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酒和雪碧喝了会怎样:中国长城史 第二章 春秋长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1:29:21
中国长城史 第二章 春秋长城

长城之父
齐长城

一、长城是随着霸权而产生的防御工程

长城是城池的扩大,《易经》上说:“王公设险以守其国”。山川的险要为敌我共有,城堑的险要则专为我有。修筑长城必须有众多的人力,充足的经济实力,足够的兵员和外有与本国实力匹敌,需要防御的对方。夏、商、周三代外面没有强敌,周天子畿内千里,兵车万乘,四面有方伯、诸侯拱护,没有修筑长城设险守国的必要。到了春秋初期,周室衰弱,诸侯互相攻伐,结果出现了齐、楚、晋、鲁、郑、宋、秦等十多个强大的诸侯国,拥兵数万至十万以上,有了修筑长城的实力,守卫长城的兵员和必须防御的对方,故长城是随着霸权而产生的防御工程。
春秋时期最先称霸的是齐国。《资治通鉴外纪》56页载,周厘王三年(前679)“春,齐桓公始伯,楚亦始大。”这年是齐桓公小白立之七年,楚文王熊赀十一年。
周天子分封诸侯有定制,公侯封地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有功者在各地赐以采邑。公侯兵车千乘,士卒不过三千人,《吕氏春秋•慎势》中说:“王者之封建诸侯,越近越大,越远越小,海上有十里之诸侯。”杜绝诸侯尾大不掉,拥兵自重,酿成叛乱。最大的诸侯如齐、鲁、郑、晋封地广袤各百里,领域一万平方里,相当现在两三县之地。周天子不会分封诸侯连片广大土地,使其坐大难制。
幽王姬宫涅被犬戎杀了,平王宜臼由郑、晋夹辅东迁洛邑,天子势力微弱,诸侯互相攻伐,郑是最早兼并诸侯的国家。公元前806年宣王姬静封其弟桓公友于郑,在今陕西华县东,幽王时为司徒。桓公见周室将亡,率部族迁徙到今河南东虢、郐两国之间,虢、郐见桓公方用事,献十邑。桓公子庄公寤生立,前769年灭郐(河南密县东南);前767年灭虢(河南荥阳东北),定都新郑。大约因郑是周天子嫡亲,并未受到谴责。
而齐桓公于公元前684年首先灭谭(山东章丘西),接着前681年灭遂(山东肥城南)。孔子《春秋》连书二灭,予以谴责。越二年,前679年,齐桓公始称霸主。史书说,“齐桓公并国三十,启地三千里。”有的说,“齐桓公外事则诈邾袭莒,并国三十五。”
楚国则更小,是五十里的子国。楚文王二年(前688)楚师伐申(河南南阳北20里)过邓(河南邓县),邓祁侯三甥骓甥、耼甥、养甥请杀掉楚子,邓君不许。三甥说:“灭邓者,必是此人。”楚逐渐强大,江汉诸小国全都畏服,过了十年,公元前678年楚终于灭邓。史书说:“楚文王之后并国三十九。”一说:“楚庄王(熊侣,前613—前591)并国二十六,开地三千里。”庄王时楚才称霸,故齐长城比楚方城之建要早得多。
春秋初期,鲁东征西伐也是一个强国,国土由一万平方里,扩大到数十万平方里,究竟灭了哪些国家,不知为什么《春秋》、《左传》没有记载,是不是《春秋》为之隐讳?

二、齐长城是齐鲁划分势力范围的界线

桓公立之元年(前685),桓公告管仲说:“寡人希望诸侯之间没有纷争,打算小修兵革。”管仲不同意,说:“百姓疲困,应先亲近百姓,停止练兵,与其厚于兵,不如厚于人。齐国社稷未定,公不始于人,而始于兵,外不亲于诸侯,内不亲于人民。”桓公答应了,可不照管仲的话去做。
二年,齐国内不安定,桓公又告管仲要练兵,管仲又说不可,公不听,果练兵。桓公与宋夫人饮酒船中,夫人荡船而惧公,公怒。出之,宋受而嫁之蔡侯。桓公告管仲要伐宋,管仲谏,不听,果伐宋。诸侯兴兵救宋,大败齐师。桓公归而令全国之内练兵,增加关市税额,依据勇武战斗的表现授予爵禄。内夺民用,国家越乱。鲍叔牙非常忧虑。管仲说:“我君警惕性很高,其智慧非常人可比,等他自己醒悟吧!”桓公又自练兵。
三年,桓公将伐鲁,说:“鲁国邻近寡人,他救宋也最快,寡人将讨伐他。”管仲谏,不听,兴师伐鲁。到了鲁地长勺,鲁庄公起兵逆战,大败齐师。(《春秋》、《左传》把长勺之战记在桓公二年)桓公说:“我兵还是少,多修兵车,我三层包围之,看鲁国怎能阻挡我!”
四年,齐国大练兵,同甲十万,车五千乘。对管仲说:“我士已练,我兵又多,寡人欲服鲁。”管仲喟然叹息说:“齐国危险了,君不竞于德,而竞于兵,天下之国带甲十万者,已有好几个,我欲发小兵以服大兵,内失民心,诸侯设备,国人设诈,社稷怎能不危亡呢!”公不听,果伐鲁,鲁不敢战,离国都五十里,为之设关,请自比关内侯,服从齐国,齐也不得进一步侵犯鲁国。《淮南子•泛论训》说,“曹刿为鲁将兵,三战不胜,亡地千里。”桓公战胜鲁国得地千里,非常高兴,答应鲁庄公请求,盟于柯(即东阿,在山东阳糓县东北50里阿城镇。)。将盟,曹刿以匕首劫桓公于坛上,逼桓公胸,说:“请君侯归还鲁国的土地!”桓公见事不妙,只好许之。已而,曹刿去匕首北面就臣位,桓公后悔了,要杀掉曹刿不还土地。管仲说:“背弃信义,杀了曹刿,是一时小痛快,而失信于诸侯,丢掉援助,不可这样做。”桓公乃和鲁庄公、曹刿盟,归还曹刿三战所失的土地。诸侯闻之,皆归心齐桓公。(《史记》将此事记在桓公五年)
从此桓公专任管仲,修内政,不修兵革,自守边境,不干预别国内政。《公羊传》说:“桓公之信,著乎天下,自柯之盟始。”
齐长城之建当在这一年,桓公四年,公元前682年。齐长城是齐、鲁划分势力范围的界线。当时齐、鲁国势相当,而鲁稍差。鲁国土由一万平方里扩大到数十万平方里,扩大数十倍,春秋初期鲁也是一个强国。齐筑长城表明不再向南扩张领土。
张维华著《中国长城建置考》文中说,详考春秋时齐鲁之疆域亦不以长城为界。据《左传》所载:鲁僖公十七年(前643)齐桓公卒以前,齐地在长城之南者。有嬴(今泰安县东南50里)、郕(今宁阳县东北)、堂阜(今蒙阴县西北)、北杏(今东阿县北)、遂(今宁阳县西北30里遂乡)、阳(今沂水县西南阳都城)六邑,断定齐长城不是建于桓公之时。学者认为《管子》一书驳杂不纯,其中所说或为异时所追述,或为后人所假托,非尽属管仲之言。至于《轻重篇》之为伪作尤为后人所称说,未可取以代表春秋时之史实甚明。《通鉴外纪》引晋博玄曰:“管仲之书,过半便是后之好事者所加,乃说管仲死后事。《轻重篇》尤复鄙俗。”
本人认为,齐长城之建是为划分齐、鲁两国势力范围,不是绝对的国界,长城之南必有齐飞地、飞邑,符合当时实情。

三、《管子》书中说齐桓公已建有长城是可信的

1、《管子•轻重丁》载,“阴雍(雍,堤防)、长城之地,其于齐国三分之一,非谷之所生也……长城之阳,鲁也;长城之阴,齐也。”可是学者认为《管子》一书驳杂不纯,尤以《轻重篇》卑俗,言不足信。否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建的长城是齐长城。本人写的《“管子”一书是后人伪托吗》一文提出若干论点,认为《管子》书中所载能真实反映春秋初期情况,《春秋》、《左传》、《国语》、《史记》所载则不能真实反映春秋初期情况。全文见后。
2、1928年河南洛阳城东35里金村太仓古墓出土“□氏编钟”十三枚,其中铭文为“□氏编钟”四字者八枚,铭文长六十一字者五枚。铭文之长短者各一枚存在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古物馆,其余十一枚均藏在庐江刘体智家。
六十一字铭文为:唯二二又再祀,□羌乍□。□辟□宗□□征秦遐齊,入長城,先會于平□。武侄寺力,□□楚京,賞于□宗,令于晋公,邵于天子,用明則之于銘,武文口剌,永□毋忘。
考证这是周威烈王二十二年(前404),齐康公贷元年,也即《竹书纪年》所载:“晋烈公十二年(应是十六年),威烈王命韩景子、赵烈子及魏师伐齐,入长垣。”的一次战争。
这次战争是因田氏内乱引起的。按田庄子相齐宣公,齐宣公十五年(前441)田庄子卒,明年田悼子立。悼子卒,其次立田和。《水经注•瓠子河》848引《竹书纪年》“晋烈公十一年(应是十五年)田悼子卒,田布杀其大夫公孙孙,公孙会以廪丘叛于赵,田布围廪丘。翟角、赵孙屑、韩师救廪丘,及田布战于龙泽(廪丘即今范县东南70里义东保,龙泽也应在附近),田师败逋是也。”《史记•田敬仲完世家》1886页载,“齐宣公五十一年(前405)”公孙会以廪丘叛于赵。”本人认为田布就是田和,公孙会即田会。《史记•六国年表》作田会以廪丘反。田和是田庄子之子,田会是公孙孙之子。
《吕氏春秋•不广》载“齐攻廪丘,赵使孔青(即孙屑)将死士而救之,与齐人战,大败之,齐将死,得车二千,得尸三万,以为二京(积尸封土其上,谓之京观。京,人工筑起的高丘。),宁越请孔青曰:“不如归尸,以内攻之。”(见《资治通鉴前纪》101页)这次战争非常激烈。
《水经注•汶水》引《竹书纪年》则载“王命韩景子,赵烈子、翟员伐齐入长城。”《吕氏春秋•权勋篇》云:“魏文侯可谓好礼士矣,好礼士故南胜荆(楚)于连堤,东胜齐于长城。”按翟员为翟角之误,翟角为文侯所礼士之一,后为将,与韩、赵将师共伐齐。
此组编钟乃周威烈王命晋烈公赏赐韩景子功绩的乐器。关于“征秦遐齐”,秦,原是鲁地,即今河南范县西北之古范县。鲁庄公三十一年(前663)“秋,筑台于秦”。后其地属齐,孟子“自范之齐”即此,为入齐必经之路。可见齐长城为春秋时姜齐所建。

四、齐长城的长度

齐桓公所筑长城长度不超过360里,战国田齐时,向东延伸修筑到海边,达千余里。
1、《管子•小匡》说,齐封疆“地南至于岱阴(泰山之北),西至于济,北至于海,东至于纪随(纪在东光南,随不明。),地方三百六十里。”故齐长城最初长度在360里之数。灵公十五年(前567)齐灭莱(黄县东南莱子城),公元前445年楚灭杞(安丘县东北),楚得杞地不能永守,其地归齐所有,齐成了东方千里大国。
2、公元前431年楚灭莒。前379年田齐取代姜齐。直至前249年楚灭鲁,齐、楚成了邻国。战国时期战争规模更大,齐国为防楚、防韩、魏、赵三晋攻伐,长城向东延伸,长达千余里。齐长城成为钜防。《国策•秦策》张仪说秦王曰:“昔者齐南破荆,中破宋,西服秦,北破燕,中使韩、魏之君,地广而兵强、战胜攻取,诏令天下,济清河浊,足以为限,长城钜防,足以为塞。”
3、《史记•赵世家》“赵成侯七年,(前368)侵齐,至长城。”《括地志》:“所侵处在密州(诸城县)南三十里。”这一年是周显王元年,田齐桓公七年。此时齐长城已修到海边了。
4、《史记•苏秦列传》引《竹书纪年》语云:“魏惠王二十年(前350),齐威王筑防以为长城。”是年为周显王十九年,齐威王七年。齐威王即位,委政卿大夫,九年之间,诸侯并伐,国人不治。威王一鸣惊人,“起兵西击赵、卫,败魏于浊泽(河南临颍西北),而围惠王。惠王献观(山东莘县观城镇)以和。赵人归我长城。”赵人归还的长城当指前所侵密州长城。
5、《史记•楚世家》《正义•太山郡记》云:“太山西北有长城,至琅邪台入海。”《齐纪》云:“齐宣王(前319—前301在位十九年)乘山岭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
6、山东泰安市路宗元、孙立华、张广坪、和进海、李继生五位老同志从1996年11月2日至1997年10月20日,历经一年时间,迂回行程2万多里,翻越2000多座山峰,测出齐长城准确长度为1237.8里,其中有遗址者占64.3%,蜿蜒在1518座山峰上。西端起点在今长清县孝里镇广里村东北500米处的“岭子头”,东经116度34.5分,北纬36度21.6分。东端入海处在今青岛市黄岛开发保税区东侧,是沿小珠山北峰,过鹁鸽山、大顶山,经徐山东去,在东于家河村东北海边入海,东经120度11分,北纬35度59.5分。长城有三条复线。发现重要关隘12处,便门9处,城堡、兵营遗址50处,烽燧13处。齐长城的构筑特点是利用地形地物,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整理了大量的第一手考察资料,共拍摄图片8000多幅,录制影像800分钟,绘制出有史以来第一张准确的《齐长城遗址图》和《齐长城位置走向图》,整理出各县境《齐长城调查表》,编纂了一部55万字500幅图片的《齐长城》巨著,以及路宗元同志9万多字的《考察日记》。
“长城之父”应归诸齐长城,而不是楚方城。五位老同志的长城考察也开创了长城考察新纪元。各地长城研究者都这么考察,长城学那里还会有空白!

《管子》一书是后人伪托吗
《辞海》说,《管子》一书是战国时期齐稷下学者托名管仲所作,其中也有汉代附益部分。《千古之谜》甚至说有王莽时期的作品。
管仲卒于公元前645年,管仲卒二年齐桓公卒(桓公四十三年,前643)。考证齐桓公28—30岁即位,卒年为70—72岁,管仲应比桓公长10岁以上。管仲卒后94年(前551年)孔子诞生,故孔子比管仲晚出生170多年。本人提出下面诸问题,认为《管子》一书确能反映春秋初期的真实情况,《春秋》、《左传》、《国语》、《史记》则不能反映春秋初期的真实情况。

一、齐南伐楚

1、前因;《春秋》等载,“蔡穆侯以其女弟为齐桓公夫人,桓公与蔡夫人戏舟中,夫人荡舟惧公,公怒归蔡女而未绝也,蔡侯怒,嫁其女弟。桓公怒,帅齐、鲁、宋、陈、卫、郑、许、曹八国诸侯兵伐蔡,蔡溃,虏穆侯,遂伐楚。”《管子•大匡》则是“齐桓公与宋夫人饮船中,夫人荡船而惧公。公怒,出之,宋受而嫁之蔡侯。桓公伐宋,诸侯兴兵而救宋,大败齐师。”没有说伐蔡。
2、伐楚原因;《春秋》等,桓公使管仲对楚使曰:“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供,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寡人之罪也;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按周昭王十八年(前977)“南巡,归渡汉水,汉滨之人进胶舟渡王,中流舟解,王及祭公溺死。辛由靡臂长多力,时在王右,逐波援救亦死。周王侯其后于西翟(           )。”昭王死在什么地方?《水经注•沔水(汉水)》载,“沔阳县(今湖北仙桃市)有云梦城(今安陆县),东有左桑,百姓佐(办)昭王丧事于此,成礼而行,故曰佐丧。左桑,字失体耳。沔水又东,得合驿口,朝遣驿使,合王丧于是,今须导村正有大敛口,言昭王于此殡敛矣。沔水又东,谓之横桑,言得昭王丧处也。”郦道元于后提出昭王死的地方在汉水下游,尸首怎么会逆流而上的质疑。总之,昭王死的地方在今安陆县境,大约是被今安陆县的郧国或应城县西的轸国老百姓害死的。其地西距楚都丹阳(今秭归县东南)直线距离也有600里之遥。当时楚是五十里子国,真要害死昭王,王室焉能罢休。昭王之死与楚毫不相干,号称明主的齐桓公、贤臣的管仲难道连这么大的事件也不清楚!这是《春秋》、《左传》等书最大的纰漏。
看看《管子•霸形》是怎么说的,“楚人攻宋、郑,烧焚郑地,使城坏者不得复筑也,屋之烧者不得复葺也,令人有丧雌雄,居室如鸟鼠处穴。要(取)宋田,夹塞两川,使水不得东流,水深灭垝(音诡,毁墙),四百里而后可田也。楚欲吞宋、郑而畏齐,思人众兵强而能害已者,必齐也。于是楚王号令于国中曰:“寡人之所明(尊)于人君者,莫如桓公;所贤于人臣者莫如管仲。明其君而贤其臣,寡人愿事之,谁能为我交齐者,寡人不爱封侯之赏焉。”楚用文武两种手段企图吞并宋、郑。
3、伐楚时间:《春秋》等,周惠王二十一年(前656)春正月,齐等八国伐蔡,蔡溃,遂伐楚,次于陉(方城)。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师退,次于召陵。正月出兵,夏,屈完来盟,八**队在陉前至少师老两三个月,不合作战速战速决的规律。《管子》则说,齐兴兵南存宋、郑,发出号令说,不是进攻楚国,要和楚王遇,冬会叫遇。南方冬天为旱季,利于行军作战。
4、结果:《春秋》等,“次于召陵,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楚王没有露面,屈完几句大话迫使齐桓公盟誓,退兵。八国君主和一国大夫盟誓,不合春秋盟誓常例。
《管子》则是“桓公与楚王遇于召陵之上……因以郑城与宋水为请于楚,楚人不许。遂退七十里而舍,使军人城郑南之地,立百代城(是一道郑南界西界的长城)焉。曰,自此而北,至于河上,郑自城之。而楚不敢隳(毁坏)也。东发宋田,夹两川,使水复东流,而楚不敢塞也。遂南伐楚,逾方城,济于汝水,望汶山(即岷山,长江之源),致吴越之君。”
5、评论:《春秋》案曰:“五霸桓公为盛,而桓之功,莫大于攘楚。”宋理学家朱熹亦称“其仗义,不由诡道。”《春秋》等书说齐对楚军未动毫毛。《管子》桓公在遇上的言辞,义正词严,行动有文有武,在方城重创楚军,越过方城,招致吴越之君。而楚成王没听齐桓公遇上之令,擅废世子商臣,招来杀身之祸。
6、周昭王死因;昭王死因在《国语•周语•内史过论神》中载,“昔昭王娶于房,曰房后,实有爽德(失德),协于丹朱,丹朱凭身以仪之,生穆王焉。”房,周国名,子爵,在今河南遂平县。是说穆王是房君丹朱的私生子。《史记•周本纪》穆王即位春秋已五十。昭王在儿子穆王五十岁时还到房国及其以南江汉各国纠缠当地婚姻习俗,被那里的老百姓暗害而死,故穆王即位对昭王之死,“不赴告,讳之也。”

二、北伐山戎

1、原因:《春秋》等,“山戎侵燕,燕庄公告急于齐,齐桓公救燕,北伐山戎。”《管子•大匡》是,“狄人伐(伐杞,本人认为目的是伐齐),桓公告诸侯曰:“请救伐,大侯车二百乘,卒二千人;小侯车百乘,卒千人。”诸侯皆许诺。齐车千乘,卒万人,先至缘陵(山东昌乐县东南70里),战于后故(地名,或缘陵坏字),败狄。其车甲与货,小侯受之;大侯近者,以其县分之,不践其国。北州侯莫至,故伐北州侯令支、孤竹。”
《管子•小匡》管仲被囚在鲁,鲁大夫施伯就对鲁庄公说:“管仲者,天下之贤人也,大器也。在楚则楚得意于天下,在晋则晋得意于天下,在狄则狄得意于天下。”《春秋》鲁僖公元年(前659)狄灭邢。《吕氏春秋》:“中山亡邢。”可见春秋初期,中原有一个和齐、楚、晋同样强大的狄国,就是白狄建的鲜虞,战国时的中山。《康熙字典》引《广韵》:“古山戎孤竹,白狄岜子二国之地,秦为辽西郡,隋为北平郡,唐为平州。”山戎、白狄都在今河北卢龙一带,国土相连,互通声息。山戎国势强,中原称之北州侯,因支持狄人入侵齐国,故齐桓公予以讨伐。
诸子百家某书上说,齐兵北伐山戎,大军进入燕国,民**惊,管仲说明原因,才安定下来。可见齐伐山戎不是应燕国之请。本人在延庆县玉皇庙山戎墓陈列馆当讲解员,只剩下一份孤稿,被北京日报一记者借走没有归还,后来多次翻阅诸子百家始终没找到出处。
2、伐山戎前准备工作:《春秋》等,齐桓公与鲁庄公会于鲁济,请鲁发兵共同北伐山戎,庄公允诺,鲁人谋曰:“师行数千里,入北狄之地,必不反矣。”临行鲁国没有出兵。
《管子•山权数》桓公用一只宝龟作抵押,向富人丁惠借了能供三军北伐山戎够吃五个月的军粮谷子。《管子•轻重甲》因防御越国乘北伐山戎来侵,齐国训练水军五万。
3、北伐时间:《春秋》等说,鲁庄公三十七年,齐桓公二十三年(前663)北伐山戎。《韩非子•说林上》说,“管仲、隰朋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
《管子•大匡》则说“桓公遇南州侯(楚)于召陵,曰,狄为无道,犯天子令以伐小国,……北州侯莫至,上不听天子令,下无礼诸侯,寡人请诛于北州之侯。诸侯许诺。桓公乃北伐令支。”故齐伐山戎应在伐楚以后。《春秋》案也说,桓公二十三年伐山戎为“齐人伐山戎”,以外传考之,“齐桓亲伐山戎,在伐楚之后,盖鲁僖公十年(齐桓公三十六年,前650)夏,齐侯、许男伐北戎(即山戎),桓公乃亲行,故书齐侯。是年不过遣将薄伐,故循将卑师少之例,而称齐人也。”《管子•山权数》:“丁氏(丁惠)之家粟可食三军之师食五月,(桓公)召丁氏而命之曰:“吾有无赀之宝(宝龟)于此。吾今将有大事(北伐山戎),请以宝为质于子,以假(借)子之邑粟。丁氏北乡再拜,入粟,不敢受宝质。桓公命丁氏曰:“寡人老矣,为子者不知此数,终受吾质。”按桓公二十三年为52—54岁,不能算老;三十六年桓公为65—67岁,可以称老。当以《管子》之说为对。
4、战争结果:《春秋》等,齐灭掉孤行、令支二国,土地交付燕国,燕庄公送齐桓公出了国境,桓公割燕侯所至齐地予燕,燕在那里筑燕留城。其城在今河北沧州东北十七里。
《管子•小匡》,“北伐山戎,制令支,斩孤竹。”《水经注•灅水》说,齐伐山戎,从卢龙束马悬车,打到今延庆、怀来,故今怀来县小南辛堡乡之南水泉取名为桓公泉。《管子•轻重戊》说,代国和令支是毗连的国家,令支比代国富有。近年延庆县古城、玉皇庙,怀来县甘子堡发掘春秋初期山戎墓650多座,出土青铜礼器,青铜短剑、金、鎏金装饰品,说明彼时延庆、怀来是令支主要领土,而且富有。得山戎冬葱、戎菽(蚕豆),布之天下。说明山戎不是游牧民族,是亦农亦牧过着定居生活的民族。延庆县发现大批山戎墓证明它是定居民族。可是历史资料都说令支国在今河北省迁安县西。
5、中原步兵作战是从山戎学的:《左传》鲁隐公九年(前714)山戎侵郑,郑庄公惧怕山戎步兵作战对战车不利。次子公子突进伏兵胜敌之策,大败戎师。鲁昭公元年(前541)山戎侵晋,中行穆子荀吴当机立断,毁兵车为步战,得到副帅魏献子魏舒的支持,大败戎师。故中原步战是从山戎学的。山戎从千里之外进攻中原国家,是怎么以步兵战胜兵车呢?《旧唐书•北狄传》载,战争之始,“先讲武于国中,教习步战,每五人,以一人经习战阵者执马,而四人前战,克胜即授马以追奔,失应按罪至于死,没其家口,以赏战人。”延庆县发掘600座山戎墓,据我所知,只出土一件铜戈,多数是直刃匕首式青铜短剑,这就是它以步胜车,横行燕、代,进攻齐、郑的有利武器。
6、评论:孔子赞誉管仲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无)管仲,吾其被(披)发左衽矣(变成山戎人了)。”
春秋初期以白狄鲜虞为主建立的狄国,本是个大国,侵齐失败,大片土地被晋等国割去,变成了战国时期的中山小国。
孤竹、令支都是周封子国。孤竹君二子伯夷、叔齐号称仁人,司马迁《史记》列其传为第一。《管子》称之北州侯是有道理的,它们不是愚昧落后的民族。

三、春秋初期有多少诸侯国

《春秋》前面《春秋时期国家统计表》说春秋时期有123国,其中爵姓具有者50国;有爵无姓者15国,包括白狄、鼓;有姓无爵者17国;爵姓皆无者32国,包括鲜虞、房、狄;附庸9国。统计不够准确,前面说房为子爵;白狄、鲜虞、狄三者什么关系也不清;鼓为祁姓,子爵。
《管子•度地》说,“天子有万诸侯也,其中有公侯伯子男焉。”《吕氏春秋•慎势》说,“王者之封建诸侯,越近越大,越远越小,公侯百里(百里见方),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海上有十里之诸侯。以大使小,以重使轻,以众使寡,此王者之长治久安之道。”周王不会分封诸侯大片土地,使其坐大难制。
《管子•轻重丁》说,周天子封泰山,令诸侯必抱香茅一束,一束香茅只值百金,一次收入够周天子七年费用。可见诸侯国数之多。又说,齐欲西朝天子而贺礼不足,令于阴里筑城,墙三层,门九层,使玉人刻石为璧若干。齐请命于天子,诸侯朝见必须执石璧、彤弓。齐国卖石璧的收入可抵八年赋税。可见诸侯国数之多。如《吕氏春秋•直谏》说,楚文王后兼国三十九。《韩非子•有度》说,楚庄王并国二十六,开地三千里。齐桓公并国三十,启地三千里。《荀子•仲尼》说,齐桓公并国三十五。《吕氏春秋•贵直》说,晋献公即位五年,兼国十九。秦穆公益国十二,开地千里。《管子•轻重戊》说,齐、鲁灭掉中间衡山国。像百濮、群蛮、群狄都是诸侯小国。春秋初期大约有诸侯国万数。《战国策•赵策三•赵惠文王三十年》马服君赵奢曰:“且古者,四海之内,分为万国。城虽大,无过三百丈者;人虽众,无过三千家者。”

四、吴越两国是什么时候强大的

《史记》吴王阖庐三年(前512)伐楚始强。越则还晚,阖庐十九年(前496)越王勾践败吴军,阖庐伤指而死,越开始参预诸侯战争。
《管子》文中说,春秋时期吴越已显露头角。如《霸形》“逾方城,济汝水,望汶山,南致吴越之君。”《大匡》“吴人伐榖(国名,在湖北榖城县西北7里。)桓公救之,吴人逃。”《小匡》“诸侯多淫乱,不服于天子,桓公东救徐州,分吴半;存鲁,筑蔡鄢陵(在河南),割越地。”《轻重甲》“天下之国,莫强于越……齐北伐山戎,越人果至。”
至于《管子•小称》文中有毛嫱、西施名字。《中华大字典》西施,为古美女之通称,《管子》所称毛嫱、西施,此古之西施;《墨子》所称西施之沈其美也,此吴之西施。”西施不是一人。

五、九合诸侯

《春秋》、《左传》所载,从齐桓公即位之五年至其四十二年(前681—前644)38年之间会盟达23次,远远超出九合诸侯之数,也看不出哪次是主要盟会。《国语•齐语》说,“桓公大朝诸侯于阳谷。”阳谷为齐地,在今山东阳谷县东北30里。《管子•小匡》说,“桓公率天下定周室,大朝诸侯于阳谷。”既称定周室,阳谷之会应在周襄王四年(齐桓公三十八年,前648)。襄王异母弟叔带与戎、翟谋伐襄王,襄王欲诛叔带,叔带奔齐。齐桓公使管仲平戎于周,使隰朋平戎于晋,重立襄王,一匡天下即指此。而《春秋》阳谷之会列在周惠王二十年,齐桓公二十九年(前657)只有齐、宋、江、黄四国。《左传》说阳谷之会谋伐楚也。显然与史实不合。
齐桓公之霸不是凭武力征伐或凭空想象而成。《管子》对霸业形成讲得非常具体明白:1、修内政,慎外交;2、正封界,睦邻国;3、正诸侯,赏孝悌谏善,管仲赏于国中,桓公赏于诸侯;4、征伐:(1)东救徐州,分吴半,存鲁;筑鄢陵,割越地;(2)南伐楚,存宋、郑;(3)中救晋公,擒狄王;(4)北伐山戎,强燕国;(5)西征西虞,秦戎始从。
桓公率天下定周室,大朝诸侯于阳谷,兵车之会六,乘车之会三,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每次会诸侯都对诸侯提出明确约束。《幼官(玄宫)》载,“一会诸侯令曰:非玄帝(周天子)之命,毋有一日之师役。再会诸侯令曰:养孤老,食常疾,收鳏寡。三会诸侯令曰:田租百取五,市赋百取二,关赋百取一。毋乏耕织之器。四会诸侯令曰:修道路,偕(统一)度量,一称数(统一斤两),薮泽以时禁发之(不得滥采伐、捕猎、网鱼)。五会诸侯令曰:修春秋冬夏之常祭,饬(整顿)天壤山川之故祀,必以时。六会诸侯令曰:以尔壤生物供玄宫(宗庙),请四辅(三公,四辅,司祭者),将以礼上帝。七会诸侯令曰:官处四体(指视言貌听之官而言,所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而无礼者,流之焉莠命(秽乱教命者处以流刑)。八会诸侯令曰:立四仪而毋议(议读为俄,倾邪。)者,赏之于玄宫,听于三公。九会诸侯令曰:以尔封内之财物、国之所有为币(进贡周天子的礼物)。九会大令出焉,千里之内诸侯(此句本人所加),常至。千里之外,二千里之内,诸侯三年而朝,习命;二年,三卿使四辅;一年正月朔日,令大夫来修,受命三公。二千里之外,三千里之内,诸侯五年而会,习命;三年,命卿请事;二年,大夫通吉凶。三千里之外,诸侯世(三十年)一至;十年,重適(音敌,诸侯世子)入,正礼义;五年,大夫请受变(变读为辩,治国之言),置大夫以为廷官(质也,常驻朝廷的官吏。),入贡受命焉。“当时周之国土,《轻重甲》载,北至发(今黑龙江鄂伦春人)、朝鲜,西达禺氏(今新疆),南尽吴越,相当中国现在疆域,管仲主张用这些国家出产的珍珠,白璧、文皮、玉制装饰品作货币控制这些国家,八千里外的诸侯都得来朝见。看来齐桓公时已建成高度集中、民主、统一的分封制国家。比秦始皇暴力统一中国早400多年,可惜齐桓公不听管仲之言,导致身败国裂,一世霸主竟饿死宫中。

六、对《管子》文中其它问题见解

1、《管子•轻重戊》争买衡山国械器的有个赵国,《地数》、《轻重甲》也提到赵国。学者据此说《管子》一书成书于战国时。按春秋时有韩、魏二国、均姬姓,在今山西,为晋所灭。《夏商合传》说,“夏孔甲之世有幸臣模冲,封邑于赵,即以为氏,赵良即其子。良为夏桀父帝发之幸臣,发以其有材能勇气,遂用之为司马。”可能春秋时期齐之南有赵国。
2、《七臣七主》有“楚王好小腰而美人省食。”说楚王指楚灵王,公元前540~前529年在位,时管仲已死一百多年,学者引此证明《管子》非管仲所作。按一个时代一个地区对妇女的审美标准,是比较长期且普遍的观点,如吴越蹙眉、汉代缠足,唐代丰满,以至法国束腰,都是长期的审美标准。焉知前代楚王不喜欢细腰呢?
3、《侈靡》有“雕卵然后瀹(音跃,煮)之,雕□(柴)然后爨之。”说春秋时期齐国没有这么高的消费水平。据《轻重戊》载,齐为制服鲁、梁二国,“桓公服绨(丝织品之厚而华泽者),令左右服之,民从而服之。”及至鲁、梁二国都织绨,卖给齐国,桓公又率民去绨而衣帛。说明齐消费水平之高是为政治服务的。
4、《侈靡》还有“妇人为政,铁之重反于金。”一句话,本人认为这是管仲对社会发展的预见,将来妇女也可参加政治,有一天铁器的用途要超过青铜器。如妇女为政确有所指,则指周惠王继后陈妫废襄王,立其子太叔带,造成周室内乱,与吕后何干?《地数》说,天下“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山,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山。”是时齐、晋等大国已有炼生铁作坊。但铁比铜难炼,齐采取国民合炼分利办法,《轻重乙》载,“故善者不如与民,量其重,计其赢,民得其七,君得其三。”的记载,管仲是最早提出公私合营开采矿山的人。
5、《地数》等篇说,“珠玉为上币,黄金为中币,刀布的下币。”《国蓄》说“前有万乘之国,而后有千乘之国,谓之抵国;前有千乘之国,而后有万乘之国,谓之距国。”《山至数》说,“君人之主,兄弟十人,分国为十;兄弟五人,分国为五。”是当时有的国家仍采取西周的分封制,有的国家进行变革,不再分封子弟,由君主直接统治地方,建成万乘大国,这是典型的春秋初期情况。
6、《轻重乙》载,“一农之事,必有一耜……然后成为农;一车必有一斤(斧头)……然后成为车;一女必有一刀……然后成为女。”当时青铜奇缺,由官府制成兵器发给士卒,制成工具发给农民、工匠、妇女,死后用以殉葬。延庆县玉皇庙山戎墓殉葬品,男性有青铜短剑的是士卒,有铜锛、斧、凿的是车工,女性则有铜刮刀、锥管。酋长人物有青铜礼器、戈、马衔、箭镞等。出土文物与《管子》所载时间、内含相合。

七、对管仲的评论

1、《国语》传为左丘明所作,其中《齐语》全抄自《管子》,可见左丘明见过《管子》其书,尊敬管仲其人。
2、《韩非子•五蠹》载,“合境内之民皆言治,藏商(鞅)管(仲)之法者家有之。”1987年湖南慈利县石板村战国楚墓出土竹简近千枚,其中有《管子》佚文。(《简帛发现与研究》31页)可见战国时期《管子》一书流传很广。
3、蜀汉丞相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
4、明吏部侍郎赵用贤曰:“知王者之法,莫备于周公;而善变周公之法者,莫精于管子。”
5、《管子》一书在政治、军事、经济、教育诸方面论述内涵广泛,思想博大,立论准确,言词精邃。主张以法治国,以人为本。管仲不是愚忠者,故不死于公子纠,着眼点是国家、社稷、天下,希望桓公垂拱而治,成就王业。民心向背是统治者安邦治国的关键,奢侈是侵蚀民心、滋生腐化、败坏国家的温床,本国强盛叫作霸,兼正各国叫作王。国家的强弱和它国土大小、人口多少不成正比,而和它的治国政绩成正比,汤七十里、文王百里终成王业。桓公没有成就王业的意图,勉强答应管仲成就霸业是最大的可悲处。
政治主张以法治国,《明法》中说,“威不两立,政不二门。”“上令必须下行,不能道留;下情必须上达,不能道止。”《正世》中说,“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
军事主张不战而胜,比孙武“知已知彼,百战不殆”高出一筹。当代某些大国的政治家不理解“不战而胜”的道理,以致陷入战争泥淖。
减轻农民负担,“驰关市之征,五十而取一。赋禄以粟,案田而税,二岁而税一;上年什取三,中年什取二,下年什取一,岁饥不税,岁饥弛而税。”经济讲轻重,立足本国市场,一贯重视农业。以高价收买代国狐白皮,莱、莒薪柴,衡山械器,鲁、梁绨,楚国生鹿的轻重术,制服了这些国家。与当代某些国家在我国收购单一产品,俟该产品在我国发展起来后,制造理由骤然停止收购,使我方遭受损失如出一辙。
重视教育,对弟子应遵守的规则订得详细,连扫除执箕方向都有规定。
每次会合诸侯,必提出“毋貯粟,毋曲堤,毋擅废嫡子,毋置妾以为妻。”四条禁令,这是古今中外,上至国家君主将相,下至百姓家庭四大祸害之源。如囤积物资、破坏工农业生产,帝王篡夺,罢黜民选总统、总理,喜新厌旧,家庭离异都属之。希望将《管子》一书,重新归类整理,汲取中外学者呕心沥血研究的成果予以订正,如《幼官》改成《玄宫》等,将管子学说推向全世界。

八、《管子》一书是怎么流传下来的

经过对比分析,《管子》一书确记载得是春秋初期的真实情况,但书中分歧点也不少:如《大匡》先说,齐襄公被杀,公子小白奔莒,公子纠奔鲁,公孙无知立;雍廪杀无知,小白自莒先入即位,使鲁杀公子纠。或说,襄公逐小白,小白奔莒,襄公被杀,公子纠践位;小白回国,逐公子纠,公了纠走鲁被杀。像这样重要的事件,居然有分歧。其它《戒》和《小称》有管仲寝疾,桓公往问后事两篇内容基本相同的文章。令支又作离枝。文中常用“昔者”一词,说明写作文章时间距离事件发生时间已很久远。
管仲在,齐国治,百姓安;管仲死,齐国乱,百姓不宁。故管仲学说深入人心。《史记•管晏列传》管仲及其后代有封爵者传九代,至田齐而爵废。《幼官(玄宫)图》当是管氏宗庙中供奉的治国信条。据此推断《管子》一书为管仲后人收集编纂而成。孔子没有见过《管子》其书,汉淮南王刘安也没见过《管子》。太史公司马迁,只读过牧民,山高(形势)、乘马、轻重、九府(今本无此篇)数篇,司马迁如读过《管子》全书,所写的《管晏列传》对管仲事迹写得就不会那么短,那么枯燥无味。汉初朝廷诏令郡县献书,惠帝时齐地学者将《管子》重予编纂,讳帝名改盈为满,武帝时献书朝廷,推广开来。
用对话形式议论国家政事,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种散文,就《管子》和《论语》对话对比,《管子》是管子曰、桓公问曰、桓公问管子曰、管子对曰等句型;桓公答应管仲照办,写成桓公曰:“诺。”句型非常呆板。《论语》则句型多变,宰我问曰、子谓子夏曰、仲弓问子桑伯子、哀公问社于宰我、哀公问于有若曰、司马牛忧曰、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等多种形式。齐、鲁一家,交流频繁,文化水平不会相差悬殊,从上述句型看,《管子》成书时间要比《论语》早。《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
总之,(1)《管子》一书乃管仲后裔及其学说信仰者所收集,藏在管氏宗庙中。(2)书中文章大致分两部分,政论文系管仲生前所作;记叙文出自多人之手,比《论语》成书早,距管仲时代百年以后,故有很多分歧。(3)整理《管子》一书的人早于《论语》成书年代,推断是管仲四代孙庄子严或五代孙悼子其夷。(4)编纂写作者不论出自何人之手,它代表管仲的思想体系,不是战国时齐稷下学者或汉代人所伪托。(5)《管子》一书经过汉人重新整理。
现将齐侯世系、管子世系及有关事件列表。谨请专家学者指正。
以关城为主体的长城
楚  方  城

一、方城名称的由来

楚方城所在地河南省南阳市之北叶、南召等县,本是古申国地。申,周国名,孤竹君长子伯夷之后,原居今陕西、山西间,周宣王时一部分被东迁,分封于谢(南阳北20里),建立申国。春秋初,楚文王十二年(前678)楚灭申国。其留在原地部分称西申,或称申戎,也称姜氏之戎,后为秦所灭。
潘民中同志写的《方城地望考》中考证,方城本是城邑名,即今叶县保安乡前古城村之霸王城遗址,位于伏牛山脉与桐柏山脉距离最近之处“方城凹口”的最狭窄处。霸王城遗址分内外两重,内为400米见方的高台地,外为周约3000米的方形土岭,观其形状正合“方城”之名。世传西楚霸王项羽所筑,实为春秋初期始筑。有了方城小城,方城附近所置关塞就叫方城塞,其山就叫方城山,从方城塞向东西筑起的长城也就叫方城了。见《中国长城博物馆馆刊》总4期)

二、楚方城的建筑年代

楚方城的建筑年代大约在成王元年(前671),这时是楚国最强盛,向北扩张最强烈时期。据《楚文化志》说,成王先后灭国据城邑262座。楚国不像齐国以经济轻重之术削弱或兼并其他国家。楚国的政策是“兼人之国,修其国廓,处其廊庙,听其钟鼓,利其资材,妻其子女。”(见《马王堆汉墓帛书》)楚一心想灭掉宋、郑二国,烧毁郑国城乡房屋,老百姓挖地穴住,男女无别,不能婚配;堵塞宋国河道,水不能东流,水深坏墙,淹没土地400里。又怕齐桓公率诸侯来讨伐,一方面用珍宝贿赂桓公及其左右,一方面又必然在其要塞地区修筑防御工程。
方城之名最早见于楚成王十六年(前656),其建筑年代必早于是年。“《左传•僖公四年》即成王十六年正月“齐、鲁、宋、陈、卫、郑、许、曹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于师,言曰:君居北海,寡人处南海,惟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汝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注1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供,无以缩酒;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供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师进,次于陉(即叶县霸王城)。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师退,次于召陵。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岂不糓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糓同好如何?注2对曰:“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屈完及诸侯盟。”可见楚方城是很坚固的防御工程。
注释:
1召康公命齐太公征讨范围,东至于海,西至黄河,而南至穆陵(山东临朐县南100里大岘山上),北至无棣(山东无棣县北30里),俱在齐境,哪还有理由征伐楚国?此穆陵应指湖北麻山县北100里楚之穆陵关,一作木陵关。而无棣,不是齐之无棣。《水经注•淇水》引晋京相王番曰:旧说无棣在辽西孤竹县,当以是说为是。
2不糓:不善。古代诸侯自称的谦词。这句话意思是,“诸侯发兵并不是为了我个人,而是为了继承先君的友好关系,我们两国重修旧好怎么样?”

三、关于方城的研究

长城学研究是全国学者和长城爱好者的事,任何个人也无法把所有长城研究清楚,长城研究者的方法是广泛收集古今各家研究成果,排查对比,区别是否,介绍别人的正确观点,综合各家的点滴见解,使长城学研究逾臻完善。《中国长城博物馆馆刊》总第5期艾廷和同志写的《楚长城的文化内涵和现存遗址—河南省南召县楚长城考析》是目前看到的楚长城研究最详细的文章。但是本人与该文有两点分歧:
1、到底楚方城建筑年代早,还是齐长城建筑年代早?
2、楚西线长城湖北竹山县是不是有庸国所建的方城?以及《中国长城博物馆馆刊》总第4期艾文仲文章说的,湖北竹山县与陕西白河县交界的长城不是楚国所筑,是清嘉庆年间地方政府为防御白莲教而建筑的长城。
《左传》对方城还有以下记载;《左传•僖六》楚成王十八年(前654)楚伐许,“冬,蔡穆侯将许僖公以见楚子于武城,许男面缚衔璧肉袒谢,乃释之。’武城,一名武延城,又名鲁阳关,楚方城的一座关城,在今南召县东北。
《左传•文三》楚穆王二年(前624)“秋,楚人围江(河南正阳县西南)。冬,晋以江故告于周。王叔桓公、晋阳处父伐楚以救江,门于方城,遇息公子朱(楚伐江之师)而还。”凡言门于某地,即言兵临某地之门,此指兵临楚方城之关门。
《左传•成十五》楚共王十六年(前576)“许灵公畏逼于郑,请迁于楚。十一辛丑初三,楚公子申迁许于叶。”许已为楚附庸国。《水经注•汝水》引《左传•昭(应是成)十五》“许迁于叶者也。楚盛周衰,控霸南土,欲争强中国,多筑列城于北方,以逼华夏,故号此城为万城,或作方字。”楚大夫唐勒《奏土论》曰:“我楚世霸南方,自越以至叶,垂弘境万里,故号曰万城也。”当时楚正和晋争霸中原,可见方城的主要部分多建于楚共王时。
《左传•襄十二》楚共王三十年(前561)“冬,楚子囊、秦庶长无地伐宋,师于杨梁,(河南商丘县东南30里),以报晋之取郑也。”《襄十六》楚康王三年(前557)“夏六月,晋荀偃、栾黡(音掩,黑痣)。帅师伐楚,以报宋杨梁之役,楚公子格及晋师战于湛阪(河南叶县北湛水,东入汝,湛水北山有长坂即是。),楚师败绩。晋师遂侵方城之外,复伐许而还。”
其后,《左传•昭四》楚灵王三年(前538)“楚子、蔡侯、陈侯、郑伯、许男、徐子、滕子、顿子、胡子、沈子、小邾子、宋世子佐、淮夷会于申。楚子执徐子。秋七月楚又会上述诸侯伐吴。灭赖(在湖北随县北40里)。”故《国语•吴语》曰:“昔楚灵王不君……不修方城之内,逾诸夏而图东国。”终于自取灭亡。可见方城是楚防御齐、晋率诸侯师来侵,并对外扩张领土的根本保障。

四、楚方城是以关城为主体的防御工程

艾廷和同志文章介绍,楚长城是以关城为主体的防御工程,仅南召县境内就有关城120多座,因而《水经注》称“故号此城为万城。”艾同志说:“楚长城全线分布情况,分为北线、东线、西线三部分,整体轮廓略呈“Π”形,故号方城。从现存遗址情况看,楚方城除北面南召至鲁山两县间是单一线路,东线和西线又各有内线和外线。造成东西两线各有内线和外线的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楚国向北扩张所占领的区域由小到大,先在占领地区申国地修筑内线长城后,又在新占领地区加修长城,形成长城套长城。二是从综合战略防御考虑,充分重视和加强对古道、河口、关隘等这些容易通行地段的加固工程,不惜重复建设,层层设关。因为从中原和关中到达楚国所属的南阳,自西北有兰田、武关孔道,自北洛阳南下有三鸦路、马市坪孔道,自东北有陉山至方城县孔道,楚与齐、晋、秦、韩、魏等国都非常重视利用这些古道展开激烈的争夺战,故楚不惜代价修筑北部三面复杂的防御工程。

五、楚方城的走向及长度

《水经注•沅水》引《郡县志》曰:叶县有方城。郭仲产曰:苦菜、于东之间有小城,名方城,东临流水。寻此城致号之由,当因山以表名也。南朝宋盛宏之撰有《荆州记》,云,叶东界有故城,始犫(音抽)县(鲁山县东南50里)东,至□水(泌阳县北),达泌阳界,南北联数百里,号为方城,一谓之长城。(这是东西长城)。云郦县(内乡县东北)有故城一面,未详里数,号为长城,即此城之西隅,其间相去六百里。北面虽无基筑,皆连山相接,而汉水流其南。故屈完答齐桓公云: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1998年11月8日《中国文物报》载,镇平县城北20里山上发现一段长城遗址,位于伏牛山系的杏花山一带。史载,春秋时期楚为防齐桓公扩张争霸在方城县东北筑城;战国末期为防秦国入侵又在西部西峡、内乡、镇平、邓州一线建筑长城。此段长城绵延数十里,遗址高约2.5米,宽1.5米,有方形城,烽头台等,皆用当地石头砌成。
楚方城西南起河南均县汉水边,往北经内乡县,过湍河,达翼望山,复向东沿伏牛山脉,经南召、鲁山、叶县,折向南,跨过沙河达泌阳县境,全长近千里。《括地志》说,故长城在邓州内乡县东七十五里,南入穰县(穰音壤,即今邓县。),北连翼望山,无土之处,累石为固。” 建在平原的长城
郑百代城
齐桓公帮助郑国建的百代城,不是一座城池,是一道长城。是长城专家没有提到的长城。
《管子•霸形》说,楚国一心想吞并宋、郑二国,焚毁郑国城池乡村,老百姓只好挖土穴居住;堵塞宋国的河流,淹没宋国土地400里,手段极其残忍。楚想吞并宋、郑而畏齐国人众兵强,于是楚王号令于国中说:“寡人所尊敬的君主莫如齐桓公,所赞扬的臣子莫如管仲,谁能为我交结齐国君臣,寡人不吝惜封侯的奖赏。”于是楚国士大夫纷纷带上重宝、币帛去交结齐国。桓公左右的人都接受了楚国礼品。于是桓公召管仲告他说:“寡人听说:善人者人亦善之。现在楚王一再对寡人友善,寡人不对之回报,有违背常理,仲父何不代表寡人去交结楚国?”管仲回答说:“不可。楚人焚毁郑国城乡,水淹宋国田地,又派人和我国交结,是用文武两种手段,吞灭二国。如果我国和楚国交往,既失去支援宋、郑,又失信于楚国,不是好办法。”桓公说:“那该怎么办呢?”管仲说:“请兴兵南救宋、郑”。桓公采纳了管仲的建议,兴兵南救宋、郑,发出号令说,我们不是进攻楚国,是要和楚王会晤。到了召陵会上桓公宣布了“毋貯粟,毋曲堤,毋擅废世子,毋置妾以为妻”四条禁令后,请楚王不要再烧郑国城乡,淹宋国土地。“楚人不许,齐遂退七十里而舍,使军人城郑南之地,立百代城焉。曰,自此而北,至于河上,郑自城之,而楚不敢隳(hui灰,毁坏。)也。东发宋田,夹两川,使水复东流,而楚不敢塞也。遂南伐楚,逾方城,济于汝水,望汶山,南致吴越之君。”
《管子》书中没说伐楚年代,按《左传》为公元前656年,是年为鲁僖公四年,郑文公十七年,齐桓公三十年,楚成王十六年。
郑百代城的具体位置、长度不明。郑都今河南新郑,召陵在郾城东35里,从召陵退70里,北至河上直线距离约在250里之数。百代城建在郑国南界、西界,呈L形,南面为齐、鲁、宋、陈、卫、许、曹七国联军所建,西面为郑人所建,长度两面大约在350里,既保卫了郑国,也保卫了宋国。是一条无山险可利用完全建在平原上的长城。





最短的长城
庸方城

春秋时期庸国也建有方城。庸,古国名,曾随同周武王灭商。春秋时是巴、秦、楚三国间较大的国家。建都上庸,在今湖北竹山县东南。公元前611年为楚所灭。
楚,周封子国,居荆蛮之地,都丹阳,在今湖北秭归县东,城周四里。楚文王徙都郢,在今湖北江陵县北十里之纪南城。楚庄王熊旅(也作侣)立之三年(前611)秋八月,楚国发生大饥荒,戎人伐楚西南,到达阜山(房县南50里),师于大林;又伐楚东南,至于阳邱,以侵訾枝。庸国率群蛮也叛楚;麇国率百濮注1聚于选,将伐楚。这时楚国申地、息地的北门不再开启,楚国打算迁都到阪高去。
却说楚庄王即位已三年,日夜为乐,不理国政,诸国来伐,不以为意。号令于国中说:“有敢进谏者死无赦!”大夫伍举入谏,庄王左抱郑姬,右抱越女,坐在钟鼓之间。伍举对楚王说:“臣听老百姓说,楚国有一只大鸟落在高山上,三年不飞不鸣,您说是什么鸟?”庄王说:“这只鸟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你去吧,我知道了。”过了数月,淫乐更加厉害。大夫苏从又入谏。庄王说:“你不是知道寡人的命令敢谏者死吗?”苏从说:“杀身以明君,臣之愿望,还怕死吗?”庄王乃罢淫乐,临朝听政,诛杀贪污奸佞官吏数百人,任用勤政廉洁官吏数百人,专任伍举、苏从以政事,国**悦。
楚议迁都于阪高,大夫□贾说:“不可,我们能去的地方,敌人也能去;不如伐庸。麇和百濮认为我国闹饥荒不能出兵,所以攻打我们,如果我们出兵,他们必然害怕而回去,百濮各奔回城邑,谁还有空来打别人的主意?”于是就出兵伐庸,过了十五天,百濮就罢兵回去了。
楚军从庐地出发去攻打庸国,每到一地就打开粮仓让将士们一同食用,军队驻扎在句□(湖北丹江口市西),派庐戢黎2进攻庸国,到达庸国的方城。庸国人追赶楚军,俘虏了子扬窗,过了三个晚上,子扬窗逃跑回来,说:“庸国的军队人数众多,群蛮都聚集在那里,不如再发大兵,同时出动国君的直属部队,合兵以后再进攻。”大夫潘□(字师叔)说:“不可,姑且再跟他们交战,使他们骄傲,他们骄傲,我军奋发,然后可以取胜。先君虫分     冒(名熊□)就是这样征服陉隰(地名,荆州东多溪山之险,故名。)的。”楚军又和庸国交战,七次接战七次败走,庸国只有裨、倏、魚三个邑的人追赶楚军。庸国人说:“楚国不足以战了。”于是就不再设防。楚庄王乘坐驿站的专车,在临品和前方部队会师,把军队分作两队,子越率军从石溪出发,子贝率军从仞注3地出发,进攻庸国。秦军、巴军跟随着楚军,群蛮服从楚王并和他结盟,于是就把庸国灭掉了。
注解:
1麇:周国名,祁姓,一说嬴姓,春秋时灭于楚。今湖北郧县治即其国。
2庐:古庐子国,故城在今安徽合肥市。戢音集,戢黎,人名。
3石溪、仞:都是进入庸国的道路。
4□音伟,□音是,□音汪,□音坟,□音舜。
庸国,秦置上庸县,在湖北竹山县东南30里,那里有方城山,山顶上平,四面险峻,三面临水,山南有城,长十余里,就是庸方城,是因防楚而建。《舆地纪胜》说,方城又叫望楚山。楚怀王二十八年(前301)秦与齐、韩、魏共发兵攻楚方城,秦军登山以望楚国,故名望楚山。这样,庸防楚的方城又变成楚防秦的方城了。
应该说长城的定义只有一条,它不是封闭的城,其长度不能说非达数百里才算长城。楚方城是长城,十余里长的庸方城也应视为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