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默示录ovabt:世纪光棍节的狂欢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启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2:14:40

世纪光棍节的狂欢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启示

2011年11月15日 07:23
来源:福建日报 作者:郭文婧

 

2011年11月11日,6个1连在了一起,被称为“世纪光棍节”。“万人相亲会”、“告别光棍”、“11日当天全场1折抢购、部分商品买1赠1、全场5折包邮”……商业的参与,让“世纪光棍节”呈现出了狂欢的局面。一些在国外留学的中国学生,更是将这一国产节日传播到了异国他乡。

光棍节,这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节日,这是一个非官方认可的平民节日,这是一个由校园谐趣的小众节日发展成的社会性节日,这是一个由无文化内涵发展成民众狂欢的节日……不管你对光棍节持何态度,你都必须承认它已经发展壮大了,已经成气候了。把光棍节作为一只麻雀,解剖一下,对我们复兴传统节日文化是不无裨益的。

光棍节基于婚恋难题的社会现实,启示我们节日的本质在于人性关怀。由于婚恋观的变化、房价等现实因素,造成大批“剩男”、“剩女”,以及“主动单身”一族,壮大了光棍节的“群众基础”。虽然光棍们压抑心头的无奈,喊出“我光棍,我骄傲”的口号,但他们实际感到“鸭梨山大”,精神世界需要抚慰。恰巧,相亲、成亲、约伴的各种活动,商业的折扣,在某种程度上给予了他们精神补偿,所以就狂欢起来了。而我国的传统节日,无论来源如何,是为了纪念,抑或是为了团聚,本身都含有人性关怀的要素。可我们在抱怨一些传统节日氛围越来越淡的时候,多是从文化的角度在坐而论道,人性关怀重视不够,没有怎么给生活添加色彩和情调,这是应该反思的。

光棍节借助网络、短信、商业的载体,启示我们复兴传统节日文化需要与时俱进。光棍节之所以诞生,是源于大学生的谐趣联想;光棍节之所以发展,是源于人们的自觉行动;光棍节之所以产生影响,是因为网络、报刊、电视等媒体的参与;光棍节之所以产生狂欢,是因为商家的参与。如果没有这些讨论以及新载体的运用,光棍节可能也就没有了今天的声势。我国的传统节日,拘于传统的习俗程序,比较缺少创新,缺少生气,清明节就是上坟,端午节就是吃粽子,中秋节就是吃月饼,春节就是等着看联欢晚会……没有与时俱进,慢慢地就少了时代感,少了吸引力。即使放假,也难以改观。

光棍节的覆盖面突破光棍这个群体,启示我们复兴传统节日文化需要扩大受益面。现在的光棍节已经不再是光棍们在自娱自乐了,结了婚的人来纪念“告别单身”,来分居一日“重温单身”,商业活动更是全民受益,这就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了光棍节中,无形中扩大了光棍节的影响。而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为了突出特定的含义,只是让部分人受益,妇女节只是妇女放假半天,青年节只是青年放假半天,儿童节只是儿童放假一天……结果部分群体折腾不起来本属于他们自己的节日,其他人群在羡慕中消极以待,结果所谓的节日,就是特定人群度过他们的“假日”。实际上,全民的参与,更能烘托节日的氛围,能让更多的人受教育,更能凸显特定人群的节日主体感。

是的,我们可以说光棍节缺乏文化内涵,而这正是需要我们假以时日赋予的;但有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却没有节日感觉,如果只是对光棍节斥以简单蔑视就不应该了,而应该从中获得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