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帝王会:第九篇:江山楼阁俱风雅(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8:49:27






纵揽汉上胜景,但见江汉朝宗,双波涌江;龟息蛇盘,气象万千;名楼望阁,遥相辉映……一幅气势磅礴的“江山楼阁”奇景图徐徐展开。更有那盘龙古邑,木兰古寨,知音琴台,碧波东湖,楚天台榭,归元古刹,租界风情……宛若一粒粒珍珠洒落玉盘。山水相映间透出的那股风雅神韵,令人赏心悦目。

殷商南土——盘龙城
遥想当年,殷商南拓,甲车轰隆,旌旗高扬,战鼓咚咚,戈矛曜日,黄尘弥空。伯侯威武,金铠银甲,饮马府河,屯兵河岸,高台之巅,夯土筑城,宫殿乍起,城垣始兴,金汤之固,铁崖之险。码头河道,舟楫纵横。潮浮潮退,穿梭航行,东达扬越,南下蛮荆,西登巴蜀,北抵商都……
距汉口北郊5公里处的黄陂叶店,这座沉睡3500年的殷商盘龙古城,似乎记录着当年伯侯南征筑城垣、建方国的沧桑烟雨。这座昂然入选“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的盘龙城,被考古界公认为“中国古城之标本”,与安阳殷墟、临潼秦陵及兵马俑坑、新疆楼兰古城等地位同等显赫。
盘龙城是我国长江流域迄今发现的第一座商代古城遗址,其灿烂的青铜文化,较发达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以及完备的城邑形态和功能,实为武汉城市文明之嚆矢。
作为殷商南土之首府,盘龙城不仅是一个军事战略据点,而且可能是诸侯方国都邑。它不仅改写了这座城市的历史,更改写了商代的历史。此前,史学界曾公认:夏、商两代王朝疆土南不及长江,盘龙城的发现推翻了这一论点。为此,史学泰斗郭沫若在其主编的《中国史稿》中,将盘龙城的宫殿复原图作为商代文明的典型,详加叙述。1988年,盘龙城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盘龙城南临府河,北靠盘龙湖。城址建于水边高地上,面积7.5万平方米,是继安阳殷墟后第二座最早的商代古城。遗址东西长1100米,南北宽1000米。东南残存城垣,南北长290米,东西宽260米,轴线为北偏东20度。城近长方形。
1954年以前四周城垣仍高出地面7—8米,底宽约20米,轮廓完整,是一座外陡内斜的土城。外坡陡峭,难于攀登;内坡斜缓,便于登临防守,这是出于高城自卫的需要。城垣每面中间有一缺口,应是城门。由于后来从地表上取去大量土方,城垣面貌大改,今尚残存古城西垣和南垣的一部分,但仍高出地面1—3米。墙身系夯筑而成,古城外沿有濠沟,与城垣走向一致,沟的横断面,口大底小,呈锅底形,面宽约14米,底宽约4米,距今地表约9米左右,沟底还发现有残存的木柱和木板。推想当年护城濠沟是一道护城河,河上架有桥梁,便于行人往返。濠沟外侧分布有商代遗址。城垣的夯筑法是用层层水平式的夯土筑出城垣的立体部分,同郑州商城几乎一模一样。城垣和濠沟,是奴隶主贵族抵御外敌的屏障。
从现存古城内部看,地势高低不平,东部为高地,西部为洼地,高低差约5米。高地为夯筑而成的土台,低地可能是筑城、筑台取土造成的,后来成为城内的池沼或饮水池。东部土台上地势平坦,夯土最厚达1米左右。建筑基址上有宫殿建筑三座,排列于南北向的轴线上,宫殿两侧,也有残存的建筑遗址,可能是配殿之类。这种高台建筑除了取得层叠巍峨、远看似“空中楼阁”的效果之外,在功能上还有防水、防潮、通风、采光的好处。从防御观点上看,它有居高临下、便于瞭望、利于防守的优点。这种高台建筑,为特定的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条件所决定。
盘龙城宫殿四阿重层。一号宫殿基址面宽39.8米,进深12.3米。台基略向四面倾斜,上铺陶片,可能是为建筑起散水作用。从残存的柱洞及墙基推断:为一座由中分四室排列的宫殿。四室由木骨泥墙分隔,中间二室较大,两端二室较小,中间二室前后各开一门,两端二室只正面有一门,应有后窗。四室之外有一周宽约2米的回廊围绕,回廊外沿有43根木柱,回廊与主体建筑之间,组成重檐层叠的宫殿,屋面向四面斜披。这与《考工记》等古代文献叙述的“殷人重屋,堂修七寻,堂崇三尺,四阿重屋”及“茅茨土阶”等形制是相符的。四阿即四披顶,重屋即重檐,茅茨即茅草盖顶。
盘龙城二号宫殿基址位于一号宫殿之南约13米,东西长27.5米,南北宽约10.5米,四周有大檐洞八个。由于基址中间未见隔墙,应是一座大空间的厅堂。根据一号宫殿在后、二号宫殿在前及其结构来看,可能是“前朝后寝”或称“前堂后室”的布局。《考工记》追述周代宫廷是“内有九室、九嫔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盘龙城一号宫殿有四室,可能为后嫔起居处;二号宫殿中间没有隔断,可能是臣僚们参谒议事的地方,也可能是举行庆功、赏罚、婚丧、祭祀的场所。这种“前朝后寝”以及廊庑、城垣环绕的格局,成为此后3000多年中国宫廷建筑的基本样式。
可以想象,当年的王宫侯府,必是灯火彻夜,廊腰缦回,望断歌台舞榭。盘龙城内,车水马龙,列肆繁错;铸剑之铺,其声铮铮;土窑制陶,绝艺纷呈;玉雕作坊,妙趣横生。作为商王朝重要的青铜冶炼与铸造基地,先民们还在盘龙城创造了辉煌的青铜文化。
高山流水古琴台
《高山流水》,一曲从琴弦迸出的悲壮之歌,即使琴毁弦断,那旋律依然千古回荡,知音永无休止。
古琴台又名伯牙台,曾与黄鹤楼、晴川阁并称“汉上三大名胜”。其现址在月湖侧畔,三面环水,遥对龟山。始建于北宋,历代屡毁屡建。现主体建筑为单檐歇山顶,前加抱厦式殿堂,堂前汉白玉方型石台传为伯牙抚琴处,整个建筑保留古建筑风貌。
《吕氏春秋》记载:“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而琴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伯牙,姓伯名牙,后人常讹称其为“俞伯牙”。初为晋人,后入楚籍,可谓“楚籍晋人”。伯牙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著名乐师,曾学琴于成连,三岁学成,琴艺造诣精湛,荀子《劝学篇》赞之曰:“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相传在一个中秋之夜,伯牙泛舟至汉阳江口,夜泊江岸。当晚雨过天晴,明月高悬,景色清新,伯牙抚琴抒怀,调寄高山流水。那叮咚悠扬、蕴含深远的琴声引来樵夫钟子期(姓钟名期,后人通称钟子期)在一旁聆听。伯牙琴弦忽断,便猜想定有知音之人偷听,环顾四周,见子期在岸,即邀其上船就座。伯牙复续弦抚琴,于是有了《吕氏春秋》中的那段记载。
“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曲高和寡的伯牙巧遇知音,不胜欣喜,二人便以兄弟相称,相约来年中秋再会。一年过后,伯牙信约再访时,子期已不幸病故。伯牙痛失知音,面对一丘黄土,悲痛欲绝,便在子期墓前,抚琴祭奠,重弹《高山流水》,寄托哀思,遂将七弦琴摔碎,长歌当哭,吟诗一首: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从此罢琴不弹。
这就是流传千古的“摔琴谢知音”的故事。从此,人们以“高山流水”象征深厚友谊,把“知音”喻作知心朋友。中国古人将“相知”分为三重境界:恩德相结,谓之知己;腹心相照,谓之知心;同气相求,乃谓之知音。可见知音是相知的最高境界。明代冯梦龙先生曾作旷世绝响《高山流水》:“势利交怀势利心,斯文谁言念知音。伯牙不作钟期逝,千古令人说破琴。”后人为纪念此事,在伯牙、钟子期相会之处,筑馆其上,建成汉上琴台,又称古琴台。
武汉地区出现钟子期这样的音乐大师,绝非偶然。钟氏家族中谙通音乐的也绝非钟子期一人。张正明先生认为钟子期系楚国音乐世家钟仪、钟健之族人。钟仪曾受楚国之封,当过今郧县的行政长官。钟键系楚国乐伊,地位颇高。钟仪既懂音乐,还会打仗,在晋楚交兵时,他率军出战,当了俘虏。他居然用晋琴为晋景公奏出了楚曲,景公深受感动,放他回国,遂促进了晋楚相和。
琴台知音的美好传说,应该说与楚时江汉地区古乐兴盛不无关系。楚人崇巫尚卜,把巫视作全智全能、预知吉凶、把握命运的智者。巫以神秘的面容参与政事,兼事行医。巫医驱病,又蒙上主宰生命的另一种神秘色彩。是故,楚人重祭祀尚卜巫,祭祀成泛,谓之“淫祀”。神秘祭祀与巫医驱病,便离不开音乐。巫的口中念念有词,亦歌亦舞,形成所谓“巫音”。巫音普及至民间,渐成楚人尚乐风俗。当年楚国的郢都即音乐之城,楚王喜好音乐,宋玉“识音而善文”,襄王“好乐而爱赋”。郢中“下里巴人”之歌唱,和者常达数千之众。可见当时音乐是相当民间化。所以说武汉地区能演化出一个琴台胜迹,与楚人好乐之风密不可分。先秦之世,江汉地区的乐器,主要为钟与罄,也有竹、革制成的乐器。随州出土的大型编钟,是楚地音乐发展水平的见证。武汉江夏湖泗也曾出土过大、中、小青铜角钟三件,为西周器物。武汉附近的孝感,宋时就出土过楚钟。
根据《警世通言》“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描写,古琴台应在马鞍山下不远的水边,碎琴山应是马鞍山江边钟子期坟台的山地。今日琴断口(汉阳区汉水上游小镇),应是当年伯牙停舟抚琴,被钟子期听到时琴弦所断的渡口。《汉阳府志》称它为“平塘渡”,并以“平塘古渡”作为“汉阳十景”之一。今日马鞍山下,尚有钟子期之墓,墓碑上刻着“楚隐贤钟子期墓”。现经修葺,面貌一新。这里地形地貌,酷似凤凰展翅。民间流传一首歌谣:“家住凤凰尾,葬在凤凰头,挨着凤凰眼,穿过凤凰颈。”对当年钟子期生活住宅和死后坟茔的环境,作了形象的描绘。
据史书记载,汉阳古琴台的建造最晚当不迟于北宋时期,至少已有800多年的历史。《皇宋书录》讲“琴台在北宋时已有之”。梁简文帝萧纲则写有《琴台》一诗:“芜阶残昔径,复想鸣琴游,音容万春罢,高明千载留……”若据此推断,琴台早在南北朝已有之,至今至少存在1400年之久。大约在明代后期,月湖之畔方才出现这座古琴台。明人阮汉闻有《碎琴山》一诗写道:“沙游树合拥青岑,云是伯牙碎琴处。”清末黄彭年撰写《重修汉上琴台记》明确指出古琴台出现在月湖边上“始乎万历(1573—1620)”。但当时有什么样的建筑物,并未留下可以查证的资料。古琴台在清代多次重建重修,规模相当气派。清人熊宪成在《重修伯牙琴台赋》中描写:“其台之选材也,桐柱柏梁;其台之结构也,鸾翔凤舞;其台之壮丽,如华章之巧而精;其台之整饰,如测景之雄而古……”后来汪中在《汉上琴台之铭》中,不仅描绘了建筑的精美,还描绘了四周的环境:“层轩累榭,回出云表,上多平旷,林木翳然,水至清浅,鱼藻交映,可以栖迟,可以眺望,可以泳游……桃花流水,秋月春风,都人冶游,曾无旷日。”可惜如此一座锦绣楼台,被连年战火摧残,化为瓦砾,令人惋惜。
1957年春,全面修葺的古琴台辖地约15亩,亭台廊馆,巧为装饰,千年古迹,焕然一新。古琴台自成一个幽雅的院落。面对龟山,便是一座绿色琉璃瓦盖顶的门厅,额书“古琴台”三字,厅后有通道约长30米,两旁遍植腊梅、桂花、丁香与漏花围墙,互相掩映。通道尽头,原是金刚佛堂的遗址,后修建了一座精巧的葡萄架,现改建成一座精致的通廊,设有茶座,组成过渡空间,饶有情趣。由此向北一转,便见左侧照壁一堵,壁上青石碑上镌刻着清道光皇帝御书之“印心石屋”四字。“印心石屋”对角有一圆洞门,门外有一片庭院,卵石铺地,双亭并立,绿树浓荫,梅花护壁。
过“印心石屋”,便是古琴台的精华所在。攀登上十余步台阶,过一道门楼,门后接“琴台碑廊”,清代著名书法家宋湘写的“题壁诗”赫然在目,其书法、文词、镌刻,都系上乘,可谓“一碑三绝”。宋湘“题壁诗”曰:
噫嘻乎,伯牙之琴何以忽在商山之高,忽在流水之深?不传此曲愁人心!噫嘻乎,子期知音何以知在高山之高,知流水之深?古无文字直至今,是耶非耶?相逢在嘴,万古高山,千秋流水,壁上题诗,吾去矣!
其诗意潇洒,笔墨有致,传曾有仰慕者携食来赏,三日不去。碑廊中还有《琴台记》、《重修汉上琴台记》和《汉上琴台之铭》等石刻,都是研究古琴台的宝贵资料。与碑廊形成对景的西端,有一座在古沧浪亭遗址上重建的六角亭,飞角留丹,是饱览月湖水景的佳处。在碑廊与六角亭之间,矗立着一栋单檐歇山顶,四面通廊。外加抱厦的殿堂,形制宏奇,富丽堂皇,孤立于平台之上,月湖外抱,有飘逸欲飞之势。匾额上写有“高山流水”四字,龙飞凤舞,系集宋湘题壁诗摹刻。在“高山流水”大厅前侧,用汉白玉砌成之石台,传为伯牙抚琴遗址。石台四周围以石栏,栏版上刻有“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石台中央立有方碑一座,一面刻有“琴台”二字,另一面刻有1957年《重修琴台记》。其中略称:“极阁危楼,金碧辉映;名花异草,红紫纷呈。览明月于山间,良宵共乐;听歌声于湖畔,假日同游。”后又于院内建“伯牙会知音”雕塑一座,予以画龙点睛。
伯牙所奏“高山流水”古曲,则随历史的长河传承不息,原先只有一曲,唐朝时已分为两曲,据说早已流传至海外。
天下江山第一楼
黄鹤已去,崔颢不再。白云千载,鹤楼永辉。
历代黄鹤楼形制随朝代而变异:宋楼雄浑,元楼堂皇,明楼隽秀,清楼奇特。1985年6月建成的这座以清同治楼为雏形的现代黄鹤楼,坐落在海拔61.7米的蛇山西端,坐东朝西,楼分5层,高51米,外形正方,四望如一。72根大柱拔地而起,60个翘角层层凌空,琉璃黄瓦富丽堂皇,楼顶仿清楼旧制——“四方攒尖顶”。它由主楼、配亭、轩廊、牌坊组成。第一层平台,入门居中而立的是胜象宝塔,亦谓“孔明灯”,始建于元代,是黄鹤楼古址保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建筑。二层平台上有牌坊,正面题“三楚一楼”,背面书“江山入画”。南有凝翠轩,北有衢云轩,分别配有揽虹亭和瞰川亭。亭间一池中有龟蛇盘恋,龟背上一对黄鹤闲雅而立,一只低眉,一只远眺。还有一只三级连接的古铜顶,铜顶上端为宝顶攒尖顶,中部显球形,下部为莲花宝座。这是清光绪十年(1884)黄鹤楼被焚毁后,留存于世的惟一遗物。
再拾级而上,即至三层平台,主楼冲天而起,琼楼玉宇,金檐舒翼。骑楼下博风板之间,各有黑底金字楼匾一方。西面“黄鹤楼”三字出自著名书法家舒同手笔,北题“北斗平临”,南书“南维高拱”,东撰“楚天极目”。正门入口门匾为“气吞云梦”,由赵朴初题写;楹联是由刘海粟书写的所传吕洞宾之旧题:
由是路,入是门,奇树穿云,诗外蓬瀛来眼底;
登斯楼,览斯景,怒江劈峡,画中天地壮人间。
南门入口门匾“势连衡岳”,楹联是:
飞阁出重霄,环顾三楚风云,顿觉诗情来眼底;
名城留胜迹,相迎五洲宾客,常怀友谊话楼头。
北门入口门匾“云横九派”,楹联是:
鹤舞帆飞,两水浪开东海日;
楼成影换,五洲客醉楚天春。
东门入口门匾“帘卷乾坤”,楹联是:
龟伏蛇盘,对唱大江东去也;
天高地阔,且看黄鹤再飞来。
进入第一层大厅,迎面是大型壁画《白云黄鹤图》,取材于“驾鹤登仙”的传说,表现出一派黄鹤归来之欢乐景象,洋溢着神奇浪漫的气氛。画前两柱上挂吴作人所书清人旧联:
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
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
第二层大厅内,正中央壁上镌刻着由唐代阎伯瑾所撰的《黄鹤楼记》。南北两端各有壁画《黄鹤楼设宴》及《孙权筑城》。厅内陈列有从宋、元、明、清至现代的五座风格各异的黄鹤楼模型。
第三层大厅内陈列着大型壁画《人文荟萃·风流千古》,描绘出“唐宋十三名士”画像及吟咏黄鹤楼的诗词,从中你能看见崔颢,浓眉大眼,一派粗犷。他身边的是李白,还有白居易、孟浩然、王维等等。正是这样一批骚客雅士,当年在黄鹤楼头宴客会友,把酒酹江,寄情抒志,泼墨作诗。他们间或还在龟蛇二山间的江面泛舟抚琴,时而高山流水,时而大江东去,时而春草萋萋……
大厅前立柱上挂有一副清人王镇藩所撰旧联:
形势出重霄,看江汉交流,龟蛇共秀,爽心豁目,好消受明月清风,更四顾无边,尽教北瞻岘首,东望雪堂,西控岳阳,南凌滕阁;
沧桑几度劫,兴名公宴集,词客登临,感古怀今,都付与白云夕照,溯千载已往,只数笛弄费 ,酒贳吕祖,诗题崔颢,笔搁青莲。
此联写出两种时态下的两座“黄鹤楼”,应该是黄鹤楼众多楹联中的佼佼者。其上联共时态,下联则历时态。上联描写的是视觉上的黄鹤楼,下联则是叙述人们心中的黄鹤楼。而这两座“黄鹤楼”,又是一个完美的统一体。
第四层大厅系一间歇处,备有案台与文房四宝,供游客即兴赋诗题词、泼墨作画。
五楼大厅四壁一组《江天浩瀚》壁画,表现出万里长江的奔腾浩瀚和气贯长虹。厅外回廊环绕,凭栏远眺,“一上丹梯人境外”,八方烟景,尽缩眼底,令人神情俱爽。中秋之夜,在此赏明月,吟诗作对,自然别有一番情趣。
黄鹤楼主楼周围尚有60余处配套景致,亭台楼阁、塔坊廊轩、苑馆池园、雕塑、石刻,错落有致地分布于山石花木之中。其中颇具影响的当数白云阁、南楼、涌月台等。
坐落于蛇山高观山顶的白云阁,历史上曾是南楼的一个别称。当年崔颢把“白云”与“黄鹤”相联系怀古,顿觉生动。郭沫若也有“白云千载意,黄鹤为低回”的诗句。现白云阁与黄鹤楼遥相辉映,构成了作为武汉代名词的“白云黄鹤”的标志物。
位于黄鹤楼东南185米处的南楼,又名安远楼、瑰月楼、楚观楼等,它与黄鹤楼、头陀寺、北榭并称为古时蛇山的“四大楼台”。大约始建于唐代,李白、杜牧、黄庭坚、陆游、范成大都有诗赞颂之,至南宋时一度成为蛇山之绝胜,大有取代黄鹤楼之势。1985年重建的南楼,既保持古风,亦有新韵。正面檐下悬“今古一南楼”匾额,正门楹联为李铎所书清人袁太华旧联:
抱郭江流,触耳似闻仙笛弄;
凌霄楼起,举头仍见白云飞。
涌月台位于白云阁西南角约10米处,传为北宋黄庭坚贬官鄂州知府时所建,取唐代杜甫“月涌大江流”之意。
此外,一揽亭、搁笔亭、吕仙洞、跨鹤亭、西爽亭、留云亭、日照亭、九九归鹤图、岳飞亭等等,都富具厚重的人文内涵。
禹功矶上晴川阁
晴川阁与黄鹤楼“隔江楼阁两参差”,成千古奇观。在浩浩万里长江两岸,如此名楼望阁遥相呼应,绝无仅有。
晴川阁建在龟山禹功矶上,取崔颢“晴川历历”之意而名。晴者,万里晴空;川者,滔滔汉水;晴川阁者,则言自然景观开阔。晴川阁又名晴川楼,《吴光南集》写作“晴川楼”,《施愚山集》写作“晴川阁”。其实,楼与阁都是高层建筑,“楼阁碍云霞而出没”,从形制上看并无特别明显的区别。
晴川阁的历史比黄鹤楼晚千年,当黄鹤楼屡建屡毁时,晴川阁则日渐兴盛起来,其声誉一度盖过黄鹤楼。古晴川阁随禹功矶走入江心,山水与人文相融,史称“千古巨观”,“三楚胜境”,“天下奇观无有过于此者”。清代史学家刘继庄在《广阳杂记》中极推晴川楼,称其“自铁门关西上为龟山,首有楼巍然,曰晴川,与黄鹤楼对峙。楼临江东向,轩豁开爽,远胜黄鹤。盖龟山之首,走江中数百步,而大江横其下,左右无遮蔽,与市廛稍远,纵目所之,山水之情与精神融洽,无如黄鹤之散漫无章,可谓后来居上矣。”清代荆宜施道陈大文《重修晴川阁经》亦赞曰:“启朱棂,凭绣栏。天连吴蜀,地控荆襄。接洞庭之混茫,吞云梦之空阔。人烟城廊,夹岸回环,沙鸟风帆,与波上下。”
晴川阁大约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清人许汝器《晴川阁序》中有“晴川阁为前明太守范公之箴葺禹稷之词而增建”。大概是因为崔颢诗中的“汉阳树”是指当年禹功矶上苍翠挺拔的松柏,所以在修葺禹主祠时,就顺便增建一阁,并命名晴川阁。另据《从亡随笔》记载,陈济等人“永乐癸卯六月至汉阳登晴川阁”,还写下了一些诗句。陈济,江苏武进人,永乐初以布衣召修《永乐大典》,任都总裁。永乐癸卯是明成祖永乐二十一年(1423),由此推想晴川阁应创建于15世纪初期。晴川阁一出现,就以“削壁临江断,危楼傍水悬,窗飞衡岳雨,门过洞庭烟”的奇景,吸引着如织的游人,为“四方冠盖所必至者”,盛极一时。
明隆庆六年(1572)重建之后,形制更加壮观。姚宏谟在《重修晴川阁记》中写道:“压大别而庙者禹王,肘禹王而阁者晴川,雄踞上游。实与会城望江诸楼为表里。”“神览则下薄日月,傍摘星辰,南眺衡岳,北匡徽庐,偃仰赤壁,上下天门,浮光袭人,万顷澄练,信生平之大观也。”明万历四十年(1612),汉阳太守马御丙“以此为汉阳关锁,非仅供游览”,从军事角度维修加固晴川阁,遂成“巍然高阁翼其上,七泽三湘同人望”的雄伟之势。
明末农民起义中,作为战垒的晴川阁,也成为明王朝的殉葬品。清顺治九年(1652),御史聂玠、知府王泰交主持重修晴川阁。汉阳名士熊伯龙作《重修晴川阁》一诗以志其事,有“雕栏玉柱入长空”之誉。清康熙十九年(1680),江苏武进人毛子霞“雅爱晴川烟景”,为晴川阁补栽了树木,造成一派“殷勤杂榆柳,与柏相婆娑”的绿化环境。清雍正五年(1727)、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分别由汉阳知府柳国勋、杨春芳“节次修葺”。荆宜施道陈大文《重修晴川阁记》赞其曰:“三楚胜境,千古巨观,启朱棂,凭绣栏。天连吴蜀,地控荆襄。接洞庭之混茫,吞云梦之空阔。人烟城廊,夹岸回环,沙鸟风帆,与波上下。”此时的晴川阁“飞阁层轩,规模宏敞,倍胜昔时”。清咸丰年间又毁于火。
清同治三年(1864)汉阳郡守钟谦钧重建,并写有《重修晴川阁记》:“汉阳之有晴川阁也,踞大别之麓,枕长江之滨,右绕朗湖,左环汉水,梅岩、桃洞、榴塔、松亭,皆相依附。”他提出汉阳与武昌“如唇齿然”,晴川阁与黄鹤楼“如锁钥然”。清光绪年间(1875—1908)又多次进行修饰,晴川阁又逐渐恢复了原有的风貌。落成之日,汉阳知府余克衢请张之洞为之题写了门联:“洪水龙蛇循轨道,青春鹦鹉起楼台。”写出了当年晴川阁的太平景象。
辛亥首义后,在40天的“阳夏战争”中,龟山成了双方争夺的战场,在炮火摧残下,晴川阁这座古建筑,虽未全毁,但廊柱碑石,已支离破碎。1934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一场特大的风灾,又将摇摇欲坠的晴川阁吹塌。抗日期间又屡遭空袭扫射,致使整个建筑物面目全非。
1986年重建的晴川阁主体部分,以清末晴川阁为蓝本,保持其外部造型和风格。楼两层,檐两重,歇山顶,青灰色筒瓦屋面,外加抱厦和回廊,重现“削壁临江断,危楼傍水悬”的奇特风光。“晴川阁”匾额由著名书法家赵朴初题写。台阶、窗牖、扶栏、藻井,精工雕琢,以小巧玲珑、典雅隽秀见长。与此同时,相继修复禹稷行宫,重建禹碑亭、楚波亭、朝宗亭等附属建筑。至此,以晴川阁为主体,在龟山之麓的禹功矶上,建成一组殿阁参差、廊柱回护、风格清新的古建筑群。登临远眺,云影波光,一碧万顷,心旷神怡,耐人寻味。
楚王台榭控山丘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楚酋鬻熊、庄王芈侣安在?楚天楚地楚风何韵?
沿东湖长堤东行,至东岸磨山腹地,便是20世纪90年代初落成的中国楚文化中心——楚城。这座占地5平方公里的楚城,再现了古代楚国的农工商贸与民俗风情,将人们引入楚天楚地的“楚国”。
城在先秦之际是国家的象征。楚国筑城最早见诸史册的是楚成王时期。楚成王十六年(公元前656),齐桓公率兵伐楚,楚将军屈完“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御敌于方城之外。而楚国真正“筑城以为民,修廓以为君”的是楚庄王。从楚文王迁郢到平王时吴师入郢后,郢都城(江陵纪南城)修筑完备历时几十年。一门三道的水陆门也独见于郢都,是楚人的独创。磨山楚城即仿郢都古城形制而建。故进楚城须先经过水、陆两门。这一城门构造,真实地再现了昔日楚城多扼临水险要之地的特色。城墙上,双阙望楼顶端双凤背饰傲踞,透出楚城门特有之灵气。步入城门,过牌坊,越石桥,便是楚市。楚人重商,楚国首都郢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恒谭在《新论》中描绘:“楚之郢都,车毂击,民肩摩,市路相排突,号为朝衣鲜而暮衣弊。”楚市按其意而建,全长200余米,30个门面。楚市内街市错落,黄墙黑瓦红柱,青石小道吊脚楼,一派楚地风貌。楚市牌坊为一座仿古石雕牌楼,“楚市”二字系直摹于楚简,独具楚韵。漫步于楚市,人们仿佛穿越时空成为地道的“楚民”:买到的是仿楚器物、织品,品尝的是楚色楚香的面点佳肴,还可以穿戴楚服楚饰照相留念。作为“楚民”,还需用“楚币”购物消费。
走出楚市,前行百米,迎头可见两座高近10米的巨型铜雕凤标。巨凤脚踏双虎,英武伟岸,象征着楚人强悍威武、目空一切的秉性;飘逸的羽毛,雍容华贵,展示出楚人精明聪慧的一面。双凤翘首相对,双羽又似一轮冉冉升腾之红日。
透过双凤尾羽间隙,可见高高在上的楚天台。凤标至楚天台之间,是一条345级素白台阶,像一架长长的天梯,把人们引上神秘的楚天。楚国建筑曾以高台为特征。楚灵王以章华台“土木之崇高,彤镂”夸耀于诸侯,弄得鲁国国君竞相效仿,乐此不疲,居而至死。楚天台按章华台“层台累榭,三休乃至”之形制而建。345级台阶设三个间歇平台,寓“三休乃至”。楚人崇火,厚爱红色。楚天台就像一只火红的巨鸾雄踞山脊。这座外5层内6层、高36米的楚式楼台,导台累榭,大小错落,疏密有致,给人以通灵之感,吻合了楚文化空灵飘逸的内涵。楚天台依山建台两层,两侧设弧形坡道,栏板饰以云纹浮雕,似两道彩虹,让人有腾云驾雾之升腾感。通过前殿至一楼的地下幽暗通道,犹如进入阴界,领略楚人崇巫、视死如生的浪漫情怀,也体现楚国建筑“地乐惊使”的特点。而三层主楼直冲苍穹,似与天对话,把楚文化中最原始的“接通天地神人”的意境展示得淋漓尽致。登台极目远眺,水天浑然一色,甚有凭虚御风之意趣。
下楚天台,至磨山第二顶峰,一个9层高的祭台上站立着楚人始祖祝融。《汉书·五行志》说祝融“掌祭火星,行火政”,被楚人尊为“火神”,奉为始祖。这尊高8米的塑像呈黑色,这是楚人崇拜的颜色,提示了楚人神秘的宇宙观。塑像正面,作为人的祝融面向东方,双目远瞻,似在观星。他左手持斗柄指天,右手持甲骨抚地,以示上管天界之星,下辖人世烟火。祝融脚踏日、月,两侧熊熊烈焰升腾,恰合庄子“乘云气,骑日月”的境界。塑像背面,作为神的始祖则是一只怒目鼓腹的巨凤。祝融双腿下蹲,腰带下垂,喻示生殖崇拜。
由“祝融观星”下行至山谷,便进楚辞轩。内有屈原、宋玉等楚骚人塑像。高近15米、宽6米的离骚碑上,刻有毛泽东早年手书颜体小楷《离骚》全诗373句、2477字,堪称珍品。“惟楚有材”群雕,则展现了楚国近祖鬻熊立国、熊绎守燎、和氏抱璞、琴台知音、南冠楚囚、庄王问鼎、叶公好龙等楚国历史人物形象及故事传说。
走出楚城,泛舟即抵对岸湖北省博物馆,从中可一睹楚国出土乐器曾侯乙编钟风韵。这套编钟共65件,重5吨多,跨五个八度音节,十二半音齐备,能演奏出包括《欢乐颂》在内的古今中外名曲。兹地演艺人员用仿古编钟排演的《编钟乐舞》,再现了楚国宫廷宴乐、祭祀、征战、农耕等文化遗风。楚人、楚歌、楚乐、楚舞、楚风,让人恍若感到时光倒流2000多年,神游在那悠远的楚地。
木兰山“木庐干砌”
位于黄陂区境内的木兰山,不仅是传说中古代巾帼英雄木兰的出生地,而且是一处道教名胜。这里的殿宇楼阁多采用干砌方法营造,堪称一绝。明代诗人屠达曾说:“木兰为西陵最胜,盖三楚之极观。”
木兰山海拔约600米,因木兰将军出生于斯而名,自古就是四方乡人宗教活动之所和游览胜地。山上怪石陡崖,千姿百态;名贵花木,葱郁成林。七宫八观三十六殿,精巧宏丽。“木兰耸翠”为黄陂十景之一。但其中最引人入胜的是永不枯竭的磨针涧、奉祀木兰将军的祈嗣顶、木兰凯旋时朝廷赐冠之所“玉皇阁”以及好汉坡、棋盘石、舍身崖等流传着优美动人的木兰故事的地方。说起永不枯竭的磨针涧还有一段小故事呢。相传木兰的母亲为了教育女儿做事要有恒心有毅力,便长年在山涧边磨铁棒为针,后来这山涧的水长流不断,至今尚未枯竭。木兰山的主峰“第一天峰”上矗立着“玉皇阁”,还有真武殿,为道教圣地,四方朝谒者络绎不绝。“玉皇阁”与它东面山峰上的“金顶”交相辉映。在金顶玉皇阁下的山腰处,有一座古寨叫木兰古寨。
登上木兰山,经“忠孝勇节”坊,过木兰殿,至主峰玉皇阁。纵目所及,只见木兰古寨,依山就势,仿佛一条游龙盘旋在悬崖绝壁之间,连绵不断的台阶小路、错落有致的回廊亭榭,把高低各异的群峰连成一体,恰到好处地体现了道教建筑险、奇、仙的幻境。
更令人惊叹的是,这些建筑竟是干砌而成,当地人称之为“木庐干砌”或“木兰干砌”。所谓干砌,就是不用任何沙浆作粘料,完全用石块干垒,大小间压,层叠相对,彼此牵制,结为整体,颇具民间建筑特色。据传,昔年山上的七宫八观三十六殿以及所有亭台楼阁,全部用青岗石干砌而成。能工巧匠们用大小石块交错嵌压,或悬于峭壁,或耸之峰端,其建筑之宏伟,布局之奇特,委实令人叫绝。
提起木庐干砌,在当地还流传着一个十分有趣的故事。相传隋唐仁寿年间,官府广征能工巧匠修建金顶神殿。一木匠顺枫树上匾书“金殿凌空不用钉”。有一石匠路过,见后讥之曰:“木头好锯石难雕,木匠不如石匠高。”于是双方商定各自拿出看家本领,一较高低。石匠只一把锤子一个凿子,丁丁当当,横压直嵌,那些大小石块在他手中格外听话,不用水沙泥浆就干砌成了墙。木匠见状才知遇上了高手,赞叹不已。
其实,独具特色的木庐干砌,是适应木兰山地形和气候条件而形成的。木兰山地处副热带季风地区,夏季炎热,冬季严寒,四季分明,雨量偏多。若用泥沙砌墙,不能久经风刀霜剑,日晒雨淋。加上山势嵯峨,登道陡峭,运灰挑沙非常困难,故采用干砌不仅省工而且耐用。“木庐干砌”虽历经几世沧桑,但迄今仍基本保持原貌。这种建筑特色,也充分体现出当地工匠的聪明与才智。
木兰古寨始建于宋元之际,复修于清代,全长5公里,高3米,建筑于木兰山主峰海拔400米的山腰,依山就势,蜿蜒起伏,乱石干砌,坚固森严。据史料记载,1259年(南宋理宗开庆元年),蒙古大汗忽必烈攻打鄂州(今武昌)。9月间率军渡过淮水,沿滠水南下,囤兵于今黄陂境内。当地百姓由于对异族的恐惧和对外族入侵的仇视,纷纷上山,筑起了这座防御侵扰的山寨。
木兰古寨的整个寨墙都可以通行,除中寨门(南天门)外,还设有东西南北四个寨门,能攀登而上的只有东南两门,西北两门嵌于悬崖峭壁间,可望而不可及。另外,在每座寨门上都建有门楼,门楼两旁各置土炮两门,还设有滚木擂石等,以抵御来犯之敌。在古寨的西面开阔处,面对滠水的寨墙上,还筑有一座烽火台,用于监视渡滠水之敌,一旦发现敌情,台上立即点火报警,于是四座寨门便会紧紧关闭,把入侵之敌阻挡在寨门外。作为古代防御工事的木兰古寨,在历史上曾起过保护一方百姓生命财产的军事堡垒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