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梦见车被砸了:“十一?五”云南农村经济发展成就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23:28:07

“十一•五”云南农村经济发展成就

更新日期:2011-1-24 10:57:46索 引 号:530000-011596-20110124-0007
名 称:“十一•五”云南农村经济发展成就
  
/* Generator: eWebEditor */p.MsoNormal, li.MsoNormal, div.MsoNormal {margin:0cm;margin-bottom:.0001pt;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size:10.5p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p.MsoCaption, li.MsoCaption, div.MsoCaption {margin:0cm;margin-bottom:.0001pt;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size:10.0pt;font-family:Arial;}p.MsoBodyText, li.MsoBodyText, div.MsoBodyText {margin-top:0cm;margin-right:0cm;margin-bottom:6.0pt;margin-left:0cm;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size:10.5p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p.MsoBodyTextIndent, li.MsoBodyTextIndent, div.MsoBodyTextIndent {margin-top:0cm;margin-right:0cm;margin-bottom:6.0pt;margin-left:21.0pt;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size:10.5p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p.MsoBodyTextFirstIndent, li.MsoBodyTextFirstIndent, div.MsoBodyTextFirstIndent {margin-top:0cm;margin-right:0cm;margin-bottom:6.0pt;margin-left:0cm;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text-indent:21.0pt;font-size:10.5p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p.CharCharCharChar, li.CharCharCharChar, div.CharCharCharChar {margin:0cm;margin-bottom:.0001pt;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text-autospace:none;font-size:12.0pt;font-family:Tahoma;}span.CharChar {font-family:Arial;}div.Section1 {page:Section1;}

“十一·五”时期,是全省历史上“三农”投入力度最大、农村经济发展最快、乡村社会事业建设成效最好、农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总抓手,创新思路、加大力度,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带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战胜了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农产品价格波动、自然灾害频发和百年一遇严重干旱等多重困难,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遏制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出现了农村经济快速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一、农业经济总量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一)农业经济效益持续增长

2010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20.95亿元,比 “十·五”末期的2005年增加752.37亿元,年平均增长7.0%,自2005年,农业总产值分别跃上1000亿元、1200亿元、1400亿元、1600亿元、1700亿元,年均增加150~200亿元;农业增加值1100亿元,比 “十·五”末期增加约440亿元,年平均增长5.2%。农业增加值对GDP的贡献由“十·五”末期的19%下降到2010年的16%左右。

(二)粮食产量连续增长

2010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6647.8万亩、产量1650万吨,分别比“十·五”末期的2005年增加266.9万亩和135万吨,增长4.2%和8.9%。粮食平均单产247.6公斤,增加10.2公斤;人均占有345公斤,比“十·五”末期的2005年增加5.4公斤,粮食播种面积、总产分别居全国第11位和14位。粮食实现了连续8年增产。

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一)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

优势产业区域布局逐步形成,经济作物快速发展,全省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为32%,比“十·五”末期的2005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粮经种植结构由“十·五”70:30 调整为“十一·五”末的68:32。

1. “烟、糖、茶、胶”传统优势农业特色产业结构调优,质量调高、效益调好。糖料生产优势突出,2010年甘蔗产量达到1739.7万吨,比2005年增长22%,年平均增长4.2%,产量在全国居第2位; 烤烟生产保持稳定增长。2010年烤烟产量为96万吨,比2005年增长36.2%,年均将增长3.5%,烤烟产量在全国长年居第一位;茶叶产量快速增长。2010年云南茶叶产量20万吨,比2005年增长72.6%,年均将增长11.6%,茶叶产量在全国居第3位;橡胶产量逐年增长,生产效益良好。2010年橡胶产量达到33万吨,比2005年增长37.4%,年均将增长6.6%,产量居全国第2位。

2.“云花、云药、云菜、云南咖啡”不断成长壮大,成为生物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咖啡产量、品质不断提升,涌现了一批本土咖啡生产企业。2010年咖啡产量6万吨,比2005年增长1.7倍,年均将增长22%;蔬菜、水果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已成为全省农民种植收入的重要来源和农民增收的亮点之一。2010年,蔬菜总产量1300万吨,比2005年增长33%,年平均增长6%。水果产量310万吨,比2005年增长1.3倍,年平均增长18%;花卉生产保持稳定增长,衍生产品日益丰富,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2010年鲜切花产量达到61亿枝,“十一·五”期间花卉年均增长10.0%;生物药发展势头强劲,未来发展前景广阔。2010年全省生物药9.7万吨,“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1.0%。

(二)畜牧水产稳步发展

2010年,预计全省肉类总产510万吨,比“十五”末期2005年增长69%,年均增长11%;奶类总产60万吨,比“十五”末期的2005年增长55%,年均增长9.2%;禽蛋总产36万吨,比“十五”末期的2005年增长76.9%,年均增长12%。水产品总产50万吨,比“十五”末期的2005年增长109.6%,年均增长16%。生猪、肉牛、肉羊存栏分别居全国第5位、第3位和第11位,出栏分别居全国第9位、第7位和第11位。

三、农业产业化迅速推进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迅速增加

2010年全省除烟草外的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832亿元,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1380亿元,都分别比2005年增长1.3倍。全省有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4800个,增加2239个,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5家、省级龙头企业310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6000个。带动种植基地3804万亩,牲畜养殖量1126万头,禽类养殖量6717万只,水产养殖面积35万亩,农户1115万户次。778个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632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163个产品获得有机食品认证,先后获得3个中国驰名商标、500个云南著名商标。云南白药、文山三七、德宏咖啡、宣威火腿、大益普洱茶、斗南花卉等优势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迅速提升。

(二)农产品标准化和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升

“十一·五”期间,全省累计制定了普洱茶、水果等1100个农产品地方标准,发布了马铃薯、生猪等近3000个种养殖业技术规范;在建或已经建成的各类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达235个,示范面积880.8万亩;累计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2671万亩,增长6倍;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产品产地面积达1865万亩,比“十五”末期的2005年增长57%;“三品”认证1573个,比“十·五”末期的2005年增长1.77倍。农产品出口快速增长。农产品出口量将达50万吨,比“十·五”末期的2005年增长21.9%;创汇12.2亿美元,比“十·五”末期的2005年增长1.2倍。

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改善

“十一·五”期间,省委、省政府抓住中央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加大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建成了一大批事关农业农村发展全局、影响面大、群众得实惠多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农村生产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一)水源工程建设成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组织实施了以“润滇工程”为重点的水源工程建设,累计建成大中小型水库5514座(其中:大型6座,中型183座),新增库容9.43亿立方,蓄水库容增加到108.3亿方。442件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全部开工建设,建成山区“五小水利”工程110多万件。解决了1062万人农村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是“十五”的8.7倍,农村饮水安全达标人口达3074万人。

(二)中低产田地改造步伐加快

2010年,新建成高稳产农田873万亩、比“十·五”末期的2005年增长32.7%,累计达3587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87万亩,累计达2415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13.4万亩,累计达809.7万亩;新增耕地36.9万亩,实现了补大于占。

(三)农村能源建设成效显著

2010年,新增农村水电装机容量787万千瓦,达1198万千瓦时,年发电量达376亿度。解决无电人口28.5万户,农村电网户表覆盖率达到84%,农村乡镇通电率达到100%,行政村通电率由99%上升到99.9%,农户通电率由92%上升到98.8%。实施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34个,开展农村水电增收解困和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试点县4个。完成新建沼气池124.3万户,累计达到273万户;完成农村改灶73万户,累计达600多万户;推广太阳能热水器70多万平方米,累计达180多万平方米。

(四)农村公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加快推进“通达”和“通畅”工程建设,不断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农村客运加快发展。“十一·五”期间,全省农村公路投资超过351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建成硬化里程近2万公里。建制村通达和乡镇通畅取得新进展,将实现90%的乡镇通油路和98%的建制村通公路,分别提高了42个和49个百分点。全省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位居全国前茅,2010年将达到18.2万公里,年均增长4.7%。

(五)生态环境建设全面推进

“十一·五”期间,启动实施了“森林云南”建设、中低产林改造工程,继续推进以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防护林建设、石漠化治理、“长治”、“珠治”等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加大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整治。2010年,全省完成造林面积2939万亩,比“十·五”末期的2005年增长44%;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9万平方公里,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保护面积2.3万平方米。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区域由5个州(市)18个县(市)扩大到9个州(市)44个县(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2.9%,比“十五”末期的2005年增加了3.4个百分点。

(六)农业科技和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

2010年,新选育审定农作物新品种280个,24个畜禽品种通过国家认定;启动了8个农产品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和30个农技推广示范县建设,培育了4.2万个农业科技示范户,推广了150个主导品种和120项主推技术;培训新型农民22.6万人,辐射带动农户226万户;水稻良种覆盖率达83%,生猪良种覆盖率达85%;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49%,比“十·五”末期的2005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农业机械总动力2360万千瓦,比“十·五”末期的2005年增加694万千瓦。

(七)农产品市场流通及信息体系逐步健全

“十一·五”期间,实施“乡镇农贸集贸市场建设改造”工程,建设和改造乡镇农(集)贸市场、专业批发市场231个,认定省级以上农产品批发市场41个,评定云南省名牌农产品102个。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全省乡镇覆盖率达到100%,行政村覆盖率达到65%,超出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以上。启动实施“家电下乡”工作。

五、农村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突出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

(一)农村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

“十一·五”期间,狠抓“两基”攻坚工作,全面完成“普九”目标任务。启动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新一轮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工作,一师一校校点逐步撤并。初步建立了政府分级负责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推行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261.47万农村中小学生的学杂费全部免除,全部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活费,对经济困难家庭学生、残疾学生等开展多种形式的补助,农村义务教育小学、初中生平均公用经费标准分别由70元提高到400元,由100元提高到了600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远程教育实现全覆盖,全省农村职业学校平均每年新增10万平方米校舍面积。实施“特岗计划”,共招收了25489名高校优秀毕业生充实到农村基层学校。每年扫除10万名青壮年文盲,其中70%以上是妇女文盲,青壮年文盲率控制在5%以内。

(二)农民医疗保障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所有县(市、区)全覆盖,参合人数由602万人增加到3412万人,参合率由81.4%提高到95.3%,筹资水平由30元提高到140元,最高报销限额由3000元提高到30000元。农村卫生服务网络硬件建设明显改善,县县通远程可视医疗站,村村建有卫生室。每年选派1044名医务人员到县级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卫生机构服务一年,每年从省、市、县级医疗机构选派1314名医务人员对口支援438个乡镇卫生院。全省129个县(市、区)全部完成乡镇卫生院上划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管理工作。

(三)农村文化事业稳步发展

“十一·五”期间,深入实施“千里边疆文化长廊二期工程”和“贫困县两馆一站工程”,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全省基本实现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目标,达到国家部颁三级馆以上标准的图书馆119个,占总数的80.4%,在西部地区位居前列。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先后举办了首届“中国福保乡村文化艺术节”等群众文化活动,全省有2万多支群众文艺演出队活跃在广大城乡。“文化惠民示范村”创建活动收效明显,在全国首创并建成407所“农民素质教育网络培训学校”。新建和改扩建乡镇文化站、村科技文化活动室,建成了2032个农家书屋,广播电视事业快速发展。广播电视网络己连通全省16个州(市)和129个县(市、区),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已覆盖50户以上的自然村,完成76780个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覆盖367万户、约1285万人,全省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5% 和96%。

(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效明显

“十一·五”期间,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2010年农村养老保险和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参保人数达326万人,将边境县、藏区县低收入人口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农村低保人数达330万人,22.1万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实现应保尽保。计划生育“奖优免补”政策进一步落实,“少生快富”工程深入实施,农业人口计划生育家庭受益户达66.8万户,人口出生率由“十五”末的14.7‰下降到“十一五”末的12.8‰,人口自然增长率由7.97‰下降到6.08‰。

六、农民收入增长势头强劲,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2010年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达3800元,比2005年增加1753元,平均每年增加351元,年均增长两位数以上,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之比从2005年1:4.54缩小到2010年1:4.28。

(一)农民收入结构发生了积极变化

呈现财产性收入与转移性收入大幅增长、家庭经营性收入与工资性收入并举的特点。2010年家庭经营收入达2470元,占65%以上,仍然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比“十·五”末的2005年增长60%,但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由“十·五”末的2005年75%下降了10个百分点。转移性收入增长较快,随着对农民直接补贴的种类、规模和范围进一步扩大,投入力度前所未有,全省农民人均获得补贴31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超过8%,比“十·五”末的2005年增加3.7个百分点。农民工资性收入大幅增加,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790万人,比“十·五”增加298万人,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达860元、增长147%,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财产性收入呈增长趋势,财产性收入160元,增长110%,增速逐年提高。

(二)农村消费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在农村消费环境改善、住房改造建设推进和社会保障水平提高等积极因素的推动下,2010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现金支出达到2925元,比2005年增加1136元,增长63.5%,比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增幅高17.7个百分点。其中,人均用于居住支出列第二,达到497 元,增长119.9%;恩格尔系数由2005年的54.6%下降到48.2%。

(三)农村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快速推进

为切实解决农村贫困居民基本住房问题,提高农村民居抗震能力,通过试点、扩大实施范围、提高补助标准等措施,“十一·五”期间在全省启动实施了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和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累计完成农村保障性安居工程215万户,其中农村危房改造135万户、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80万户,农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

(四)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工作取得较大进展

“十一·五”期间探索推进了统筹城乡发展新路子,双轮驱动,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发展。在全省开展了典型示范村、重点建设村和扶贫整村推进三个层次的社会主义新试点示范建设,全省各级各部门加大投入,5年在近6万个自然村开展了不同形式、不同标准的新农村建设,其中省级组织实施22951个,州市级14524个,县市区11497个,其他8576个,有1564多个不同类型的企业踊跃投入了“一企扶一村、共建新农村”活动。自2009年起省级每年安排2.25亿元资金,启动实施1500个省级重点建设村新农村示范试点建设。第一批启动的省级重点建设村共整合新农村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农村危旧房改造、地震民居安全工程等各部门项目资金近5亿元,带动投入资金高达15亿多元,被誉为“撬动面上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杠杆”。通过推进新农村建设充分调动了农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呈现出“干部带着群众干、群众催着干部干、一村赛着一村干”的喜人景象,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七、农业投入增速取得重大突破

“十一·五”期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农业支出从2005年的36.6亿元,增加到2009年181亿元,增长了近4倍,年平均增长19.4%。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持续增加,特别是种养业良种工程、动植物保护工程、粮棉油生产基地等重大工程项目加快建设,农机装备总量快速增长,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进一步增加,农业设施装备能力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条件有效改善。

八、扶贫开发成效显著,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增强

面对国家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调整扶贫开发标准的新形势,“十一五”期间云南加大开发式扶贫力度,完善扶贫开发机制,突出对深度贫困人口集中地的攻坚工作,广大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不断加快,社会事业明显进步,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贫困人口从2005年的737.8万人下降到2009年末的540万人。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和整体经济水平明显提高,73个国家扶贫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461元提高到2569元,人均GDP从2005年的4729元提高到2009年的7198元。

(一)继续开展“一体两翼”整村推进

“十一·五”期间,完成了近50000个贫困自然村整村推进;产业扶贫项目带动240万户贫困农户发展特色小产业,户均增收1100多元;培训转移贫困地区劳动力144.16万人,促进了贫困农民观念的转变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对基本丧失生存条件的29.57万人实施了易地搬迁扶贫,基本达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要求。

(二)特殊困难群体重点帮扶和少数民族扶贫迈出重大步伐

“十一·五”期间,建立了对特殊困难区域重点扶持机制,扎实开展了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200个边境和民族特困乡综合扶贫开发、独龙江乡整乡推进独龙族整族帮扶,深度贫困人口从484万人下降到160.2万人,基诺族、拉祜族(苦聪人)、布朗族(莽人、克木人)、彝族(僰人)基本实现整体脱贫,为全国开展特殊类型贫困地区综合扶贫开发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重要经验。

(三)兴边富民扶贫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

“十一·五”期间,先后组织了两轮兴边富民工程,主要实施了基础设施建设、温饱安居、产业培育、素质提高、社会保障和社会稳定、生态保护与建设等6大工程30件惠民实事。在边境25个县实施的4902个贫困自然村整村推进,使边境一线贫困程度得到有效缓解,贫困人口数量明显减少,脱贫产业逐步发展壮大,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改善。

(四)片区综合开发取得实质性成效

“十一·五”期间,按照资源大整合、产业大开发、群众大发动、社会大参与的理念,率先在会泽五星乡探索了整乡推进、集中连片扶贫开发新模式,通过一次规划、整体推进、综合开发,建立贫困乡(镇)脱贫致富长效机制,探索了贫困地区连片开发、整体推进的经验,整乡推进试点已推进到16个州市24个乡镇。加大了对昭通、文山、怒江、迪庆集中连片贫困州市的投入力度,整体贫困状况得到明显缓解。实施了18个县的“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工作。加快推进47个革命老区县开发建设进程。27个中央机关和滇沪合作等对口帮扶取得新的进展,定点挂钩帮扶工作实现重大突破。

(云南省统计局 农村社会经济统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