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金沙珠宝:第十六章 道就是这样运作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4:04:50


致虚极,守静笃1。万物并作,吾以观复2。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3。复命曰常, 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4身不殆5

【译文】达到最空虚的极点,守着最安静而忠实笃厚;虽然万物都是共同生长在这个世界上,但我观察其反反复复的运动;万物虽然芸芸不同,但都要重复地回归到它们的本原。回归到本原的就叫“静”,“静”就叫做反复重复的变化趋势。反复重复的变化趋势就叫做“常”,知道这个平常、正常的规律和现象就叫做明白事理。不知道这个平常、正常的规律和现象而妄作,就会有凶。知道这个平常的规律和现象就能容纳一切,而能容纳一切才能坦诚公平;坦诚公平对待一切才能做到周全,周全地对待万物就能象天一样,天就是道,道就是长久,这样万物就是死去也不会有危险。

【说明】善于为道者除了做到上一章所描述的外,还要达到最空虚的极点,守着最安静而忠实笃厚,才能观察到万物反反复复的运动,才能观察到万物虽然芸芸不同但都要重复地回归到它们的本原。而这个所谓的回归到本原就是“没身”,就是死。万物死去而又重新生长出来,死去的就叫做“静”,这个静仅仅是表面上的静,比如冬天,冰雪覆盖了大地,除了人类和少许动物外,大部分的动植物都似乎死去了似的,这就被老子称为静,称为没身。而到了春天,万物复苏,又是生机勃勃。静的对立面就是动,有静才有动,有动亦有静。动与静对立而统一。万物就是这样动而归静,静而生动地反反复复地运动着,存在于这个充满着动静结合的世界上。

既然知道了万物有生有死,就知道这是平常而正常的规律和现象,那为什么还要为出生而欢欣鼓舞,为死去而悲伤欲绝呢?所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而不知道这个平常、正常的规律和现象而妄作,就会有凶。反复重复的变化趋势就叫做“常”,知道这个平常、正常的规律和现象就能容纳一切,而能容纳一切才能坦诚公平;坦诚公平对待一切才能做到周全,周全地对待万物就能象天一样,天就是道,道就是长久,这样万物就是死去也不会有危险了。因为道就是这样运作的,天就是这样运作的,宇宙就是这样运作的。生生死死,反复不已。我们知道了这些道理,也就不会有烦恼、有忧愁、有悲伤、有痛苦了。

——————————————————

【注释】1.笃:(dǔ堵)《书·洛诰》:“汝受命笃弼,丕视功载。”《诗·唐风·椒聊》:“彼其之子,硕大且笃。”《诗·大雅·大明》:“长子维行,笃生武王。”《诗·大雅·公刘》:“笃公刘。”《诗·周颂·维天之命》:“骏惠我文王,曾孙笃之。”《论语·泰伯》:“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先进》:“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礼记·中庸》:“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孟子·梁惠王下》:“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笃周祜。”《荀子·修身》:“笃志而体,君子也。”《吕氏春秋·孝行》:“朋友不笃,非孝也。”《史记·五帝纪》:“尧九男,皆益笃。”这里用为忠实笃厚之意。

2.复:《易·泰·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易·复·辞》:“复,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诗·小雅·蓼莪》:“顾我复我,出入腹我。”《论语·学而》:“信近於义,言可复也。”《尔雅·释言》:“复,返也。”《韩非子·五蠹》:“释其来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说文·彳部》:“复,往来也。”这里用为反复、重复之意。

3.命:《易·讼·九四》:“不克讼,复即命,渝,安,贞,吉。”《易·否·九四》:“有命,无咎,畴,离祉。”《诗·周颂·维天之命》:“维天之命,於穆不已。”孔颖达疏:“言天道转运,无极止时也。”《论语·尧曰》:“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韩非子·扬榷》:“天有大命,人有大命。”这里用为天命、命运的规律之意。总结自《周易》以来所有古籍中关于“命”的辞意,不论是指天命、人命等,其实都是指天的规律,人的规律,宇宙的法则等,当人事、物理、历史的命运、时间和空间加起来,形成一股力量的时候,成为规律的时候,人们称它为命。现代我们称它为“时代的趋势”之意。只是后来的人误解并歪曲了“命”的本义,将它看成是迷信意义上的天命论、宿命论了。

4.没:(mò莫)通“殁”。《老子·五十二章》:“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墨子·明鬼下》:“逮至昔三代圣王既没。”《易·系辞下》:“庖牺氏没。”《书·君陈序》:“周公既没,命君陈分正东郊成周。”《国语·晋语》:“以没其身。”《战国策·燕策》:“皆为戮没。”《荀子·正论》:“圣王已没。”这里用为死去之意。

5.殆:(dai带)《书·秦誓》:“亦曰殆哉!”《诗·小雅·正月》:“民今方殆,视民梦梦。”《诗·小雅·节南山》:“式夷式已,无小人殆。”《老子·二十五章》:“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孟子·万章上》:“於斯时也,天下殆哉,岌岌乎!”《荀子·儒效》:“厌厌兮其能长久也,乐乐兮其执道不殆也。”《韩非子·忠孝》:“此二者,殆物也。”《说文》:“殆,危也。”这里用为危险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