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便宜的微单:东晋王献之《宋拓淳化阁帖·第九卷》(释文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0:44:59

东晋王献之《宋拓淳化阁帖·第九卷》(释文版)

转载 标签:

王献之

宋拓淳化阁帖

第九卷

碑帖

历史

墨迹

书法

书论

中国书法

资料

文化

 

 

 























































































    王献之《宋拓淳化阁帖·第九卷》(释文版)

 

    《淳化阁帖》是公元992年中国北宋第二位皇帝宋太宗赵光义在位时组织编集刊印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大型名家书法集帖,编刻于淳化三年,故名《淳化阁帖》。《淳化阁帖》是流传至今年代最久远的一部丛帖,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的“圣经”。

   《淳化阁帖》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汇集各家书法墨迹的法帖。所谓法帖,就是将古代著名书法家的墨迹经双钩描摹后,刻在石板或木板上,再拓印装订成帖。《淳化阁帖》共10卷,收录了中国先秦至隋唐一千多年的书法墨迹,包括帝王、臣子和著名书法家等103人的420篇作品,被后世誉为中国法帖之冠和“丛帖始祖”。其中,第一卷收录先秦至唐19位帝王的书法,包括东晋明帝司马绍《墓次帖》、康帝司马岳《陆女郎帖》、哀帝司马丕《中书帖》等。
    宋淳化三年(992年),太宗赵炅令出内府所藏历代墨迹,命翰林侍书王著编次摹勒上石于禁内,名《淳化阁帖》。此帖又名《淳化秘阁法帖》,简称《阁帖》,系汇帖,共十卷。第一卷为历代帝王书,二、三、四卷为历代名臣书,第五卷是诸家古法帖,六、七、八卷为王羲之书,九、十卷为王献之书。元赵孟頫《松雪斋文集·阁帖跋》曰:“宋太宗……淳化中,诏翰林侍书王著,以所购书,由三代至唐,厘为十卷,摹刻秘阁。赐宗室、大臣人一本,遇大臣进二府辄墨本赐焉。后乃止不赐,故世尤贵之。”宋代记录此帖为木板刻,初拓用“澄心堂纸”、“李廷珪墨”,未见此种拓本流传。淳化阁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丛帖,由于王著识鉴不精,致使法帖真伪杂糅,错乱失序。然\\"镌集尤为美富",摹勒逼真,先人书法赖以流传。此帖有“法帖之祖”之誉,对后世影响深远。  
    因帖石早佚,摹刻、翻刻甚繁,顾从义本、潘允亮本、肃府本等较著名。   
    故宫博物院藏南宋拓本,钤“乾隆御览之宝”、“懋勤殿鉴定章”等印。白纸挖镶剪方裱本,麻纸乌墨拓,每页尺寸纵25.1cm,横13.1cm。每卷末皆有"淳化三年壬辰岁十一月六日奉旨摹勒上石"篆书刻款,完整难得。 
    宋陈思《宝刻丛编》,清王澍《淳化秘阁法帖考》,容庚《丛帖目》等书著录。   
    宋仁宗庆历年间,宫中意外失火,拓印《淳化阁帖》的枣木原版不幸全部焚毁,因而初期的拓本就显得异常珍贵,被视为宝物,价值连城。
   
一、懋勤殿本(现藏故宫博物院):
  传世《淳化阁帖》宋拓本著名者有:安思远藏本(现藏上海博物馆)、潘允谅藏本(现藏上海图书馆)、潘祖纯藏本(现藏上海博物馆)、懋勤殿本(现藏故宫博物院)、《宋拓王右军帖》(现藏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等。以上诸本除懋勤殿本、潘祖纯藏本同出一石,其余均出自宋代不同的刻石(木)。  民国廿三年(一九三四)故宫博物院曾于乾隆清宫东庑(此帖原在养心殿)陈列《淳化阁帖》一部。第一册卷首与第十册卷尾钤有“懋勤殿鉴定章”、“乾隆御览之宝”印章,内夹黄纸签条有“宋拓淳化阁帖一匣十册,上等”字样,帖中未见其他印章与题跋。此本即马子云先生提及的“懋勤殿本”。此十卷本为刻石,为宋纸、宋墨、宋拓无疑,与传世另一宋拓“潘祖纯本”出一石。
   
二、潘祖纯藏本(现藏上海博物馆):
  此帖宋代流传未详,明代秘藏于潘家,历经天泉翁(潘祖纯伯祖)、潘凤洲(潘祖纯伯父)、潘祖纯三代收藏,明万历庚申(1620)季夏,经吴兴方仁宇重新装裱于观生堂。清代经卓蔗老、梁国治、李宗瀚、李联琇、李翊煌递藏。帖中有潘祖纯、查升、李翊煌、许福昺题跋,以明万历丙午(1306)潘祖纯题跋最早,故称之为“潘祖纯本”。清宣统元年(1909)经李翊煌手石印行世,民国二十四年(1935),许福昺又用珂版印行,印刷极为精美,但流传极稀,唯罗原觉、曾克专、张彦生诸先生稍有论及。现藏上海博物馆。  

    上述两种宋拓本亦非同一时间所拓,“懋勤殿本”要早于“潘祖纯藏本”。因相传《淳化阁帖》祖本刻于枣木,年代久远,枣木本开裂,后用银锭加固,故有无银锭纹是祖本的凭证。南宋人对此亦深信不疑,往往在宋刻原石上加刻银锭纹,以充祖本,故在宋代拓制“潘祖纯藏本”时,就已经有银锭纹出现,而“懋勤殿本”拓制时还未刻银锭纹。浙江图书馆现存残石上还能找到银锭纹两处。

    《淳化阁帖》主宰了中国书法近千年的发展方向。有专家认为,《淳化阁帖》的历史功绩,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阁帖”是目前可以确认的中国丛帖之祖。
    二、“阁帖”保留了我国书法艺术史上的大量重要作品。
    三、“阁帖”所收晋以后的书法艺术作品,反映了晋人生活、习俗,可以补充文献记载的不足。
    四、“阁帖”行世以后,宋代的翻刻本已有三十多种以上,从元、明、清以来的各种再翻本不计其数,由于受“阁帖”的影响,从宋代开始亦掀起了

一个“阁帖”系统以外的汇刻丛帖高潮,而明、清两代刻帖之风愈盛,大大促进了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传播。
    五、宋代从欧阳修的《集古录》开始,苏轼、黄庭坚等一批学者从不同角度阐述和评论“阁帖”的优缺点,米芾的《法帖题跋》、黄伯思的《法帖勘

误》更是比较尖锐地抨击了部分舛误。从宋代陈与义的奉敕校释,到清代王澍的《淳化秘阁法帖考正》,直至现在,先后参与研究的学者不下百人,从“

阁帖”是否丛帖之祖、其内容有否从原迹勾摹上石、有否翻刻以前石本、是上石还是刻木,乃至内容的舛误、文字的释读、各个覆刻本的传承关系以及由

“阁帖”影响而出现的各种刻帖的研究等等,形成了中国文化史上一个独特的学科——“帖学”。 

现存帖石目录——
单一(卷四)
  历代名臣法帖第四

    徐峤之《春首帖》八行;陆柬之《得告帖》四行;薄绍之《回换帖》六行
单二(卷一)
  历代帝王法帖第一

    前有“甲二”卷版标号

    晋明帝司马绍《墓次帖》二行;东晋康帝司马岳《陆女帖》二行;东晋哀帝司马丕《中书帖》四行;东晋简文帝司马昱《庆赐帖》六行;东晋文孝王司马道子《异暑帖》三行;东晋孝武帝司马曜《谯王帖》(仅存首行)
单三(残石两块:卷三、卷四)
  一、 历代名臣法帖第三

    孔琳之(原作孔琳)《日月帖》(自“盛比”行起,仅存后五行);王僧虔《刘伯宠帖》(存前八行,至“乃更”止)

    二、历代名臣法帖第四

    李邕《晴热帖》(自“不示之”行起,存其后六行);褚庭诲《辞奉帖》(存前四行)
单四(卷八)
  法帖第八(王羲之书三)

    《阮公帖》(缺前二行,存后五行)、《家月末帖》二行、《蒸湿帖》四行、《不得西问帖》一行、《丘令帖》四行、《谢生东旋帖》六行、《飞白帖》三行、《遣书帖》(存前三行)
东一(卷三)
  历代名臣法帖第三:

    前有“三四”卷版标号

    王凝之《八月帖》(存二行);索靖《载妖帖》八行、《七月帖》四行;刘穆之《家弊帖》六行;王劭书标题一行。
东二(卷三)
  历代名臣法帖第三:

    上有“丙一”卷版标号

    庾亮《书箱帖》(原作庾元亮)五行;庾翼《故吏帖》、《季春帖》五行;沈嘉《十二月帖》(原作沈嘉长)四行;杜预《十一月帖》五行、《亲故帖》仅存起首第一行)
东三(卷五)
  诸家古法帖第五:

    上有“戊四”卷版标号

    智果《评书帖》(第六行“举体”起,至三十六行“扶风”止)
东四(卷四)
  历代名臣法帖第四:

    欧阳询《比年帖》(自“岂能”行起,存最后二行)、《脚气帖》三行  

    柳公权《圣慈帖》五行、《伏审帖》十行、《荣示帖》六行、《十六日帖》二行、《辱问帖》(仅存第一行)   后有“四六”卷版标号
东五(卷五)
  诸家古法帖第五:

    右侧中部有“五二”卷版标号   

    宋儋《接拜帖》二十一行;卫铄《急就帖》八行;古法帖《贤弟帖》(仅存首行)
东六(卷一)
  历代帝王法帖第一:   

    上有“甲九”卷版标号   

    唐太宗李世民《数年帖》(自“燋金”行起)存六行,《东都帖》四行;   

    唐高宗李治《无事帖》六行、《文瓘帖》二行、《钱事帖》一行、《六尚书帖》四行、《昨日帖》二行、《玄堂帖》(存前六行,至“知此”行止)
东七(卷八)
  法帖第八(王羲之书三):   

    《遣书帖》(自“一日”行起,存四行,后有银锭纹)(见图十三)、《采菊帖》五行、《增慨帖》四行、《由为帖》一行、《月半哀感帖》四行、《独坐帖》四行、《安西帖》六行、《黄甘帖》(存起首二行)
东八(卷六)
  法帖第六(王羲之书一)   

    《又不能帖》(仅存二行,缺前四行)、《疾不退帖》五行、《儿女帖》五行、《彼土帖》十一行、《谯周帖》四行、《夫人帖》三行、《蔡家帖》(仅存首行)
东九(残石两块:卷六、卷十)
  一、法帖第六(王羲之书一)   

    前有卷首标题   《适得书帖》五行、《知欲帖》三行(左上残损)、《差凉帖》(仅存首行,上损)   二、倒石,法帖第十(晋王献之二)  

    《极热帖》八行、《冠军帖》三行、《服油帖》(存前三行)   

    其后附正刻数行。
东十(卷三)
  历代名臣法帖第三:   

    上有“丙二”卷版标号   

    杜预《亲故帖》(缺首行,存后三行);王循《七月帖》五行;刘超《如命帖》三行;谢璠伯《江东帖》四行;王徽之《得信帖》七行;谢庄《昨还帖》仅存前一行
东十一(残石两块:卷九、卷二)
  一、法帖第九(晋王献之一)   

    《授衣帖》(自第六行“日忧驰”行起,存后七行)   

    《奉别帖》(存前十行,缺末行三字)

  二、历代名臣法帖第二   

    王导《省示帖》七行残字
东十二(卷一)
  历代帝王法帖第一   

    下有“一二”卷版标号,上有“甲三”卷版标号  宋明帝刘彧《郑修容帖》(存末二行);齐高帝萧道成《破帖》四行;梁武帝萧衍《数朝帖》五行;梁高帝《众军帖》五行;梁简文帝萧纲《康司马帖》四行;唐太宗李世民《江叔帖》(仅存前二行)
东十三(残石两块:卷六、卷十)
  一、法帖第六(王羲之书一)   

    《日月帖》(自“瞻廓”行起,存三行)、《兄灵柩帖》七行、《省别帖》(仅存一行半)   

    二、法帖第十(晋王献之二)   

    《夜眠帖》四行、《嫂等帖》(存前九行,至“骆驿”行止)
东十四(残石两块:卷六、卷九)
  一、法帖第六(王羲之书一)   

    《侍中帖》(缺首行,存后二行)、《敬豫帖》二行(上有横刻“巳十三”卷版标号)、《清和帖》五行(左下截残损)、《追寻帖》(仅存“追寻伤”三字)  

    二、法帖第九(晋王献之一):   

    《相过帖》(缺前四行,自第五行“尽此”起,存七行(上有横刻“壬一”卷版标号)、《诸舍帖》二行、《永嘉帖》四行、《鹅还帖》五行、《诸女帖》(仅存首行)
东十五(残石两块,卷二、卷八)
  一、历代名臣法帖第二:   

    张华《得书帖》四行、桓温《大事帖》六行   

    二、法帖第八(王羲之书三):   

    《黄甘帖》(仅残存二字)、《尊夫人帖》(存三行,右上角残损)、《日五期帖》四行、《先生帖》二行、《雨快帖》(仅存前二行)
东十六(卷一)
  历代帝王法帖第一:   

    唐高宗李治《玄堂帖》(仅存最末一行)、《遣弘帖》六行;陈叔慎《梅发帖》六行;

    陈伯智《热甚帖》三行、《寒严帖》四行
东十七(卷十)
  法帖第十(晋王献之二):   

   《嫂等帖》(自“慰吾”行起,存五行,上有“十卷九”卷版标号字样)、《鄱阳帖》八行、《鹅群帖》八行、《敬祖帖》(仅存首行)
东十八(卷五)
  前有卷首标题刻款   

    诸家古法帖第五:   

    上有“戊一”卷版标号  苍颉《戊己帖》四行;夏禹《出令帖》二行;孔丘《延陵帖》二行;史籀《射州帖》二行;李斯《田畴帖》四行;程邈《天清帖》五行
东十九(卷二)
  历代名臣法帖第二:   

    钟繇《长风帖》(前缺二行,自“居处”行起,存七行);皇象《文武帖》六行、《顽闇帖》九行;张华书标题一行
东二十(卷二)
  历代名臣法帖第二:   

    郗鉴《灾祸帖》(仅存后二行);郗愔《九月帖》五行、《廿四日帖》二行、《远近帖》三行、《想亲帖》四行;郗超书标题一行
东二十一(残石两块:卷七、卷一)
  一、 法帖第七(王羲之书二)   

    有卷首标题刻款   

    《秋月帖》(存五行,最末行缺)、《桓公帖》残存八行、《谢光禄帖》残存首行   

    (有银锭纹一)   

    二、历代帝王法帖第一  

    晋元帝司马睿《安军帖》三行、《中秋帖》五行   

    东晋明帝司马绍书标题一行
西一(倒石,卷三)
  历代名臣法帖第三   

    山涛《侍中帖》八行;卞壶《文墨帖》六行;谢发《晋安帖》六行;王昙首(原作王昙)《服散帖》(存前四行)   

    后有“三九”卷版标号
西二(倒石,卷三)
  历代名臣法帖第三   

    谢庄《昨还帖》三行;司马攸《望近帖》四行;刘瓌之《感闰帖》四行;王坦之《谢郎帖》四行;王涣之《二嫂帖》八行;王操之《婢书帖》;王凝之《八月帖》
西三(卷三)
  历代名臣法帖第三   

    有“三五”卷版标号   

    王劭《夏节帖》五行;纪瞻《昨信帖》四行;王《静媛帖》六行;张翼《节过帖》三行;陆云《春节帖》五行;王邃《张丞帖》三行;王恬书标题一行
西四(倒石,卷五)
  诸家古法帖第五:   

    何氏《去留帖》五行;蔡琰《我生帖》二行;   

    古法帖《敬祖帖》五行、《鄱阳帖》八行、《度德帖》五行、《亮曰帖》(仅存首行)
西五(卷四)
  历代名臣法帖第四:   

    前有“四四”、上有“丁四”卷版标号

  褚遂良《家侄帖》(存后七行);   

    虞世南《大运帖》五行、《去月帖》六行、《贤兄帖》八行、《疲朽帖》
西六(卷一)
  历代帝王法帖第一:

  有“一五”、“甲六”卷版标号

  唐太宗李世民《枇杷帖》九行、《辱书帖》十一行、《比者帖》(存九行,缺末行)
西七(卷八)
  法帖第八(王羲之书三):

  《雨快帖》(存五行,缺前二行)、《长史帖》二行、《得凉帖》五行、《此郡帖》八行

  卷尾刻有淳化三年款,其后余石尚多。
西八(卷九)
  法帖第九(晋王献之一):  

  《余杭帖》(存五行,缺首行)、《节过帖》八行、《愿余帖》七行、《夏节帖》七行、《思恋无往帖》(仅存前三行)
西九(倒石,卷七)
  法帖第七(王羲之书二):  

  《离不帖》三行、《清晏帖》四行、《朱处仁帖》三行、《吾服食帖》二行、《爱为帖》一行、《盐井帖》三行、《七十帖》(仅存前三行)
西十(倒石,卷一)
  历代帝王法帖第一:

  上有“甲七”卷版标号

  唐太宗李世民《昨日帖》三行、《三五日帖》三行、《雅州帖》四行、《道宗帖》二行、《所疾帖》一行、《北边帖》二行、《八柱帖》八行,《气发帖》(仅存前二行)
西十一(残石两块:卷二、卷九)
  一:历代名臣法帖第二

  张芝《八月帖》(仅存最末三行,右上截残损)、崔瑗《贤女帖》四行(右下截残损)

  二:倒石,法帖第九(晋王献之一)

   《不谓帖》(自“自胜”行起,存四行)、《阮新妇帖》三行、《奉对帖》九行(尾残损)
西十二(倒石,卷五)
  诸家古法帖第五:

   古法帖《亮曰帖》(仅缺首行,存七行);怀素《右军帖》七行;张旭《晚复帖》四行、《十五日帖》三行  后有“五七”卷版标号
西十三(残石两块:卷十、卷七)
  一:法帖第十(晋王献之二)

  《知铁石帖》仅存最末一行、《玄度何来帖》八行

   二:法帖第七(王羲之书二):

  《还来帖》存最末一行 、《雪候帖》三行 、《知远帖》三行、《荀侯帖》五行
西十四(残石两块:卷九、卷六)
  一:倒石,法帖第九(晋王献之一)

  《涧松诗》四行(右上角损)、《仲宗帖》二行、《黄门帖》三行、《外甥帖》二行、《思恋帖》三行、《冠军帖》三行、《可必不帖》(仅存前二行)

   二:正石不倒,法帖第六(王羲之书一)

   《昨得帖》二行(下截残损)、《不快帖》四行(下截残损)、《小佳帖》(仅存首行)
西十五(残石两块:卷六、卷二)
  一:倒石,卷六王羲之《二谢帖》仅存五字,卷尾刻有淳化三年款。

   二:历代名臣法帖第二(此石漫漶不清)

   钟繇《白骑帖》四行、《常患帖》二行、《雪寒帖》四行、《长风帖》(仅存前二行)
西十六(卷五,倒石)
  诸家古法帖第五:

  前有“五五”卷版标号

  智果《评书帖》(自“羲及隶篆”行起,存十三行)、何氏《投老帖》十三行

  后有“五五”卷版标号
西十七(卷七)
  法帖第七(王羲之书二)

  《长素帖》(缺首行,“得敬豫”行起)存二行、《知念帖》六行、《长风帖》三行、《谢生帖》三行、《初月帖》四行、《时事帖》七行
西十八(卷二,倒石)
  历代名臣法帖第二:

  有卷首标题

  张芝《冠军帖》存十九行,“不见奴”行后缺
西十九(卷五)
  首行有“五三”卷版标号,上端有“戊三”标号

  诸家古法帖第五:

  古法帖《贤弟帖》(缺首行,自“之伤”起)存七行,隋朝法帖《慧则帖》八行

  智果《评书帖》(存起首五行)
西二十(卷二)
  历代名臣法帖第二:

  前有“二九”卷版标号  

  王珉《此年帖》(自“少忧”起)存二行、《十八日帖》二行、《嫂何如帖》四行、《欲出帖》七行;王珣《三月帖》四行;王廙《廿四日帖》(残存首行)
西二十一(卷十)
  法帖第十(晋王献之二)  

  《铁石帖》(自“寒不适”行起,存八行)、《知铁石帖》五行)

  后有卷版标号“十卷二” 

 

    王献之(344-386),字子敬,汉族,东晋琅琊临沂人,书法家、诗人,祖籍山东临沂,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终年四十三岁。
    王献之是魏晋书家群体中的一位巨子,他是“书圣”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在书法史上被誉为“小圣”,与其父并称为“二王”。父亲王羲之对他的悉心传授和指导,使他奠定了坚实的笔法基础。王献之的书法艺术主要继承了家法,但又不墨守成规,在他的传世书法作品中,不难看出他对家学的承传及自己另辟蹊径的踪迹。
    王献之的草书,更是为人称道。他的传世草书墨宝有《鸭头丸帖》、《中秋帖》等。他的《鸭头丸帖》,行草,共十五字,清代吴其贞认为:“(此帖)书法雅正,雄秀惊人,得天然妙趣,为无上神品也。”他的《中秋帖》行草,共二十二字,神采如新,片羽吉光,世所罕见。清朝乾隆皇帝将王献之的《中秋帖》、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和王殉的《伯远帖》,收入《三希帖》,视为“国宝”,代表了中国书法艺术的最高水平。
    王献之在书法艺术上的杰出成就与他自幼的勤学苦练是分不开的,他七八岁时便开始学书法,师承父亲王羲之。幼时的王献之聪慧过人,有一次,王羲之的一位朋友让小献之在扇子上写字,小献之挥笔便写,突然笔掉落在扇上,把扇面弄脏了,于是,他灵机一动,一只小牛便栩栩如生出现在扇面之上,众人对小献之的机灵和精湛的书法绘画水平赞不绝口,这让他沾沾自喜。一天,小献之问母亲:“我只要再写上三年就行了吧?”妈妈摇摇头。“五年总行了吧?”妈妈又摇摇头。献之急了,冲着妈妈说:“那您说究竟要多长时间?”“你要记住,写完院里这18缸水,你的字才会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才会站得直、立得稳。”
    王献之心中不服,但啥都没说,一咬牙练了5年,把一大堆写好的字给父亲看,希望听到几句表扬的话。谁知,王羲之一张张掀过,一个劲地摇头,直到看到一个“大”字时,才露出较满意的表情,并随手在“大”字下添了一个点儿,把字稿全都退给了献之。小献之心中仍然不服,又拿给母亲看,母亲认真地看了3天,最后指着“大”字下加的那个点儿,叹了口气说:“吾儿磨尽三缸水,惟有一点似羲之。”小献之听后泄气了,有气无力地说:“这样下去,何时才能练好字啊!”母亲见他的傲气已经消尽了,就鼓励他说:“孩子,只要功夫深,只要像这几年一样坚持不懈地练下去,就一定会达成功的!” 献之听完后深受感动,又锲而不舍地练字。功夫不负有心人,献之练字用尽了18大缸水,在书法上突飞猛进。后来,王献之的字也到了力透纸背、炉火纯青的程度,他的字和王羲之的字并列,被人们称为“二王”。
    王献之共有二女。郗道茂生有一女,名玉润,夭折。新安公主生一女王神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痴呆皇帝之一晋安帝司马德宗的皇后。善书。太元二十一年十四岁被纳为太子妃。丈夫十六岁。同年即位,立为皇后。司马德宗是个白痴,连话都不会说,也感觉不到冷热,就像一个木头人一样,一举一动都得被人摆弄。有证据显示皇后对皇帝大概没有丝毫关心之情,因为整日整夜陪伴在皇帝身边照顾皇帝的是皇帝的弟弟司马德文。无子。义熙八年崩于徽音殿,时年二十九,谥安僖皇后,葬休平陵。六年后,她的傻丈夫被勒死了,权臣刘裕嫌他总也不死,就把他解决了,东晋王朝也随之走向了末路。桃叶未生育。
    古籍中记载:王子敬病笃,道家上章,应首过,问子敬“由来有何异同得失?”子敬云:“不觉有馀事,惟忆与郗家离婚。”
    在王献之病重不起时,才会举行上章悔过的宗教仪式。“人之将亡,其言也善。”面对仪式主持者的提问,王献之认为自己一生中没有做错什么事情,只是与郗家离婚这件事情让他一生不能释怀。郗家指高平郗氏家族,王献之的前妻是郗昙的女儿郗道茂。