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钢琴轻音乐:那些声音,指引发展的方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15 08:09:49

 

发展才是硬道理

  1992年初,南方春意盎然。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回答了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重大认识问题,鲜明地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等著名论断。

  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次会议,彻底扭转了十年内乱造成的严重局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历史性决策,使党和国家从危难中重新奋起,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神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发,国家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迎来了思想的解放、经济的发展、政治的昌明。党和国家又充满希望、充满活力地踏上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中国,虽然在改革开放的助推下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也并非一帆风顺,特别是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骤然剧变,更是为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蒙上了一层阴影。改革开放,是否还要继续?今后的路应该怎么走?中国改革开放之路,走到了一个关键节点。

  “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重要理论,是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大成果。“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提出,不仅抓住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更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问题指明了前进方向。

  “发展才是硬道理”提出后,全党进一步坚定和强化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意识,吹响了经济建设再上新台阶的进军号角。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牢牢抓住发展这个主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

  历史和现实证明,只有坚持发展不动摇,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才能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在2002年“5·31”重要讲话中,江泽民同志指出:贯彻好“三个代表”的要求,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这不仅强调了发展在当代中国的突出地位,也进一步科学地阐明了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世纪里庄严而神圣的历史使命。

  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思想,是对邓小平同志“发展是硬道理”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刻总结。紧紧把握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把握了共产党执政的真谛。

  坚持发展,是我们党全力关注和努力实践的核心问题。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大国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改革开放走向深入,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迈向新世纪,全面展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遇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放眼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速度加快,国际竞争更加激烈;我们的生产力还不够发达,文化建设任务紧迫,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还远未达到最大的满足。

  江泽民同志提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中的每一个“代表”,都与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三个代表”的重大意义在于,赋予党的性质以深刻的时代意义;赋予党的宗旨以丰厚的时代内涵;赋予党的任务以鲜明的时代特征。
  

  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是科学发展

  2003年7月28日,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在讲话中首次使用了“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的表述。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的这一重要论断,科学揭示了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从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在党的正式文件中提出科学发展观,到四中全会首次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外延不断丰富;从“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到2007年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写入党章,科学发展的理念日渐深入人心;从最初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发展的战略构想日臻完善。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走科学发展之路,要着力通过科学发展来解决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着力在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

  1985年10月23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美国高级企业家代表团时说:“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的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以后,他又在多种场合、多次提到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大家共同富裕的问题。

  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里明确提出:“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这就是后来他反复阐述的“先富”与“共同富裕”的理论发端。

  鲜明地提出“先富”,主要是为了打破当时盛行的平均主义“大锅饭”,打破旧经济体制的禁锢,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而实现共同富裕这一根本目标。这一政策不仅符合当时我国生产力发展极端不平衡的现状,也有利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迅速增加社会财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邓小平在谈到先富的同时,也多次强调“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客观的物质积累过程,需要分步骤有秩序地进行。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是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的手段,共同富裕的实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先富带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邓小平根据中国的特殊国情,在社会发展道路上所作出的战略选择,其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成果之一,是对马克思主义原理的重大发展。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社会主义条件下搞市场经济,是一项崭新的创造性事业

  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之后,他又指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搞市场经济,是一项崭新的创造性事业。

  改革开放是一次新的革命,目标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市场化取向改革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对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商品经济改革目标的进一步发展。这一决策标志着党对社会主义理论和改革开放实践的认识实现了新的飞跃,使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更加明确。

  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出发点。时代在前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颗“神奇的种子”在中国大地上发生了神奇的裂变。经济总量从1万亿元到10万亿元,用了15年;从10万亿元到20万亿元,用了5年;从20万亿元到30万亿元,仅仅用了两年;今天的中国,以近40万亿元的经济总量跃升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2002年12月初,胡锦涛同志到西柏坡学习考察,重温毛泽东关于“两个务必”的重要论述,号召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中国共产党一直强调,在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

  “不断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在新的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心怀百姓,情系民生,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亿万人民不断开创幸福美好的生活,在特大自然灾害面前,共产党人始终同人民在一起,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党中央旗帜鲜明地强调: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高度关注民生。“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群众利益无小事”,这是党中央对全体党员的谆谆嘱咐。

  “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面对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中国共产党人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征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