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仕鹏老婆生孩子了吗:(十三)中国特色美食雷倒美国议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2:34:27
中国特色美食雷倒美国议员 (2009-11-14 23:50:04)

     不好意思,前面的博文讲了上厕所((十一)美国议员在中国上厕所的尴尬经历),这里讲吃的,好像颠倒了顺序,管他呢,反正都是人生大事,才不在乎哪个在后,哪个在前,就像不知道是蛋生鸡还是鸡生蛋,各位的留言和主意,我没有一个个回,但大家的出的主意,都记铭刻在我心里:除牢记出门带纸外,实在没带时用围巾,用袜子,还有用手,用水洗。。。。看来,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是硬道理。

  在来中国之前,第一次来中国的美国议员查了很多中国的资料,当然包括中国的饮食文化,特别是在《探索》节目中,经常看一些关于中国吃的内容,在从纽约到北京的飞机上,我们就有好多的交流,他们问了我好多问题,其中,有中国人吃的很多奇奇怪怪的东西,议员们心中充满了向往和好奇,奥巴马来中国是不是也这样的心情?

  

哎呀呀,这是什么东西?乌龟和带头的鸡在一起?尽管他们有思想准备,还是吓了一跳,在我们中国文化中,吃鸡吃鸭吃虾,凡是吃动物,都要连头连尾才是完满,才是新鲜,老美可不这样看,在美国老美的超市,所有动物的东西,都只有尽肉,他们不吃动物的内脏,肝,心,肺,肠,通通不要,脚,舌头,头全部扔掉,在华人的超市,这些东西都很便宜,猪肝每磅0.69美元,猪心每磅0,99美。。。。。我们在美国华人超市买这些东西,便宜得眉开眼笑。

还是勇敢一点,如乡随俗,不就是乌龟吗?不就是有头的鸡吗?先看看,研究研究。有时我们故意给他们乱翻译,把海参翻译成海里的黄瓜,把切为块状的猪舌头说成是精牛肉等等,让他们吃了好多平常不吃的东西,但我们团长的助理,那位最年轻的小伙子米图,是信伊斯兰教,不吃猪肉,我们很尊重他的信仰,每餐吃饭时都要问清楚,哪一样菜里有猪肉,坚决支持他的意愿。其实,每天我们的行程都很紧,我们吃饭时都是一种带工作性质的吃饭,餐桌上的气氛,很多时候都很严肃,还要有中英文翻译,但我们还是要用根据不同的环境,用中英文开不同的玩笑。

哈哈,有意思,中国特色的饮食文化,在电视书本上看到和摆在面前的实物,感觉真的不一样,好奇,兴奋。我们还得意的告诉老美,不是经常好奇为什么中国人吃那么多东西又不胖?还看不出年龄?这就是我们的秘密。

啥玩意哦?鸭脚?嗯,这样吃法?人生第一次被鸭脚震住了。

议员友好访问团的团长奥迪兹,来中国多次,习惯了中国的饮食文化,吃鸡时,我们推荐他先带头示范,看看,他的表演,不就是鸡头吗?谁怕谁?来亲一个。

把猪也弄成这样美丽?有头有尾,还有一双火眼。

这两位,第一次来中国的老美,他们刚来时不会用筷子,看看,多熟练,操练得不错哦,他们经常在吃饭时表演他们的用筷子技巧。

嗯,又来啥子东西?反正在中国总是不断有新奇。我们一行人中的秘书长郑其蓉有时故意要“害”公鸡议员,乱翻译好多吃的东西,他吃后很生气,又后悔又没办法,所以每次他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时,都要小心谨慎,三思而行,想要搞清楚,就问看起来比较可信的李建伟主任。

鸭舌头,中国人真厉害,哪里来那么多鸭的舌头?我们告诉他,中国有一特种鸭,长好多舌头,人生又一次开了眼界,我们都鼓励他大胆尝尝试试,发扬大无畏的中国革命精神,不就是吃鸭舌头吗?又不是上刀山下火海,更何况,按中国人的饮食文化观点,我们告诉他,吃什么补什么,吃了舌头,会口齿伶俐,他以前是律师,又要做议员到处演讲,吃舌头就更有必要,有利于他的竞选。

做个纪念,给鸭舌头拍张相片,一定要拿回去给美国朋友看看,让他们长长见识。

这下不会像前面公鸡议员那样((三)美国议员第一天在华 闹出大堆笑话),把煎饼当成纸巾了。

  米图是巴基斯坦的后裔,每次吃饭时,都要搞清楚吃的是不是猪肉,我们再开玩笑,也不会在这个问题上害他,这是他神圣的信仰。

  好多中国特色的吃法,可以翻译成美国现成的东西,我们的馒头夹肉,就是美国的三明治,大家都好理解,宾主都高兴。

不好意思,错把烟灰缸当成了汤碗,拿来喝点汤。

 

 我们这一行,有了公鸡议员多了很多的开心和快乐。

 在美国,枣子的英文叫Dade和另外一个单词Date(约会)一样的读音,我们就开玩笑说他在中国喜欢约会,并且我们还要告诉他女朋友,为了证明他不是真正的约会,所以他要求我专门给他拍了一张吃枣子的照片,我说,要给我封嘴费哦,不然让他好看。。。。。

 中国的饮食文化真是精彩,让美国议员大大开了眼。。。。

   写这篇稿子时,心里忐忑不安,怕被人骂我们到处吃喝,其实,这年头哪个还在乎吃一餐饭哦,何况我们马不停蹄,好累哦。但觉得这也是中美文化交流的一种,就像我们在美国当老外时一样,也很有趣,忍不住写出来跟大家一起分享。

    还有一事不好意思,我们团的行程早就结束了,只是我还在中国休假,我的博客没有跟上行程,见谅。

    

    我还是要为我写的书打打广告,这是我的第一本书,关于我在美国采访的一些经历和故事,已经在中国出版,希望博友们喜欢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