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电线价格表:上流社会的潜规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0:41:35
什么是上流社会?上流社会又称上层社会:是指在社会上掌握政治权力、物质资源、文化资源的达官贵人、社会精英等组成的具有代表性的社会团体。一般而言,上流社会人士有二种人。第一种是通过自己的后天努力和个人奋斗,使资产到达一定数值不用工作就可以尽情享受生活!或者是有一定专业优势,每年的收入足够你来维持享受奢侈生活(如政治家、企业家和律师、医生等);第二种人是世袭贵族,如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他们生下来就是上流社会一员。所谓上流社会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一种社会形态。

  从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上看,其标志为:私人专项的服务。这也是最容易辨别的标准。上流社会最初的衡量标准是从硬件开始,如私人汽车、私人飞机、私人花园;到后来的软件,如专用司机、专用保镖、专用裁缝、专用管家;再到具有家族传承性质的家庭医生、家庭律师、家庭教师。只要突出“私人专享”,你就上流了。

  男人看表

  从古到今,象征性消费有两层含义:第一,是“消费的象征”。即借助消费者的花费,来表达和传递某种意义与信息,包括消费者的地位、身份、个性、品位、情趣和认同。消费过程不仅是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也是消费者的社会表现和社会交流的过程。第二,是“象征的消费”。即消费者不仅消费了商品本身,同时也消费了这些商品所象征的某种社会文化意义,包括消费时的心情、美感、氛围、气派和情调。以国人为例,由于独特的文化与心理,使得国人更多地追求炫耀性消费。如宝马车作为成功者的象征而被国人大量购买;高档豪宅作为身份符号而被消费;由于这种象征消费的快乐感也给国人带来了特别的心情。

  在消费活动中,品牌对消费者具有三重价值:功能价值、象征价值和体验价值,其中象征价值因能回答和识别“我是谁”这一重要问题而受到消费者的特别青睐。这时,品牌作为“身份和地位”差异的符号,而成为消费内容的一部分。例如,手表是男人的第二个表情,一块表总能与男人品位与修养联想在一起,路易-卡地亚家族的手表更被誉为上流社会的宠物。

  十七、十八世纪一般财富阶级的标识是,如果你有一块表。而那时上流社会的标识是,谁能有一块为了欣赏歌剧或音乐会而专门定制的表,谁就一定是来自上流社会。原因是,歌剧、音乐会等艺术在当时几乎就是上流社会人士的专享品。由于在欣赏歌剧或音乐会的时候,剧院内部除了舞台都处在无光的状态,导致人们无法阅读时间。所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制表师为此特别发明了一种可以发出像教堂钟声一样的时计,即问表。这种手表由于技术难度极高,制作耗时长,费用高昂这几大特点,导致产量极其有限。一般只有贵族能够有机会定制到。不过,虽然18世纪已经离我们久远,但这种无形的符号却伴随着这个特殊社会阶层,慢慢成为传统的一部分。所以,你是否在上流社会之列?看看你的手表吧!

  与大人物交往艺术

  身处上流社会,大鱼们总是希望能够利用比自己更大的鱼来更快成长和获利。因此,如何接近比自己更大的鱼也是一门很讲艺术的社交行为。此时,请记住:接近比自己更有钱人的时候要非常小心,其小心程度不亚于围捕非洲角马或者麋鹿。

  对他们来说,钱就是他们的生命,你找他们要钱,简直就是要吸他们的血。请记住乔治·华盛顿在《举止和谈吐中的礼貌与端庄》中提到的第三十七条法则:“与高雅人士交谈的时候,身体不要斜靠其他物体,不要长时间盯着别人的脸,也不要和他们站得太近,至少要有一步的距离。”要想象自己正在一节舞蹈课上,排练着节目中优雅的舞姿;你必须神情专注、逢迎,像雌鹿一样纯真无邪、坚定、谦逊、充满敬畏。你最好还能为面前的重要人物整理文件、开门、拉椅子。只有在重要的专栏作家面前,你才有必要露骨地巴结。

  为了获得赞助,逢迎新贵与逢迎老钱,意味着两种完全不同的音乐风格。新一代有钱人更为爽朗,更富于节奏,对戏剧性的行为更欣赏。然而老钱们,则更喜欢类似小步舞曲式的缓慢动作。

  学习写贺信

  在报纸上查找人名,凡是那些获了大奖,接受了数目可观的钱财,或被任命了要职的人们都在查找之列。每天中午之前,至少要送出五封贺信。要注意,你的赞誉之词一定要与你和对方的熟识程度相一致。

  如果你与对方确有交情,你的贺词就可以随意一些,简短一些。如果你与对方仅有一面之交,那你就应当附上两段贺词,加上三个寓意不俗的形容词。如果对方只是你心存仰慕却并不相识的名人,那你就要附上四段贺词,加上六个务必恭维的形容词,另加一句赞誉,可以拿打棒球来做比方。这是上流人士的通行礼仪,也是接近上流人士的好办法。

  社交求助

  上流人士也会遭遇不测,一旦遭受大量财产损失或接近破产时,他就必须要找银行或同僚周转。深刻了解上流社会社交规则的人不会露出自己的底牌,而是平静如往常,就像在处理一件日常的公文一样。

  记住:即使你处于即将失去妻子、孩子、房子以及名誉的紧急关头,神情也要假装出一副淡淡的漠然。你应该向同僚要求一千万而不是一百万的赞助,并且想象成你是在和自己的裁缝讲话。这条规则值得你反复品味,其中的深意慢慢你就会了解。

  面对新钱老钱

  进入上流社会,你要分清楚面对的是新贵还是老钱,他们巨大的背景差异会给你的社交带来不同的问题。因此,了解他们的习惯和行为方式会让你更有效的与之打交道。新贵们刚刚进入一个更高的阶层后,就会像孩子们比较各自的生日礼物或棒球卡那样,比较彼此财产的多寡;新贵们会提到自己拥有的摩托艇的具体长度,赛车发动机的功率,以及参加他们主办的宴会后写来感谢信的著名作者的名字。

  而那些老钱们则更喜欢比较记忆。谈论自家曾祖母冰茶的品质,谈论挂在的老宅大厅里的绘画,以及表演迪迪舞蹈的那个夏天里草坪的模样。

  因此,面对新贵们你可以谈论最新的股市内幕或与社会消费趋势相关的新闻;面对老钱则要谈论情调和上世纪的贵族艺术。

  美国贵族传统

  通过个人奋斗取得财富早已成为美国式的神话,这种社会风尚从根本上体现了在美国占统治地位的宗教——新教的道德伦理观。

  回顾历史,乘着“五月花”号轮最早来到新英格兰地区的欧洲移民就是那些躲避欧洲宗教迫害的清教徒。清教类似加尔文的新教,把财富的积累看作上帝的恩宠的表现。美国新英格兰地区最早发迹的商人和制造业主几乎无一例外都是清教徒。如美国垄断财阀保罗·梅隆的祖父托马斯·梅隆从小就接受清教徒的伦理观“赚钱乃是上帝的旨意”。他在拜访了一位富有的实业家后就立志要与这些阔佬“平起平坐”,这成为他一生的奋斗目标。

  在美国,赚钱是一种美德,赚了钱后究竟该干些什么事情?《圣经》中有一段记载,耶稣曾对他的门徒说:富人想进天堂比骆驼穿过针眼还难。换言之,富人进天堂的前提条件必须是散尽钱财。这与美国上流社会的一些人热衷于慈善事业是有关联的。

  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起步时一无所有,去世时总共捐献了3.5亿美元。美国航运大王范德比尔特也是试图以对于艺术的捐献来摆脱自己出身贫穷的阴影。当今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与夫人一起创建了比尔和梅琳达基金会,该基金会每年的捐款金额超过了10亿美元,用于资助医疗、保健事业。

  在欧洲,有贵族封号的人不仅意味着他的血统纯正,还意味着他的举止、教养、风度甚至道德方面都为人楷模(当然历朝历代的贵族阶层都有丑闻缠身也是不争的事实)。同样,在美国一个人有可能在一夜之间暴富,但他决不可能一夜之间迈入受人尊敬者的行列。要赢得世人的尊重、要得到社会的承认还需要练“内功”。卡内基音乐厅、杜克大学、福特基金会等等名字似乎都在提醒人们注意,现在处在美国上流社会的人士在巧取豪夺的同时还有事业成功后回馈社会的另一面。

  纽约的“贵族区”

  对于一般人而言,10021只是美国某一个地区的邮政编码。然而,对于美国人口学家来说,他们清楚地知道这个编码代表着美国最富裕的社区:位于纽约市的、介于第五大道和东河之间的、从东61街到东80街的这片区域。这一地段的核心区则是有着“贵族区”之称的社会名流王国。这里盘踞着拥有财富、权力和社会地位的机构团体、最时髦的私人俱乐部、最好的私立学校。

  在美国建国初期,像纽约、费城、波士顿那样的港口城市中的上流社会家庭一般都将宅地建在城中最早开发的地区,即所谓的“下城”(Downtown)。在纽约市,上流社会家庭开始在华尔街一带筑屋。到了18世纪后期,随着城市的扩展,上流社会将宅地迁至百老汇大街附近。到了镀金时代,纽约市的豪门望族纷纷从下城的宅邸迁入上东区,他们沿着中央公园以东的第五大道建迷你式法式城堡、维也纳式宫殿,上东区遂成为名流聚集之地。至今这些宫殿依然存在,有的已经被外国驻纽约的外交使团购买,有的则由新的主人继续使用。 居住在纽约市第五大道和公园大道附近的一些名门望族至今仍然保留每年举行冬、夏两季社交聚会的传统。现在,这类社交聚会的性质已经从早年的“社交阶梯”变成一种家族公共关系的联络方式。

  另外,一些封闭式的私人俱乐部也是上流社会人士热衷交往的地点。封闭式私人俱乐部最早在19世纪末出现,参加某一封闭式私人俱乐部是当时具有上流社会身份的一种标志。最早加入这些俱乐部的成员都是工商界的杰出人士。这类俱乐部包括:纽约的“世纪协会”、费城的“费城俱乐部”、匹兹堡的“林肯俱乐部”、芝加哥的“芝加哥俱乐部”、旧金山的“太平洋联盟”等等。这些俱乐部从全美各地招收社会名流,它作为上流社会“团结一致”的象征,成了上流社会内部交换意见、达成妥协的最佳谈判场所。她的私密性、非正式性都为统治阶级内部排除分歧、达成共识创造了氛围。现在,年轻一代的社会名流更愿意使用俱乐部作为社交的场所,而不像他们的父辈、祖辈那样在家举办大型社交聚会。

  结“秦晋之好”既是上流社会成员之间加强彼此社会地位的一种办法,也是在经济危机到来时上流社会家庭之间互相救助的一种同盟。比如在20世纪70年代,尼克松的女儿嫁给了艾森豪威尔的孙子,两家联姻使各自家族的社会地位都得以巩固。1995年居住在纽约曼哈顿上东区的居民们就目睹了一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的女儿嫁给世界上“血统最纯正”的家庭的婚礼场面。22岁的亚历山德拉·娜塔莎·米勒嫁给具有最古老德国贵族血统的冯·依贡·富尔斯泰伯格王子。新郎的母亲叫戴安·冯·富尔斯泰伯格,是一位设计师;新娘的父亲则是经营全世界机场免税店业务的亿万富翁。在此前不久,亚历山德拉的姐姐茉莉就已经嫁给了被废黜的希腊国王的大儿子。像这样的“财富嫁给衔头”的婚礼在美国社会还要无休止地演绎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