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而过的背包:水上的“老房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19:52:21

水上的“老房子”

张七月

相城区太平镇的船民徐海林,生于船上,长于船上,“水乡的路,水云铺,进村出村,一张橹……”诗中的江南水乡,与徐海林几十年的生活差不多。阳澄湖边的水上人家,家家户户有船,就像现在村里人家家户户都有楼房一样。徐海林喜欢造船,“我从小出生在船上,见惯了南来北往的船只,17岁学木匠修船、造船,现在这门技术不派用场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一条条水泥路铺进了村里,城乡间汽车开来开去,交通运输渐渐少了船的“生意”,以前水上的工作都能在岸上进行了,船更加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也许过不多久,江南水乡的河里就再也看不到农船帆影了。

如果没有后来的造船,徐海林也许就和大多数村民乡亲一样,凭他“会做木匠”的手艺,就会去揽更多一些装修活计,或能挣到更多的钱,让全家人过上日新月异的生活。说起造船是从1997年秋天开始的。那是一个秋天的下午,他在装修工地上干活,休息时随手翻读一张报纸,一条关于苏州市抢救和保护老房子的消息,竟让他心里面不平静起来,对于水上人家来说,船就是他们造在水上的房屋呀,船上的生活正渐行渐远,水上船只面临消亡,难道这不该与老房子一样得到抢救和保护么?徐海林放下报纸,从工地上走到离家门口不远的河边。

经常是这样的黄昏时分,水上人家从夕阳下归来,几只船靠到岸上,立在船头的老人,用直来直去的声音喊着孩子的小名……但这一切都已是从前的记忆了,眼前的水面上,夕阳安静地落下来,湖光水影只是空荡荡一片,徐海林的心里有点失落,昔日的船影在他心底久久挥之不去,几乎就在那一瞬间,他有了仿制真船的念头。

三个月以后,一艘惟妙惟肖的“黄豆船”模在他手底诞生了。黄豆船过去是用来水上运输的舨船,一年四季“汗滴禾下土”换来的收成,装到船上运往各处销售。徐海林小时候常在傍晚的时候,望着“黄豆船”由远而近归来,大人总会带些糕饼、糖果、铅笔、橡皮等回来,那是孩子们充满憧憬和兴奋的时刻,也许,正是这种美好的记忆在徐海林心中挥之不去,所以他的第一件作品,就是仿造一只黄豆船。最初见到这艘黄豆船模型的,是徐海林的左邻右舍们,他们喜出望外的样子,七嘴八舌议论说“就像从前家里用过的一样”,徐海林的这只“黄豆船”,就像他们飘在水上的旧事。船模不仅展示了海林精湛的木工技艺,更是“记叙”了曾经的岁月。

初战告捷大大鼓励了海林,此后的他愈加迷上了“造船”,从仿制农船、渔船、渡船及至传统画舫等,渐渐又对古船、战船发生了浓厚兴趣。几年前在做一艘春秋“柏举之战”孙武的战船时,徐海林特别认真查阅了大量史书资料,又到苏州、上海拜访历史学者和军事专家们,在获得“初步印象”之后才动手制作。

几周时间,一艘神气活现的春秋战船展露“真容”:船高四层,前部有宽阔的平台,作战时,这里即成将士杀敌火拼的“疆场”……顶层为“瞭望台”——指挥者凭此登高望远。底层为船舱,前舱“指挥部”运筹帷幄,后舱“水兵室”众志成城;舱分内外两层,万一敌方击中外层,船体一时不致沉没,尤其船舷两侧设有8个桨位,煞是耐人寻“趣”。四个密封船舱设计合理,哪怕有一处进水,短时间危及不到整船的安全行驶,又且船底部设有多处排水孔,除每层舷缘的排水道外,从那向外挑出的遮雨檐,以及甲板上刻有防滑纹路等等,都足见制作者于细微处之精心周到。就在战船完成之后,徐海林偶然又在别处资料中获悉,“春秋战国时期的船舶一般都采用木锚”,这可又是“考证”古船年份不可忽视的关键细节呀,于是他不嫌其烦重新作了修正。

然而,船模归船模做,一家人家的日子也得照常过,他的妻子不能算不支持他“业余爱好”了,但儿子上大学开销费用大也是不争的现实,“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是多多少少中国父母的共同心愿,作为父亲的徐海林自当不例外,养家糊口的生活重担令他只能一年到头辛勤、俭朴,用他自己的话说“每天至少要赚60块钱,才够维持全家的基本生活”,只有安顿好了紧凑的“日常生活”,他才可能定下心来继续“做船白相”。为了节省开支,他做船模的材料大多是废旧利用,工作之余,他常常骑着那辆十几年的“老坦克“(自行车)走村穿乡,到处寻觅、收集早被人废弃的船板木料、坏损配件等等,破破烂烂拖回家来,经他一捣鼓一整合,立马就能“化腐朽为神奇”……徐海林的船模,就这么年复一年地一艘艘诞生了。

2005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600年前的郑和义无反顾率船队启锚远航,苍茫大海上那一艘大船名称“郑和宝船”。历史,古人,古船,息息相关。600年后对这段历史、这位古人和这一种坚毅不拔的意志的最好纪念,就是复制一艘“郑和宝船”,而承担这项“大工程”者又是徐海林。

大家都相信徐海林有一手仿制真船的绝技,但真要仿制“郑和宝船”,“蓝本”从哪里来呢?谁也没有见过真的郑和宝船,从来也没有过关于郑和宝船的详细记录,那些对郑和七下西洋有过专门研究的专家学者们,提供的也只是从史籍中零零碎碎的描述。为此,徐海林首先要像大海捞针一样,去寻访“知情人”搜集各种有关郑和宝船的资料,然后从这些支离破碎中去想象“宝船”的模样……为了省些钱,他骑车去沙家浜,去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船史研究会”,以及“江苏省郑和研究会”的船模制作中心,反正想方设法收集更多一点资料。

仿制古船没有手艺不行,但是光凭手艺又远远不够,徐海林进入了一种身临其境的状态,他甚至觉得自己就是明朝人了,是跟随郑和一起飘洋过海的一名水手。他专门去了一趟太仓和南京,南京是当年制造郑和宝船的地方,太仓则是郑和宝船入海的港口,他要以仿真宝船向今人讲述一段历史的故事。

在仿制郑和宝船过程中,徐海林吸取了自己造“鉴真东渡船”的教训。记得开始造“鉴真东渡船”时,也是没图没影。他最初是照着“东渡牌”香烟的烟标制作的,自己看看倒也像模像样,后被一位集邮的老先生看到了,说“鉴真东渡船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老人提供他一枚1980年出版的鉴真东渡纪念邮票作“参照”,徐海林依此邮票重新构画设计,这才制成了一艘比较逼真的“鉴真东渡船”。

据说,造一艘船至少100多道工序,而徐海林当年跟师傅学艺时,一道一道工序,师傅一句一句口授的多,真正本事全靠自己“死记活做”摸索出来的。现今徐海林仿制船模就是凭当初学艺打下的扎实基础,融入多年积累的经验和技巧,以及自己对现代科技的认识理念进行“起承转合”,“因为古船幸存的特别少了,我需要到处去寻访,去嘉兴看红船,去太湖看帆船,去江阴看渡江第一船……”一般人做船模都用胶水粘合,徐海林的仿真船却也按部就班进行“制造”,巧木匠先将一块块木头“配件”做好,真船上的船橹由橹板、橹床、橹销、橹钩组成,他的船模亦然工序“健全”,用两只定榫和一个橹垫构成,因此,他的一艘艘仿真古船都能放置水面“航行”,一样乘风破浪。

徐海林制作郑和宝船“工程”,正井井有条地进行着,用不了多久,一艘从明朝风尘仆仆驶来的古船,就要停泊在历史故地的港口……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幕激动人心的情景;而对徐海林来说,这不过是仿制古船中的片段章节。虽然各地专家对此“船型鉴定”尚有争议,有说传统船型应该是平底的,也有认为,郑和宝船出海远航行驶在风浪里,肯定是尖底的,等等。但徐海林既然能做,那些平底、尖底的争议,对他来说似乎无关紧要,他只想通过复制郑和宝船让今人重温历史,铭记郑和七下西洋的一种精神意义。

能建造“郑和宝船”的徐海林,渐渐开始小有声名了,各地常有客商找他“洽谈项目”,但他仍旧是一个忠厚本分的木匠,只晓得“做自己欢喜的生活”,不懂“轧闹猛”。苏州枫桥建立一家船模陈列室,一年付给徐海林几百元钱,就“租”定了他近年制作的二三十条船,这么便宜的买卖,徐海林照样笑嘻嘻地答应了,能让更多人看得见自己做的船,就是他最大的欢愉和满足,“都是旧木头做的船,不值啥铜钿的。”难怪他们家的日子依然过得那么清贫,但他心里却很充实。

徐海林是造船的木匠,前些年做仿真船“消遣”,现今又难得造起了大船,这种“轮回”不是原来工作的重复,而是一个崭新的开始。他曾经跟随苏州一批民间艺人到枫桥景区参观,来到“枫桥夜泊”景点时,大家看到河上一只有点破旧的小铁船,很难想象这就是唐朝“夜半钟声”里的客船?!如此诗意盎然的情景一遇眼前这般窘境,让大家心里有点别扭之感,于是,有人提议徐海林“建造一艘唐朝客船”,为名闻中外的“枫桥夜泊”增色。就是这样一段缘由,这样一种情怀,让徐海林有了跃跃欲试的念头——枫桥夜泊一只小铁船,使这位会造船的苏州人觉得很没面子,他感觉自己有一种责任。

徐海林回到村里,大家听说他要为寒山景区建造“唐朝客船”,都积极得像做自家的事情一样,原本都是水上人家的他们,虽然船已“退休”,但总还留下一些船用的“零件”,有人把自家的船篷、船橹之类拿给海林“或许有用”,于是徐海林家像开了“博物馆”。他一件一件地挑选,拆卸旧船板,特别是船的龙骨部分,更加是小心翼翼,唯恐一不留心,损坏了这些再难觅见的宝贝。

日以继夜,废寝忘食,一艘古色古香的唐朝客船终又完成了,前舱、中舱、后舱三部分舱顶都安有遮阳防雨的船篷。中舱两侧各有5扇木雕花窗,与后舱连接部分是精致花纹的落地长窗。客船采用传统的双橹,船舵以优质枣木制造……一眼望去,仿佛置身于幻化了的“唐朝”:寒山寺,张继,《枫桥夜泊》诗,融合一体真叫“珠联璧合”了。唐朝客船造好后,徐海林手头仍留下了几件“旧物”,包括以前船上的生活用品,他想把它们收集起来,放着闲下来细细“品赏”,时常会回忆起从前水上的日子。

“如果不再有意识进行保护,江南水乡的船舶快要失踪了,所以我想到做一些仿真古船,为了让大家不忘记这些古船,曾经在各个历史时期起过很大作用,保留一点民间地方特色的东西,也是很有意义的。”这些话发自徐海林的心声。待手头接下的活“结结清”后,他一心想建造一座古船陈列馆,收集一些旧船实物和从前的造船工具、船用部件以及水上生活用品等;然后再制作一批古船、名船及其江南水乡的各式运输船只——他把这些称作是“水上的老房子”,他的家就是“老房子的营造工场”。可能的话,徐海林还想造一条过去才子佳人聚宴的“画舫”,不过他想做得大些,停泊于阳澄湖上,供南来北往的旅游客人观光、休闲……相信他志在必得,美好心愿一项一项都能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