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ianshemale:世纪谎言:被虚构的李鸿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7:02:09

【李鸿章逝世110周年】世纪谎言:被虚构的李鸿章  

2011-11-06 09:33:39|在普遍撒谎的年代,一个比真相还要真实的谎言,令自身也成为更为凝重的一页历史……

 

世纪谎言:被虚构的李鸿章

 

[澳大利亚] 雪珥

 

【雪珥按语】这是一位传奇的记者,在美国的大牢中闭门造车,却成为李鸿章的知音;这是一部疯狂的作品,令美国新闻界蒙羞,却造就了文学史的奇观;在普遍撒谎的年代,一个比真相还要真实的谎言,令自身也成为更为凝重的一页历史……这就是洋洋17万单词的英文名著《李鸿章回忆录》(Memoirs of Li Hung Chang)。

雪珥曾于2009年揭露了这本“小说”的生产和传播过程,如今这本书的中译本被人引进了大陆,似乎又被不少读者当作了“传记”。而“打假”的雪珥也被包装成了“美国评论家”,“被”成为这本“传记”的造势推力,引得一些媒体纷纷前来探询。

对于中国近代史的普遍误读,其中主因之一就是将这种历史小说、尤其是“进口”的历史小说,包装成了“史料”,导致“历史”根基的彻底腐烂。明天(11月7日)是李鸿章去世110周年,雪珥已在《中国经营报》开设历史散记专栏《李鸿章谈心》,今日再度揭开《李鸿章回忆录》的“制假”全过程,不知是否能够帮助诸位减少被一再“忽悠”的机会?

 

李鸿章日记轰动欧美

 

1913年,一本洋洋17万字的英文版《李鸿章回忆录》(Memoirs of Li Hung Chang)在英国和美国同时出版,轰动欧美。

这本书号称从多达160万字的李鸿章手稿和日记中节选编译而成。该书的主编曼尼克思(William Francis Mannix)在前言中介绍说,李鸿章并不注意保管自己的日记,当他从汉口调任直隶总督时,大量的手稿被留在了汉口;而当他从直隶总督任上调离时,他又将24年来所写的大量手稿留在了天津。李鸿章去世后,他担任两广巡抚的一个侄子,多方努力,从汉口、广东、上海、南京、苏州、北京、天津等地,将他的手稿收集在一起,并存放到李鸿章在广东的旧居中。1911年,经过大清帝国政府的许可和李鸿章后人的同意,由李鸿章的秘书罗伯斯(R. Emmet Roberts)上尉担任翻译,在北京的王某(Drs Wang)和广东的老秀才Hsiu-Tsai the Elder)协助下,曼尼克思对这些文献进行了认真的整理翻译,编撰出版这套《李鸿章回忆录》,奉献给西方读者。

此书的一些章节,此前已经在纽约的《太阳报》(Sun)和伦敦的《观察家报》(Observer)刊登过。出版之前,出版商邀请一些中国问题专家对书进行了审读,他们一致认为此书的确是李鸿章的日记及私人文件,具有很高的、永恒的价值。

美国的霍敦?密夫林出版社(Houghton Mifflin Company)对曼尼克思并不熟悉。为了审慎起见,他们将书稿交由科士达(John W. Foster)审阅,并请他为美国读者写篇书评。科士达在1892-93年间,曾担任哈里逊总统(Harrison)的国务卿,是国际法和国际事务的专家。1897年中日谈判期间,他曾经受中国政府邀请担任李鸿章的顾问,与李鸿章有很密切的接触,并建立了很好的私交。

科士达兴致勃勃地读了这本《李鸿章回忆录》,包括那些他本人所了解和熟悉的中日甲午战争及其谈判的章节,认为这本书是真实可信的。他热情洋溢地写道:

在过去的百年内,这个世界涌现出了很多学者、将领、国务活动家和外交家,但没有一个人能像李鸿章那样将这许多身份集于一身。因为他在这些领域的杰出表现,这本从他的日记中摘引编纂的回忆录,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的性格和他的生涯。

在专家们的首肯下,本书顺利出版。美国各大报纷纷予以报道,《芝加哥每日论坛》(Chicago Daily Tribune)、《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基督教科学箴言报》(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等,纷纷用大版面进行报道和选载。这本定价为3美元的书,迅速热销,根据《纽约时报》1914524日的报道,该书因为供不应求,已经开始了第七次印刷。全美上下继1896年李鸿章访美之后,又掀起了一股中国热和李鸿章热。该书主编曼尼克思迅速成为美国当红的中国问题专家。

(图:19131026日,《纽约时报》用整版篇幅选载《李鸿章回忆录》一书,并配发大量照片)

曼尼克思的中国情缘其实很短。

1900年,作为美国第九步兵团(9th Infantry)的一名普通士兵,他随部队参加了八国联军的行动,在中国呆了短短的几个月。 19014月,曼尼克思回国后退伍,之后再也没有到中国去过。

半年后,刚在《辛丑条约》上签下了大名的李鸿章,走完了充满争议的一生。不久,李鸿章的英文秘书、美国人毕德格(William N. Pethick)也因病去世。毕德格跟随李鸿章足足有20多年,曾经保存了大量的李鸿章官方和私人文件,装了整整一大箱,李鸿章去世后,他就一直在抓紧撰写著作《李鸿章与他的时代》(Li Hung Chang and His Times),但毕德格的所有文件连同箱子,在他死后突然失踪。在毕德格人生的最后三年,美国工程师詹姆斯(C.D.Jameson)几乎与他在北京朝夕共处,十分清楚他的写作计划,但毕德格死后,詹姆斯遍询毕德格的中国仆人和美国医生,都无法找到那只珍贵的文件箱子。

若干年后,当曼尼克思的《李鸿章回忆录》引起巨大的轰动和争议时,不少人都怀疑正是他偷走了毕德格的那箱文件,尤其是曼尼克思还高调地宣称毕德格曾安排他对李鸿章进行了专访。但曼尼克思于19014月退伍后,5月份就有人在旧金山见过他。也就是说,当他在返回美国的航程中时,毕德格还守着自己的文件箱在写作他《李鸿章和他的时代》,而当毕德格去世并且他的文件神秘失踪时,曼尼克思早已在万里之外的美国,根本不具备偷窃文件的“作案条件”。

 

牢房里他成了李鸿章的化身

 

曼尼克思的短暂中国行,似乎并没有立即引起他对中国问题的研究兴趣。退伍后,他到处流浪。直到191111月,他在夏威夷檀香山(Honolulu)的《广告者报》(Advertiser)出任记者。此时,距离李鸿章逝世,正好十周年。

曼尼克思搬到了檀香山,租了一座小别墅,简单地添了点家具,还加入了当地的“中央联合教会”,似乎生活稳定了下来。但不久曼尼克思和报社老板瑟斯顿(Lorrin Thurston)搞僵,只好辞职,并开始酗酒。窘迫和愤怒之下,他故伎重演,冒用瑟斯顿名义给自己开了张支票,虽然数额只有几美元,而且瑟斯顿也不想追究,但银行方面却毫无客气地报了警。

蹉跎了半辈子的曼尼克思,锒铛入狱,被判了一年监禁,人生到了最低谷。神气的是,他自己却并不气馁,依然充满激情,兴致勃勃地计划利用好这段坐牢的时间,用自己的写作天赋好好赚点钱,不仅要还清檀香山的债务,还准备给妻子留些财产。

曼尼克思的生财之路令所有人百思不得其解。他请朋友们从夏威夷图书馆(Library of Hawaii)借了大量有关中国和日本的书籍,飞快地读完后,又索借了更多的书,然后他宣布已经准备就绪,可以写文章赚大钱了。

监狱长对曼尼克思很关照,估计也是不忍看到书生落难,而且监狱中好不容易来个著名的文化人,也是一种调剂。看到大记者要动笔了,他甚至还专门给曼尼克思配了一张书桌。而夏威夷总督福瑞尔(Frear)曾经与曼尼克思有点老交情,十分欣赏他的才华,也送来了一台旧打字机。

曼尼克思便在安宁的牢房中,将自己想象成伟大的东方政治家李鸿章,用李鸿章的口气开始了“回忆录”的创作。每写完一部分,他就将稿件邮寄给一些报刊。

 

“李鸿章”风靡大西洋两岸

 

曼尼克思的出色才华,令他创作的“李鸿章日记”引起了媒体的强烈关注。纽约《太阳报》(SUN)认为,这些李鸿章日记的英文版本,兼备文学性和学术性,是十分珍贵的作品。他们迅速请专家进行了鉴定,确认为真品。《太阳报》迅速为曼尼克思开设了一个专栏进行连载,专栏名为《李鸿章日记:根据中国广东的原始资料编译》。

随后,伦敦的《观察家报》(OBSERVER)主动来信,询问曼尼克思如果手头还有更多的李鸿章日记,希望能在他们报纸上开专栏,并保证将提供比《太阳报》专栏大一倍的版面,同时,愿意支付高大1000美元的稿费。

曼尼克思欣然接受。于是,这位在押囚犯臆造出来“李鸿章”,同时在大西洋两岸畅谈着他的人生、事业,评论着当世的伟大人物,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一时间洛阳纸贵,人们争相传阅。

曼尼克思获得了巨大的名声,本就对他十分欣赏的夏威夷总督福瑞尔,干脆下令给他减刑,一年的监禁,他实际只在监狱中呆了8个月。出狱后,经济上大为宽裕的曼尼克思,就在著名的马诺阿山谷(Manoa Valley)安了家,专心写作。

但他似乎并不满足现状。而是又“组建”了一个想象中的太平洋联合通讯社The Pacific Associated Press),曼尼克思“亲自”出任主席。此外,这家“通讯社”的总经理利昂纳德(Wm. G.. Leonard)、秘书瑞桑乐(Carl von Ressengler)和司库等人,虽然都堂皇地在公司信笺中印了大名,但这些无非都是曼尼克思想象出来的团队。这家太平洋联合通讯社给美国的各家报刊总编辑写信,推销他们的新闻服务。这些信的落款则为奉天、新加坡或悉尼,以显示通讯社在亚太地区的庞大网络。但在新闻圈内,曼尼克思的口碑并不很好,太平洋联合通讯社”并如预想中的受欢迎,曼尼克思便也只好关闭了他那些子虚乌有的北京、东京和海参崴“分社”。

就在曼尼克思在和自己的想象纠缠不清时,已经出版的《李鸿章回忆录》开始遭遇到严峻的挑战。

 

李鸿章乾坤大挪移

 

问题出在书中李鸿章访问欧美的部分。

该书在英国出版后,一些英国汉学家就发现了李鸿章访问欧美的一些细节有问题。但真正的致命挑战发生在美国。

挑战者的权威性根本毋庸置疑: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波士顿人杜维德(E.B. Drew)。杜维德在大清海关任职多年,精通中文,与李鸿章关系很深。李鸿章1896年访问美国期间,杜维德是全程陪同的随行官员。

引起杜维德怀疑的,是曼尼克思的《李鸿章回忆录》中所登载的李鸿章在美国最后一天的日记。

书中,李鸿章在返回中国的前一晚,在旧金山写道:

“今天,我的朋友们带我参观金门湾(Golden Gate),这是我第一次从世界的这一边看到辽阔的太平洋。真难以相信它如此辽阔万里。当我登在旧金山海湾入口处的高高悬崖,举目眺望,我似乎能看到自己美丽的祖国。那些有关我的非议和责难,我一概不予理睬----我只有一颗中国心。在这里,我仿佛看到了皇上,我屈膝向他下跪;我也仿佛看到了天津、广东和汉口,这些我曾经热爱并将永远热爱的地方。我回到住处后,良久无言,这几个月来我走遍了世界,现在唯一期盼的,就是能亲吻到祖国的土地!(根据英文原版翻译)

无疑,这是一段文采和真情并茂的文字,至今读来还令人感动。

但问题是,李鸿章在美时,为了表示对美国排华政策的不满,拒绝访问排华严重的美国西部,为此,李鸿章辗转取道加拿大的温哥华登上回国的邮轮的。

作为“全陪”的杜维德,与李鸿章一起在温哥华的酒店中度过了美洲大陆的最后一天,李鸿章怎么有可能登上遥远的旧金山金门湾去眺望祖国、大发感慨呢?

杜维德由此生疑,并对这本书做了细致的勘队,又发现了很多问题,因此,他断言,这本书至少有一部分是伪造的。杜维德将自己的意见告诉了霍敦?密夫林出版社,并交给了美国《国家》杂志(Nation)。

一石激起千层浪,更多的质疑从各地纷纷涌来。倍受压力的霍敦?密夫林出版社,决心对此进行一次彻底的调查。但他们坚信,即使该书有重大错误,但绝不可能是完全伪造的。他们希望与曼尼克思亲自沟通,以便澄清种种传言,给读者一个交代。

这时,曼尼克思却“不见”了。

 

袁世凯总统将为曼尼克思授勋

 

据他的“代理人”莱昂纳德(William G. Leonard)说,曼尼克思正在中国访问,与李鸿章的继承人们商谈要事,并且还要和帮助他翻译李鸿章日记的罗伯斯上尉等见面,以便收集更多资料出版《李鸿章回忆录》的第二卷,满意广大读者的热切需求。

当然,这位“代理人”莱昂纳德又是曼尼克思日渐庞大的虚构团队中的新成员。曼尼克思此时定居在加州,忙于为很多报纸写专栏,没时间、更没办法应对霍敦?密夫林出版社的质疑,只好杜撰一个“代理人”出来挡驾。

霍敦?密夫林出版社无奈,只好把杜维德提供的质疑资料,寄给“代理人”莱昂纳德,并敦促这位代理人及时将信件转给曼尼克思,以便在《国家》杂志上回应杜维德的质疑。

当然,“代理人”莱昂纳德是不会因为这点小事就去惊动百忙之中的曼尼克思的。早在《李鸿章回忆录》出版时,曼尼克思就为这本书的系列运作打下了伏笔。据他在书中说,在李鸿章调任直隶总督之前的日记中,使用了大量个性化符号,即使专门研究这些文献的中国学者,不花一年时间也是琢磨不透的,因此,他要把大量精力花在“研究如何解读李鸿章日记”上来。

“代理人”莱昂纳德给出版社回信,解释说自己并没有转告曼尼克思有关出版社期望他回信澄清的事,“曼尼克思先生太忙了,没有必要”。信中,这位忠诚的代理人对杜维德进行了嘲讽,认为杜维德虽然在中国服务了20多年,但从他写的材料来看,他显然并不熟悉李鸿章的很多活动。这位代理人说他已经请曼尼克思做三件事,以便澄清谣传:

一是从李鸿章在广东的家族手中获得一份相关的声明;二是提供中国政府批准查阅和翻译李鸿章日记的批文;三是从中国的“文化部长”那里取得对全书的认可。“代理人”莱昂纳德介绍说,曼尼克思与中国的“文化部长”是相识多年的老哥们,《李鸿章回忆录》的很多相关事情很多都是托他帮助解决的。

这封信说,因为翻译的问题,《李鸿章回忆录》可能会有些小问题,但这并不足以构成杜维德之类对此书进行恶毒攻击的理由。毕竟这是一个总在旅途的政治家的日记,日理万机之外还要坚持写日记,其中的小差错自然是难免的,但绝对是李鸿章的真品。信中很自豪地宣布,当《李鸿章回忆录》被回译为中文后,得到了中国高级官员们的一致赞赏,堂堂的中华民国总统袁世凯还准备给编者曼尼克思授以勋章。“代理人”莱昂纳德讥讽道:袁世凯总比杜维德更了解李鸿章吧!并在这句话的后面,刻意地用感叹号表示强调。

信中称,正如伦敦的一些中国问题专家所说,李鸿章的存放于天津的大部分手稿,都毁于一场大火,所剩无几,因此残存的资料十分珍贵。有很多来自香港和上海的出版商们在争夺,其中至少有两家来自英国,但都没有成功。正是这些家伙,怀着嫉妒的心理,对《李鸿章回忆录》大肆攻击。

最后,护主心切的“代理人”莱昂纳德请出版社转告杜维德,他愿意拿出5000美金、同时希望杜维德拿出2500美金,一起存放到纽约第一国家银行(The First National Bank of New York,双方各自证实自己的观点,胜者通吃,而且,他还愿意支付杜维德前往中国的费用。“杜维德必须拿出证明本书不真实的确凿证据,而不是他本人对李鸿章生平的无知。”

出版社对这封近乎儿戏的要求打赌的信,毫无兴趣,他们希望看到曼尼克思本人对书中基本事实的错误做出解释。

在出版社的催促下,曼尼克思以“代理人”莱昂纳德的名义,给出版社发出了第二封信,虽然承认书中有失误,但将责任全部推给又一个臆造出来的人物----火努鲁鲁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威勒(R.W.Wheeler)博士,说书中有关李鸿章访问欧美的部分,在报刊连载时,因曼尼克思不在国内,委托这位“威勒博士”修改,不知道他却为什么要将温哥华换成了旧金山。而且很遗憾的是,“威勒博士”目前正陪同曼尼克思一起访问中国,要等他回美国后再说。

信中也说,李鸿章访问美国的这些资料,因为是第一次从中文手稿翻译成英文,而且李鸿章的手稿多没有记录日期和写作地点,很难整理,报社催稿又很急迫,仓促之下的确难以避免错误。

“代理人”莱昂纳德向霍敦?密夫林出版社通报了一个好消息,曼尼克思正在抓紧《李鸿章回忆录》第二卷的写作,已经完成了6.5万字。虽然美国和英国都各有两家出版社争先抢购版权,但曼尼克思还是愿意先给霍敦?密夫林出版社出版。

在以“代理人”莱昂纳德名义大打太极拳的同时,曼尼克思甚至还想从出版社这里再捞点。“代理人”莱昂纳德在发给出版社的第三封信中说,他决心自己亲自去趟中国,与正在上海抓紧写作的曼尼克思去面商情况,但希望出版社能承担一半的路费300美元,而且如果他不能带回令出版社满意的材料,则必须退款。

出版社对这样的提议,显然也不感兴趣,而是加紧了自己的独立调查。

 

李鸿章家人私下表态

 

在《李鸿章回忆录》的真实性引起西方沸沸扬扬的时候,遥远的中国正忙于民国初肇的混乱之中。

对于这本轰动西方世界的《李鸿章回忆录》,李家一直保持着沉默,至少,在民国各色政治人物出于现实政治利益的考量,将李鸿章逐渐妖魔化为“卖国贼”的时候,这本有着赝品嫌疑的书,也很好地描绘出了李鸿章内心的孤独和苦闷。

李家自始至终都没有对该书做任何公开评论,只有李鸿章的儿子李经迈(1876—1938)在一封用英文写就的私人函件中提及。当时,李经迈是李鸿章唯一在世的儿子,他在写给自己的英文教师、原美国驻中国使馆的中文秘书、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总教习丁家立(Tenney Charles Daniel18571930)博士的信中透露,父亲的秘书班子中,从来没有一位“罗伯斯上尉”,而且父亲从来没有写日记的习惯。他坚信,这整本书都是伪造的,不过是为了娱乐大众而已。他说,坊间有关他父亲的各种传记中,没有一位作者曾经见过李鸿章本人,采用的几乎都是二手材料,对李鸿章的个性和理念多进行了错误的解读。

从现有的史料,我们难以断定李经迈为什么会向丁家立提及此事,估计是丁家立向自己的学生主动查证这本轰动的《李鸿章回忆录》。

而在晚清时出版的某本野史类《李鸿章轶事》中,则有记载说,李鸿章样样都想学他的老师曾国藩,但就是不学他天天写日记,因为“作日记之难, 难在寒暑疾病行旅, 无一朝一夕之间断耳。”其实,李鸿章未必是对自己的恒心缺乏自信,恐怕更多的还是考虑自己的一生充满争议,总是行走在刀尖之上,没有必要记录过多的私人秘密,这和他临终诗中“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的“孤臣”感与看破红尘的彻悟有关。

我们有理由相信,霍敦?密夫林出版社一定能从某种渠道,了解到李经迈透露给丁家立的重要信息。但即使出版社狐疑重重,也还是有专家学者坚信,这本书的主体是真实可信的。曼尼克思如果不是参考过李鸿章的真实手稿,是不可能写出其中那些逼真的细节的。这些肯定本书真实性的人中,有一位泰斗级的人物明恩溥(Arthur H. Smith1845-1932)博士。明恩溥是一位传教士,在中国生活工作了40多年,著有《中国人的性格》(Chinese Characteristics)、《中国乡村生活》(Village Life in China)等许多著作,成为西方“中国学”的经典。其中《中国人的性格》(另有翻译为《中国人的德性》、《支那人气质》)一书,曾被鲁迅郑重地向国人推荐,并终身感叹自己对国人国民性的描写,永远也难以达到明恩溥的水准。明恩溥写信告诉友人,他认真阅读了《李鸿章回忆录》,尽管这本书有许多问题,但他坚信其中绝大多数内容是真实可信的,不可能伪造。

曼尼克思作为“文学大师”和“造假大师”的水准之高,连科士达、明恩溥等专家都无法鉴别,这也是《李鸿章回忆录》至今还不时地被懒惰的史学家们当真实史料引用的原因。

 

“哥哥”也是李鸿章研究专家

 

霍敦?密夫林出版社对《李鸿章回忆录》真实性的调查,在曼尼克思花招百出的应对中,陷入了一片迷雾。

曼尼克思在服刑期间的一个朋友,在旧金山与曼尼克思进行了一次有趣的对话。当年,就是这位一起坐牢的哥们,鼓励曼尼克思在狱中花点时间研究中国和日本,并向他推荐了不少书籍,包括有关李鸿章的书籍。面对这位自以为了解内幕的“难友”,曼尼克思提供了一些新的解释,越发令笼罩在这本富有争议的畅销书上的迷雾更为浓厚。

曼尼克思承认,自己的确从监狱的阅读中受益不浅,但写作《李鸿章回忆录》一书,主要参考了他约瑟夫(Joseph T. Mannix)的著作。他说,在义和团动乱期间,约瑟夫是《评论回顾》(Review of Reviews)的编辑,写了一系列有关李鸿章的文章,因此还获得了麦金利总统(William Mckinley)的赏识,准备任命他出任美国驻上海的总领事。但后来,因为党派政治斗争的关系,约瑟夫没能当成外交官,而是受美国国务院派遣,到中国进行一些调查工作。约瑟夫在广东呆了六星期,多次见到李鸿章,因此在《评论回顾》中写了15篇有关李鸿章的报道。在约瑟夫写给他的私信中,介绍了很多有关李鸿章家庭的情况。这些为他编写《李鸿章回忆录》都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曼尼克思还向这位“难友”说,他在中国服役期间,曾经和毕德格深谈过几次,但毕德格从未提供任何文件给他,只是安排他亲自采访了李鸿章一小时。

这位“难友”将这次会谈的情况,整理出来交给了霍敦?密夫林出版社。但这次,曼尼克思又将所有的人狠狠地忽悠了一把,他根本就没有这么一位因为研究中国问题受到总统重视的哥哥,出版社把那几年的《评论回顾》查了个遍,既没有找到一位叫“约瑟夫?曼尼克思”的编辑,也没有那一系列研究李鸿章的文章。而且,在1900-01年的义和团和八国联军事件中,忙于应对列强的李鸿章,怎么可能抽空接见一位普通的美国士兵、并且畅谈一小时呢?

无奈之下,出版社只好用了最笨的一招:将《李鸿章回忆录》与曼尼克思坐牢时借阅的所偶书籍进行比对。他们专门聘请了夏威夷图书馆(Library of Hawaii)的伊丽莎百(Elizabeth M.Richard)及中央联合教会的露丝(Ruth Allen Benedict),根据曼尼克思当年从这两家机构所借阅的书籍清单,一一进行比对。

两位图书管理员惊讶地发现,曼尼克思的大作,绝大多数材料都来自那些书籍,但都做了十分巧妙的编辑处理,用李鸿章的口气进行了精心的改写。

比对结果显示,《李鸿章回忆录》的确是一本伪造的历史书,而换个角度看的话,曼尼克思本人毫无疑问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和最有天才的历史小说作家。

 

***         ***         ***         ***         ***         ***         ***

蒙在《李鸿章回忆录》上的神秘面纱终于褪去,这是一本堪称伟大的历史小说,它的整个故事,本身也如同一页传奇,不久给当时的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娱乐话题,而且至今还有一些懒惰的历史研究者将它当作史实进行引用,给历史研究带来黑色的玩笑。

费劲心机发掘出真相的霍敦?密夫林出版社,并没有任何吃亏。这本书在被当做真实史料时,为他们赚进了大量的美元;待到这本书被确定为小说后,他们只是增加了几十页有关该书真实性调查的文字,照样热卖,而且因为增加了曼尼克思伪造《李鸿章回忆录》的传奇过程,这本“小说”更为畅销了。

吊诡的是,即使这是一部小说,它也比任何其它严肃的传记,都更为贴切和传神地写出了李鸿章:一个高尚的、孤独的、无奈的先行者!

图:1923年《芝加哥每日论坛报》上的图书销售广告,《李鸿章回忆录》作为“精彩的小说”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