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网站后缀:浙江农村家庭子女教育负担的调查及政策建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4:07:58
浙江农村家庭子女教育负担的调查及政策建议
2008-12-11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俞云峰

      摘要:本文通过对浙江省34个县46个村庄的482户有子女上学的家庭抽样调查,就这些家庭2006年度的家庭收入与教育支出情况、教育负担率、教育支出差异性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浙江农村;教育负担;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92(2007)06-0064-05

一、问题的提出及数据来源

      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高等学校收费并轨制度的建立、民办学校的迅速发展,及基础教育乱收费的禁而不止,使学生家庭不得不承担更重的教育负担和压力,家庭负担教育费用在近10年中的急剧上涨已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地区家庭总量和受教育人口规模都占较大比重,而农村家庭经济状况却一直处于弱势地位,这种教育的高支出负担带来的负面影响在中国的农村地区显得尤为突出。浙江地处东南沿海,农村经济发达,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22年列全国各省区首位。那么,浙江农村家庭子女教育支出情况如何,是否也存在教育负担过重的问题?为了解浙江农村家庭的教育负担情况,我们随机抽取了浙江省34个县46个村庄有子女在读的农户进行实地访谈与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余份,回收有效问卷482份。样本的地区分布情况见表1-1。
表1-1农村家庭抽样地区分布情况表

二、农村家庭子女教育负担率的调查分析

      本文所指的家庭子女教育支出包含了家庭为其子女求学而支付的各种相关费用,既包括学生支付给学校的学习费用,如学费、杂费、代管费、课本费、资料费、校服费、文具费、活动费、停车费、热饭费、住宿费、学校就餐费、择校费、捐助费等,也包括家庭为子女支付的校外教育开支,如请家教、参加各类培训班、辅导班、参考书籍、学习用品购买等,但不包括学生在外求学所花费的伙食等生活费。此外,在调查的482户家庭中,有两名子女上学的家庭有96户,占家庭总数的20%。对于这些家庭的教育负担率统计,则要将两名子女教育费用加总求和一并计算。

(一)农村家庭收入与教育支出情况描述
      要客观地评价农村家庭的教育支出水平与教育负担率情况,首先必须要了解农村家庭的收入水平。我们对浙江省482户农村家庭的调查显示,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统计的2006年年收入最低的家庭为4000元,收入最高的家庭为36万元,大多数家庭收入的分布集中在10000元至39999元区间;农村家庭户均收入36656.77元,人均收入为10602元。与同期统计年鉴中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7335元相比,抽样调查的数值偏高。我们认为数值偏高的主要原因有:一是由于样本的分布偏向于经济较发达地区,且部分高收入农村家庭对均值影响较大,使求得的平均值偏高;二是抽样调查的家庭都是有子女就读的家庭,这类农村家庭往往是劳动力年富力强而处于收入较高阶段的家庭,而农村低收入的老年化家庭未进入调查范围,这也会导致计算的人均收入值偏高于实际值。教育支出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统计,2006年教育支出额最低的家庭为240元,最高的家庭为90000元,家庭平均教育支出762581元。

(二)农村家庭子女教育负担率
      家庭教育负担率是考察家庭教育支出占收入的比重,即家庭承受的教育支出的负担情况。计算教育负担率平均的公式如下:
p=[SX(]1[]n[SX)]∑ni=1SX(EiIiSX)
式中:P表示是家庭教育支出负担率平均,Ei是第i个家庭用于教育的全部支出,或第i个家庭用于某个子女求学的教育支出,Ii是第i个家庭的2006年全年可支配收入,n为抽样家庭数。
      1按收入水平分组考察农村家庭的教育负担率
      1994年Loraine West对广东省的研究发现,尽管家庭教育支出与家庭收入正相关,但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教育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例却具有累退性质:即家庭收入水平越高,家庭教育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例却越低,教育负担率呈下降趋势。世界银行1998年对中国陕西和贵州省农村地区家庭教育成本调查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本课题组对浙江省农村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结论。
      我们按家庭收入对农村家庭进行了分组,从表2-1可以看出,随着家庭收入的增长,从不足万元以下的家庭组到6万元以上家庭组,家庭教育支出额从6453元上升到10341元,呈上升的趋势;而家庭教育负担率随收入水平的提高呈明显下降趋势,从低收入家庭的99.5%下降到高收入家庭的10.7%。可见,越是低收入的家庭平均教育负担越重;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教育负担率呈下降趋势。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曾满超(Mun C.Tsang,1995)对中国西部地区农村教育负担情况进行研究后提出一个假定:家庭教育支出占家庭纯收入的比例在20%以上,可以看作家庭为子女上学承担较重的经济负担。由于这一假定在国内学者进行的同类研究中被较多地采用,我们也沿用这一假定来进行分析。调查显示,收入在万元以下家庭中的教育负担率超过20%的比重占到86.4%;万元以上、6万元以下各收入段的家庭教育负担率超过20%的比重均在一半左右;6万元以上高收入家庭组也有17.2%的家庭教育负担率超过20%。
表2-1按收入分组的教育支出情况表
      2按教育阶段来考察农村家庭教育负担率
      我们按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个教育阶段分别来考察各教育阶段的教育负担率情况,计算结果见表2-2。表中给出了从小学到大学不同教育阶段的教育总支出与家庭教育负担率平均。可以看出,随着教育层次的提高,家庭教育支出额呈上升趋势,从小学阶段的教育支出平均3240元一路上升到大学阶段的教育支出平均12380元。家庭教育平均负担率也呈现相应的变化,义务教育阶段的家庭平均教育负担率在15%以下,但义务教育阶段后的求学费用有了快速的增长,特别是大学阶段的农村家庭教育平均负担率高达341%,这还未包括大学生的生活费。从单个家庭的负担率看,超过20%负担率的家庭比例也随教育阶段的提高呈快速上升态势,大学阶段达到89.7%,这也可以理解为绝大多数农村家庭在供子女读大学时,承担了较重的教育负担。
表2-2按教育阶段分组的教育支出情况表
      3综合收入水平与教育阶段考察农村家庭的教育负担率
      对综合收入水平与教育阶段进行更细的划分,从表2-3可以看出,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家庭组承担的大学教育负担平均高达190%,承担高中阶段的教育负担平均达到114%。家庭当年的收入不足以支付教育费用,需要使用家庭积蓄或承受教育的负债。这类家庭或是地处偏远山区或是因病至贫,往往是农村的最贫困群体。
      家庭教育负担率随家庭收入的提高而下降,但是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负担率在家庭收入增长到一定阶段后反而有所上升。调查显示,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负担率最低的收入组是6万元组,该组小学阶段平均负担率为27%,初中阶段平均负担率为63%。7万元以上家庭组的教育负担率有所反弹,主要原因在于高收入家庭能够支付较高的择校费和大量的校外教育支出费用,如请家庭教师、子女寄读在教师家中、交纳高额的学费进入城市学校、私立学校就读等。就单个家庭看,教育负担率超过20%的家庭占家庭总数的4461%;从总体上看,农村家庭子女教育平均负担率为212%。按照上文关于教育负担轻重的假定,可以认为,尽管浙江省农民收入增长较快,生活水平位于全国农村前列,但浙江农村家庭子女教育的负担仍然较重。
表2-3综合收入与教育阶段的家庭教育负担情况表 

三、农村家庭教育负担的差异性分析

(一)用变异系数衡量家庭收入与教育支出的差异程度
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简记为CV),亦称离散系数(coefficient of dispersion),是标准差与均数之比。用百分数表示,计算公式为:
CV=S/〖AKX-×100%
其中,〖AKX-表示家庭收入或教育支出的平均值,S表示家庭收入或教育支出的标准差。用变异系数计算不同教育阶段家庭收入或教育支出的离散程度,用以衡量家庭收入与教育支出的差异水平。计算结果见表3-1。
表3-1各教育阶段家庭收入与教育支出的变异系数
      可以看出,样本总体的教育支出的变异系数与家庭收入的变异系数大致相当,家庭收入的变异系数为95.1%,教育支出的变异系数为105%。而各教育阶段的变异程度差别较大,教育支出的变异系数随教育阶段的提升而逐渐下降,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支出的变异系数远远大于家庭收入的变异系数,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支出的变异系数则明显小于家庭收入的变异系数,说明义务教育阶段家庭教育支出的差异化程度较高。
(二)用基尼系数衡量教育支出的差异程度
     农村家庭收入的基尼系数体现了农村的贫富差距,而教育支出的基尼系数体现了在即有
收入差距下的教育支出的差异化程度。比较两者的变化,可以看出教育支出的均衡性与差异性。根据胡祖光教授推导的计算基尼系数的简易公式来计算,公式如下:
g=P5-P1
g表示基尼系数,把收入从低到高五等分,P5表示最高收入段的那组人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P1表示最低收入段的那组人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同样,用此公式可以计算教育支出的差异化程度。
各类农村家庭可支配收入和教育支出的基尼系数见表3-2:
表3-2农村家庭收入与教育支出的基尼系数
      教育支出的基尼系数随教育阶段的提升而下降。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支出基尼系数大于收入的基尼系数,非义务阶段的教育支出基尼系数小于收入的基尼系数。这表明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家庭教育支出具有较高的差异性。与家庭收入的差异水平相比,家庭教育支出的差异水平更高,而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支出则差异程度较小。
      无论是差异系数还是基尼系数的分析都表达了同样的结果。小学、初中两阶段家庭教育支出的差异程度远大于家庭收入的差异,这说明了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家庭教育负担有较多的主动负担成份,即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负担的较大差异更多地体现了家长在学校收费以外主动追加教育投资的差别。从调查的具体情况来看,这种主动投资的差别集中在择校费用支出以及课外辅导费用支出的差别上。按政府制定的乡镇中、小学的收费标准,学校间并无多大差别且费用较低,但如果选择非本区域的学校和私立学校,就要支付高额的择校费、捐资助学费、私立学校的学费,教育支出将极大增加,两者费用相差数十倍。此外,高收入家庭主动增加的课外补习班费用、家教费用等开支,也是构成家庭教育支出差异的重要因素。高中、大学阶段教育支出的差异性小于家庭收入的差异,也大幅度小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支出差异,这说明高中、大学教育阶段随着教育收费的大幅度提高,家庭教育负担加重,农村家庭教育支出以学校性收费为主,校外的教育支出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

四、相关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基于分析得出的相关结论
      1浙江农村家庭教育负担随收入水平提高而下降,但总教育负担较重,特别是农村低收入家庭教育支出负担过重。482户抽样家庭的平均教育负担率达到212%;收入低于1万元的家庭要承受子女在高中、大学阶段超过100%的教育负担率;收入低于2万元以下家庭也要承受子女高中阶段58%的教育负担率和大学阶段接近80%的教育负担率,这些家庭必须动用积蓄或通过借债来维持子女的受教育过程。
      2教育层级越高,教育负担率越高。农村家庭教育的高负担率主要来自非义务教育阶段,尤其是大学阶段。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收费制度改革提高了教育收费标准,使家庭分担教育成本的比例不断上升。在浙江农村,负担子女读高中读大学的家庭中有23%的家庭和43%的家庭的教育负担率超过50%,这还没有包括异地求学的日常生活开支。
      3农村家庭表现出较高的教育投资意愿。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村家庭愿意为子女接受好的教育而投资更多的教育费用。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支出的差异性说明了一点,主动性教育支出已越来越成为浙江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教育支出的一个重要的甚至是主要的部分。
      4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支出的差异性大于收入的差异性表明现有的农村义务教育资源不能满足农村家庭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城乡教育的现实差距与中考、高考的竞争压力使农村家庭对教育质量有更高的追求,农村基础教育已从农民“读书好”阶段发展到“读好书”的阶段。

(二)政策建议
      1监督落实国家关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收费政策,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负担。浙江省从2006年下半年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低收入家庭免收课本费和住宿费。但目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仍存在一些不规范、不合理的收费项目。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负担虽然总体不高,但减少收费对减轻农民教育负担特别是低收入家庭的教育负担具有积极的意义。
      2对农村低收入家庭提供更多的教育援助与帮扶。浙江省对农村低收入家庭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减免课本费、作业本费与住宿费,已基本实现免费义务教育;对于高中、职业高中阶段的贫困家庭学生,政府要加大帮扶力度,减免部分学费,或发放扶助型教育券帮助其完成学业;对大学阶段的贫困家庭学生,地方政府要出台更灵活多样的助学方式,如提供更低息、更便捷的助学贷款,联系本地用人企业与贫困大学生的对口帮扶等措施。
      3加大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努力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各级教育中,城乡学校间的非均衡发展是农村家庭支付高额择校费、赞助费的根本原因。浙江省从2005年起实施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义务教育万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等,较大地改善了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但城乡教育的发展差距仍然很大。教育的均衡发展需要建立合理的转移支付制度和完善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以及平等的教育经费分配机制。从目前看,首先要推进县域范围内的城乡教育相对均衡发展,其次才是全省范围内的更高层次的教育均衡发展。
      4在经济发达乡镇可大力引导发展民办教育。浙江农村家庭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投资意愿较强,现有的农村中、小学校的教学质量不能满足农村家庭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对于一些经济较发达的乡镇,可以鼓励发展民办初中、小学,为有支付能力的家庭提供更多的差异化选择,同时也可以减轻政府的压力,更多地把财政资金用于对低收入家庭的补助。
      5逐步将高中教育纳入免费教育阶段,率先实现十二年免费教育。农村高中阶段的教育负担率要远高于初中、小学阶段,实施高中免费教育对于减轻农村家庭教育负担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浙江2006年全省财政总收入完成2566亿元,增长213%,增收450亿元,总量位居全国第四,仅次于广东、江苏、上海。浙江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进一步延长免费义务教育年限提供了可能。在未来的五到十年内,逐步实现高中阶段学杂费的减免,将教育经费的保障更多地纳入财政支付范围内,直至实现高中阶段的免费义务教育。

 *本文系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浙江省社科联民生调研协作攻关课题(编号07XZ09)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李实.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实证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 胡祖光.基尼系数的理论最佳值和简易计算公式[J].经济研究,2004(9). 
[3] 丁小浩,薛海平.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义务教育支出差异性研究[J].教育与经济,2005(4).
[4] 魏新,邱黎强.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收入及教育支出负担率研究[J].教育与经济,1998(4).
[5] 雷万鹏,钟宇平.中国农村家庭教育支出的实证研究:1985-1999[J].教育理论实践,2003(7).
[6] Behrman J.R.,Knowles,J.C.,Household Income and Child Schooling in Vietnam.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1999 13(2).
[7] Mun C.Tsang,1995,Household Analysis for the Fourth Basic Education Project.
[8] Bary M.,Counting the Full Cost:Parental and Community Financing of Education in East Asia.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1998 Vol.17. 

作者单位: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责任编辑:郭茜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