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timate member 中文:小儿夏季发烧中医解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2:13:56
夏季发烧(转)夏天属火,火为能量,促进身体各部分运动,火旺运动过盛,造成热的病症。同时因为火的蒸腾作用,水汽弥漫,夏季人体内部主要问题是湿热,外界影响主要是暑湿。可能的疾病:小儿得了“夏季热”,表现为发热,烦燥,易哭,唇干活燥,口渴欲饮,饮水量多,小便次数多,量也多,无汗或少汗,皮肤干燥灼热,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疲乏嗜睡,形体消瘦。而作血常规、大小便常规及其他功能检验时,又无病理性改变。医生常把“夏季热”的症状概括为“三多一少”:即多发热、多口渴、多尿、少汗。发热呈迁延性,热程可持续1至3个月左右,热型不定或不规则,体温多在38℃至39.5℃之间,气候愈热,体温愈高,即使用解热药,也无法使体温下降,只有在气候凉爽或雨后,体温才有所下降。到秋凉之后,上述症状便可不药而愈1/ 内热亢进(发烧): 就是夏季热,所谓夏季热,西医难治难懂,用中医的理论很好解释,即火热造成身体功能亢进,同时火大伤阴,导致体内生热,可以想象飞速旋转的发动机没有机油润滑的结果。表现为口舌红、舌苔黄厚、无汗、高热。这种问题不仅仅要清热,还要生津。可以用薄荷、金银花、麦冬、玄参、甘草煮水,加冰糖喝。多吃冬瓜、百合、银耳,多喝水。2/湿热郁热(发烧):内部湿热是夏季很难避免的情况,由于环境高温高热,导致湿热在体内无法排出。导致发烧,这种情况口唇红,舌苔表面水多,头部大汗不止,表现热症,口渴却不喜饮水。这种情况要用解暑除湿的方法,可用藿香正气口服液(尝试有甜味的才可以),食疗用薏米、绿豆、金银花水。3/内热外感(发烧):这是夏天常有,却最麻烦的问题,就是人体内热,却受外寒,如突然进入空调房,或空调房中睡觉,或早晚着凉,这些是遇寒的表现,由于遇寒人体表面毛孔闭塞,人体内部郁热严重导致发烧,与冬天不同的是内热非常严重,发烧温度高,而且更危险。表现为体表无汗,毛孔紧缩,四肢冰凉,面白唇红,高热不退。这时候采用解表散热法,必须先解表散寒,再清内热,可以用紫苏发汗,或洗热水澡,通过按摩和促进血液循环打开毛孔。早上寒的表现明显,可以喝姜水,晚上热的表现明显,可以用前面清热的方法,如绿豆汤等,最好还是白萝卜。治疗的关键还是保持内部清爽,同时注意打开表面毛孔散热。4/腹泻:夏季腹泻主要表现为湿热腹泻,大便恶臭,有粘液,腹痛,检验可能诊断为痢疾。可以用王氏保赤丸或其它清热除湿药物,同时配合薏米、大米、胡萝卜粥。同时吃熟大蒜,也可以用藿香正气。夏季调养以清热除湿为主,保证体内清爽最重要新增夏季食疗 夏季是身体机能旺盛时期,体内过度的旺盛和环境湿热会导致疾病,如中暑、发烧、腹泻等。主要的问题是暑热。夏季食疗的目的是保持体内清爽,避免湿热侵犯,同时滋阴清热,防止功能亢进造成的虚热。健脾消积的方法同春季,下面主要是滋阴清热的食品。未说明用量的自己斟酌,以好吃为主。此外,各类粥水夏季用都很好。薏米绿豆汤:薏米50g 绿豆 50g 百合、莲子、山楂适量。消积利尿、清湿热、养肺阴、补虚。常吃可保持身体内清爽,不易被暑湿侵犯,但身体虚弱胃寒者慎用。百合瘦肉粥:百合、瘦肉、麦冬、大米煮粥,放姜和盐喝。此粥滋阴养脾,作为病后调养的首选饮食,同时夏天体能消耗大,也可以用此粥滋补,因有姜,如果非体虚小儿,不要在晚上喝。山楂粥:山楂、麦冬、金银花、冰糖、大米粥。消积生津、适用于内火旺盛、口干舌燥,不思饮食。身体虚弱胃寒者慎用。山楂饮:山楂、薄荷、冰糖水。四神汤:山药、芡实、莲子、茯苓煮粥。健脾养肾,适合夏天补益用。 宝宝发烧的处理:1/ 发烧初起:首先要根据最近发生的事情判断原因,可能与着凉、受热、吃多伤食、流行病、婴儿急疹等有关,很多并不需要特别治疗。发烧说明身体还有一定免疫能力,这时候千万不能退烧,要用辅助身体散热、提高免疫力、去毒化积的方法治疗。散热:用温水(与体温同)擦身,也可以用温毛巾绑两个小腿,15分钟一换;用食物散热:葛根、葱白(含根须)、生姜煮红糖水可以解表发汗,适用于寒症,但不能用于热症发热;提高免疫力:补充维生素、益生菌;去毒化积:中药消积泻毒能很好退烧,推荐王氏保赤丸,发烧初起按量服用,对多数发烧有效。也可以根据风热或风寒情况用金银花、藿香、板蓝根等感冒药清热。2/ 发烧中期:发烧38到39之间是免疫力活动最强的时期,这时候不要用药物退烧,采用物理降温法最好。同时应当去看医生,密切关注是否有其他症状发生。特别小心不要让医生随便用药(这点只是根据现状而提)。如果用药,家长要记住,抗生素只是对细菌有效,而发烧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如病毒等,如果可以用中药双黄连、板蓝根等对消炎和杀毒都有效果,这时候吃健儿清解液也可以起到健脾退烧的效果。最重要的是必须多喝水。这时候最好看中医,记住,中药的效果并不慢,况且我们是要治病,不是治症状。3/ 高烧:发烧39.5度以下是安全温度,超过39.5就很容易上升,容易引起惊厥反应,超过41度有可能对大脑造成损害。物理降温:温水擦拭,2岁以上高烧可以用酒精(普通情况不要用酒精)加温水擦拭,控制体温在39.5左右。用退烧药:注意不可常用,退烧药会麻痹中枢神经系统,3岁以上的宝宝可以用柴胡针退烧,三岁以下不要用肌肉注射治疗。中药灌肠:中药灌肠只有大型中医院可以做,主要是控制温度发展,去毒化积,直接用药,提高药物吸收能力;抗生素和抗病毒药:如果使用这类药物治疗,首先要做细菌培养,一般细菌培养要24小时,所以在去医院治疗,就要先做,不要等到病情严重再做。目前只有30%的医生在使用抗生素前做培养,家长要特别提醒,以免不必要地使用抗生素或广谱抗生素。同时要注意一旦使用抗生素,之后2-8小时内一定补充益生菌,保证消化系统健康。很多宝宝因为错误的治疗方法导致发热长期不退,甚至加重病情,很多家长只认为这是病情发展的原因,其实大多数是由于治疗不当引起的,现将碰到的一些错误治疗列举如下,我想还会不断增加。1/ 抗生素:发烧是体内正邪较量,抗生素好像原子弹放在战场,两败俱伤,烧虽退,后果可想而知。不是所有发烧都是有炎症,60%的发烧不能使用抗生素,乱用抗生素反而造成病情延误、病情转化、体内菌群紊乱、抵抗力下降、器官粘膜受到损害等综合问题增加,最后无法治疗。而很多家长还以为是自己宝宝得了奇怪的病开始就无法治疗呢。特别提示,很多抗生素对小儿十分有害,甚至造成身体永久性损害,如庆大霉素、红霉素、阿齐霉素等都有可能造成听力丧失,请务必注意。2/ 点滴:稻草垛里的谷子太热了,是铺开散热还是用水浇谷子好?点滴就是用水降温的方法,500ml凉水加到血液里,温度降了,病却深入体内,心肝肾都要为这500ml凉水承担巨大压力,自身的免疫系统也被冲垮。温度降了,但病还是不好。3/ 冰枕:除肺的呼吸外,皮肤也在呼吸,受外邪侵犯无法呼吸的时候就发烧,汗出烧退,乱用冰镇,反而帮助外邪阻止皮肤呼吸,邪气不出,攻入五脏六腑,病情变化加重。4/ 乱服中药:中药副作用小,但用错一样造成病情恶化,发烧有很多情况,虚寒火燥都可以引起感冒发烧,虚寒用凉药,反而寒彻入骨,不可收拾,所以必须辩症施治,不要轻易用药。5/ 退烧药:退烧药麻痹中枢神经系统使体温下降,同时也促进汗液增加排出,这样很快降低体温,但免疫系统被麻痹,无法知道身体出现毛病,完全不抵抗,使外邪在体内积存,也增加了诊断的困难。很多人被用退烧药后反复发作,一次比一次更高,皆因体内病因未能去除,中枢神经系统醒来后再次加强抵抗,如果反复如此,后果不堪设想,很多家长以为真的是自己孩子得了不治之症呢。6/ 捂汗:很多人认为发烧出汗就好了,所以盖上大棉被、门窗紧闭、暖气加热。殊不知这样致使热气不能散出,轻则伤阴,导致体虚,重则热气在体内乱窜,导致肺炎、惊厥、心肌炎等严重后果。对于风邪闭肺类的发热(风寒感冒,热而无汗),确实应当出汗,但微汗足以。对于其他发热,则必须针对具体情况做散热处理。中医认为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气血未充,脏腑未实,脾常不足,如喂养不当或感受外邪,容易引起脾胃功能失常,运化失司,由脾胃虚弱,上咳嗽痰多,感冒发烧,下腹泻便秘,营养不足,贫血等各种小儿疾病。而使用抗生素对脾胃的伤害极大。很多宝宝经常感冒发烧,而且一病就要打点滴、抗生素才能治好,其实长此以往,反而大大损害了自身的免疫系统,使小儿疾病进入恶性循环。病例一:宝宝13个月,非常健壮,食欲很好,一天突然感冒咳嗽,上儿童医院诊断为病毒性感冒,吃药不见好,后打点滴,使用头孢类抗生素(错误)和抗病毒药,发烧持续7天,后一直咳嗽,流鼻涕,迁延一个月,诊断为喉炎,其间吃消炎药,川贝止咳糖浆,小儿桔红丸一直不好,嗓子哑哭不出声,无食欲,体重急剧减轻。看中医,诊断虚寒之症,开汤药以健脾胃,促食欲为主,停止消炎药,3天后,嗓子好了,只剩流鼻涕,多喝水吃饭,1周病好。感冒是万病之首,要特别注意,感冒发烧开始,是体内免疫系统和外邪激烈斗争的时候,应当以增强免疫能力为主,不能随便使用抗生素将双方一起杀死,也严重破坏体内其它机能,本来没病的部位也因免疫破坏而受外邪侵害。小儿感冒之初,辨别虚实寒热,正确用药,很快就能好,用药错误,迁延不好,病情还会不断复杂。其它病情严重也要想到脾胃是小儿根本,注意首先调理。病例二:小儿14个月,夏天吹空调睡觉,当天晚上发现不出汗,没有在意,第二天开始发烧,最高40.5,没有汗,也不爱喝水,中医判断为暑热外感,西医判断为病毒感冒,用物理降温,高温情况下用退烧药降温,使用退烧药后仅出少量汗,退烧效果不好。喝藿香正气水。一直拒绝喝水,用药也不出汗。不爱喝水造成血浓度低,所以输液生理盐水和葡萄糖,加炎珀宁,打针的时候大哭,大汗淋漓,汗腺打通,点滴后烧不退,当晚依旧高烧,但有汗出,用物理降温。次日,吃健儿清解液,中午烧渐退,时有汗出,每次温度升高就会出汗(说明身体自我调节功能起作用了),傍晚退烧。暑热退烧和其他很多无汗型发烧因血相不高,在西医看是病毒感染,中医看是毛孔闭塞,汗出即好,可以用藿香正气发汗,此例用大哭法发汗,效果挺好,只是对小儿心情有影响,但总比各种药物点滴有效。之后用清解液清热消食即好。要注意的是,小儿发汗不能用过多热气食物,不能捂,出一次大汗后就不要再催汗,以皮肤微潮为好。西医看这种情况是病毒,用物理降温和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就可以,到病毒限制期就会好一般3-9天,可以借鉴,但如用中医思想治疗能更快治愈。其间配合吃王氏保赤丸、益生菌,以保证脾胃和肺健康,没有引发支气管炎。 小儿感冒的主要症状有发热、流鼻涕、鼻塞、咳嗽,有时可伴有呕吐和轻度腹泻。尤其周岁以内的患儿全身症状重,多为高热、不吃奶,甚至还有抽风等。看到这种情况,家长一定十分着急。那么,该怎样给患儿合理用药呢?以下几点,供使用时参考: (1)不要急于退热。不急于给小儿退热有几方面的原因: ①体温37.5~38℃为低热,38~39℃为中热,39℃以上为高热。低热或中热有利于小儿成长发育。发热是身体对病毒或细菌入侵所产生的一种反应。这种反应有利于歼灭入侵的病毒和细菌,从而有利于小儿的正常成长发育。 ②不到高热不用药。体温达到39度以上就必须用药,而且刻不容缓。高热持续过久,可使身体的许多重要功能失调;由于氧气和营养素消耗大而加重心脏血管的负担;大脑兴奋过度而导致高热惊厥或过度抑制而引起昏睡;消化功能紊乱;抵抗力减弱,合并肺炎等。③退热药副作用大,非万不得已不用。无论是扑热息痛、复方阿司匹林(APC),还是其它五花八门的退热药,都离不开由阿司匹林、咖啡因、非那西汀来合成。因此,退热药都有较大的副作用:刺激胃粘膜,破坏食欲,使胃溃疡加重甚至出血,引起胃肠长期少量出血并由此而导致缺铁性贫血;引发血液疾病;损害肝脏和肾脏;严重过敏反应者,表现为剥脱性皮炎合并肝肾中毒而致死。 ④可酌情采用物理、药物降温。 (2)合理用药:小儿感冒不要随便使用抗菌素,应选用一些抗病毒药物,因感冒是由病毒所引起。小儿常用抗感冒病毒的药物有:①病毒灵(吗啉胍),服用量按每日每公斤体重10毫克,分3次口服。②板蓝根冲剂,每次半袋,每日3次,白开水冲服。 ③金刚烷胺,每片0.1克,小儿用量按年龄折算,允许连续服药时间为3~5日,最长不可超过10日。 ④抗病毒口服液,每次半瓶,每日3次。 ⑤健儿清解液,每次半瓶,每日2次,仅用于热型感冒。 (3)可合用抗菌素的指征: ①服用抗病毒药物后仍不退热时。 ②防止6个月以下月龄婴儿发生继生性细菌感染。 ③血象检查白细胞总数明显增高。 ④经常患扁桃体炎者。 ⑤出现气管炎(咳嗽、脓痰)或肺炎征象者。 (4)应用抗病毒药、退热药、抗菌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剂量不得过大,服用时间不应太久。 ②多喝开水,促进药物的吸收与排泄。 ③3岁以下小儿肝肾尚未发育成熟,故不宜使用扑热息痛。④小儿本人或其家族有解热类药过敏史者,勿用退热药。 常用小儿食疗及食物药性 健脾润肺的食疗:银耳、百合、莲子汤;冬瓜、薏米、陈皮汤;红豆、黑豆、黄芪汤可以提高御寒能力薏米山药汤:大米、薏米、胡萝卜、山药煮粥,饮水或喝粥。这是以前用的最多的止泻汤,用于湿热腹泻,可以固肠养胃。通常我以大米粥为基础,养胃润肺,再根据情况增减其他相应食物。冬瓜薏米汤:冬瓜、薏米、山药、陈皮,煮烂放盐食用。健脾安神、利尿生津。用于脾虚火燥引起的烦躁不安,睡眠不实。香蕉陈皮绿豆沙:绿豆、陈皮煮烂,关火放入香蕉,凉后饮用。可以生津和气,清热解毒,滑肠通便。太子参百合汤:太子参、百合、银耳、白糖煮水。养气滋阴润肺,适合久病体虚、咳嗽、消化不良、食欲不佳。绿豆海带糖水:绿豆、海带、陈皮、冰糖煮水。清热解毒,减少夏日皮肤病毒,补碘。绿豆性寒,体虚胃寒者不能用。红豆冬瓜汤:红豆、冬瓜,煮烂放白糖后关火。补肺治咳,生津去暑,健脾。夏天用好。菊花山楂水:白菊花、金银花、山楂煮水,(注意先煮山楂,关火前放菊花和金银花)常温后放蜜糖饮用。清热解毒,消食明目。一岁以内宝宝不要用蜂蜜,此汤凉,身体虚寒勿用。白萝卜梨水:白萝卜、雪梨、冰糖煮水。养胃润肺,治疗咳嗽初起,非常有效。如果寒咳,可放少量姜。莲子鸡蛋牛奶:莲子、姜、鸡蛋、冰糖、牛奶。先将莲子泡软,莲子和姜用清水煮软,捞出姜,放入冰糖,水开后放入牛奶煮开,打入鸡蛋,关火即可。可以补气益脾,促进大脑发育,夏天汗多体虚,适当喝此奶,可以保持气力。注意水中姜不可多,也不可在晚上睡觉前喝。黑豆黄芪水:黑豆、黄芪、红糖。补肾止汗,养颜乌发。其中黄芪红糖偏热,夏季少用,可以早上吃。胡萝卜鲫鱼汤:胡萝卜、鲫鱼、姜。炒锅放油,放入姜爆,然后放入鲫鱼煎香,放少量料酒,之后倒入开水,放入胡萝卜,微火煮一小时。健脾温胃,健身补血。营养丰富,注意鲫鱼刺多。食物药性:大米:大米性平,味甘。可补脾、养胃、滋养、强壮。大米为五谷之首,煮粥为引,常用。薏米:又称“薏仁”、“苡仁”。性凉,味甘淡。具有利水渗湿、清肺热、止泄泻等作用。我常推荐用于湿热引起的腹泻、湿疹等情况。小米:味甘性平,有健脾和胃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热、反胃***、腹泻及产后、病后体虚者食用。小麦:小麦味甘,性平微寒,有健脾益肾、养心安神功效。心烦失眠者可用小麦与大米、大枣一起煮粥服食。玉米:味甘性平,具有健脾利湿、开胃益智、宁心活血的作用。 高粱:高粱味甘性温,有健脾益胃的作用,可治疗小儿消化不良。但高粱性温,含有具收敛止泻作用的鞣酸,便秘者不宜食用。 黄豆:黄豆性平味甘,有健脾益气的作用,脾胃虚弱者宜常吃。用黄豆制成的各种豆制品如豆腐、豆浆等,也具有药性:豆腐可宽中益气、清热散血。绿豆:性寒,味甘。具有消暑利湿、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润喉止渴、明目降压、清胆养胃等作用。黑豆:性平,味甘。具有调中下气、滋阴补肾、补血明目、利水消肿、活血美肤等作用。红豆: 性平,味甘、酸。具有利尿除温、和血排浓、消肿解毒等作用。山楂,性微温、味酸甘。具有消积、散淤、解毒、化痰、清胃、活血、醒脑、提神、增进食欲、降脂降压、防暑、驱除绦虫等作用。乌梅:通称“酸梅”,又称“青梅”。乌梅是用未成熟的梅子,经过熏制而成。乌梅性平,味酸。具有生津止渴、清热镇咳、驱虫抑菌的作用。推荐用于夏日防痢防暑,久病咳嗽。冰糖:味甘、性平,能补中益气,润肺和胃。太子参:性平、味甘,补气生津,推荐用于气虚所致自汗气喘,不思饮食。松子: 性平,味甘。具有补肾益气、养血润肠、滑肠通便、润肺止咳等作用。陈皮: 理气、除燥、利湿、化痰、止咳、健脾、和胃.莲子: 性平、味甘,可以健脾、养神、补肾。豆腐:性凉,味甘、咸。具有益气和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等作用。鲫鱼:性温,味甘。具有温中下气、补虚开胃、利水消肿、下乳止渴等作用。但忌食猪肝、麦冬、芥菜;反厚朴。姜:性温,味辛。具有和胃止呕、解表发汗、杀菌解毒、消肿活血等作用。蒲公英:性凉,味苦。具有清肺利痰、养阴凉血、散结消痈、通乳益精、舒筋固齿等作用。海带:性寒、滑,味咸。海带具有消痰、消肿、软坚、散结、利尿、清热等作用。还有补碘作用,食用时,不要把上面的白粉全洗掉。胡萝卜:性凉,味甘、辛。具有顺气消食、止咳化痰、除燥生津等作用。常推荐用于腹泻、体虚咳嗽等。山药:性平、味甘。具有健脾益气、滋肺养阴、补肾固精、滋养强壮等作用。我常推荐用于脾虚身弱,免疫力低下,春天吃最好。百合:性微寒,味甘淡。具有补中益气、温肺止咳、清心安神等作用。苦瓜:气味苦,寒,无毒,具有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益气壮阳。可以适当吃,病后不可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