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娱乐平台:高考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课文示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05:40:31
高考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课文示例

高考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课文示例、

【而】

(一)          用作连词

 1、 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2、 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学而时习之

 3、 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来”,可不译。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问客曰    (《赤壁赋》)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劝学》)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吾尝终日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

7、 表示因果关系。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记游者甚众  (《游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

 缦立远视,望幸焉    (《阿房宫赋》)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妪每谓余曰:“某所,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乃】

(一)          用作副词

  1 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 “就”“于是”等。

使人复葺南阁子    (《项脊轩志》)

  2 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问今是何世,不知有汉    (《桃花源记》)

  3 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等。

以其华山之阳名之也    (《游褒禅山记》)

4可译为“才”“这才”

①度我至军中,公入。    (《鸿门宴》)

(二)          用作代词

 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翁。(陆游《示儿》)

【其】

(一)          用作代词。

  1 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他”“它”(包括复数)。

子,择师而教之    (《师说》)

2 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

而余亦悔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

  3 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及其(他们)出,则或咎欲出者          《游褒禅山记》)

  4 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院东五里           (《游褒禅山记》)

(二)          用作副词

  1 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千万”“还是”。

汝其勿悲

  2 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皆出于此乎     (《师说》)

  3 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孰能讥之乎?  (《游褒禅山记》)

(三)          用作连词

  1 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天之苍苍,正色邪?远而无所至极邪?  (《逍遥游》)

  2 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其若是,孰能御之?

 

【为】

(一)          动词

  1 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斩木兵,揭竿

昔者先王以东蒙主    

圣人之所以圣,愚人之所以愚    其惑也终不解矣   (《师说》)

泾州,甚适,少事  

  2 以为,认为。

此亡秦之续耳。窃大王不取也    (《鸿门宴》)

  3 判断词,是。

如今人方刀俎,我鱼肉。  (《鸿门宴》)

于人可讥,而在己有悔   (《游褒禅山记》)

(二)介词

  1 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身死人手,天下笑     (《过秦论》)

  2 介绍原因。因为。

慎勿妇死,贵贱轻何薄   (《孔雀东南飞》)

3介绍目的。为了。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4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

大王为此计者

  5对,向。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二)          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   (《鸿门宴》)

【以】

(一)          介词

  1 表示工具。译为:拿,用。

指叩门扉曰    (《项脊轩志》)

  2 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久之,能足音辨人     (《项脊轩志》)

  3 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沛公言报项王       (《鸿门宴》)

4在……时候

奉宣室以何年

(二)          连词

   1 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夫夷近,则游者众;险远,则至者少     (《游褒禅山记》)

2 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而”或省去。

余与四人拥火入    (《游褒禅山记》)

   3 表目的关系。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

作师说贻之       (《师说》)

   4 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为”。

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游褒禅山记》)

(四)动词   以为,认为,作为。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臣之客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于】介词。

  1 在,从,到。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赤壁赋》)

  3 由于

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愈)

  4 向,对,对于。

使人言于项羽曰 (《鸿门宴》)    

  5 被。

不拘于时           (《赤壁赋》)

  6 和,跟,同

室西连于中闺         (《项脊轩志》)

  7 比。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

【之】

(一)代词

  1 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先妣抚之甚厚(她)    (《项脊轩志》)

群聚而笑之(他们)       (《师说》)

  2 指示代词,这,此。

二虫又何知      (《逍遥游》)

(二)助词

  1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阿房宫赋》)

  2 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说》)

  3 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何陋之有?    (《陋室铭》)

  4 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荀子·劝学》)

  5 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顷之,持一象笏至    (《项脊轩志》)

(三)动词,到……去。

 吾欲之南海,何如?       (《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