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玩具机器人的图片:陈先达: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9:24:35
陈先达: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2011-09-05 09:03

陈先达: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

提要:报告从阐释文化的定义展开,并对世俗形态和理论形态的文化进行了分别论述。报告指出,文化观念上的绝对主义是片面的,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文化的先进性主要表现为制度的进步性。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先进性的因素,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要把这些先进性因素变为当代中国的文化传统。在当代中国,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具有导向性的新问题。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包容性,但由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是不同时代的,具有不同社会功能的文化,两者的结合一定会有矛盾。
  陈先达(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一、小文化与大文化
  文化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一个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大问题,在日常生活和理论方面也是一个重大问题。在日常生活里,报纸也好,舆论也好,使用频率最高的词就是文化。喝酒有酒文化,喝茶有茶文化,吃饭有饮食文化,穿衣服有服饰文化,搞旅游有旅游文化,我最近还发现了高尔夫文化,前些年丰都城还出了鬼文化。生活里面到处是文化,文化变成一个高品牌的标语了,哪里有文化哪里的品位就高。现在有这么一个问题,就是几乎每一个学科都讲所谓文化,道德讲人的文化,搞政治讲政治文化,打仗有军事文化,宗教有宗教文化。日常生活里这样,理论领域也是这样的。至于民族,那就更不用说了。有什么样的民族,就有什么样的文化。比如满民族有满文化,蒙古族有蒙文化,汉族有汉文化,这是按民族划分。按地区,自古都是这样的,河南有中原文化,江苏有吴文化,湖南有湘文化或者是楚文化,江西有赣文化。基本上,文化无所不在。西方人说,文化是空气,无所不在,可抓呢又抓不住,谁也说不清楚什么叫文化。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有两个学者出了一本关于讨论文化概念的书,说文化概念有160多种。现在,估计文化概念不止200种。
  为什么大家都讲文化,可是又没有任何人能明确的说出什么是文化呢?这是由文化的特性决定的。文化具有广泛的渗透性,每一个领域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给文化下一个定义,形成了文化多元化的、各具特色的定义,使得文化很难给予一个统一的、确切的、大家一致赞成的定义。我只能对现在所有的文化定义概括一下,用“一、二、三、四”这四个数来说什么是文化。
  “一”是讲一元化的文化定义。这个定义现在有很多人在用。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不同于自然界的东西。这是我们讲的“一”。表现在物质里面,我把它叫做物质文化;表现在人的组织和行为里面,我把它叫做制度文化;表现在人的观念里面,我把它叫做观念文化。总而言之,文化就是人所创造的一切,不同于自然界的都叫做文化。我个人是不同意这个定义的。我认为,这个概念有它的优点和缺点。优点是它指明了文化是人所创造的这个特点。这个定义最大的缺点是区分不了文化与社会、文化与文明。文化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文明是物质文明、制度文明、观念文明。文化等于文明,文明等于社会,基本上是这么一个思路。在我个人看来,这个思路有两个缺点。第一、它说明不了文化从哪来的。第二,它没有办法把文化和社会区分开来,它也没有办法把文明和文化区分开来。在我看来,文明和文化是有区分的。文明是社会进步的概念,表明了社会进步的一种尺度,它与野蛮相对称的。而文化是社会结构的概念,表明社会是怎么构成的。这两个概念不能划等号。文明大体上沿着社会形态的变化,是一个前进的上升的过程,依次有封建社会文明、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我认为文化的发展就像万里群山一样,有高峰有低谷,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是高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各有高峰,后人很难超越。我们可以说,现在的文明发展程度远远超过唐代,但谁也不敢说我的哲学思维比老子、庄子的思维水平更高。文化和文明不是同步的。所以这个定义有优点也有缺点。这就叫做“一”。
  “二”比较简单。整个社会分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文化是上层建筑,这就是“二”。这个定义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是简单明了,指明了文化的上层建筑的性质。缺点是比较狭隘,排除了非上层建筑的属于文化形态的东西,包括逻辑、语言、技术等。
  很长时期以来,我们使用的是三分法——政治、经济、文化。从马克思到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再到我们党的十七大以前,基本都是三分法,文化是不同于经济、政治的观念形态,政治、经济不等于文化,但是文化必然要渗透到政治、经济里面,这是十六大提出来的。三分法的优点是结构比较清楚,指出文化是不同于经济和政治的观念形态。
  到了十七大成为四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跑进个“社会”来了。现在我们讲四位一体,就是整个社会结构分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四部分。
  “一、二、三、四”说起来好像很多,实际上就是二分。一个是广义的文化“一”,是大文化观。“二、三、四”属于一类,都是把文化看作是观念形态的东西,这是我们通常讲得狭义的文化观,小文化观。
  大文化观就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都是文化。过去经常有人这样说,梁启超就持这样的观点。他说,“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文化就是人的生活样式,这基本上是大文化概念。小文化观是“二、三、四”,把文化限制在观念形态。西方有名的人类学家泰勒提倡小文化观念的定义,认为文化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习惯以及人的其他一些能力。陈独秀讲的也是小文化观,他认为文化就是文学、艺术、美术这一类的事。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讲的,整个社会分为政治、经济、文化,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观念性的文化又作用于政治和经济。这基本是一个小文化观。
  从我个人来看,大文化观、小文化观从功能来说各有其用,大文化观对于人类学、考古学来说是有用的,像考古学里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等,实际上讲的就是整个人类的生产观念总的状况,包括生产工具、生活工具,也包括生产工具、生活工具所附带的观念。而狭义的文化观或者小文化观,是把文化限制在观念性上,对于哲学、社会学的研究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它能区分整个社会的结构。社会是怎么构成的?有政治、经济、文化,可以区分出物质、意识。大文化观在哲学里没有办法用,你穿衣服不能穿文化,你吃饭不能用吃文化,你喝酒不能用喝文化。所以要区分社会结构、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区分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必须是小文化观。只有这种小文化观,才能知道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建设什么。小文化观念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说,应该是有效的指导原则。你要培养民族精神,培养创造力、凝聚力等,你就必须发挥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概念的作用,不能用无所不包的文化概念。所以文化只有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才能显示文化的重要性,才能显示文化对于经济政治的渗透性。我个人一直坚持着小文化观,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精神领域的东西。
  根据文化唯物史观的观念,文化应该是社会结构的一个部分,它应该与经济政治相结合组成一个社会形态,一个社会结构,而不应该把文化等同于文明,等同于整个社会。我们经常说,文化是什么?经常使用的是文化底蕴,是一种内涵。人与动物不一样,动物只有一种需要,就是生存的需要。人既需要有物质生产来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又需要有文化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所以才有文化和物质之间的区分问题。你要把一切都叫做文化,那就混在一起了。至于马克思一再强调,人是按两种尺度来建造的,结合这项尺度和自己内在的尺度,按照美的观念来进行生产,人是一种文化创造。所以动物只有一个世界,那就是它所依赖的自然世界,而人是有两个世界的,既有客观的自然世界,也有人自己所创造的世界,也叫人化的世界。人化的世界既包括人化自然,也包括人从改造世界中所创造出来的文化形态、观念形态。说文化是观念形态,是精神领域,是意识世界,但绝不意味着文化是一种纯粹的观念。文化离不开物质,必须有物质载体,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关系。比如树根不是文化,根雕才是文化;石头不是文化,但是石雕是文化;沙土不是文化,但沙雕是文化;冰雪是自然物,但是冰雕是文化。这是因为各种雕塑、各种艺术品都要人类对自然物进行加工,加上自然界本身没有的东西,多出来的一点东西就是人的文化观念、人的审美情趣,所以自然界不是文化,但是文化离不开人对自然的改造,离不开自然的物质。
  在文化里,有对于自然物的改造所形成的文化观念,也有一种虽然不对自然物进行改造,但是可以通过对自然物的审美把握,形成具有象征性的、符号化的文化观念。但是这种象征性的文化也不能离开物质的载体,是对自然物的一种把握。比方说,大家知道夕阳、芳草都是自然物,但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就变成了具有诗意的文化观念。袁枚的《随园诗话》讲了这个问题,“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都是绝妙词。”只要你能理解它,都是绝妙好词,它就是一种文化的把握了。再比如山、水,都是自然物,不是文化,但变成山水画就是文化了。山水画是中国绘画里的非常重要的内容。天下的自然物,花鸟虫鱼都是自然物,但是艺术化以后,都变成文化。花的文化在中国文化里非常多,莲花代表高洁、牡丹代表富贵、菊花代表一种气节、杨柳代表送别,这都表现了一个民族所具有的文化象征,可是这种文化象征又不能够离开自然物本身的属性。这一点说明什么问题呢?就是说文化虽然是观念的,但决不能把它归结为内心世界,它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关系,离不开人对自然的改造和把握。
  文化不仅是一种审美观念,一种文学艺术,还包括各种实践的理论升华。哲学、道德、法律、宗教、风俗习惯等都是文化。总而言之,文化的观念世界是精神世界,但是以物质为载体的一种观念世界,而不是单纯的内心世界,所以文化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关系,或者说离不开人对于自然的改造,离不开人对自然的艺术加工,离不开人对于自然的审美把握,也就是说没有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就不可能产生文化。文化不仅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关系,文化也离不开人与人的关系,离不开社会关系。既然文化是一种观念形态、一种精神世界,表达的是人的情感、理性、精神,可是为什么同样都具有理性、具有精神、具有观念的人在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文化观念呢?这是因为文化离不开每个时代的社会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也就是说文化是不能用人性来解释的,每一个时代的文化只能由它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来解释。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里特别提了,观念性的文化是作为政治经济的一种反映。这就是我讲的什么是文化?文化是属于上层建筑的观念形态,但是它离不开物质载体,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关系,更离不开人与人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


  二.理论形态文化与世俗形态文化
  文化有两种基本形态,世俗形态和理论形态。世俗形态分成三种,一种是日常生活的文化观念;第二种是民间文化;第三种是大众文化。梁思明先生强调的文化是生活的,大体上是指人的生活方式中的一种文化观念,是一种世俗形态的文化。因为人的日常生活观念处在同一个共同体里,它有许多,在生活方式中形成一些共同的文化观念。这种世俗形态的文化观念、生活形态的观念具有不能广泛性、群众性、世俗性的特点。
  比方说我们经常讲酒文化。酒怎么是文化呢?酒厂就是生产酒的工厂,它不是生产文化的工厂,但是酿酒的企业也有文化,这里不是指企业文化,因为不仅是酒厂有企业文化,别的厂也有企业文化。酒厂生产酒,不生产文化,那怎么叫做酒文化?酒不就是包括乙醇的饮料吗?它为什么会有文化?那是因为酒里面包含了许多文化观念,而且具有民族特性的文化观念。
  在中国的文化观念里,酒基本上与诗经常联系在一起,唐代的诗人都喝酒,你看“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酒和诗之间在中国文化里具有一种非常密切的关系,饮酒和赋诗连在一起。酒不等于文化,诗人可以饮酒,但是饮酒不一定就是诗人,他也可以是酒鬼,他可以酗酒。但中国的传统文化里诗人善于饮,这是一种文化观念。在中国的文化里,很多戏剧都以酒为名字了,包括贵妃醉酒、温酒斩华雄等,其实酒与戏剧之间也有一种很内在的联系。
  在中国文化里面,酒和政治之间也有很密切的联系。中国历代王朝的皇帝对饮酒都有限制的。周朝就发过文告,不能饮酒,不准酗酒,它以礼来限制酒。咱们过去看封神榜,纣王作酒池肉林,以酒亡国。《参考消息》曾发过一篇文章《酒与苏联政治》,从斯大林到赫鲁晓夫,再到叶利钦,几乎没有一个不是酒精中毒的。至于鲁迅先生写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也特别提了酒的问题。
  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观念中,酒和生活方式之间的联系非常大。在中国,死了人要喝酒,结婚也得喝酒,酒既表示快乐,也可以用来表示悲哀。何以解忧,惟有杜康。就是这样一个观念。在中国,酒中有礼,敬酒是长幼有序,有各种礼节,各种民族里面敬酒的方式都不一样。所以酒中的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饮茶,作为特定的生活方式,也包含着文化内涵。咱们的大碗茶是贫民的生活方式,而《红楼梦》里贾宝玉去妙玉那的饮茶方式,是雅人的生活方式。至于《红楼梦》里描写的刘姥姥饮茶,那是牛饮的方式,那是老百姓中低层群众的生活方式。而文人也有文人的方式。日本人讲茶道,茶道其实就是茶文化。中国人的茶文化中,客人来了以后,敬茶是很重要的礼节,表示恭敬。现在,北京有很多茶艺馆,但这个茶艺馆不同于老舍《茶馆》里的那个茶馆了,那个茶馆基本上是基层的生活方式。现在到老舍茶馆品茶,是一种高雅的生活方式了,那里的文化气氛、茶叶、茶具、高昂的茶资,都不是普遍老百姓的消费方式,而是小资、白领的一种生活方式。另外,我们现在饮茶的方式和商业是联在一起的,变成了高雅中渗透着世俗,世俗中也渗透着高雅。
  吃里面的文化观念就太多了。什么能吃?什么东西不能吃?西方人吃牛肉、吃牛排,但他认为吃狗肉是野蛮。朝鲜人和韩国人就不懂了,怎么我吃狗肉就野蛮,你吃牛肉就不野蛮?西方人觉得狗是宠物,而不能吃。那对农民来说牛更是宠物了,比生命还重要。有的民族不能吃猪肉,都是一种民族文化观念、饮食文化。现在又不同了,加上一个环保观念。有些东西就是不能吃,比如天鹅等是不能随便吃的。环保观念其实也是一种文化观念。至于吃的方式,从古代的茹毛饮血到现在熟食,再到美食,表明文化观念的进步。至于饮食中所表现的礼节,那更是这样的。儒家有一套规矩,什么人坐上面,什么人坐下面,什么人先吃,什么人后吃,都有一个尊卑长幼的次序,渗透到一种礼仪。中国的传统文化讲,请客时东西越多越好,吃一半留一半,那觉得有气节。在中国人的观念里认为,两个人一起吃饭,各自掏钱,AA制,就是很小气。但美国人认为很正常,这就是一种文化观念。
  生活方式的文化,就是指一种生活里面渗透的文化观念,而不是指吃本身。比如服饰文化,是文化中很重要的一种,你通过服饰可以看到整个时代的变化、观念的变化,甚至于男女平等关系的变化都能反映出来。法国有一个很有名的作家写过,你不要给我看历史,只要把各个时代的服装摆出来,我就知道它是什么样子。那就是整个服装的变化反映了人类的文化的进步和文化观念的变化。比如女孩儿穿的衣服,过去是越长越好,现在越短越好。这就是文化观念的变化。文化观念不变化的话,服饰是不可能变化的。所以生活方式里,吃穿住行都渗透着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不同民族的文化观念。
  至于人们日常生活里面的风俗习惯,都是一种文化观念。这种文化观念有时候比法律更厉害,中国讲人情大于王法,它比法律更具有广泛性、群众性。
  中国人对死亡的观念和西方人不一样。中国认为,人死了以后就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了,所以古代有人殉、陪葬大量的物品,现在还仍然存在的纸人纸马。现代的纸人纸马,扎的东西完全是现代化的,有桌子、洗衣机、电视机。可以说,人们的生活方式的观念是现代的,可是死亡观念还是过去的。
  至于禁忌,这种文化观念更厉害。在文化观念中有各种各样的禁忌,其中对中国人的影响比较大的是数字禁忌。数字禁忌在西方也有,当然中国更厉害。西方人认为13是很不吉利的,中国现在发展到五花八门了。4不能用,因为4是“死”;8是很好的数字,是“发”。从电话号码一直到汽车牌、门牌号码都是这样的。产生数的禁忌不是偶然的,它和人对自己的安全感密切联系在一起,特别是市场经济下,人的命运不能自己掌握,是由物来掌握的,实际上是一种物化的表现。人们要想摆脱这个偶然性,他就迷信。现在,宗教寺院里拜菩萨的人有多少,为什么?人们不相信自己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所以他就相信有一个东西能保护他,那就是神灵、数字、运气。
  人的生活方式中包含着文化观念,而生活方式本身并不叫文化。你不能吃文化、穿文化、住文化。有的人没有弄清楚,以为生活方式中吃本身、酒本身就是文化。其实酒不是文化,茶叶也不是文化,但是饮茶中有文化,饮酒里面有文化,有观念,有礼节,有尊卑。中国光吃饭排座次就不得了,谁坐上,谁坐第二个,谁是主位,有一整套的规矩,这就是文化观念。美国有一个人类学家,他讲文化显然是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但是文化本身并不包含行为。整个文化包括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制度本身。社会包含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和行为,本身不是文化,而是其中渗透着文化。十七大报告里讲,文化渗透在经济和政治里面,政治本身和经济本身不等于文化。
  文化除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文化观念以外,还有一个叫做民间文化,包括民间工艺、民间音乐、民间文化、民间舞蹈、民间传说、民间信仰、民间风俗习惯等。这是真正的具有群众性的文化,它与普遍老百姓的生活紧密相连,是从群众土壤中成长出来的,又流行于民间,所以民间文化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但是民间文化的第二特点是良莠不齐,有好的东西,也有很多是糟粕。
  还有一种文化就是我讲的理论形态的文化。理论形态的文化包括两个层次,一个是意识形态的部分,像哲学、法律、文学、艺术、道德等,其中包含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还有一个层次是非意识形态的部分,包括科学、技术、语言等,那是属于知识的部分。理论形态的文化和民间文化不一样,民间文化的创造者是老百姓,和老百姓的血肉相连,而理论形态的文化很多是由专业人士所创造的,是一种具有专业性的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是古代劳动分工以后逐步形成一部分知识分子专门从事理论形态的文化的创造,它包括各个民族的传世经典之作。这种文化我们一般称之为高雅文化。
  文化的理论形态和世俗形态,虽然是两种形态的文化,但是不能对立,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影响的。世俗文化里的文化观念,有很多可以上升为理论形态的文化,也就是世俗文化可以提升到理论形态,而理论形态的文化可以通过世俗化的方式转化为世俗文化,成为影响人们的行为规范。儒家文化在中国之所以发生这么大的影响,就是因为它不限于内容,而是已深深的渗透在中国人的血脉之中,变成一种民间的世俗文化。不认字的老太太、妇女都要讲所谓三从四德等。儒家之所以发挥作用,无非是两条道路,一条是科举,一条是世俗。科举培养的是知识分子,世俗用来培育老百姓,使它的观念变成群众性的观念,就是世俗文化。中国人讲人伦、讲孝道,朋友之间讲义气,讲仁义,实际上都是理论形态文化世俗化的结果。所以中国农村的老百姓可以不知道什么是孔夫子,但是他的思想里面实际上有孔夫子。我们现在提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这个道理。马克思主义是高雅文化,只有少数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才能研究,跟广大的群众没有关系,那没有多大作用的。所以,理论形态的文化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通过世俗化的途径,现在我们叫做大众化的途径,才能发挥作用。
  在人们的观念里,一般都重视高雅文化,不太重视世俗文化,不太重视民间文化。实际上真的能表达一个民族的本质特征的往往是民间的东西,世俗化本身。因为它与一个民族的日常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紧密结合在一起。从整个世界发展来看,科学技术发展具有的最大特点是趋同。你那有电视机,我这也有电视机;你那有汽车,我这也有汽车;你们那有高速公路,我们这也有高速公路;你们那有180层摩天大楼,我们也有摩天大楼。而且马路、汽车、电视机、互联网将来的发展都差不多,只有文化,特别是民间文化、世俗文化是多样的,才能表现出一个民族的特点。所以,要了解一个民族,必须了解它的世俗文化。
  文化的民族性特强,无论是理论文化,还是世俗文化。翻译经常碰到这个问题,你可以把一本书翻译成中文,但是你无法把产生这种书的文化背景翻译过来,所以我们通过翻译的理解总是有隔膜的。你想想,咱们从刚上学的小孩到老人,大家都知道李白的《静夜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二十个字,从小学读到现在,津津有味,翻成英文,外国人绝对不可理解,怎么抬起头来看月亮,低下头来思故乡,有什么关系?这算什么诗?他没有中国文化背景里对月亮和思念家乡的情绪之间的文化联系,他没有这种观念,也就无法理解一首诗。中国人的乡愁和月亮之间是存在一种文化上的关系,所以中国人才可能理解李白这二十个字里面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以上是文化大的划分,包括理论形态的文化和世俗文化。
  现在文化还有一种划分,叫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我要解释一下,物质文化绝不是物质。物质文化就是能够以物质载体传承下来的文化。龙门石窟也好,敦煌石窟也好,都是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就是通过世代传承的,像口头文学,或者泥人张等,没有物质载体。所以非物质文化是很容易失传。现在特别强调保存非物质文化,因为一旦传人没有了,它的文化就断了。

 三、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
  文化是一种观念。我强调文化本身不是物质,虽然文化不能离开物质,但是物质本身不能等于文化。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既然现在文化那么重要,就要主张文化决定论。我是反对这种观点的。文化并不具有决定意义,它是在政治经济基础上起作用的。中国传统文化很优秀,但抵挡不了中国鸦片战争以后的衰败。中国现在讲的文化复兴,是因为我们中华民族经济、政治上复兴了,才有可能文化复兴。世界上有文化传统的民族很多,包括希腊、埃及、印度、巴比伦,你文化再好,经济政治不行,照样要衰败。所以文化不是决定性的,但是文化是非常重要的,是精神支柱,是凝聚力。我们应该重视文化,但是文化必须依赖于政治、经济的发展。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这个基础上讲文化的渗透力、文化的作用。所以我们不仅要知道什么是文化,我们还要特别强调应该坚持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
  社会主义文化当然是先进文化,但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优秀传统,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基本精神和理想中同样也包含着我们当代可以吸取的,可以借鉴的,具有先进性的文化因素。先进文化的问题,实际上是文化判断的标准问题。在这个先进文化判决的标准问题上,文化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都是片面的。
  文化当然具有相对性,其中特别是风俗习惯的相对性是很明显的。美国有一个学者写过一本书叫《文明与野蛮》,里面举一个例子,在很多国家朝着人的脸上吐唾沫是最大的侮辱,可是在非洲有一个民族,魔法师对着病人或者孩子吐唾沫,是一种治疗疾病的方式。礼节方面也是这样,中国人握手,西方人拥抱、接吻。承认文化的相对性,就是承认世界文化的多元性,承认世界各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它自身存在的价值和合理性。就民族关系来说,并不存在一种绝对优越于其他民族的所谓优越文化,每一个民族的文化对于自己的生存条件来说,都有它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否则它就不会产生了。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长处和短处。一个民族由于它自身所处的生活条件包括地理环境不同,文化是多样的。文化的多元性和民族的多元性是结合在一起、联系在一起的。我们不可能以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做一个标尺来衡量其他民族的文化,也不可能找到一种作为标准的所谓普世价值来衡量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如果不承认民族文化的相对性,也就是否认其他民族存在的权利。因为文化的相对性和民族的特殊性是相结合的。所以这一次联合国大会关于人权宣言里,是把文化的多样性和人权问题结合在一起的,主张各个民族之间、文化之间应该宽容、应该相互重视、相互合作。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也就是这个民族文化中的精华,是这个民族长期凝聚和世代延续的这样一个东西。所以文化相对性包含着合理的因素,就是承认各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存在的平等权利,强调各个民族的文化中都有合理的因素。这种文化相对性的观念是反对西方文化中心论、反对种族优越论、反对各种殖民主义、帝国主义文化的一种理论。文化的相对性就是承认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多样性。正因为民族文化是多样的、相对的,所以世界文化本身才得以不断的发展,才能够绚丽多彩。
  按照文化本身来说,各种文化之间矛盾是有的,但是可以通过交流相互吸收,相互融合大于相互矛盾。而利益不同,利益相互结合的可能性小于相互冲突。所以我一再认为经济是可以全球化,文化全球化是不不可能的,不可能形成一个全球一体的文化。我们强调文化的多元性、相对性或者叫等价性,强调任何文化对于自己民族的生存条件来说都具有合理性,但是这种相对性不能绝对化,如果绝对化就变成了保护落后,为一切不合时宜的落后的文化进行辩护。所以,民族文化的多样性问题是从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关系来说的。
  作为一个民族文化内部来说,文化仍然有先进与落后的区分。现在男女平等的文化观念比封建社会的男尊女卑的观念要进步,一夫一妻制比三妻四妾观念进步,你不能说男女平等的观念和男尊女卑观念是一样的,都是相对主义的。所以我们批评辜鸿铭,他虽然是文化大师,但是他的文化观念相当陈旧,他认为包括梳辫子、纳妾,抽大烟都是东方文化的精华,认为中国的很多封建性的东西都比西方的自由观念、平等观念好。那就是言之太过了,文化还是有先进和落后的问题。文化具有相对性,但这个相对性不能绝对化,如果绝对化变成绝对主义了。
  我们把五四以前的文化称之为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有联系又有区别。传统文化是历史上已有的文化积累,而文化传统是传统文化在当代的继续和发展。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当然没有传统文化也谈不上文化传统,但是如果不继承、不发展传统文化,那传统文化就会枯萎,就会中断,甚至消失。世界文化史上,有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因为没有文化传统消失了。中国传统文化最大的优点或者特点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又传又统,传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统是一以贯之,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发展过程中没有中断的文化,也是一个很大的不同。所以,我们要爱护我们的传统文化,继承我们的传统文化,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真正成为一种文化传统。现在有很多人想恢复传统节日,包括春节、端午节、中秋、重阳,也想搞一个情人节——七夕,因为传统节日是民族的象征。但是现在的传统节日基本上是一个符号了,你要完全恢复成过去那个样子是不可能的,因为文化土壤不一样了,时代终究是发展的。传统节日这个文化符号是要保存的,但是怎样在这个文化符号里充实内容还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比如,中秋节,我们除了吃月饼以外也没有别的,端午节除了吃粽子以后也没有什么别的。我们小时候就不一样了,节日气氛很浓的,包括小孩挂香囊等很多名堂。


  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
  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看,传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经济是基础,经济本身并不能重新创造一切。创造文化的是人,而人必须从已有的思想资料或者思想资源中寻找构筑当代文化的一些要素。所以传统是很重要的,没有传统就没有思想资源。这就决定了任何民族的发展,不可能摆脱传统文化。但这不是缺点,而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优点。要是每一代人都重新创造文化的话,我们现在可能还处在原始社会。我们之所以发展到现在,是因为一代一代不断积累,跟积土为山一样。所以文化的继承是文化的一大优点,省的每一代人重新创造,否则文化始终不能发展的,可以说没有一个现代文化中完全没有传统的因素。一种文化的生命力不是抛弃传统,而是在何种程度上吸收传统,再造传统。当然,如果对传统文化缺乏创造性,躺在传统身上,传统就可能变为一种阻力,所以在文化发展中始终存在一个传统与当代的问题。当代既要继承传统,同时也得改造传统,再造传统,继续向前走。
  谈到传统文化的时候,我们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观念,就是我们面对的是两个传统,这个观念很重要。一个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文化传统,也就是中华民族以儒家为主导的一种文化传统;另一个是中国民主革命形成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革命过程中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非常丰富,但是中华文化有一个特点,就是儒家始终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并不是唯一的,这一点应该清楚。在我看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各种不同的学术代表各有其用,各有所长。毛泽东说,马克思主义起一个世界观、方法论作用,它的理想代表的是大多数人的理想。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结合,还在于中国文化有自身的特点,即中国的文化不是宗教文化,不具有排异性,这点是很重要的。中国历来强调合而不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对于外来文化容易吸收,所以中国文化既有东方文化的继承,也有西方文化的吸收。
  我要强调有一条,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终究是不同时代的、不同阶级、具有不同的社会功能的文化,老子、儒家等思想家都是2000多年以前的人,所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中,不可能没有矛盾,不可能是绝对一致的,因此才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包括着对传统文化的分析、吸收和扬弃,不能是全盘照收。比如孔夫子说“父母在,不远游”,现在很多中国人到美国去了,这怎么可能呢?和,也是这样的。有的不能和,该斗的时候还得斗,比如日本跟中国钓鱼岛问题,你能老和行吗?所以,我们是有分析地吸收传统文化中合理的因素,而不是无条件的把这两个混合在一起。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