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宝格丽酒店 万豪:南平市出台建设海西绿色腹地的实施意见 - 地方政策 - 南平经贸信息网 powered b...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1:53:13

关于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的实施意见
    (2009年8月18日中国共产党南平市第三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


  《关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的实施意见(试行)》经中共南平市委二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成为全市人民的共同意志。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和《福建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修编)》,在新的起点上加快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建设,在认真总结实践的基础上,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制定如下意见。
  一、提升战略定位,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
  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中央立足全局和长远发展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进一步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加快建设开放、发展、和谐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是南平主动体现作为的责任所在,是持续发展态势的必然选择,是推动跃升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加强两岸交流合作、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战略要求。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四求作为”要求,抢抓重大历史机遇,坚定发展信心,致力先试先行,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又好又快发展。
  (一)总体要求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大决策部署,在坚持“四求作为”中拓展“四个重在”、“四谋发展”、“四求先行”和“四责要求”的丰富内涵,全面融入海西建设大局,持续夯实“三农”基础,着力民心、着力民生,努力构建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城市建设支撑体系,大力实施项目、品牌、创新和服务带动,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建设,充分发挥南平在海峡西岸经济区纵深推进中的前锋作用,为开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新局面和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做出更大贡献。
  (二)战略定位
  根据国家、省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定位,结合南平实际,既考虑现有发展思路的延续和拓展,又立足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新起点、新要求,进一步提升战略定位:
  ——海峡西岸绿色腹地。充分发挥武夷山“双世遗”品牌优势,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创新绿色发展模式,发展绿色产业,打造绿色城市,建设中国南方生态绿谷,以加快建设闽北新兴发展区域为重要载体,构建大武夷旅游经济圈,实现生态主导型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把闽北建设成为海峡西岸承接产业转移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国际性旅游度假养生基地、闽浙赣交界重要的交通枢纽和中心城市。
  ——南接北联战略通道。从服务中心城市和重点产业发展,加快融入发达地区经济半径出发,以高(快)速铁路、高速公路、机场、闽江内河航道以及城市沿江快速通道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科学规划城际之间与城市内部交通基础设施布局,形成闽北与全国各大区域的立体交通网,把闽北打造成为福建连结内陆地区的战略通道。
  ——连片发展前锋平台。围绕构筑闽北对台交流合作的前锋平台,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增进山海协作,打造海峡两岸产业深度合作平台;围绕构筑闽北对接长三角的前锋平台,加速园区建设,优化投资环境,集聚生产要素,打造具有洼地效应的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平台;围绕构筑海西拓展内陆腹地的前锋平台,促进海西与内陆腹地的要素流动、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打造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平台。
  (三)发展目标
  围绕闽北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定位,进一步明确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的发展目标:
  ——到2012年,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地区生产总值突破9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万元,财政总收入突破80亿元。着力科学发展先行,发展方式转变取得重大进展,生态环境继续保持全省全国领先水平;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改善;两岸直航通道形成并不断完善,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功能更加凸显。
  ——到2017年,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在此基础上,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400亿元以上。建立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统筹协调能力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体系健全,人民生活更加富足,社会更加和谐。对台经贸合作不断加强,海峡区域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生态环境优美,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生态文明建设位居全省前列,科学发展达到新的水平。
  二、加快建设闽北新兴发展区域
  加快建设闽北新兴发展区域是贯彻落实国务院《意见》和《海西纲要》的重大举措,是闽北在新的历史时期,主动融入海西、服务海西,加快拓展海西腹地,突破发展瓶颈,拓展发展空间,提升闽北中心城市作用的内在要求。闽北新兴发展区域的崛起和发展,有利于加快完善海西发展布局,拓展海西效应;有利于打造闽浙赣交界重要的新兴中心城市,实现景区与城市协调发展,构建大武夷旅游经济圈,增强武夷山品牌的集聚效应,使之成为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富有特色的自然文化旅游中心。要紧紧把握闽北新兴发展区域提升为全省发展战略的契机,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高层次地编制好总体规划,争取尽快通过省政府批准实施,把闽北新兴发展区域建设成为海西绿色腹地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和新兴中心城市,带动周边广大地区的发展,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大局。
  加快建设闽北新兴发展区域,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产业发展、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和生态保护,加快构建闽北新兴发展区域交通网、产业群、生态链,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生态化互动并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得益彰。充分发挥武夷山“双世遗”品牌、区域交通枢纽、土地资源丰富等优势,集聚生产要素,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以及台湾地区产业转移,着力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高效益新兴产业,加快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基地,实现资源集约利用、产业集中布局、城镇集聚发展。进一步优化区域功能布局,把握开发时序,分期开发,有序推进,重点加快区域交通条件最优越、土地资源最丰富的核心地区建设,带动整个区域的全面协调发展。按照节能减排与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妥善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重视利用好区域内的土地资源、水资源,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树立整体发展意识,统筹区域发展资源,创新区域开发模式,实现区域发展的互惠互利。加大与东西两翼地区的横向联系,增强闽北新兴发展区域集聚、辐射和带动功能,实现与周边区域的功能互补和联动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闽北新兴发展区域要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立体交通网络。依托闽北产业集中区童游机械电子产业组团、海西林产工贸城和武夷创意产业园,大力发展旅游、生物、创意、休闲养生等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组建工作班子,成立闽北新兴发展区域管委会,赋予管委会相关的审批和管理权限。围绕构建大武夷旅游经济圈,着手谋划以武夷山、建阳为核心区的海西绿色腹地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力争到2012年,新兴发展区域产业功能组团基本形成,交通枢纽地位得以确立;到2017年,以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为支柱的城市经济地位突出,城市功能基本完善,新兴中心城市初具雏形;到2020年,基本建成闽浙赣交界重要的新兴中心城市。
  三、构建闽北对台交流合作平台
  (一)建设海峡两岸旅游合作平台
  作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世遗”的武夷山,是建设海西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的重中之重。要把构建以武夷山为核心的大武夷旅游经济圈,作为建设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富有特色的自然文化旅游中心、突出“海峡旅游”主题的重要举措和主要载体。要突破行政区划的传统思维,统筹考虑武夷山的区位特点和资源优势,创新有利于加快推进大武夷旅游经济发展的机制体制,整合带动闽北各县(市、区)旅游资源,以闽浙赣三省旅游经济半径来构建大武夷旅游经济圈合作共赢的新格局,增强集聚能力,加快形成一批优势互补、利益共享、持续发展、具有国际水准的旅游项目、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实现旅游经济协作体的共同发展。抓住机遇,积极争取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扩区,加大武夷山“双世遗”品牌传播力度,努力使其成为世界性的旅游品牌。突出武夷山生态、景观和文化个性,加快旅游产业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编制和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国际一流旅游度假目的地标准,加强旅游产品和旅游商品设计和营销策划,努力使自然与人文、传统与现代、区内与区外相互衔接、有机融合,把武夷山打造成养生乐土。积极打造两岸旅游合作的先行平台,推动武夷山机场成为两岸客运直航航点,深化武夷山——阿里山对接,加强与台湾旅游机构的交流合作,积极开拓台湾旅游市场。
  (二)建设海峡两岸产业深度对接平台
  发挥闽北农业、林业等资源优势,建立海峡两岸(南平)现代农(林)业合作示范区,高起点规划推出延平王台、邵武大埠岗、建瓯小松、武夷山五夫等综合园以及茶叶等若干个专业园,作为海峡两岸现代农(林)业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主动承接海峡两岸尤其是台湾现代农业新理念、新技术、新种苗、新机具和新产业的转移,促进与台湾农业的深度对接。建立海峡两岸(南平)农业科技协作交流中心,组织开展两地科研院校、专家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技术培训和协作攻关,提升农业“五新”工程。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与台湾工商业、农民协会加强协作,鼓励台湾农民来闽北投资创业,建立台湾农民创业园。积极组织参加海峡两岸茶博会、花博会、林博会等各类重大展会活动,加强农业对台交流与合作。鼓励优势农业企业开展对台投资合作,在台湾建立生产基地,拓展营销和服务网络。
  打造两岸经贸合作的区域载体,推进两地经贸合作和产业对接。整合、修订鼓励台商投资的扶持政策,吸引各类台商投资项目落地。鼓励和支持闽北与台湾双向投资,推动建立产业优势互补的合作机制。着力提升重要的涉台经贸平台功能,持续办好“5·13”投资贸易洽谈会,积极参加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中国·海峡两岸项目成果交易会等涉台经贸综合交流合作活动。围绕着力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新兴产业,依托现有产业园区,建设一批台商投资集中区或专业园区,积极承接台湾生物、食品、电子、创意、机械等产业转移与对接。
  加强与台湾金融业交流合作,积极鼓励各类台资金融机构到闽北设立分支机构,投资参股法人金融机构或创办产业投资基金。积极拓展对台金融业务,扩大新台币在闽北兑换业务范围和领域,支持设立新台币兑换点,简化兑换手续。完善银行卡消费刷卡服务,便利两岸人员在旅游、就学、医疗、消费等方面结算服务。建立沟通交流机制,充分发挥银行业协会作用,加强与台湾金融机构往来,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和信息共享机制。
  (三)建设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平台
  扩大对台文化交流合作,凸显闽北与台湾文化交流的特色与内涵,开展多层次文化交流合作,拓展入台入岛交流。大力弘扬以朱子理学为代表的闽北传统文化,力争明年海峡两岸同步发行朱子纪念邮票。力争武夷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列入省重点文化项目。挖掘和培育南词、建瓯挑幡、邵武三角戏、政和四平戏等民间特色传统文化,组织举办对台文化创作交流展示活动。以海峡两岸茶博会为平台,弘扬武夷茶文化,推动与台湾茶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以国际禅茶文化节为载体,推动两岸宗教文化交流。持续办好中国武夷山旅游节、朱子文化节等涉台文化交流活动,争取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长期固定在武夷山举办。加大对建阳雕版印刷、建盏陶瓷、浦城剪纸、“湛庐三宝”等特色文化产品的研发与包装,提升知名度与竞争力,推动闽北文化产品拓展岛内市场。促进宗亲民俗交流,以郑成功、黄峭、游酢、“延平四贤”等闽北先贤后裔为桥梁媒介,以顺昌大圣文化祖地、蛇文化等民间特色传统文化为纽带,使闽北成为台湾同胞来闽寻根谒祖、民俗信仰拜谒、探亲访友、艺术交流的重要区域。鼓励支持民间团体成为推进南台文化交流合作的主体。促进教育的交流与合作,鼓励和支持武夷山职业技术学院等职业院校与台湾院校在联合办学、信息共享等方面取得实效。以武夷学院为依托,与台湾高校进行合作,建设海峡茶学院暨海峡茶文化交流培训中心。加快推进与台湾人才交流合作,鼓励台湾各领域人才来闽北创业发展,实施在闽北的台湾地区居民参加各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试点政策。加强公共医疗卫生方面对台交流合作,支持台商投资建设医院和相关设施。建立与台湾媒体的联系机制,通过海西城市新闻协作交流平台,加强与台湾媒体的相互交流。建立海峡两岸市、县间体育交流平台,适时举办“海峡两岸体育交流大会”。
  四、打造支撑力强的基础设施体系
  (一)建设现代立体交通网络
  在福银、浦南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的基础上,加快建设武邵、宁武、龙浦高速公路,年内开工建设松建高速公路,加紧做好邵光、延顺、顺邵、南平连接线、建古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力争2010年以后,每年有一条以上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力争2013年前,全市境内建成高速公路11条,通车里程达1063公里,形成闽北高速公路网络,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目标。加大国道、省道、县道干线公路网改造、建设力度,加快城市快速通道建设,继续完善农村公路网络,实现高速公路与普通公路的有效对接。加快推进新一轮海西铁路建设步伐,尽快完成向莆铁路南平连接线和峰福铁路峰南段电气化改造工程,力争年内开工建设京福高速铁路南平段,积极推进南三龙、浦建龙、衢宁和南平城区铁路改造项目前期工作。理顺武夷山机场管理体制,加快武夷山机场扩能升级,完善两岸空中客运直航的实施条件,实现武夷山航空口岸对台直航入境人员落地签注。加强两岸大通关合作机制建设,进一步简化通关手续,健全人流、物流往来的便捷有效管理机制。立足于服务经济半径、服务中心城市发展、服务旅游产业发展,加快推进武夷山机场迁建的前期工作。积极实施闽江内河航运整治工程,力争打通南平通往沿海的水上通道。
  (二)加强能源保障体系建设
  按照优化结构和多种能源互相补充的原则,积极推进南平核电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十二五”动工建设;邵武火电厂改扩建项目按2×600MW先上一台机组的目标,加快推进前期工作。继续做好邵武高峰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前期工作,科学合理利用绿色水能资源。积极探索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设,扶持生物质能发电、垃圾发电、沼气开发、太阳能开发项目,加快推广各项节能技术,实现能源利用多元化。积极推进闽北第二个500千伏输变电项目前期工作,加强220千伏主干网建设,完善电网配套设施建设,构筑以500千伏变电站为中心、辐射县(市、区)的220千伏网状结构。力争2010年实现闽北每个县(市、区)110千伏电网双电源供电,“十二五”期间每个县(市、区)建有220千伏变电站,实现电能供应更加安全、稳定、可靠。
  (三)提高城乡公共设施保障能力
  加强城乡供水水源保护和供水设施建设,提高供水保证率和水质。加快南平“二水源”工程建设,推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建设,2013年前全面解决农村不安全饮水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推进城市污水处理项目建设,浦城、光泽、松溪、政和污水处理厂年底建成投产,顺昌污水处理厂尽快开工,年内完成主体工程,延平、邵武、建阳、建瓯、武夷山等城市要加大配套管网建设力度,确保污水达产率、污水处理率达标。加快城市联盟垃圾焚烧发电工程进度,2010年底建成南平、建阳两厂,2009年10月前启动建设邵武、浦城两厂;统筹安排与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配套的垃圾转运系统建设,确保与垃圾焚烧发电厂同步建成;加快乡(镇)、村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城乡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加快建设富屯溪、建溪防洪二期工程,开工建设闽江上游江南新区防洪工程、富屯溪及建溪三期、四期防洪工程;保质保量完成已列入国债项目的大中型、重点小型病险水库和病险水闸的除险加固任务;加快武夷山黄柏溪、浦城王家州和光泽茶富、长源等大中型水库项目前期工作,促进我省“北水南调”工程的实施。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抓紧抓好水毁水利工程修复,确保农业灌溉用水需求;加快小型农田水利、中小河流治理、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山地水利等项目建设。
  五、建设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提升做大传统产业。继续实施“突出工业、突破工业”战略,围绕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整合、提升装备制造、食品加工、林产加工、精细化工、冶金建材、纺织服装等传统优势产业,实现传统产业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提升。支持现有优势企业技术改造和产能扩张,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进一步延伸上下游产业链,着力开发中高端产品,形成产品配套关系,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引导资源加工类产业向精深加工发展,提升资源本地加工转化率,提高产品附加值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引导企业向园区集聚发展,扩大集约化生产规模,促进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对接落实国家、省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和实施方案,加快制定产业调整振兴方案,对每个主导产业建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建立从行业规划、项目策划、招商选资、资金争取等全过程的协调服务责任制。
  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发挥特色优势,着力培育旅游、生物、创意等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以武夷山为龙头,围绕建设国际性旅游度假城市目标,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旅游度假接待能力的星级酒店,一批能承办国际A级体育赛事的运动场馆以及能举办国际大型展会的会展中心、具有国际水准的艺术中心和自然文化遗产博物馆;策划一批文化、观光与娱乐兼具的经典旅游项目,推动武夷山旅游产业从观光型向度假型、养生型拓展;引进一批具有一流资质的项目策划机构、旅游服务机构和高端人才,加强专业人员培养和从业人员培训,促进服务标准与国际水平接轨。加快养生产业规划编制,出台扶持政策,加快建设大型休闲养生项目,形成以武夷山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的海西休闲养生产业带。加快发展生物产业,重点打造生物农业、生物医药、生物制造、生物环保、生物能源等五大产业链,加快生物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规划编制,筹建闽北生物工程技术研究院,在有条件的园区开辟台湾生物产业园,努力把南平市打造成为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扶持发展创意产业,重点发展动漫创意、旅游创意、养生创意、文化创意等产业,以建设国家级创意产业区为目标,加快规划建设武夷山创意产业园。以武夷学院(动漫学院)为基地深化产学研合作,大力培养创意产业开发人才和技术人才。精心运作武夷山会展产业。
  培育产业领军企业。坚持抓大扶小,着力扶持培育一批新“五南”式的龙头企业、领军企业,加速企业扩张。继续在用地、融资、服务等方面给予倾斜,促成有限资源和要素向骨干企业倾斜。鼓励企业建设国家、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为主或参与国际、国家和地方标准制(修)订,培育一批有闽北特色、核心竞争力较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建立市级龙头企业创业投资基金,开展创业投资,逐年增加市重点工业企业发展基金。
  加快企业品牌建设。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支持重点骨干企业争创品牌,加大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及省著名商标、名牌产品等企业的奖励力度。鼓励品牌知名度比较高的企业,通过外包、建立协作配套生产体系等方式,实现市场扩张。建立品牌培育、运营、管理、保护的长效机制,引导企业开展品牌创建和品牌经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做大做优现有品牌,扶持具有潜力的产品争创名牌,扩大规模,提高市场份额和市场竞争力。
  加速拓展工业平台。按照建设特色型、创新型、生态型园区的要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门槛准入,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建设,把工业园区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示范区。市本级三大产业组团要做好扩区、升级准备工作,南平工业园区重点推进陈坑—瓦口组团、江南工业园二期和大横中心组团二期等平台开发,积极引导中心城区企业退城进园;闽北经济开发区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一批企业开工投产,尽快形成规模效应;荣华山产业组团要抓住浦南高速公路通车的机遇,积极承接先进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成为闽北对接长三角的门户产业基地。大力推进邵武经济开发区、建瓯中国笋竹城、光泽金岭工业园区等县(市)工业园区建设,逐步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产业组团。顺昌、松溪、政和等县,要抓住机遇,创造条件,积极争取设立省级开发区。
  建设现代物流中心。依托海峡西岸经济区,构建联结闽浙赣的高效便捷、功能完备、货畅其流、集散有序、布局合理,融市域物流圈、区域性物流中心、跨区域物流大通道为一体的现代物流网络。加快发展交通运输、仓储业,推行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新型流通方式。推动物流业与重点产业和区域经济联动发展,围绕产业集群发展、大宗物资集散,在整合物流资源的基础上,加快建设一批重点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内陆无水港,重点推进南平西区物流园区、将口综合物流园区、童游产业物流配套园区、南平电线电缆批发市场、江南产业组团物流园区、建瓯闽北汽车交易市场、邵武水北综合物流园、邵武汽车交易市场、光泽物流商贸城、海西林产工贸城、浦城边贸物流中心以及武夷山、邵武、松溪等地茶叶交易市场、政和竹餐茶具交易市场等物流园区和专业市场项目建设。改造培育物流龙头企业,引进新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推动传统物流企业转型,扶持有条件的运输、仓储和代理等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
  完善产业科技创新体系。营造有利于社会资金投入科技的环境,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机制。加强高新技术和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引进消化和研究开发,促进南平市传统优势产业的产品创新和技术升级。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加大“孵化”和扶持力度,培育壮大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企业和产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力争部分县(市、区)率先成为知识产权强县(市、区)。强化科技创新转化平台建设,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鼓励优势企业建立科研机构、研发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抓好市本级三大组团技术研发平台建设,围绕产业重点开展技术研发。以“5·13”和“6·18”等为载体,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充分发挥闽北科技研究院作用,建立与省内外知名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关系。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成果应用的投入力度,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制定和完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财政税收扶持政策,培育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积极培育科技中介组织,争取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创建成为国家级中心。
  六、加快建设海西绿色腹地城市群
  按照建设组团式山水园林城市的目标,集中各方力量,做大做强、做精做美南平中心城市。按照“上优、中调、下拓”的思路,致力于拉开城市框架,向南沿朱熹路发展江南新区,作为城市发展的战略主导方向,统筹做好江南新区规划范围内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与新城规划、产业布局的衔接配套,加快推进江南新城北岸区域建设;向北由中心城区沿两翼分别向西芹和大横方向带状拓展,来舟、王台和大横依托工业产业发展,加快城市化步伐。以构建“三江”两岸城市组团交通网为重点,加快推进沿江快速通道等城建重点项目建设,继续策划推出新的城建项目,将被山体、水系自然分隔的各城市组团串联起来,形成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的基本框架。精心构建山水园林城市特色,以景观工程建设为重点,充分展示山水城市的景观、魅力和文明,抓好沿江景观带和亲水平台建设,构筑独有的城市天际线、山际线和江岸线。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塑造城市品牌,强化公共停车场等设施配套,弘扬城市传统文化,创造宜居宜商宜业的良好环境,彰显山水特色、文化底蕴和现代风貌。坚持城市建设与管理并重,加快街道社区建设,完善体育、文化、教育设施,按照“规划权高度集中,建设权分级负责,管理权下放基层”的思路,构建统一高效的城市管理体系,理顺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效率。
  根据闽北城市普遍依山伴水、沿江布局特点,不断拓展延伸组团式山水园林城市内涵。强化“延平—建瓯—建阳—武夷山”南北向增长轴,构建“邵武—建阳—浦城”东西向增长轴,通过城际间便捷的交通网络和顺畅的信息系统,形成功能相对集中、要素各畅其流、组团互为支撑的城市有机体系和组团式山水园林城市群。抓紧做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并与重大基础设施的对接、主体功能区的划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以及耕地保护区的调整结合起来,为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科学的规划指导。注重空间集中度、产业集中度和行业关联度的研究,重视空间、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加速城市要素集聚,推动城市集聚发展。通过科学、高效的空间开发模式,节约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成本,保护和培育更多自然空间,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强化中心城镇的职能分工,引导生产要素的合理集聚,形成十个县(市、区)多增长极共同发展的城镇体系;加快城镇节点及其之间的联系通道建设,实现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化、社会综合服务网络化和产业布局分工协调网络化。力争通过10至15年的努力,把南平建设成为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生态优美、社会和谐的海西绿色腹地城市群。
  七、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大力推进中心村镇建设。坚持把中心村镇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和承载点,着力抓好全市确定先行建设的24个中心镇、313个中心村的规划建设工作,力争在2010年前完成中心村镇的经济发展、村镇建设、劳动就业、基层组织建设等规划编制工作,逐步培育一批经济发达、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特色鲜明、集聚带动能力较强的中心镇、中心村。加快优化农村资源配置,鼓励农房建设逐步向中心村镇集中,农村人口逐步向城镇和中心村集中,加快完善公共服务和社区服务等配套功能,使享受中心村镇公共产品和社会服务的农村人口动态覆盖率每年上升5%%以上。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按照科技化、商品化、集约化、产业化、品牌化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完善扶持粮食生产、储备的政策措施,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积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扶持圣农实业、武夷星茶业、长富乳业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开展技术研发、基地建设。积极培育特色农产品,加快发展油茶产业和无患子、泽泻、灵芝、厚朴等中药材以及珍稀食用菌、丹桂、花卉、特色淡水渔业、高山蔬菜等。大力发展品牌农业,加快培育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加强农产品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产品申报和保护。加快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网络,扩大农产品例行监测范围,加强农产品安全监管。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基金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扶持建设一批“五新”示范项目和示范基地。健全农村市场网络,发展农村现代流通业。大力扶持农村非农产业发展,鼓励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返乡创业。
  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城乡基础设施共同发展机制,统筹推进城乡交通、电力、电信、信息、邮政、供水、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发展农村教育,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加快发展乡镇“三农”服务中心,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健全农村社会化、专业化服务体系。探索建立政府补贴的农业保险体系,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土地整理、烟基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旧宅基地垦复、“沃土工程”等项目。加快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农业技术推广、良种引进繁育、动植物疫病防控、森林病虫害防治、农产品监管等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农村房屋产权登记发证工作,开展农村房屋抵押流转试点。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持续推进商品林采伐管理改革制度,进一步完善造林绿化机制,建设林业经济合作组织,依法调处山林权属争议。夯实农村治安稳定基础。以村党组织建设为核心,健全农村基层组织,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大力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发展。加大老、少、边、穷等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坚持开发式扶贫、开放式扶贫和救济式扶贫相结合,立足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大力扶持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提高农产品和特色资源深加工水平,增强自身发展能力。抓住省政府继续扶持水口水电站库区发展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库区移民后期扶持资金,更加重视水口库区北岸公路网建设,畅通两岸路网,努力改善库区生产生活条件。继续组织实施造福工程。积极推进扶贫小额贷款,推进村级发展互助金试点。
  八、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一)率先建成生态市
  以生态市建设为抓手,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巩固提高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成果,加快生态市建设步伐,年内完成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编制工作。按照系统性原则、生态优先原则、发展生态经济原则、共同参与原则、体现特色与创新的原则,着力构建协调发展的生态效益型经济体系、永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自然和谐的城镇人居环境体系、良性循环的农村生态环境体系、稳定可靠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先进高效的科教支持与管理决策体系等六大体系。明确生态市建设的长远目标与近期工作重点,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分阶段加以推进,力争到2017年,比全省提前三年达到国家生态市建设考核指标要求,基本建成生态市。到2020年,把南平建设成为国内外著名的旅游度假休闲养生胜地和经济发达、生态环境优美、生态产业蓬勃发展、生态文化繁荣、适宜投资创业的区域生态经济中心。
  (二)切实加强生态保护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合理开发利用。科学调整林种树种结构,提倡营造阔叶树及混交林,提高森林涵养水源和防洪减灾能力,逐年减少木材砍伐量,2009年全市木材采伐量由2008年的244万立方米调减为200万立方米,2010年调整为180万立方米,“十二五”期间,全市年木材采伐生产量稳定在180万立方米以内。加强木材经营加工市场的管理,从源头上遏制木材经营加工点过多过滥的问题,严格执行木材加工企业准入制,严格限制新上以消耗阔叶树和马尾松为原料的加工企业,并逐步取缔高耗材、低效益的企业,引导资源利用率高、规模大、有效益的企业向园区聚集。鼓励培育工业原料林,促进木材加工企业可持续发展。依法规范木材加工企业行为,坚决查处盗砍乱伐、乱收乱购以及偷税漏税等非法行为。建立健全森林采伐限额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机制和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体系,将森林资源的消长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抓好高速公路、铁路、国道、省道和主要流域两侧一重山,以及城市周边一重山的生态保护。加强对水源、土地等自然资源的保护。加强河道及其两岸的管理和保护,河岸生态地临河一侧划定宽度50米以上的规划保留区,严禁在保留区内建设与防洪、水文、园林景观、取排水、排污管网等无关的设施,严禁向河道弃土弃碴,确保行洪安全。
  (三)加大节能减排攻坚力度
  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完善节能减排的指标、监测、考核体系,配套实施区域限批政策。强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对新上项目严把产业政策关、资源消耗关、环境保护关。坚决淘汰落后生产技术,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发展,大力实施重点节能工程,研发、引进与应用节能减排新技术,推进重点行业、重点耗能企业节能技术改造。加大减排工程建设,确保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任务的完成,为区域经济发展腾出环境空间。建立和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促进重点行业废弃物再利用和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提高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支持一批示范性好、带动力强的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国家、省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清洁生产。
  (四)加强环境综合整治
  继续实施闽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加大畜禽养殖、工业污染和城镇生活垃圾污水污染整治,做好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整治,确保饮用水源安全。推进闽江流域生态环境跨行政区域的协同保护,更多争取上级垂直补偿和行政区际横向补偿。着力推进境内主要流域环境整治,力争用两年时间,使流域畜禽养殖污染得到控制,工业污染稳定达标排放,沿江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基本建成。加大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力度,认真解决油烟、噪音和机动车污染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开展“家园清洁行动”和“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创建活动。加快治理重点矿业开采区、重点水土流失区等生态脆弱区。加强区域环境安全危机防范,提高环境安全突发事件处置和应对能力。
  九、推进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
  (一)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
  深化“南平机制”创新。紧紧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和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两大目标,坚持根植一线的工作基础不变,坚持一体运作的格局不变,坚持在基层选人用人的导向不变,坚持利益导向不变,完善、深化和拓展以“高位嫁接、重心下移、互动联动、一体运作”为主要内容的“南平机制”,从更高层面、更宽领域把握机制内涵,进一步加大力度,延伸手臂,打响品牌。进一步完善下派村支书制度、科技特派员制度、流通助理制度、金融助理制度、农村“六大员”制度,着力在探索服务“三农”新机制等方面有新的路子。将“南平机制”运用于推动全面工作落实,推进“南平机制”向重点项目、城市工作等领域延伸拓展。
  加大政银企战略合作力度。继续拓展与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战略合作,密切与商业银行的协作互动,鼓励引导商业银行、大企业集团和战略投资者参与组团开发等经营运作。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债券等形式融资,力争年内完成市高速公路公司企业发债工作。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努力协调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加快推进农村信用社改制试点工作,推动建瓯石狮村镇银行加快发展,推进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试点。完善授权授信管理,各金融机构要积极争取授信权限,适当简化贷款审批手续和环节,提高审批效率,加大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
  加大推动企业上市力度。抓住资本市场回暖和创业板正式推出的有利时机,坚持以国内主板市场上市为主,以国内市场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为重点,推动和扶持企业到香港、新加坡及其他海外证券市场上市,鼓励和探索本地企业通过买壳实现上市的途径,形成全方位、多渠道并进的上市格局。出台鼓励企业改制上市的扶持政策,调整充实上市重点后备企业库,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实现南平市在境内外上市企业达到10家左右,培育资本市场的“闽北军团”。
  (二)提升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
  提升利用外资的质量。优化外资结构,注重吸引高技术产业、高端制造、节能环保等方面的技术与资金,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提升。力争三年内新引进1000个总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创新招商机制,整合招商平台,充分利用“5·13”、“9·8”等投洽会平台,推动经贸洽谈,拓展招商领域。完善服务机制,对重大外资项目实行全程跟踪,促成项目顺利报批、落地、投产。加强与港澳的经贸合作,充分利用闽港合作八大平台和闽澳四项合作平台,加大对港澳地区的招商引资力度,力争与港澳在制造业、服务业领域的合作有新突破。
  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升出口竞争力。鼓励出口企业通过自主创新,扩大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带动出口增长。积极引导鼓励企业通过国际性专业展会、“在线广交会”等平台,寻求商机,拓展市场空间。坚持走工贸结合的路子,鼓励由行业协会和出口贸易企业牵头,组织同行业企业,统一出展、统一品牌、统一接单,形成行业合力。顺应市场需求变化,巩固欧、美、日等传统市场,扩大港澳台市场,拓展中东、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鼓励出口优势产品的龙头企业到境外设立销售网点,降低贸易成本,规避贸易壁垒。(上接第6版)健全外经贸发展促进机制。加大对出口企业扶持力度,协调金融部门重点扶持成长型出口中小企业。健全外贸出口保障机制,安排专项资金,提高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支持企业积极应对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加强与口岸通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快通关速度,降低通关成本,推进进出口货物直通放行,落实先行先试出口产品分类管理新办法,推进贸易便利化。
  (三)扩大区域经济协作
  坚持“南接北联”,主动融入长三角、珠三角及我省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半径,积极参与区域分工协作,增强协作实效。发挥海西二十城市协作机制、闽浙赣皖福州经济协作区、闽浙赣皖九方经济区、闽东北五市协作区等跨省、市协作组织的作用,建立更加紧密的区域合作机制。加强海峡西岸城乡和区域合作,促进产业协作配套、设施共建共享和生态协同保护,实现城市及区域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探索建立跨区域合作产业园区、物流园区、旅游创意园区,加快形成产业对接走廊。加强区域重大项目建设协调,推进跨区域铁路、公路、电网、输气输油管网等重大基础建设。对协作区域内的重大项目,力争做到同步规划、同步争取、同步建设,全方位无缝对接。
  十、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
  优先发展教育。着眼于为海西绿色腹地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坚持教育优先,落实教育惠民政策,注重教育公平。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优化农村义务教育布局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缩小城乡办学条件差距,提高农村教师素质和待遇。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做优做强优质高中。整合中职学校资源,支持重点中职学校做大做强,建设重点专业和实训基地,加快闽北职业技术学院、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江南新校区、闽北卫校新校区和南平市技师学院建设。推进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积极促进武夷学院创建海峡西岸绿色强校。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发展,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加快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加快发展卫生事业。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努力建设和完善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等四大体系。切实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做到“人人享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建立健全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监督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推进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公立医院改革,实施县域医疗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村卫生所的建设规划,形成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结构合理、覆盖城乡的医疗服务体系。建立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多种形式医疗保险为补充,保障层次丰富、惠及全体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立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通过分类管理,科学合理规范医药、医疗服务价格,保障人民群众安全用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落实人口计生工作目标责任制,全面深化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积极推行优生优育,不断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大力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机制,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和城市综合性大型文化设施建设。巩固和完善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文化工程,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乡镇(社区)文化站、村俱乐部、农村文化中心户等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推进文化创新,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力争主要艺术门类进入全省先进行列。重视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积极开发民间工艺、民间艺术、民俗表演项目,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街区保护。打造海西绿色腹地特色文化品牌,重点挖掘和弘扬朱子文化、古闽文化、武夷茶文化等特色文化。对接省十大文化产业,鼓励文化产业投资多元化。加快发展创建一批文化强县(市、区),建成一批有影响的文化产业基地。积极推动文化、旅游与经济的融合,逐步形成富有竞争力和鲜明特色的闽北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
  推进人力资源建设。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强化政策导向,营造良好环境,牢固树立“不求所有、不求所在、只求所用”和促进提升人才队伍素质相结合的用人观,努力把各类优秀人才集聚到闽北发展中来。优化配置人才资源,激励各类人才向重点项目、农村基层一线集聚。实施党政人才培养工程,建立与省直部门、兄弟设区市干部挂职交流机制。实施高端人才培养计划,依托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引进、培养、造就一批学术技术带头人、科技领军人才、一线创新人才和团队。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注重培养企业家精神,提升企业家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化经营管理能力。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和技能振兴计划,加快建立公共实训基地,形成与产业结构相适应的初、中、高级技能人才队伍。抓好“一村一名大学生”、“绿色证书”培训等工作,着力抓好农民技术员、生产能手、经营能人、能工巧匠、乡村医生等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的培养。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统筹抓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和社会新阶层人才队伍建设。健全专业化、信息化、产业化的人才市场服务体系。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创新就业、培训、社会保障和依法维权“四位一体”工作机制。积极争取扩大就业一系列扶持政策,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健全就业援助体系,统筹抓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以及“零就业家庭”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加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和生产第一线就业,改善创业环境,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支持和鼓励企业开展上岗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组织各类有创业意愿的劳动者参加创业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建立完善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加快建设与全省连接,并向县、街道(乡镇)和社区延伸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积极开展和谐企业创建活动,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保障各方合法权益。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推动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生育保险的保障标准和水平。促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不断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老龄事业,不断完善老年人学习活动设施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做好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逐步提高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完善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快发展社会慈善和福利事业。健全住房保障制度,完善廉租住房政策和供应体系,加快廉租住房建设。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着力排查化解矛盾,积极预防、依法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完善社会服务与管理,加强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扎实推进新一轮“平安南平”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深入开展优化发展环境治安专项整治。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推进城乡和谐社区建设。加强防震减灾基础建设,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深入开展食品放心工程,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十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提供保障
  (一)加强党建,强化保证。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着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持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海西绿色腹地建设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各级地方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坚持民主集中制,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牢固树立公正选人和科学用人的正确导向,提高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使之成为推动发展的骨干力量。着力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坚强堡垒作用,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作风建设,大力倡导“两个务必”,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坚持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负责、敢于问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认真落实中央颁布的《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对政令不畅、行政不作为、服务效率低下、执法不公等问题,实行行政问责,确保政令畅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定不移地开展反腐败斗争,为海西绿色腹地建设提供政治和纪律保证。
  (二)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坚持转变观念,提升思路,切实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高层次的要求,不断创新和提升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模式,使我们的认识和各项工作符合中央和省委的要求,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期待和愿望,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时代进步的潮流。坚持转换半径,提升作为,始终把海西绿色腹地建设置于全国全省战略格局下来思考、来谋划,自觉增强沿海意识、前锋意识、开放意识、拼抢意识,在全局中认识优势、发挥优势、整合优势、创造优势,寻求发展机遇,拓展发展空间。坚持科学发展,提升实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闽北实际出发,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打造绿色城市品牌,推动绿色经济跨越;牢固树立工业化的发展理念,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牢固树立城市化的发展理念,更好地发挥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三)强化带动,注重运作。深化项目带动,以项目集聚各种要素资源,促进各项工作落实;实施品牌带动,以品牌带动提升质量、增进效益;力求创新带动,发挥自主创新引领和服务发展的支撑作用;注重服务带动,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方式,提升对基层和企业的服务水平。围绕大局、准确站位、依法依规、注重实效地持续运作。积极做好对上沟通,用好用足用活中央、省上各项支持政策,在资金投入、投资比例、项目支持、布点与审批、土地利用等方面逐项逐条落实到位,争取更多项目列入国家和省里重点项目盘子,争取中央和省里更大的支持,促进南平市在大项目中有数量,在大政策中有支持。抓住武夷山、光泽、邵武、建阳被确认为中央苏区县的契机,认真研究福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等参照执行中部地区政策,原中央苏区县参照执行西部地区相关优惠政策问题,用好用足用活政策。
  (四)加强协作,集聚合力。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准确定位、主动作为,努力发挥各自作用,形成各有其位、各尽所能、布局合理、分工协作、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格局。在事关全局发展、长远发展的重大事项上,要拧成一股绳,互相支持、互相补台、互相促进,坚决防止因为“部门利益”、“地区利益”影响全局利益、全局发展。牢牢把握舆论宣传工作的正确导向,大力宣传海西绿色腹地建设的重要意义、发展目标、主要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广泛凝聚各方面的智慧与力量,激发创新、创造、创业的热情,组织动员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最大限度地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上来。加强与周边地区的沟通协作,紧密联系,整合优势,互联互动,合作发展,共同推进海西绿色腹地建设。
  (五)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建设海西绿色腹地,是全市上下的共同责任。各级各部门要倍加珍惜重大历史机遇,坚持“四求作为”,把贯彻落实国务院《意见》和省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来抓,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建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机制,落实好各项工作任务。各县(市、区)要认真研究海西政策,结合实际情况,抓紧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市直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精心筹划,分解任务,主动对接,跟踪细化并积极争取具体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对重大政策、重点项目和重要资金要成立专门工作班子抓紧抓实。要加强督促检查,把贯彻落实国务院《意见》和省委、市委全会精神的情况列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评价范围,作为工作实绩评定和干部奖惩的重要内容。始终保持谋求发展的共识、攻坚克难的精神、应对风险的气势、服务全局的合力、拓展创新的气魄、锲而不舍的韧劲,为实现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建设的宏伟蓝图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