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包失而复得:我看社会主义(修改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1:55:38
作者:博者不知者不博 提交日期:2008-7-21 11:11:00 前 言
  
   为了拯救贫穷落后、一盘散沙、备受凌辱的国家,中国知识分子引入了共产主义理论,并把它变成了社会现实。事实证明,毛泽东时代的社会主义制度在凝聚国力、民力,改变中国落后面貌上发挥了巨大作用,较之印度的民主制度更显优势。但它过于理想化,否定世俗的个性解放和个人快乐,以绝对的集体主义作为哲学基础,走入了极端,频临绝境。从世界历史进程看,它貌似先进,实质上却是一种较为落后的制度。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打开集体主义的笼子,放出被囚禁的个性,社会活力骤然爆发,像核裂变一般。个性解放的趋向同世界发展潮流前所未有的合流,国家和社会现代化进程明显加快。
  
   现在的社会制度也许已不是那些怀旧的人们记忆中的社会主义,但无可否认,这种制度更人性化、更现代、也更有活力。任何制度只要有利于民族崛起,有利于人民的自由和幸福,有利于人民民主,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就是好制度,我们期待这样的社会主义到来,就是将来的演化失去了社会主义的面目,那也未尝不可,我们更看重的应该是制度的实效,而不是意识形态化的所谓主义。
  
   本文试图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发展来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如此重大问题,纯属个人观点。对否?错否?皆出于至诚!好长的文啊,多枯燥!很对不起哦,感谢忍耐读完的朋友,更感谢思考留言的您!
  
   此文三次在强国论坛修改重发说明强国论坛在胡总视察后开明了很多,大胆了很多,敢于直面和发表对社会主义的批评;也说明本文中的改良主义元素能被主流思想接受。今再作修改以飠天涯读者。
  
   1
  
   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人的完全解放和自由,这是马克思理论闪耀的最具吸引力的人性光辉,也是对人权最彻底的宣示!实现这一伟大理想的社会就是人类大同的共产主义,而社会主义则是从资本主义通向共产主义的过渡桥梁。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人类前所未有的进步的有效率的生产方式,它的充分发展,必然消除封建、愚昧和经济落后,带来社会、政治、文化和经济的全面发展,这样也就为人类进入更高级的社会阶段提供了物质和社会基础。马克思同时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前所未有地高效地生产着更大的社会不公平,造就了庞大的有组织的有觉悟的被剥夺的群体,从而也为推翻私有制准备了掘墓人。这样也就为社会主义革命准备了另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所以,马克思推断,社会主义革命首先会在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取得成功。
  
   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革命必要条件的论断是他理论“右”的基因,是他的条件论;而他对私有制的否定和公有制的向往则是他理论“左”的基因,是他的“理想国”。二者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两面,不可或缺。
  
   2
  
   政治、经济、社会落后的俄罗斯首先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毫无疑问,俄国革命跨越了资本主义阶段。这意味着什么呢?
  
   首先,这意味着俄国没有经过当时最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洗礼,没有能继承经过充分发展的资本主义的物质遗产。当然,生产力的发展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式的生产得到弥补。事实证明,在发展科技和经济上,胜利后的初期阶段,苏联模式确实有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优越之处。这个阶段,正是苏式社会主义向世界展示魅力的最好时期,也正是中国模仿俄式革命和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全面大发展的时期。可是,当制度红利消耗殆尽的时候,僵化的弊端、缺乏激励的弊端渐渐显露,每再前进一步都步履维艰。
  
   其次,俄式的跨越还意味着社会没有得到充分发育。由于革命人为的割断了历史的连续性,公民社会和政党、国家权力的组成形式的演进戛然而止。少数精英人为的制度设计取代了历史的自然发展。他们试图在荒漠的落后的社会原野上建立“理想国”,结果是令人感概万千的悲壮。精英可以领导潮流,可他们不能超越历史!
  
   在创建苏维埃国家的过程中,列宁和他的后继者经历了最初的宽容到全面向左的转变。从开始批判地接受资本主义的某些优点,到最后彻底否定资本主义,否定世俗化的个人主义,否定市场条件下的自由竞争,提倡和崇尚集体主义,在经济上实行彻底的公有制和严格的计划体制,在政治上建立全面的一元化,在组织上实行集权体制--民主集中制。
  
   政治、思想、文化上的一元,政党和政权组织上的集权体制,社会经济学意义上的对个体私人占有彻底否定的集体主义,经济组织方式上的反市场化构成了苏式社会主义的四大基本特征。
  
   一元意味着排他的政治、思想和文化专制,集权往往直接通向极权。具有一元和集权特征的政权是一种超刚性的组织结构,缺乏应对变化的自适应能力,对外力的每一次撞击,都是更收缩地刚性化。由于其没有给体制外和体制内的反对声音以合法的表达渠道,从而使组织丧失了自我反身、自我调节和自我更新的功能。也使得组织内部积累的破坏力量长期得不到释放,最终导致总爆发,导致组织的坍塌和崩溃。对市场和个人主义的否定意味着否定经济法则,否定社会活力,否定效率;对于当时落后的俄国,还意味着个性解放的进程刚刚开始就被阻断代之以集体主义,意味着社会多元化进程刚刚开始就被阻断被强制地导向单色化。
  
   列宁式的社会主义,在整个社会层面取缔了其它非人民的政治力量的存在;在人民内部,形式上是“虚拟”的人民当家作主,实践中却是自上而下组织任命的官员专政,人民的权力无法充分表达。在经过最初阶段的清明之后,执政队伍特权化、官僚化日益严重,特权阶层亦公亦私,贪权谋私利。共产党在推翻了“三座大山”后,在自己的组织内又异化出一个新特权阶层。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离共产党人追求和承诺的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当家作主越来越远。在和资本主义的竞争中,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权状况饱受西方世界抨击,也引发本国人民的强烈不满,执政的合法性遭到道义上的根本质疑。
  
   从面对发展落后经济的挑战,面对资本主义敌对势力的挑战,应对生与死挑战的角度来讲,列宁们当时的政策选择也许是合理的。可正是这种基于历史条件的合理性割裂了马克思理论左和右的统一,使社会主义走入了左的极端。列宁式的社会主义发扬了马克思的革命理想,却放弃了革命的条件论,是左倾版的马克思主义。“左”的是脱离实际的,实践证明了它的不可行性。在最初的辉煌之后,由于自身缺陷无法克服,潜在的致命“病毒”发作,列宁式的社会主义制度最后遭到彻底失败。社会主义运动遭受空前沉重的打击。
  
   那么,到底还有没有其它的社会主义道路可走?如果有的话,那必然是建立在对列宁模式四大特征否定的基础之上。社会主义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对列宁模式进行彻底的变革。
  
   3
  
   中国的社会主义复制了列宁创建的苏联模式。纯正的公有制、计划经济、党的一元化领导、民主集中制,完全一个苏式的翻版。因此,胎里带着列宁主义几乎所有特点也包括它的左的基因。
  
   由于当时的中国是极端贫穷落后的半封建的小农经济社会,中国的社会主义化较之俄国更缺乏社会经济基础,小农经济汪洋大海里的人离社会主义新人的距离有万里之遥;由于中国共产党斗争的环境异常残酷,党的纯洁化和纪律性也更严格,权力也更加集中;长达几十年对底层民众的动员,加深了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使得党更带有民本、草根的色彩,对代表权力、文化和财富的主流社会精英阶层有天然的敌对;从小到大、以弱胜强的成功奋斗历程,也使得唯意志论在党内有广泛的市场,后来发展为不顾客观条件的生产大跃进和文化大跃进。总之,在苏式左的社会主义之上,中式的社会主义又叠加上了更左更脱离实际的中国元素。因而,也更意识形态化,共产风暴也来得更猛烈。
  
   象苏联一样,胜利后初期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是丰硕惊人的。党自豪,人民振奋,国际上惊叹!可是,不切实际的左的激情政策很快就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最初的重大挫折,引发了党内外的强烈不满。六十年代初,党内务实派试图对苏联模式加以修正,推行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收到显著效果。可是,由于引入部分私有制和激励政策,肯定专家学者的作用,有限的发挥市场的作用,这些向右转的政策,加上干部队伍迅速向旧式官僚复归出现的特权现象,严重触动了列宁模式的根本,触犯了共产党基本教义的原则。随后,一场更左倾化的运动象飓风一样席卷而来,左派领袖发誓要荡涤这一切 “牛鬼蛇神”,以确保社会主义的纯洁!这就是集世界“左”之大成的文化大革命!
  
   文革时期,极左的社会主义走向顶峰,也走到了它的尽头。斗私批修,割资本主义尾巴,破四旧,批孔子,批走资派,批反动权威,批臭老九,“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政治的高压,使得个人的思想和活动被禁锢在前所未有的政治和道德藩篱中。为了应付不能达到的道德要求,整个社会彷佛戴上了一个虚假的理想主义面罩。普通人借着这个面具,偷偷摸摸地谋着小私小利,野心家则打着红旗反红旗,干着损人利己的勾当!而在公有制经济那里,效率低下,原本寄予革命厚望的农民和工人兄弟消极怠工。僵化导致活力不足,国民经济频临崩溃的边缘。
  
   毫无疑问,毛泽东式的极左社会主义连同他发动的文化大革命是彻底失败了,落幕在历史悲壮的烟云中。它的悲壮是因为它无私无畏为了人民,它的悲壮是因为它所做的一切是为了纯洁的理想,为了寻求社会正义!它革资本、知识特权的命,得到的公平却是全社会的赤贫;它反对个人主义,却带来的是消极怠工和全社会的低效率;它抱着焕发社会创造性的愿望,却恰恰扼杀了鲜活的创造因子……呜呼,哀哉!!!
  
   文革充分暴露了左的危害,使人们认清了左的实质是对社会主义的破坏,形左而实右。文革中暴露出的毛式社会主义的缺陷,也使人们看到了乌托邦的一大二公的社会主义面临的空前危机。对文革的反思和批判,使党内外变革图存的声音逐渐成为主流。否定之否定!共产党内务实的路线又一次占据了主导地位,从此掀起了社会主义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变革大潮。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开始了它的元年,跨入了探索发展的伟大征程!中国的改革比早三十年进入社会主义的苏联早了整整十年,这不能不说是拜极左的文革所赐,可以说是文革的失败挽救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历史有时充满了诡异的戏剧性。
  
   4
  
   三十年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不断解放思想,破除教条的束缚,排除左的干扰的号角声中曲折前行。在所有制上,放弃了全面的公有制,从允许个体到允许私营企业到引入三资企业到立法保护公民财产权;从包产到户到分田到户到取消人民公社到集体企业产权清晰化;从国营独大到国退民进到抓大放小到国有、民营、三资三分天下;从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政府直接管理企业到企业承包到实行企业经营责任制到公司股份制改造;从价格管制、计划分配资源到放开市场价格、取消计划到利用经济杠杆宏观调控市场;从打开国门允许人员、资本、资源国际间流动到加入WTO、参与全球化国际竞争合作;从单纯的外贸、生产到参与全球资源购并到加入国际金融体系……这一系列变化,都体现了市场化和私有化的改革取向,在消灭、抵制和批判私有制和资本主义魔鬼几十年以后又一次自信的打开了潘朵拉盒子。
  
   根本的变革带来了堪称伟大的成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保持了三十年的高速增长,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又一个奇迹!对中华民族来讲,在落后近两百年后,赶上发达国家,迎来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景第一次来得如此真切!世界步入了的中国崛起的历史新时代!
  
   三十年的成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左和右的对立统一回归的结果。市场化和私有化的改革是对列宁式社会主义的两个基本特征从根本上的否定。
  
   引入私有制构成了对毛泽东式社会主义、列宁式社会主义的挑战,也构成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挑战,马克思虽然肯定资本主义的功绩,有资本主义发展是社会主义革命必要条件的论述,可他并没有说要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已经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下重头来补资本主义的课。所以,中国当下的社会到底是什么制度呢,还能不能称为社会主义?应该用什么样的理论作指导?要不要放弃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实在是个天大的课题!回避它不行,因为总会不可避免地遇到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遵循它也不行,它已经显得不合时宜,它的许多教条,已经对进一步解放思想、跨越改革深水区构成障碍。共产党内部应该就此展开讨论,形成共识,不妨搞一个一定层面的决议。但有一个原则,无论怎样选择,都应该符合实际,都应该服从民族崛起的大局!其实,社会主义就是寻找和实践社会正义的主义,只要遵循这个原则,就可以称为社会主义,并不一定非得是马克思所讲的社会主义。假如真的按照马克思所说的完成了革命,社会主义就真能过渡到共产主义么?我看也未必!把共产主义的信念当作理想是一回事,可当着一条真实的道路来走那要格外的谨慎,弄不好又是一个乌托邦的陷阱。
  
   在经济领域,应该继续坚持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不动摇,完善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规范经济秩序。与此同时,在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则下,维护社会公平,制止社会过度的两级分化(适度的两极分化是效率的条件),实行保护弱势群体的福利主义的财政政策。
  
   5
  
   民族复兴是中华民族最大的政治!发展是硬道理!在未来二十年的机遇期,维持社会稳定,保持经济较快增长,迅速赶上发达国家,是我们的首要战略抉择!我们现在的举国体制在力量动员上有巨大的优越性,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能够减少改革阻力,能够保持社会稳定大局,三十年来的经济奇迹有赖于此。关键一点还在于,在西方主导世界的背景下,举国体制能带领民族冲破遏制阻挠,奋勇崛起,捍卫国家利益!因此,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要保持发展态势仍然必须坚持这一体制。
  
   但是,坚持这一体制不等于不改进。从现在开始就要立即针对它的弊端进行坚决的适度的改革,不能等到积重难返时被迫改革,那时已经被动了。侥幸、畏难、不作为都是十分有害的。当初苏东国家就是这样错过了改革图存的机会。
  
   这种体制的弊端首先在于,由于没有给体制外和体制内的反对声音以合法的表达渠道,从而容易使组织丧失自我反身、自我调节和自我更新的功能。适度的组织、思想竞争是组织保持活力的条件。
  
   这种体制的弊端是权力过于集中,党在行政、军事、司法、教育、舆论等几乎所有社会领域都保持着强大的权力,造成上强下弱,国强民弱,党内强党外弱。公民的许多权力和自由得不到保障,公民社会得不到很好的发育,公民自治无法实现,这显然和社会主义要实现的人民当家作主的目标相背离;权力过于集中导致社会无制约权力的有效制衡机制,在追求富裕生活的时代环境下,没有约束的权力必然导致寻租;目前,腐败已形成普遍化、公开化、潜规则化的局面,并且正在从政权机关向学术、文艺、教育、医疗全社会各领域蔓延;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权力和资本结合形成的权贵资本主义,权力和外国势力结合形成的卖国的买办资本主义,不仅会造成不正当竞争,还构成对国家和民众财富的掠夺。
  
   权贵阶层垄断的后果,使社会机会不能通过平等竞争获得,这将使市场规则失去作用,社会将变成不公平的社会,民众将会有普遍的挫败感,将会把愤怒投向执政党,将期待有更大的改变!假如真的到了那个时候,恐怕任何一个政党都抵挡不住民意的洪流。
  
   所以,应该加大政改力度,以适当分权,培育体制外的权威制衡力量,形成多元的权力结构,树立法制权威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落实党内民主,实行重大事项票决制代替民主集中制;实行地市级以下人民代表直选,重大决策实行人民代表审议制;落实司法独立,在司法机构不设党组织,聘请社会知名人士参加和领导司法机构。建立独立的舆论力量,放宽直至取消新闻管制,使舆论力量真正获得独立监督的地位。
  
   对政治、思想、文化和舆论的控制会窒息民族的创造精神,造成民族思想、文化的贫脊和荒漠化,没有思想文化的复兴,就不会创造出领先世界的优秀文化和价值观,也就没有思想、文化的国际主导权,就只能是跟在别人屁股后面的洋奴文化,在世界上就只能是附和、挨批的角色。政改应该放弃政治思想、文化上的一元,提倡百家争鸣,承诺不因言加罪,鼓励思想和文化创新,形成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中华民族也要有美国外交学会式的智囊组织。不管这样的组织在大陆、港澳台还是国外。可以按照自愿和爱国原则建立民主和人权论坛、国家统一论坛、北京共识论坛,定期组织大规模的有声势的学术研讨,凝聚海内外华人的共识,形成广泛的国际影响,提高中国政治和文化的世界认同度,借以提高软实力;加大对社会科学的投入,对一些敏感政治课题放开研究,带动全民族独立精神的提升和文化的复兴。
  
   建立民主政治是对列宁式、毛泽东式社会主义的致命缺陷的根本修正,是社会主义革新图存和保持生命力的迫切需要。党应理直气壮地向世界宣示,对民主和人权的追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体制的建立,将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起,构造出完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华民族的复兴是包括以民主制度为主体的现代政治文明、现代经济、现代文化在内的全面复兴!仅有经济的复兴是不够的,经济振兴应该前行,可仅有发达的经济必不能持久,真正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必然是政治、经济、文化均衡发展的社会。当含有丰富内容的,包括硬实力、软实力在内的北京共识真正成为世界独树一帜,具有国际决定影响的强大力量的时候,当中国的文化现象为大多数世界公民争相效仿的时候,就可以告慰一百多年来奋斗的先辈们:中华民族已经迎来伟大复兴,重新领先于世界。
  
   中华民族实现全面复兴的伟大时刻,同样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历史性胜利的伟大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