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世博广场:宋鸿兵:国际货币战争的新战局(讲稿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4:14:01
宋鸿兵:国际货币战争的新战局(讲稿一)2011-11-16 10:31

宋鸿兵:国际货币战争的新战局

宋鸿兵 环球财经研究院院长

提要:在瞬息万变的国际金融市场,各种资产价格的变化牵动着每一根神经。剖析现象,揭示本质,是面对纷繁复杂的金融形势所必做的功课。报告通过对现实情况的分析、历史事件的回顾和同中外名家的激辩,在美元的发行机制、人民币升值以及为应对危机实行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上富有见地,并进行了深刻分析。

热炒货币战争的原因

众所周知,货币战争这个词现在被炒得沸沸扬扬,9月份巴西财长提出全球货币制度现在正在出现一场严重的货币战争,这在国内和国际上一下引起了轩然大波。所以,现在全世界各个国家的首脑聚在一起都在谈论如何避免进行货币战争。《经济学家》杂志在前不久的封面文章就用了货币战争作为封面,封面上画的是用美元的纸币叠的战斗机和用人民币叠的战斗机之间互相战争,硝烟滚滚。

其实,货币战争并不是一个新词,2007年出版《货币战争》之后,实际上在西方媒体中至少有30多个国家的媒体广泛报道过,包括英国的《金融时报》,我记得当时《金融时报》进行专访的时候,记者纠结于货币如何能发生战争,我记得我们当时还对此有过一番争论。

但是从那之后像路透社、《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重量级的杂志和媒体基本上都全面报道了这个概念。那么,为什么这次一下子就把这个概念炒成全球的热点呢?我觉得炒作这个概念的主要目的是针对人民币来的,也就是现在美国非常强烈地要求人民币升值,而中国又是最早创造货币战争这个概念的国家,因而美国要让全世界都认识到这一场货币战争是中国挑动和发起的,意欲指责中国通过降低人民币汇率破坏全球经济复苏,打破全球经济结构平衡。

正好前不久,我到韩国参加一个论坛,大家也在热议这个话题。实际上,我在2007年出版的《货币战争》中就提出美元可能会出现重大危机,全球可能会发生金融海啸,在书中我还做了一些时间的预测和探讨,包括向广大投资人提出了要购买黄金,而且认为可能未来黄金有可能会重新货币化,出现新的金本位的可能性。不过当时至少在国内经济学界和商业界都很不认同,因为大家一想到黄金,就想到这个事特别土,一说到黄金、白银这种投资,就联想到像个清朝戴官帽的老头在自己后院刨了一个坑,然后存了一罐子金子、银子,给人的感觉是黄金这东西很土、很落伍、很野蛮的投资手段,而先进的东西应该是信用卡、电子货币和金融衍生产品。当时,我建议抛售两房债券、大量减持美国国债、大幅度增持黄金储备。这几个提议在国内的经济学界里头基本都不太认可,觉得这事太不靠谱,因为黄金是没有利息收入的,作为资产往那一放还要落灰,还产生维护费用,美国国债多好,两房债券多好,还有利息收入。记得当时出版这本书的时候,黄金价格是400多美元一盎司,那么事隔三年以后我们看到黄金价格已经暴涨了三倍,而美国国债包括两房债券处在一种极度的危险之下。

2009年金融海啸爆发,当时我已经在想危机爆发之后未来的世界货币体系会发生什么样的重大变化,所以就写了《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并提出了新的概念,就是美元这个“周天子”已经逐渐不行了,那么未来全世界的货币体系将会进入一个“春秋战国时代”,主要的、新兴的货币必须要是超主权的,任何一个主权国家的信用货币都不再能够担当世界储备货币和国际贸易交易货币的职能。主要原因是这套设计体系从内生上来说就有解决不了的根本性矛盾,而且会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严重。所以我对美元做了一个比喻:美元像泰坦尼克号,它将在2012年左右撞上债务的冰山,在这艘巨轮上,美国试图尽可能的塞满中国乘客,而中国这些乘客正以拥有了这艘豪华油轮的折扣票而感觉良好地奔赴黄泉。

中国太相信美元了

2007年,我在跟国内很多经济学家争论中国是否过于信任美元的时候,居然有很多经济学家情绪化地认为美国经济霸主地位一百年都不会动摇,肯定而且绝对不会出问题。当时我觉得很吃惊,因为我们这些作为研究经济的人,不能把研究对象当作崇拜对象,那样就不客观了。如今,当我们再回过头审视这段历史时,从2007年一直到现在,所发生的一系列现象包括两房最后破产,都印证了我在《货币战争》中的判断。

去年美国《商业周刊》就是因为我写的《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把这本书列为2009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书,为什么会这么重视货币战争2而不是1呢?因为《货币战争》在中国影响力很大,但《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在国际上影响力更大,实际上在新书中间我提出了当美元出现重大危机,全世界不再信任美元的时候(当时还没有发生,现在我们看到这个问题正在出现,正在发生),全世界的货币将会朝什么方向发展呢?我当时提出一个概念,就是黄金加上碳货币。这本书出来之后,世行行长已经公开明确提出要认真地考虑恢复一个修正版的金本位,而碳将会成为储备世界货币当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这点现在还没有发生,但是我认为它会发生,未来替代美元的世界储备货币将至少包括这两个因素——碳排放和黄金。现在已经提出了更新版的金本位,二氧化碳排放这个问题也成为了全世界非常关注的热门问题,中国领导人现在不管走到国际上的哪个场合,外国领导人上来就谈两个事——经济危机和二氧化碳。

如果现在世界货币要重回金本位,黄金的价格涨到一万美元是非常保守的数字,我估计可能又会有很多人一听这个数字就疯掉了,我认为有一天会的。最近福布斯有一篇文章也很有意思,它认为黄金将是成为中美博弈的新战场,提出中国可能被美元贬值逼到收黄金的地步,而中国一旦收黄金的话将会使全世界的货币体系和金融体系出现非常严重的问题。如果中国会实施这样的政策得到市场的确信,华盛顿应该会被这个决定吓得不轻,甚至可能恐惧到美元也应该采取这个政策。在这个地方,我觉得在中国搞金融的人,实际上没有从真正的金融战略高度来看待黄金,他们只是把它当成一种普通的商品。全世界的庞大金融市场,其基座是贵金属市场,如果中国政府决定要收购黄金实际上是打垮了很多建筑在这个基础上的全世界金融体系的基石。如果不从这个高度去认识和判断的话,我们就理解不了为什么黄金有投资价值。这篇文章进而认为美国应该偏向强国,防止中国这种激进的政策。

美国的决策者,包括美国真正的核心金融战略政策决策者,他们是非常非常明白黄金对于整个美元体系、对于整个世界金融体系所扮演的真正的核心角色,如果美国没有八千吨的黄金,美元的价值绝不是现在这样的,早就垮得一塌糊涂了。之所以还能镇得住,让大家相信除了美国的航空母舰、飞机、大炮和科技创新之外,大家还相信美国掌握着八千多吨黄金的全球第一的储备量。

欧洲和美国的中央银行是不怎么储藏外国纸币的,因为美国人太清楚了,纸币相当于开印钞机印的,在历史上从来没有一种纸币是升值的,发展趋势永远都是不断的贬值,最后贬到零,古今中外没有一个国家能例外。从中国历史上看,宋朝的交子、元朝的元宝钞再到大明,一开始都是搞纸币的,五百年的纸币实验最后证明亡国的崩溃是跟纸币贬值有关,纸币贬值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国家税收体系崩溃,财政能力瓦解,军队动员能力就陷于瘫痪,在这样情况之下入侵才能成功。

在西方历史上也是,从17、18世纪,法国搞了三次纸币实践,结果都失败了。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找不出一个例子来证明纸币是能够保护财富的购买力,最后纸币永远是不断的贬值,因为控制纸币发行权的这些人永远是贪婪的,不管是政府还是私人。整个帝国在扩张过程之中是愿意玩高纯度货币,因为贸易对它是有利的,不希望贬值货币让做贸易的人吃亏。但当规模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后,维护这个帝国的成本也会上升,大量的殖民地和军事维护费用会越来越高,而效益在衰减,到了转折点的时候,这个国家就会出现财政的收入逆差,入不敷出,此时,所有政府想的第一招就是贬值货币,开始在货币上动手脚,开始让货币贬值来弥补财政上的亏空。而这个过程一旦启动就会引发通货膨胀,就会导致纸币快速贬值,最后这些国家往往要通过管制物价来抗拒这样的趋势。结果,物价一管制,马上黑市就兴起,比如当年罗马帝国黑市到处都是,最后罗马皇帝下命令就说谁要是从事黑市交易就杀头,在这样的一个严厉的制裁之下,老百姓就什么也不干了,为什么?因为以现在的成本生产商品,生产一件就亏一件,与其这样,还不如什么都不干。当大家什么都不干的时候,整个社会财富创造能力就急剧萎缩,国力进一步下降,就更需要贬值货币来弥补亏空,最后导致整个帝国承受不住,发生衰退。

判断一个国家是在上升期还是在下降期,转折的关节点就是货币还能不能保持原有的购买力,当大英帝国控制不了货币价值的时候,说明这个国家已经走下坡路了。而美国的转折点在1971年,当美元宣布和黄金脱钩的时候,美国的整个国力就已经走到最高点了,从此之后就开始走下坡路。

从历史上看各个国家都如此,每个国家当它在货币上开始出现通货膨胀的时候,就已经翻过这个拐点开始走下坡路了。但是各个国家情况不一样,大英帝国是赶上两次世界大战,所以它衰败得很快,美国幸运之处是在1971年之后还没有爆发世界规模的大战,所以说它的下降和衰退是一个渐进式,在很大程度上还能够控制。因此,我认为美国走下坡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看到50年代,70年代的美国以其强大的生产能力使得这个国家的货币非常坚挺,但是现在大部分的商品都是中国造的,虽然美国在很多的高端制造业上仍然保持优势,但是它的份额和它的种类在缩减。

关于量化宽松和人民币升值的讨论

前不久,韩国请了全球的一些政要和专家来参加论坛,其中有4位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他们专门探讨了有关人民币升值和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问题。这个会我也在旁边听了一下。

首先是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讨论。美国当时还没有公布第二轮印钞计划的规模,克鲁格曼就问:“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是为了刺激经济还是为了削减债务?” 库鲁格曼的核心观点是搞量化宽松政策最主要目的是强迫老百姓花钱,印到不花钱会亏损的程度。因为现在美国老百姓不花钱,所以印钞票的核心目的是迫使老百姓花钱。

但问题是老百戏为什么不花钱?我记得2008金融海啸刚刚爆发的时候,我去央视做节目,当时我就说奥巴马解决危机的思路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第二轮的量化宽松政策和第一轮一样,必将失败。现在看到第二轮出来了,我现在再放一句话——第二轮必将失败。我们在2012年左右还会看到美国第三轮、第四轮的量化宽松政策。

失败主要是因为思路不对,为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牛不喝水强按头,老百姓就好像是牛,现在所处的状态是严重负债,不是由于利息高低影响他花不花钱,而是严重负债情况下没有花钱的欲望。每一个美国老百姓,包括美国的政府、美国的企业都处在严重负债的情况之下。美国的个人负债从1952年到2008年,个人负债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GDP增长的速度,每个人都身负债务。以前为什么经济能够持续繁荣?就是可以低成本的朝其他国家借钱,借来的钱推高了资产价值。拿房地产为例,房价上涨意味着财富增加的同时,还意味着债务也增加了,因为按揭贷款的规模在上升,比如在上海一套房子便宜的也得200、300万,一方面是价格上涨,同样如果现在去买上海的房子负债也将大幅度上涨,可能首付一百万,还得借五六百万。因此,当每个老百姓都处在高度负债的情况下,资产价格必须要无限上涨老百姓才会承受得了,这就是我们看到美国整个经济增长模式出现了巨大问题——这个模式的根本一定要资产价格无限上涨,而且上涨的速度大大超过GDP,意味着老百姓全民负债的速度也会超过GDP

总有一天会面临着债务越累越高,高到一定程度后,每个月还本付息的压力会压迫现金流,造成现金流断裂。所以,当一个国家的总负债增长速度超过GDP增长速度的时候,这个国家出现经济危机和货币危机是必然的,这个问题就好像泰坦尼克,无论这个船有多大,撞上冰山之后,最后决定这个船下不下沉就是最简单的物理定律——当进来的水所导致船的总重量大于总浮力的时候,不管船有多大一定会沉。经济规律也是一样。

大家用自己的生活,用一个公司的情况完全可以理解这个问题,但为什么到了国家的层面很多人就不理解呢?美元这么大的体系似乎越大就越不会沉。其实,只要违反了最基本的规律、最基本的常识,最后都会倒。

其次是人民币升值的问题。鲁比尼提出中国不能够两个好处都占——既占了贸易顺差,又占了大量美国国债。意思就是既然对美国出口顺差,那么就必然会承担一部分美元资产下跌的损失。这个观点我就不认同,因为货币跟贸易是两个领域,每个领域有每个领域自己的原则——贸易是讲公平原则的,货币是讲道德原则。这个道德原则就是每个欠债的人都必须要恪守自己的信用,只有保守自己的诺言不违约,不出现过期不还的问题,那么,依托这些债务为抵押所发行的货币才有价值,否则纸币购买力一定会下跌,也就是纸币会贬值。美国现在的情况是,在这么高的负债之下,让全世界都已经开始担心它的偿债能力,所以美元才会出现贬值的趋势,而美国却说美国的国债不会违约,是因为有印钞机。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就是一种变相的赖帐。

美国解决不了现在的危机,就好像一辆马车上坐着中国、日本、巴西等国家,然后美国上来抢劫,让大家把手上的黄金、白银、珍珠、玛瑙都拿出来帮美国扛过这一关,这是直接的抢劫行为。也许满车的人谁都不敢出来反抗。在这场货币战争当中,美国还是会取得预期的效果——强行把它的损失卖给各国。但是,美国人要这么干的话从长远来看将适得其反,因为如果美国下了车,车上的人立刻就会跳起来说这种现象绝对不能再发生,所以各个国家会探讨怎么来应对,中国就会跟周围的这帮人讨论是不是要进行货币互换。美国打劫的越厉害,这种情况就会发生的越快,中国打算在2012年实现两万亿美元左右进出口贸易全部用人民币结算,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金融贸易中间很大一部分的份额要非美元化了。如果南美的智利、巴西等国统一搞南美的统一货币,中东国家再搞一个六个海湾国家的海元,俄罗斯再加入进来跟其他国家搞双边互换,卖什么东西全部用卢布来结算,谁还会愿意再持有美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