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克汉姆背头发型:是谁在害怕调控?谢百三又为谁呐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0:23:50

是谁在害怕调控?谢百三又为谁呐喊?   

2011-11-16 08:29:20|  分类: 财金时评 |  标签:宏观调控  货币政策  房地产  谢百三  楚爰金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历史会铭记,2011年,是一个宏观经济政策博弈空前激烈的年份。太多的疑问萦绕在人们心头,温州要不要救?房地产要不要控?中小企业要不要保?通货膨胀要不要压?宏观调控还要不要搞?谁也不知道,世界经济是否会重温1929年的大崩盘?大家的目光,不约而同盯向了货币,有的要放水,有的要关闸。钱能载舟,亦能覆舟。货币政策那道闸门,犹如潘多拉的魔盒,里面关着希望但也关着恶魔,我们怎能轻言开启?

 

一、从谢百三要求放水说起

鹿本不是马,赵高说是马,鹿也就成了马。

货币政策放水还是关闸?这在当前,按经济常识本不该是一个问题,但还是成为了一个问题。物价刚刚停止上涨,仍然在相对高位徘徊,就有房托出来喊,物价已经走低,银根应该放松了。

前些天,谢百三为温州企业家跑路,出了一身冷汗,要求放水,再三再四地正告央行,声言央行货币政策完全失败。

而我,为宏调的成败,为希望房价回归的平民百姓,也学谢先生出了一身冷汗,我希望宏观调控成功,我为当前货币政策大声叫好。

在这里,我还要谢谢谢家的人才辈出。谢百三的贵本家谢国忠先生也表态了。谢国忠先生说:“如果现在放松货币政策来缓解投机者流动性紧张的压力,将会对经济造成巨大伤害。如果把宏观政策重点从价格稳定上移开,必将铸成大错。”

两谢的对台戏中,总有一个姓谢的先生是对的。我赞同谢国忠!我反对谢百三!

凡有点常识的人,应该都很明了目前的经济情势,也应该知道,只有钞票不变毛,国家信用才会坚挺,这个社会才会有和谐的基础。从民生角度讲,抑制通货膨胀是现在最大的金融维稳,也是最大的金融公平。

舆论的天平,这次明显向央行倾斜,老百姓绝大部分拥护货币紧缩政策,他们最关注物价的涨落,市井生活靠的就是精打细算。

但谢百三先生是堂堂复旦金融研究中心的大教授大主任,想必往来无白丁,一句话顶老百姓一万句,当然有资格登高一呼一呼百应,他要求国家救股市、救房地产、救温州企业家,自有不少股民、房东、企业家要谢谢谢大善人的。 

说实话,谢百三先生以前就常有惊人妙语雷倒过我。比如网上流传的不明真假的谢教授语录:“房地产就是黄金,因为它不可再生。”“房地产不能真打,不能打死。”“房价打压下去,所有地方政府全部破产。”“房产税必带来千百万家庭假离婚。”“穷人和老人都不应该在大城市买房,老年人可以搬出大城市。”这些妙手偶得的佳句,好象很不靠谱,至于你们信不信,我反正是不信的。

现在,谢百三先生又挺枪出马,剑指央行。指责央行货币政策逼良为娼,呼吁放松货币政策,提高对长时间高通胀的容忍度。还三番五次地正告央行:货币从紧,也压不下通胀,应容忍适度通胀,放开二三线房价,保持一定经济增长速度。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但他的代言最动情最响亮,有希望成为精英中的头牌。

不难发现,谢先生的逻辑,始终是围绕房地产这个中心点,货币宽松了,房价就能一路扶摇直上,他要求放水的目的昭然若揭。

我常常想起一个人,一个几千年前的名人。这个人叫南郭先生。他不会吹竽,却混进了齐国的国家乐队,用几颗豆子塞住发声孔,这样当了很多年的国宝级音乐家。滥竽充数的奥秘是闭嘴噤声,在别人眼中保持深不可测,南郭先生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而现在,没有人管你是东南西北郭先生,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学术的公信力早已荡然无存,因为谁都可以大放厥词,公然侮辱老百姓的智商。我炒创业板套住了,我就喊,国家你要救市;我有很多房产,我又喊,国家你不能打压房价;给我润笔,我还喊,看哪,那不是天上云,那是神马飞。

在这个道德文章变成利益文章的年代,谁又能苛求我什么?唉,斯文扫地,一地五毛……

 

二、中国货币政策照搬德国吗?

谢百三不厌其烦地说,中国货币政策是照搬德国模式,央行货币政策目标应兼顾反通胀、充分就业及经济发展。笑死了,这真的是很令人震惊呐!无辜的旦复旦兮啊!我不得不给这位小白教授上一课。

在上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中,银行成为帝国战争的筹款工具,使德国发生了史无前例的恶性通胀灾难,二战后他们吸取历史教训,实行了世界上最严厉的通胀管理,央行的主要任务归结于保卫货币。德国人醒悟了,只有保持币值的充分稳定,才能使市场经济的运转长期畅通无阻,才能最终实现经济繁荣和充分就业。

1957年,德国联邦银行被法律赋与了完全的自主权,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具有独立性的中央银行,行长任期为8年,且不受政府更迭的影响,不受联邦总理领导、不受政府监督、也不受国会的控制。虽然,联邦银行也有义务支持政府的经济政策。但如果政府政策与联邦银行保卫货币的目标有矛盾,则联邦银行可不顾政府政策,而独立行使法律授与它的货币政策权,以达到保卫货币的目的。出于尊重央行独立性的考虑,政界人物禁止评论货币政策,成为德国政治中的基本规则。

1998年,欧洲中央银行完全参照德国联邦银行的模式而建立,随后签订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对欧洲央行的独立性作了硬性规定,还将其他国家中央银行是否独立作为加入欧元区的先决条件,欧盟国家已全部立法给予自己央行独立的自主权。

流行的货币理论认为,货币政策目标应该简化为一个,那就是抵制通货膨胀。不谈央行的独立性,仅仅这种货币政策的单一目标,在中国也从来没有被认可过,谢百三何来中国照抄德国货币模式之言?二十年前,本人学的教科书上就是币值稳定、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国际收支平衡四大货币政策目标,直到今天都没有改变一个字眼。中国的货币政策目标确实不能单一化,要维持低通胀、高增长、增就业、保平衡,要在盯住这四大目标中寻求平衡,事实上也正是这样做的,应该是满足了谢先生的要求的。

在货币政策决策机制上,货币政策委员会是中国人民银行制定货币政策的咨询议事机构,货币政策委员会的职责、组成和工作程序,由国务院规定,报全国人大备案。在现任15名货币政策委员中,只有3名是央行的。《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五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就年度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重要事项作出的决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严格来说,货币政策不是任何一个部门能够单方面决定的。货币政策的制定就是一个博弈过程,无论怎么选择,都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要求,而是综合各个层面的考虑,在最优状态下达到平衡各方利益。

谢百三,你口口声声央行的货币政策完全失败,你搬起石头要砸谁?你指桑骂槐想干什么?中国的货币政策谁说了算?我看是你谢教授说了算。

 

三、谁总是害怕调控? 

2003年的“121”号文件风波,注定会载入金融史。那次房地产商与货币政策的博弈,是应该写进教科书的案例。

亚洲金融危机过后,经过几年的经济刺激政策,中国经济已经走出阴影,出现恢复性增长。自2001年起,央行就开始担心经济过热和出现通胀。一些地区房地产投资增速过猛,有投资过热的苗头。2003年上半年全国有11个省份房地产投资增速超过50%,35个大中城市有10个房地产投资增速超过70%,有些城市连续两年房价每年上涨20%,有的甚至上涨30%。

有人踩油门,就必须有人踩刹车。央行的职能,迫使它必须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这不是个好差事,在形势好的时候,你要发出噪声,在形势不好的时候,你还要危言耸听。尽管央行作为宏观调控的核心部门,在立场上是最有大局观、最客观公正的,但仍避免不了经常被误解,货币管紧了,贷款难要骂你,货币管松了,通胀你就是罪魁祸首还要骂,更有谢先生这种人,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谢你,无论什么时候都要骂你。

2003年6月,央行以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温州等城市的调查结果为根据,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俗称121号文件,它的主要起草人是当时央行货币政策司长戴根有。无论如何,它最终成为国家新一轮宏观调控的最初起点。

被称为房贷新政的121文件主要规定有:一是对房地产开发商贷款不得超过项目总投资的70%,将空手圈地的房产商拒之门外;二是商业银行只能对购买主体结构已封顶住房的个人发放个人住房贷款,禁止了开发商预售期房炒楼花;三是对购买第二套以上(含第二套)住房的,应适当提高首付比例,防范了利用贷款投机炒房;四是商业银行房贷不能超过总贷款的30%,避免信贷资金过分偏离实业,银行信贷被房地产绑架。整个文件被称为杀气腾腾,从供给到需求整个流程卡住了房地产商的资金链。现在看来,这四条规定是多么的好啊!

这下子,央行动了房地产商的奶酪。以江湖号称“地产总理”任大炮为首的地产大佬们对央行满腔怒火、口诛笔伐,宣称中国房地产的冬天来临。他们组织了猛烈的舆论攻势,强大的集体游说,指责央行的121号文件逆党的“十六大”精神而行,央行限制消费和“仇富”的政策,会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动摇人民对致富与小康的信心。众多房产商同心协力,写出报告到处鸣冤诉苦。 

商人也懂政治,他们反击121文件的时间很敏感。一是奥运在即,在那种未来的希望憧憬面前,你想影响奥运工程的启动吗?你想影响北京城市品质的提升吗?二是非典未平,在那种传说的疫病恐慌面前,你想影响防疫救灾吗?你想影响经济创伤的恢复吗?

我查阅到《中国经营报》2003年9月9日一篇文章,题目叫《18号文件打住唱衰风,房地产业支柱地位获得首肯》,这篇文章很令人回味。房地产商们的强烈反对打败了一个部门文件,121文件无疾而终,房地产冬去春又来。难怪房地产商们不仅弹冠相庆、载歌载舞,而且文思泉涌、逸兴遄飞。任志强写了篇《水落石出》,潘石屹写了篇《中国人从今天开始将不再当蜗牛了》,冯仑写了篇《市场的力量真酷》,他们的喜形于色溢于言表。

随着房价的上涨,到2005年8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2004年中国房地产金融报告》,再次提出“很多市场风险和交易问题都源于商品房新房的预售制度,目前经营良好的房地产商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实力,可以考虑取消现行的房屋预售制度,改期房销售为现房销售”。

这次又让开发商急得跳脚,的确,霍英东先生的这项发明,是有争议的,在西方国家是禁止的。易宪容就说,商品房预售制为开发商利用制度缺陷掠夺社会财富制造了可乘之机。非常热爱写作的任大炮这次又洋洋洒洒上了新万言书,指责央行逻辑混乱。

正常的利率政策也遭到他们的攻击。2005年3月17日起调整了商业银行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政策。一是对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城市或地区,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可由现行的20%提高到30%;另一条则是个人住房贷款的利率由5.31%提高到了5.51%,提高了0.2%。这招致房地产商铺天盖地的指责,声言房贷新政将劫富八百损贫三千。

那就只有使用市场化调控方式了。货币政策工具有三大法宝,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业务和再贴现。2003年8月23日,央行宣布从9月21日起将存款准备金率由6%提高到7%,启用了四年未动的存款准备金手段,向市场坚定表明了控制货币信贷快速增长的决心,从此开始了漫长的提准旅程。

呵呵,提准没有绝对的上限。虎狼药毕竟是虎狼药,当初对提准表示不屑一顾的地产大佬们,现在感觉不爽了吧?看你们还能撑多久?

 

四、目前能放水吗? 

房地产行业从99年房改以来一直处于牛市的上升时期,没有完全被周期洗过一次牌。我不否认,房地产业近几年的发展碰上了我国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城市化进程,但惊人的空置率证明了房价的颠狂并非完全由需求推动,当一种生活资料变成最主要的投机品种后,剩下的就是最后的疯狂。

本轮宏观调控已进入最微妙的关键时刻,现在叫喊货币政策宽松的人,本身就有很多是房地产商或高利贷者,或者是在为他们呐喊,房地产商不肯降价,资金链受不了,就把一些专家搬出来呐喊。

房地产们又该上书了,或者在组织媒体的舆论攻势了。但现在的民意是希望房地产赶紧崩盘,绝大多数人希望看到投机者的失败。现在放松货币政策,调控会半途而非,老百姓和企业就白白承受了伤痛,现在的房市就是6300点的股市,叫嚣货币政策转向,就是帮助房产商出货,骗穷人接最后一棒。限购令和限贷令,就是阻止没有认清形势的老百姓去盲目跟风,保护大家的血汗钱不损失在房地产大跌的前夜。

中央对房地产的多年调控做到了仁至义尽,现在已经是不破不立,必须完成去泡沫化,不让寄生虫腐蚀我们的实体经济。虽然会有阵痛,正如经济学家樊纲所说,“不要拿房地产投资下降影响GDP来吓唬人。”银监会前主席刘明康也表示房价下跌50%银行也不会亏本。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1月6日表示,中国下调房价是国家坚定的政策,对于房地产一系列的调控措施,决不可有丝毫动摇,我们的目标是要使房价回归到合理的价格。从中可以看出,国家将房地产调控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

要让市场之手调节经济,就要逐步加强央行的独立性,让央行以理性的货币政策引导经济周期。企图对货币政策施加压力的人不要再抱幻想,让一切害怕宏观调控的人去颤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