打乒乓球、游泳、看体育比赛、集邮、唱歌、摄影等等。我们从不在家中聚众搓麻、打牌,以免弄得乌烟瘴气。周末得闲时,三口人侃上一阵,有时开个小小的家庭晚会,录下音自我欣赏一番;有时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体育比赛的实况转播,热烈评论一番;有时翻一翻成堆的相册,再现过去的生活,共同回忆一番……真是其乐融融。

  我们夫妻二人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下班后尽量按时回家,减少各种应酬活动。我们在单位都算“忙人”,各方面的朋友也多,迎来送往的机会不少。除必须应酬的,我们都尽量回避,能推即推,能躲则躲。经过一天紧张的工作、学习之后,三口人重聚到一起,真是一种放松,若是少了哪一位,都使家庭气氛大打折扣。

  我们三口人性格都很开朗,凑在一起常开些玩笑,每天都能听到幽默的语言,家中天天有笑声。

  从1983年以来,我们先后搬过三次家,住房条件逐步改善。无论条件好坏,房间都布置得整洁干净,以增加家庭的温馨。同时,注意增加家庭环境的文化氛围,促使孩子形成条件反射,提高学习自觉性。美国著名小说家德莱赛说过:“和睦的家庭气氛是世界上的一种花朵,没有东西比它更温柔,没有东西比它更优美,没有东西比它更适宜于把一家人的天性培养得坚强、正直。”

  陈磊从小就常常对她妈妈讲:“我真幸福!”

 

对于年幼的孩子,尊重和珍惜别人为之付出的劳动,理解和感激别人所给予的关心照顾,可算是“回报”的最低要求吧!

  至今我还记得妻子给我讲起的陈磊幼时的一件趣事。

  那时陈磊刚会走路。一天早晨,刚到托儿所,陈磊便发现一位小朋友坐着婴儿车,由母亲推着在走廊里来回转着。当时,小陈磊十分喜欢,但她没有向妈妈要车坐,更没有像有些孩子那样哭闹。只见她不声不响地凑上前去,帮着那位妈妈推起车来,一圈又一圈,小脸都涨红了,如此“卖力”,目的是很明确的。后来那位妈妈由于上班的时间到了,放下车子走了。这时小陈磊才抢过车来让妈妈推她转了一圈儿。看得出,还是幼儿的陈磊便萌生了“只有付出,才能得到”的意念,这可能也算得上是一种处于启蒙状态的“回报”意识吧!

  令人担忧的是现在不少独生子女缺少对父母、对老师、对他人、对社会的回报意识。有的花钱大手大脚,不知父母挣的钱来之不易;有的不尊敬老师,白费了老师的一腔心血;有的在得到了他人帮助之后,连句道谢的话也不会说;还有的在别人遇到困难需要给予帮助时,竟视而不见、毫无反应……

  当然,对于一个年少的孩子,要求他们有真正意义上的回报,为时尚早;但对别人为之付出劳动的尊重和珍惜,对别人所给予的关心照顾的理解和感激,可以算作“回报”的最低要求吧!

  中国有句古训: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父母对子女之爱,从来是不要求什么回报的,但任何一位有孝心的子女,从来都是懂得回报,注重回报的。

  我们经常给陈磊讲起奶奶爷爷为哺养子女们所付出的艰辛,作为后代应善待老人,让他们晚年幸福。我们也经常给她讲老师们“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蜡烛精神,作为学生,应用最好的成绩来回报老师。我们还向她讲起社会上那些乐于助人的好心人,应得到全社会的尊重,祝他们一生平安。我们也时常与她一起痛斥那些“娶了媳妇忘了娘”的社会现象……

  当然,我们更注意用自己的行为影响陈磊。我和妻子工作上都十分努力,我们觉得这是对党组织和社会的一种回报。我和妻子都乐于助人,我们觉得,这也是对别人经常给予我们帮助和支持的一种回报。我和妻子都十分孝敬老人,我们觉得这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一种回报。

  去年,陈磊的奶奶病重住院手术后近半年时间,一天24小时离不开人,我们全体儿女包括媳妇女婿,每日黑白两班,每班两人,精心护理,尽管每个人都累得瘦了,但使老人在有生之年,体验到了儿女亲情,医生护士邻里亲朋无不称道我们孝敬。陈磊也深受教育和感染。

  陈磊的确是一个懂得回报的孩子。还在她上初中的时候,一天放学回到家发现妈妈病了。她因急着去上英语辅导课,肚子里空空的,妈妈便硬撑着给她做了香喷喷的肉汤面条,可她只吃了几口,想到妈妈还没吃饭,便再也咽不下去了,说声:“妈妈你吃吧!”便拿起桌边吃剩的面包,跑出了门外……

  这次陈磊到美国学习,虽然美方学校提供了高额的奖学金,但日常零用钱还是要靠自己打工解决。校方给她安排了在食堂添菜、收饭卡,以及教汉语等工作,一小时可收入55美元,不久,她便拿到了可观的第一笔收入。

  她非常珍视自己的第一次劳动所得,怎么花?她首先想到了爸爸、妈妈、爷爷、姥爷,用这笔钱给各位买了纪念礼物。并来信告诉她敬爱的爷爷:“要多多保重,想吃啥买点啥,大孙女能供得起您老人家!”

  一些人曾好心地提示我们:孩子远走高飞了,你们莫做“留守老人”啊!但我们心中有数,“只有付出,才能得到”,何况陈磊还是一个很有孝心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