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葬一年后的遗体:关于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综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8:29:01
关于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综述
            
            编者按:为配合各地贯彻落实《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和省委、省政府召开的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动员大会精神,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研究人员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及论述,进行了研究梳理。现摘要刊发,供参考。
            
            产业转移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工业革命以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此有过预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此也有重要论述,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产业转移相关问题,形成了许多有代表性的理论。这些理论和论述都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产业转移的根源、性质、路径、作用和方式。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产业转移的预见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处时代还未出现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但也陆续形成宗主国对殖民地的资本输出和国际分工,因此,他们以资本输出和国际分工为研究对象,在一定程度上预见了产业转移现象。
            1.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输出和国际分工的理论。包括三个层面:一是通过资本属性分析得出资本转移动因;二是分析了跨国公司将成为国际分工的主体;三是通过对国际分工的分析,概括了发达国家和后发国家在世界生产体系中的地位,隐含着产业转移的方向,即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本国落后生产能力。
            马克思和恩格斯发现了经济全球化执行主体——跨国公司,分析了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运行方式:生产全球化和资本运作全球化(商品资本、借贷资本、产业资本的全球化)。马克思说:现在,一切国外投资都已采取股份形式,“成立国际卡特尔,例如英国和德国在铁的生产方面成立的卡特尔,使得英、德两国的铁产量飞速增长”。可见,马克思已经充分认识到了作为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主体:跨国公司的早期形式——卡特尔的性质与作用。后来他又指出,资本输出的目的有两种,一种是作为支付手段或购买手段的输出,另外一种是作为投资为目的的输出。
            马克思的国际分工理论指出:(1)社会分工是商品交换的前提,是商品经济的基础;(2)当社会分工进一步发展为国际分工,商品价值也由一国范围扩展到世界范围,形成国际价值;(3)国际分工是国际交换的基础,也是国际价值的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指出:资产阶级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建立起以国际分工为基础的商品生产。由于机器和蒸汽的应用,分工的规模已使脱离了本国基地的大工业完全依赖于世界市场、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但是,从历史上看,国际分工还是有其进步意义的,它把世界各国人民互相联系起来,把所有地方性的小市场联合成为一个世界市场,到处为文明和进步准备好地盘,使各文明国家里发生的一切必然影响到其余各国。
            2.列宁关于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的资本输出理论。列宁认为,自由竞争时代资本主义的特征是商品输出,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特征是资本输出。垄断的发展加速了资本集中和资本积聚,大量资本集中在资本家垄断同盟手中,为资本输出提供了物质基础。垄断资本在国内控制了高利润的部门和行业,赚取超额利润,不再愿意投资于国内低利润的部门和行业,而更愿意通过资本输出到殖民地赚取更高利润。列宁晚年提出的新经济政策就包含了利用外来资本的思想,只不过由于当时的国际政治形势而没有能够充分展开。
            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分工理论表明了发达国家在分工中所处的控制地位,通过分工、交换实现产业分工和产品交换。作为发展中国家,既要认识到资本输出的剥削性质,同时也必须利用资本输出带来的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和市场机遇,促进自己的经济发展。这对我们正确认识和对待国际产业转移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关于产业转移的相关论述
            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资本输出理论进行了新的发展,提出既要认清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的剥削性质,又要充分利用外国资本发展中国经济的思想和政策。
            1.邓小平对外开放和共同富裕理论中蕴涵的产业转移思想。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指出,可以利用外国的资金和技术,华侨、华裔也可以回来办工厂,吸收外资可以采取补偿贸易的方法,也可以搞合营,先选择资金周转快的行业做起。东部沿海经济特区的设立,掀起了我国第一次承接产业转移的高潮,与之相邻的香港、台湾地区和东南亚较发达国家纷纷将产业转移至我国沿海地区,推动了沿海经济发展。
            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邓小平进一步对东西部共同发展、共同富裕问题作了系统阐述。他明确指出:“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到那个时候,发达地区要继续发展,并通过多交利税和技术转让等方式大力支持不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又大都是拥有丰富资源的地区,发展潜力是很大的”(《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4页)。这里所说的“技术转让等方式”实际上已经含有产业转移的意思。
            2.江泽民在特区建设、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利用外资中关于产业转移的论述。1994年6月,江泽民同志在考察深圳特区时明确指出,要遵照邓小平同志“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要求,更多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三来一补”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原则上不应再在经济特区兴办了,而应逐步向内地梯度转移和发展。沿海比较发达地区也应照此原则去办。
            1999年9月,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会议决议指出:国家要实施西部大开发,通过产业转移、技术转让、对口支持、联合开发等方式支持和促进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江泽民同志还指出了招商引资总原则是“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提出“发展开放型经济”、“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增强国际竞争力”等新理论,明确了利用外资的重点:“通过多种方式利用中长期国外投资,把利用外资与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改组改造结合起来,鼓励跨国公司投资企业、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逐步推进服务领域开放”、“大力引进海外各类专业人才和智力”。
            3.科学发展观关于产业转移成为统筹区域协调发展重要手段的论述。统筹区域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而产业转移是缩小区域差距的重要途径。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承接产业转移的根本目标是为了壮大后发地区经济实力,推动产业承接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2008年1月,胡锦涛同志在视察安徽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安徽
            “要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主动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不断加强同兄弟省份的横向经济联合和协作”。2008年9月,温家宝同志在《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若干重大问题》的专题报告中指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加快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的梯度转移,形成更加合理、有效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
            科学发展观关于产业转移的基本观点表明,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引进国际和沿海发达地区转移出来的产业,又要注重坚持可持续发展,避免重复沿海地区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既要注重遵循比较优势的规律,选择性承接沿海地区转移出来的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又要充分利用后发优势,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既要注重通过产业承接带动地方经济增长,又要注重通过产业承接推动公共服务领域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三、国外学者关于产业转移的理论综述
            国外对产业转移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主要从宏观与微观等不同的领域对产业转移机制进行了分析,形成了一些有价值的产业转移理论。
            1.全球价值链理论—新型国际分工下的产业转移理论。该理论由哈佛大学波特(Porter,1985)教授最早提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产品内分工的出现及发展,使世界价值创造体系在全球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垂直分离和重构,产业活动的分离和整合在更大的空间尺度上上演,价值链环节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进而导致国际产业转移产生一种新的方式—价值链环节的转移,突破了过去把整个产业移向国外的方式。
            全球价值链理论表明,产业按生产环节进行区域分工,具有不同资源禀赋比较优势的区域生产不同零部件,而在区域分工中生产总是集聚在特定区域内展开的。其启示是:承接产业转移应与培育产业集聚区有机结合,形成两者互动。一方面,由于某地的资源或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分散在附近的同类企业,为了追逐外部规模经济逐步转移至该地,并且高密度地集聚在一起形成产业集聚;另一方面,依据本地的比较优势,引进外商投资,使国外或地区外产业转移到本地,进而形成集聚。产业集聚形成后的吸纳效应又会引发新的外地企业进行转移。产业集聚区的经济竞争力显著高于其他地区,就会吸引其他地区的企业向产业集聚地区实行产业转移。这不仅包括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从分散地向集聚地转移,还包括相关专业性外部服务业和配套企业的转移。这对承接地如何培育产业集群,以及园区、集中区的开发与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2.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论。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1978)在《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一书中对20世纪60年代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跨国转移进行了初步分析。当时,国际产业转移主要发生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因而影响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就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在非熟练劳动力富裕程度上的差别。刘易斯的研究是建立在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基础之上的,揭示了发达地区转移产业、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的必然性。
            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表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产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因为欠发达地区拥有大量成本较低的劳动力要素。这对承接地如何结合当地要素禀赋优势,因地制宜,发挥本地经济特色,在产业转移和吸收的过程中确定明确的方向性,避免“跟风”,盲目引进外部产业,造成区域产业结构同构等,大有裨益。
            3.产业跨国梯度转移的雁行发展模式论。20世纪30年代,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Akamatsu,1930)提出了“产业的雁行形态发展论”,用来描述后起国某一特定产业(如19世纪日本棉纺工业)产生、发展的过程。该学说认为,在工业化初期阶段,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和技术落后,不得不向发达国家开放某些工业产品的市场。当这种工业产品的国内需求达到一定数量时,就为本国生产该种产品准备了基本的市场条件和技术条件,国内逐步掌握了该行业的生产技术,并因资源和劳动力的价格优势占领国内市场,最终实现该产品的出口,达到了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目的。由于这一行业产品的成长经历了从进口—国内生产—出口三个阶段,如果把这一过程用曲线绘成图形,在一个以横轴为年代、纵轴为市场的坐标图上,这三个阶段就如三只大雁在飞翔。因此,这一过程被形象地称为“雁行形态论”。
            产业跨国梯度转移的雁行发展模式理论表明,产业具有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后进国家、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迁往较低的地区的特征,其转移方式都是把整个产业移出;在新型国家分工格局下,价值链环节的转移在国家产业转移中逐渐扮演起重要的角色,落后的低梯度地区也可以直接引进采用世界最新技术,发展自己的高技术,实行超越发展进行反推移。这种理论对承接产业转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既要有选择地承接若干产业的整体转移,又要有选择地承接价值链环节转移,并以此嵌入全球价值链体系;既要承接制造业转移,更要承接现代服务业转移;不仅要注重吸纳传统制造业领域的转移,更要利用后发优势积极吸引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
            4.边际产业扩张的产业转移论。这一理论是由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Kojima,1978)
            在分析了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有关资料后提出。小岛清认为,按照比较成本论,一国应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从比较劣势的产业开始对外直接投资,吸引外资国则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发挥或增强其比较优势。相对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首先进入边际产业的行列。他提出了“产业移植的比较优势”这一重要概念,建议在投资国与接受国之间从“技术差距最小的产业依次进行移植”,同时“由技术差距较小的投资国的中小企业作这种移植的担当者”。小岛清所说的“产业移植”实际上就是产业转移,其提出的产业转移应按技术差距“依次进行移植”,真正触及到了产业梯度转移的实质。
            边际产业扩张的产业转移理论表明,如果技术差异过大,承接地技术水平跟不上,当地缺乏配套产品和服务,难以有效承接。但其明显缺陷在于,从承接地角度讲,如果技术差异过小,承接地就无法从中获益,难以在承接中实现产业升级。因此,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具有适度技术差异的产业是承接地选择产业的基本要求,对于技术工艺落后、产品缺乏市场、环境污染严重的产业项目,决不能因为片面追求产值规模和就业岗位,而不惜成本和代价、无选择地进行承接。
            5.产业转移的区位理论。德国经济学家韦伯、廖什是代表性人物。韦伯得出三条区位法则--运输区位法则、劳动区位法则和集聚或分散法则。他认为运输费用决定着工业区位的基本方向,理想的工业区位是运距和运量最低的地点。除运费以外,韦伯又增加了劳动力费用因素与集聚因素,认为由于这两个因素的存在,原有根据运输费用所选择的区位将发生变化。之后,廖什将利润原则应用于区位研究,并从宏观的一般均衡角度考察工业区位问题,从而建立了以市场为中心的工业区位理论和作为市场体系的经济景观论。
            产业转移的区位理论表明,地理空间对各种经济活动分布具有重要影响。企业选择区位时考虑的重要因素包括运输费用和交易成本,距离国际市场和发达地区越远,则越远离技术、信息和服务业中心,交易成本随之提高,同时产品输出到国外和发达地区市场的运输费用也越高。因此,产业转移总趋向临近地区、发达地区的周边区域。这对承接地如何宣传区位交通、劳动力资源等比较优势,吸引产业转移,具有参考与借鉴意义。
            6.国际生产折衷的产业转移理论。20世纪8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邓宁(J.H.
            Dunning)从企业的微观层面上对产业跨国转移进行了研究。邓宁用O-L-I(所有权-区位-内部化)模型来说明企业的对外投资和扩张行为。认为一国企业要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必须同时具备三种特定优势,即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内部化优势。所谓所有权优势就是企业由于掌握某种专有技术、专利、管理技能或拥有规模经济、价格垄断、各种有形或无形资产等所具有的优势;区位优势指跨国公司在投资的区位选择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包括市场、贸易壁垒、生产成本、投资气候、总体条件等五类因素;内部化优势是指企业将所有权优势保留在企业内部,通过自己使用而不是出让给其它企业来获取收益的能力。
            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表明,企业跨国直接投资或进行产业转移,三种特定优势缺一不可。如果缺少区位特定优势,一国企业就会选择货物出口的国际经营方式;如果缺少内部化特定优势与区位特定优势,一国企业就会选择无形资产转让即技术出口的国际经营方式。该理论对企业跨国投资的研究揭示出,在经济发展初期,一国基本上处于国际产业单向移入阶段;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层次和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该国逐渐走上国际化道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改变原先产业的单向移入,真正加入到国际产业转移的行列国中。这对承接地如何引进跨国公司或大企业、大集团价值链高端产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7.产品生命周期的产业转移论。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弗农(Raymond
            Vernon,1966)在《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所谓“产品生命周期”,就是说每一种产品都有自己产生、发展和衰亡的过程。弗农认为,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有三个阶段:产品新创阶段、产品成熟阶段、产品标准化阶段,不同的产品阶段决定着生产地点选择的差异。
            产品生命周期的产业转移理论从产品生命周期的角度,分析一个拥有创新产品的企业是如何从先期的国内生产逐步过渡到通过对外投资而在国外生产的,间接地阐释了产业在国家间的梯度转移。该理论表明,后发地区在产业承接过程中,要分析判断所承接重点支柱产业在国际、国内的生命周期,尤其是要认真分析研究后金融危机时代新兴战略性产业的生命周期。这对承接地如何重点承接在国内市场正处于成长期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的产业,同时加大力度吸纳新兴战略性产业等,具有重要的启示。
            四、国内学者关于产业转移理论的有益探讨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国内专家学者对产业转移理论进行了有益探讨,其主要集中在技术转移的梯度和反梯度理论(研究重点是所转移产业的技术特征)、重合产业转移理论及其相关研究(研究重点是国际产业转移趋势及其对后发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区位理论(从企业区位选择角度揭示了企业迁移的主要原因)等三个领域。
            1.产业转移的梯度理论及反梯度推移论。中国学者夏禹龙(1982)等在借鉴国外“适应理论”基础上,提出梯度转移理论。梯度转移理论主张在国家或地区经济开发中,按照各地区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由高到低,依次分期逐步进行开发。具体就中国而言,夏禹龙等学者反对“一刀切”地搬用“中间技术”。
            与此相对应的是,一些学者认为梯度理论是一种静态定位理论,会将地区的经济发展“梯度”固定在一个特殊的阶段定位上。郭凡生(1984)等学者提出一种与梯度推移论针锋相对的“反梯度推移论”。“反梯度推移论”认为,我国生产力水平呈东、中、西三级梯度态势是客观的事实,但不是生产力布局必须遵循的规律。现有生产力水平的梯度顺序,不一定就是产业发展和技术开发的顺序。落后的低梯度地区,只要政策得当,措施有力,也可以直接引进世界最新技术,发展自己的高技术,实行超越发展,然后向二级梯度、一级梯度地区进行反推移。
            “梯度转移理论”和“反梯度推移论”给我们的启示是,低梯度发展地区在积极承接高梯度地区产业转移的同时,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潜在优势,积极探索和发展自身高梯度产业,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
            2.重合产业转移及相关理论。国内学者卢根鑫(1994)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角度研究了国际产业转移问题,于1994年提出了“重合产业”的概念。“重合产业”是指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存在技术构成相似的同类产品生产部门。它们使用相似的机器设备或生产线,运用相似的技术工艺,需要相似比例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生产相似的商品。随着商业贸易和产业投资的发展,重合产业会不断出现、发育、成长和持续演变。当产业深化不能够抵消别国相对较低的成本优势时,发达国家的重合产业就只有一个调整方向即产业转移。
            重合产业理论表明,国际产业贸易与国际产业投资所形成的重合产业是国际产业转移的基础条件,而商品生产技术构成的相似性与价值构成的相异性则是国际产业转移的必要条件。这对承接地如何通过国内产业转移与承接,实现重合产业的结构调整和重组升级,具有参考价值。
            3.产业转移的区位论。魏后凯(2003)从企业区位论的角度来理解产业转移,认为:“产业转移的实质是企业空间扩张过程,也是企业的再区位和区位调整的过程”。当企业区位决策成为现实后,引起既定空间内一系列变化。企业区位决策包含了两个步骤,一是企业选择适宜的国家或城市,二是在城市内部选择适宜区位。这对承接地如何从区位理论出发,选择产业集中区,打造产业园区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此外,多年来国内许多专家学者也对产业转移进行了综合分析,形成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由于篇幅所限,不逐一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