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单反初学教程:户外常识完全手册(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8:24:24
    
三、队员篇户外运动对参加人员没有什么特别的限制一般情况下男女老少皆宜,但鉴于户外运动有一定的危险性,个人认为还是成年人参加的好,在参加活动中须注意以下事项:1、必须身体健康、无影响活动的生理疾病。并根据活动的运动量,选择是否参加。
    2、要有团队精神和环保、防火意识,倡导自助与必要的互助相结合的户外理念。
    3、要尊重当地人的风俗习惯,不可对当地人的生活习惯评头论足,更不可在当地人的祠堂寺庙打闹嬉戏。
    4、不做无保护的攀爬和个人英雄主义的冒险。
    5、不允许出现独自疾走暴走争先恐后和好奇新鲜擅自脱离整体团队的情况。
   
6、在活动中听从领队和向导的指挥,与其他队员友好相处,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整体。四、行进篇------三人行原则。因为万一有人受伤了,还可以一人去求救接应,另一人留守陪护等待;
    ------向导最前,收队最后,队员不得超越向导,不得落后于收队;
    ------不得单独离队,离队必须获得许可情况下保持通讯情况下结伴而行;
    ------注意兽夹等打猎工具。尽量走常规或明显的路线,多询问当地人;
   
------勿夜行军,除非迫不得已。黑夜是属于动物的,不属于山友,因为对它们来说夜色的保护,行走、觅食等活动更安全,但愿它永远没看上你!小心,或许它出来了!
   
------户外从简,除非你觉得撑着。不管从重量方面还是从时间方面考虑,简单意味着你能走得更远,看得更多,还有就是:我们就是怕在城里进化成猪才到山里来的;
    ------养成好习惯,方便许可情况下询问并记录交通、投宿、饮食、安保的通讯情况,以备不时之需;
    ------前锋报方位跟走向时尽量报路牌,明显标志物,实在没的话可才报路口,相对于哪个起的第几个路口,少用形容词;
    ------前锋必须针对每一个岔道提示走向,直走?左拐?右拐?
    ------防止生病的最好办法是在饮食方面和当地居民保持一致。当地人必定已经适应了当地的生存环境,所以除了仿效他们别无它法;
    ------出发之前必须修剪指甲、趾甲;
    ------水具、碗、筷、汤勺自备;
    ------毛巾必备;
    ------干粮自备,常规中午行军不歇营炊事;
    ------玩户外就象维生素一样,她是必需品,但你不能把她当饭吃;
    ------尽量带把多用铲,方便好用;
    ------不是办法的好办法,把石头翻起,将可降解的东西倒入,再把石头翻回去;
    ------山顶野营要防水气,一般湿度很大,用双层帐好点(外帐内会有冷凝水);
    ------登山最好穿登山鞋。不信你可以穿不同的鞋在不同天在同一条路走一个小时试试看再说不迟,免得风大闪了舌头;
    ------用扁带和铁锁可以做简易安全带。这是人跟动物的一个差别,人会使用工具,而动物不会;
    ------进山前后请多思考,三思而后行。这是人跟动物的一个差别,人会思考总结,而动物不会;
    ------冷静,有感情,但不要意气用事。这是人跟动物的一个差别,人会按规则办事,而动物只有感情;
    ------救援的原则是先保证救援人员的安全前提在全力实施有准备的救援工作。承认事实有时是残酷的;
    ------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尝试没有练习过的救援方法。救援不是实验;
    ------避免灾难的发生能力比解决灾难引起问题的能力更重要;
   
------破伤风是由厌氧细菌在非开放性伤口引起的。万一被尖锐物刺伤,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取出异物,用整根火材的火材头按住伤口,点燃它,高温会杀菌的;在山地行进,容易迷失方向,为了避免迷路,节省体力,提高穿行速度,应本着有道路不穿林翻山,不走小路走大道。如实在没有道路,可选择在纵向的山梁、山脊、山腰、河流小溪边缘,以及树高、林稀、空隙大、草丛低疏的地形上前行。不要走纵深大的深沟峡谷和草丛繁茂、藤竹交织的地方,正所谓走梁不走沟,走纵不走横。此外行进时将步幅加大,三步并作两步走,几十公里下来,就可以少迈许多步,节省许多体力。而当疲劳时,应放松慢行当作休息,而不要停下来,站立一分钟,慢行就可以走出几十米。
  
   
山地行走途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岩石坡和峭壁。因此,攀登岩石是登山的基本技能。在攀登岩石之前,应对岩石进行细致的观察,慎重地识别岩石的质量和风化程度,然后确定攀登的方向和通过的路线。攀登岩石最基本的方法是“三点固定”法,要求登山者手和脚能很好地做配合动作。两手一脚或两脚一手固定后,再移动其他一点,使身体重心逐渐上升。运用此法时,要防上窜跳和猛进,并避免两点同时移动,而且一定要稳、轻、快,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距离和最稳固的支点,不要跨大步和抓、蹬过远的点。
  
   
草坡和碎石坡是山间分布最广泛的一种地形。特别是在海拔3000米以下的山地,除了悬崖峭壁以外,几乎大都是草坡和碎石坡。攀登30度以下的山坡,可沿直线上升。身体稍向前倾,脚掌着地,两膝弯曲,两脚呈外八字形,迈步万勿过大过快。当坡度大于30度时,则较难用此法攀登。攀登此类岩石坡应采取“之”字形上升法。即按照“之”字形路线横上斜进。攀登时,腿稍曲,上体前倾,内侧脚尖向前,全脚掌着地,外侧脚尖稍向外撇。通过草坡时,注意不要乱抓树木和攀引草蔓,以免拔断使人摔倒。在碎石坡上行进,要特别注意脚要踏实,抬脚要轻,以免碎石滚动。在行进中不小心滑会时,应立即面向山坡,张开两臂,伸直两腿(脚尖翘起),使身体重心尽量上移,以减低滑行速度。这样,就可设法在滑行中寻找攀引和支撑物。相反,千万不要面朝外坐,因为那样不但会滑得更快,而且在较陡的斜坡上还容易翻滚刚开始徒步的时候,凡事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你是刚刚参与到户外徒步的阵营中来,一定不要急于求成。下面的几条原则对于刚开始徒步的户外爱好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1、一定要按照自己的速度来走:不要逞强埋头猛走,这样会大量消耗体力,结果是欲速则不达。如果和好多人一起徒步,最好找一个和自己速度差不多的同伴同行。2、科学地衡量自己的体能:头几次外出徒步的时候最好坚持走若干个小时,而不要计划一定要走多远,通过这样的几次摸底,对自己的能力有所了解之后,再适当增加徒步穿越的强度。3、不要只顾低头走路,而错过了周围的风景:在户外徒步,强身健体只是其中一个目的,不要为了一些所谓“自虐”的目的来暴走,大强度的体力付出,有时候会得不偿失。记住户外徒步的时候,最恰当的速度是能够维持自己走一整天的速度。4、学会休息的步法:对于走路,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办法,在徒步的时候,应该用一个自己比较舒适的方法走路,这样的你的体力能够得到科学有效的利用。5、徒步的时候要“多吃多喝”:多吃多喝的定义不是暴饮暴食,如果吃的太多,估计路可能都走不了了。这里的多吃多喝是指吃喝的频度,徒步的时候,人体的热量损失大,为了补充体力,需要及时补充水和食物。在爬大坡之前可以适当地多喝一些水。如果天气比较热,流汗多,可以在饮用水中适当加点盐。6、在徒步的过程中要注意科学地休息:一般每走50分钟需要休息10分钟,不同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衡量加减。登山杖“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在户外活动中,适当地利用装备,有时候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户外爱好者来说,在徒步的时候如果能有根登山杖与你同行,能为你带来不少便利。1、最好有根可以自由伸缩、携带方便、有防震功能的专业登山杖。如果没有,当然也可以就地取材地用树枝、木棍代替。2、当你在凹凸不平的山路上前进的时候,登山杖可以保持你的身体平衡,避免一些摔倒或磕磕绊绊的发生。3、过河的时候,登山杖等于你的身体又增加了支点了,有利于在湍急、湿滑的河流中保持平衡。4、上坡的时候,登山杖可以帮助你的脚助力,下坡时可以帮助减少膝部的震动,减少对身体的伤害。5、走在有灌木丛的山路上时可能会有蛇,这时可以用登山杖在前面探路,起到打草惊蛇的作用。6、虽然不是丐帮,但是有了登山杖,就等于你也有了一根打狗棒,逢村过寨的时候,你可以用它来对付野狗。7、休息时可以用登山杖把地席支起来做一个简易的遮阳棚来遮避太阳。8、冬天的时候,经过有雪的低矮树木时,可以用登山杖把树枝上的雪打下来,这样雪就不会掉在身上了。9、有的登山杖还可以作为照相机的独角架使用,在徒步的同时,如果你还有摄影的爱好,这种登山杖是个不错的选择。知道自己的位置与方向安全第一是户外轻松徒步的前提。在野外,如果不小心迷路了,可不是一件小事。为了避免迷路,除了跟经验丰富的领队、向导活动外。作为每一个参与者在徒步的时候,还需要多留心,清楚自己的位置与方向。如果队伍中这样细心的“识途老马”有好多,一旦迷路也一般能回到来时的路上。1、在前进的时候,随时要注意所经过的明显得自然标志,如河、湖、岩壁、形状比较有特点的山头等,这样一旦迷路也可以根据这些明显标识来找回来时路。2、我们徒步的地区,大都有当地人活动,可以根据小路的大小或有无经常走动的痕迹来进行判断。如果你徒步的路线曾经是热点路线,可以留意路上是否有一些先行徒步爱好者留下的路标。3、如果没有携带指南针,在有太阳的时候,结合时间,可以通过看自己的影子,来知道自己大概的前进方向。4、徒步的时候,最好带只手表,这样对时间能有一个清晰的概念,知道自己还有多少路程要走。5、每个地区太阳下山的时间都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可以向当地人咨询一下当地太阳落山的时间,根据时间及时地寻找营地或准备休息,徒步的时候要尽量避免走夜路。五、扎营篇
  
    01 应尽量在坚硬、平坦的地上搭帐篷,不要在河岸以及干涸的河床上扎营。  
    02 帐篷的入口要背风,帐篷要远离有滚石的山坡。
    03 为避免下雨时帐篷被淹,应在蓬顶边线正下方挖一条排水沟。
    04 帐篷四角要用大石头压住。
    05 帐篷内应保持空气流通,在帐篷内做饭要防止着火。
    06 晚间临睡前要检查是否熄灭了所有火苗,帐篷是否固定结实了。
    07 为防止虫子进入,可在帐篷周围撒一圈煤油。
   
08 帐篷面最好朝南或东南面能够看到清晨的阳光,营地尽量不要在棱脊或山顶上,至少要有凹槽地,不要搭於溪旁,如此晚上不会太冷,营地选於沙地,草地,或岩屑地等排水佳的营地,不需要挖排水沟、石头、树干可替代营钉,最好找树林遮风的营地。    
09、登山靴不可穿进帐篷,靴底的烂泥或小石粒会污染与磨损底层进入内帐须脱雨衣与湿衣物避免弄湿其他物品,尤其是睡袋,须保持内部的乾燥遇到行为恶劣的人,日後拒绝同住。
    10、帐篷折叠收拾前,先晒乾後再擦拭乾净,雪期时,可利用雪块擦拭乾净,不要弄脏睡袋,或将帐篷倒置晒乾与擦拭乾净才收。
  
    携带细麻绳可系住帐篷两端,挂湿衣物并风乾之,当你离开帐篷一整天,最好将睡袋摊开於睡垫让太阳晒一阵。燃料油、主绳等攀登器材可置於帐篷角落。
避免帐篷内炊事,帐篷对火的抵抗力相当脆弱,尤其是内部充满易燃品,如夹克、睡袋...等,最好是在内外帐间炊事,或使用一块6x6寸的三夹板垫底,所有的门窗须完全打开通风,避免湿气汇聚於内帐内壁并要预热期间防止火焰无法控制,帐篷内炊事期间严禁有人睡觉或打困,睡袋须收好,避免水淹帐篷....等不幸事件发生,禁用煤油炉,它会有刺鼻的味道,同时关火须将炉具移出帐篷外,避免内帐充满刺激另人窒息的味道。
 
    勿遗漏物品
  
    营地建设後,不需使用的物品再装入帐篷套内,营柱接头松动须利用胶布贴紧,若帐篷遗失某部份会使帐蓬无法结合。     平日保养善後 活动结束後,最好马上清洗,如果天候不允许,也要取出擦拭一次,晾乾,平日尽量吊挂於通风处,不要密封,如此使用时,不会感到霉味。
若想於山区有个好梦即使恶劣天候不会有任何问题,平日最好一些接缝点,如角落,营柱接合点...等,并强化之。营钉不同的厂商对营钉有度同的设计,从六到八寸,T型,I型或半月型,甚至螺旋状的营钉,针对硬地,岩地或雪地,当然营地附近的树干或树枝,树根易可为营钉。
宿营期间,背包要关紧避免小型动物盗粮,入夜後,背包套须使用,即使晴朗的天气,露水依然会沾湿背包,雪期,可用背包作为雪洞的门,若躜行或爬行於树林,灌木林,装填背包调低重心较适合,宿营可将空背包置於脚下套於睡袋外,绝缘於寒冷的地表改进睡觉的温度回来必须将背包清理乾净,若太脏可用中性的清洁剂清洗背包再置於阴凉处风乾,但避免曝晒太久,因为紫外线会伤害尼龙布健行过程依然要注意基本的保养,背包被划破就要即时缝补,要选用较粗的针线是专门缝补椅垫的针具,须缝牢,尼龙线可用火烤断。当我们选择好营地,准备宿营时,应首先搭建公用帐篷。在营地的下风处搭好炊事帐篷,建好炉灶,烧上一锅水,然后再依次向上风处搭建用于存放公用装备的仓库帐篷和平共处各自的宿营帐篷。当整个营地的帐篷搭建好时,烧的水已开锅,可以马上饮用并开始做饭。另外,千万别忘了,在下风处,远离水源的地方再搭上一个简易厕所,以免用时着急难堪。参加野外活动时,经常会在野外露营,当我们到达目的地搭建营地的同时,建一个简易的野外厕所是极为必要的。野外厕所应选择在营地的下风处,地点要比营地稍低一些,并应远离河流(至少二十米以外)。最好是挖一个宽三十厘米左右、长五十厘米左右、深约半米的长方形土坑,里面放些石块和杉树叶(消除臭味)。三面用塑料布或包装箱围住,固定好,开口一面应背风。在厕所内准备一些沙土和一把铁锹,另准备一块木板或纸板。便后用一些沙土将排泄物及卫生纸掩埋,并用木板或纸板将便坑盖住,以消除异味保持卫生。另外,在厕所外立一较明显的标志牌,使别人在较远处即可看到厕所是否有人正在使用。当露营结束时,用沙土将便坑掩埋好,并做好标记,告诉其他参加野外活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