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秦始皇兵马俑电话:瓷器各朝代的底特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23:20:51

北宋莲花温碗


无纹水仙盆

黄色水仙盆

三足笔洗
附。
笔者本人三生有幸,凭借特殊的缘份,把玩、研究过30余件汝窑瓷器,因此对汝瓷有点感性和理性的认识:
1、宋代汝瓷釉下无气泡。笔者曾用5倍、10倍、50倍放大镜反复观察,30余件汝瓷,件件如此,无一例外。现代有的仿汝瓷同样没有气泡,因此可以这么说,凡是宋代汝瓷,釉下无气泡;无气泡瓷器,不一定是汝瓷。
2、宋代汝瓷的比重比现代汝瓷仿品的比重小。任何物体遇热膨胀,遇冷收缩,汝瓷器经过近千年的热胀冷缩,就会出现物理学上的“膨化现象”,比重变小。笔者经过测试,宋代汝瓷的比重在2.0-2.2之间,而现代汝瓷仿品则在3.0之上。
3、宋代汝瓷敲击时,声音低沉。因为汝瓷是高岭土烧造的,结构不坚密。现代汝瓷仿品敲击时,则发出清脆响亮的声音。
4、宋代汝瓷有标准的蟹爪纹。因为螃蟹是立行,不是爬行,在沙难上会留下一个个孤立的小洞,而宋代汝瓷立确是“汁中棕眼隐若蟹爪”。现代仿品则看不到这种蟹爪纹。
5宋代汝瓷釉面反映淡淡红色。因为汝窑釉料有红玛瑙成份,所以汝瓷釉面才能反映出淡淡的红色。现代汝瓷仿品,无论怎么看,也看不到淡淡红色。
6、宋代汝瓷器大部分是天青色。因为公元1107年,北宋徽宗皇帝在居室看到一只天青色瓷器,非常高兴,窑厂投其所好,所以大部分汝瓷贡品为天青色,即有粉青、卵青、灰青,都离不开天青这个基调。现代汝瓷仿品,还未仿出宋代汝瓷的天青色。
7、宋代汝瓷缺乏玻璃质感而有玉质感。这是玛恼釉的重要特征。而现代汝瓷仿品则相反,有玻璃质感无玉质感。
如果你手中的汝瓷符合上述宋代汝瓷七个特征,那么你就拥有了真正的宋代汝瓷。
为了让各位读者一睹宋代汝瓷的风采,特将2种不同器型的汝瓷照片展列如下,供大家欣赏。
(二).官。






附。
A、主要是粉青色(极浅的蓝绿色)、天青,也有以月白、米黄、油灰、灰色、绿色、黄绿色色调。色取粉青为上,月白次之,油灰色之下。色青带粉红,
B、釉色色泽幽雅,透明感降低,釉层肥腴莹润、浑厚滋润、厚而匀净。
C、具有良好的乳浊性和釉层丰厚的多次釉。
D、质感上追求璞玉的效果,玉质感很强。
E、釉层滋润,介于丝绸光泽与“羊脂”般的美玉质感之间,鱼子纹的晶莹奇妙之处不可言传,却与“做旧”后的乌光质感绝然不同。
南宋官窑瓷的胎土
A、有黑褐色、灰褐色、灰色及红褐色等,但以黑褐色占大多数。
B、胎体较薄,施釉较厚。
C、胎质细腻坚致。
D、坯体的厚度仅为釉层的三分之一左右,坯薄釉厚。
南宋官窑瓷多有纹片,
A、有大小开片(釉面上分布着长短、深浅不一的裂纹),亦称文武片。
B、纹片有疏有密,有深有浅,以冰裂纹等大纹层为主,所谓"冰裂纹"者,如同冰糖、云母一般,层层而下,多角形的开片,显白色的纹路,由于机会不多,较为特殊。
C、釉面出现的纹片原是一种缺陷,它由于制作过程中工艺处理不当,胎釉膨胀系数相差过大,使釉面发生裂纹,但我们的祖先巧妙地利用这种缺陷美,作为装饰瓷釉的特殊手段,使这种釉面纹路通过工艺的调整,控制裂纹的大小和疏密,形成纹片碎路,纵横交错,极不规则又在规则之中。瓷器烧成冷却的时候,收缩幅度大的胎体就会把玻璃质的釉层拉碎,釉面出现开片。
D、纹片形状有冰裂纹、流水纹、鱼子纹、百圾碎等,以冰裂鳝血纹为上,梅花片,墨纹片次之。
南宋官窑瓷的造型,
A、品种包括很广,以陈设用瓷为主,有文房用具,也有日用器皿及装饰瓷,如尊、壶、琮、炉、瓶、碗、碟、洗、盏托、直颈瓶等。
B、器型多仿自周、汉古制。造型严谨肃穆,古风朴朴,又配以"紫口铁足"更显得风韵别致、古色古香。
C、造型端庄,线条挺健。
D、以小型器为多见,体积不大。
所表现的气度,不可漠视。 南宋官窑青瓷,主要表现的不是在它的装饰,而在它本身如玉泉般的、庄重的、典雅的、神秘的自然美。在艺术风格上以釉色取胜,以造型见长,以纹片著称,这些制品反映出东方民族谆厚朴实,崇高古雅的独特艺术风格。
晚期,则多以垫托垫烧,虽然是底留下一道无釉的痕迹,但涂上一层铁质护胎浆成"铁足",使制品更富特色。 南宋官窑瓷既继承了北宋汴京官窑瓷、河南汝官窑瓷等北方名窑的造型端庄简朴,釉质浑厚的特点,又吸收了南方越窑、龙泉窑等名窑的薄胎厚釉,釉面莹沏,造型精巧之精华。北艺南技的结合,创造了我国青瓷史上的顶峰。而且对世界文化艺术方面也是一个伟大的卓越的贡献。
由于胎体中含铁量较高,大部分器物的口、足沿等釉层较薄的部位泛出铁红色,古代文献称为“紫口铁足”。所谓"紫口铁足"是由于黑胎上釉后,口部及凸棱部位釉向下流,因而造成口棱部釉薄,而显现了胎色,这就是"紫口"。至于"铁足"则是指圈足部份的黑铁色了,
是鉴定官哥瓷的一个重要根据与明显标志
釉中气泡细小,有如聚沫攒珠状{釉层中还攒聚着无数微小如珠的气泡形成唾液一样凝聚,行家称之为“聚沫攒珠”这是辨别真假官窑器的一个传统的方法},釉对光线选择性的吸收形成散射,有一种软玉般朦胧的乳浊感使人欲看不透。“聚沫攒珠”:是粉壮气泡上象有一层膜壮晶莹体,当用10倍放大镜观看汽泡,象唾液一样凝聚在一起。10倍以上的放大镜观看,气泡反然模糊不清,正是与仿品有不同的现象相反。所以气泡对光线形成一定的散射,观看时有一种很强的玉质感。这就是“历代制瓷工匠与古玩藏家们欲看不透,有一种朦胧的乳浊感觉,象一团雾水”。
手感平滑细腻釉色莹润如玉青中泛红,象是涂了一层粉。表面虽然晶莹光亮却没有一般青瓷那种“贼亮”的浮光。闪现着含蓄温润的光泽,精光内蕴,有凝重深沉的感受。在不同光线条件下呈现相对差异的色泽,强光线釉如翠一般透亮,弱光线如脂玉般润滑,也是宋官窑青瓷器的特点。便身鱼子纹,{有细眼似的叫“鱼子纹”}。迎光斜视,闪着点点的结晶。釉象翡翠色呈酥蜡泪痕堆脂状,故器上常有无釉之处,显露出棕灰色胎骨,当时风尚颇以此种釉汁不均匀现象者为美观。
北宋官窑瓷的基本特征:
1、胎有灰白、灰褐两种,胎骨较为厚重,紫口铁足是共性。
2、釉色有月白、粉青、虾青、油灰、鳝鱼黄等釉色。绝大部分器物,釉中气泡密如攒珠,与汝瓷釉中气泡分布的状况有极大的差异,官窑的釉色更趋向追求玉色。
3、造型多为炉、瓶、尊、碗、洗、觚等,尊、觚系仿商、周青铜器造型。
4、开片为冰裂纹,开片有大、小之分,大开片器物,裂纹深入胎骨,独树一帜,不同于北宋任何窑口的产品。不开片器物应是该窑的极品,是胎釉膨胀系数一致所造成。
5、烧制方法,有支钉支烧和垫饼支烧。支钉支烧的器物,支钉痕迹大,多数器物是采用垫饼支烧。
北宋官窑与南宋官窑是父与子的关系,从遗传学讲,有其共同特征:器物紫口铁足,釉下气泡密如攒珠,釉面开冰裂纹片,个别器物采用大支钉支烧,这些均体现了两个窑口的共性,验证了"袭故京遗制"的文献记载是准确的。
南宋官窑产品特征
一、修内司官窑
1、胎质细密坚实,有灰胎、黑胎、香灰胎、紫色胎,还有少量的灰白胎;
2、釉质温润如玉;釉色有粉青、天青、月白、米黄、蜜腊、青灰、浅灰、窑变、翠绿、黄、浅紫等;
3、器物以厚胎簿釉、厚胎厚釉者为主,簿胎厚釉较少,大都开具冰裂纹,也有鱼子纹和蟹爪纹,“紫口铁足”常见;
4、烧制方法有用支钉支烧的,也有用垫饼、垫圈、垫环垫烧的,支钉数量不等。
二、郊坛下官窑
郊坛下官窑址经50年代和80年代两次考古发掘,已知坐落在今杭州市南郊乌龟山。
1、前期瓷品薄胎薄釉,后期制品薄胎厚釉。
2、施釉工艺也与前不同,先在器物内部施釉,干燥后将外面坯体削薄,然后再多次施釉烧成。
3、釉以粉青色为最佳,晶莹润泽,犹如美玉。
4、釉面多有纹片。
5、器品也是紫口铁足。
6、古朴刚劲,淡雅蕴趣。
仿品特征:
1、宋代龙泉窑仿得最像。
2、明、清仿品一般来说釉层较厚,底部有本朝的款识。
明代的仿品看,一般胎色较白,即便是仿紫褐色胎也是在白色瓷胎外面深色使然。
清末仿品的造型和釉色比较逼真,但它的釉色过于失透,没有光釉,开片则显得呆板;雍正朝工艺之高,甚到连乾隆皇帝都不辨真伪。
3、现代仿品是现代工艺成型,胎体过于坚硬,重量一般比真品要重。有时也有一种深色胎,但质地粗糙,是机器制作而非手工制品。
A、釉光“贼亮”,开片太新,没有被自然腐蚀的痕迹。有的开片是故意做出的,且有用化学药水腐蚀后留下的均匀的痕迹。
B、人为的土沁斑浮在表面,有的器皿口部爆釉的现象是人为敲击所致。
C、仿品的釉层都不似原件那样肥厚滋润,变得较薄,有的还趋于透明,釉面的开片极不自然。
D、造型上往往出怪品种,基本上失去了宋代特有的秀美,而显得粗笨。
雍正时期仿宋代官窑器与真品之间的差异
一是釉质的差异。宋代官窑器釉质肥厚,酥光宝晕,有玉质感。釉下气泡颗粒大而明亮,并累叠密集,如史料“聚沫攒珠”之述。釉色以粉青、天青、炒米黄等色为多。雍正仿宋 官窑器釉层较薄,釉下气泡小而疏,釉表多数均透明光亮而欠润泽。釉色以豆青、灰蓝、月白为多,有的甚至接近亮白。
二是纹片的差异。宋代官窑器的纹片有大小开片两种,大开片纹痕长而粗壮,有的纹痕在瓷器上自上而下呈经线走向一直到底,如一根牛毛一样垂披于臀,因此有“牛毛纹”之称。即使是小开片的瓷器,也不乏有几条较长较粗的纹痕。纹痕的颜色以鳝血、鱼籽黄、墨色、油灰居多,鳝血者为上品。雍正仿宋官窑器以小开片居多,纹痕粗细大体相差不大,迄今未见有牛毛纹者。纹痕颜色比较单调,基本为黑色或浅黑色。
三是胎色的差异。宋代官窑器的胎色呈灰黑色或深灰色(紫灰),均色深,故称“黑胎”,其著名的“紫口铁足”特征的形成,完全是由于胎色所致。而雍正的仿宋官窑器,胎色为白色、灰白色和浅灰色,这样的胎色在器口釉薄处和足根露胎处不可能形成紫口铁足。
四是底足的差异。宋代官窑器有满釉裹足支烧和足根露胎垫烧两种,前者器底有支钉痕,后者足根露胎为铁足,足部修胎比较粗糙,底部无款识。雍正仿宋官窑器除了足根施以酱釉以外,其足部修胎十分精细规整。
(三)哥

 宋哥窑米黄釉三牺尊
附。
宋哥窑瓷器为黑胎,因其胎质含铁量较高,故烧成后呈现黑色、紫黑色、或灰色、黄棕色。同时因胎中含有大量可溶性盐类金属,烧成时渗出底足、口延及裂缝的缝隙中,与釉面形成强烈的颜色对比,形成“金丝铁线”、“紫口铁足”的特殊装饰效果。哥窑胎骨坚密,足底多露胎。哥窑的施釉特点是里外披釉均匀光亮,釉层凝重,无光,失透,既不及汝窑莹润,亦不如官窑平静。釉表呈酥油光,常见的有奶白、米白、粉青、奶酪黄、灰绿等。釉面开片呈“金丝铁线”状,大者如冰裂,小者如蚌纹,纵横交错,自然变化,黑色大纹片似铁线,小纹片细浅呈黄色,恰如金丝,为瓷器之美化构成特殊效果。哥窑器物有一部分为“紫口铁足”,多数米黄色器物则显有“铁足”无“紫口”,也有器物紫口、铁足全无。故在鉴定哥窑瓷器时要从造型、胎骨、釉色、纹饰等方面综合判断。
从传世品看,哥窑器型丰富但鲜见大器。陈设瓷有炉、瓶、罐、立耳三足炉、葵口洗、贯耳瓶等,多仿商周秦汉的古铜器制;日常用品有盘、洗、碗、杯、花盆等。哥瓷制作规整,器型古朴典雅,因胎体较厚,釉层饱满,故器物外观要比汝、官窑显得厚实。哥窑器物底足挖削工整,足端圆润,多采用裹足支烧,很少用垫圈,器物多支钉痕而少铁足。支钉痕较汝窑略大,较官窑小些。
除上述特征外,器口大多有水渍,即口沿在高温下釉熔化的流淌痕迹;“金丝铁线”粗线多黑上下行,细线黄褐左右走;观哥窑气泡,如同官窑,小泡零乱不均匀,大泡层浅缺变化;釉面出汗,汗线左旋,这是哥窑的最大特点,也是区别宋其他窑口主要特征。
1、黑胎宋哥窑
宋元哥窑的基本特征是(1)黑胎;(2)紫口铁足;(3)金丝铁线;(4)宋代器型;(5)气泡之密似攒珠;(6)釉为失透的乳浊釉,釉色为粉青、月白、灰青、青黄多种。
2、宋龙泉哥窑
宋龙泉哥窑的基本特征是(1)黑胎;(2)紫口铁足;(3)金丝铁线;(4)宋代器型;(5)气泡之密似攒珠;(6)釉色带有龙泉青瓷特征。
3、非黑胎宋哥窑
多数是明清朝廷从民间的征集品,基本特征是:(1)深灰、浅灰、土黄等胎色;(2)紫口铁足;(3)金丝铁线;(4)宋代器型;(5)气泡之密似攒珠;(6)釉为失透的乳浊釉,釉色为粉青、月白、灰青、青黄多种。
一、传世哥窑瓷器的特征
传世哥窑瓷器有三个特征是目前无法仿制的。其一是传世哥窑瓷器釉面有一层酥光,看上去好像器物釉面出汗。其二是传世哥窑瓷器上的金丝与铁线各一张网纹,就是金丝一张网纹,铁线又是一张网纹,看上去,好像金丝线纹上面,又覆盖了一张铁线网纹,两色网纹线,各行其势,互不相干。其三是传世哥窑瓷器器物底足有铁锈红颜色,并有近千年岁月氧化的自然包浆,铁线颜色发黑褐闪蓝,并有晕散感(对外扩散).在高倍放大镜下看;线条弯曲自然,因为瓷器的裂纹生成的时间长速度慢造成的。裂缝中的有机物污垢经多年的氧化分解而发沁透到釉坯的内部,从釉坯的交界处向裂缝两边渗透,形成宽窄不同,颜色不同的污染带。
二,明清仿哥窑瓷的特征
明清仿哥窑瓷,主要是景德镇仿制。它有以下几个特征:1.胎体颜色呈瓷白色。2.釉面有一层自然空气氧化的宝光(学术界称润光),与明清单色釉瓷釉面宝光相似。3.金丝与铁线交织在同一张网纹线上面(图3)。4.铁线的颜色发黑,与传世哥窑瓷器上面的铁线颜色发黑闪蓝有明显的不同(与图1、2对比)。5.有的器物口沿及底足施酱色釉,模仿传世哥窑紫口铁足的特征(图4),也有器物口沿及底足不施酱色釉颜色,但器物底部露胎处有自然空气氧化的包浆(陈旧感)。
三、现代仿哥窑瓷的特征
现代仿哥窑瓷,仿制的造型、釉面的开片、作旧的方法是五花八门,千姿百态。但与传世哥窑真品瓷及明清仿哥窑瓷相比,都有很大区别。现代仿哥窑瓷器有以下几个特征:1.釉面有一层贼光(学术界称火光),如果作旧,就留有人工作旧的痕迹,釉面的光不自然。没有传世哥窑瓷釉面上的酥光,也没有明清仿哥窑瓷釉面自然空气氧化的宝光(学术界称润光)。2.现代高仿品可以仿制出传世哥窑瓷的金丝与铁线两张网纹互不相干的特征(图5),但与宋哥窑瓷器的金丝铁线,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宋哥窑瓷器的金丝铁线,像钢笔在宣纸上面画了一条线一样,有自然的晕散(对外扩散)。现代高仿哥窑瓷的金丝线,就像圆珠笔在宣纸上面画了一条线一样,比较生硬,无自然晕散。
(四)。定


附。
定窑鉴定要点                                来源: 世界艺术网
占定瓷大宗的北宋定窑白瓷,具有以下的特征:
1、泪痕
泪痕是指器表的流釉现象,定瓷流釉往往呈条状,宛如垂泪,故称泪痕。泪痕现象仅见于北宋定窑器,唐至五代定瓷并无此特征。唐代定瓷釉薄而洁白,胎釉结合十分紧密,无流釉现象;北宋则凝厚而泛黄,釉内气泡大而多,釉层在烧结过程中随器垂挂流淌,形成泪痕。北宋早期,定窑采用正烧,流釉方向自口至底,北宋中期以后,定窑创造了覆烧的技法,流釉方向自底向口,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笔者曾见过一些定窑白瓷,泪痕方向为横向,十分奇怪,形成原因尚待研究。
2、竹丝刷痕
在定窑碗、盘类器物的外壁,经常可看见细密如竹丝的划痕,这些划痕是器物初步成型后旋坯加工时留下的,当然在其它窑口的器物外壁也可见到旋坯痕,但不如定窑的纤细密集,此为鉴定定窑器物的一个特征。
3、底足
定窑器物的底足类型不多,主要分为平底与圈足两大类,而其圈足具有与其它窑口器物圈足明显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体现在北宋中期以后覆烧成型的定窑器上,由于覆烧的发明,器物圈足得以裹釉,而将露胎处移至器上,然而裹上釉层的器足在外观上的表现并不那么完美,足面(圈足与地面接触部分)总是显得不够平整,有些地方釉厚,有些地方釉薄,以手抚之,明显地感到凹凸不平,笔者所目见的北宋定窑圈足器无一例外。这种现象十分奇怪,但在鉴定中却非常有效,凡北宋定窑圈足器(采用覆烧法,圈足上釉者)均有此特征,此为鉴定之关键。
另外,定窑圈足器之圈足有大小两种类型,大圈足器之足底往往可见竹丝刷痕,刷痕呈同心圆,而小圈足器则无这种现象,但无论大小圈足,足均极浅,足墙均窄,小圈足器挖足不过肩,几乎无钩手。
据专家考据“易定”在这里是一个联合的地方名称,即古时的易州和定州,包括今天的易县、涞水、满城、容城;定州、望都、曲阳、无极、深泽等县市。刻在底足是作为定烧标志,表示此器是领有易州定州的统治者在定窑定烧的瓷器。
以地名或具体机构名来作为定烧标志的地名款识在定瓷上已屡见不鲜,如早年出土流散到英国现藏于伦敦大维德基金会的一件五代时期的定窑白瓷盘,盘底刻有“会稽”二字,即是位于会稽郡的吴越钱氏等上层统治者向定窑定烧的瓷器标志。另外,在定窑窑址发现的刻有“尚食局”、“尚衣局”、“五王府”等铭款的瓷器,均是宫廷机构向定窑定烧的瓷器标志。
“易定”作为一个联合的地方名称,古代文献及出土文物中多有记载,如《新唐书》第七卷德宗本纪七中:“丙辰,宣武、河阳、淮南、涂泗、山南东西,鄂岳军讨吴少诚。十六年正月已巳,易定兵及吴少诚战,败绩。”《旧五代史》第三十二卷庄宗纪六中记载:“同光二年冬十月戊辰,契丹寇易定北鄙。”《宋史》太祖本纪一中记载:“已酉,执易定节度使,同平章事孙行友,削官勒归私第。”另外,在曲阳发现的五代时期北平王王处直墓的墓志上亦有“易定”一词,铭文内容为:“唐故易定祁等州节度观察处置等使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北平王太原郡王公府君墓志铭。”
五代时期是定窑承前启后的发展时期,从诸多此时期的出土文物证明,此时的定瓷品种日益繁多,造型秀丽典雅,胎体坚细轻薄,釉色莹润洁白。装饰上出现了刻、划花技法。邢窑白瓷独霸天下的局面到五代时已被定窑白瓷取代。随着定窑产品的不断完善和畅销,来窑场加工定货的自然也就增多,尤其是掌握着国家权力和财富的宫廷和地方行政机构等单位,更是以拥有精美的定瓷为荣。为了防止混淆,在定烧时以地名或机构名称作为标志刻划在器物底部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所以就出现了诸如“易定”等地名款识
定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涧滋村及东西燕村,在宋代属定州,故名。创烧于唐,极盛于北宋及金,终于元。以产白瓷着称,兼烧黑釉、酱釉和釉瓷,文献分别称其为“黑定”、“紫定”和“绿定”。
定窑是继邢窑而起的白瓷窑场。器型在唐代以碗为主,宋代则以碗、盘、瓶、碟、盒和枕为多,亦产净瓶和海螺等佛前供器,胎薄而轻,质坚硬,色洁白,不太透明。定窑由上迭压复烧,口沿多不施釉,称为“芒口”,这是定窑产品的特征之一。
定窑瓷器以其丰富多彩的纹样装饰而深受人们的喜爱。装饰技法以白釉印花、白釉刻花和白釉划花为主,还有白釉剔花和金彩描花。印花以花卉为主,主要有莲、菊、萱草、牡丹等,也有鸳鸯、龙凤、狮子等动物图案,画面严谨,讲究对称,工整素雅的白釉印花定器历来被视为陶瓷艺术中的珍品。北宋早期定窑刻花、构图、纹样简洁,以重莲瓣纹居多,装饰有浅浮雕之美。北宋中晚期刻花装饰精美绝伦,独具一格。用单齿或双齿梳篦状工具,刻划出由深、浅不一的主线与辅线相衬构成的物象,生动自然,具有较强的立体感,装饰题材以花果、莲鸭、禽鸟、浮鸟、云龙等为主。
宋、金时小瓷枕广为流行,有最简单的长方形,亦有动物造型的,如虎形枕,及状似如意云状,取其吉祥意的如意枕,婴儿枕为其中造型较为繁复者。宋代婴儿纹样极为流行,传世宋瓷中,北方青瓷系、景德镇影青瓷、技法繁杂的磁州窑系以及本件所属的定窑系,均可见以婴儿或孩童嬉戏为纹样的作品。
定窑虽原为民窑,但北宋后期曾一度烧造宫廷用瓷,因此影响较大,其后各地纷纷仿制。有“土定”、“新定”、“北定”、
“南定”、“粉定”等仿器。
定瓷的发展
定窑瓷器,若从窑址发现遗物来看,始烧年代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最晚到明宣德年间,定窑仍有生产,定窑的发展过程,大致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南北朝到唐代早期,这阶段定窑的主要产品是北方青瓷,到了这一阶段末期,黄釉粗灰胎瓷其成为主流,第二阶段是唐代中期,这一阶段,定窑出现粗白瓷,烧造方法出现支烧,器形以饼足尖唇碗居多,胎色灰白,多施化妆土。第三阶段是唐代晚期到北宋早期,这一阶段是定窑白瓷的成熟期,这一阶段定窑出现大量的细白瓷,胎骨洁白细腻坚致,器形开始多样化,器壁变薄,匣钵垫烧为主流生产方式,烧造气氛多以还原焰为主,故釉色白中泛青,从瓷质角度来看,这一时期的定瓷的质量最高,第四阶段从北宋中期到北宋晚期,是定窑的全面发展期,这时期定窑出现刻划花装饰手法并成为主流,定窑成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这时期提高生产效率的覆烧法出现,并大规模应用,但是瓷质,火温较前期有所下降,烧成气氛多为氧化焰,故釉色白中泛黄,这时期,定窑的色釉瓷器继续发展,酱色釉和黑色釉白瓷继续生产,数量较之前增多,第五阶段从北宋晚期到金代,这一时期定窑高质量瓷土趋于枯竭,瓷质进一步下降,覆烧法继续沿用,但是也出现了涩圈垫烧的新方法,这时期借鉴于定州缂丝艺术的印花法广泛应用,并取代了之前刻划花的主流地位,同时因为白瓷土的枯竭,定窑出现了一些施加化妆土的剔花作品,应归为磁州窑系,第六阶段从元代到明早期,这时期是定窑的衰落期,细白瓷基本已经不见,多是粗瓷。 从定窑的兴衰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定窑细白瓷的产生,至少有如下影响,第一是唐代形成的南青北白的瓷器生产格局,在北方的成熟白瓷生产中心由邢窑转移到定窑,定窑稳定的不加化妆土的生产技术,奠定了之后青白瓷乃至青花等彩瓷的发展基础,第二是首创了覆烧法技术,大大提高了瓷器生产效率,第三是定窑极高的艺术成就一方面反映出唐宋时期瓷器制造业的全国瓷窑之间的技艺交流,一方面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定窑窑系,成为我国历史上最大最著名的白瓷体系。定窑烧造延续时间之长,在五大名窑中居于首位,各个时期的定瓷反映了历史上人们的审美观念的变化,同时还反映了北方民族融合甚至是中国和外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我们也应该看到,恰恰是定窑首创的覆烧法,浪费了大量的优质瓷土,定窑在迅速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埋下了迅速走向衰落的种子,这是现代发展工业提高效率的同时所必需借鉴的历史教训。
定瓷的价值
由于定瓷精品的稀有,自明代起定瓷精品就是众多收藏家追寻的重要目标。在国际上,定瓷同样具有极高的收藏地位。在大英博物馆、巴黎国立亚洲美术馆、旧金山亚洲美术馆等,定瓷均被作为古老东方艺术珍品收藏。在日本,一件收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的宋代定窑紫釉描金碗被视之为稀世珍宝。
定瓷中的黑定、紫定也历来为收藏家推崇备至,明代曹昭认为“有紫定色紫,有黑定色黑如漆,土俱白,其价高于白定。”文章开头所提到的那件北宋定窑黑釉鹧鸪斑就是一件黑定精品,其成交价是雅昌艺术网拍卖数据库有记录的白定最高价格的3.3倍。
境内外价格的差异,也是这件北宋定窑黑釉鹧鸪斑五年来能稳坐拍卖价格头把交椅的原因。据了解,在境外及香港地区,上乘定窑刻花碗、盘,其成交价达到8万英镑以上的并不鲜见,而在国内同类器物的成交价一般只有其八分之一至十分之一。1998年香港拍卖了一个直径20厘米的定窑刻莲花纹葵口盘,估价38- 42万元港币,成交价54.8万元港币。而相似的定窑盘,在国内最多也就几万元。
此外,收藏者对宋代五大名窑的崇拜也为造假者提供了造假空间,尽管诸多赝品的出现,使得定瓷的拍卖市场颇显冷清,但定瓷精品的市场潜力仍不容小视。雅昌艺术网的数据显示,从1992年香港佳士得秋拍一件定窑盘口梅瓶以396.44万元成交至今,定窑的总拍品达到408件,已成交拍品146件,成交总金额 4240.9692万元,成交比率为36%。不过专家提醒藏家,在收藏定瓷的过程中一定要谨慎,不能仅仅从表面特征上来鉴定,而更应该看重器物内在的神韵、时代特征及制作工艺上的文化特征。定瓷的鉴别
定窑鉴定是一项很繁杂的事情。由于鉴定工作集文化、艺术及工艺于一身,故鉴定决不能单从造型上看年代,从特征上辨真伪,因为赝品往往更重视造型及其特征。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文增先生从事定瓷研究、创作三十余年,是定窑故里河北曲阳定瓷企业的领军人。他通过对定窑工艺成型、釉面呈色、烧成气氛及原料的分析,从工艺装饰中找线索,总结出与定窑工艺形成有关的11个文化特征,发表在《定窑研究》一书中。本文摘引部分关键词,希望能给定窑的辨伪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一:米黄色(定窑呈色)
定窑白瓷,其呈色是各具特征,有偏白色的、偏青色的、偏黄色的。定窑恢复之初有人认为定瓷呈米黄色,并以此作为辨别真假和进行仿制的唯一标准,这种观点实际上是错误的。由于古代的原料选择、配方比例以及焰火的温度控制完全依赖人工,且定瓷的生产还会受到不同时期气候等客观条件的影响,因此,定瓷究竟是米黄色、青白色、象牙白还是乳白色,是白中泛黄,还是白中泛青,不能一概而论,不能仅以此来进行判断。
关键词二:淋釉(泪痕)
定瓷淋釉俗称泪痕。清代《南窑笔记》说:“出北宋定州造者,白泥素釉,有涕泪痕者佳。”它是定瓷生产工艺过程中所呈现的一种自然现象。主要形成原因是由于器物在施釉时釉层重叠聚集,经过烧成熔化而形成不同形式和颜色深浅不一的釉缕。凡一应产品到出窑为止,都不可避免地呈现出来。
千百年来,淋釉一直被认为是鉴别定窑真伪的一大特征,而被仿制者抓住不放。仿制者一般故意将施好釉的器物,进行弹点或笔涂,使形成淋釉。用这种方法形成的淋釉,缺乏神韵,没有那种原始的淳朴的天真美。稍有一点鉴定常识的人,都能看出来是仿制品。
关键词三:生辣感
生辣感是人们对定瓷外观鉴赏的一种习惯称谓,体现着定瓷凌厉铮然的风格和明丽蕴涵的气质。由于定瓷泥料练制细腻、精纯,可塑性较好,且骨架性强,凡成瓷器物,都会给人一种刚劲、坚锐、俊逸的精神感觉。同有些陶瓷的圆熟、甜媚、滑腻、松绵相比,具有明显的区别。
刀痕,也是定瓷产品外观生辣感的特征之一。古代定瓷生产,凡辘轳成型后,从修坯、整形、剐足都离不开刀子,故称定瓷生产为刀子活。古代定瓷不论何种器物,凡是辘轳旋转作出的,其壁面都不约而同地带有强弱不等的刀尖旋削纹。这种刀痕的形成,是在拉坯过程中自然留下的,它的不规则和有致的分布,使定瓷别具味道,使产品更具有灵气、具有生辣感。关键词四:刀线
刀线是裸露于定窑器物外部壁面的一种自然痕迹,仅见于盘、碗、瓶、罐等圆体器物中。凡这种器物都要经过拉坯和修坯,刀线的形成,均为修坯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留存。不过,通过一些存世的珍品看,档次较高,艺术品位较强的留有刀线较少,档次较低或一般产品则有多有少。
最初,仿制者对定瓷器物中的刀线认识不够,总想修得光滑,不敢也不愿留下这些刀痕。即使修坯时抚不平,在施釉前加一道水抹工序也予以擦掉。结果,最能表现定窑艺术个性和传达人文精神的特征遽然消失。今天看来,它已成为体现定窑艺术品位及其价值不可缺少的文化特征,具有名副其实的大朴不琢之美。
关键词五:芒口
芒口,俗称毛边,是指盘、碗在入窑烧制前去掉釉的一圈边口所露的胎骨。这是定窑历史上所形成的一种工艺特征。定瓷之芒口,的确引起皇室阶层及社会消费者非议,但定窑并未因此而改变这种历经千辛万苦才获得的工艺成果,而是以芒口镶金、镶银、镶铜再次走向市场并复入皇室,引起皇室的珍重,称为金装定器。
芒口生产很考究,决非随意去掉一圈釉了事,而是内宽外窄,一阳一阴,阳宽阴窄。按器皿大小件而定,阳面剐去2-4毫米,阴面剐去1-2毫米,定有规则,行按要求,轮上操作随心,艺术风格自成一脉。芒口的要求同器物上的刀线产生一样,要求自然、顺畅,忌讳模糊臃肿或做作行为,旨在用刀工体现定窑瓷器芒口的天真烂漫。除去器皿本身不谈,只看这些芒口处理效果,就知道这件器皿品位及制作该件器皿的陶工水平有多高。
关键词六:手工味
拉坯是定窑成型的主要手段,鉴于宋代定窑陶工的操作规程以及宋代拉坯机械,定瓷的手工味十足,尤以盘、碗、瓶、罐类的底足最能说明问题。这类产品的底足,不论是圈足,还是玉璧底都明显地表现为几个特征:其一,不十分规矩,即器皿底足是半圈宽、半圈窄,器壁呈现为一边薄一边厚;其二,外糙内秀,定窑底足或说整个背部给人感觉比较粗糙,有的甚至能见泥屑粘连;其三,手掐纹,这是修坯过程中留下的特征。这些特征,才真正能体现手工味,也是现今仿制者最难以模仿的。当然,窑场尤其是官窑场人们还是想尽量去掉这些工艺过程中不必要的痕迹,利坯时尽量着正中心,以保持其整洁和雅致美。
关键词七:底施半釉
定窑在古代生产中,器皿部分为底施半釉。即外底(指圈足内)呈缺釉现象。半釉面积不等,但都很自然,不存在任何做作行为。这种半釉的形成为器皿在施釉时因浸釉操作方法所致。通常是食指和中指并列掐住器皿足底部,拇指按住器皿边口进行浸釉。产品在釉缸中瞬间即出,随之仰置于平台上。由于食指和中指掩住了足底约1/2面积,使釉水不能浸入。这样使足底形成自然缺釉。鉴于每个陶工当时具体情况及施釉时操作设施工作场地之不同,因而形成宋代定窑器皿施半釉的不同风格。关键词八:玉璧底
玉璧底,也称玉璧形底,是定窑器物(盘、碗、瓶、罐类)底足形制处理的一种方法,唐、五代时多采用。不同器形的产品,不同体量的大小,其玉璧底的处理也不同,但风格表现无二。玉璧底,顾名思义,是把器物底部修整成像玉璧似的形状。通俗一点就是在一个圆形底中间挖出一个2~3毫米深的凹状小圆。更说白一点,不过是一种超宽底足。这种玉璧底器物,给人一种严肃郑重的感觉,有表现器形沉稳和凝练的气象,为定窑向圈足发展的一个特定时期的特征。
关键词九:珍珠底
剔花留白处的一种处理方法。为表现剔花和印花装饰的丰富感和生动感,使纹饰空白处不甘于空寥而常于其间加一些纹样处理,珍珠底就是在这种要求下出现的。其作法是,用刻刀的一个边角或用竹签去勾划成一个个小圆圈,中间凸起,整体效果如珍珠铺砌一般。珍珠底的表现是根据产品体量的大小和花纹所留空间的面积进行处理的。珍珠的大小和疏密均按要求而定,或采用大小间以比衬,或按排列顺序,或无规则等,都能为整个花纹形象增添一些富丽和活力。
关键词十:豁口
古定窑器皿口边的一种处理方法。为了打破器皿边口的唇圆规矩,使视觉产生一些新颖和变化,常于器皿边口上作成小豁口,豁口安排数量不等。方法是用刻刀分左右约5毫米不等各削一刀,深度约为3~5毫米,依次作成等矩相近的四豁口或六豁口,北宋器皿多采用这种方法。另一种属花口,也称花边豁口,表现动态较大,有时与花口同时出现的是器皿内按花口的分布要求凸起几条线,或四条、六条、五条不等。这种凸起的线是在修坯后趁湿由陶范从外部压印的。根据凸线的形成再用刻刀修整出相应的花口来。花口在宋代器皿中所见较多,主要有盘、碗。花口有深有浅,故凸起的线也有长有短,有粗有细。花口给器皿造型赋予超逸气韵,具有一定的欣赏趣味和艺术特色。
关键词十一:跳刀纹
跳刀纹为陶瓷制品所惯用的一种方法,即在修坯完成的同时,用修坯刀或专用刀轻抚器壁,使之刀具与器壁接触的瞬间随旋转速度而不自主地产生一种微妙的跳动,以形成一种律动的似刀砍斧削大小不等、深浅不一的痕迹。归纳起来,应属于装饰范畴,在古定窑器物也偶尔见到跳刀纹。定瓷的名作

白釉刻花折腰碗,高5.5cm,口径16.8cm,足径9.4cm。
碗敞口,浅式,斜腹,近底处内折。通体白釉,口部镶铜。碗内、外壁及里心划刻莲花、莲叶纹。
此碗白釉纯净,所饰莲花线条自然流畅。碗之内、外壁均有刻划纹者较为罕见,此碗是定窑瓷器的精美之作。
(五)钧
钧窑在河南省禹县,为宋五大名窑之一,以钧瓷着称于世,属北方青瓷系统。创始于唐,兴盛于北宋,以后历代都有仿造。
清代道光年间《禹州志》记载:"州(即禹州)西南六十里,乱山之中有镇曰'神后'。有土焉,可陶为磁。"对钧瓷釉色之美,明代张应文着文"钧州窑,红若胭脂者为最,青若葱翠色,紫若黑色者次之,色纯而底一、二数目字号者佳,其杂色者无足取"窑变是钧瓷的一大特色,清代蓝浦《景德镇陶录》赞美曰:"窑变之器有二、一为天工,一为人巧,其为天工者,火性幻化,天然而成┅┅其由人巧者,则工,故以|作幻色,物态直名之窑变。"蚯蚓走泥纹,是钧窑的另一大特点,在古籍中同样有记载。民国许之衡《饮流斋说瓷》:"钧窑之釉,扪之甚平,而内现粗纹,垂垂而直下者,谓之泪痕;屈曲蟠折者,谓之蚯蚓走泥印,是钧窑之特点也。"
钧窑瓷极其珍贵,这在民间有众多的说法,比如"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件"。"钧瓷无对,窑变无双","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等等。对于钧瓷的商业价值,当地民谚说:"进入西南山,七里长街现,七十七座窑,烟火遮住天,客商天下走,日进斗金钱"。
在寂园叟的《咏陶诗·均盆歌》中,对均(亦作钧)瓷作了比较全面的评价:"柴窑不可见,存者惟禹钧,均也汝也皆宋器,蚯蚓走泥迹已陈,欹斜屈曲若隐现,以此辨其赝与真。宋后莫能仿制者,造化巧妙何其神。汝窑糊以玛瑙釉,末若均紫弥可珍。均窑较多汝较少,宋均声价高无论。均釉有青亦有紫,紫者丽色辉千春。青者俗谓之月白,亦自雅靓而温纯。元瓷青者偶类紫,均紫竟体腻且匀,底间稍垩芝麻酱,单数双数号码新,或以单双判青紫,无乃齐之东野人。花盆有座状如碗,一枚动值千饼银。我得一盆大于斗,容颜娇美盼日频。仿紫最精世所罕,传之子孙非长贫,千峰翠色浮几案,雨过云破无纤尘。紫者不贵有者贵。世事翻转犹飚轮。蚓泥变幻哪能揣,泪痕流下方津津,蚓走泪流不一态,一燥一润名有因。泪痕奇绝傲泥蚓,要以莹泽胜枯皴。底窃有五码则四,六角凹形浅浅唇。深藏宝刹七百载,何必瓦玺夸汉秦。一朝流传属村叟,使武件尔老病身。小松丛菊颇在眼,慎勿牢落增悲辛。"
钧瓷釉采用氧化铜为着色剂,在还原气氛中烧成铜红釉。这样,烧出的釉色青中带红、如蓝天中的晚霞。钧窑釉色大体上分蓝、红雨类、具体的可呈现月白、天青、天蓝、葱翠青、玫瑰紫、海棠红、胭脂红、茄色紫、丁香紫、火焰红等。其中,蓝色也不同于一般的青瓷,是各种浓淡不一的蓝色乳光釉。蓝色较淡的称天青,较深的称为天蓝,比天青更淡的称为月白,都具有莹光一般幽雅的蓝色光泽。
钧瓷釉色有一种莹光一般幽雅蓝色乳光,其色调之美,妙不可言。
由于釉色的相互交融而产生的无数颜色不一、形状各异的窑变,是构成钧瓷区别于其它青瓷的另一个特色。钧釉中的紫色引人注目。各种紫色是红釉与蓝釉互相融合的结果。钧釉的紫斑在工艺上是将青蓝色的釉上有意涂上一层铜红釉所造成的。后人对钧瓷的紫色的评价极高,近人刘子芬在《竹园陶说》中说"钧窑器一枚,价值万金┅┅宋时紫色如熟透之葡萄,浓丽无比,紫定、紫钧,其器皆纯色。"
蚯蚓走泥纹(即在釉中呈现一条条逶迤延伸、长短不一、自上而下的釉痕,如同蚯蚓在泥土中游走),也是钧釉的一个重要特征。产生的原因是由于钧窑瓷胎在上釉前先经素烧,上釉又特别厚,釉层在干燥时或烧成初期发生干裂,后来在高温阶段又被粘度较低的釉流入空隙所造成。
宋代钧窑玉壶春瓶,高19.2cm,口部直经6.2cm,底足直经5.8cm.
自然天成的窑变,若隐若现蚯蚓走泥纹

自左上到右下的自然旋转大开片,充分说明由于制瓷时手工旋转拉坯历经年代的久远瓷器本身发生了应力的改变。
历经千年岁月形成的包浆以及自然开片,于现在的人工做旧有明显区别。
寥若晨星的珍珠、鱼子纹以及大小不一的棕房内有黑褐色物质。
器物底足手工拉胚旋痕明显,铁锈斑自胎骨中自然生成。
肥厚的秞面给人【似玉非玉胜似玉】



内高外低喇叭状底足,0.5公分的芝麻浆色足壁修胎规整,足内部呈现蟹壳青
口沿下手工拉胚旋痕。

蚯蚓走泥纹。

历经千年岁月沧桑,也掩饰不了嫣然莹润的窑变。

底足下留下的芝麻痕支丁。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宋代钧窑追求的道法自然和自然天成。


我国宋代名瓷之一,以"釉俱五色,艳丽绝伦"而独树一帜,在河南省禹县、
临汝、宝丰、郏县、鹤壁、辉县、林县、安阳、新安、宜阳、河北磁县、山西浑
源、内蒙包头、浙江金华均有窑址发现。钧窑源于唐代花釉瓷,鼎盛于宋代,以后
历代都仿烧有钧窑瓷器 <#>。
宋代的钧窑瓷器由于釉料中掺有少量的铜,并使铜的氧化物为着色剂,在还原条件
下成功地烧出了铜红釉,这是宋代瓷器发展史上的一个创造与突破,为我国陶瓷工
艺,陶瓷美学开辟了一个新境界。铜红釉的烧成对烧成温度、开温曲线,冷却保温
时间都十分敏感,条件稍偏离规定要求就得不到正常的红色,技术难度大。宋代铜
红釉的成功烧制为以后红色高温釉的烧制奠定了基础,如元代釉下釉里红,明清宝
石 <#>红,郎窑红等。
钧窑月白釉
紫斑莲花式碗(北宋)
蓝色乳光釉是钧瓷的又一大特色。蓝色较淡的称为天青,较深的称为天蓝,比天青
更谈的称为月白,这向中釉都有莹光一般幽雅的蓝色光泽,色泽如青玛瑙 <#>和蓝
宝石一般的美丽,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
北宋钧窑瓷器造型秀丽,古朴端庄,器形有碗,碟,洗盆,炉,瓶,缸,出戟尊,
奁,花盆等。器物外形优美流畅,极富韵味,胎质坚实细腻,叩之,其声圆润悦
耳,胎有深灰色胎,紫褐色胎等,以深灰色多见。器物外底部常涂以芝麻酱色釉,
并留有支钉垫烧痕迹。宋钧窑釉汁凝厚施釉均净,窑变美妙,有玫瑰紫,海棠红,
茄皮紫,鸡血红,葡萄紫,朱砂红,葱翠青,胭脂红,鹦哥绿和天青,月白等。釉
色绚丽多彩,光亮莹润,表现出一种优雅含蓄之美。
钧窑鼓钉洗(北宋)
釉表面是否有棕眼和蚯蚓走泥纹是鉴定真假宋钧窑瓷的重要依据。棕眼原本指动物
表皮粗糙的毛孔。借喻到瓷器上指釉表皮细密的小坑点。宋代钧窑大多数都在棕眼
的现象。钧窑器在上釉前为了避免瓷坯在高温烧造成破裂或变形,只用较低温度素
烧坯体,以便于挂厚釉。釉层在干燥时或烧成初期发生干袭,后来在高温阶段又被
粘度较低的部分釉质流入孔隙填补裂痕,出现不规则流动状的细线隐纹,如象蚯蚓
在泥中游走,因此称为蚯蚓走泥纹。传世器形较大的器物无一例外有这种现象。很
小的碗,碟类器物上少风这一现象。
器物底部涂以芝麻酱色釉是宋钧瓷的又一明显特征。这种釉上聚集一块块不均匀
的"蟹甲壳"色青釉,或称"龟裙"色,这是介于蓝绿之间的釉厚块层。是否有"龟裙"
色也是鉴定真假宋钧瓷的重要依据。
宋代钧窑瓷器带铭文的很少,仅见"奉华"及"省府"两种。另外刻一到十数目字,数
字越小,器物越大,一是同类器中最高或口径最大的,一是最低口径最小的。金代
制作的钧窑瓷一般器皿内里施满釉,器外常施半截釉,器底心施满釉,胎质细灰紧
密,釉面润泽有开片,有的有晕斑或带小墨点,制作不甚规整。胎釉结合不紧密,
经常有脱釉现象。釉色以天青,天蓝为主,少数出现紫红斑窑变。造型较宋代简
单,有碗,盘,罐,瓶,香炉等。釉色较单调,与宋钧艳丽多彩的丰富窑变相比,
略逊一筹。
钧窑天蓝釉梅瓶
(元)
元代仿钧瓷器以碗,盘,炉为主,不见盆,奁,洗,尊等陈设物件,多为民间日常
生活用品。胎体修胎较粗糙,不规整,工艺不精细,胎质粗松,瓷土杂质多,淘洗
不纯净,瓷胎烧成温度较低,叩之其声沙哑,个别的因为叠烧,碗内心亦露胎成素
烧圈。底心多露胎且有明显凸起的鸡心点。釉面多棕眼,光泽较差。釉色单一,仅
见天青,天蓝两种,施釉不到底。
钧窑天青釉紫斑碗
(元)
明代景德镇窖窑仿钧瓷从宣德开始。传世品有炉,盘,碗。炉胎骨厚重,器内施白
釉,外壁挂玫瑰紫色釉,碗均为浅式,口外撇,里外施紫红色釉,底部无釉,修胎
留有旋纹,圈足平削,盘,敞口,圈足,内外施玫瑰紫色釉,外底无釉,釉面泛橘
皮纹。但明代仿品只注重釉色,造型为明代窖窑瓷器典型样式。
(配图)清代雍正七年,恢复了钧瓷的制作,一是仿北宋红釉,底部无釉,二是以
天蓝,月白为主,雍正窖窑仿钧瓷大多有篆书刻款,较易识别。但如果不落款的仿
钧器要仔细鉴别。其造型和釉色虽乱真,但雍正仿钧瓷器红釉色较谈而釉色较薄,
有的器物有凸现的出棱部位能看到白色胎骨,其底部虽大多涂有一层黑色釉汁,但
胎土却为白色,更为典型的是不见蚯蚓走泥纹。
仿宋钧玫瑰紫釉瓶(现代)
晚清民国直到现代,仿造宋代钧瓷之风甚盛。现代仿品胎细白,火候较高,叩之声
脆。器物形态一种是比例失真,如瓶类,不是东歪,就是西斜,或是器腹过大,二
是造型线条生硬拘谨,失却宋钧窑瓷器造型端庄厚重,线条流畅,形态优雅的韵
味。仿品总体施釉薄且大多薄厚不匀。仿品火气较重,釉色大部分泛亮光,玻璃感
强烈。少部分的仿品釉面因弱酸蚀或涂抹黄土等做旧处理,釉色呆滞,缺少宋钧瓷
釉面那种熔化流动,厚润浑拙的质感。明代以前的钧窑产品均通过还原焰气氛烧
成,施釉前先将坯胎烧素胎,待冷却后再在熟胎上施2-3次釉,然后再入窑烧成。
面现代仿品基本上是氧化焰一次烧成。宋钧瓷窑变自然,各种色彩过渡无固定边
缘,而现代仿品大多窑变无过渡,有固定边缘,人为痕迹较明显。
现代仿品中也偶见一些传统工艺方法仿制的精品,甚至也仿得"蚯蚓走泥纹"的现
象,其逼真程度高,容易迷惑大家,故当鉴别钧窑瓷器时要仔细观察,从器物的
胎,釉,造型,底足,成形工艺等方面综合分析和判断。
(六)宋龙
宋代龙泉窑梅子青釉和粉青釉瓷器
(下图:粉青釉大盘)

(下图:梅子青大盘)

从底足、胎泥,火石红,修足刀痕等方面比较
(下图:粉青釉大盘底足图)

(下图:梅子青大盘底足)











(七)元龙
通过学习瓷片的认识。在收藏中你不会再买到赝品




元代龙泉窑青瓷刻花菱口盘底足



附今浙江省龙泉县境内,有大窑、金村、溪口、松溪等多处窑址,北宋时有20多处,到南宋时有窑址40多处,其中以大窑、金村两处窑址最多,质量也最精。从出土的标本来看,它始于三国两晋,盛于南宋和元,而衰于明,终于清代康熙年间,有近800年的烧瓷史。龙泉窑以烧制青瓷而闻名,在北宋早期以前的产品风格受越窑、瓯窑、婺州窑的影响,特征与三窑的产品相似。胎质较粗,胎体较厚,釉色淡青,釉层稍薄。北宋中晚期是龙泉发展的重要时期,并开始形成自己的风格。
龙泉瓷器的初步鉴定,主要是熟悉龙泉釉色的特点,和观察器物的底足,熟悉火石红的特点。龙泉的釉色一般比较肥厚,不管成色为哪种,釉色都较纯正,层次的变化不明显,莲瓣和突棱的地方由于釉相对较薄,因而略发白。火石红几乎在每件器物底足都有,有的较多,有的少些,但都是围绕着胎釉结合的地方形成,颜色自然较纯正,火石红的走势自然而不规则。底足都有磨损,自然磨掉火石红的地方可看到灰色胎。元代的盘碗底部有的有一圈支烧残留痕迹,星星点围成一圈,与胎骨的胎色一致;有的有较密集较细小的气泡,大小不一;有的浮于釉面,有的位于釉下,但分布绝无规律。龙泉瓷器一般不开片,有的几条釉面有裂纹;有的火候不高的龙泉瓷器有较多开片,开片细碎,大小不一,分布自然。龙泉瓷器的釉下刻花刀法(特别是莲瓣纹)一般很柔弱,隐隐约现。口沿和突出的地方釉面一般有磨痕,磨痕处往往无光泽。龙泉以釉色胜,釉色不好或偏窑口的器物没有收藏的价值。
龙泉青瓷各个年代也都有各自的特点。
北宋时施石灰釉,釉层薄而透明,光泽较强
北宋早期的产品风格受越窑、婺州窑的影响,特征相似。胎质较粗,胎体较厚,釉色淡青稍薄。北宋以前龙泉窑出产的瓷品,可以看作龙泉生产的越窑器,其烧造工艺、器型、釉色都是越窑瓷的翻版。直到北宋晚期,才开始有自身特色的创新,除了盘、碗、盒、罐、执壶、盏托等一般的日用器皿,梅瓶、多管瓶、盘口壶等开始显现出“龙泉制造”的独特烙印。碗、盘类刻花纹饰以莲瓣、牡丹、菊花为主要题材,多为蓖纹、折扇纹。纹饰之间以楞线分隔,楞线分单线、双线。花叶一般用蓖纹作叶脉。
北宋早期产品胎薄而较白,施淡青釉,器物以盘、碗、壶为主,盆、罐等少见。这一时期的新产品有多管瓶、盘口壶、多叶瓶。其中多管瓶、盘口壶壶盖一般饰花苞钮、花蒂钮为主。多叶瓶盖顶以鸡、狗等动物作钮为主。在釉色上,早期施淡青色釉,有泛黄现象。
北宋中晚期是龙泉瓷器发展的重要时期,北宋中晚期窑址有30余处,主要集中在大窑、金村、大白岸、庆元的上垟,丽水市的石牛等地。中期多采用含硅和含铁量较高的瓷石作坯,胎色灰或灰白,亦有泛黄现象,釉层薄,釉面有光泽。胎体较为厚重,但造型规整,釉色由淡青转为青黄,产品多以生活用具为主,在装饰工艺上有刻花、划花和篦纹,图案有花卉、飞鸟、鱼虫和婴戏纹等。制作工艺上,北宋晚期开始采用圈足内放垫饼垫烧。
中期以后胎呈灰或浅灰色,釉色青黄;装饰普遍使用刻花,辅以篦点或篦划纹,此外还有团花、波浪、蕉叶纹等纹饰。盘、碗内常刻团花和波浪纹,内填篦纹,外壁常划篦纹和直条纹。瓶、执壶腹部常见刻牡丹纹。图案花纹一般对称。
南宋以后施石灰碱釉,釉层厚,柔和淡雅
宋廷南迁,临安成为南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浙江人口大增,外销活跃,瓷业得到空前的发展。南宋时期龙泉窑进入鼎盛时期。这时在唐和五代盛极一时的越窑青瓷业已凋零,驰名中外的粉青、梅子青釉瓷器就是在南宋龙泉窑中烧制成功而把青瓷釉色之美推到顶峰。窑工们根据南宋官窑制瓷工艺,将胎釉配方作了调整,创造性地生产了白胎厚釉青瓷,犹如翡翠碧玉,同时釉层光滑整洁不开片,深得宫廷和官僚的喜爱。这种白胎厚釉青瓷在临安京城、皇宫遗址、南宋六陵墓地均有大量出土。
南宋龙泉窑可分为前期和中晚期两个阶段。前期,宋高宗赵构自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建立南宋政权,到定都临安前后10多年时间,政局动乱期。龙泉窑主要生产日用器皿及冥器。南宋胎色白,深中泛灰。五管瓶、盘口壶等仍沿袭北宋末年旧制继续生产,只从器型上稍加改进。如五管瓶,五管瓶腹部呈多节葫芦状,瓶上部的竖管,三至七管都有,以五管多见,南宋五管瓶上腹部比北宋时稍瘦,从肩部分成两级,最后演变成一级,肩部突起,器身光素无纹,盖钮以各种动物如鸡、犬、鸟代替花苞钮装饰。胎为灰色,施淡青或青灰色釉。除继续生产北宋原有器物,出现了鼎式炉、八卦炉、奁式炉、渣斗、盆、塑像、胆式瓶,龙虎纹瓶、五管瓶,等等。碗、盘器底较厚,挖足一般很浅,圈足宽矮,外底露胎。装饰以刻划花为主,线条花口五出,花口下碗壁突起五条直线,碗内刻云纹的较多,也有内划“S”形纹饰的,碗心印阴文“金玉满堂”或“河滨遗范”四字的也较多见。北宋末期浮雕莲瓣纹开始流行,在盘、碗的外壁较多使用,至南宋晚期,莲瓣纹变得短而宽,互相紧*,瓣中脉线突起。
南宋早期龙泉青瓷主要特征
1.坯料仍用含铁量较高的瓷石作坯,胎壁普遍比北宋中晚期厚重。胎质不够致密,有较多的气孔。胎色呈灰或浅灰色。
2.纹饰以刻花为主,划花、蓖花少见。碗类出现葵口,有图章式的文字,如“河滨遗范”、“金玉满堂”等。
3.釉仍为石灰釉,薄而透明,有玻璃质感。
南宋中晚期,是龙泉青瓷发展的鼎盛时期,此时,瓯窑、越窑、婺州窑因资源枯竭等原因相继衰落。而地处浙西南山区的龙泉有着丰富的瓷土和燃料,为发展瓷业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据考古发掘证明,当时的龙泉及毗邻地区,窑厂遍布,除龙泉大窑、金村、溪口、安福等外,庆元县的上垟,云和县的梓坊、水碓坑,遂昌县的湖山,缙云县的大溪滩、碗窑山,以及泰顺、文成、永嘉,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瓷窑体系。南宋晚期龙泉青瓷产品可分白胎厚釉青瓷和黑胎厚釉青瓷两大类。白胎青瓷胎质细腻致密,釉色白中泛青,釉层丰厚柔和,以粉青、梅子青釉最佳,足底露胎处呈紫色,俗称“朱砂底”。器物造型除碗、盘、碟、水盂、香炉等,还出现不少仿古器物,如鬲、觚、琮等器。纹饰以莲瓣、弦纹为主,南宋末出现双鱼、龙纹和贴花牡丹纹等。黑胎青瓷胎薄釉厚,胎色灰黑,俗称“铁骨”。釉色青,多纹片,部分器物的口沿隐露胎色,呈紫褐,圈足底端则呈铁黑色,俗称“紫口铁足”。器型以瓶、炉、尊、洗、笔筒、灯为主,纹饰少见,与南宋郊坛下官窑瓷器有许多共同之处。
南宋中晚期龙泉青瓷主要特征
1.器型丰富多样,除日用器皿外,有罐、盒、灯盏、渣斗、熏炉等。文具有笔筒、笔洗、水盂、笔架等,及多种仿古铜器、古玉器的瓶。这时期的新产品有堆塑龙瓶、虎瓶、琮式瓶、荷叶盖罐、葫芦瓶、五管瓶等。
2.龙虎瓶代替北宋的多管瓶和盘口壶。梅瓶高度减低,下腹瘦削,有的梅瓶有盅型盖倒扣瓶上,北宋时期肩腹比较丰满,器型较大,外壁刻缠枝花、莲瓣。鬲式炉系仿商周铜鬲式样,其肩与腹部的凸楞称“出筋”,是美化瓷器的一种装饰。
3.改进了胎土配方,在瓷石中掺入适量紫金土,提高了抗弯度,高温下不易变形,使胎坯变薄,克服了“笨重粗厚”的缺点,使器物造型轻盈秀美。
4.器物修胎讲究,圈足修得很薄,在底足刮去细细一线的釉,烧成后出现朱红色一圈细线,俗称“朱砂底”,别有韵味。
5.瓷器通体施釉,光色无纹,以釉色与造型取胜。改进了釉料的配方,由原来的石灰釉变成石灰碱釉,使釉色出现粉青、梅子青、豆青、米黄、蜜蜡、鹅皮黄、乌金等色,其中黑胎青瓷成色较深,墨绿色是黑胎青瓷特有的颜色。
6.一种用模子成型的水注、小罐、瓜型壶,腹部有模印的菊瓣、莲瓣、云纹、龙纹等纹饰的,多数为龙泉溪口窑所生产。
元代器物特点造型高大,胎体厚重。胎色与南宋基本相同,釉色青中泛黄
元代龙泉窑比宋时扩大了好几倍,造型特点为粗壮高大,胎体变厚,釉色减薄,观赏价值降低。为获得元统治者喜爱和促进销售,匠师们采用刻、划、印、贴、雕和点褐彩等工艺来美化器物。莲花瓣是宋元时期龙泉青瓷的主要装饰之一。元代初年莲瓣宽矮,系用刀或钳子划出莲瓣边线,制作方便,这种纹饰是元代特有的。随后多数瓣面演变成为狭长,形似菊瓣。因为它是从南宋时瓣面丰满、瓣脊突起的莲瓣发展而来的,所以人们仍称它为莲瓣纹。元代莲瓣纹有以下几种形式瓣面平,莲瓣的边线用刀或钳子划成;两面用刀斜刻成瓣面,中间有瓣脊,多数瓣脊粗细不一,上下不直,刻工粗糙;在一部分盏、洗或盘的内壁用刀自上而下挖成,瓣面上端较宽,没有瓣尖;龙泉溪口窑生产的用模子制成的瓶、罐的莲瓣纹,莲瓣的边线是细凸线的。这是鉴定宋元龙泉青瓷的主要依据。
在元代青瓷器中,仿古器物少见,新创器型有高足杯、菱口盘、环耳瓶、凤尾尊、荷叶盖罐等等,高足杯足较短,上下大小基本一致,足内空心且较深。装饰采用划、刻、印、贴、镂、堆等多种方法,以划花为主,划花纹粗略,线条奔放,并出现了褐色点彩。器物普遍饰有花纹,纹饰题材以云龙、飞凤、双鱼、八仙、八卦、梅、菊、马上封侯等多见。此外,还大量出汉文和八思巴文字款铭。盘、碗外壁的莲瓣纹长而窄,排列较疏,瓣中间一般无脉线突起,不同于南宋。盘、碗底足一般挖足较深,有的深过外墙壁,外底足中间刮去一圈釉,露胎泛红,中心有釉。到元代晚期有的底足内全无釉,中心有乳丁状突起。
明代制作工艺与元代基本相同,但趋于粗糙
宋、元盛极一时的浙江龙泉窑至明代虽逐渐衰落,但明早、中期制品仍十分精美。明代龙泉窑系的青瓷造型,大体上和元代一致,其风格和宋代的纤巧秀丽不同,而代之以硕大厚重。产品多大型瓶、盘,日用的小件器物较少。釉色已失去南宋梅子青釉、粉青釉那种柔和、含蓄的艺术效果。这时的青瓷釉层薄而透明,光泽度较强。
从传世产品看,明代龙泉窑的制品有精粗之分。精品胎色白中微闪灰、胎质细腻厚重,制作精湛,造型精美,施满釉,盘、碗器底一般不施釉,也有如元代圈足底部留有刮圈垫烧痕的。釉色青灰,釉薄而透明,釉面光泽度很强,滋润匀净,釉色绿中微泛黄。器物以高足杯、菊瓣纹碗、玉壶春瓶、执壶、盖罐多见,高足杯的足较高,有竹节装饰,一节或多节,挖足粗率且较浅。纹饰有人物故事及花托吉、福、寿、金玉满堂等字。器表多有刻划花装饰,图案构图疏密得体,刻花精细。粗品胎质淘洗不精,质地较粗。制作也不精细,胎体特别厚重,尤以底部为甚。所见多为碗、盘类制品,釉色多绿中闪黄。器皿仍采用满釉刮圈垫烧,但工艺较粗,常见的有直口深腹碗等。装饰以印花和刻划花为主,图案纹样有器外壁的瘦长菊瓣纹,内里的花卉纹,以及颇有特色的印花历史故事、二十四孝人物等。其中人物图多印在器内壁,人像旁根据人物的具体形象分别书“孔子泣颜回”、“韩信武之才”等,由于制作较粗,印花纹样常有模糊不清之感。
针对不同的釉料性能,明代龙泉青瓷还形成有别宋瓷的装饰特色不以釉色取胜,而以印花、堆贴,刻划花为主。明龙泉青瓷的装饰范围也大大增加。明龙泉青瓷正是利用釉的透明性能,采用刻、划、堆贴装饰,使作品另具一种工艺美。但总的来说,明代的龙泉窑系,大多产品成型草率,器型笨拙,因而到清初以后,就每况愈下。
从装烧方法认识各时期器底特点
1.北宋早期用托珠垫烧,器底留有托珠痕。
2.北宋中期至南宋中期采用圈足内放垫饼垫烧,足端无釉,碗、盘底较厚,与此装烧方法有关。
3.南宋晚期至元中期采用垫饼托住整个器足垫烧,足端无釉,普遍为“朱砂底”。
4.元代中期以后采用盂形垫具,器物外底中间一圈刮釉,中心有釉,似涩圈。
5.明代又恢复圈足内放垫饼垫烧,外底无釉。
一,龙泉青瓷发展史
在英文中“CHINA”(瓷器)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的代名词,可想而知中国的陶瓷文化在世人眼中占据了何等独特而至尊的地位。古代陶瓷是随着社会前进而不断发展的工艺美术,从古至今产生了无数的绝世精品,而瓷中之母当数青瓷。www.findart.com.cn
我国青瓷烧制技术源远流长,浙江是我国青瓷的发源地。自商周时期原始青瓷到东汉以来的成熟青瓷,晋代的“缥瓷”,唐越窑的“秘色瓷”,直到龙泉青瓷已有将近两千年的历史。从早期青瓷的青黄、淡黄到后来的纯青等色,浓艳浅淡,但都无不以青为尚。青瓷有“雨过天青”之雅,有阿拉伯人称“海洋绿”之幽,更有“类玉”、“类冰”之青质,兼得苍天、青山、绿水、碧玉之万般灵秀。龙泉窑青瓷就是诸多青瓷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龙泉青瓷是我国制瓷史上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个窑系,窑址在今浙江西南部山区。龙泉青瓷肇始于三国,兴起于北宋,在南宋到元达到鼎盛,明代中晚期后开始衰落,其生产历史长达1600多年。作品主要以釉色吸引人,是最著名的颜色釉瓷器品种。施釉往往多次,釉较厚,玻璃光感很强。龙泉窑的白胎青瓷,胎质细腻致密,白中泛青。釉层柔和无开片,足底露胎处呈赭红色,俗称“朱砂底”。驰名中外的龙泉窑粉青釉和梅子青釉,釉质晶莹的青玉,其色调可与翡翠媲美,达中国古代青色最佳的境界。按照叶英挺的理论,龙泉青瓷的历史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五代到北宋早期、北宋后期到南宋、元明。www.findart.com.cn
二,龙泉青瓷的特征
在今浙江省龙泉县境内,有大窑、金村、溪口、松溪等多处窑址,北宋时有20多处,到南宋时有窑址40多处,其中以大窑、金村两处窑址最多,质量也最精。从出土的标本来看,它始于三国两晋,盛于南宋和元,而衰于明,终于清代康熙年间,有近800年的烧瓷史。龙泉窑以烧制青瓷而闻名,在北宋早期以前的产品风格受越窑、瓯窑、婺州窑的影响,特征与三窑的产品相似。胎质较粗,胎体较厚,釉色淡青,釉层稍薄。北宋中晚期是龙泉发展的重要时期,并开始形成自己的风格。www.findart.com.cn
龙泉瓷器的初步鉴定,主要是熟悉龙泉釉色的特点,和观察器物的底足,熟悉火石红的特点。龙泉的釉色一般比较肥厚,不管成色为哪种,釉色都较纯正,层次的变化不明显,莲瓣和突棱的地方由于釉相对较薄,因而略发白。火石红几乎在每件器物底足都有,有的较多,有的少些,但都是围绕着胎釉结合的地方形成,颜色自然较纯正,火石红的走势自然而不规则。底足都有磨损,自然磨掉火石红的地方可看到灰色胎。元代的盘碗底部有的有一圈支烧残留痕迹,星星点围成一圈,与胎骨的胎色一致;有的有较密集较细小的气泡,大小不一;有的浮于釉面,有的位于釉下,但分布绝无规律。龙泉瓷器一般不开片,有的几条釉面有裂纹;有的火候不高的龙泉瓷器有较多开片,开片细碎,大小不一,分布自然。龙泉瓷器的釉下刻花刀法(特别是莲瓣纹)一般很柔弱,隐隐约现。口沿和突出的地方釉面一般有磨痕,磨痕处往往无光泽。龙泉以釉色胜,釉色不好或偏窑口的器物没有收藏的价值。www.findart.com.cn
三,龙泉窑的辨伪
国外仿烧龙泉窑产品成为世界性的现象。埃及的福斯他特是当时政治、经济的中心,制陶业十分发达。中国陶瓷源源不断地输入,对当地的制陶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此而仿烧大量的中国瓷器。仿烧龙泉窑的产品有北宋的划花篦点纹碗、元代的双鱼小盘、菊纹贴花碗。高丽瓷与中国的瓷业有着深厚的渊源。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收藏有一件南宋的青瓷模印莲花碗,烧造的方法为3个支钉烧造法,支钉的断面为白色。但它莲叶舒展的纹样布局,碗的直口、垂腹、矮圈足的造型,与龙泉窑的早期风格如出一辙,从中可以看出这种交流源远流长。龙泉窑在南宋时期生产的平口长颈瓶、莲瓣碗,高丽瓷也有仿制,特点是釉色稍深、平底、支钉支烧。元明时期龙泉窑烧造的青瓷大盘,仿造它的国家有泰国、越南等。伊朗所仿龙泉青瓷有以下几个特征:1.一般较厚重;2.胎、釉结合度较差,在口沿部分多有剥釉现象;3.釉色多为浅绿偏黄;4.釉中普遍呈现有淡红丝的现象;5.有部分出现干漆般的釉面;6.圈足上有乳丁状的突起物。www.findart.com.cn
这些国外所仿的龙泉窑产品,因为采用的是当地的瓷土原料,使用的是当地传统的烧造技术,尽管模仿的器物很明确,但只能达到形似而质不同的效果。同时这些仿烧的产品,以间接的方式传达出这个地区和时代的特有的产品风貌。因此,国外烧造的仿品与龙泉窑的产品往往有很大的不同。
在国内,景德镇仿烧龙泉窑产品延续的时间最长,从元代开始到清代,凭借着雄厚的烧瓷技艺,仿烧器物品种丰富。其最大的特点不是对龙泉窑产品机械地模仿,而是在注重釉色的基础上,对器物的品种和造型加以创新。清《南窑笔记》记载有仿龙泉窑:“今南昌仿龙泉深得其法,用麻油釉入紫金釉,用乐平绿石少许,肥润翠艳(不)亚于古窑。”www.findart.com.cn
清末民初之时,日本、德国、美国先后有人来龙泉搜集青瓷,其后国内大批古董商纷至沓来,由此引发了龙泉挖掘古窑址和盗掘古墓之风。与此同时,龙泉当地研制仿古青瓷之风大盛,一批民间制瓷艺人纷纷加入此行。清光绪、宣统年间,孙坑范祖绐、祖裘兄弟制仿古青瓷名噪一时,至民国初期,县城廖献忠(清秀才)仿古制品几可乱真。宝溪乡陈佐汉、张高礼、张高乐、李君义以及龚庆芳、龚庆靖、龚庆平兄弟,八都吴兰亭、吴庆麟、蒋建寅、黄观光,木岱口徐子聪等亦仿制古青瓷。龙泉县长徐渊若著《哥窑与弟窑》所言:“……有时颇可混珠,若用药品去新光,更于底部或边缘略碎米许,则好古者亦易上钩。盖二章之器,殆无完璧,仅损米许,已属可珍,若不故损一二,则购者必疑赝品,若毁过多,则价不能过索,故仅损米许,可使人惊喜欲狂也。”民国34年(1945年),陈佐汉曾将仿古弟窑产品“牡丹瓶”、“凤耳瓶”等70余件邮寄国民政府实业部请功,获蒋介石题赠“艺精陶仿”匾。陈佐汉还遍访龙泉、浦城各地,将民间发掘收藏之古龙泉青瓷器绘图100余幅,集成《古龙泉窑宝物图录》。1950年陈又将“云鹤盘”等3件仿古青瓷通过外交途径送往苏联,作为庆祝斯大林70寿诞献礼。民国时期烧制的仿古青瓷,工艺落后,成品率低,釉色优劣不稳,有的对仿古青瓷加以伪造,如南宋时期的蟠龙瓶,把龙纹堆塑成鹤纹,几可乱真的传世仿品这一时期也不多见。www.findart.com.cn
1956年,龙泉瓷厂恢复生产。浙江博物馆收藏了一批解放后烧制仿龙泉窑的产品,主要是根据南宋龙泉窑器物形制,如:双鱼洗、鬲式炉、牡丹纹大瓶等器物,但仿制得不刻意。1959年,成立了浙江省龙泉青瓷恢复委员会,由科研、生产、文物考古等部门组成,在对龙泉窑大规模考古发掘的同时,龙泉瓷厂的研制工作取得很大的成功,不仅使传统的龙泉青瓷获得了新生,还创烧了许多新的器物品种。20世纪80年代始,一些龙泉大型瓷厂以仿古工艺品的形式大批量生产龙泉窑青瓷。www.findart.com.cn
近年来,随着文物收藏热的兴起,为获取高额利润,各种文物作假应运而生。龙泉窑青瓷的作伪,从民间简陋小窑的个体作坊到陶瓷专家精心的高仿,不仅从造型、釉色、纹饰上力求逼真,还用特殊的技术进行作旧处理,企图以假乱真。这就要求文物爱好者和收藏者具备一定的知识,以大量的经过科学考古发掘,应用地层学和类型学排比,特别是以纪年墓出土的标准器为依据,结合科学的测试手段,了解掌握作伪的各种方法,增强鉴别真假的能力。根据经验,龙泉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辨伪:www.findart.com.cn
1,器型
不同时代的器物组合和造型特点,是当时社会的风尚和习俗所决定的,因此不同时代的龙泉窑产品,都有它清晰的演变轨迹。仿烧往往选每个时代龙泉窑的典型产品,如北宋的执壶、五管瓶,南宋的莲瓣碗、凤耳瓶、鬲式炉,元代的牡丹纹大瓶、刻花大盘、各式香炉等器物。根据精仿和粗仿的需要,成型工艺上采用传统的手拉、模制等工艺技法。仿品很少是对照真品的实物进行仿烧,因此造型上线条呆板,缺乏神韵,颈肩部的转折十分生硬,足端部过于整齐,器型比例失调,器物形制的规格和尺寸不够规范。www.findart.com.cn
2,胎釉
龙泉窑的釉和胎每个时代都有它特定的成分及相应的烧造工艺。龙泉窑不同时代胎的成色、质地的粗疏和细腻、釉的色泽和质地,都不尽相同。以釉色和造型取胜的南宋龙泉窑的白胎类厚釉产品,是仿烧较多的一类,有凤耳瓶、鬲式炉等。对粉青、梅子青釉的仿烧,一般釉料不用化学配方,而沿用传统配方,即在瓷土中有选择地加入植物草木灰,尽管釉的质感非常像,但缺乏内敛的厚实感,往往浮光隐现。仿龙泉窑的黑胎类厚釉产品,主要表现是它的开片和“紫口铁足”,但它薄胎厚釉的工艺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更甚于南宋官窑。釉的厚度超过了胎的厚度,在仿制技术上的难度大,同时这类产品典型器物少见,也没有完整器物可以借鉴,一般均为仿制品。明代龙泉窑豆青和深绿釉色的瓷器,胎壁厚重,器底粗糙,是现代仿制较容易掌握的,这类产品需仔细辨别。作伪器物一个重要工序,就是对器物釉表面进行去光处理,主要采用强酸溶液腐蚀、土埋及一些工业技术上的打磨,目的是降低器表的光亮程度,使釉色柔和滋润,器物沉稳古朴。近年来有专家学者对经过作旧处理的器表损伤,在高倍显微镜下表现出的不同显像作了归纳和总结,提高了对古陶瓷辨伪的科学水平。www.findart.com.cn
3,纹饰
纹饰是龙泉窑产品重要的辨伪依据。纹饰集中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意趣,有明显的发展脉络,它与同时期的胎釉有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伪品的刻划纹样,往往用笔生涩拘谨,不如真品线条的婉转流畅。贴花工艺的纹饰,呆板规矩,不像真品的生动自然。露胎是元代龙泉窑最具特色的装饰工艺,元代龙泉窑特有的葱绿釉色和露胎赭红色的相衬,使对这类产品的仿烧,很难准确地把握釉和胎的成色,或浅或深。www.findart.com.cn
4,装烧方法
装烧技术在龙泉窑的每个发展时期都是不相同的。在垫烧的工具上,归结起来不外乎垫圈和垫饼两类,同样是垫圈和垫饼,不同时代在圈足上所垫的部位是不同的,留下各时代不同的烧造痕迹。特别是南宋时期的龙泉窑产品,采用垫饼垫烧的方法,由于胎薄釉厚,圈足直接放在垫饼上垫烧,极易变形,因此,这一时期的“铁足”、“朱砂足”往往是不规则的。仿龙泉窑的产品,一般只参照图录,很少见到实物,而伪品往往在这些细节部分露出破绽。元代垫圈痕迹、明代器物的圈足露胎部,显露出“火石红”,伪者或淡或深,深色为烧前有意刷制。龙泉窑早期的产品,十分完整的少见,多少留有些残疵,主要在圈足部分。因此作伪者往往采用“更于底部或边缘略碎米许”或沾粘窑渣的手法。总之,鉴定龙泉窑的器物应该抓住每个时代产品的典型特征,从造型、纹饰、胎釉、烧造工艺等总体上去观察把www.findart.com.cn
四,龙泉窑市场走势
综观近年来内地艺术品拍卖市场,受到海外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像青花瓷市场的崛起就与元青花在海外拍出天价有着很大的关系。于3月22日在纽约举行的中国艺术品拍卖会上,主办方将推出一件罕见的明代龙泉窑青釉刻花纹葫芦瓶,估价40万至50万美元,其造型独特,刻花细腻,制作极其精美,是明代同类制品中的佳作,这会引领一些收藏者把眼光投放到龙泉青瓷上。www.findart.com.cn
龙泉青瓷,的鼎盛时期为南宋。传说宋代时,浙江龙泉有章姓两兄弟,分别设窑制作瓷器,这就是后来享有盛誉的哥窑和弟窑。哥窑的特点是釉层晶莹,如玉似冰,釉面显露纹片。哥窑与当时的官、汝、定、钧窑齐称为宋代“五大名窑”。弟窑产品胎厚,造型古朴、幽雅,瓷质坚硬细腻,釉层丰厚,釉色青碧柔和,犹如翠玉,代表龙泉青瓷正色,被誉为宋代民窑巨擘。
在2005年年末和2006年上半年,各大拍卖公司都有龙泉瓷上拍,且成交不菲。如2006年春拍,香港苏富比仅上拍一件且成交了的高古瓷为龙泉瓷;匡时国际上拍了6件高古瓷,成交的4件皆为龙泉瓷;中国嘉德上拍高古瓷6件,成交的4件拍品同样也是龙泉瓷;香港佳士得上拍高古瓷7件,成交的4件还是龙泉瓷;北京诚轩仅上拍4件高古瓷,且都是龙泉瓷,全部成交;北京翰海上拍4件高古瓷,除1件为南宋官窑瓷外,其余3件为龙泉瓷,最终成交了两件拍品,一件是南宋官窑琮式瓶,另一件则是南宋龙泉窑琮式瓶,以275万元成交。从上述上拍的高古瓷拍品可以看出,龙泉瓷在2006年的高古瓷市场中应当算是一匹黑马。www.findart.com.cn
由于龙泉青瓷盛于宋,因此许多投资者往往将眼光放到了宋代的龙泉青瓷拍品上,我们也可以从拍卖记录中看到。除了275万元成交的南宋龙泉窑琮式瓶之外,在2004年11月22日北京翰海一次拍卖会上,一件高11.2厘米的宋龙泉青瓷三足炉成交价为41.8万元成交,而另一件高13.3厘米的宋龙泉青瓷三足炉在2005年3月30日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上,以84.354万元成交。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宋代的龙泉青瓷在拍卖场上的成交价也不甚理想,像南宋龙泉窑凸缠枝莲梅瓶,在上海的一场拍卖会上仅以7万元易手。www.findart.com.cn
与宋代相比,明清时期的龙泉窑瓷器在拍卖会上的成交金额则比较稳定,在目前龙泉窑成交记录的前10位中,有7位是明清时期的,其中明初龙泉窑青瓷玉壶春瓶,在2003年香港苏富比的拍卖会上以超过481万元的价格,排在第一位。清代龙泉瓷器拍卖的最高价,是在2004年北京翰海拍卖会上诞生的,清乾隆龙泉凸雕云龙双耳瓶成交价是275万元。此次纽约佳士得拍卖的龙泉青瓷也是明代的,这无疑说明了在龙泉青瓷的投资中,年代并非衡量价值的惟一标准。www.findart.com.cn
有些收藏者认为,明代龙泉青瓷走向衰弱,器物胎体厚重,制作粗糙,胎色为灰黄,釉层厚,但这更体现出明代龙泉青瓷精品的分量。更为重要的是,从近年来的考古发现中,初步认定龙泉窑确实存在明初官窑遗址,从而颠覆了“龙泉无官窑”之说,龙泉青瓷历史被全新改写。专家们还发现在这些窑址发现的瓷片纹饰风格、器型样式不仅与景德镇明代官窑相一致,而且也与故宫博物院现有皇家藏品吻合。像2006年浙江举办的一场拍卖中,明永乐龙泉官窑石榴尊估价120万至150万元,成交价达到了330万元,口沿及器身饰刻划花纹,其中口沿三层:锦纹、席纹、鼓钉纹。器身从上而下有五层:蕉叶纹、缠枝莲纹、锦纹、四季花卉和莲瓣纹,其刻花同景德镇明永乐御窑厂出土青花相比,难分伯仲,不同之处,乃以刀代笔,以泥为汁而已,为明永乐龙泉官窑产品。跟该拍品类似并流传至今的只有一件,现藏于故宫博物院。作为投资者来说,在关注明清时期的龙泉青瓷拍品时,可以多关注海内外的相关著录书籍,从中发现投资机会。www.findart.com.cn
五,瓷香炉的市场走势
古代的文人雅士把焚香与烹茶、插花、挂画并列为四艺,香炉成了他们生活中重要的物品。随着宋代瓷器的发展,瓷香炉开始出现在大宋帝王的内庭,之后瓷香炉逐渐成了上层人士高雅的把玩之物。由于瓷香炉超凡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在收藏界一直备受青睐,尤其是宋、元、明、清等朝的瓷香炉,更是成为人们集藏的重点,市场价格稳步攀升。
宋代之前,香炉这种我国古代传统的实用器主要是用青铜和陶制成的,汉代以后,香炉的材质才逐渐丰富起来,有银制、铁制等。特别是到了宋代,制瓷业蓬勃发展,名窑辈出,各种瓷香炉纷纷问世。 www.findart.com.cn
随着制瓷业的蓬勃发展,瓷香炉逐渐取代了陶制和铜香炉,成为香炉的主流。这些曾经是文人的把玩之物的瓷香炉,在几百年后的今天,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都在不断攀升,受到国内外藏家的喜欢,宋、元、明、清朝的瓷香炉在国内市场不断拍卖出新价。
瓷香炉,“三维一体”的收藏价值
在目前瓷香炉的收藏队伍中,不少收藏鉴赏家拥有珍奇的古瓷香炉,他们大多数因为喜爱瓷器,而转为收藏这种不仅具有瓷器特点,还具有生活实用性的瓷香炉。它的艺术构造和花纹可以说反映了当时文人雅士的“时尚”。 www.findart.com.cn
瓷香炉爱好者林志勤为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偶然机遇踏入收藏界,遂一发不可收。林志勤开始也是主要喜好研究古瓷器,重点是各朝代官窑瓷器的收藏与研究。之后他在瓷器收藏中发现了其中的精品—瓷香炉,便对它爱不释手。
林志勤说,受到近年来瓷香炉收藏热情高涨的刺激,收藏投资风生水起。瓷香炉的收藏价值不仅在于它所蕴涵的历史价值,还在于它具有造型的工艺艺术。相比于铜香炉,它还具有瓷器工艺的价值,可谓是“三维一体”的价值体现。 www.findart.com.cn
瓷香炉起源于大宋帝王的内庭,而一些小型香炉则成为文人把玩之物,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为后世所仿制。宋耀州窑香炉是受到越窑的影响发展起来的,炉唇边较宽,釉色青润自然,有“巧如范金,精比琢玉”的美誉。例如南宋龙泉书房梅子青香炉精巧典雅,三足鼎立,炉身有三条线纹,足底有褐色。
元代瓷香炉在继承宋代的风尚之余,数量与品种繁多,其中以中小型香炉为主,在器型上以三足圆炉和鬲式炉较为多见。但元代的耀州窑、龙泉窑、钧窑也制造了体形较大的瓷炉,这些瓷炉在装饰、造型和技法上都出现了很多变化。www.findart.com.cn
明代,瓷香炉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造型,如象耳炉、戟耳炉、筒炉等。当时的瓷炉以景德镇窑为大宗,除部分的造型及釉色秉承宋元遗风外,大多数香炉以青花瓷为主,更着重于图案装饰。明嘉靖青花香炉,也出现了色彩斑斓的五彩瓷,明宣德皇帝自己本身是天分很高的艺术家,对色彩十分敏感,五彩瓷、斗彩瓷得到空前发展。
清代统治者入主中原后,以“孝”治天下,康熙时期祭祀风气盛行,乾隆时期更是空前繁荣。景德镇一代名师巧匠以其聪明才智,将瓷香炉的制作推向历史高峰。清乾隆豆青釉双耳三足炉,瓷质精细,釉色肥厚,里外满釉,光润匀净,如脂似玉,双耳自然连结,高雅之中不失秀逸,底有“大清乾隆年制”青釉款。 www.findart.com.cn
瓷香炉在几代的发展与完善后,每个朝代的瓷香炉都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特点和价值,历经时代的演变,瓷香炉已经远离了现代人的生活,但它仍在蔓延着它收藏价值的“香火”。
瓷香炉,升值空间不断扩大
瓷香炉收藏者历来关注宋、元、明、清等朝的官窑作品,这也成为人们集藏的重点。例如南宋官窑烧制的鬲式炉,专供皇帝祭祀或陈设之用,极其珍贵。因此,官窑和名窑制出的瓷香炉在各大拍卖市场备受青睐。 www.findart.com.cn
1998年苏富比秋拍的南宋钧窑天蓝釉紫斑双耳三足小炉以17万港元成交。2002年4月,在“翰雅?蓝天 2002春季拍卖会”上,底价 260万元的拍卖品“宋官窑双耳炉”,最终以300万元成交。2003年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一南宋龙泉窑粉青鬲式炉成交价近340万元人民币。2003年7月27日,在北京报国寺东方国际拍卖行举行的第二次民拍会瓷杂专场上,一件清茄皮紫釉兽耳香炉,色泽呈深紫色,釉色光亮,质地圆润,刻于内壁的花纹浅而精美,受到藏家追捧,起拍价达到了40万元。2004年11月22日在北京翰海一次拍卖会上,一件高11.2厘米的宋龙泉青瓷三足炉成交价为41.80万元。 www.findart.com.cn
在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上,官窑、名窑的瓷香炉占据着大片江山,但有些瓷香炉国内不香国外香,在国外拍卖市场上更受藏友们宠爱。例如钧窑瓷器在国内相对显得有些冷落,其市场价格也远远不如明清彩瓷,但在国外钧窑瓷器一直是收藏拍卖的主力军,其价格并不低于明清彩瓷。如在2004年国外市场上,一件北宋钧窑天青釉成交价格为25200英镑。2005年3月在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上,宋龙泉青瓷三足炉以84.3万元人民币成交。2006年伦敦索斯比拍卖的一只宋代哥窑香炉,估价不到200万元,成交价却达到了303.42万元。www.findart.com.cn
六,四大因素决定收藏价值
林志勤认为瓷香炉收藏较适合中长期投资,收藏瓷香炉要注重一定的技巧。瓷器收藏重在“古、稀、美、俏”,瓷香炉当然也不例外。
第一,从文化艺术魅力来看,宋代瓷香炉无疑是最值得关注的。宋代香炉代表了宋代瓷器的艺术精神,它独特的文化特色使香炉成为当时代表新文化的典型器物,所以具有很高的艺术和收藏价值。到了元、明、清,瓷香炉逐渐由上流社会赏玩为主转向用于祈神供祖为主,观赏的功能也逐渐降为从属地位,从而也使瓷香炉开始大量走入了寻常百姓之家。www.findart.com.cn
第二,从瓷香炉“出身”来看,官窑比民窑的作品更具有工艺价值。据载,“官窑”从北宋开始。官窑是由官方营建主持烧造的瓷器窑,专供皇宫使用,只求产品质量,不计成本,可以说官窑所烧造的瓷器代表当时瓷业的最高水平。清朝以后官窑不复存在,官窑的作品更显珍贵。民窑瓷器与官窑瓷器有着本质的不同,在风格特征与审美情趣上不同,因为使用的对象是两个不同的阶层。皇室所用的瓷器在造型、胎釉与纹饰上都有严格的要求;民窑瓷器使用者的身份不同,上至贵族下至贫民,质量粗细不同,有的质量与官窑相差不大。www.findart.com.cn
第三,从工艺造型来看,一些精制的瓷香炉由于其精细的工艺而提升了其价值。如两件宋代潮州笔架山窑香炉,釉面淡绿,雕刻以精致的莲花纹饰,造型别致典雅。像另一件清代康熙年间的青花山水香炉,腹部彩分水法染出青花五色,描绘山水图纹。青花色泽艳丽,色阶分明,釉面润泽。
因此,那些年代久远、质料名贵、雕工精美的瓷香炉价值不菲。同时,因着瓷香炉的体积大小不同,其价值差距也很大。瓷香炉大的口径有二三尺,小的有如一只小酒杯。一般来说,大体积的瓷香炉价值相对高些。当然,也有一些小体积的瓷香炉会例外。 www.findart.com.cn
最后,林志勤建议收藏瓷香炉的爱好者,搜寻瓷香炉要先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了解宋元明清不同时代古瓷炉的特点,依据特点初步分辨其真伪,当然最后还得靠科学鉴定仪器鉴定以防上当。虽然不少官窑已被名人或博物馆收藏,但也有小部分较好的官窑瓷炉散失于民间,这个具体数字不易考证。而目前民窑瓷香炉作
(八)明龙
一对龙泉窑小盖罐
(2009-07-13 14:30:07)转载
标签: 龙泉窑
釉色
龙泉青瓷
小盖罐
这盖罐买的时候有12个,一大堆。我挑了两个器型最矮(高3.5cm),釉色最深的。本想一枪打下,怕全都不对。各位看看?

一个盖子不成对,明显发白,没有釉色。

漂亮★






详细介绍 ]


明朝瓷器 - 发展综述
中国瓷器的发展,由宋代的大江南北成百上千窑口百花争艳的态势经由元代过度之后,到明代几乎变成了由景德镇各瓷窑一统天下的局面。景德镇瓷器产品占据了全国的主要市场,因此,真正代表明代瓷业时代特征的是景德镇瓷器。景德镇的瓷器以青花为主,其它各类产品如釉下彩、釉上彩、斗彩、单色釉等也都十分出色。
以景德镇的青花为例:洪武时期青花色泽偏于黑、暗,纹饰上改变了元代层次较多,花纹繁满的风格,趋向清淡、多留空白地;永宣时期青花以其胎釉精细,青色浓艳,造型多样和纹饰优美而颇负盛名,其所用青料为进口的苏麻离青;成化弘治、正德青花胎薄釉白,青色淡雅,其青料为国产的平等青;嘉万时期青花蓝中泛紫,发色艳丽浓重,其青料为回青或回青与石子青混合使用;万历后期,天启至明末青花蓝中泛灰,青料为国产浙料。
在青花瓷发展的基础上,明代的彩瓷发展也有一个新的飞跃。明代永乐、宣德之后,彩瓷盛行,除了彩料和彩绘技术方面的原因之外,更主要地应归功于白瓷质量的提高。明代釉上彩常见的颜色有红、黄、绿、蓝、黑、紫等,最具代表性的为成化斗彩,斗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相结合的一种彩瓷工艺。例如成化斗彩器的釉上彩,彩色品种多且能据画面内容需要自如配色,其鸡冠的红色几乎与真鸡冠一致,葡萄紫色则几乎是紫葡萄的再现。所以,彩瓷器一般都十分精巧名贵,如举世闻名的成化斗彩鸡缸杯等。
在成化彩瓷基础上,嘉靖、万历时期的五彩器又揭开了彩瓷发展史上的新篇章。成化斗彩瓷,色彩鲜艳,画染风格以疏雅取胜;嘉万时期的五彩则是以红、淡绿、深绿、黄、褐、紫及釉下蓝色为常见,彩色浓重,其中红、绿、黄三重为主,尤其是红色特别突出,因而使得嘉万时期的五彩器在总体上有翠浓红艳的感觉,极为华丽。明代除青花、斗彩和五彩之外,其单色釉也有突出成就,最具代表性的是永宣的红釉、蓝釉、成化的孔雀绿和弘治的黄釉。
明代瓷器的造型除继承前朝的之外,也有因时代需要变化而新产生的,如永宣时期的压手杯、双耳扁瓶、天球瓶等。成化时期则以斗彩鸡缸杯、“天”字盖碗等为典型器物;正德、嘉庆、万历各朝的大龙缸、方斗碗、方形多角罐、葫芦瓶等也都颇具代表性。另外也有各式文房用具如笔管、瓷砚、水注、镇纸、棋子、棋盘、棋罐等瓷器传世。
明代瓷器装饰手法已从元以前的刻、划、印、塑等转为彩绘为主要手法。绘画纹饰的内容更加复杂多样,植物、动物、文字、山水、人物、花鸟、鱼及虫等无不入画。明代早期以写意画为主,画风自由、奔放、洒脱;明后期以写实为主,画面抒情达意,简约轻快,极有漫画趣味。
明代瓷器上的款式以书写为主,官窑款工整端庄,民窑款则多种多样,以吉祥语款为多见。
编辑本段 回目录 明朝瓷器 - 艺术特点
明代瓷器的特征
1.丰满,浑厚,古朴,器型线条柔和,圆润,给人以质朴,庄重之感。
2.胎体,琢器指立体造型,如瓶,尊等,都较厚重。圆器指平面造型,如盘,碗等,其胎体也较清代厚重。
3.明代青花瓷器,早期晕散,中期漂亮,晚期发灰,暗淡。
4.永乐,宣德瓷器的里子很规矩,俗称“净里”,其他时期的盘,碗类,内壁欠平整,有凹凸不平之感。琢器的腹部有多至肉层的衔接痕迹。弘治以前注重修胎,接痕不在明显,正德以后,到嘉靖,隆庆,万历及明末各朝,胎体接痕特别显露,民窑器尤甚。
5.明代所有瓷器露胎处(底足,器口等)多有火石红斑痕迹的现象。
6.釉面最大特点,为釉质肥厚,滋润,青花品种除成化,弘治,正德三朝少数器物釉面洁白外,其余皆为青白色,俗称“亮青釉”。这种白中闪青釉面贯穿于整个明代的始末。器口及足边微有垂釉痕迹。
7.纹饰多为写意,画面豪放生动,画龙多凶猛,咀巴象猪咀,俗称“猪咀龙”,怒发前冲,爪部团成圆形,有三爪,五爪,晚期龙纹有衰老之态。前期所绘凤纹与元代一样,颈部无发毛,在龙,狮及兽身上多带有火焰纹。嘉靖以后所画儿童形象,头部很大,额角及后脑勺凸出。八宝图案为轮,螺,伞,盖,花,鱼,罐,肠。文字装饰有回纹,百寿字,富字。
8.器足,大件器足,多为砂底,永乐,宣德大盘均为白砂底。明代早期和晚期的圆器足底,常有塌底,沾砂,放射状刮削跳刀痕,到末期更为明显。器足形状有直圈足,内敛圈足,卧足,台阶式圈足,外倾内斜削式圈足,直切圈足,壁形足,平削圈足,深圈足,浅圈足,刮削平足等。
9.款识,明代以前景德镇瓷器多不书款,永乐以后,开始在官窑器物上书写本朝年号款,在民窑器上有图记款,吉祥语款,私家人名款,款字多以青花书写,兼有暗刻,凸印,朱书等。除永乐,宣德,弘治,万历有篆书外,其余多为楷书款,以六字双行和四字双行为主,亦有极少数为单行横款,环形款,竖款,一般格式为“大明XX年制”,隆庆时期多为“大明隆庆年造”,书写位置,一般写于器足底面口沿或器身上。所有青花书写的款字,色调都较深沉,无飘浮感。
编辑本段 回目录 明朝瓷器 - 款识特点
明代时期,随着景德镇官窑的建立和发展,瓷器上的款识趋于系统化、规范化。民窑瓷器的款识则多种多样,纷繁复杂。以下介绍一些明代瓷器的款识特点。
洪武:洪武一朝,未发现任何带年款的官窑器。民窑也极少见,仅见有青花书写“福”、“寿”款者。此外,江西省玉山县发现“洪武七年二月二十七日造此”纪年款的青白瓷罐,款识刻划在罐腹,系罕见的具有明确洪武年款的器物。
永乐:明清两代,在瓷器上书写帝王年号作为款识,始于永乐。款式仅见有“永乐年制”四字篆书款一种,未见有楷书款。上海博物馆收藏一方明永乐时翰林学士沈度的端视,砚底刻“永乐乙未秋翰林沈度识”十字篆文,经仔细比较,与瓷器上永乐款识字体相似。因此,永官款可能由当时的翰林学士沈度书写后,再交工匠临摹写在瓷器上。永乐官器署款者不多,仅见有青花、白釉、青釉及红釉等瓷器上。青花器物中写帝王年号款的只见于压手杯上;此外,早年流失日本的一对永乐青花盖瓶,器身书“内府”二字,显系宫内用器。单色釉器,有刻款和印款两种体式。民窑青花器上有书写“福”、“禄”、“寿”等字的。
宜德:宣德时期,帝王年号款激增,大多数为楷书,也有与永乐一脉相承的篆书款。款式仅见有“大明宣德年制”和“宣德年制”两种。大多数是六字二行“大明宣德年制”楷书,“宣德年制”四字款少见。刻款有楷有篆,以楷为主。未见有印款。款识外常围有单线圈、双线圈、长方框及长方框外加双圈等,也有无框圈的。宣德瓷器落款位置比较随便,底足、口沿、耳部、柄流、里心、器盖等处都有落款的,因此,曾有“宣德款识满器身”的说法。款识还见有“大德吉祥场”、“敬权”等,民窑青花中见有“福”、“寿”等字款。
正统、景泰、天顺:正统、景泰二朝未见任何带年款的官窑器。正统一朝,迄今仅见民窑器楷书“正统元年”和“正统捌年”款二例。景泰朝一件未见。天顺朝仅见四件:一件印“天顺年造”款卵釉云凤纹瓷盘,为官窑器,现收藏于英国达维护特基金会。另两件书“天顺七年大同马氏造”;一件书“天顺年”三字,三件器物都是青花三足筒炉。
成化:以青花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二行款为主,款识外,有的加双圈,有的加双方框,也有无圈框的。官窑罐类,还有在底足写“天”字款的。民窑款识有写“大明成化年造”、“大明年造”的。
弘治:以青花楷书“大明弘治年制”六字两行款为主。另有“弘治年制”四字篆款,多为刻款。尚有以红彩写“弘治年制”和“上用”款的,亦系官窑器。民窑器有写干支年款的,如“壬子年制”(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也有写“金玉满堂”、“长命富贵”等吉语款的。
正德:正德官款主要有“大明正德年制”六字楷款和“正德年制”四字楷款,其中以四字款居多。有书写款,也有刻划款。除了用汉文外,此时亦有用阿拉伯文和红彩梵文书写的款识。民窑器常见“正德年造”、大明年造”楷款,还有“长命富贵”、“天下太平”等吉语款。
嘉靖:嘉靖官款一般都在底足书写“大明嘉靖年制”六字两行楷款,并带有双圈;器口边书写六字横款者少见,但大盘、大缸等的口沿处也见有。款式有青花、红彩、刻字涂金等数种,均为楷书,未见篆书。款字的排列形式,有两行直款、单行横款,也有环形和十字形六字款的。民窑器中有写“嘉靖制造”、“大明年造”年款的。出现堂名款,如“滋树堂”、“东书堂”等。人名款激增,如“陈守贵造”、“邓奎自造”等等。吉语款也增多,如“富贵佳器”、“福寿康宁”、“国泰民安”等等。另有写“金大蘸坛用”款的器物,系当时的道教用器。
隆庆:所见官窑年款都写“大明隆庆年造”六字两行楷款,“隆庆年造”四字两行款少见。款外常围以双圈或方框。隆庆款识有青花和红彩两种,红彩款多用于彩器上。
万历:官款以“大明万历年制”六字两行楷款为主,四字两行款少见。有的款外带双圈,也有不带圈的,或六字款呈环形。有青花和刻划款。堂名款、人名款、吉语款增多,如“徐庆堂”、“纯思堂”、“程廷梓造”、“万福攸同”等等。
天启:官款以“大明天启年制”六字两行楷款为主,也有书“天启年制”的。民窑中书纪年款的见有“天启元年”、“天启八年”、“天启三年唐氏制”以及“大明天启米石隐制”等等。堂名款、吉语款有“竹石居”、“白玉堂”、“同乐佳器”、“仁波佳器”等等,还常见图案款,如兔子、灵芝、方胜等等。
崇祯:崇祯时期署官款的器物少见,有“大明崇祯年制”及“崇祯丁丑”(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等。民窑盛行堂名款、人名款、吉语款,如“翔凤堂”、“甲戊春孟赵府造用”、“富贵佳器”等等。
编辑本段 回目录 明朝瓷器 - 艺术成就
中国瓷器在元明之前的发展,往往是名窑辈出工艺水准大都在伯仲之间。从明代起,景德镇便成为名副其实的瓷都。虽然此时河北彭城(邯郸)、浙江处州(龙泉)、福建德化、江苏宜兴都有特色瓷器的大童生产,但都不如景德镇器瓷器业的全面发展。
明代景德镇制瓷业的发展体现在全面继承了青瓷、白瓷胎釉的烧制技术,还把高温、低温色釉充分用于彩瓷的烧制之中,从明代起,各种彩抽瓷和彩绘瓷(其中以青花瓷占有主要地位)逐渐流行,彻底改变了明以前以单色瓷为主的局面;在器形方面也丰富多彩,达到无物不备的程度。明代景德镇的民窑也兴旺发达,形成了官民竞市的局面。
明代官窑的艺术成就突出,如:永乐官窑以鲜红釉、甜白釉和青花瓷早我过陶瓷发展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宣德官窑则以青花瓷在我过陶瓷发展史上两颗相映的灿烂明珠。成化官窑仿哥窑五彩彩瓷,精妙绝伦,成化斗彩则达到了历史顶峰,典型器物有鸡缸杯,高士杯等,以后各朝斗彩瓷望尘莫及,以致留下“明看成化,清看雍正”之说。弘治官窑的娇黄釉瓷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为历朝黄釉瓷所不及,并又出现了黄釉绿彩和黄釉青花等名贵彩瓷。万历官窑以品种丰富多彩,达到了“制作日巧,无物不备”的程度而著称,是明代瓷器的鼎盛时期。
编辑本段 回目录 明朝瓷器 - 洪武时期鉴赏
1、元明两代瓷器的砂底,露胎处均可见星点装或大片火石红斑。这种火石红斑,自元代开始出现,经明代,沿续到清代乾隆以后才完全消失。
2、釉面多为青白色,色泽清雅、柔和悦目。
3、所绘龙纹,不如元代凶猛,多为五爪龙。元代所绘的折枝或缠枝莲叶纹的叶形较大,为大花、大叶,到洪武时则明显缩小。
4、瓷器底足中心乳钉状突起,是元代器足遗传。
5、明代早期纹饰,大多简练娴熟,豪放生动。官窑器的纹饰精细秀丽,或多或少流露出元代风格。
编辑本段 回目录 明朝瓷器 - 永乐时期鉴赏
1、在我国的陶瓷工艺史上,此时的鲜红釉、甜白釉和青花瓷器独树一帜,占有特殊地位,成为明清两代的典型。
2、永乐瓷器的造型清芳、圆润、灵巧。
3、永乐时胎土淘炼精细,胎体轻重适度,尤其以白砂底之细腻而著称。
4、釉面肥厚,莹润平净,无桔皮纹。臼釉器的口、底、边角与釉薄处多归白色或黄色,和l汁手聚处闪浅谈和虾青色。
5、青花器造型工整精致色调凝重古雅,绚丽鲜艳,体态优美俊秀,用进口“苏泥勃青料”,烧造时有自然的晕散,形成浓重凝聚的结晶斑点,呈凸凹不平状。
6、圆器中的口沿,以手试之有锋利感。而后仿的口沿多圆润,不见棱角。这种器口特点,是我们断定年代初区分真伪的主要依据之一。
7、琢器胎体接痕微露,不及元代与明初时期明显。
8、常见器足有:里直外收式圈足、齐平式圈足、高深外撇式圈足,圈足露胎处多泛火石红斑。盘碗类,器心多微下凹,器底外凸,呈塌底状。
9、永乐时,开始书写帝王年号款,均为四字篆书。
编辑本段 回目录 明朝瓷器 - 宣德时期鉴赏
1、永乐为明代瓷器的开创和发展时期,而宣德则为鼎盛时期。陶瓷界有青花首推宣德的说法。宣德青花以其胎土精细,釉汁均净,造型工整,凝重浑厚,胎质细腻,多细砂底,器形多样,青花浓艳,纹样优美而久负盛名。琢器接口少见,胎体比永乐时厚重、坚致。
2、釉面特点为桔皮纹。青花器釉面,呈亮青,前期与后期釉面稍白,中期为青白色,釉面均很细润。
3、青花用三种色料;①进口苏泥勃青料,②国产料,③进口和国产混合料。青花自然晕散,形成浓重的凝聚结晶斑,深入胎骨。宣德青花可谓青花之冠。
4、矶红彩始于宣德,瓷釉为宣德创新品种之一,仿哥釉也是从宣德时开始的,黄釉是宣德时烧制成功的,青金兰釉又称“雪花兰”或“洒兰”,为宣德时景德镇能工巧匠又一杰作。
5、纹饰一改永乐时的纤细风格,显得粗重豪放,笔法苍劲。尤以龙纹狰狞凶猛之状,可为明、清两代之最。
6、宣德瓷器署有年款的,较永乐时显著增多。一般为六字楷书款,亦有四字的,书写部位不定,全身均可书写,亦采用篆书。曾有宣德款识“满器身”的说法。
7、彩瓷楷书写“德”字无“心”上一横,篆书写“德”字,“心”上都有一横。
8、器足、琢器多细砂底,无釉、无旋痕,泛有火石红斑。盘心微有下凹。雍正仿斜坡盘底,于足脊处滚圆如“泥锹背”状。
编辑本段 回目录 明朝瓷器 - 成化时期鉴赏
1、成化时期瓷器造型庄重圆润,玲珑俊秀,小件居多,俗称“成化无大器”,但也不是绝对的。
2、胎质纯洁细润,胎体轻薄,迎光透视呈牙白色或肉红色,如脂似乳,莹润光洁。釉质肥厚,光洁晶亮,胎精釉亦精,高穆深雅,同臻其妙。
3、成化青花瓷器,以淡雅、沉静的色调行于天下。但往往因釉质肥厚,青花色淡,而有云遮雾障若隐若现的现象。尤以底足的青花款色调,表现的最为突出。青花色调浓重者,相近于宣德晚期,并和多数浅淡色调,同时并存。
4、斗彩为成化创新品种。
5、纹饰线条纤细,多用双线勾勒填色法,填色较淡。只用平涂,只分浓谈而不分阴阳,无渲染烘托。绘人物衣着,只绘单色外衣,无内衣作衬托,故有成窑“一件衣”的说法。成化青花以淡雅著称,用“平等青料”取代“苏泥勃青料”呈色稳定,发色兰中闪灰青,成化青花与弘治青花相类似,故有“成弘不分”的说法。
6、成化瓷器釉面,以细润见著,俗谓“明看成化,清看雍正”。
7、成化器足,凡饰有青花双边线很规矩,紧靠圈足底部,而靠近足跟无釉处,那条圈线,颜色较深重,上面一条则显清谈。可用这一点来做鉴定参考依据。
8、款识字体,挺拔有力,如同出自一人之手。一般为“大明成化年制”,“大”字尖圆头高,“成”字撇硬直到腰,“制”字上大下小,“衣”字一横不越刀。
编辑本段 回目录 明朝瓷器 - 弘治时期鉴赏
1、胎质与成化时相同,修胎规整纤巧。
2、釉面肥腴滋润,洁白光亮。
3、纹饰线条纤细、舒展,比成化时更为柔和透逸。
4、盘有塌底现象。由于器底整个收缩下凹,使器里圈足承托处微显凸露。
5、圈足处理光滑圆润,足墙比成化时略矮,内墙直立,深浅不一。官窑盘碗之类和成化时基本一样,亦有“器足双边线”的特征。
6、器足底釉面色调,由初期的白色逐渐转变为灰色,后期则为“亮青釉”。
7、款识虽沿用旧制,但字体趋于清秀,笔划纤细柔和。以楷书为主,字体小而规整。有四字或六字两行竖写款。
编辑本段 回目录 明朝瓷器 - 正德时期鉴赏
1、正德时期,大器日益增多,修胎欠佳,接痕明2、此时正处于大明瓷由细致、薄胎向粗糙、厚重过渡的阶段,因而粗细兼有。
3、釉面有白中闪青的特点。
4、图案纹饰中,多有表现回教、道教色彩的装饰。青花器的绘画,除沿用一笔勾勒点划外,兼用双线勾勒、填色平涂法。民窑器物,大多粗率豪放。
5、器足露胎处一般修切平齐,也有滚圆状出现。较浅的器足多向里收敛,有跳刀旋痕和塌底现象。有的足心似乳状突起,与明初的肚脐状底足相似,民窑也是如此。
6、器底釉面,有典型的青白色和亮青色特征。
7、正德以四字或六字楷书为主,其中以四字居多。亦有用回文、巴思八文和红彩梵文书写的款识。其特征是:“大”字横短头非高,“明”字日月平微腰,“正”字笔锋三横平,“德”字,心宽十字小,“年”字横划上最短,“制”字衣横少越刀。
编辑本段 回目录 明朝瓷器 - 嘉靖、隆庆时期鉴赏
1、嘉靖胎质不及前朝,器型多种多样,有方形、棱形的造型。
2、琢器胎体厚重,接痕显露。圆器多有随底心下凹和塌陷。
3、一般器物釉面粗糙不平,官窑及民窑小件器物则细润肥厚。往往见釉下的青花轮廊线有模糊不清及晕散的现象。
4、青花用回青料,有时加入石青,其色调呈特殊的紫兰,青金兰色,同时也有发浅淡黑灰色。
5、青花及白釉器物,常于口部涂刷酱黄釉,形成黄口之特征。
6、纹饰线条虽纤细清丽,画风多写意却显得粗率,画面多见道教色彩及吉祥祈福内容。
7、器底施釉,多为亮青釉。
8、圆器圈足多向内收敛,甚至有的可用手指挂起来。玲珑薄胎器皿一般为滚圆矮浅窄小的圆足。
9、款识字体,笔划较粗,均为楷书体。一般多于底足书写六字双行、带有双圈。“大”字的一抛一捺较平,“靖”字立部往上,“年”字一抛挨上点,“制”字衣横少越刀。
10、隆庆时青花色调兰中泛紫,浓重艳丽。在嘉靖、隆庆、万历三朝的青花中,以隆庆时青花呈色最佳。这点可作鉴定判别隆庆青花器的主要依据。
11、款识多写“大明隆庆年造”,极少写“制”字。隆庆时器物传世不多。
编辑本段 回目录 明朝瓷器 - 万历时期鉴赏

1、万历瓷器,一般质地粗松,胎体厚重,器身多变形不规。
2、青花色调,早中期呈兰中泛紫,晚期为灰暗晕散,并开始采用浅描手法。
3、装饰工艺技法,有楼雕、楼空、开光、暗刻等,青花中出现类似铁线描的绘画。此时绘画风格,繁缚麻密,幼稚滞拙,具有粗矿的民间艺术色彩。晚期画面不考究,布局繁乱,比例失当。
4、大器多粗砂底,也有个别平底或浅宽圈足,底部落款处常略微凹陷,并于中心施釉如脐。盘碗之类,足径较阔,底部多施釉,无釉的砂底,可见明显的放射状跳刀痕与火石红色,官窑圈足多处理为滚圃,民窑则多斜削,并出现了通常认为是康熙时才有的那种斜削式拱壁底。
5、青花瓷器釉色:早期浑重艳丽,兰中泛紫。中期兰中闪灰,发色渐浅。晚期兰色灰暗,多有晕散。
编辑本段 回目录 明朝瓷器 - 天启、崇祯时期鉴赏
1、器型大多不规整。此时出现了日本风格的造型。崇祯时,器型不规正的现象较天启时更为突出,一般器物,胎体厚重,修胎粗糙,底足常常有旋削刀痕和重刮削痕,并且多有粘砂。
2、胎质粗糙为多,淘炼不精。但小件器物仍很精细,并有万历遗风。
3、釉面亮青程度明显减弱,施釉稀薄。崇祯时,器口普遍施加黄色酱釉。
4、青花有四种不同色调,其中晕散和黑灰的与那种纤细轻淡的色调相差悬殊。崇祯时,青花色调的晕散和走釉现象比天启时更甚。常使纹饰模糊不清,也有较鲜亮明快或类似天启时谈描色泽。
5、纹饰中多反映出日本风格,如扇面纹、皮球花纹等。另外,明末清初时盛行的题诗联句风气,在此时亦有表现。此时流行的豪放夸张的减笔写意画,与万历那种密麻零乱的纹饰构图,形成鲜明对比。
6、器足可见里收向心式的刮削痕和放射状跳刀痕。也有的器足留有类似明初器底的小乳头,此时底足不施釉的较多,但沾有砂粒。多为细润白砂底足,足边修切圆滑齐整,胎体裸露部分较多。形成了明末清初独特的器足特征,并为断代提供了依据。
7、天启器物款识少。一般写于器底。格式为“大明天启年制”。崇祯时,从款识上看,有书官窑款识的,也有以隶书写干支纪年款的,此外,还多见随意乱写的“宣德”、“成化”、“嘉靖”等伪托前朝的年款。
(九)清龙


(十)元青花




照片 18342.JPG (141.31 KB)
2009-12-3 15:25
相机:Canon Canon DIGITAL IXUS 960 IS 快门:1/20s 光圈:F2.8(EV+1) ISO:250
 照片 17576.JPG (132.34 KB)
2009-12-3 15:25
相机:Canon Canon DIGITAL IXUS 960 IS 快门:1/40s 光圈:F2.8(EV+2) ISO:100
 照片 18317.JPG (101.51 KB)
2009-12-3 15:25
相机:Canon Canon DIGITAL IXUS 960 IS 快门:1/20s 光圈:F2.8(EV+0) ISO:200
 照片 17578.JPG (91.64 KB)
2009-12-3 15:25
相机:Canon Canon DIGITAL IXUS 960 IS 快门:1/40s 光圈:F2.8(EV+2) ISO:100
 照片 18339.JPG (100.49 KB)
2009-12-3 15:25
相机:Canon Canon DIGITAL IXUS 960 IS 快门:1/20s 光圈:F2.8(EV+0) ISO:200
 照片 18347.JPG (109.18 KB)
2009-12-3 15:25
相机:Canon Canon DIGITAL IXUS 960 IS 快门:1/20s 光圈:F2.8(EV+0) ISO:250
 照片 17574.JPG (125.95 KB)
2009-12-3 15:25
相机:Canon Canon DIGITAL IXUS 960 IS 快门:1/60s 光圈:F2.8(EV+1) ISO:100
 照片 18346.JPG (113.83 KB)
2009-12-3 15:25
相机:Canon Canon DIGITAL IXUS 960 IS 快门:1/20s 光圈:F2.8(EV+1) ISO:200
 照片 18357.JPG (78.52 KB)
2009-12-3 15:25
相机:Canon Canon DIGITAL IXUS 960 IS 快门:1/20s 光圈:F2.8(EV+1) ISO:250
 照片 18362.JPG (128.76 KB)
2009-12-3 15:25
相机:Canon Canon DIGITAL IXUS 960 IS 快门:1/20s 光圈:F2.8(EV+1) ISO:250
 照片 18358.JPG (98.68 KB)
2009-12-3 15:25
相机:Canon Canon DIGITAL IXUS 960 IS 快门:1/20s 光圈:F2.8(EV+0) ISO:200
 照片 18360.JPG (92.36 KB)
2009-12-3 15:25
相机:Canon Canon DIGITAL IXUS 960 IS 快门:1/20s 光圈:F2.8(EV+1) ISO:320
 照片 18359.JPG (73.88 KB)
2009-12-3 15:25
相机:Canon Ca
照片 18342.JPG (141.31 KB)
2009-12-3 15:25
相机:Canon Canon DIGITAL IXUS 960 IS 快门:1/20s 光圈:F2.8(EV+1) ISO:250
 照片 17576.JPG (132.34 KB)
2009-12-3 15:25
相机:Canon Canon DIGITAL IXUS 960 IS 快门:1/40s 光圈:F2.8(EV+2) ISO:100
 照片 18317.JPG (101.51 KB)
2009-12-3 15:25
相机:Canon Canon DIGITAL IXUS 960 IS 快门:1/20s 光圈:F2.8(EV+0) ISO:200
 照片 17578.JPG (91.64 KB)
2009-12-3 15:25
相机:Canon Canon DIGITAL IXUS 960 IS 快门:1/40s 光圈:F2.8(EV+2) ISO:100
 照片 18339.JPG (100.49 KB)
2009-12-3 15:25
相机:Canon Canon DIGITAL IXUS 960 IS 快门:1/20s 光圈:F2.8(EV+0) ISO:200
 照片 18347.JPG (109.18 KB)
2009-12-3 15:25
相机:Canon Canon DIGITAL IXUS 960 IS 快门:1/20s 光圈:F2.8(EV+0) ISO:250
 照片 17574.JPG (125.95 KB)
2009-12-3 15:25
相机:Canon Canon DIGITAL IXUS 960 IS 快门:1/60s 光圈:F2.8(EV+1) ISO:100
 照片 18346.JPG (113.83 KB)
2009-12-3 15:25
相机:Canon Canon DIGITAL IXUS 960 IS 快门:1/20s 光圈:F2.8(EV+1) ISO:200
 照片 18357.JPG (78.52 KB)
2009-12-3 15:25
相机:Canon Canon DIGITAL IXUS 960 IS 快门:1/20s 光圈:F2.8(EV+1) ISO:250
 照片 18362.JPG (128.76 KB)
2009-12-3 15:25
相机:Canon Canon DIGITAL IXUS 960 IS 快门:1/20s 光圈:F2.8(EV+1) ISO:250
 照片 18358.JPG (98.68 KB)
2009-12-3 15:25
相机:Canon Canon DIGITAL IXUS 960 IS 快门:1/20s 光圈:F2.8(EV+0) ISO:200
 照片 18360.JPG (92.36 KB)
2009-12-3 15:25
相机:Canon Canon DIGITAL IXUS 960 IS 快门:1/20s 光圈:F2.8(EV+1) ISO:320
 照片 18359.JPG (73.88 KB)
2009-12-3 15:25
相机:Canon Canon DIGITAL IXUS 960 IS 快门:1/20s 光圈:F2.8(EV+0) ISO:200
non DIGITAL IXUS 960 IS 快门:1/20s 光圈:F2.8(EV+0) ISO:200
照片 18342.JPG (141.31 KB)
2009-12-3 15:25
相机:Canon Canon DIGITAL IXUS 960 IS 快门:1/20s 光圈:F2.8(EV+1) ISO:250
 照片 17576.JPG (132.34 KB)
2009-12-3 15:25
相机:Canon Canon DIGITAL IXUS 960 IS 快门:1/40s 光圈:F2.8(EV+2) ISO:100
 照片 18317.JPG (101.51 KB)
2009-12-3 15:25
相机:Canon Canon DIGITAL IXUS 960 IS 快门:1/20s 光圈:F2.8(EV+0) ISO:200
 照片 17578.JPG (91.64 KB)
2009-12-3 15:25
相机:Canon Canon DIGITAL IXUS 960 IS 快门:1/40s 光圈:F2.8(EV+2) ISO:100
 照片 18339.JPG (100.49 KB)
2009-12-3 15:25
相机:Canon Canon DIGITAL IXUS 960 IS 快门:1/20s 光圈:F2.8(EV+0) ISO:200
 照片 18347.JPG (109.18 KB)
2009-12-3 15:25
相机:Canon Canon DIGITAL IXUS 960 IS 快门:1/20s 光圈:F2.8(EV+0) ISO:250
 照片 17574.JPG (125.95 KB)
2009-12-3 15:25
相机:Canon Canon DIGITAL IXUS 960 IS 快门:1/60s 光圈:F2.8(EV+1) ISO:100
 照片 18346.JPG (113.83 KB)
2009-12-3 15:25
相机:Canon Canon DIGITAL IXUS 960 IS 快门:1/20s 光圈:F2.8(EV+1) ISO:200
 照片 18357.JPG (78.52 KB)
2009-12-3 15:25
相机:Canon Canon DIGITAL IXUS 960 IS 快门:1/20s 光圈:F2.8(EV+1) ISO:250
 照片 18362.JPG (128.76 KB)
2009-12-3 15:25
相机:Canon Canon DIGITAL IXUS 960 IS 快门:1/20s 光圈:F2.8(EV+1) ISO:250
 照片 18358.JPG (98.68 KB)
2009-12-3 15:25
相机:Canon Canon DIGITAL IXUS 960 IS 快门:1/20s 光圈:F2.8(EV+0) ISO:200
 照片 18360.JPG (92.36 KB)
2009-12-3 15:25
相机:Canon Canon DIGITAL IXUS 960 IS 快门:1/20s 光圈:F2.8(EV+1) ISO:320
 照片 18359.JPG (73.88 KB)
2009-12-3 15:25

心得体会 - 元青花底足图片续1
奖励60藏币
作者:stipel 时间:2007-2-17 9:01:33 浏览量:2027人

心得体会 - 元青花底足图片续1
奖励60藏币
作者:stipel 时间:2007-2-17 9:01:33 浏览量:2027人

心得体会 - 元青花底足图片续1
奖励60藏币
作者:stipel 时间:2007-2-17 9:01:33 浏览量:2027人

心得体会 - 元青花底足图片续1
奖励60藏币
作者:stipel 时间:2007-2-17 9:01:33 浏览量:2027人

典型的元青花瓷鉴别特征主要有七点:一、元青花一般胎体厚重,上手感觉适中;二、器底无釉,多数器底有明显旋纹,个别有跳刀痕并黏有填砂。三、青花色泽有浓艳、灰浇两种,均有铁锈斑;四、具有圈足外墙斜削处理,往往留有浸釉时的手抓指痕,露胎部分呈褐红色;大件器底无釉露胎部分常黏有较大面积的釉块。五、分段制造,拼接而成,接底痕迹十分明显,特别是罐类内壁釉面有不平状。六、凡梅瓶之口均为上窄下宽之梯形。七、高足杯的杯身和足采用湿胎接合,足内顶端无釉,而且往往有乳丁状凸起,足部空心而不封底。
元青花,以“至正型”器为典范,同时还包括“延祐型”和一些形、纹简陋,销售层次较低的青花瓷。为提高“目鉴”科学性,在前辈研究成果基础上,本文结合公私藏品,就元青花鉴定,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1、大花大叶,叶为满色,但花朵不填满色,且外部绘有较明显的空白边线。山石、海水、人物、动物纹等、亦相类,纹饰内露白。
2、缠枝莲叶,“叶形多呈葫芦状,或有一至五个尖瓣”(孙瀛洲)。
3、变形莲瓣边饰,有的为一组、有的画二组,构成上下对应的仰、覆莲瓣纹装饰。除盘以外,其他型器上的莲瓣,均呈单体形式排列,莲瓣间留有空隙、互不相连。明洪武时,除部分执壶和盏托外,瓶、罐、盘及碗的莲瓣纹边饰均呈并拢(共边)型、此后,这种绘法贯穿于明清两代。
4、蕉叶纹,多数作分开状、叶与叶之间留有空隙,少量为并拢型或叶与叶呈重叠状。明初以重叠状多见,偶见有分开的。宣德以后,蕉叶纹几乎不见有分开的,都为拼拢重叠状。此外,元代蕉叶的主脉,均以浓笔的粗线条表示;入明后,蕉叶的主脉均留白、呈中空型、同元代蕉叶主脉的粗实线条,在视觉上泾渭分明,非常醒目。
5、如意云头纹(亦称“云头纹”、“云肩纹”、“垂云纹”)。云头与两云脚相交之尖头,指向呈前后相背形态。即,如意云纹两云脚间的尖头,与云头的尖头,方向相反,很少例外。而洪武,如意云的头与脚的尖头指向,均方向一致、亦绝无例外,并沿袭至永宣。成化起,如意云头的两尖头,既有朝向一致的,亦有相背的。
6、回纹边饰。由互不相连的单体回纹组成、有的回纹呈规矩的方形,有的为变形回纹,有的为减笔式回纹。明洪武时,回纹边饰由一正一反两方相连形式排列组成。明永乐以两方连为主,同时又出现一笔环连式的回纹边饰。宣德以后,除少数边饰仍作一正一反两方相排列连外,多纹。
7、龙纹。元代青花瓷器上,画龙的不少。龙躯细长,且细颈,细腿、细爪和尖尾巴(偶有火焰式大尾),体态轻盈。头较小,长鹿角,张口、吐舌,龙的下腭有须,上颌一般无须,但是,至正十一年铭标准器的龙上颌有双须,而此类带双须现象,在元青花件的其他龙纹图案上十分少见。龙身鳞片分两种,以网状细鳞片(图多见,以留白大鳞片少见,后者龙纹更加精美龙有背鳍,腹下通常无橫纹带。胸与背部,常饰有火焰状飘带。肘部有长毛三至四根或一撮。龙爪以三爪、四爪居多,五爪极为罕见。
8、元青花立件中的玉壶春瓶与出戟尊,其内口沿部位,常常加绘一道卷草纹或云头纹边饰。入明后,此类内边饰现象,起初仍存在于明洪武朝玉壶春瓶上,洪武以后消失。
9、元代纹饰采用平涂法,“有的则是在浓笔边线内施以淡色”(孙瀛洲),小件器上为一笔点划,这就是所谓“一支笔”的画法。从明成化起,以“二支笔”工艺见长,构线与填色是分别完成的。“明代青花多是填色或素描。这种技法上的不同,也可以作为划分元、明青花瓷器的旁证”(孙瀛洲)。
10、元代瓷胎,同明代后期及清代瓷胎相比较,有硬中见柔的感觉。“胎质淘练得不如明清瓷细致,因而在砂底处多有砂眼、刷痕和铁质斑点,并在底足、口边与缩釉露胎处呈现火石红色”(孙瀛洲)。
11、除执壶、玉壶春瓶外,器物的底部一般露胎。涩底上往往粘有釉斑,这是时代风貌。“把杯、把碗底足内部多不挂釉,个别的在高足的里部挂半载釉”(孙瀛洲)。大罐的口部通常施釉,小罐的口部多露胎、梅瓶原本都带盖,盖内不施釉,这亦是特征,仿制品有的却盖内施釉。
12、罐的造型多数为口大足小,不同于明清罐的口小足大或口足大小相偌形制。碗、碟、杯的圈足较小,足墙较宽、较厚,给人一种头重脚轻的感觉。有的器物底部可见明显的旋坯痕,个别有粘砂现象。碗、碟、杯圈足的底心常见凸乳,俗称“脐”,为元瓷特征之一。
13、大件器的胎体普遍厚重,小件器却都很薄,胎体大多薄于后世明朝同类器。而仿制品则不然,小件器也显得很厚实。
14、除露胎较高的一些立件外,元代小罐、小瓶近底足处(胫部)常见指印痕。指印痕通常呈三个,系工匠捏着浸釉或刷釉时所遗。此现象,延续至明中期。
15、入土之物,于器内的修胎痕(类似竹丝刷痕)上,常会出现土蚀痕迹(元器内壁多为荡釉、釉最薄,故竹丝刷痕处极易受到土蚀)。土沁斑是否自然、分布是否合理,辨伪时值得重视。
最后要说的是,不管是窖藏的还是传世的,元青花终究会凝固住时光一些印迹:埋于地下的,其釉层稀薄处,不可抗拒地要染带上土沁、土斑;秘藏于地窖,釉面也会因年代久远,显出质地老气、宝光内含。而传世品,由于人间沧桑和岁月抚摸缘故,釉汁则越发滋润、宝光四溢;或因为历经使用,棱角的釉面不免要出现轻微的剥蚀或磕碰,以及支撑点和受力部位,会因磨损划痕纵横、细密,而附上累累旧气。
(十一)明青花


明永乐



明代的瓷器从整个中国的陶瓷发展历程中来讲,是处于宋朝和清朝两个高峰期的中间,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位置,其瓷器的特点既有宋朝瓷器的高雅韵味,也有着清朝瓷器的艳丽色泽,特别是明代的青花瓷,更是达到了中国青花瓷空前的工艺水平。而明朝各个年代的瓷器,也有着其各自的细微差别,认识一下明代各个时期瓷器的特点,对于收藏者来讲,也是相当重要的。
洪武  要正确辨别与元瓷的不同、并注意不要和典型的永乐瓷相混淆、特点、一、元代除少数玉壶舂瓶为釉底外,其他器物底部无釉、洪武则除玉壶春瓶和执壶外、口径在20厘米左右的扁菊纹大碗也为釉底、其他器物则底部无釉、二、元代梅瓶的口均为上狭下宽的梯形口,明代梅瓶口部已改变为口沿外翻、决无梯形感、三、元代碗类有底足钭削的习惯、洪武时期除民间青花粗碗仍沿用外、其他较细的器物已改为平削足、四、元代青花龙纹绝少五爪、洪武官窑器几乎全为五爪、五、元代印花和青花二种装饰工艺同置于一器的方法、洪武仍继续使用、六、元代莲花叶子为标准的葫芦形,到了洪武已变形得不成葫芦形了、七、元代牡丹叶子画的肥厚规矩、洪武己变得稍为细瘦而随便了,八、元代的仰莲辨纹每辨都分开绘画、洪武朝除个别器物仍分亓画外、绝大多数莲辨之间借用边线、不再分开、并出现了双勾描绘边线而不填色的白描画法、九、器物颈部的蕉叶纹、元代每片蕉叶之中茎或单线色绘或双勾填色、洪武则蕉叶中茎以双细勾出后不填青花或釉里红、形成中茎有空白地.
永乐  某些特殊器型可视为始于或盛行于永乐朝、如瓢形扁壶、抱月瓶、大天球瓶、单面扁壶、双系盖罐、花浇、压子杯、尖底莲子碗等、二、盘、碗之类撤口器的口沿极薄、手抚之有锋利感而无浑圆惑、三、永乐年出现了及白的细沙底、抚摸有极细腻如糯米粉感觉、四、细瓷底足平削、底釉有的程波浪纹、五、白瓷器底聚釉处、程现水绿色特别明显、六、甜白器盘、碗的底部胎体稍厚、并不全部透亮、凡器底部全透者,实展属后来仿品、七、青花器釉面肥亮、釉色多数发青、青花有的出现晕散现象、青花有铁斑、涂绘部分有不同深浅的笔触感、八、瓷器上多见缠枝四季花和折枝瓜果为主题纹饰的装饰图案、九、永乐款戒式只有、永乐年制、四字篆书、字体结构紧凑、特别规矩而呆者要注意其年代、十、玉壶春瓶口外沿往往有稍厚的釉层、而呈淡青色的流淌斑块、十一、永乐瓷的气泡一般为大小不同、以30倍放大镜观察、凡气泡一律大小者、要特别注意其年代真伪、十二、永乐瓷与宣德瓷相比、但凡相同的器物、永乐薄、宣德年厚、永乐轻、宣德重、甜白瓷的底足聚釉处、永窑比宣窑更显水绿色、青花器的釉面永窑比宣窑更显肥厚惑。
宣德瓷的釉面、大多都能见到桔皮纹、釉面呈亮青色、釉面细润、二、用30倍放大镜可以看出宣德官窑瓷轴内的气泡成大、中、小不同的气泡群、群与群之间的间矩较为疏朗、凡气泡蜜集而整齐者大多非宣德瓷、三、宣德盘、碗之底足多数有棱边感、非滚圆之、泥鳅背、四、宣德大盘、碗之底足内墙自上而下向外钭削、因此无法用手抓住、清雍正仿宣德大盘、底足内墙接进垂直、足脊处滚圆、如、泥鳅背状、五、宣德青花有三种色料、1,进口苏尼勃青料、2、国产料,3、进口料和国产料混合料、其中,苏泥勃青、料最常用、青花色泽自然、晕散、形式浓重的凝重结晶斑、深入胎骨、六、宣德官窑青花器以小笔触上彩、无一笔涂抹的制作、七、盘类因塌底而盘心成下凹状明显、凡盘子平底者大多数非真宣德、八、瓶、壶、罐之类器物均为分段拼接成形、凡前、后身合模成形者非宣德制。
成化胎质洁细、胎体迎光透视呈牙白色或肉红色、釉质纯净、用手抚摸有玉质感、二、釉色有偏青及偏白两种、无论何种釉色、其器物外底足和器身的釉色一致,是成化官窑瓷的重要特征之一、三、青花瓷少数用苏尼勃青料、呈色浓翠外、大多为淡雅色调、四、斗彩的色彩鲜艳、其中姹紫色泽、为成化朝所创刮制、也仅仅被成化瓷所成功的应用、五、成化官窑款、迄今已发现的仅为”大明成化年制”及‥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因其字体风格突出、后的均未能仿得逼真、看款识、便基本能定真伪、六、成化瓷的气泡已彻底改变了宣德瓷的大小不同而疏散的情况、显得小而蜜集、七、”糊米底”是成化瓷极为显明的特征之一。
弘冶 是成化瓷的继续、胎洁釉润、弘治官窑器与成化器同样有玉质感、二、弘治釉色白中带灰甚至有的泛青、器物底足和器身的釉色不如典型成化瓷器那样均一、而有差别、三、器物底足较矮、无高底足的器物,四、盘类塌底现象为明代盘类中最为典型的、盘心一定下凹、五、”大明弘治年制””治”字的水旁三点绝大多数均底于‥台”字。
正德 瓷一般胎质较成化、弘治粗而厚重、制作也稍显粗造、琢器接痕明显、二、釉面白中闪青、器底釉面呈典型的青白色亮青釉、三、釉内气泡小而蜜集、呈鱼子状、四、典型正德青花、色泽青中偏灰、五、大碗之类器物口沿部釉厚而呈青色、六、纹饰多表现伊斯兰教和道教色彩、民窑器纹饰大多粗率豪放。
嘉靖-隆庆 一、罐、瓶、壶、坛之类大件器接痕明显、多见方型、棱型器、二、盘底仑心下塌而成凹形、这一点近似于弘冶窑、三、盘、碗之类圆器的圈足自上而下向内斜敛成倒过来的梯形、四、器物的透明釉一般均泛灰青、底釉为亮青釉、五、器物胎和釉的交接处有一线橙黄色、较为明显、六、青花一般用回青料、兰中泛紫,较浓艳、无黑铁斑,青花轮廊有模糊不清及晕散现象、七、彩瓷的红、绿彩均无硬亮感、在瓷器上出现龙首正面纹饰始于明嘉靖年间。
万历-天启一、除个别小件器外、一般胎体厚重、器身多有变形、欠规整、二、琢器底足处理草率、瓶罐、缸之类有接痕、三、釉色白中泛青、细瓷釉面光泽度较强、四、盘有塌底现象,底心下凹、五、早期青花器用青料、色泽与嘉靖器相同、不用回青料之青花细瓷青色纯正、粗瓷则发灰、六、青花五彩瓷有加彩和后仿伪品,除款识外要注意器形、釉色和纹饰的时代性、七、青花开始用淡描、铁线描及涂抹描手法、天启瓷,一,天启除个别官窑器外大多为民窑、易脱釉、制作较粗、釉色白中闪青、盘碗器有的器底跳刀痕明显、并有烧裂痕、常有粘砂、不施釉现象、二、器足底切削整齐、露胎部分较多、有的胎釉之际并无棕黄色调、万历后期出现窗格纹、天启沿用,三、青花器有的有指捺水印纹、盘类外壁往往有以5个青花小点并淡红彩组成的变形花朵为装饰、往往在一个盘上有3朵这种变形花朵、四、在青花及彩瓷器上开始出现题词、崇祯瓷,一、崇祯瓷一般为白釉中闪青、光泽度不强、制作较粗的器底有粘砂痕、底釉发青、胎釉之际无橙黄色、多见酱黄色釉口、底有跳刀痕、二、青花色泽部分发灰、少数色泽明快、大约在崇祯十年以后至顺治十四年以前、有以隶体书写的题字。
青花瓷是中国古代陶瓷中的最重要品种之一,青花瓷萌生于唐巩义窑,成熟于元朝,盛行于明清。元明清青花瓷的产地在景德镇。
元青花作为青花瓷的第一个灿烂期,拥有极高的地位,而元青花被重视,不过是近几十年的时间。元青花在国内存世稀少,主要是因为当时用作出口,特别是出口到西亚,如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博物馆和伊朗的阿德比尔寺,收藏大量的元青花。当时西亚各国生产的瓷器釉料差,烧温不高,达不到中国青花瓷纯白纯蓝的质量水平,因而纷纷向中国求购青花瓷器,这刺激了元朝景德镇青花瓷的发展。元青花的底釉一般为青白色,或偏白,或泛青,或偏青。元青花形制大,胎骨厚重,多数纹饰繁密,层次丰富,青花发色稳定的不少,白地纯白,青花纯正,而也有相当数量发色不正,带有晕散,有的色泽发灰。元青花的装饰讲究繁华茂密,常常在器物外表装饰多层图案,多达七八层。这种茂密的装饰往往以圆心为主要区域,纹样多为自由洒脱。可看出宋朝磁州窑豪放绘画风格的影响,同时也受传统水墨画的熏陶。元青花圈足之釉不到底,露胎处为褐红色,官窑淡,民窑深,还有跳刀痕现象。
明朝又是中国青花瓷发展中的重要期,鉴定明朝青花瓷器要素很多,如发色、画意、造型、质地。永乐与宣德青花瓷在中国青花瓷发展史上地位特殊,是第二个重要发展阶段,可以说是近些年历次拍卖会的抢手货。如常见的永乐青花盘子,这类盘子盘心稍稍下榻,足墙内收,呈倒梯形,两边倒角,这是明朝底足切削的基本特征。底釉白中泛青,青花发色为典型的苏勃泥青(是当时的进口钴料),也是永乐、宣德及成化早期所特有的青花发色,这是鉴定永乐、宣德青花瓷的基本面。
从侧面看去,可见铁锈斑有下凹痕迹。花卉填色习惯用小笔触,显出层次,色阶分明。整个画意浓淡自然,没有突兀感。花卉布局层次清晰,缠枝莲线条优美流畅,因钴料关系产生微微的晕散,使线条呈毛茸茸状,增添了柔和绵软感。放大镜下见气泡透明沉稳,大小不一,富有层次。底足为打磨糙底,因铁质提炼不清,故出现一点点褐斑,底足边火石红线条明显。市场上常出现这类的仿品,粗看与真品没有多大区别,上手后就能发现两者差异。新仿品往往不见塌底现象,因为难烧,底足内收不明显,特别是足墙没有呈倒梯形,也无倒角,违反了明初修足工艺的基本特征。青花发色往往无力或发色过重,虽模仿苏勃泥青料的特征,诸如铁锈斑凹陷现象,但放大镜下能见故意点上去的痕迹。仿品青花色调轻浮,放大镜下见不到青花与釉面之间的通透感。气泡细密,大小差别不明显。真品底露鲜亮的火石红,而仿品故意仿造,通常形成火石红过分的烧焦状,发黑。
永乐与宣德的青花瓷由于用同样的青料,故在呈色上难以区分,两者最明显的差别在于手感,即宣德器厚重一些,永乐器则相对轻盈。宣德青花发色比永乐要略微深厚。
明成化青花瓷是永、宣之后的一个重要品种,成化青花瓷分为前期与后期,前期用的仍然是苏勃泥青料,而后期则用国产平等青料,发色要比永、宣时期淡雅,且成化瓷器多为小巧轻盈。因此无论是色感还是手感,都与前两朝有着明显的区别。成化朝有一种典型的碗,叫宫碗,敞口,收腹,圈足,白釉青花花卉,胫部仰莲瓣纹,底部书“大明成化年制”青花两排竖式六字款。这类器物白釉十分洁白滋润,青花淡雅轻盈。纹饰画法改变了永、宣时期的小笔触着色,而是一笔涂抹,然后勾线框。放大镜下,碗的气泡细密,无明显大小,和永、宣瓷器气泡的大中小不同。成化瓷器多为小器,史称“成化无大器”,成化瓷器总体的特征轻盈、灵秀,与宣德的强烈、厚重截然相反。
明朝青花瓷发展到了后期,正德、嘉靖、万历,三朝的青花瓷除了嘉靖青花瓷少量见深蓝外,多为灰蓝,发色与永宣、成化相比要略逊一筹,拍卖价格
也明显低下来。
万历时期有常见的青花龙纹碗,往往造型规整,底足直, 碗腹弧度柔和。高,底色白中泛青,青花发色深沉,色调匀雅。龙的画法符合明朝的粗放特征,五爪折笔生硬有力,不像清仿龙爪线条粗细结合,折笔分明。而且还采用勾勒填色之法,虽显得单一,但这是明朝后期青花瓷的基本风格。放大镜下能见气泡紧密,有大小,且又有通透感,和仿品气泡的密而浮完全不同。底足露胎胎质细密,侧光能见糯米状。底足平削,两边倒角明显。万历款式不怎么工整,反映了明晚期款式的习惯写法,用笔夸张、坚定有力,“万”如 右边折笔、制”“ 字捺笔等,充分表现了这种特征。
综观明朝青花瓷的特点,可作出这些归纳:永、宣的浓蓝、成化的淡雅、嘉靖的深蓝发紫、万历的灰弱。如果掌握了这些要点,那么明朝青花瓷的发展脉络大致得到了了解。或者说要想鉴定一个阶段的瓷器的特性,首先寻找明显的风格与要点,先牢牢掌握,其次再关注常规要点,如釉色、胎质、造型等(这些常规要点有时很难区分),如果掌握了一件瓷器的主题风格与要点,那么这些常规要点也容易区分了。
明代早期洪武时期青花瓷的特点: 明代早期青花用料,可能是进口的苏麻离青料一度中断,用的是高锰低铁国产料,所以洪武时期的青花瓷发色泛紫,带灰杂。 打捞上来的明青花小罐 很多洪武时期的器物可见元代器物的工艺特点:挂釉不到底,底足圈足修胎斜削,足底呈乳丁状,胎质略显疏松。 打捞上来的明青花盘颜色鲜亮。 明代中期永宣时期的瓷业生产,特别是青花瓷的生产,已经发展为鼎盛时期。 永宣青花发色用料是两种: 一种是进口的苏麻离青料,其青花发色特点,因为苏麻离青料含铁高,含锰低,所以永宣青花发色具带铁锈斑的特点。 另一种用的是国产料,青花料高锰低铁,青花发色泛紫,显灰蓝 永宣时期青花瓷的绘画风格: 永宣时期青花瓷的绘画常见线条勾勒图案,后用小枝笔添色,青花绘画纹饰常有明显的笔触感,青花发色有明显的浓淡层次感,没有晚明青花那种皴,辟,擦,涂,染,一笔平涂的多种手法。 永宣时期青花瓷胎质特点: 永宣时期瓷器胎质坚密,胎泥细腻,器形规整端庄,修胎精细,大件器物多见接胎。器物底足常见跳刀痕。 永宣时期纹饰特点: 永宣时期是明代历史上灿如朝霞的辉煌阶段,平安昌盛的繁荣社会,展示在瓷器上的纹饰是瑞兽,龙凤,八吉祥,历史典故,山海,花卉,瓷器纹饰给人的感觉是国泰民安,物阜民丰的繁华盛世。 这件茶碗造型奇巧,制作精致考究,青花纹饰单纯大方。碗壁内外装饰有回纹、卷草纹、莲瓣纹等,青花色泽鲜艳浓重。在制作工艺上,器物规整,修胎十分讲究。在器底削足处理上,改变了元代的斜削方法,底足基本平削。在图案布局上,改变了明洪武以前的多层次、繁密的格局,多留空白地。在绘画用笔上,每一笔起笔落笔的笔迹都能看出浓淡。釉面白中泛青,由于烧成温度较高,釉面内有微气孔,釉色“肥亮”。 永乐青花茶碗,一些书上称之为压手杯。对于压手杯底足的处理方法,在《留青曰札》中是这样记载的:“ 陶辨器足,永乐窑压手杯,滑底沙足,宣窑坛盏,釜底线足。嘉靖窑鱼扁盏,馒心圆足。凡陶器出窑,底足可验火法。”永乐时的茶碗器形,在元代和明初洪武时期是没有的,它是永乐朝才开始的。永乐时期的青花瓷器,明代特色已很明显。历史上,每个朝代的瓷器造型都有自己的时代特色,明代瓷器特点的产生,一般认为是从永乐开始的。所以,这件明永乐青瓷茶碗,是一件具有大明特色的早期茶碗,弥足珍贵。 这件永乐青花缠枝花卉纹碗,造型灵巧端庄,隽秀幽雅,工艺制作规整,胎体细腻轻薄,足跟较窄。古陶瓷研究界和收藏界称这种造型的碗叫鸡心碗。这件碗上的青花装饰疏朗秀丽,笔意自然,釉面细腻、光润。青花枝纹、波涛纹、回纹色泽鲜艳浓重,凝聚处现黑色斑点。   鸡心碗在明代永乐瓷器品种中和压手杯一样,是当时饮具中最高水平的产品。碗类器皿从产生起,就以日用为主要目的。一件精美的用品,也是良好的收藏品和陈列品。明代永乐时期的鸡心碗主要为宫廷皇家服务,也用来赏赐王公大臣,赠送有关国家使节。鸡心碗类似饮用器具,质地要求很高,往往不惜工本,用最好的原料,由最优秀的匠师制造。 明代晚期青花瓷的特点: 明代晚期,青花发色用料是国产石子青,坡塘青,回青。青花用料的提炼方法,由传统的水洗提炼发,改变为用火煅烧法。青花发色用料的石子青,坡塘青是高锰低铁料,青花发色带灰,紫色。 明代晚期绘画风格,用的是皴,辟,点,染,涂,擦,一笔平涂各种表现手法,绘画作品表现得酣畅淋漓。 明代晚期青花瓷器的纹饰有铭文,寺庙,神仙人物,也有瑞兽,卷草,扁菊,缠枝花卉各种纹饰。透过纹饰中的铭文和祈祷神灵保佑的画面,可以看见战争不断的晚明时期,人们希望,祈求太平祥和的心境。 晚明时期青花瓷的胎质较为粗松,修胎也很草率。明代中期和晚期的青花瓷底足都有跳刀痕和火石红。
大明宣德年制。

青花转枝莲花果纹大碗 (推荐)
【明朝】
公元纪年: 1426~1435ad
年号: 宣德
纹识描述: 转枝莲花果纹
文物描述:直圆口,深弧壁,平底,矮圈足。外璧绘转枝莲花六朵,口沿卷草纹一周;器内口边饰折枝四季花纹一圈,内璧画折枝花果六枝有:桃实、石榴花、荔枝、菊花、柿子、牡丹花,器心双青线内画折枝石榴花果纹,口足间加饰青线十二道。青花浓艳呈紫蓝色,并带褐绿色斑及铁褐色疵斑,铁褐疵斑胎地大多下凹,沿边青花则见晕散。釉面气泡疏朗晶亮。胎骨均匀底略重,圈足较窄平削,底及圈足露胎,胎质洁白细腻,略带铁质斑点。此类直口大碗,又名磬口碗或墩子碗,明初洪武时开始制造,青花或釉里红器常见此一造型,永乐、宣德继之,有大至四十公分以上者,气势非凡,成化以后则已罕见。此器口沿边饰及莲花绘法均与宣德极为相似,器无款识,但宜为永乐至宣德时期珍品。
文物尺寸:口径:34.4cm最高:14.5cm最深:12.2cm重量:2877g底径:20.2cm
窑型: 宣德窑
釉色: 青花

青花转枝花卉纹执壶
【明朝】
公元纪年: 1368~1644ad
纹识描述: 转枝花卉纹
文物描述:唇口,长直颈,折肩,肩以下微敛至底,底平,圈足,方形流,流嘴出口呈葫芦形,曲把附于口沿下方与肩腹间。颈饰转枝石竹花、上下各饰回纹及卷草一周。肩上饰十六凸起莲瓣纹,腹部主纹为缠枝牡丹、月季、芙蓉、秋葵、菊花、莲花、石榴、栀子、茶花等等,足边饰卷草纹一周,流及把各饰朵梅及斤枝花卉。青花浓艳带紫,多处带大小褐绿、铁褐结晶疵斑,白釉泛青,积釉处尤甚。胎骨厚重,圈足露胎,细腻洁白,胎釉一线呈橘红色,器无款识。(壷盖为清仿)型制仿自十三世纪叙利亚盛水金银器部略作化。明代早期瓷器多模仿中亚金属器造型,此与宋元以来中东大量订制景德镇瓷器,受彼此质易往来,交流频繁之影响。
文物尺寸:总高:32.5cm内深:30.5cm口径:7.4cm底径:11.6cm总重:2280g
窑型: 宣德窑
釉色: 青花

青花「秋夕」诗意仕女图碗
【明朝】
公元纪年: 1368~1644ad
年号: 宣德
文物描述:外壁画庭园景物,一仕女坐于亭阁前,另三侍女,一烧香、一扑萤、一捧物由室内走出,室内红烛高照,画屏中置,足圈画卷草纹一周,口足加饰青线六道,内壁白釉无纹。胎骨略厚,青花匀浓,圈足露胎,质坚细腻,偶有细小铁质斑点。底书「大明宣德年制」二行六字楷款,外加双圈。此碗题材乃以唐人杜牡「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诗意构图。天边三两联机圆点,象征牵牛、织女双星,另侍女扑萤、焚香,仕女瞻星以及屏风设置皆为诗意的贴切描绘。尝见明人载记宣德器上有书题诗文者,迄今并未发现,故知其所指应为此类诗意图器,而不是器上题诗作文。
文物尺寸:总高:6.8cm口径:19.6cm底径:8.0cm内深:6.0cm总重:365g
窑型: 宣德窑
釉色: 青花
款识: 【位置】外底
【书体】楷书
【技法】写款
大明宣德年制。

青花云龙纹天球瓶
【明朝】
公元纪年: 1368~1644ad
纹识描述: 龙纹天
文物描述:圆口,直颈,上微侈,圆鼓腹,平底无足微凹。天球瓶因形似天上的星球故名。口沿下饰卷草纹一周,上下各加饰青线二道。圆腹通体画一回首腾云飞奔的行龙,张口、吐舌、露牙,双目圆睁,四肢腾跃,龙身画满鳞甲,雄武矫健,颈部、隙地则饰以十字云纹与三出云纹。釉色浓重带灰,多处有褐绿斑及褐绿、褐黄、铁褐结晶疵斑,鳞甲尤甚,青花釉内满布大小气泡,疏朗晶亮。釉面莹润,白釉泛青。胎骨厚重,圆体、颈部均见拉坯遗痕,底部露胎无釉,胎质细腻。永乐、宣德年间,盛行烧制大型器,如天球瓶、扁壶等,而天球瓶尤盛于宣德年间,纹饰以云龙、波涛龙纹,花卉纹等最为常见。宣德此类大器,极少带款识者,故与永乐不易分辨。此器云龙画工精细,应为永乐、宣德过渡时期所烧造之器。
文物尺寸:总高:42.4cm内深:41.0cm口径:9.5cm底径:16.5cm总重:7297g
窑型: 宣德窑
釉色: 青花

青花吹箫引凤仕女图碗
【明朝】
公元纪年: 1426~1435ad
年号: 宣德
文物描述:外璧绘山水楼阁、云、石、花、木,楼阁内一仕女吹箫,迎面一仙女乘凤驾云而至,此题材又称「吹箫引凤图」,圈足上画卷草纹一周,口、足各加饰青线六道。器内无纹,白釉微泛青,青花匀浓,胎骨较厚,圈足露胎,质坚细洁,胎釉一线呈浅橙色。底足双圈内书「大明宣德年制」二行六字楷款。宣德青花以小笔点绘,下笔有轻重之分,加上绘工技法纯熟,又稿本源自院画画家之手,故青花瓷器上的图画胜于任何朝代。
文物尺寸:底径:7.8cm孔径:350g口径:19.4cm最高:6.8cm最深:5.7cm
窑型: 宣德窑
釉色: 青花
款识: 【位置】外底
【书体】楷书
【技法】写款
大明宣德年制

青花卷草斜格网纹盖罐(推荐)
【明朝】
公元纪年: 1368~1644ad
年号: 宣德
纹识描述: 斜格网纹饰
文物描述:罐口微撇,短颈,器身上敛下硕,平底,矮圈足,带盖。罐口沿内以青花绘圆点一周,外壁主纹为带状留白卷草纹,其上下各画斜格网纹间带叉形点状纹(※)二道,底边饰以莲瓣纹一圈。盖钮满涂青料呈宝珠纽形,盖面分饰二层,内为莲瓣双层,象微盛开莲花,外层则为与罐身相同的斜格网纹及叉形点状纹。罐身青釉均匀,盖浓艳,间带铁褐结晶疵斑,白釉泛青,外密聚釉处尤甚,釉面橘皮纹明显。圈足露胎,质坚细腻,带大小铁质斑点。器底青花书「大明宣德年制」二行六字楷款,外加双圈。此类型、纹饰器,现有资料中仅知三件,一为本院所藏器型完整,另二件为大陆首都博物馆所藏及景德镇珠山出士,皆无器盖。此种斜格网文饰或源自中亚,极为罕见珍稀。
文物尺寸:底径:14.5cm总重:1800g口径:16.8cm总高:19.4cm内深:11.6cm
窑型: 宣德窑
釉色: 青花
款识: 【位置】外底
【书体】楷书
【技法】写款
大明宣德年制。


青花瓷波斯纹小洗
【明朝】
公元纪年: 1403-1424ad
年号: 永乐
文物描述:敞口、弧形浅壁、卧足、底由外向内圆拱起,有所谓「馒头心」的称谓;凹底的周缘细细一圈无釉。通体以青花绘饰,器里内壁口缘水波纹,近底处一周圈式心形忍冬叶与三叶纹缠结的带状装饰;底心四瓣忍冬叶形成团花纹,绕以一周卷草花叶。外壁口沿处绘一周波斯文,文字有错文不可辨,似欲书写「感谢真主赐福」;其下一周细碎的葫庐式垂叶纹,近底处一周向上仰的三叶纹(由左右二卷须与中央伸出尖瓣组成),和一周转枝菊花纹。全器青花明丽,绘笔流畅,青料与釉汁间气泡盈聚形成水墨淋漓的晕染效果,浓点处显出铁色渗青斑点。此器卧足的造形与伊朗金属器相似,口缘一周文字的装饰法、带状环饰、三叶纹细节、以及图案式的藤蔓花叶等,明显受到伊斯兰文化影响;而水波与转枝菊亦盛行于元代各类器用。本件瓷器,体轻而薄,青料渗青点斑等特征,都说明其为永乐时的作品,在此时期,遁走漠北的大元帝国,几经分合,帖木儿一系成为中亚最强势的帝国,与明成祖有多次的使节往来,并曾主动要求金帛瓷器,明廷也对其赏□丰厚;许多永乐官方督制的瓷器因此进入中亚,而中亚的装饰元素遂更深重的引介入汉地,与元代已传入的文样交相与汉地文样共同融和为明清工艺的一环。
文物尺寸:外高:4.3cm口径:13.2cm底径:4cm
釉色: 釉里红

青花藏文高足碗 (推荐)
【明朝】
公元纪年: 1368~1644ad
年号: 宣德
文物描述:外壁书藏文一周,释文为:「日平安夜平安,阳光普照皆平安,日夜永远平安泰,三宝(佛、法、僧)护佑永平安」,底边饰双层仰莲瓣纹,高足边上则画卷草纹一周,外壁及高足上下均加饰双青线。内壁锥划与外壁相同藏文一周,因白釉层腴厚不易辨识,器心刻划「宣德年制」四字篆款,外加双圈,并加饰印花莲瓣纹一周。碗壁匀薄,圈足稍厚,白釉莹白,青釉匀净,圈足露胎,细腻洁白,胎釉间呈浅橘色。前已述及此类高足碗,碗心有四字款及六字款的书、刻款识,亦有于碗壁及碗心的暗纹印花、刻花四字篆款。宣德官窑篆字款至为稀少,除此类篆款及景德镇珠山出土数件不全之青花四字篆款以外,可谓罕见。
文物尺寸:总高:11.9cm内深:5.8cm口径:17.1cm底径:4.8cm总重:365g
窑型: 宣德窑
釉色: 青花
款识: 【位置】内底
【书体】篆书
【技法】刻款
宣德年制。

青花秉烛夜游仕女图凸节高足杯
【明朝】
公元纪年: 1368~1644ad
年号: 宣德
文物描述:撇口,杯身,高足外撇,凸节把(又称竹节靶杯),杯把中空,杯底与高足接合,浅圈足。外壁画月下庭园景物,一仕女带三侍女,秉烛夜游其间,高足则画树石山景。青花浓翠艳丽,多带褐绿结晶疵斑。胎骨匀薄,质坚细腻。底书「大明宣德年制」二行六字楷款,外加双圈。此杯人物园景,画工精巧细致,可谓一幅精美的山水人物画,相同纹饰者,还可见之于高足碗(图版一○五)、盘(图版一七二)。
文物尺寸:总高:7.4cm内深:3.3cm口径:8.1cm底径:3.8cm总重:80g
窑型: 宣德窑
釉色: 青花
款识: 【位置】外底
【书体】楷书
【技法】写款
大明宣德年制。

青花瓷描金卷草莲塘碗(推荐)
【明朝】
公元纪年: 1403-1424ad
年号: 永乐
文物描述:碗口外撇、弧形深壁、圈足,体轻而薄,光透胎体,为永乐时期景德镇制作的精美作品。通体以青花及描金为饰:内口沿青花斜格纹,内壁光为金色缠枝卷草纹,金彩耀眼,叶纹间还以细针划出叶脉。底心为一幅青花荷塘图,以两丛荷花叶为主纹,上丛大朵莲花由叶面探出组成花丛,旁衬以勾勒的叶形;下丛荷叶为中心伸出两茎外形如蓟的莲花及勾勒的小叶与水草,左右再各有两小丛荷叶与蓟样荷花,由每丛及整组花纹都均作左右对称的结构,其花叶都以划斜格取代平涂;其外再环以一周几何样六角形交错的青花花纹。外壁口缘为三股连续的曲线组成的青花斜格纹,其间点饰方形金点;腹壁为心形忍冬叶组成的缠枝纹,叶片以斜格短线组成。圈足里为一朵金色的雪花纹。全器的青花色泽鲜艳,浓处现铁锈渗青斑;所有的金色皆浓稠,部分金彩不见笔踪,可能是以金箔贴成。
文物尺寸:外高:6.5cm口径:15.2cm底径:5.6cm
釉色: 青花

青花鸳鸯形砚滴
【明朝】
公元纪年: 1368~1644ad
年号: 宣德
文物描述:器作象生鸳鸯形,背上有圆孔,插饰一滴管,底平无足。全器以蓝地留白技法装饰,除羽毛以及饰于胸腹间卷枝花和眼、冠与款地留白外,余均施青釉。胎骨较薄,青釉匀浓,偶带褐绿色斑,白釉腴厚,釉面满布细小气泡。器底无釉,白胎坚细,略呈铁质斑点。左翼上留白地内青花横书「宣德年制」一行四字楷款。
此器精巧轻匀,以范模二面作成,稍经修饰,器底、腹尾间遗留明显范线接痕一道。
文物尺寸:宽:4.8cm长:7.8cm总重:60g总高:5.4cm
窑型: 宣德窑
釉色: 青花
款识: 【位置】侧面
【书体】楷书
【技法】写款
宣德年制。

青花云龙纹提梁壶
【明朝】
公元纪年: 1567~1572ad
年号: 隆庆
纹识描述:壸流及提梁满画缠枝灵芝纹,壸扭满涂青色,盖面饰双云龙、朵云及火珠纹,盖沿则绘朵云一周及青线三道。壸颈饰朵云一周,肩为双云龙,腹则饰四团云龙纹,姿态各异,团龙间饰灵芝托八宝纹,底边莲瓣纹一周。
文物描述:敛圆口,短颈,圆硕腹,平底,浅凹足,拱圆盖带莲苞扭,曲流,「ㄇ」形提梁,正中提梁内侧一气孔。壸流及提梁满画缠枝灵芝纹,壸扭满涂青色,盖面饰双云龙、朵云及火珠纹,盖沿则绘朵云一周及青线三道。壸颈饰朵云一周,肩为双云龙,腹则饰四团云龙纹,姿态各异,团龙间饰灵芝托八宝纹,底边莲瓣纹一周。胎骨厚重,胎质略粗,腹部接痕一道,足底露胎,胎釉一线呈橘色。青花釉色浓艳带紫,白釉微泛青色。底青花书「大明隆庆年造」六字二行楷款,外加双圈。
文物尺寸:总高:31.0cm口径:10.9cm底径:14.9cm
釉色: 青花
款识: 【位置】外底
【书体】楷书
【技法】写款
大明隆庆年造

青花莲瓣纹漏斗
【明朝】
公元纪年: 1368~1644ad
年号: 宣德
纹识描述: 莲瓣纹
文物描述:撇口莲瓣边,深弧壁,凸棱一圈,圆底六孔(作过滤之用),下连一长管,接管处有小圈足,长管上宽下窄。口沿下青花画莲瓣纹,其下钱纹一周,上下并加青线一道,外壁浮雕莲瓣纹,加染青釉,并留白边及双白点纹,圈足青线一道。内口沿画花边一道,内壁画转枝石竹花一圈,底心双圈外画莲瓣一周,纹饰间均各加青线二道,长管白釉无纹泛青。青花带灰微见晕散,深浅不一,带褐绿色斑、褐黄结晶疵斑,白釉腴厚,密布大小乳浊气泡,故青花纹迈较为模糊。胎骨稍厚,接管处圈足露胎,胎釉一线呈浅橘色。口沿二莲瓣内,留白青花横书「大明宣德年制」一行六字楷款。款识青花模糊不清。漏斗型制,永乐、宣德均有制作,宣德管为白釉,永乐则为开片哥釉型,宣德接管处圈足无釉,永乐上釉,此器作工精巧,传作医疗器用。
文物尺寸:总重:360g内深:6.4cm总高:17.0cm
窑型: 宣德窑
釉色: 青花
款识: 【位置】内壁
【书体】楷书
【技法】写款
大明宣德年制。

青花花卉纹灯
【明朝】
公元纪年: 1368~1644ad
年号: 宣德
纹识描述: 花卉纹
文物描述:器上半身作壶形,下承接矮圈足折沿盘座,腹部前有一粗管流,流口平削,后有一长曲把,上接一小系孔,腹左右各饰一乳丁。腹部与颈部各画相同草花纹一周,口内、腹立双线内及盘座折沿面上方格内均加饰圆点,盘外壁饰卷草纹及青线五道。青花匀深带灰,多处带褐绿、褐黄色疵斑,白釉泛湖绿色。胎骨稍厚,圈足露胎,质坚细腻。口沿下,流嘴上方横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一行楷款。
文物尺寸:总高:10.7cm口径:3.8cm总重:260g内深:4.9cm底径:10.2cm
窑型: 宣德窑
釉色: 青花
款识: 【位置】外壁
【书体】楷书
【技法】写款
大明宣德年制。

青花梵文莲花式盘
【明朝】
公元纪年: 1573~1620ad
年号: 万历
纹识描述:花瓣皆用青花勾勒,加饰纹点。上层内面画勾云纹,外璧绘折枝花卉,间输梵文八字。盘心饰一「佛」梵字,周画如意云纹。
文物描述:莲花形,内外分三层,各十六瓣。花瓣皆用青花勾勒,加饰纹点。上层内面画勾云纹,外璧绘折枝花卉,间输梵文八字。盘心饰一「佛」梵字,周画如意云纹。底青花楷书「大明万历年制」,外加双圆圈。
文物尺寸:底径:5.6cm最高:5.9cm重量:398g口径:19.2cm
釉色: 青花
款识: 【位置】外底
【书体】楷书
【技法】写款
大明万历年制

台北故宫珍藏文物系列
(十二)清底。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